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的事迹材料(优质15篇)

骏马 分享 时间:

在家庭中,尊老爱亲的行为彰显了传统美德,子女关心父母的健康,孝顺之心融入日常生活,温暖的举动让家庭更加和谐美满,难道这不是我们应追求的目标吗?以下小编整理的孝老爱亲的事迹材料相关内容,供大家借鉴参考,感谢支持。

孝老爱亲的事迹材料

孝老爱亲的事迹材料 篇1

xxxx是xxxx师范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这位xxxx年出生的大学生与别的学生有所不同:在租住的棚户房里长大,14岁时,母亲离开贫困的家;即将迈入大学校门之时,父亲又因脑梗彻底丧失劳动能力。面对种种不幸,xxxx一边打工给爸爸治病,一边努力圆自己的大学梦??

坚强的雨中蔷薇

x日傍晚,在xxxx师范学院内,三三两两的学生们行走在美丽的校园里。xxxx,步履匆匆,她要赶回离校不远的家中,为病瘫在床的父亲做饭,喂饭吃药。自己然后简单“扒拉”一口饭,就得赶到做家教的孩子家中。晚上十点多钟才能回来,安顿爸爸睡觉后,还要温习大学的课程,大约十一二点才能休息。

三年来,xxxx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节奏。她就像雨中的蔷薇,顽强地生长着。

为了接受记者的采访,xxxx临时串了家教课的时间。

去年,xxxx和爸爸在当地媒体的帮助下,住进爱民区诗苑新城小区一室一厅的廉租房里。爸爸住的卧室里,一张双人床占据了屋子的大部分,加上两个旧衣柜,屋里十分狭窄。桌上放了五六种张爸爸吃的药,xxxx则住在房厅里。

xxxx的爸爸盖着厚厚的'棉被躺在床上,脸色黯然,不时表情痛苦地说,自己的腿疼。这时,xxxx赶紧给爸爸按摩。

因为结束供暖,屋子里有些阴冷。xxxx看着窗台上养的花,笑呵呵地说,这已经非常好了。

所有的苦难都是成长

在上大学之前,xxxx和爸爸租住在“偏厦子”里,冬天四处漏风,夏天闷热难耐。这也是她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家里总断粮,四处借钱。因为没有借到学费,还晚上了一年学。曾经的记忆即使这样艰苦,xxxx还是说“那时有爸爸妈妈,还是个温暖的家。”

为了生存,父母四处打零工,没有时间接送xxxx上学。每当下雨天,学校门口挤满了送伞的家长,这让xxxx很羡慕。“我没有伞,所以我必须比别人跑得快。”

14岁时,xxxx的妈妈因不堪贫困,离开了家。妈妈走后,爸爸外出打工。从此,xxxx不仅要学会洗衣做饭生火,还要照顾80多岁的奶奶。

xxxx说,不知为什么,生活总像在考验自己。xxxx1年6月,xxxx结束高考,走出考场却得到爸爸突发疾病住院的消息。

xxxx的高考成绩高出分数线40多分,原本能上更好一些的大学。可是为了照顾病中的爸爸,在填报高考志愿时,xxxx唯一的志愿是xxxx师范学院。

拿到大学入取通知书,面对十分窘迫的家庭条件,xxxx一直犹豫报不报到。当她硬着头皮到学校的时候,令xxxx没想到的是,学校为她办理了“绿色通道”,让身无分文的她如愿地迈进了大学。“ 那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

成为大学生的xxxx不想再四处借钱维持生活了,她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爸爸的医药费、生活费和自己学费。为了能赚钱,xxxx最多时做了3份家教,连着上四五个小时的课。有时累得在公交车上睡着了。在大学三年,xxxx没有休过寒暑假。

学会微笑命运就不会差

记者在对xxxx采访时,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的灿烂微笑。

xxxx说,这些年来,学校的老师,教职工还有社会各界一直没有间断地给予这个家的帮助。xxxx师范学院知道xxxx不离不弃照顾爸爸、苦苦求学的事情之后,从普通教职员工到学校领导都伸出援助之手。xxxx成了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梁中贤的帮扶对象,梁书记不仅在生活上给予资助,而且逢年过节还去家里探望xxxx的爸爸。

学院职工曹军每个月从微薄工资中拿出一百元钱,资助xxxx。社会上许多爱心人士给xxxx爸爸送药、送钱。xxxx在日记本里记录着不少好心人的名字和联系方式。她说,现在没有能力回报好心人,等有能力了,一定要加倍回报他们。

无论面对怎样的生活艰辛,xxxx都坚强面对。xxxx年她被评为xxxx1年度黑龙江省大学生道德模范人物,今年又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

明年xxxx就要毕业了,她很想当一名教师。

“不管走到哪里,我都要带着爸爸,有爸爸在,才有家。”

孝老爱亲的事迹材料 篇2

xxx,女,汉族,1973年10月生,xxxxxx市智残协会副主席。

xxx是三名脑瘫孩子的母亲。1997年,大儿子出生几个月后查出患有脑瘫。她在悉心照顾大儿子十年后迎来了一对双胞胎,但两个孩子同样患有脑瘫。三个不幸的患儿让xxx身心俱疲,但面对生活的压力,她选择不离不弃,带着孩子四处求医,进行康复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们的身体有所好转,这让xxx增添了信心,她说自己还会继续坚持下去。不仅如此,作为xxx市智残协会的副主席,xxx还尽可能帮助其他患有疾病的智残儿童,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曾获全国助残先进个人、xxx市身边好人等荣誉。

孝老爱亲的事迹材料 篇3

在家里,她是个孝顺的好孩子,是家人的贴心小棉袄;在学校,她是一个勤奋努力的好学生,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她叫xx,今年16岁,是青阳县杜村乡初级中学的一名学生,去年被评为池州市第五届十佳“孝心少年”。

xx生在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为了维持生计,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当别人家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xx的爸爸妈妈却无法给她更多的关心与照顾。作为一名留守儿童,xx从小与外公一起长大。乖巧的xx从小就学会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懂事的xx十分能理解父母在外工作的艰辛与忙碌,这便造就了她很强的独立性,会帮助外公一起干活儿,像个“小大人”似的,从简单的洗碗、拖地、擦桌子,到洗衣、做饭、喂鸡、浇菜等都做得十分熟练。更可贵的是,xx经常给外公捶背捏肩膀,分享学校里发生的趣事,经常逗得外公哈哈大笑。

宁静的.幸福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20xx年的一天,xx正在帮着外公一起修理门框。突然,外公晕倒了。被吓坏了的xx,心急如焚却没有慌乱。她首先拿起电话拨打了“120”急救电话,然后通知了父母。到医院后,外公被查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只有靠心脏起搏器来维持。外公的重病、高额的治疗费用,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外公住院治疗期间,父亲在医院陪同照顾,家里的一切便落在了xx瘦弱的肩上,既需要照顾好自己,完成紧张的学习任务,同时还要操心打理家务。xx在家省吃俭用,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父母减轻一点点压力。

外公清楚地知道家里的处境,不想让家人背负过重的压力,一度想放弃治疗。xx听说后,拿起电话哽咽地对外公说:“您还没看到我考上大学呢,怎么可以放弃呢?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我在家里只有您了……”外公深深地被打动了。外孙女的几句话让老人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对健康的向往。放假期间,xx做完作业就跑去医院照顾外公,帮他翻身、擦洗、喂饭、喂药……外公爱听黄梅戏,她还特地在网上学了唱给外公听,虽然唱得非常业余,外公却听得十分开心。有时候,xx学来的几段小笑话,又把外公逗得眉开眼笑。看着孝顺的女儿,xx的父亲既开心又难过,经常对人说:“我这个女儿啊,懂事得让我心疼。”

虽然家境困难,xx的功课却从来没有落下。在学校里,她刻苦学习,勤于钻研难题,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帮助,认真听取同学的批评、建议,努力改进自己的不足,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作为一名班长,xx是老师的得力助手,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主动帮助其他同学,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和老师的肯定。这些年,xx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孝老爱亲的事迹材料 篇4

xx,今年65岁,xx镇xx村蔡砭组的一名普通农民。1972年,19岁的xx与同岁的xx步入婚姻殿堂。婚后,xx在外经营着一辆货车,xx在家操持家务,并育有两子一女,日子平静而温馨。

xx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原有的幸福生活。妻子xx突发脑溢血紧急送往医院,虽抢救及时,保住了性命,但却导致身体瘫痪,让本来坚难的家庭生活雪上加霜。谁知生活暗涌迭起,xx年6月,再次犯病的妻子被送进重症监护室,昏迷不醒。面对病危通知和亲人的善意相劝,xx拒绝放弃,坚持给妻子治疗。“你在,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家。”这是xx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二次(脑溢血)病情很严重,在县医院住了一个礼拜,娘家人和弟兄们都来看,都建议放弃治疗,但xx坚持治疗,xx说不行,他就带着老伴儿去xx治疗,在xx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呆了28天,花销了巨额医药费。xx年来,高永尚为给妻子看病,四处筹钱,借遍了亲友,卖了车卖了房,他的努力与坚持换来了回报,在他的悉心照料、细心呵护下,他老婆的身体状况得到极大改善,虽然他妻子现在仍然不会说话,右半边身体也不听使唤,但xx却很满足,他想只要妻子能陪他一块生活,他想这所有都值得。不管咋样,他想那时候小了夫妻老了伴,这老了,把她救下,家就是个完成的家,孙子回来有个奶奶叫着,儿女回来有个妈着。

从医院回来,妻子瘫痪在床,不会说话,智力如同几岁小孩。从此以后,为了不给子女增加负担,曾经连饭都不会煮的xx当起了妻子的“保姆”。从医院回来,妻子右面胳膊和腿没知觉,为了防止瘫痪的妻子肌肉萎缩,他每天坚持为妻子按摩二个多小时,为了缓解妻子精神上的压力,他一有时间就陪妻子“聊天”安慰她。妻子想吃什么,他就去买去做,在春暖花开季节总能看到他背着妻子到院子里晒太阳,扶着她做运动。虽然他家经济条件十分拮据,但在为妻子治病上他从不心疼钱,只要有治病的新药他就想方设法买到给妻子服用。冬天他尽力地使室内保持暖和,不让妻子再患感冒,以防止病情加重。他不离不弃,为妻子做饭洗衣,端屎端尿,5000多个日夜,他用男人的肩膀,为病痛中的妻子撑起一片蓝天,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夫妻大爱。

他认为。妻子年轻的时候还是很能干,把家里料理的井然有序,为他生儿育女,为家里付出的也太多了,现在得了病,他要尽他所能,伺候她、照顾她。平时是有点累,有点孤单,老婆也不会说话,可是一遇到个周末了,遇到个节假日了,儿子、孙子都回来,大包小包东西都从大门提进来了,家里一下子就热闹了,他就觉得他付出的都很值得。

一路走来,虽然家庭经济条件远不如前,但让xx非常欣慰的是,儿女事业有成、家庭美满,都很孝顺,几乎每个星期都会回来洗洗衣服、做做饭。

xx的家庭事迹在xx县内人人皆知,他们家在生活上面临如此困难和压力的'情况下,能够发扬互敬互爱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家人共同把这样一个家庭建设的如此和谐、温馨、和睦,成为邻里们学习的典范。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誓言,但是xx却用自己的真情守护着这份婚姻,用责任与担当书写着一份真情,这份相濡以沫的情感,在当地被传为美谈。

孝老爱亲的事迹材料 篇5

每当提起朱xx,左邻右舍总是交口称赞,敬佩她是一个敬老爱幼、善良博爱、教子有方的好母亲。作为一名母亲,她用无私的母爱、悉心呵护着孩子,用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生观影响和教育者他们。多年来,她用自己的爱来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家,把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处理得协调有序,夫妻恩爱,相敬如宾。对公婆敬如父母,对早亡大哥的遗孀视若姐妹,对大哥的一双子女视若己出。

夫妻相敬,姑嫂互助。朱xx出生于1965年1月,门前地以村村民,丈夫游明康原是四川洞南县人,1992年来到门前地做了上门女婿。从此朱xx夫妇与她的父母哥哥嫂嫂侄儿侄女组成了一个新的八口之家家。朱xx和丈夫一边种地一边打工,还生育了两个儿子,日子过的舒心幸福。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她的哥哥不幸车祸身亡,为了不让嫂嫂和不懂事的侄儿侄女伤心,她对嫂嫂和侄儿侄女关怀备至,悉心照料。因父母年事已高,她和丈夫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什么活她都抢着干,有好吃好穿的总先留着给她们。嫂嫂在外工作的时候,这一去就是好几年,她帮忙照看哥哥的一双儿女,还要赡养两位多病的老人,还需抚养四个年幼的孩子,她任劳任怨,不仅把孩子照顾的衣食无忧,更教会他们要真诚待人、心怀善意。四个孩子不仅学习上进,品德也很好。村里的人一传十,十传百,人人都称赞她无私有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敬爱公婆,孝敬父母,相助丈夫。作为人妻、人母和人媳的我、她尽心尽力地做好一切,照顾好孩子和父母,关心体贴丈夫,并不因辛苦而有丝毫的怠慢。公公婆婆的生日,她放在心上,朱xx总会和丈夫回到四川烧上一手父母喜欢的可口饭菜;逢年过节,她总是省吃俭用,自己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也不忘给二老买些礼物。二老年纪大了,她们每年回家一两次,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公婆多享点福,她就承担起家务和照顾孩子的义务。每天她都忙的像上紧了弦的发条,无论多累她都咬牙坚持着。她和丈夫深知父母丧子的悲痛,为此夫妻二人更加关爱父母,将心比心,对父母衣食住行多操心,经常说宽心的话安慰父母。父母渐渐从失去儿子的悲痛中慢慢走出来,她说她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只要为了这个家庭,为父母和孩子能快乐幸福,她付出什么都在在所不惜,心甘情愿。二十余年来,大家庭和睦相处,互敬互爱至今,在门前地村传为美谈。和气生财,全家成员辛勤工作,家庭生活蒸蒸日上,曾受到了镇妇联五好文明家庭的表彰。辛勤工作,勤俭持家。种地务农无法照顾8口大家庭,她和丈夫决定外出打工。他不怕脏累,干起了男人的活,和丈夫一起当粉刷工。经常工作到很晚,也不能按时吃饭,经常饥一顿饱一顿。一年四季从来没有穿过几回新衣服和漂亮衣裳,灰头土面,皮肤也变得非常粗糙,每当想放弃的时候,她想想四个孩子和四个年迈的老人,她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父亲常年患病,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可是她对父亲的关爱有增无减,无论是日常起居还是看病吃药她都十分上心。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朱xx从无怨言。20xx年她父亲因病去世,朱xx伤心之余更加努力的工作,自己整整瘦了一圈,最终还清了父亲看病欠下的外债。她省吃俭用,但是却很舍得花钱在孩子和父母公婆身上。日子因她的勤劳付出变得更加和和美美,红红火火。

言传身教,以德育人。如今大儿子已经23岁,现在四川省重庆航天大学电脑系就读,小儿子在散旦读中学。朱xx母亲八十五岁了,由于母亲年事已高,生活时有不便,深怕母亲受到委屈,朱xx亲力亲为,伺候母亲起居,一天两餐,从无怨言。她还经常教育孩子要孝顺,要常怀感恩之心。她说孝顺,不仅仅是养老送终,更多体现在对老人

日常生活的关爱。她言传身教,父亲辞世后,朱xx怕老人孤独苦闷,常陪伴她聊天,经常带孩子来看她,让孩子讲>故事给她听,让她感受天伦之乐。看到老人的笑脸,她如同吃了蜜一样的甜。几个孩子在她的影响下,也十分孝顺长辈。

非常粗糙,每当想放弃的时候,她想想四个孩子和四个年迈的老人,她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父亲常年患病,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可是她对父亲的关爱有增无减,无论是日常起居还是看病吃药她都十分上心。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朱xx从无怨言。20xx年她父亲因病去世,朱xx伤心之余更加努力的工作,自己整整瘦了一圈,最终还清了父亲看病欠下的外债。她省吃俭用,但是却很舍得花钱在孩子和父母公婆身上。日子因她的`勤劳付出变得更加和和美美,红红火火。

言传身教,以德育人。如今大儿子已经23岁,现在四川省重庆航天大学电脑系就读,小儿子在散旦读中学。朱xx母亲八十五岁了,由于母亲年事已高,生活时有不便,深怕母亲受到委屈,朱xx亲力亲为,伺候母亲起居,一天两餐,从无怨言。她还经常教育孩子要孝顺,要常怀感恩之心。她说孝顺,不仅仅是养老送终,更多体现在对老人

日常生活的关爱。她言传身教,父亲辞世后,朱xx怕老人孤独苦闷,常陪伴她聊天,经常带孩子来看她,让孩子讲>故事给她听,让她感受天伦之乐。看到老人的笑脸,她如同吃了蜜一样的甜。几个孩子在她的影响下,也十分孝顺长辈。

她深知一个家庭,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组成一家既是缘分,能够和睦相处更是不容易,这个过程必须依靠共同努力。任何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孩子都会不计得失、不求回报,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母爱是一种胜于一切的感情,是一种甘心付出、蜡炬成灰的思想境界。朱xx不仅孝敬公婆,服侍父母,还养育了两个儿子,照料了哥哥的一双儿女,将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红红火火,受到了乡邻们的一致称赞和好评。甘心付出、不求回报、母爱胜天的行为,实现了春风细雨播洒爱,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美丽。

孝老爱亲的事迹材料 篇6

XXX是江北区慈城镇山东村村民。XXX几十年前和苏美云是邻居,苏美云老人丈夫去世,无儿无女,XXX常常主动到苏美云家帮忙照顾。上世纪90年代,XXX家修了新房,主动将老人接到家中来住,一住就是十几年。20xx年,XXX家房子拆迁,老人不愿远离,XXX就自己出钱给苏老太租房子,并经常看望和照顾老人。直到老人20xx年去世,持续照顾了28年,就连老人去养老院以及后事都是XXX处理的。

孝老爱亲的事迹材料 篇7

走近她,你一定会感受到她的温柔、贤惠和体贴,作为一个女人特有的优雅。她敬老爱老的事迹广为传颂,所在的三口堰村无人不晓,所住xx镇无人不知。在街坊邻居眼中,xx既是一个好母亲,又是一个持家的好妻子,更是一个孝顺婆婆的好儿媳。

1969年,xx与xx结为夫妻。不久,生下儿子和女儿,夫妻俩恩恩爱爱,互相体贴,互相帮助。那时,丈夫xx从部队退伍回家,由于没有什么特长就在家务农,家庭收入很低,并且还要养育2个孩子,家庭经济状况极差。每一天的劳作和家务都使xx筋疲力尽,但xx仍然在劳累中幸福并快乐着。眼看2个儿女都长

大成人,老两口可以安享晚年了。然而,20xx年5月的一天,一场突然的变故改变了这个平静而美满的家庭。

一天早上,xx的妈妈陈大姐突患脑溢血倒在地上,嘴角直流涎。而这天,丈夫又不在身边。面对这一情景,xx和邻居一起,使出浑身的劲将婆婆陈大姐搀扶到床上,后来送进医院。婆婆一连10多天处于昏迷状态,xx和丈夫的姐姐一家子人一起细心地照料。在医院护理期间,婆婆有段时间大便很硬,老是拉不出来,xx见婆婆憋得实在难受,就用手指伸到婆婆的肛门中把一股股硬大便掏挖出来,所在医院的医务人员和其他病人无不感动……

几年来,xx坚持无微不至地照顾偏瘫的婆婆。说起媳妇,婆婆总是乐得合不拢嘴:“人人都夸我们家有个好媳妇,真不知道是哪辈子修来的福气。”说话间,婆婆的眼里已经噙满了泪水:“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拖累你们。”xx一边给婆婆擦眼泪一边安慰:“妈,您老千万别这么说,从小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孩子们拉扯大,现在我们做这些也是应该的。”

然而,屋漏偏遭连夜雨。这时,xx的丈夫又病倒了。xx不仅要负担婆婆和丈夫两个病人的起居生活,还要干农活,教育2个年幼的孙子。对xx来说,生活的内容或许不全是灿烂的鲜花与甜美的笑脸,生活的零乱与困顿一起向xx压来、向这个家庭压来。家庭的处境的变化,影响了本来心情已经略有好转的婆婆。为了

扭转婆婆的心情,xx总是说着开心的.话语给老人听,让她的心情一天天开朗、乐观起来。经过xx细心照顾,丈夫很快就康复了,婆婆随之也露出了久违的笑脸。

亲情无价。婆婆陈大姐说:“媳妇xx是我们家的福星。”对此,xx只有朴实的话语:“玉喜的母亲将玉喜养育大,付出了许多心血。不管是自己的母亲还是丈夫的母亲,都是自己的亲人,照顾长辈是晚辈应该做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我希望下一代对我也是这样。我尊敬老人也是支持丈夫的工作,同时也要做好表率,让下一代懂得尊敬老人,继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老爱亲的事迹材料 篇8

xxx,女,1954年2月出生,邵府镇双臼村村民。38年来,她以孝道为荣,孝敬老人、善待亲朋,家庭幸福和睦,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虽然xxx自己也是一位老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和腿疼等疾病,但她仍旧长期日夜照料着93岁高龄的婆婆,与婆婆同吃、同住,为婆婆洗衣、做饭、理发、洗澡、擦身,悉心照顾婆婆的日常起居。

谁家的日子都是锅碗瓢盆交响曲,伺候的再精心,婆媳之间也难免有不顺心的`时候。年迈的婆婆有时发脾气,挑毛病,每到这个时候,劳累一天的王xxx默不作声,任凭婆婆发作,她说:“老人年岁大了,又体弱,让她发泄发泄,心里就痛快了,我受点委屈怕什么?”等到婆婆发完脾气之后,她还是笑脸相迎,象哄孩子一样哄着婆婆,直到把婆婆逗高兴为止。

冬季天气寒冷,xxx怕婆婆上厕所不方便,就在倒座房里建了个厕所,放上坐便器,每次都是她搀扶婆婆上厕所。有时婆婆便到裤子里,xxx总是毫不嫌弃地帮老人换洗衣服,擦拭身体,没有一丝怨言,也没有一丝嫌弃。为了更好地伺候老人,她也早已与老人同屋居住。晚上老人每次起夜,无论多困多累,她也都会亲自起来搀扶。婆婆经常感动地对她说:你就是我的亲闺女。

如今婆婆红光满面,精神奕奕,见人就说:“我的儿媳妇心眼太好了,每天干完农活除了做家务,还要照顾我这个老太婆,太累了,这辈子能有春英这个好儿媳,我知足了!”为了一家人的生活,xxx总是没日没夜地劳作,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没有过一天清闲的日子。在孩子们的眼里,他们的母亲是世界上最坚强的女人,她总是一身泥土回到家,拖着疲惫的身体在锅灶前给一家人做出可口的饭菜。

xxx尽管识字不多,却深谙“百善孝为先”的道理。她用平凡的故事演绎着中华的传统美德,用行动传唱着孝老爱亲的赞歌,用辛勤付出撑起家的一片蓝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我们铭记“百善孝为先”的行为准则,把孝变成一种时尚,把大爱洒向人间。

孝老爱亲的事迹材料 篇9

XX,男,汉族,出生于1979年1月,XX市XX县XX村人,XX小学教师。

从教23年的陈连民,年龄较小的时候,他就知道端汤送药,侍奉母亲。在他十五岁时,父亲病危辞世,他就休学照顾母亲,打理果园。20xx年,母亲病情加剧,他四处借钱,带母亲到处寻诊问药,足迹遍及省内许多大医院。20xx年,母亲手术失败,卧床不起,为了方便照顾,他将母亲带至身边,悉心照料,但他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学校的工作兢兢业业,一刻也不可懈怠;母亲的一日三餐、熬汤喂药、吃喝拉撒都要他一人操劳。久病的母亲,褥疮严重,他费尽周折打听并买到褥疮垫,在他的精心照顾下,母亲的褥疮痊愈。母亲卧床数年,他总是这样腾挪翻身、洗衣做饭、端屎倒尿、推出推进、聊天解闷。他从不喊累、不叫苦、不抱怨,他的默默付出,赢得周围人群和社会人士的广泛称赞。闲暇时,他喜欢用文字表达生活,写出的《果农卖果难上难》网上点击量58万,偶尔制作小手工艺品,成为学校小有名气的手工制作艺人。

他20xx年荣获XX县“师德标兵”称号。

“莲民是孝子。”一提到XX老师,认识不认识的人,因了这句话,就有了同一的话题,娓娓而谈。于是一传十,十传百,XX三个字就成了十里八乡臧否儿女的标尺。

XX,男,XX市XX县XX村人,XX小学教师。无论是工作,或者家庭,都因他而为人称赞。从教23年,多次受到学校表彰奖励,20xx年获XX县“师德标兵”荣誉称号;家庭中,“孝子”是群众的口碑。他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并传承着传统孝文化的故事。

孝敬父母,想他们之想

莲民自小家贫,兄弟姐妹五人,仅靠父亲微薄的工资养家糊口,“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虽然他排行老五,但是用父母的话说“他醒事早”,从小就似乎懂得孝敬父母、爱怜兄姊。小小年纪,遇到节假日,他便帮父母做做家务,或者下地干活。父母从小小的他身上看到了家庭的希望。1995年父亲病危,老人辛苦一生,噙着泪花,总是不舍:一则老伴常年患病,药不离口;一则小儿尙小,未有家室。重病在身的父亲,总是一万个不放心。此情此景,年仅十五的小莲民,强打精神,安慰父亲:“爸,你不是常说男大十五脱父子,我都十五啦,你放心养病,还有哥哥姐姐帮衬,我能照顾好你和妈妈的。”回天乏术,抑或一语成谶,父亲还是离他而去,但是小小年纪的他,总归是给了父亲些许的安慰。父亲的辞世,使他承担起他承担不起的重担。他唯一的选择便是休学回家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双眼垂泪:“苦了我儿!”家庭的变故并未使他颓废,相反更激发了他的雄心。

孝敬父母,忧他们之忧

父亲去世后,母亲和其他人一样靠果园谋生。本就孱弱多病的`身体,风里来雨里去,艰辛备至。他揪心母亲,隔三差五总要回家看看母亲。节假日,一头扎进果园帮母亲料理农事。他心里琢磨自己多干一点母亲就可以少干一点,吃苦受累,只要母亲幸福,自己吃点苦受点累,心里也坦然了。然而,天意弄人,20xx年,母亲还是被病魔击倒了,需要手术治疗,难以让人接受又不得不接受的是,手术失败,母亲无论如何再也站不起来了,余生只能躺在床上。悲痛不已的他,不能不接受这样的现实,含着泪把母亲接回家里。本已雪上加霜的他,要工作,要照料母亲,要料理果园,即便钢铁之躯,恐也难以承受,但是他依然艰辛备至的承受着。只要母亲的病痛不再发展,不在遭罪,他就心满意足了。母亲一躺不起,时间一长,身上的褥疮越来越厉害,他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到处寻医问药,偏方验方,弄了一大堆,总不见好。母亲疼痛不已,倔强的她,心疼儿子,母亲皱眉咬牙忍者,实在疼痛,轻轻呻吟几声。他到处打听,皇天不负,褥疮垫效果较好,他赶紧上网购买。看着母亲的褥疮一天天好起来,他如释重负的长出一口气。当人们称赞他时,他只是附和着笑笑,他心里清楚,只要心里有母亲,办法总比困难多。有一次他回到家,看到母亲身下的粪便,他心里不是滋味,他默默地给母亲清理干净。他看着母亲的泪花,心里盘算这不是办法。于是她把母亲带到自己身边,只要自己在,就不让母亲遭罪。陈老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影响着他的儿子,只有三岁的孩子都知道给奶奶洗袜子。母亲带到学校,方便照顾,但XX老师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学校的工作兢兢业业,一刻也不可懈怠;母亲的一日三餐、熬汤喂药、吃喝拉撒都要他一人操劳。20xx年,天不作美,气候持续高温,健康的人尚且受不了,何况久卧病床的母亲。为了使母亲度过酷暑,四十多天的暑假,偌大的校园除她和母亲一个人也没有,校园静的可怕,但他在孤寂中还是坚持下来。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陈老师颠覆着人们的“三观”。母亲卧床数年,他总是这样腾挪翻身、洗衣做饭、端屎倒尿、推出推进、聊天解闷。不管任何时候看见,他都是笑呵呵的照料瘫痪的母亲,他明白困难再大,也不能把坏心情带给母亲,一方面影响母亲的病情,一方面自己的辛苦就会前功尽弃。

孝敬父母,做他们所做

陈老师的故事感染感染着周围的人。就连学校的学生都被感动着,他们用稚嫩的话说:“陈老师真好!”他的言行给学生们演绎着生命至情,小小年纪的学生都知道孝敬老人、尊敬老师、关爱同学,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工作中,陈老师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他是学校后勤主任兼学生食堂管理员,几百号人吃饭丝毫马虎不得。食堂的事情,事无巨细,他都亲力亲为。虽然众口难调,却也有条有理,师生称心。当人们谈及他的故事,他都谦逊地笑着说:“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禽兽尚且如此,何况人呢。父母一生不易,生儿育女,历尽艰辛,为人儿女理当尽心尽力。”“咱是教师,为人师表,学生都看着咱呢。”朴素的语言,折射的是陈老师的良知,他不仅侍母勤勉,且育人唯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陈老师能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何尝不是用言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尝不是为构建和谐家庭,和谐国家添砖加瓦?

孝老爱亲的事迹材料 篇10

xx,女,36岁,中共党员,现在平顶山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工作。 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我们平顶山水文局就有这样一个爱老、敬老的好榜样,她名叫xx,多年如一日,不辞辛劳孝敬长辈,无微不至照料患有半身不遂的公婆,直到最后为俩位老人养老送终。她用真情无私的付出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同事、邻居的一致好评。

xx和爱人都在平顶山市工作,公婆在叶县乡下农村。xx年,公公突发脑梗塞,住进了医院,在医院虽然抢救及时没有生命危险,但公公还是落得半身不遂,瘫痪在床,连话都说不清楚了。住院期间,xx每天都陪在老人身边,由于丈夫在公安系统工作,经常加班,她就和婆婆一起担负起照顾公公的重任。老人出院后,为了方便照顾,xx把公公接到家中,专门购置了轮椅、防褥疮床垫等,在家里她坚持每天都给按摩身体,从来不嫌麻烦,把老人照顾得舒舒服服、干干净净、开开心心。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孝顺老人最大的挑战是“色难”。千难万难难不过给老人个好脸色,若在照顾老人时流露出半点不耐烦,就会让老人很不安心,这样的情况在xx家是看不到的,尽管有时候xx也会遇到难心事,但她从不在老人面前表现出来;有时候公公会无缘无故地发脾气,甚至对xx说难听话,而她总是面带笑容,想尽一切办法把老人们哄开心。就这样,她始终坚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照顾公公,孝敬婆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10月的一天婆婆突感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婆婆的病是脑癌晚期,这个消息对xx来说无疑晴天霹雳,正是因为过早地尝到生活的辛酸,才让她变得如此的坚强;也许,正是因为命运的艰辛,让她不得不快乐地面对生活。生活的苦难并没有把她压垮,面对突如其来的苦难,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来,笑面生活。她告知自己一定不能垮,因为婆婆需要安慰和化疗,瘫痪在床的公公还要照顾,年幼的孩子需要她爱护,丈夫的工作还需要她支持,她默默地承受着……为了能更好的照料患病婆婆和公公,每天早上,当其他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她就起床了,匆忙地洗漱、做饭,然后叫婆婆起床,服侍两位老人吃饭、吃药,把这一切都收拾妥当后,才匆匆忙忙地跑向单位。多少次,婆婆的病复发了,婆婆心疼钱,坚持不去医院,病越拖越严重,xx想尽一切办法把老人哄到医院住院治疗,尽做子女的最后的孝心。经常陪婆婆聊聊天解解闷,一有时间就搀扶老人到楼下遛弯、活动,开车带她去新城区游玩,划船,老人想吃啥,她总是尽量满足,尽可能在婆婆生命尽头留下更多快乐时光。直到xx年11月在婆婆生命中最后的日子里,老人大小便失禁,神志不清。喂不进去饭,只能用针管把流食打进去,每天换洗床单四五次,最后只得用尿不湿,怕生褥疮,她和丈夫轮流给老人擦洗身体,老人直至生命尽头身上都没有生褥疮。

事后,xx告诉我说,“我觉得所做的一切没有什么,只是为尽内心那份责任与义务。到最后擦洗身体时,丈夫说:“妈,你好好走吧,不再受罪了”。我泪如雨下,只觉得我们婆媳的缘分到头了,老人确实是个好人,为我带孩子尽心尽力,如果有可能,我情愿用自己的时间换得她多几年幸福时光,可惜恶性肿瘤一步步吞噬了她的身体,回天无力,我尽心了”。

xx没有豪言壮语,也没用华丽的`辞藻,但正是这朴实简单的话语却却蕴含着大道理。饮水思源,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中华儿女的美德,让老人安度晚年是每个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上行下效,老人抚养好子女,子女赡养好老人,尊老爱幼的风气就能一代代传承下去,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才能发扬光大。xx,用她的善良和孝心为父母的晚年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也为街坊四邻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不愧为平顶山水文局最美水文人!

孝老爱亲的事迹材料 篇11

一、黄xx是我单位推荐的孝老爱亲模范,主要事迹摘要如下:

1、常怀感恩之心,关心父母衣食住行,在兄弟姊妹中起带头作用,不攀不比,尽心尽力,让父母丰衣足食过晚年。

2、长达七八年的时间里,家庭遭遇了一连串的不幸,母亲身患重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妻子身患绝症长期救治几乎失去生活信念,哥哥不幸去逝、弟弟家庭变故陷入困境,自己也患糖尿病,仍坚持岗位,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独自承担起照顾、护理母亲、妻子的全部责任,在救治过程中,不怕苦,不怕累,不嫌脏,不惜钱财,给重病中的亲人以真切的亲情和人道的关怀;多年来陪护妻子治疗和养护,鼓励妻子战胜疾病痛苦,树立生活信念,除此之个,还给予困难中的姊妹以力所能及的扶助。

黄xx出生于1962年,父母生育兄弟姐妹四人,他排行第三;那时农村家庭经济普遍比较困难,他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深知父母将儿女养育成人所付出的千辛万苦,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他关心父母衣食住行,在兄弟姊妹中起带头作用,不攀不比,尽心尽力尽责,让父母丰衣足食过晚年;他常说“百善孝为先”,身体力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弘扬孝亲敬老精神,培养后代孝亲养老的优秀品德,为文明家庭、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自20xx年至今长达七八年的时间里,他的家庭先后遭遇不幸际遇。先是年老的母亲身患多种疾病,大小便失禁,后来恶化成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当时他在单位担任执法队长职务常有外勤,忙完本职工作总是匆忙回家照顾母亲;但屋漏偏遭连夜雨,20xx年春,年仅46岁的妻子患卵巢癌并已进入晚期,不仅如此,哥哥不幸去逝,孀居的嫂子带着尚未成家的侄儿经济也有些困难,弟弟也因家庭变故陷入经济困境,接着自已又患了较为严重的糖尿病,必需治疗。

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和领导给予他及时的关怀和照顾,他被委派到非公有制单位“银河数控”任党支部书记。尽管如此,独自撑持起这样一个家庭,所面临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母亲瘫痪在床,他体谅兄弟姊妹的难处,承担起母亲所有医治费用的同时,堂堂男儿独自担负起照顾、护理母亲的全部责任,大小便的清理、揉肩捶背、洗澡擦身的日常护理他都是亲自动手,为了让母亲呼吸新鲜空气,他买来轮椅推着母亲外出晒太阳,怕母亲生褥疮,他买来气垫床并亲自为母亲做按摩;他爱母亲,只要母亲活着,他吃苦、受累也心甘情愿;母亲多次病危,他都及时送到医院救治,尽可能挽留她的生命;母亲医治无效逝世,他为母亲办理丧事,老人入土为安,他常怀念于心,追思母亲恩德。

在孝敬自己父母的同时,也以“老吾老及人之老”之心关爱帮助有困难的老人。一天,他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求助电话,一位在外地工作的朋友,独居家中、八十多岁的母亲突发中风,急需送医院救治,尽管这位朋友与他平日没有往来,但他在安抚朋友的同时,以最快的.速度赶到老人家中,将老人送到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治疗,并垫付门诊费和押金,直到病人的亲属赶来才离开。由于救治及时,老人得已康复,目前生活完全自理。

妻子患的是卵巢癌,发现的时候已是晚期,严重的病情和即将面对的治疗中的痛苦使妻子几乎失去生活信念;一日夫妻百日恩,二十多年的夫妻更是情深义重的,“执子之手,与子皆老”,他用真情感动着妻子,多年来陪护妻子治病、养护,鼓励妻子战胜疾病痛苦,树立生活信念。在医生的建议下,他的妻子先后接受了近20个疗程的化疗和3次生物疗程;每次化疗之后,他都亲自护理,面对因疾病折磨得烦燥不安脾气古怪的妻子,他怀着心疼与爱怜任劳任怨、精心陪护。为了争取妻子生命的延续,他先后带妻子奔走于南京、广州、重庆、长沙、益阳、湖北等地,求医问药,不辞艰辛。当打听到一种叫“野生猕猴桃树根”对癌症有缓解作用的时,亲自开车数百里到茶林县,请当地药农带领他到原始森林中寻找。在他的精心关怀和照顾下,妻子鼓起生命的风帆,顽强战胜疾病痛苦,乐观生活,常参与练气功、打军鼓等有益健康的活动,创造了晚期癌症病人生命延续的奇迹。

黄xx尊老敬亲的事迹感动着他的亲人、同事、邻里,是当之无愧的尊老敬亲道德模范。

孝老爱亲的事迹材料 篇12

我叫xx,我有一双乌黑的眼睛,一双小巧手,做起手工来,可精致啦!我是个性格开朗学习成绩都不错的小女孩。我今年9岁了,身高一米三四左右,别看我年纪小,英语、美术、对我来说不过如此,我的爱好可多了、游泳。画画、听音乐……我的英语特别棒,我渴望有一天能够出国留学多些机会和外国友人交流。

我可是个孝顺的乖女孩。有一天,放学回家,一进门就闻到了一阵香味,不用说,一定是妈妈已经做好香喷喷的饭啦!平时,我在家里是一个小公主、小皇帝,受父母宠爱,简直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可幸福啦!不过我是个孝顺父母的乖女儿,我有好吃的想总留着给父母吃,他们知道这是我喜欢吃的.,所以老是说:“我不吃你吃吧!”我心里听了很不是滋味,心想父母这么辛苦养育我们,做儿女的更应该体贴父母,记住父母的艰辛,不忘父母的恩情。

一天晚上,我在家等爸爸、妈妈回家,已经十一点多了,可爸爸妈妈还没回来,我只好一个人先睡了,还没睡着,爸爸回来了,我立刻起来,跑出房间倒了一杯热茶给爸爸,说了声:“爸爸辛苦了”爸爸摸着我的头,微笑的对我说:“真是我的好女儿”。正好妈妈也回来了,妈妈看到了后说了我很孝顺。

第二天,我来到学校,有的同学在很认真的看书,有的同学在做计算题……因为今天是数学第一单元的测试,叮呤呤…。上课铃响了,数学老师带着严肃的心情朝我们走来,过了一阵子,试卷发下来了,我们都七手八脚的认真的做了起来…下课了,小组长把试卷收了上去,交给了老师,下午同学们都很紧张,大家都期盼试卷快发下来。

上课铃响了,数学老师笑眯眯的对我们说:“同学们,这次测验大家都考的不错,现在小组长把试卷发下去”小组长把分数念了出来:91、85、76…,紧张地听着,xx98分,哇,我是最高分,放学后,我迫不及待地把今天发下来的试卷给了爸爸妈妈看,他们看了,对我说:“不错,下次继续努力”。

以后,我更懂得孝敬父母,用功学习了。这就是孝顺的我——xx。

孝老爱亲的事迹材料 篇13

家住xx市xx区的xx一家在左邻右舍颇为“有名”。除了他家有两个超过80岁的长寿老人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xx有一个和他同样孝顺的妻子xx。“我们能活得这么好,全靠儿媳xx,一辈子都没有让我们受过气!”85岁的婆婆xx夸道。

为照顾病婆婆,夫妻提早完婚。

据xx回忆,1993年的时候,自己才刚满国家法定的结婚年龄,就嫁进了张家。而且丈夫也是她第一次相亲和恋爱的对象,在两人相处的过程中,xx了解到了xx家的情况,为人传统勤俭的她当即就决定和xx结婚。当时提早结婚也是出于对婆婆的身体考虑,她常年患有糖尿病,没有一个细心的人在身边照料不太好!”

xx说,自己受娘家的教育熏陶,深知孝敬长辈的意义,再加上和丈夫感情发展顺利,最终才将自己的终身大事定了下来。

由于提早办了婚礼,xx和丈夫都没有及时拍婚纱照,直到儿子十周岁的时候,两人才补拍了照片。即便如此,xx依然感觉很满足,因为她嫁进张家后,不仅丈夫对她疼爱有佳,婆婆xx更是将她如亲生女儿般来对待。婆婆年轻的时候就是做教师的,文化素养高,即使患病多年她都坚持为我们做点事,对此,我也很尊敬她。”xx称,婆婆生病的时候,她都是第一时间带她到医院检查,日常卫生也是她为婆婆打点,有她在,丈夫和公公都很放心。“她把我当女儿看,我也自然把她当成自己的母亲来对待,尽一个做儿媳妇的本分。”xx说道。

婆婆病情加重,儿媳耐心劝导

XX年的时候,xx的`糖尿病突然加重,发烧不退。焦急万分的xx赶紧连夜送婆婆去了医院,经过诊断,医生告诉xx,xx的病情已经转化为尿毒症,但是因为xx年纪颇大,做透析也存在一定风险。

为此,xx陷入两难。为了给婆婆更好的治疗和照顾,xx把实情与丈夫做了沟通,家人一致决定给老人做透析,不惜任何代价。

可是这个决定到了xx这里却遭到了反对。“当时我婆婆认为尿毒症是很可怕的病,透析治疗既存在很大的风险又耗钱,坚持

不接受治疗,把我们都急坏了。”回忆起那一年的情形,xx还记忆犹新。为了劝导婆婆安心做透析,xx想尽一切办法帮老人消除顾虑。

她先跑医保单位,了解尿毒症是否在医保的范围之内,按要求将婆婆的病例资料收集齐全,争取在经济上减轻家人的负担。然后,在照顾婆婆的同时,她又不厌其烦地帮老人家解释透析治疗的过程和效果,以减轻老人的心理负担。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老人家终于同意做透析了。“真的好险!XX年4月份的时候,婆婆病危住院,如果她还不愿意做透析治疗的话,结果很难想象。”xx说,坚持做透析的xx现在身体好了很多,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街坊四邻都看不出xx是个患病的老人。

孝老爱亲的事迹材料 篇14

王小名,男,汉族,1979年5月生,xx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高中文凭,现任王小名村村委委员。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家庭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家庭和谐,既是一种生活目标,更是一种生活境界。恩爱和睦、幸福美满的家庭,是家人人生旅途的港湾,是事业成功的力量源泉。和谐社会不能没有“孝”字,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特征所在。若当今社会人人以孝当先,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

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要切实履行好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职责义务,孝敬父母,让他们安度晚年,呵护妻子,与之白头到老,精心养育子女,言传身教,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应当把生活的重心从自我扩展到家庭,多关心、体贴妻子,尊重老人,不断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吸引力,让家人在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中享受天伦之乐。王小名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与母亲相依为命三十年。他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孝敬老人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他的孝心散发着火热的光芒,感染了周围的每一个人,让家庭充满了温馨与和睦。村民们每次提起他都是赞不绝口,说他是孝敬老人、关爱家庭、团结邻里的好楷模。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人对他更加信任,以他为主心骨,不管家里的大事、小事、人情、客往,都愿意让他操持,一家人生活在其乐融融的环境中。

王小名的房子在滑坡险段的下方,每逢下大雨,便会有滑坡发生的可能,裹挟着泥沙的滑坡体时刻威胁着房屋的安全,但迫于经济困难,他便在天晴时,一个人拿着铁锹铲除淤泥,疏通水道,确保房子安全,让老人能安心的生活。下大雨的时候,即使是大半夜,他也要经常出去看看是不是有滑坡,因为他担心自己睡的太死,让老人受到伤害。

地震发生时,他正在家里做饭,当感到房子出现剧烈晃动时,他第一时间飞奔进老人的卧室,背起老人就往屋外跑去,在跑到安全的地方,等到地震过去后,他回到房子检查受损情况,在确认安全后,方才松了一口气;尽管大震过去了,但小震却不断,他白天晚上都高度警惕,一旦发现有异常,便立刻转移老人。在震后的一个多月里,他时时刻刻都担心老人的.安全,人也更加消瘦了。随着灾后重建的开展,王小名想尽一切办法筹措资金,克服各种困难盖起了新房,他让老人住进了宽敞安全的房间,终于不用再担心房子的安全了,他心头的担子一下轻了不少。

王小名不但孝敬老人,还和睦邻里,不管谁家有个大小事情,他都会主动去帮忙。谁家有了困难无论是经济,还是家庭纠纷他都主动帮助化解,街坊邻居谁提起他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 王小名婚后,为了肩负起日益繁重的家庭生活,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每次他都是把好吃的让给老人和孩子,即使自己生病也舍不得给自己改善,依然把可口的饭菜端给老人并一再嘱咐孩子们不准动老人的饭。他做在先、吃在后,收拾完碗筷,顾不得休息,就又抄起农具投入到农忙之中。

30多年来,王小名再忙也把照看老人的事放在心坎上、摆在第一位。一定要让老人吃好、穿暖。有人说,千难万难难不过给爹妈一个好脸色,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视和不耐烦,这种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为这会让父母很不安心。但这样的情况在王小名家是看不到的,无论遇到什么难心事,他从不在老人面前表现出来,他面对老人时永远是一张笑脸。

有一次,老人因突发脑梗塞晕倒,他急忙找人、找车把老人送进医院。看着病床上痛苦呻吟的老人,王小名二话没说,拿出所有积蓄,东拼西凑了几千元钱,及时为老人看病。住院期间,王小名跑上跑下交钱拿药,端屎端尿,嘘寒问暖,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半个多月过去了,经过王小名的精心照料,老人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转,也能自己走路了,全家人特别高兴。

王小名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老的那一天,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现在得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儿女才会孝敬我。”王小名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经常说:他觉得:孝敬老人,照顾妻子,让全家人幸福,他自己才幸福快乐。

这位普通的农民,付出了人世间最宝贵的爱情、亲情和真情,他爱老人、爱妻子。他用他那颗善良的心怀温暖着老人,谁能算得清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汗水,正是像他这样一些勤劳、善良、纯朴的人们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正是他们无怨无悔的奉献,使多少家庭充满了温馨,充满了幸福。

孝老爱亲的事迹材料 篇15

XX,男,出生于1958年4月,现年60岁,居住在气象台社区55号。数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的哥哥50年无怨无悔,不离不弃。

在几十年的漫长岁月里,XX与爱人XX照顾瘫痪的哥哥已成为气象台社区传颂的佳话。XX70岁,是XX的大哥,因从小患病,腿脚不方便。母亲早逝,父亲和两个妹妹都在外打工,哥哥的生活起居全靠最小的弟弟XX照顾了。

弟弟勇担照顾重任

由于患有强直性脊椎炎,XX从12岁起就开始“跛脚”,常人走1百米几分钟,但他却要花半个小时。由于腿脚不方便,他读完小学便在家为一家人洗衣、做饭。18岁时,XX彻底站不起来了,家务活便都落在了8岁的XX身上。

XX是幸运的,上帝关上了他的一扇门但是却为他打开了一扇窗,他虽然不能向正常人那样行动自如,但是他有亲人的关心与爱护,他拥有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亲情。

XX本着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坚持照顾哥哥。每天放学回家,他总是先做好一家人的饭菜,再花上1个半小时给哥哥做全身按摩,直到帮助哥哥如厕、洗澡后,才有时间做作业。看着小伙伴们在户外玩耍嬉闹,小小年纪的XX,却只能过早的挑起照顾哥哥的重担。

XX在家时都是坐在弟弟为他加工的木凳上,木凳钉了铁条比较扎实,不容易摔跤。如今XX可以坐在凳子上慢慢移动,总躺着也怪难受的。虽已67岁,头发也花白,可他的精气神却丝毫不输给年轻人。

背着哥哥每周看戏

XX8岁那会,一大家人挤在民主路十几平米的小屋里。晚上哥哥关节疼得睡不着,眼泪都快疼出来了却拼命忍住,弟弟就爬起来陪哥哥一块儿哭。回忆起童年,哥俩最开心的就是每周六了,哥哥爱看露天电影,弟弟就背着他去解放路的剧院,那时候买不起轮椅,多亏了同去的小伙伴帮助轮流背。

日子一天天过去,XX也一天天长大,他做过搬运工、当过建筑工人,无论打什么工,他总是会抽时间回家为哥哥做饭。由于经常做饭,XX练出了一手好厨艺,由于厨艺了得,他被城区某单位招进去当了食堂厨师。这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他一干就干到了退休。

带上哥哥成家立业

XX总说,“挑媳妇要温柔、善良、能包容我的,我的生活重心肯定是放在哥哥身上,还好这个心愿实现了。”XX有个温柔的媳妇儿,她叫XX,除了照顾女儿,就是照顾哥哥了。原来兄弟俩的住所只隔一堵墙,还是窗对窗,哥哥有啥事喊一句弟弟就能听见。弟弟不在家,弟媳便会过来照顾哥哥。对于自己嫁到XX家后所做的一切,XX腼腆地说,自己所做的这些都是应该的,既然是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早在嫁过来以前,她就知道家里有一个大哥需要照顾,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有其他的想法。XX总说,“他是我们的哥哥,照顾他是应该的`,别的人家里也会这么做,这也没啥。”

哥哥自己在家摔了3次,摔一次就要在床上躺半个月,弟弟总是自责不已。但是XX总是不愿意麻烦弟弟一家,但是作为亲人,他们怎会嫌麻烦呢?

帮哥哥圆创业梦

上世纪80年代,哥哥XX曾组建过自己的家庭,并生有一女。可好景不长,也许是顶不住这样的生活压力,爱人在孩子1岁时悄悄离家。有了女儿,XX自食其力的心愿越来越强烈,为了满足哥哥的心愿,XX帮哥哥盘下了一家小杂货铺,并和他一起张罗生意。

XX忘不了,一周总有几个中午,弟弟都会抽时间骑三轮车去进货,忙得大汗淋漓再去上班;每逢夏季,因为在太阳下晒久了,弟弟的脖颈处总会晒脱皮……

对于这些,XX总觉得这都是当弟弟的该照顾的,哥哥过得幸福快乐,就是最好的事。

50年来,XX用双手为瘫痪哥哥撑起了一片晴空,谱写了血浓于水的亲情篇章。如今兄弟俩都“退休”了,各自的女儿都已长大成人,结伴在武汉打拼。对于以后的路,XX说,日子再难,也不能不顾亲情,既然选择了坚持,就不会放弃。如果可以,我愿意再陪哥哥半个世纪。

上一篇:交谈礼仪【最新3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

48 39224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