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课堂笔记(优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故宫博物院课堂笔记(优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故宫博物院课堂笔记【第一篇】

一、巧用媒体,激情引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先生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电教手段以其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往往能使语文的导人环节扣人心弦、巧妙自然,从而带动整节课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安塞腰鼓》时,教师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安塞腰鼓是一种承载着黄土高原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它以铿锵的鼓点、奔放的舞姿,宣泄生命的力量。那么,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看看《安塞腰鼓》的一段视频录像。欣赏完了这段安塞腰鼓的视频录像,我想听听同学们观后的感受。(播放安塞腰鼓视频)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导人: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土高原的作家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去倾听他笔下铿锵的鼓点,欣赏他笔端奔放的舞姿,感受他笔尖宣泄生命的力量。

上课伊始,学生就被热情奔放的安塞腰鼓所感染,陶醉于壮观磅礴的表演场面。激情飞扬的鼓点声声敲击在学生的心尖,学生的激情立刻被点燃,于是学生精神饱满地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诸如此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渲染气氛,创设情境,这样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获得艺术熏陶的同时,精神愉悦、积极主动地进入课文学习。

二、活用媒体,释难解疑

活用多媒体,可以将教学中繁难的内容,教师短时间难以讲解清楚的问题凭借声音和图像很快显示出来。一经媒体演示,学生会豁然开朗,省去了繁难的讲解,大大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快速有效地理解和记忆,缓解教学难度,缩短教学时间,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故宫博物院》一文时,由于初中学生空间概念不很强,有许多学生没有见过故宫。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内饰富丽堂皇,只靠老师画个箭头或借助图片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只有凭借动感影像,形成感性认识,然后才能达到目的。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动眼、动嘴、动脑、动手和动耳,从而突破空间想象困难,明确说明文抓住特点进行说明和说明的空间顺序。

为此,我在教学时设计了“演示课件,游览故宫”的教学环节,资料图文并茂,配以简明动听的解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之后再细读课文,根据课文填文后图表。学生轻轻松松就理解了说明文的空间顺序,同时也对故宫博物院的特点有了清晰的了解。

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不仅有助于化解教学活动中的重难点,这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还可以深化学生情感活动,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生动活泼,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如在教学《斑羚飞渡》一课时,斑羚飞渡过程是个难点。学生难以理解,于是我用课件演示整个飞渡的过程: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象踏在一块跳板上一样,身体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地再度升高;虽然这第二次跳跃力度远不如第一次,高度也只有地面跳跃的一半,但足以够跨越剩下的最后两米路程了;而老斑羚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像只突然折断了翅膀的鸟笔直坠落下去。

这是一场悲壮的飞渡,每一只获得新生的斑羚,都是以另一只斑羚的身体作为跳板,以老斑羚的死为代价获得生存的机会。老斑羚们是那么从容,那么义无反顾地奔向死亡,毅然决然地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了种群的生存与延续,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面对死亡从容不迫,令人震惊、感动。这样的斑羚,这样的场面,强烈地震撼学生的心灵。学生看得目瞪口呆,被斑羚的智慧、勇敢和敢于牺牲的精神深深折服了。

多媒体的应用,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具形象性和生动性,使学生人情入境,引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望。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更具吸引力。

故宫博物院课堂笔记【第二篇】

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在精读指导前,得先令学生预习。所谓“预”就是“事先”、“预备”;“习”,是“学习”“练习”之意。预习就是在学习新课之前的自学,有准备地去听老师讲课。预习语文,对许多学生来说,常常感觉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要么走马观花,将课文粗略看一遍,就算是预习;要么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只查出几个生字生词,至多了解一下文学常识,便以为是预习。结果与老师的要求相差甚远。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学习语文失去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心理,严重影响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著名专家杨再隋教授也曾说过:在学习新知识前,让学生利用一些学习资源,进行适当的预习,以建立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是必要的。

那么如何搞好预习呢?

一、分析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透视”美景的“窗口”,充分利用这个窗口,也就占据了“攻击”课文的有利地势。有的题目启人深思,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就是对罗布泊为什么是仙湖,其消逝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的回答和解释;有的题目则直接告诉我们文章的中心,说明或记叙的对象,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故宫博物院》一文的题目就告诉读者文章的说明对象是故宫博物院。

二、分析提示

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有“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这些“提示”就是帮助预习课文的“钥匙”。“提示”一般提供以下信息:写作背景、中心思想、结构安排、艺术特点及语言风格等。预习时,若带着这些信息去了解课文,分析问题,就会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旅鼠之谜》一文预习提示为:“你听说过北极旅鼠吗?这种生活在北极草原的小动物,有许多难解的谜团。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他们的奥秘。阅读这篇课文,相信你也会产生探究旅鼠之谜的兴趣。”根据这些提示,学生就可以了解到文章主要介绍旅鼠的奥秘。

三、研读课文

在研读时,切不可浅尝辄止,应仔细阅读,深入体味。阅读中遇到的难字生词应查工具书;生动而典型的句段要反复阅读,进而阐明和作注;发现疑点若思之不解,可在听课时解决。若课堂上未涉及,下课要问老师或与同学讨论,切不可就此放过。

四、思考练习

对课后的思考和练习,若能事先思考,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在老师讲授时,就会找到这些问题的思考角度或答案。这样既提高了作业的质量,同时又节省了时间。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一文研讨与练习一为“1.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根据这些问题,就可以使自己的预习更有目的性。

故宫博物院课堂笔记【第三篇】

一、教学APP新模式在课堂中的运用

1.初步感知阶段

让学生欣赏课本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片段,讲述的是什么内容,思考内容中有没有重复人物。通过APP希沃授课助手软件,放大画面让学生进一步观察对比,进行提问:“为什么画中重复的主人感觉身高比其他人物高大?”“画面的色彩、造型、线条有什么感受?”等等进行提问,然后再用授课助手APP屏幕同步传统中国人物画和西方油画对比,感受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造型、线条的特点,从而初步欣赏理解中国传统绘画。

2.加深理解阶段

应用北京故宫研发的《韩熙载夜宴图》APP,引领学生走进 3D版的图画。教师可提出问题让学生找出画面分几个场景,每个场景用什么分隔辨别的?由于此APP采用3D??面和音乐搭配,学生很容易投入画面欣赏,感受整幅画面讲述的主题内容并寻找到教师所提问题的答案。

接下来,应用此APP中的长按功能,使得画面进入“探索”模式,这种模式下可以有效地让学生更专注地关注一个画面的主要表现点。深入赏析画面主人公每个场景的表情,猜测主人公心理活动。点击特定人物,如手持抱琵琶的李姬、穿蓝色服饰的舞妓时,这些人物就会“复活”,以会动的真人形象为你弹奏传统南音,跳起梨园舞蹈。这样一来学生对画的内容将会更加感兴趣,初步理解感受美术语言中传统绘画“六法论”的古法用笔、气韵生动。

3.课后托展

让学生在闲暇之余对《韩熙载夜宴图》APP进行自我探索。作为APP夜宴图,图中的器皿、家具、乐器等物件都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给学生推荐其他APP,比如具有想象力、创造力和吸引力的作品――《每日故宫》《清代皇帝服饰》《紫禁城祥瑞》《故宫陶瓷博物馆》《胤?G美人图》等APP。课后学生对这些APP进行探索,既可以起到学习的作用,又能感受体验科技对学习的促进帮助。

二、APP软件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APP软件作为一种新兴的软件系统,在今天数字化时代,“教育领域更需要这样一种平台、工具,来实现对于教育理念和科学知识的传播”。现代化教学的研究表明,合理选用APP软件在初中美术中具有如下作用:

1.解决地域、时间等问题

像北京故宫,名家名画不一定每个学生都有条件亲临现场观看学习,而APP制作3D画面由于我们亲临观看学习,跨越空间、时间,获得了更多的学习资源。

2.解决教学示范位置、时间和清晰度等问题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合理运用教学辅助APP可以有效解决课堂教师示范问题,如一些视频编辑APP,教师事先录制视频,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画面的细节和制作过程,对可以省略或复杂的问题APP软件进行快进、放慢、剪辑等处理,更好地节省课堂时间和方便学生学习。

3.美术教学模式创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故宫博物院课堂笔记【第四篇】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在性情浪漫的古代文人眼中,山水是诗画,自然即文章,而这都离不开案头一方静默的石砚,它是古人借以挥洒才情寄托忧乐的工具。如今,砚虽然从案头挪移到[]博古架上,但收藏者依旧不改对它的一片痴情。

对面的长者,是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张淑芬。在永安宾馆的咖啡厅里,记者与这位著名文博专家、杂项鉴定专家边品茶边赏砚。张淑芬娓娓而谈自己独特的文博经历和与鉴赏的不解之缘……

自大宅门到故宫博物院

张淑芬出生在广东番禺,3岁那年随祖辈迁到北京,最初长时间住在北京的番禺会馆,直到成年后才和家人过着独门独院的生活。

出身于大户之家的张淑芬对古董、古玩的接触是从童年就开始了。她的祖父张维屏少时就有诗才,闻名乡里。嘉庆九年,张维屏中举人,道光二年成进士。此后,张维屏在湖北、江西任州县地方官,一度署理南康知府。为官清廉,终因厌倦官场的腐败,于道光十六年辞官归里。张维屏和黄培芳、谭敬昭等并称“粤东三子”,且与林伯桐、黄乔松、谭敬昭、梁佩兰、黄培芳、孔继勋被誉为“诗坛七子”。小时候,张淑芬是典型的大家闺秀,对古玩、女红很有兴趣,还特别喜欢去博物馆。接受采访时,她说:“家中先人是与林则徐同科的举人,是当年有名的诗人。鸦片战争时期,先辈和林则徐并肩战斗过。家庭传统深受‘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影响。从我的祖母到很多姑母,她们都是不裹小脚、不扎耳眼、上洋学堂的新一代女性。”

文房雅玩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孜孜以求的,张府到处是精致典雅的笔墨纸砚。每每用毕书写工具,长辈就会让小淑芬擦拭砚台。张淑芬常常为砚台外观的晶莹透亮、纹理的细腻清秀所吸引。

20世纪60年代,张淑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当时的冷门专业,进入文化部文化学院文物博物馆系学习,次年转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大学共用6年的时间学习绘画、书法及文化史论课。毕业实习的时候,她还参加了广东一处东汉墓葬的发掘工作,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最早从事考古工作的女性之一。

“1966年8月家被抄了以后,大家族不复存在。我拿着一床薄被和一口破锅,开始独立生活。不久,我们毕业被分到张家口的部队去锻炼,一去就是5年3个月。那时对于自己的未来,完全不敢想,只能用‘心情非常压抑’来形容。”但是这并没有改变张淑芬的志向,1973年回到北京的她最终还是进入了故宫博物院。

然而很快,职业生涯再次遭遇不幸。“”期间,故宫大门一闭就有5年之久,在许多地方名胜古迹惨遭破坏的时候,故宫得以幸免。“”使得故宫博物院的正常展出和研究工作几乎全部中断。张淑芬每天只能做一些文物档案的记录、抄写工作。

来到故宫之后,张淑芬最先进入到文物保管部。后来,她进入了陈列部,这是国宝级文物展出的地方。每换一次文物,她都记下资料,私下里自己揣摩学习。由于她对工作认真负责,不久又去从事“文房四宝”(文房清供)及竹、木、牙、角工艺类藏品的陈列和研究工作,这一干就是一辈子。“当年,市场并不看好‘文房四宝’,加上我是学美术出身的,一时心里还难过好一阵子。但是,我不停地告诉自己要争气,要作出成绩来。”

功能被“搁置”之外的文化

“古玩行按照收藏对象的不同,大致分为书画、陶瓷、玉器、铜器、家具、杂项几大类。当然,这只是一种分法。但不论怎么分,杂项都被放在最后,将其他类别不要的一股脑儿全收了进来。”张淑芬说,不过,这并不是杂项收藏的地位低,反过来,它说明了杂项的广博、丰富。

砚是文房大项,“四宝”之重。张淑芬说,砚台在古代差不多是最早被当作雅玩的文房用具,也是传统文人最珍视的文玩。

砚石雕刻制作不同于其他的工艺,每块石料材质各异,依此设计和雕刻出的作品,即便是图案大体相同,实际颜色、细节等也几乎“独一无二”,这就给了砚台极大的创作空间。张淑芬认为,当今砚文化的出路应该在传承上不失砚功能的形制,在继承传统工艺技法上少用机工、多用手工艺雕刻技法创新思路,题材内容为历史、文学、神话、故事等人文内涵丰富的主题,反对异造,要因材施艺,突出砚石的材质美感,为制砚艺术的重要追求。“雕刻要善于利用砚台材料和天然特性,材质、形状、色泽、纹理、石眼等都是创作的元素,甚至可以变废为宝,显瑜掩瑕,充分利用砚材本身特点给人的美感。”正因为砚的作用正转向品赏和收藏,所以就必然地要更加注意它的石质、雕工、铭刻、品相装饰、艺术构思等,把砚当成艺术摆玩和人文风景。张淑芳高兴地看到许多砚的创意推陈出新,将现代雕塑书画艺术融入传统的设计雕刻,提升了砚台的品质。当然,随着砚台实用性的市场价值不断衰退,人们对其艺术性、观赏性和收藏性也有了更高需求。

针对目前国内民间收藏热的持续升温,有时单件藏品的涨幅令人咋舌。张淑芬则不忘给火爆的收藏市场“泼冷水”,认为不能盲目进入收藏市场。“砚台作伪,主要在石材上动手脚。我国砚材丰富,品种繁多。鉴别砚台的真伪,应该先看它是什么砚石、产在什么地方、石性如何、纹理有什么特点;进而再看石品、纹理、雕刻手法、镌砚装饰是否与时代特点相同。”张淑芬说,端砚石料名贵,伪造者多用别处类似、近似的石料雕琢,但细观察可以发现石质生硬,不温润也无光,完全没有幼嫩密实的特点。识砚有四招,即看色、手模、听声、掂重。看砚色是否自然、是否经过修补,手摸石质的为佳,手感冰凉的好,不同材质的砚台敲打后音色也不同。”

收藏能够改变人生。收藏爱好者追求的应是收藏过程中的喜怒哀乐,或者从中悟出的人生哲理,而不是个人藏品的多寡贵贱。收藏者有打眼吃药的痛楚,也有过捡漏的惊喜,甚至有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惆怅和错过捡漏机会的遗憾,以及损坏一件心爱藏品的懊悔。张淑芬说,你不妨将这些悲喜看作一种常态,任自己体味。

如今,砚的功能虽然已被“搁置”,但其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价值却受到格外垂青而突现出来。“砚的本质特征并没有消失,古今的间隔和视角的改变,不可能泯灭砚与非砚之界限。一方古砚虽不再拿来磨墨实用,但人们仍然视之为砚。因为它曾经作为文人书案上的文具使用过,它的实用性已沉淀为历史性的永恒存在,已转化为今天人们观照、鉴赏的对象了,使人们产生一种深沉的历史向往和审美愉悦。”

“小”砚台里的大乾坤

在中国古代,砚的地位远远高于其他许多门类的艺术品。除了文人喜爱之外,与皇家的宠爱不无关系。砚台不是寻常家用摆件或生活实用器皿,毕竟它是直接参与书画创作的主要工具。近年来,出自清宫的文房用品纷纷现身拍场,并在各路藏家的追捧下成交价格逐年走高,成为市场的新热点。被誉为“大清国宝”的松花石砚尤其引人关注,据统计在已获成交的60多方松花石砚中有8方拍出了上百万元的高价。

细查松花石砚的成交状况,可见凡是拍出高价者无不出自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代。同时,据史料记载,松花石砚自被康熙帝看重,并在宫中造办处设置砚作以来,这三朝制作的数量最多、品质最佳。投资收藏者如想收藏好松花石砚,就要了解这三朝制作松花石砚的状况,把握三朝制品的特征,进而判断价值,准确出手。张淑芬透露,目前北京故宫馆藏的松花石砚仅80多方,有100多方,而且两地故宫收藏的松花石砚多数是在康雍乾三朝制作的――北京故宫的藏品中有康雍乾三朝款铭的松花石砚39方,则有86方出自这三朝。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自乾隆十九年下令封禁石场后,便不再采石,宫中制砚都取用存料。而且随着大清帝国的衰落,清宫中也无力大量制作松花石砚。可见本已十分名贵的松花石砚,更因为存世的稀少愈发地弥足珍贵。据估算,目前流落在民间的宫廷松花石砚不足百方,其中绝大多数是溥仪逃出故宫时候带走的。

张淑芬很迷恋于收藏,但是国家有规定,文物工作者在职期间禁止自己收藏或参加这方面的市场活动。因此,她早期的藏品全是祖传的。退休后,一有时间张淑芬都会到古玩市场看看,遇到有特点、有代表性的砚台等精品会买下来,作为收藏或以后讲课时的素材。“逛古玩市场是收藏爱好者的必修课,更是基础课。去市场要懂行话,识货是基础,砍价见真伪。市场的骗子很多,不要轻易下手。”张淑芬提醒收藏爱好者,地摊上容易交学费,熟人杀熟也做局。“高手也有打眼的时候,高手吃进赝品后碍于面子,只能先当精品藏着,然后再找机会以真品的价格转让给‘二五眼’。”

48 596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