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论文实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初中科学论文实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初中科学论文范文1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社会教学应该更好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立足于社会生活实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不断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结合相关社会现象了解社会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生活,感悟社会,培养学生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譬如,面对危机,面对南海危机以及菲律宾越南等国的挑衅,中国政府应该如何来应对,中国政府所作出的决策体现了中国睦邻友好的态度,同时也表明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维护国家和领土完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搜集更多的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的科技和现代化的发明创造,自然就会了解中国的伟大,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中国人对社会的贡献,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横向相比,中国在计算机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也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轻武器,超级计算机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的高铁从无到有到,成为世界上最成熟的、发展速度最快的高铁。还有很多发明创造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这些都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去感知中国的社会发展,不断地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组合

教无定法,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真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很好地培养。尤其是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的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的穿插运用,防止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同时,学无定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基础,相互借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比如在通过主持人法、放风筝法、捉迷藏法、参赛法等具体学习方法,不断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增强学生探究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灵活组织教学形式,提高其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科学论文2

他被称为国宝级的学者。身兼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层决策圈的著名智囊。

他虽年近花甲,但做事风风火火,说起话来激情飞扬,极具感染力。他最关注的是平民百姓、弱势群体,愿为贫民讲话,做“草根”的代言人。这位闻名海内外的经济学家身上,最本质的特色,便是“草根”二字。

小学毕业生参加高考

1953年4月27日,胡鞍钢生于辽宁省鞍山市,五岁时,又随父母迁居北京。

孩提时代的胡鞍钢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都是50年代上海交大的毕业生、热心于新中国建设的知识分子。受父母的影响。胡鞍钢自小便酷爱读书学习,并立志长大后做像父母那样的知识分子,报效祖国。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很小的时候,他便像大人一样,常常阅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这样的报刊了解国内外大事。家人朋友们总会回忆起这样的一个场景:不过十来岁的胡鞍钢,常常表情严肃地坐在父亲面前,和他讨论什么古巴危机、中苏论战、越南战争等各种各样的国际问题,有时候他说出来的独特观点。引得大人称奇,甚至让父亲陷入深思。

1966年6月,胡鞍钢轻松快乐的日子结束了。十三岁的他刚走出小学校门,甚至连升初中考试还没来得及参加,轰轰烈烈的“”就爆发了,和无数的同龄人一样,他失去了继续进校园学习的机会,成了一名“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投身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做了一名农工。

在北大荒,年小体弱的胡鞍钢不怕吃苦,白天干完繁重的农活,晚上回去并不像别人那样倒头睡大觉。或围坐在一起侃大山,他总是洗把脸,找个人少的角落,开始挑灯夜读。当时想找本书是很不容易的事。胡鞍钢四处搜寻,只要知道哪里有书,他必想方设法借到手。后来胡鞍钢当上了炊事班班长,工作更繁重了,每天很早便得起床做饭,到半夜了还得挑着饭往田间送,每天休息时间只有四五个小时,但他的学习不但没有放下,反而更加拼命了。他每天晚上还偷偷自学数理化,没桌子拿被子来顶,没演草本拿旧报纸来替。就这样,一晃七年过去了,在北大荒这所没有围墙的校园里,胡鞍钢从一个赢弱少年,磨炼成了一个有着钢铁意志的风华青年。

1976年10月,胡鞍钢开始了一段更为艰难的生活,他被转调到华北冶金地质勘探队做了一名钻探工人,整日在穷山沟里摸爬滚打,每每累得浑身酸疼,常常是来不及洗掉一身臭汗便躺倒在床上呼呼大睡,学习时间越发少了。每每睡梦中惊醒,他瞪着两只空洞的眼睛看着漆黑的夜,似乎前途也像这个夜晚一样,看不到一丝光明。“读书还有用吗?”胡鞍钢常常问自己。

勘探队一般都借住在当地的老乡家里,他们所过之处,也都是些穷乡僻壤,看着那些可亲可敬却又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每日为温饱犯难的乡亲,胡鞍钢心酸不已,他常常思考着:为什么中国广大农村仍然“一穷二白”?中国如何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

没有人给他答案。困惑之余,他只有不停地读书,发愤学习,他希望知识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广大民众的命运,改变中国的命运。马列选集和毛选、历史和哲学、数理化……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他克服掉一切困难,执著地学习下去。

胡鞍钢终于等来了机会。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胡鞍钢不顾地质勘探队领导的善意提醒――因为他表现优异,马上就要成为“”后第一批提工资的工人:也不管个别人的冷嘲热讽,毅然决然地报了名。一个小学生参加高考,这无疑是痴人说梦,但胡鞍钢忐忑之余。心里还是有些把握的,毕竟这些年来,他已经自学完了全部的初高中课程,他对自己有信心。

1978年年初,胡鞍钢的命运终于出现了最大的转机,他接到了唐山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这个做了十年农民和工人的年轻人,终于成了大学校园里的一名令人羡慕的天之骄子。虽然洗掉了身上的泥土和汗味,但十年来劳动者的生活已深深融入他的人生中。成了他的底色。多年以后,回忆那段生活,胡鞍钢充满感慨:“只有了解农村,才能真正了解中国。农村生活使我亲身体验了中国几亿农民生存之艰难,生活之贫困。文化之落后。”

在唐山工学院,胡鞍钢万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整天不是在教室里埋头苦学,便是在图书馆里博览群书,在他的生活守则里,没有星期天,没有休闲娱乐,没有睡懒觉的时间。四年后,胡鞍钢以极优异的成绩毕业了。

只有经历过没有书读的日子的人才更懂得学习的重要。拿到学士学位后,胡鞍钢继续攻读了北京科技大学的硕士学位,然后又一口气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取得了博士学位。

已经是工科博士的胡鞍钢,忘不了自己曾经走过的艰难岁月,更忘不掉那些被当代社会称为“草根”的普通群众及贫民,诸多原因促使他由研究工学开始转攻经济,并于1991年至1992年在美国耶鲁大学经济系进行了博士后研究。

是的,他忘不掉自己的身份。他是从“北大荒”走出来的,他永远是“草根型”的专家。

走进社会为“草根”问计

1985年,胡鞍钢开始在周立三教授领导的中科院国情分析小组做课题,从此,“国情研究”就成了他学术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胡鞍钢坚持着自己最初的理想――关注普通民众,为普通民众的利益代言。有人这样评价他:为中央说话,他的研究总是站在决策层的高度,并屡屡被决策层采纳;为平民说话,他关注着平民的利益得失,义无反顾地充当起他们的代言人。

胡鞍钢知道,要想做平民的代言人,就得走到平民中间去,融入他们,多听听他们的声音。他说,“坐在学术机构里就如同待在宝塔尖,最大的特点就是脱离实际,不知道中国是什么。现代中国老百姓想什么。所以我提出来走出宝塔尖,到人民中去,到实践中去做调查研究”。他强制自己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到实践中去调查研究。

为了写关于“贵州现象”的文章,他的调研行程超过了三千公里,贵州农民那极端贫困的家一次次震撼着他――白天他们吃住的窑洞里黑糊糊的,举着火把才能看清楚里面简陋到不能再简陋的摆设:歪歪扭扭的床上扔着几床露着棉絮的破被子,地上摆几块石头便是灶台,上面支着一口熏黑的锅……看到这些,他的心灵受到了强烈冲击,他痛心地说,这太令我震惊了!这些地区竟然比我二十多年前插队的农村还要落后,而且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地区!他立志要为改变这种落后愚昧的状况大声呐喊。很快,他写出了调研报告《贵州现象呼唤政策调整》,报告里说:“领导人不仅要南巡,还要西行。”

为了研究下岗失业问题,他一趟趟地跑:为了了解农民收入问题,他一家一家地问……不知跑坏了多少双鞋,偷偷地流下过多少次同情的泪。跑得越多,感受也越多,坐在书桌前的他下笔就越有力量。

作为平民的代言人,他也是“草根”心里

的靠山,常常有群众给他写信,向他诉苦,寻求他的帮助,甚至有群众给他写来的信竟然是血书。“草根”的贫苦深深刺痛着他的心,他深感自己肩上的担子沉重,一刻不敢休息,整日下基层,钻图书馆,钻数据库,不停地算,他的很多报告中测算数据的时间坐标甚至能跨越一百年。他要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从而为国家决策层建言。

每天超负荷的工作透支了他的身体,他成了一个严重依赖胰岛素的糖尿病人,为了能一直工作,他不得不在腰上别着胰岛素泵。这相当于他每时每刻都在打针。家人担心他的身体,劝他说:“你研究中国怎么可持续发展,你怎么不研究研究自己怎么才能可持续发展。”他无奈地摇头,他何尝不知道自己身体“折旧”的速度越来越快,但他停不下自己的事业。

胡鞍钢是一个务实的人,他清楚自己的目标,参加部委的政策讨论,他很少讲什么学术,他只讲中国的实际情况,只讲政府的政策调整应该是什么,一心一意替老百姓呼吁。他说:“一个学者的心要和老百姓的心息息相通,要知道他们的疾苦。所以作为一个学者,当你和人民息息相通的时候,你自己的学术定位就很清楚了,就是富民为本,替老百姓呼吁。”这种责任感,使他扮演了“挑刺者”的角色,不满社会发展中的短视行为。他痛心地说:“中国的发展是谁都不可想象的,但很多地方更多考虑的却是地方利益。拿城镇化来说,城镇化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过程。目前阻碍这种要素市场化流动的最大障碍,就是人为的市场壁垒。市场壁垒造就了市场行为中巨大的交易成本,比如一些行业,物流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高达百分之三十到四十。”

胡鞍钢的大胆直言是出了名的,他不仅指出中国发展中一些尖锐的矛盾问题,甚至还批评中央部门的做法,有时甚至点名道姓地批评。但他的“挑刺”不但没招来大祸,反而赢得了中南海的特殊评价――潇洒的胡鞍钢。于是就有外国人问他是不是有什么靠山。他不由笑了,他的靠山,就是十三亿中国人民。他明白,无论自己的批评有多尖锐,都不会有个人风险,因为这些批评都是出于爱护的角度,都是出于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信仰。

在国务院经济调研领导小组参加专题讨论的时候,他提出了富民为本的学术宗旨。他把更多的研究时间放在了民生问题上,像“村村通”、“路路通”,无一不是群众的切实利益。以前农民出去打工,往往几年时间都不能和家人联系说句话,但“村村通”之后,现在随时随地都可以给家里打电话。

除了经济学家,他同时还是一位博导,他还要带他的博士生。但他太忙了,他的博士生经常只能靠电子邮件和他联系。他也总是带着笔记本电脑,随时随地看学生的邮件。有好几次,疲累到极点的他,看着看着就晕倒了,但醒过来又接着看。

他对学生的教育。也和他的调研一样,要求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社会中去,他对学生是按照两所大学的要求来培养的,一所是清华大学,一所是“社会大学”。清华大学强调学生扎实的功底和勤奋的求学态度。“社会大学”是要求学生能深入社会,思考民生。

他的学生们在他的培养和身体力行的影响下,也纷纷投身到为国建言出谋划策的行列中,奉献出自己的智慧,这是胡鞍钢作为老师,最感欣慰的地方。

代言草根,为人民和国家做学问

胡鞍钢选择的是一条充满挑战的学术之路。他说:“在一个民主化程度愈来愈高的社会里,人人都可以成为建言献策的智者。这取决于你是否获取了全球最新的知识,取决于你对人类已有的最好知识的了解、吸收、体会和积累。取决于你对这些知识的本土化。这是中国的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胡鞍钢的成名作是他1988年著的《生存与发展》,一经发表,立即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中央还专门组织专家进行讨论,邓小平同志和政治局常委也调阅了全文。这一年,他才三十五岁。第二年,他与别人合作的《关于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研究报告》中所提出的建议,成为这一年中共中央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国经济发展指导方针。而1993年6月,胡鞍钢与王绍光合著的《中国国家能力报告》再次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有多项建议先后被采纳和实施,从而奠定了他在学术界无可争议的地位。之后,他发表的《中国地区差距报告》、《为人民创造工作:中国的失业问题与就业战略》、《全面积极应对全球SARS危机》、《中国:新发展观》等,无不是关注民生,关注“草根”的利益和国家的发展。

与其他学者相比,胡鞍钢的建议总是更容易被领导人采纳,有时候他并不是业界第一个提出相应观点的人,但是他往往是第一个把观点引渡到政界的,他在中国高层中已经树立了可以信赖的品牌和信誉。之所以总被接受。这是因为胡鞍钢在写报告时,并不是单纯地列举现象提出问题,而是能从国家和大多数人的立场,提出一整套的解决方案,既在经济上行得通,在政治上也行得通,从而更有利于决策者采纳。他说,中国的很多问题不从政治上着手是解决不了的,只有使决策者产生共鸣,形成政治共识,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公共政策,才有可能最终形成社会共识,推动中国发展与变革。

胡鞍钢认为,中国先从时代个人决策进步到邓小平时代集体决策,又进入时代的集体决策加上咨询决策阶段,进一步发展为公共政策决策制度化、民主化和科学化时代,中国政府的决策越来越多地重视听取、采纳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可以认为是集体决策加上咨询参与型模式。作为决策思想库里的一分子,在这样好的一个时代里,他更应该积极建言,而不是作为一个封闭的学者,他的学问应该为国家和人民而做。职工下岗失业、社会保障、农民收入、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通货紧缩等社会公共问题,都是胡鞍钢研究国情所关注的重点人群和重点问题。他要找出应对之策成为国家决策,最终使人民富裕、国家富强。

如今,胡鞍钢已出版中国国情研究系列专著和合著四十多部,多次应中国政府有关部委邀请参与国家长远规划制定和部门咨询。1991年,他被中国教育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学者”。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同年还获福特基金会“中国经济研究”资助。2000年主持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课题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选为特优项目。2001年获第九届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

初中科学论文3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分析

1正确解读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通常我们一提到实践能力就是指进行课外活动的能力,在说到培养初中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时候,也很容易想到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就是指培养初中生进行课外活动的能力,但是,这其实是对语文教学中综合实践能力的不正确的理解。语文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不仅仅是指进行课外活动,而将课本上练习题、课堂语文实践等丢到一旁,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包括初中语文课堂上进行的听、说、读、写的练习,早读课上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朗读和背诵。初中语文教科书上的课后练习思考题,还包括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切以提高初中生学习语文能力为目的的活动。因此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就可以从以上多个角度进行。

2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

2.1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初中是一个特殊阶段,面临升学压力,面临考重点高中的现实因素,学校的一切重心都是向学生的高分看齐,学校通常认为,学生考的分数高,就说明学生的学习能力强。于是,学生的分数成为学校的中心工作,而不是考虑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学校与学校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与其说学校之间竞争的是综合实力,还不如说是竞争每年初中毕业生升入重点高中的录取率。要提高学校的高中升学率,学校一般会想方设法让学生补课提高成绩,学生每天的时间专门为学习文化知识而被安排的满满的,学校才不会考虑学生其他方面的学习,这是学校根本不重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表现。

2.2教师忽视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初中语文教师最得心应手的科目非语文莫属,除了语文学科,语文教师可以说是一无是处。因此,语文老师对学生的学了能在语文学科上提供帮助外,其他科目只能对学生说“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当下,老师与老师,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竞争也相当激烈,于是,见到语文课堂上绝不允许学生做与语文无关的作业现象也屡见不鲜了。从某种层面来说,教师根本没有引导学生综合学习的意识,那么,教师重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学习就更无从谈起了。

3依据教材,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科书是语文课堂教学资源之一。

3.1利用自然、生活中的资源,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语文教材上的许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时,怎么办?以往,一般都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或请学生帮助解答,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从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做,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我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比如:在上《有趣的发现》这类课文时,学生对文中的科学现象既好奇又不解,于是我激励他们回家动手试试,然后在课堂上陈述实验过程,学生学习情绪高涨。事实证明,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自然生活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的实践能力。

3.2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信息,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社会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他们了解的信息有时比老师的还要多。在一些语文课上,我在介绍文章时代背景等有关资料时,有的学生漠不关心,或者根本就不听,因为他早就知道,或者不想知道。当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一些靠课文不能解决的疑问时,他们很有兴趣,一定想办法解决,汇报交流时还积极主动。如教学《梅兰芳》《小动物过冬》《孔繁森》等课文时,我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搜集资料,处理资料,通过自己的努力认识课文中的人物,了解到的资料比我了解的要多得多。

4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

4.1完善相关理论体系

完善相关理论体系,这是从国家政策层面出发的。就需要国家出台颁布相关的“综合实践能力”理论体系作为支撑,否则这只是教育者的口头禅。与此同时,颁布的相关理论体系不能仅仅只从宏观层面出发,强调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而应该从微观角度思量,让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时“有法可依”,有具体措施参考,具体方法指导,具体思想引导。目前我国关于教育的理论体系并不完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完善相关教育理论体系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现在的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综合实力强的人往往是最受欢迎的。因此,理论体系应该完善到支持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心综合发展,而不只是关注学生的文化学习。完善相关理论体系是促进教育向前发展的动力,也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前提条件。

4.2培训教师,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研究者表明,“一专多能”型人才永远不会被淘汰。同样的道理,“一专多能”型的老师更能适应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只有这样的教师才更可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名师出高徒”,这话说的很有道理,综合实践能力很强的老师一般培养出来的学生都不会太差。但是,当下我们教师的综合实践能力并不高,除了能胜任本专业以外,其他学科无从教学。因此,教育部门应该组织有关教师的培训活动,教师所在学校也应该为老师培训提供条件。培训的过程是思想交流的过程,更是教育理念碰撞的过程,这也是老师相互学习提升自己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5总结

总之,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是新课标背景下的基于语文综合性的特点和人的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需要,旨在实现语文学习能力对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同时也是基于社会对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出发的。不管将来的考试如何改变,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的提高是大有益处的。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该着重对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雷良启,于英媛.吸收党带语言学的适用理论.构造语文教学科学化的言语知识体系[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2]胡晓.李海林语文课程改革.反思与建设-中学语文高层论坛暨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第29届年会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10.(2).

[3]刘丽.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创新教学策略之初探.[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8):167.

[4]吕晓莅.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思路及对策探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1(3):199.

[5]蔡红侠.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

初中科学论文4

关键词:教育服务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

一、我国教育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教育服务产业的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高等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当时的后勤社会化改革,主要是引进农业和商业战线的改革经验,在高校逐步实行总务后勤部门的全面经济承包责任制,并推行有偿服务,向学生收取伙食管理费和水电费。由于种种原因,这场仅限于“学校教育边缘”的产业改革,当时激起了一部分人的反对,他们认为,高校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将破坏其福利型特征,甚至导致高等教育的异化。随着人们对“市场经济”认识的逐步深入,以及高校扩招中凸显的学生宿舍紧张、后勤经费不足和设施陈旧等矛盾的加剧,后勤社会化已经逐步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自从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以来,我国的教育服务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产业运作的范围也从位于学校教育边缘的后勤、金融、咨询等转向学校教育本身,迄今为止,基本形成了以学校教育服务、教育社会服务、教育后勤服务和教育延伸服务等四大类服务为主的教育服务产业体系。

在学校教育服务方面,办学模式多样化的民办教育迅猛发展,各类教育集团在学校教育、教育软件开发、校园网等方面规模经营,构筑了系列化的教育服务体系。一些教育集团的原始投入并不太多,却通过收取学费和校宿租金、向银行贷款以及与投资公司重组等方式,迅速筹集大批资金,快速滚动发展。在民办教育的促动下.,我国公办教育也开始探寻提高自身效能的途径。一些地方政府采用撤并、迁建、新建、扩建和改名以及强弱合作等方式,在改造薄弱学校的同时,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其中公办学校的转制,最引人注目,同时也是争议最多的。

在教育社会服务方面,最突出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学研相结合的高新技术企业;二是大学科技园区建设。借鉴国外经验,近年来我国在创办高科技孵化器、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世纪之初,科技部和教育部进选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等15个有一定基础、不同类型的大学科技园,作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并于2001年底接受了国家验收。到2010年,我国将建成约100个功能健全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其中,10个左右将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水平。

教育后勤服务方面,我国高校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的高校办后勤,20世纪80年代的承包责任制和90年代初中期的企业化管理阶段,现已进入以学生生活后勤改革为重点的全面启动阶段,开始组建专业化、集约化的后勤服务集团,出现了后勤剥离式、后勤合作式、后勤实体式等三种典型的后勤改革模式。

教育延伸服务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已经初具规模。就产业类别来说,在教育金融服务、教育信息咨询服务、教育出版服务和教育培训服务等方面已经开始有所发展。以教育出版服务为例,全国教育类图书每年的出版销售额在180亿元左右,如果按教育出版社每年的出版码洋计算,则远远超过这个数。在高校助学贷款服务方面,截至2001年底,在全国普通高校中,国家助学贷款的合同额累计达24.3亿元。

二、我国教育服务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教育服务产业的观念尚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

经过20多年的变革与发展,人们对教育的属性、特征的理解更趋理性,教育的潜在产业性、前置产业性和直接产业性的观点,逐渐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

理论界关于发展教育服务产业的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反对者,他们认为教育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归属为第三产业,是我国政府一个部门一时的提法,简单地将教育活动异化为经济活动,完全用经济学的概念、逻辑来解读和规范教育活动,掩盖或排斥了多学科对教育现象的全面解读,维护教育是最大的社会公益事业是中国教育理论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缺乏产业化的理论基石,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现阶段,提出中国教育应该走产业化的论断不切实际。第二类是提倡者,他们认为教育不仅是一种公益事业,还是具有很高经济回报率的战略产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打破封闭,引入市场竞争的机制,建立经费多样化的渠道。教育是服务性产业,积极发展教育产业可以提高办学效益,可以遏制“高收费”、“乱收费”,可以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可以扩大办学规模,让更多的贫困生有读书的机会。因教育产业地位的确立是教育发展观和经济发展观念的变革,教育完全作为事业来运行不能解决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教育不仅具有公益性,而且它应该成为一种产业。④第三类是折中的观点,他们认为发展教育产业与教育不能产业化,都有一定的道理与不足之处,不能匆忙作结论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兼取二者之长。从经济发展的规律看,产业化一定要求市场化,教育产业化必然要求教育活动市场化,教育机构企业化,学生受教育投资化,这种产业发展的逻辑不完全符合教育活动的规律和特点,也不完全符合教育法规,因此,只能说教育系统的某些部分可以产业化,可以开发一些教育产业,但不能实现教育系统完全产业化,比如基础教育、师范教育不宜产业化,而培养中高级实用技术和管理人才的教育可以商品化、产业化。

从以上学者们关于发展教育服务产业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洞察发展教育服务产业的观念尚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这种观念上的反差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服务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困难和障碍。

(二)相关的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不完善

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涉及发展教育服务产业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正沿着由点到面、由浅入深、逐步清晰和逐步完善的轨迹运行。当前无论是政策的研究者还是制定者,或多或少的仍受制于习惯上的理念、旧体制、旧模式的痕迹,以及社会各系统和教育界的不同认识,致使现有的涉及发展教育服务产业的法律、法规没有明确教育服务产业的范围和具体内容,在教育服务产业的准人制度方面也处于空白状态。现有的产业政策方面还存在广度不足,深度不够的现象,远不适应发展教育服务产业的要求,特别是现有这些政策的研究与制定的基本点、出发点,受制于“能否发展教育服务产业,及发展教育服务产业的程度如何”。主要表现在:

第一、各级政府没能把发展教育服务产业列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造成事实上的政策导向与事实上的教育服务产业的政策不相一致,容易造成事实上的混乱,操作上的困难。

第二、发展教育服务产业没能形成合理和必要的政策框架。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发展教育服务产业也必然会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其政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策的研究和制定也必须像其它产业、事业一样,有一个至上而下、由表及里的政策体系。

第三、国家支持发展教育服务产业的政策的有效性、直接性还不够明显。至今尚无针对发展教育服务产业的纲领性文件,地方政府也很少有直接以发展教育服务产业为出发点的相关政策和整体规划,致使发展教育服务产业的政策徘徊在“无序”和“多难”的境地。目前还没有社会各有关部门像支持其他经济产业发展时的同等政策。现有的政策也主要归属于教育系统本身的行业规则。

第四、发展教育服务产业政策存在不完全性、不生动性、且存在众多盲点与空白。现在的涉及发展教育服务产业政策主要出自于教育系统自身的需求,这就便形成的政策不可能超越其他系统,这些政策的内涵也尚无充分体现市场化的要求。

三、我国教育服务产业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观念的认同是教育服务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观念的认同是教育服务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广大民众中树立正确的教育服务产业观,教育服务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才可能成为现实。产业性和事业性是教育服务的两个非本质属性,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教育服务的本质属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共同为其服务,产业属性的彰垦只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才会实现。当我们把教育服务做为事业来运行时,是因为我们认为教育服务是不可或缺的,但在某一特定的历史阶段教育服务的投入不能获得高于成本的直接经济回报,教育服务必须由政府来运行,它主要受国家计划的控制和调节,对它的社会效益的重视超过对其经济效益的重视;而当我们把教育服务做为产业来运行时,是因为我们认为在某一特定的历史阶段教育服务可能获得高于投入成本的回报,教育服务可以由企业来运行,可以由市场来调控。因此,教育服务是事业还是产业,实质上是在多大程度上把教育服务当作事业来运行,在多大程度上把教育服务当做产业来运行能够为社会所接受、能够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问题。更确切地说,教育服务无论是作为产业还是作为事业来运行都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原则,脱离了这个原则只会使教育服务走上畸形发展的道路。以往片面强调高等教育的事业性而忽视其产业性的一面,实行高度的计划性和统一化管理,经费来源单一,导致教育发展缓慢;以及“单一财政视角”的教育改革,造成的种种“寻租”活动,致使教育行为扭曲,教育腐败丛生,都是很好的例证。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资源不足与人们对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国家所掌握生产资料的比例越来越小,相所掌握的生产资料比例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仅以国家所划拨的教育经费无法满足社会对教育的总需求。因此,我们必须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积极推进教育服务产业的进程。同时,也要不断加强对教育服务产业的规范。当然,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和复杂的社会活动,教育的发展除了受经济因素的制约外,还受其他一些重要因素的制约。比如国家利益、教育公平的政治理念、意识形态的规定、文化传统的要求等等。在这些问题上,证明了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它不但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还有政治效益、文化效益等需要考虑,有时后者会被更优先的考虑。这使得政府在考虑教育服务的事业性与产业性时必须有更全面的视角。比如在那些偏远穷困地区,居民分散,根本形不成教育规模,其经济效益是低的或是亏本的,但为了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为了体现教育的公平精神,同样必须为这些地区的少年儿童提供同质的教育,这只能由政府按照事业来运行。

(二)健全的法律体系是促进教育服务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量保证其实施的一种社会调节手段,与一般的行政规章、政策相比,法律更具有强制性、稳定性和持久性,它不因某个领导的主观意志而改变。纵观世界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历史,各国都无一例外地求诸于法律来保、正、巩固、促进教育服务产业的发展。为了发展教育产业,英国在1992年制定了“高等教育改革法”明确要求英国教育转向“完全面向市场的体制”,改革后的10多年,政府对教育投入的经费下降了,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生均经费比20世界80年代初下降了40%,高校的教学与科研的产出增长了,其中科学论文数量增长极快。’

美国早在1862年就颁布了“莫里法案”提出了建立赠地大学的议案,为大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提供了法律保障。日本在1975年制定了“私立学校振兴资助法”为私立学校的发展提供法律支持。韩国在1963年通过了“私立学校法”和“产业教育振兴法”,确保私立学校的健康发展。此外,西班牙、智力、荷兰等国家,虽然国情不同,但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也先后从高等教育改革人手,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提出了教育面向市场或引入市场机制的问题,这些国家发展教育产业的法律有效地打破了旧的教育运行模式,也有效地推进了全球性的教育产业。

在我国,尽管发展教育服务产业的大政方针已经确定,有众多的法律、法规涉及发展教育服务产业的内容。但总体上,现有的法律、法规对发展教育服务产业没能形成明细的章节或条款,绝大多数法律、法规涉及的内容滞后于发展教育服务产业的要求,加上教育服务产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既有公益性事业的服务性,又有服务性事业的产业性,社会对教育是否具有产业性也没能达成共识。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背景下,要进行系统的变革,必然会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涉及众多的重大政策,涉及教育系统与其它系统和教育系统内部的利益及资源的再分配,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加入WTO后的服务贸易等等。因此,需要国家尽快制定和颁发有关的法律、法规,为发展教育服务产业提供法律和法规保障。

(三)完善的产业政策是促进教育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促进教育服务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产业政策。我们知道,市场机制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但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对于提供公共物品的企业或部门,以及存在不完全竞争、垄断和外部经济性的条件下,会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这时,就需要政府通过一定的产业政策,采取直接投资或补贴,制定一套相关的产业政策,以及必要的行政干预,以保证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教育服务产业不纯粹是私人产品,具有外部社会效益,政府必须加强管理和指导。此外,发展教育服务产业既要遵从经济规律,又要遵从教育规律,教育服务产业运行过程中,不仅能像其它产业一样一味地降低教育成本,必要时还需要通过提高教育的成本来改善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培养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最终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一些与教学和学术质量直接相关的服务是不能用承包经营等途径来发展的。因此,教育服务产业的运行一方面要按市场规律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对教育成本严格的核算;另一方面,要加强国家在把握方向、搞好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职能,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产业政策,这套产业政策不仅包括经济目标,也应包括社会目标。也就是说,一方面要保证克服资源配置的市场缺陷,加快资源配置的优化过程,提高产业素质,增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必须保证社会稳定和公平,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此外,作为一种新崛起的产业,在培育其生长的过程中,国家和社会予以适度的支持,提供相对优惠的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必要的监控前提下,国家应给予适当的财政支持和补贴,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舆论导向,制定并实施教育基础产业优先发展的产业引导政策,包括财政、金融、信息、人才等等多个方面配套政策。

初中科学论文5

1《.骨的结构与成分》涉及的探究活动

《骨的结构和成分》是北京版初中生物教材第二册第八章《生物的运动》第二节《运动的形成》中第二课时的内容。在第一节学习动物运动方式的基础上,教材第二节内容进一步探讨动物运动的形成,为后面学习动物的行为打下基础。《骨的结构和成分》这节课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长骨的内部结构,分析其作用,建立长骨是一个中空的坚实的生物器官的概念,再通过探究鱼骨的成分,增强学生对骨的成分和特性的感性认识,推理出骨的成分和特性的关系。阐述人的一生中骨的成分的动态变化,从而增强体育锻炼的思想意识,为后面学习运动的实现打下基础。本节课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借助实验分析和讨论的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依据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在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中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组织好各种观察、实验等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克服对微观结构认识的困难,使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习得相关的操作技能。据此,结合生物个体水平的知识、化学和物理学知识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突破学习难点。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细胞研究和应用方面的信息,进行交流以丰富相关知识,加深对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同时运用建构主义“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的教学设计思想,确定本节知识主题,围绕如何引导学生实现该主题的意义建构进行教学设计。例如:在生物体层次结构主题下,重要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在这一重要概念的构建时,教师可以设计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实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黄瓜果肉细胞、番茄果肉和果皮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皮肤细胞、平滑肌细胞、神经细胞等,构建动、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以进行生命活动;相比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特殊结构这两个重要概念。再设计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了解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观察蛙的胚胎发育细胞变化和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骨细胞、血液细胞等)、上皮组织和卵细胞、等的不同细胞形态和结构,构建细胞进行分裂、分化,以生成更多不同种类的细胞用于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这一重要概念。设计观察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和原生动物(如草履虫)的取食、运动、趋性,构建一些生物由单细胞构成,可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一些生物由多细胞构成的重要概念。通过这一系列探究实验的设计,依存这些重要概念的构建,帮助学生构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重要概念。由此,实验教学的设计是围绕重要概念构建的。实验教学的设计要求有助于帮助学生构建重要概念,有助于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只有有的放矢的实验设计,才能落实到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构建。

3.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概念是初中生物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是自身及其他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和能量来源,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理解它对于以后的学习至关重要。关于光合作用的概念,多数学生可以准确地说出来,然而,这种表述只是停留在记忆水平,并没有直接的实践体验。通过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可以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植物在接受光照后,能在叶片中产生淀粉,这一实验对于他们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至关重要。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光合作用的原理比较抽象,在缺少具体现象支持的情况下,很容易将之定义化,所以本节知识要用具体的、形象的实验进行教学。让学生体验到由现象到理论的过程,即通过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知识。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设计、操作、探究和讨论,可以使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原理、技巧,有更深层次的感悟。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是初一上学期比较复杂的一个实验,对操作的准确性要求高,而且具有一定危险性。对此,在教学中笔者对两个方面作重点控制,一个是酒精灯和火焰,这个确保安全,另一个是条件、现象的操作和观察一定要严谨,以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安全控制的细节有两个,一是酒精灯的使用,让学生2人一小组,每小组在实验前先进行点燃酒精灯和熄灭酒精灯的练习,确保操作成功。二是烧杯很热,容易烫伤或脱手,所以进行镊子夹取烧杯的预练习,确保都能准确操作才进行实验。实验条件控制上要求一定要叶片变白后才取出,并注意滴加碘液的量。通过实验,学生普遍观察到实验现象,体会到每个实验操作的环节对于实验结果的出现都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他们能更深刻地理解植物只有绿色部分在光下才能产生淀粉的知识,对于其形成光合作用概念十分有帮助。

二、科学探究对重要概念理解的贡献

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在不断的发现问题、寻求解决办法的过程中,转变了学习方式,提高了生物科学素养。科学探究活动应该围绕重要概念组织探究实验,使学生在鲜活的实验情景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构建起对重要概念的深层次理解。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个主题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从微观到宏观再从宏观到微观”这样的思维方式训练。当学生能从这两个方向进行思考后,学生认识的人体、动物体和植物体,就会更充实、更深刻、更具体,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抽象而死板的知识,如何把知识讲活才是本节课的关键。《细胞》这节课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实验落实细胞的结构这部分知识,让学生能够更真实、更直观地认识到细胞形态,但是结构采用传统讲授法,直接告知。本节课的思维紧密,要求学生紧跟教师思路,边观察边思考,对学生的思维是一种训练,其为特点之二。从学生为主体出发,他们能通过实验,直观感受到不同植物不同结构的细胞结构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功能不同,为后面的细胞各结构的功能做铺垫,也自然而然的树立了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从而领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就达到了本章的教学目的,这是特点之三。因为前一章节学习了细胞的有关知识,从细胞分裂、分化到组织的形成,器官、系统的形成,这是从微观到宏观,为了知识衔接得比较顺畅,要对课本编排的顺序做一定的调整,跳过了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这一部分内容,在讲完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后,上节课直接让学生对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切片进行了观察。在学生对四种基本组织微观结构观察的基础上,今天这节课的开始就通过课件中的大量图片总结了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功能,以及其在人体中的分布位置,既是对上节课的一个简单回顾,也是帮助学生建立微观到宏观的联系,为后面理解组织是如何形成器官的做好铺垫。生物学概念是高度抽象的,然而在进行教学时,不应使学生仅仅记住生物学概念那些抽象的文字,而应使学生透过抽象的文字看到一个绚丽多彩、生机盎然的生物界。因此,在向学生讲述生物学概念时必须首先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认识:教什么,就要有什么,教什么,就要看什么。通过鸡翅的解剖观察实验,让学生对各种组织有一个宏观、感性的认识,通过真实的观察认识到像鸡翅这样的结构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并且进一步认识到各种组织是有序分布、排列的,为学生得出器官这个概念提供感性认识。学生对概念的学习就是从这样的感性认识开始的,通过实验观察,可以使理论知识具体化,使抽象知识形象化,给学生识记、理解、运用概念创造条件。在概念生成后,还要让学生强化和深化对概念的理解。这部分整体的思路是感知、概括、运用的过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器官这个概念是在鸡翅解剖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对人体中胃这个具体的实例分析得出的。系统这个概念,也是通过对人体中消化系统这个具体的实例分析得出的,在得出概念后,又通过设置情景,如“在人体剧烈运动的过程中,人体的哪些系统功能加强了?”还有“为什么饭后立即运动会消化不良?”让学生对所学概念进行具体的应用,即在新情景中解释具体问题,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这样,让学生从具体的、个别的现象中得出一般的概念与规律,再由这一般的规律去解释个别或特殊的现象,解决个别或特殊的问题。经过这样一种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反复过程,对概念的理解才能深入。

三、教学反思与提升

48 1514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