2024年工作要点整理6篇民政局、乡镇、卫健委

云海 分享 时间:

民政局负责社会救助、养老服务,乡镇推动基层治理、社区建设,卫健委落实公共卫生、健康教育,三者协同促进社会和谐。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工作要点整理民政局、乡镇、卫健委”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2023年工作要点汇编(6篇)

目录

年XX区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要点 2

年民政工作要点 9

县XX镇2023年工作要点 11

镇2023年工作要点 15

5.民政局2023年工作要点 19

6.市卫健委2023年工作要点 36

2023年XX区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

工作要点

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有关决策部署,推进我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奋力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卓越城区,现将2023年XX区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要点确定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全市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为引领,以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为契机,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样板区,聚焦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精准开展亩均效益综合评价,有效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

全区规上工业亩均税收增长6%、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增长%、高耗低效工业企业整治提升55家以上、盘活工业用地700亩。

三、重要任务

(一)优化亩均效益综合评价

1、迭代综合评价办法。根据《宁波市工业企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办法版》,同时基于《XX区工业企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办法版》,结合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研究制定《XX区工业企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办法版》,进一步明确评价方式、指标体系设置、结果分类权重、调整规则、评价流程等内容。适当提高规下企业D档标准,原则上将亩均税收低于2万元的规下企业直接确定为D档。〔责任单位:区经信局〕

2、科学界定评价对象。坚持评价主体由企业评价和地块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规上工业企业应当使用企业评价,拥有工业土地使用权证的规下工业企业及其他经营主体原则上采用地块为单位进行评价,对"一企多地"的企业原则上采用所有宗地合并的形式进行评价。同时,深化开展分行业评价,进一步提高高耗能行业C、D档企业比重。〔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各镇(乡)、街道和园区〕

3、加快推进亩均效益评价。为强化评价结果应用,最大限度做到亩均效益评价"当年评、当年用",提升结果应用的时效性,力争在2023年1月10日前确定工业企业取数名单,3月底前完成企业年度综合评价工作,5月份完成发布年度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分析报告。〔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各镇(乡)、街道和园区〕

4、拓展亩均效益评价面积。为提升亩均效益综合评价精准性,评价结果运用、差别化政策实施的公平性,加快推进评价企业(经营主体)的全覆盖。同时,探索从不动产登记库的工业用地面积向集体工业用地、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业用地的面积拓展。力争在2023年工业用地评价调查覆盖面达到80%以上,2024年实现工业企业、工业用地评价调查两个全覆盖。〔责任单位:区经信局、XX自然资源规划分局〕

(二)建立地企对应管理机制

5、开展工业用地排摸。以2022年排摸数据为基础,以国土空间全域整治为契机,结合第三次国土调查、测绘影像图斑、不动产登记数据库等资源,联合资规部门,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以工业宗地为基本调查单元,通过大数据比对、实地核查等形式,全面排清各宗地土地权属、面积、位置、出租等情况。将调查结果归集到市"亩均论英雄"改革大数据平台和区工业用地管理服务平台,建立全区工业用地一本账。力争在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工业用地排摸。〔责任单位:XX自然资源规划分局、区经信局,各镇(乡)、街道和园区〕

6、开展地企对应匹配。根据工业用地调查结果,汇集2022年评价结果、市场监管部门工业企业名录、统计部门工业企业名录,通过空间坐标叠合的方式,将全区工业企业名录库与工业用地数据进行关联,形成"地企对应"初步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查核实的方式,全面理清"一地多企""一企多地"等情况,将工业用地和地上企业的空间准确匹配,形成较为完善和精准的"地企对应"数据库。〔责任单位:区经信局、XX自然资源规划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各镇(乡)、街道和园区〕

7、建立动态更新机制。以市"亩均论英雄"大数据平台为依托,以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为抓手,指导督促工业用地权利人对出租发生变更的,应在变更后15天内,登录市"亩均论英雄"大数据平台对工业用地、工业企业及对应关系发生变化进行更新,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各镇(乡)、街道和园区〕

(三)精准实施评价结果应用

8、严格落实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政策。按照《宁波市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要求,叠加运用各类政策措施,正向激励A类企业(宗地),帮扶提升B、C类企业(宗地),倒逼整治D类企业(宗地),通过倒逼机制实现优胜劣汰。拥有工业土地使用权的企业(经营主体)未纳入评价(过渡期的除外),原则上不予享受各类工业优惠政策,并最先纳入有序用电清单。〔责任单位:区制高办、区亩均办成员单位〕

9、深化差别化电价征收。强化与供电公司、市场监管部门的沟通协作、与其他区(县、市)联动。对一户多表、一表多户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厘清被征收D类主体用电户号;对大市内异地搬迁的D类主体,及时函告新生产经营地,继续实施差别电价,不断提高政策实施对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对亩均效益综合评价D类企业实施差别电价时,严格按照上级、部门有关文件规定,落实差别化电价政策、企业主体、征收标准、公示时间等要求,做到程序履行到位。〔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国网XX供电公司〕

10、开展亩均领跑者行动。落实省、市亩均效益领跑者评选办法,重点围绕区"125"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遴选出更多的亩均效益领跑企业、领跑园区和领跑乡镇(街道)。同时,加大亩均效益领跑者宣传和支持力度,引导各行业各领域对标提升。〔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各镇(乡)、街道和园区〕

(四)深化"两低"主体整治

11、深化高耗低效企业整治。严格落实上级部门关于高耗低效企业整治提升工作要求,结合西枢纽项目建设、工业园区升级改造、淘汰落后产能等工作,紧盯整治完成率、腾出用能空间、腾出用地空间三个核心指标,严格按照环保、安全、质量、能源等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和产业政策,依法依规倒逼一批高耗低效企业整治提升或淘汰退出。2023年度,全区完成高耗低效企业整治55家以上,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40家以上,腾出用能空间1万吨标煤。〔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区发改局、区工改中心、区应急管理局、XX自然资源规划分局、XX生态环境分局,各镇(乡)、街道和园区〕

12、深化低效工业用地整治。依据《宁波市工业集聚区规划》,进一步优化工业用地空间布局,科学合理确定低效工业用地整治范围和目标,推进连片的、区域性的低效工业区块整治。加快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工作,充分运用自主改造、国资改造、政企合作、连片开发、统租统招等多种模式,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鼓励低效用地提高开发强度、增加容积率、开发地下空间等方式增容提质。支持零星工业用地归并连片开发。加强工业用地二级市场转让管理,鼓励企业引进优质项目、自身挖潜增效等方式提高产出效益。力争2023年度完成低效工业区块改造项目4个,盘活工业用地700亩。〔责任单位:XX自然资源规划分局、区工改中心、区经信局、区住建局〕

(五)强化数字治理能力

13、充分应用数字化平台。加快建设工业用地管理服务平台,实现部门间数据的交换共享和存储,建立全区工业用地电子信用档案,编制"地企融合"工业地图,做到"企业与土地对应落位、规上与规下统一管理"。同时,依托宁波市"亩均论英雄"改革数字化治理平台,充分使用平台数据采集核实、评价分档、分析展示智能化工具。〔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区制高办成员单位〕

14、健全企业体检制度。依托宁波市亩均数字化治理系统,充分利用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各项数据,借鉴医院体检模式,健全以综合评价为基础的"一企一单"体检表制度。分企业、行业、区域多维度实时跟踪、分析、预警各指标值波动情况。同时,根据综合评价结果,配合上级部门定期对C、D档企业进行体检,出具企业存在问题的诊断报告。依据"提升亩均效益十法",制定并实施"一企一策"达标提升方案,助力企业稳定健康发展。〔责任单位:区经信局〕

四、进一步强化保障监管

15、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区制高办、区亩均办牵头和综合协调作用,区级部门各司其职,各镇(乡)、街道和园区充分履行属地职责,不断深化和完善"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工作机制。〔责任单位:区制高办、区亩均办成员单位〕

16、加强部门协同。"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涉及部门多,专业性较强,评价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属地和各职能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明确专人负责"亩均论英雄"改革各项数据共享工作,应定时提供或核对土地、税收、排污等各项亩均效益指标数据,并负责数据的纠偏解释。〔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区统计局、区税务局、XX自然资源规划分局、XX生态环境分局〕

17、强化考核激励。将"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纳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考核内容,聚焦综合评价、改革绩效、创新亮点等工作内容,结合工作完成时效、亩均效益指标、高耗低效企业整治对镇(乡)、街道和园区进行考核。同时,区制高办将不定期对企业评价数据进行实地抽查核实,对弄虚作假的,按有关文件进行处理。〔责任单位:区制高办〕

2023年民政工作要点

(一)健全救助帮扶体系。

逐步实现社会救助由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的转变,深化助连体建设。不断优化困难儿童生活环境,深化村(社区)儿童之家建设。推进残疾人两项补贴全程网办工作,助力实现补贴申领"一次都不跑"和"不见面审核"。

(二)深化养老服务体系。

认真落实《余姚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构建"兜底供养、普惠供给、多元保障"的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格局。深化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支持长青颐养集团品牌化、规模化、连锁化发展,唱响余姚长青养老服务品牌。推进智养融合,优化养老工作数字赋能。

(三)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根据省、市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和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整合城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邻里中心、文化礼堂等硬件设施,打造未来社区场景。

(四)优化社会组织、慈善工作体系。

做好枢纽型社会组织、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和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的培育工作,加大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发展力度。推进慈善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和慈善项目的培育。

(五)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推动做好第二批婚俗改革实验县(市、区)创建工作。继续做好地名管理工作、水库移民工作、福彩销售工作和殡葬管理服务等相关工作。

XX县XX镇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XX镇将继续紧紧围绕打造全域景区化"温泉小镇、养生XX"的定位目标,坚持"一个中心,四个片区"整体工作思路,大力"发扬四敢精神",抓实"六个必须",攻坚克难,力争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着力推进项目招引建设。一要优化企业服务。全面落实领导包联企业制,压实责任,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二要抓好重点项目推进。挂图作战,挂图督战,专班深入一线,督导推进。其中,一樱聚全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计划完成投资300万元,新建第二个球型智能温室大棚和育苗中心;香涧湖旅游度假区项目,计划完成投资5000万元,年底前完成22套民宿主体建设以及相关设施配套建设;颐泉园度假村项目,待省厅成片方案批复后,加快开工建设力度;半.仓温泉康养民宿项目,完善规划,开工建设。三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谋划、筛选、推出一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主要领导带头策划项目,通过定位招商、党建招商、专班招商,力争招引一批优质项目落地XX。

二、持续深化乡村环境治理。一是持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完善落实《XX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暂行办法》,制定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压实道路管理责任。抓好水利项目建设,计划完成投资约5300万元,新建潘家庄水库工程建设,完成投资约8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工程。二是持续打造好精致特色小城镇。坚持建管并重,以管为主的原则,完善落实长效机制,规范保洁员队伍,做好市政设施维护,严格行政执法;三是继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垃圾分类整治、美丽家庭创建、秀美村庄等工作,力争实现秀美村庄100%全覆盖。落实河湖长制工作,开展新一轮河道垃圾污染整治行动,大力开展秸秆禁烧行动,打响环境保护攻坚战。

三、持续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一是不断加强生态建设。完成新增森林抚育1200亩任务,力争3月份完成验收。整合资源,大力发展精品采摘园及现代农业设施基地,培育放大乡村旅游资源优势。二是不断扩大民宿产业规模。加大对发展民宿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农户通过房屋改建发展精品民宿。加大对民宿主的服务培训力度,创新营销模式,提高民宿管理服务水平。年内力争新增床位50个,组织培训活动2次以上,推出优惠促销及节会活动3次以上;三是持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紧跟电商发展形势,打造"网红"经济。突出"以节兴旅",办好赏花节、樱桃文化节等重大节庆活动,同时借助视频直播等形式,扩大我镇旅游宣传影响力。

四、不断强化民生保障。一要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做好重点人员闭环管理、重点人群疫苗接种、重点场所防控等工作。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不断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二要持续抓好民生改善。精准实施社会救助,做好项目收益发放管理,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实施全民参保工作,积极推进基本养老、医疗保险扩面征缴;三要筑牢社会稳定基石。健全以党委、政府为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社会舆情汇集分析机制。统筹抓好安全生产、护林防火、食品安全等"一排底线"工作,深入推进平安XX、法治XX建设;四要深化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积极争引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约1000万元,规划建设民生项目6个。计划投资600余万元,建设前长岭村和于家沟村冷库项目2个。树立有解思维,科学做好各村幸福院、幸福食堂的管理运营工作,不断提升"长寿XX"养老品牌。

五、党建引领作用不断突出党建引领作用。一要不断加强村党组织建设。进一步规范党建版面制度,打造党建文化一条街,挖掘各村特色,打造XX红色党建品牌;进一步强化5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党委的管理,发挥好片区在组织、治理、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强化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管理,坚持定期开展交流,拓宽发展思路;探索实施好村庄建制优化调整方案,进一步释放村庄发展活力;二要强化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制定落实XX镇党校年度培训计划,规范开展每月农村"党员活动一小时",不断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依托32支"三春晖"志愿服务队,开展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等服务活动,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用好"党员联四邻",在密切党群关系、化解矛盾纠纷隐患上下功夫,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三要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持续开展"五清强基"工作,对合同、资源资产、村级往来账等彻底清理清查。依托支部领办合作社孵化中心,加强人员培训指导,推进支部领办合作社规范提升。

XX镇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XX镇工作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落实省市县党代会和全会精神,坚定"三农"工作首位战略,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奋力打造乡村振兴先进镇,创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深化拓展"五治融合"机制,接续打造"一镇两区",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建成优美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经学古镇魅力XX",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XX新篇章。

一、唱好主角戏,推动"三农"工作多点突破

(一)力争乡村振兴战略新胜利。继续围绕建设"历史文化特色小镇、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和宜居乡村先行区"发展定位,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对标省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镇创建考评指标,全力以赴力争满分完成创建指标。同时,积极争创省级乡村旅游重点镇,并指导支持大团村、石堰村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二)开创守护粮食安全新局面。持续通过宣传发动、政策支持、党员志愿服务、社会化服务代耕代种、集体经济代为耕种等"五个模式"大力巩固撂荒地整治成效,全力推进耕地流出图斑整治,保证耕地保有量全年不减。落实"六稳"措施,完成"六保"任务,指导在建猪场完善洗消设施和粪污处理设施,加强大型养殖场管理,完成生猪存栏万头,常年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万头,出栏万头。培育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2个以上,深化"集体经济+社会化服务"模式,争取新建高标准农田1000亩,新增机械化种粮800亩,力争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率超过93%,确保粮食播种面积达万亩,产量达2万吨。

(三)取得城乡环境整治新成效。持续健全城乡环境治理、爱国卫生运动、"五清行动"奖惩机制,实施120余户农房整治及"四园"建设,设立垃圾分类亭39处(含垃圾桶),整合资金80万元用于横连村排洪沟疏通清淤以及维修加固。启动场镇提升建设项目,完成集镇及周边彩钢棚整治2万平方米,开展路面、墙里面整治,完成老旧杆管线路改造,统一街面店招店牌,新建1个永久性、2个临时停车场,新划定小车停车位60个,摩托车停车位120个,规范现有流动摊位。

二、牵住牛鼻子,推动项目建设次第开花

(一)推进基础设施"点上出彩"。新建横连村活动阵地和改(扩)建王家沟村、大团村、XX街社区活动阵地,完成研龙路、横连村、大团村公里道路黑化,整治维修研干渠28公里,修建断桥村、石堰村生产渠公里。

(二)打造文旅项目"线上结果"。坚持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深度挖掘"廖平书院"、熊克武故居文旅资源,以"一居一院"为核心,持续打造周边"国学客栈"、"柏家森林公园"、"国学歌舞村"、橘天台等景观资源,优化采摘、研学、红色教育等旅游项目,持续打造一条精品旅游环线,实现农文旅产业项目"串珠成链"。

(三)实现重大项目"面上开花"。稳步推进乐资高速公路项目征地拆迁工作,主动谋划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加快高速路口配套道路建设,最大程度发挥高速路口的区位优势。做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集中安置聚居点后续服务及项目配套工作,推动"五治融合"在聚集点落地生根。配合做好"百镇建设"一期项目验收评估,谋划二期项目建设容。积极争取省道213线改(扩)建、2022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等重大项目。

三、当好勤务兵,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纵深掘进

(一)跑出集体经济"加速度"。持续探索村集体经济组织组团发展模式,强化集体经济公司市场化运作,做强蚕丝被"一条龙"特色产业链,推动"文武少年"军事训练基地场地提档升级,同廖平故里和克武故居的文化内涵形成联动,打造集军事、文化为一体"文武少年"品牌,推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实现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超60万元。

(二)走好脱贫攻坚"赶考路"。持续落实"促进脱贫人口增收计划",加大就业产业帮扶力度,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脱贫家庭和监测对象家庭全面消除"零就业",实现脱贫户、监测户人均纯收入较2022年度增长15%以上。

(三)弹好五治融合"协奏曲"。坚持党建引领,推动"文明实践积分制"走深走实,用好"红堂"自主议事机制,发挥XX"社会公益基金"效应,聚焦"一老一小"和特殊困难群众做好走访慰问,持续开展"乡风文明十大行动"、"洁美家庭"创建、"四季四评"等活动,继续开好"问需"坝坝会,推动农村"五治融合"见治见效。指导王家沟村申报省级(5A)先进村党组织、四方村创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

栉风沐雨见肝胆,砥砾奋进续华章。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XX镇党委、政府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拿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以久久为功的耐力与勇毅前行的劲头,推动XX镇各项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井研贡献XX力量!

民政局2023年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全县民政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重点工作争先创优、底线工作严防死守",统筹发展与安全,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就决战"的奋斗姿态,履行好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职责,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全力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二、主要工作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学深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民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开展理论学习培训,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作用,落实"第一议题"、法律法规学习、领导干部宣讲报告等制度。

2、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重要论述,原原本本学习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扎实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深化对历史进程的认识、历史规律的把握、历史智慧的运用。巩固拓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制定年度民生实事计划,并跟进抓好落实。充分利用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3、扎实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采取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宣讲报告会、专题辅导、专题读书班等形式,持续兴起学习宣传贯彻会议精神热潮,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推动会议精神入脑入心、落实落地。

4、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民政机关政治属性,扛牢政治责任,对标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上级民政部门的重大决策部署,紧扣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聚焦"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抓住民政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自觉把民政工作融入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完善研究部署、狠抓落实、追踪问效工作机制,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

5、提升机关党建工作质量。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开展"四史"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深入推进"五化"党支部建设,落实"三会一课"、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公务员平时考核制度,探索开展支部品牌创建,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开展"支部联基层"、"结对共建"等活动,推进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

6、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分析研判,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坚持政治标准,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述职评议、绩效评估重要内容,拓展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深化与媒体的合作共建,注重宣传民政先进典型,弘扬民政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能量。

7、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健全民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机制。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整治"四风",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和重点岗位监管,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做深做细谈话提醒工作,落实监督常态化。注重标本兼治,依法依纪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加强清廉民政建设,扎实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立足民政本职,强化资金管理"系列清廉创建活动,建设一批清廉单元,树立清廉标杆。

8、加强民政干部队伍建设。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升干部队伍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制定完善规章管理制度,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民政干部队伍。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力度,落实党内关怀帮扶办法、谈心谈话等制度,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和责任担当,为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9、改革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一是巩固拓展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成果。持续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兜底保障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落实兜底保障长效机制,将符合救助条件的按规范程序纳入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范围,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执行好低收入家庭认定及救助帮扶工作,将"单人保"政策扩大到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探索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二是夯实社会救助工作根基。规范特困人员认定和自理能力评估,每年度至少组织1次特困供养人员经济状况及自理能力的评估复核。落实照料护理费发放,加大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定期探访制度落实情况的督察力度。实施"政府购买第三方专业机构服务"新模式,购买规范、专业、有效的复核评估等服务。同时,投入资金购买特困供养人员意外伤害和疾病住院护理保险,有效解决特困人员照料服务责任落实难问题,确保制度落实落地落细。三是加强社会救助监督检查。常态化开展"四不两直"检查工作,对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落实情况加大督查力度。持续开展困难群众救助资金各类审计、巡察、督导发现问题的整改,举一反三,以日常监督促进救助工作提质增效。接续开展社会救助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综合治理,积极化解社会救助领域的信访矛盾,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台账化管理信访件的书面答复。四是继续探索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工作。进一步深化民政领域"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进和优化社会救助工作审核确认流程,决定在晃州镇、波洲镇开展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发试点工作,并形成经验进一步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推广。

10、健全养老儿童服务体系。一是持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推动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做好敬老院等级评定工作。持续开展养老机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抓好养老服务领域常态化防控疫情。建立养老服务综合监管机制,加强养老领域风险监测与防控,做好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摸排整治工作。推进敬老院公办民营改革,深化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营造静心、舒心养老环境。二是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以居家养老为基础,通过新建、改造、租赁等方式,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着力发展乡镇、城乡社区两级养老服务网络,依托社区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的多样化养老服务。社区负责引进助餐、助洁等方面为老服务的专业机构,社区组织引进相关护理专业机构开展居家老年人照护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作用,探索"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增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鼓励以村级邻里互助点、农村幸福院为依托发展互助式养老服务。三是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根据财政承受能力,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对健康、失能、经济困难等不同老年人群体,分类提供养老保障、生活照料、康复照护、社会救助等适宜服务。清单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支出责任,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进行动态调整。四是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民政部门与卫生健康部门建立医养结合工作沟通协调机制。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开展协议合作,进一步整合优化基层医疗卫生和养老资源,提供医疗救治、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等服务。五是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宣传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完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办法,加强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培训,落实儿童主任岗位补贴。推进村级儿童之家建设全覆盖,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六是规范推进儿童收养工作。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范收养登记工作,依法开展收养评估,加强收养工作信息化和档案管理。

11、抓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深化基层民主自治,指导基层修订村(居)规民约,完善民主决策、议事协商、民主公开、述职评议等机制。常态化开展民政领域扫黑除恶工作。规范地名管理,保障边界地区和谐稳定。完成图、录、典、志编纂任务,推进优秀地名文化保护传承,加强地名文化宣传。

12、推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严把登记入口关,完善行业协会商会退出机制,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优化整合。做好行业协会商会脱钩改革。严厉查处社会组织违法行为,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开展社会组织年检工作。加强党对社会组织全面领导,引导广大社会组织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13、抓好福利慈善事业发展。全面落实慈善法,健全慈善组织公开募捐、信息公开等机制,建立公益慈善品牌,组织开展慈善关爱救助行动,继续开展"劲牌慈善阳光班"、"扬州荔枝班"等品牌慈善助学活动。助推社工站服务亮点打造,着重助推2至3个社工站打造服务亮点,树立社工站服务品牌。组织做好2023年度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水平考试报名工作。抓好乡镇社工站项目建设,加强社工专业培训,规范乡镇社工站服务,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规范志愿服务管理,壮大志愿服务者队伍。坚持福利彩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初心使命,切实提高福彩公益金使用效益,抓好福彩市场的转型,促进规范化发展。2023年,福利彩票销售争取突破1120万元。

14、抓好社会事务规范管理。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为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推进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依法办理结婚、离婚登记。加强流浪乞讨救助力度,组织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活动,完成"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推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殡葬项目建设。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在规定时间节点内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力争12月项目破土动工。

15、做好民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为进一步完善对民政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管理,提高民生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组织实施全县民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合理利用民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对资金使用合理、公众满意度高、绩效水平较好的民生项目持续推进,对绩效不明显的民生项目,及时查找原因,加强项目监管,制定改进措施。加强对民政资金的监管,定期开展对专项资金的督查。加强风险管理和应急处置,有效防范和化解民政领域风险。

16、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从严从紧从细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压紧压实疫情防控责任,抓好养老、儿童、流浪乞讨人员、殡葬等服务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稳妥推进民政系统疫苗接种,确保民政服务机构零感染、零病例。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强化防疫物资储备,设置应急隔离场所,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慈善社工等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疫情防控。

17、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巩固提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常态化开展民政服务机构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隐患问题排查整改,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加强安全培训和宣传,确保全县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稳定。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把确定的目标任务摆在全局重要位置统一谋划、统一部署,主动向县委、县政府做好汇报,加强与省市民政部门的对接联系,积极争取重视和支持。同时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强化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切实解决有关重难点问题,推动各项目标任务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完成。

2、严格督查考核。对照2023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和市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及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相关要求,将确定的目标任务逐一分解到相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时序推进,全面完成。定期组织开展民政重点工作、中心工作专项督查,确保民政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3、强化责任落实。将确定的目标任务纳入年度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对工作任务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的责任股室及责任人,在评先评优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对消极被动、工作不力、未按期完成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严重影响工作任务落实的,严肃追究责任股室和人员的责任。

一、总体要求

全县民政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重点工作争先创优、底线工作严防死守",统筹发展与安全,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就决战"的奋斗姿态,履行好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职责,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全力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二、主要工作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学深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民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开展理论学习培训,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作用,落实"第一议题"、法律法规学习、领导干部宣讲报告等制度。

2、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重要论述,原原本本学习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扎实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深化对历史进程的认识、历史规律的把握、历史智慧的运用。巩固拓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制定年度民生实事计划,并跟进抓好落实。充分利用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3、扎实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采取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宣讲报告会、专题辅导、专题读书班等形式,持续兴起学习宣传贯彻会议精神热潮,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推动会议精神入脑入心、落实落地。

4、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民政机关政治属性,扛牢政治责任,对标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上级民政部门的重大决策部署,紧扣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聚焦"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抓住民政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自觉把民政工作融入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完善研究部署、狠抓落实、追踪问效工作机制,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

5、提升机关党建工作质量。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开展"四史"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深入推进"五化"党支部建设,落实"三会一课"、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公务员平时考核制度,探索开展支部品牌创建,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开展"支部联基层"、"结对共建"等活动,推进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

6、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分析研判,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坚持政治标准,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述职评议、绩效评估重要内容,拓展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深化与媒体的合作共建,注重宣传民政先进典型,弘扬民政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能量。

7、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健全民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机制。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整治"四风",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和重点岗位监管,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做深做细谈话提醒工作,落实监督常态化。注重标本兼治,依法依纪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加强清廉民政建设,扎实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立足民政本职,强化资金管理"系列清廉创建活动,建设一批清廉单元,树立清廉标杆。

8、加强民政干部队伍建设。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升干部队伍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制定完善规章管理制度,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民政干部队伍。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力度,落实党内关怀帮扶办法、谈心谈话等制度,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和责任担当,为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9、改革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一是巩固拓展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成果。持续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兜底保障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落实兜底保障长效机制,将符合救助条件的按规范程序纳入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范围,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执行好低收入家庭认定及救助帮扶工作,将"单人保"政策扩大到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探索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二是夯实社会救助工作根基。规范特困人员认定和自理能力评估,每年度至少组织1次特困供养人员经济状况及自理能力的评估复核。落实照料护理费发放,加大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定期探访制度落实情况的督察力度。实施"政府购买第三方专业机构服务"新模式,购买规范、专业、有效的复核评估等服务。同时,投入资金购买特困供养人员意外伤害和疾病住院护理保险,有效解决特困人员照料服务责任落实难问题,确保制度落实落地落细。三是加强社会救助监督检查。常态化开展"四不两直"检查工作,对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落实情况加大督查力度。持续开展困难群众救助资金各类审计、巡察、督导发现问题的整改,举一反三,以日常监督促进救助工作提质增效。接续开展社会救助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综合治理,积极化解社会救助领域的信访矛盾,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台账化管理信访件的书面答复。四是继续探索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工作。进一步深化民政领域"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进和优化社会救助工作审核确认流程,决定在晃州镇、波洲镇开展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发试点工作,并形成经验进一步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推广。

10、健全养老儿童服务体系。一是持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推动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做好敬老院等级评定工作。持续开展养老机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抓好养老服务领域常态化防控疫情。建立养老服务综合监管机制,加强养老领域风险监测与防控,做好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摸排整治工作。推进敬老院公办民营改革,深化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营造静心、舒心养老环境。二是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以居家养老为基础,通过新建、改造、租赁等方式,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着力发展乡镇、城乡社区两级养老服务网络,依托社区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的多样化养老服务。社区负责引进助餐、助洁等方面为老服务的专业机构,社区组织引进相关护理专业机构开展居家老年人照护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作用,探索"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增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鼓励以村级邻里互助点、农村幸福院为依托发展互助式养老服务。三是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根据财政承受能力,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对健康、失能、经济困难等不同老年人群体,分类提供养老保障、生活照料、康复照护、社会救助等适宜服务。清单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支出责任,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进行动态调整。四是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民政部门与卫生健康部门建立医养结合工作沟通协调机制。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开展协议合作,进一步整合优化基层医疗卫生和养老资源,提供医疗救治、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等服务。五是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宣传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完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办法,加强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培训,落实儿童主任岗位补贴。推进村级儿童之家建设全覆盖,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六是规范推进儿童收养工作。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范收养登记工作,依法开展收养评估,加强收养工作信息化和档案管理。

11、抓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深化基层民主自治,指导基层修订村(居)规民约,完善民主决策、议事协商、民主公开、述职评议等机制。常态化开展民政领域扫黑除恶工作。规范地名管理,保障边界地区和谐稳定。完成图、录、典、志编纂任务,推进优秀地名文化保护传承,加强地名文化宣传。

12、推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严把登记入口关,完善行业协会商会退出机制,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优化整合。做好行业协会商会脱钩改革。严厉查处社会组织违法行为,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开展社会组织年检工作。加强党对社会组织全面领导,引导广大社会组织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13、抓好福利慈善事业发展。全面落实慈善法,健全慈善组织公开募捐、信息公开等机制,建立公益慈善品牌,组织开展慈善关爱救助行动,继续开展"劲牌慈善阳光班"、"扬州荔枝班"等品牌慈善助学活动。助推社工站服务亮点打造,着重助推2至3个社工站打造服务亮点,树立社工站服务品牌。组织做好2023年度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水平考试报名工作。抓好乡镇社工站项目建设,加强社工专业培训,规范乡镇社工站服务,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规范志愿服务管理,壮大志愿服务者队伍。坚持福利彩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初心使命,切实提高福彩公益金使用效益,抓好福彩市场的转型,促进规范化发展。2023年,福利彩票销售争取突破1120万元。

14、抓好社会事务规范管理。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为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推进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依法办理结婚、离婚登记。加强流浪乞讨救助力度,组织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活动,完成"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推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殡葬项目建设。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在规定时间节点内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力争12月项目破土动工。

15、做好民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为进一步完善对民政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管理,提高民生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组织实施全县民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合理利用民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对资金使用合理、公众满意度高、绩效水平较好的民生项目持续推进,对绩效不明显的民生项目,及时查找原因,加强项目监管,制定改进措施。加强对民政资金的监管,定期开展对专项资金的督查。加强风险管理和应急处置,有效防范和化解民政领域风险。

16、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从严从紧从细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压紧压实疫情防控责任,抓好养老、儿童、流浪乞讨人员、殡葬等服务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稳妥推进民政系统疫苗接种,确保民政服务机构零感染、零病例。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强化防疫物资储备,设置应急隔离场所,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慈善社工等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疫情防控。

17、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巩固提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常态化开展民政服务机构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隐患问题排查整改,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加强安全培训和宣传,确保全县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稳定。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把确定的目标任务摆在全局重要位置统一谋划、统一部署,主动向县委、县政府做好汇报,加强与省市民政部门的对接联系,积极争取重视和支持。同时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强化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切实解决有关重难点问题,推动各项目标任务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完成。

2、严格督查考核。对照2023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和市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及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相关要求,将确定的目标任务逐一分解到相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时序推进,全面完成。定期组织开展民政重点工作、中心工作专项督查,确保民政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3、强化责任落实。将确定的目标任务纳入年度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对工作任务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的责任股室及责任人,在评先评优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对消极被动、工作不力、未按期完成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严重影响工作任务落实的,严肃追究责任股室和人员的责任。

市卫健委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之年。全市卫健系统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好省委、南通市委、XX市委部署,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

一、强化政治引领,坚定不移用新思想定向领航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全市卫健系统上下要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确保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在卫健系统落地生根。

压实主体责任,推进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把握要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组的领导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全行业,全力抓好支部标准化建设,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持续推动组织框架、人员力量、组织生活质量的优化,完成直属机关党委下属支部的换届选举,全面加强行业党委建设,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

坚持守正创新,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加强正面宣传、做好风险管控,切实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增强主动宣传意识,用好"健康XX"平台,弘扬医者仁心,人间大爱的主旋律。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及时做好12345政府热线办理。

建优干部队伍,提升能力素质。加强卫生健康单位领导班子建设,医共体成员单位中非市管院长、副院长按医共体章程规定程序履新。建立健全公立医院院务委员会,配备部分优秀年轻干部作为委员,参与班子分工。重视中层管理人才培养,实行中层干部交流轮岗和干部回避制度。建立干部培训档案,将参训情况作为培养使用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选派优秀年轻人才到镇村、机关部门进行多岗位锻炼。注重在疫情防控中锻炼发现和选拔任用人才。

强化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能。以"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为抓手,引导全系统党员干部弘扬求真务实、为民惠民、躬身力行的优良作风,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督查,凝聚防疫力量,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网提供坚强的作风保证。做好省委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重点做好老年人健康体检专项整治工作,针对问题、压实责任,把巡视整改与推动标本兼治有机结合,解决一个问题、完善一套制度、堵塞一批漏洞,不断巩固巡视整改成果。

二、提高政治站位,推动常态化疫情精准防控

当前,新冠病毒仍在持续变异,全球疫情仍处于流行态势,国内新发疫情不断出现。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上下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折不扣落实风险区划定和管理、核酸检测、隔离方式、保障群众就医购药需求、老年人疫苗接种、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基本医疗服务、涉疫安全保障和学校疫情防控等方面的优化措施,强化能力建设,夯实基层基础,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加强健康教育,群防群控、群策群力,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确保经济社会运行平稳有序。

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健全龙头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村卫生室三级"哨点"体系,进一步规范医疗门诊和发热门诊管理,规范预检分诊,加强对发热病人的排查登记和跟踪管理。继续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提升人群免疫水平。进一步健全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掌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

完善医防协同机制。持续加强医疗机构院感防控,提升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关注无症状感染者的监护。对重点地区来(返)海人员严格实行管控措施。指导重点场所、重点人群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强化物资供应、服务保障。

强化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让群众更多知道党和政府正在做什么、还要做什么,广泛普及科学防护知识,回应群众的关切,增强及时性、针对性、专业性,引导群众增强信心、坚定信心,着力稳定公众情绪。

三、突出战略思维,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补短板、强弱项,持之以恒加强公卫服务能力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任务。

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服务能力。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细化分级响应标准,加强和规范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值守和快速处置,推动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网格化的疾病防控体系。

提升综合监督执法能力。健全监督执法网络体系,充分发挥卫生监督协管队伍作用,把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监管,开展传染病防治、实验室生物安全、医疗废物、职业卫生等专项执法检查。创新执法方式,探索互联网+监管模式。建立部门联动长效机制,全力保障"创文创卫"

提升妇幼保健服务能力。规范实施孕产妇健康管理、0-6岁儿童健康管理和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等三个原项目,以及妇女"两癌"筛查、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基本避孕服务等四个新划入的项目。全面落实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危急重症救治、孕产妇死亡个案报告和约谈通报5项制度,坚守母婴安全底线,减少出生缺陷。

优化基本公卫服务项目管理。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方案,进一步调整优化项目绩效考核与经费拨付办法,做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方案优、绩效考核实、资金效率高,提高群众满意率,确保项目资金"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创新实践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逐步提高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及个性化签约覆盖面。

完善基层卫生治理体系。全面推动公立医院建立公共卫生与医防协同科,将预检分诊、隔离留观、疾病监测等纳入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内容,促进医疗机构履行公共卫生职能。会同民政部门,推动建立健全村(居)委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实施网格化管理;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传染病早期识别能力。

四、强化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坚持大健康、大卫生理念,坚定不移走新高质量发展道路,做大龙头、做强基层、做优中医、做精民营,努力为XX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加大县域医共体建设。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投入支持,有效缓解各级医疗机构的运行困难。加强与医保管理机构的沟通合作,妥善解决居民医保费用结算问题,解决基层中心卫生院运行问题。推进医共体内行政、人事、财务、业务、后勤、用药等统筹管理,医共体紧密程度进一步提高。实施医共体医保基金总额付费,促进信息互联互通。依托医共体平台,规范城市医生下基层服务,提高远程会诊平台使用效率,有效服务基层。

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推进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力争中医院三甲创建成功,完善重点专科建设的保障措施,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化与苏州大学、扬州大学、知名三甲医院的合作,全面提升科研能力和诊疗水平。全面开展乡镇卫生院"一院一品"创建活动,积极参加省、南通市基层特色科室评审。继续推进"民营医院管理年"活动,强化基层民营医院评审工作,不断完善医院评审制度,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注重内涵"的原则,推进民营医院运行质效。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全面启动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县创建工作,所有乡镇卫生院设立名中医工作室。

完善医疗服务设施。全力推进上湖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应急医院建设,强化两个急救中心的能力建设,着重实施急救能力提升工程,实现危急重症救治过程规范化、精准化。推动市第三人民医院、曲塘中心卫生院新建血透中心,雅周、滨海新区发热诊室投入使用,大公、白甸发热诊室开工建设。建设区域心电诊断平台,实现区域化心电数据管理质控、智能化心电诊断业务管理及心电大数据分析挖掘展现。升级打造"互联网+签约服务"系统。建设面向居民的移动端微信公众号,实现与家医签约服务系统与基层系统的互联互通,将本人、家庭医生、亲友连成一个固定的"健康三角",做好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强化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拓宽人才范畴,加强老年健康、职业健康、医养结合、托育服务、健康服务业等相关领域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在源头和基层抓好落实,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加强多层次人才梯队建设。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高层次医学人才队伍建设。主动争取教育、财政、人社、编办等部门的支持,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形成合力,完善人才评价机制,不断激发人才活力。

五、坚持为民宗旨,增强为民服务力度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根本立场和公益性价值导向,是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工程是重要抓手。

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巩固近年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创新工作成果,积极参与2023年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创新试点工作,做实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放大医共同体建设效应,引导市级专家下基层服务,积极推行居民签约基层首诊和个性化服务,力争签约率25%以上。

推进老年健康服务工作。落实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提升老年人预防保健能力。做好"老年健康宣传周"、"敬老月"活动,开展健康义诊、健康知识讲座、法律维权等活动。扎实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工作,力争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1家。推进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工作。加强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管理基本公卫项目工作。推进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做好医养结合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普惠托育建设。大力发展婴幼儿照护工作,2023年,力争新增省级普惠托育机构2家,省级社区托育示范点1家,每千人口托位数达个。促进托育服务能力提质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积极推进"一街道一乡镇一普惠",扩大普惠托育机构覆盖面。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办托班或扩大托班规模。发展社区托育服务,加快新建住宅小区配套托育用房建设和交付,采取政府提供场地、减免租金等优惠政策,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托育机构。鼓励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推进医育结合,鼓励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托育服务。完善托育服务标准规范。逐步实行托育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多渠道培养充实托育人才队伍。

提升人口工作服务质量。落实好《江苏省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加大三孩生育政策的宣传引导,落实好配套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实行生育登记制度,实现不见面办理。做好人口监测统计工作。做好国家、省、市生育政策的宣传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加强人口政策的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

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结合落实省委巡察问题整改,定期组织开展疑似精神障碍患者排查管控,定期与政法、公安、残联等部门和区镇进行数据交换,提升综合管控能力。全面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省级试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以奖代补等工作。强化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管理,会同属地政府、村居、公安等部门,定期组织随访管理,不断提高规范管理率、服药率和面访率,保持重点指标全市领先。

六、坚持以创促建,持续推进健康XX建设

省健康县区建设是推进健康XX建设的重要平台,是深化健康XX建设阶段性任务的有效渠道。我们将按照省健康县区两年周期建设要求,融合国家卫生城市复评工作要素,加快实施"健康政策、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健康行动,持续推进健康XX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加快公共政策优化,不断凝聚健康建设合力。健康县建设是将健康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具体实践,是健康领域的社会治理行动,我们将充分发挥市健康领导小组组织作用,邀请上级专家业务辅导,积极推行"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理念,打破"孤岛效应",发挥健康小组各成员单位作用,健全完善利于居民健康的公共政策,整合各方资源,群策群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加快健康细胞建设,不断夯实健康建设基础。对照省健康社区(村)30%、省健康机关30%、省健康促进医院40%、省健康企业30%、健康促进学校80%等省健康县区建设要求,积极开展省健康社区(村)、省健康机关、省健康促进医院、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建设,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多层次、多领域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健康建设,改善各类健康影响因素,倡导居民健康行为养成。并发挥健康细胞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掀起健康细胞建设热潮,努力用健康细胞工程,丰富健康建设内涵,增进民生福址。

加快创卫工作推进,不断营造城乡健康环境。2023年,我们面临着国家卫生城市周期复评与5家国家卫生镇创建单位考评任务,我们将充分发挥市创建工作指挥部统筹作用,进一步明确责任,整合力量,强化督查,跟踪问效,做到卫生城市巩固与卫生乡镇创建同步落实,同步推进,积极探索城区病媒生物防治新模式,不断提高城乡卫生综合治理水平,努力改善城乡健康环境。

48 37653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