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浪淘沙》赏析【优秀9篇】
李煜的词情感细腻,描绘了孤独与思念,意象优美,音韵和谐,反映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令人深思。难道这不是词中最动人的魅力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李煜《浪淘沙》赏析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最新李煜《浪淘沙》赏析汇总 篇1
从李煜的命运来看,他曾经公子变皇孙,老六变长子,酣睡卧榻旁,双娇配才子。但他也是悲剧的,他做过被俘虏的国主,被侮辱的丈夫,被毒死的降王。于是词史上的一代天王,在他降临“俗世”的同月同日魂归“天上”,以一种最痛苦的方式,永恒地解脱了他灵魂的痛苦……他最终把祖宗打下的江山拱手让给他人,成了亡国君、阶下囚,也因此被世人瞧不起,而我却不以为然。
有人说“他是才子、是词人、是帝王。作为词人,他是成功的;作为帝王,却是失败者。”作为皇帝,李煜是个失败者,且败得一塌糊涂。李煜原名李从嘉,继位后改名为煜,煜是光明照耀的意思,说明李煜在继位初期对自己和国家的未来很有远大抱负。但李煜命中注定不是当皇帝的料——他是天生的才子,人长得英俊潇洒,史书上这样描述“神骨秀异,目有重瞳”,生性聪颖,喜好读书。他工书法,善绘画,能诗善词,精通音乐。与历史上明君比起来,李煜治理国家确实有很大差距: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他们都是勤于政务、有魄力的好皇帝。南唐的大臣们见李煜将一腔热情全都倾注在文学上,个个担忧不已,长江对岸的后周越来越强盛,南唐却越来越衰弱。天天跑到李煜面前苦口婆心地劝说,可李煜一概充耳不闻。
于是在公元971年,北宋皇帝赵匡胤灭了南汉以后就盯上了南唐,由于天堑长江,北宋不敢轻易出兵。几年后,南唐有个屡试不进的书生樊若水给赵匡胤献上《长江沿岸水势图》。公元975年,宋军入金陵,俘南唐后主李煜,南唐亡。
其实,公元956年,南唐遭后周攻打,主力被歼灭,使南唐再也无力与别国抗衡。我认为,这便是李煜在宋军讨伐时投降的原因。实际上,李煜这样做完全是为了百姓着想——若坚持与宋军对抗,损失最大的是百姓。而李煜选择了投降路,委屈了自己,保全了百姓。从这点讲,李煜的确是一名爱护百姓的好皇帝。
历史课上,我们学到了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李煜的悲惨命运似乎天注定。然而正是失败的帝王,成全了词人的成就。如果他没有经历从帝王到俘虏的人生巨变,他的词作就不可能有那种深沉的人生体验。
当我们在背诵《虞美人》《乌夜啼》《临江仙》时,有多少人想到过,在公元978年,41岁的李煜含泪飞向另一个世界…
最新李煜《浪淘沙》赏析汇总 篇2
寒露的诗词推荐度:霜降诗词推荐度:立冬的诗词推荐度:立冬诗词推荐度:疫情的诗词推荐度:相关推荐李煜诗词大全
作者: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雕栏 通:阑)
作者: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作者: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留 一作:留人)
作者: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作者: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作者: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尊罍在 一作:前)
作者: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柔肠断 一作:愁肠断)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作者: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作者:李煜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一梦 一作:梦里)
作者: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标题作者正文
作者:李煜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作者: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作者: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作者:李煜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作者:李煜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作者:李煜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作者:李煜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欹。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啼莺散,馀花乱,寂寞画堂深院。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作者: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暮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桁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李煜诗词】相关文章:
李煜诗词精编07-14
李煜的诗词成就01-25
李煜诗词大全06-27
诗人李煜诗词成就01-25
李后主李煜诗词整理07-19
李煜的名言03-13
李煜的经典句子07-09
再读李煜散文09-01
李煜名言推荐08-24
最新李煜《浪淘沙》赏析汇总 篇3
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_李煜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漫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真是世事变幻莫测,像那风摇烛火一样飘忽不定,又像是漂流的浮萍一样,最终只是如梦一场,想要寻找往昔的旧痕,可已是物是人非,能到哪里去寻找呢?隔着重重山水。这就是天意如此吧。让我的内心所想与实际情况相反。
我站在池塘上,看着流水无情空自流淌,那高大楼阁的阴凉遮住了花草树木,我注视着傍晚的阳光,眼前满是夕阳的余晖,登高望远,再也看不到往昔熟悉的身影,看不到日思夜想的`古国山河,我禁不住流泪满面,任那泪水沾湿衣襟,就让他痛快地流个够吧。
转烛:风吹烛火。这里用来比喻世事变幻莫测。唐代杜甫《佳人》中有“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之句。飘蓬:飘动的蓬草,这里比喻人世沧桑,飘泊不定。蓬,蓬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枯后根断,遇风飞旋,故又称飞蓬。
陈迹:过去事情遗留下来的痕迹。怅:怅惘,不如意。
教:让,令。
待月:这里暗指夜深人静时情人私下约会。池台:池苑楼台。逝水:逝去的流水,常用来比喻已过去的时间或事情。
荫花:《全唐诗》中作“映花。荫,隐藏,遮挡。漫;同“谩”,弥漫。斜晖:傍晚的光辉。南朝梁简文帝《序愁赋》中有句:“玩飞花之入户,看斜晖之度寮。”
沾:沾湿,浸润。
这首词写作者怅恨无依、登临感怀的情状。词的上片以“人生如梦”开篇,感叹自己身如“转烛”“飘蓬”,恍在梦中。既然人生如梦,则不如常在梦中,因为也许只有梦中才能得归故国,重拾旧欢。只可惜“欲寻陈迹”但却满眼物是人非,徒增怅恨而已。心愿难遂,怅恨难消,这一切看来似乎天意,自己只能在这凄苦寂寞的现实中徒唤奈何了。上片三句是句句感慨,字字关情,总把自己的怀想和残酷的现实对照起来写,反差明烈,充分地烘托出作者愁恨难泯、无可奈何的悲痛心情。
词的下片以写景起,即景抒怀。“待月池台”既是眼前之景,更是心中之境,作者心如“池台”,有“待月”之思,思之不得,所以有“空逝水”之叹,一个“空”字,道出了作者满怀的寂寞和凄凉。“荫花楼阁”是所见之景,大概也是所怀之梦,一切美好的景色都被夕阳斜照映出满目的惨淡凄伤,这大概也是梦回归国的心中景况。“登临”二字是词眼,一切的感伤也许是“登临”造成的,登高望远,怀思故国,故国已失,怅恨无已,各种各样的忧思、烦懑纷至沓来,于是“泪沾衣”。可是作者这里又用了“不惜”二字,有深意,既写出作者亡国失家后必然的愁苦,也写出作者悔恨自责、宁愿多承受些这锥心之痛的复杂情怀,所以“登临”也许是已“登临”,正“登临”,但恐怕更多是还要“登临”,苦也“登临”之意。作者的复杂心境以一句带之,更婉转凄切,至真至到。
全词前直后曲,直笔如平常白话,曲笔如林间幽径,搭配得当,相得益彰。虽情调稍显低沉,但情意真挚,有相当的艺术感染力。
s("content_relate");【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_李煜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相关文章:
归燕诗原文翻译及赏析09-10
浣溪沙·菊节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9-09
浣溪沙·渔父原文及赏析10-18
浣溪沙·水满池塘花满枝原文翻译及赏析09-10
红窗月·燕归花谢原文翻译及赏析09-10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原文翻译及赏析09-10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原文翻译及赏析09-10
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原文翻译及赏析09-10
月出原文、翻译及赏析11-22
元日原文翻译及赏析09-10
s("download_bottom");最新李煜《浪淘沙》赏析汇总 篇4
立冬优美的诗词推荐度:描写立冬的美的诗词推荐度:甜美的网名推荐度:下雪唯美的诗句推荐度:秋天唯美的句子推荐度:相关推荐李煜优美的诗词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免,
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
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
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
还如一梦中。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
空山有雪相待,野路无人自还。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芳魂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晓月堕,宿云微,
无语枕凭欹。
梦回芳草思依依,
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馀花乱,
寂寞画堂深院。
片红休扫尽从伊,
留待舞人归。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黄花冷落不成艳,
红叶飕飗竞鼓声。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
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老舌百般倾耳听,
深黄一点入烟流。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
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
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
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牙签万轴里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
不于祖龙留面目,遗篇那得到今朝。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碧砌花光照眼明,朱扉长日镇长扃。
余寒欲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
黄金台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生。
s("content_relate");【李煜优美的诗词】相关文章:
南唐后主李煜的古诗词阅读12-04
关于李煜描写思乡的诗句12-09
描写泰山优美的古诗词12-24
秋天的风,就是最美的秋日诗词11-02
黄庭坚和李煜《清平乐》 对比赏析12-16
蝶恋花·春暮_李煜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08-03
陆游的优文诗文03-08
黄庭坚和李煜《清平乐》的阅读答案对比赏析12-28
陆游的优文诗文精编03-15
诗词鉴赏:醉酒诗词合集10-31
最新李煜《浪淘沙》赏析汇总 篇5
答李煜书书信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书信吧,书信是人们相互交流情感与思想的工具。那么你知道1篇好的书信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答李煜书书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尊敬的莲峰居士:
您好!
您给我写了那么多文字,我却百般慵懒至今才回馈于您,我深感歉意,中国词人甚多,我却唯独敬仰您。敬仰您英姿飒爽的容貌:敬仰您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的'才情;敬仰您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哀愁
风华绝代词中帝,奈何偏属帝王家!
您才华横溢,是那个时代最闪耀的一颗明珠,然而您的悲惨人生就像潮水一般在我的心头翻滚。身为南唐后主,您不像唐玄宗、陈叔宝他们,在宫廷中过着奢靡的生活,可见您不为昏君。但历史老人的脚步如此无情,南唐走向灭亡,您被宋俘虏,押往汴京,过了三年屈辱生活。您伤痛隐忍,日渐颓废。看着您感怀情伤的样子,我的心也在滴血,我多么希望能穿越时空,助君抚平亡国之痛,重振旗鼓,雄姿英发啊!
我曾无数次地幻想:如果您不是南唐后主,是不是就可以摆脱愁恨的囚禁?您的词是否就会激昂奔放、雄奇飘逸?您的才气是不是就可以不被战火硝烟所湮没?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身在异国他乡,过着如囚徒一般的生活,您便不禁感慨:人生的遗恨何时才能完结?只有我如此悲伤,何时是个了结啊!心中充斥着愤懑和压抑却又无处发泄,愁恨又像一件无形的枷锁架在您身上,宣告您的生活将暗无天日。此时,您也只能用故国梦重归的方法平静凄怆的心情啊!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您独自登上高楼,向着家乡的方向眺望,依稀辨出故土的轮廓,如钩的月儿洒下凄冷的银光,映出您孤寂的背影。这深院锁住的何止清秋?更是您呐!想着故乡已易入他手,满腔的思乡情谊无处倾吐,只得举头望月,如梧桐般寂寥。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暮春时节,您痛苦地看落花随水而去,飘然消逝,慨叹春天一去再难寻觅,就在回想起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之时,不觉潸然泪下。
莲峰啊!您千万不要整日沉浸在亡国伤痛之中,毕竟天下统一,百姓也可安居乐业,不是吗?南唐虽亡,但在词的国度里,您永远是崴蕤的大树,璀璨的千古词帝!
最后,祝愿时光那头的您长夜无烦梦,烦恼如风去!穿越时空的朋友
穿越时空的朋友:
20xx年x月x日
s("content_relate");【答李煜书书信】相关文章:
1.高中书信作文:道歉书
2.妈妈的唠叨书信作文-书信
3.母亲节书信书作文800字
4.“感恩”书信
5.书信作文
6.书信形式的作文3篇-书信
7.书信作文:给亲爱的爸爸-书信
8.关于感恩书信
最新李煜《浪淘沙》赏析汇总 篇6
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推荐度:前期物业管理合同推荐度: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合同推荐度:霜降诗词推荐度:立冬诗词推荐度:相关推荐李煜前期诗词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辘轳金井梧桐晚,
几树惊秋。
昼雨新愁,
百尺虾须在玉钩。
琼窗春断双蛾皱,
回首边头。
欲寄鳞游,
九曲寒波不溯流。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亭前春逐红英尽,
舞态徘徊。
细雨霏微,
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
香印成灰。
可奈情怀,
欲睡朦胧入梦来。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
一帘风月闲。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
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
数声和月到帘栊。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云鬟乱,晚妆残,
带恨眉儿远岫攒。
斜托香腮春笋嫩,
为谁和泪倚阑干。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遥夜亭皋闲信步,
乍过清明,早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
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
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
一片芳心千万绪,
人间没个安排处。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金雀钗,红粉面,
花里暂时相见。
知我意,感君怜,
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
还似两人心意。
珊枕腻,锦衾寒,
觉来更漏残。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柳丝长,春雨细,
花外漏声迢递。
惊塞雁,起城乌,
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重幕,
惆怅谢家池阁。
红烛背,绣帏垂,
梦长君不知。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相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s("content_relate");【李煜前期诗词】相关文章:
南唐后主李煜的古诗词阅读12-04
关于李煜描写思乡的诗句12-09
黄庭坚和李煜《清平乐》 对比赏析12-16
蝶恋花·春暮_李煜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08-03
黄庭坚和李煜《清平乐》的阅读答案对比赏析12-28
诗词鉴赏:醉酒诗词合集10-31
悲剧生命的心灵之音-李煜、晏几道、秦观词词心比较01-18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诗词鉴赏09-27
元稹诗词12-22
诗经诗词12-22
最新李煜《浪淘沙》赏析汇总 篇7
长相思教学设计推荐度:音乐鉴赏心得体会推荐度:描写山的成语推荐度:形容山的成语推荐度:《山行》教学设计推荐度:相关推荐李煜《长相思·一重山》诗词鉴赏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山是那么远,天是那么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
菊花开了又落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飞,思念的人却还没有回来。悠悠明月照在帘子上,随风飘飘然。
《长相思》: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句,多写男女相思之情。又名《相思令》、《双红豆》、《吴山青》、《山渐青》、《忆多娇》、《长思仙》、《青山相送迎》等。此调有几种不同格体,俱为双调,此词为三十六字体。
重:量词。层,道。
烟水:雾气蒙蒙的水面。
枫叶:枫树叶。枫,落叶乔木,春季开花,叶子掌状三裂。其叶经秋季而变为红色,因此称“丹枫”。古代诗文中常用枫叶形容秋色。丹:红色。
塞雁:塞外的鸿雁,也作“塞鸿”。塞雁春季北去,秋季南来,所以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故乡的亲人的思念。
帘:帷帐,帘幕。
风月:风声月色。
《长相思·一重山》这首小令,《新刻注释草堂诗余评林》在词调下题作“秋怨”。这“秋怨”,便是统贯全词的抒情中心。虽然通篇未曾出现“秋”、“怨”字眼,但仔细吟诵一遍,便会觉得“秋怨”二字确实最为简洁、准确地概括了本词的旨意。全词写了一个思妇在秋日里苦忆离人、急盼归来,然而最终没有盼来的怨恨心绪。上片写她望中所见之景。那远行在外的征人而今身处何方呢?他是否正跋涉在返乡的路上呢?怀着这种焦迫不安的心情,她不时地企足遥望,希望能够有所发现。可是,进入视野的.除了重重叠叠的山岭峰峦外,还有的就是辽阔高远的青冥和天际处的迷离烟水了。第三句描写了一幅荒寂寥廓的群山秋色图,层次极为分明:“一重山”,是近景,“二重山”,是中景;“山远天高烟水寒”,是远景。这一切都是跟着思妇眺望目光的由近及远渐次展开的。清初词人纳兰性德的名作《长相思》曰:“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写主人公越山过水,渐去渐远,很可能是受了该词的启发。需注意的是,“烟水寒”的“寒”,并非仅仅用来形容“烟水”,而且还曲折传出了思妇的心理感觉。正因为久望不见,更添哀伤,心头才滋生了寒意。如此,则目中所见,自然皆带寒意了。上片结句说她“望尽天涯路”而无所得,便收束眼光,不经意地扫视周遭景物,瞥见不远处有枫叶如火,灼人眼目。这使她猛然想起:时令又到了丹枫满山的秋天,自己经年累月的相思之情何日才能了结啊?“相思”一词的出现,使得词旨豁然显现。
下片便顺着“相思”折入,着重刻画她的心理活动,写她思中所念之事。“菊花开,菊花残”,用短促、相同的句式,点出时间流逝之速,暗示了她相思日久,怨愁更多。紧连着的“塞雁高飞人未还”,可视为她的直接抒情,也可以看作她在触景生情。塞外大雁尚且知道逢秋南归,那飘泊在外的游子为什么还见不到他的踪影呢?用雁知“归”来反衬人不知“还”,就更深一层地表现出了她的内心怨苦。怨恨尽可以怨恨,但它毕竟是产生于“相思”基础上的,如今良人未还,说不定他碰上了什么意外,或是在路途上染上了风疾。这些想法涌上心头,使得女主人公在怨恨之余,又深深地为他担忧起来了。“一帘风月闲”,刻画出了思妇由于离人不归,对帘外风晨月夕的美好景致无意赏玩的心境。柳永《雨霖铃》词写一对恋人分别后的意绪说:“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含意正与此同。
s("content_relate");【李煜《长相思·一重山》诗词鉴赏】相关文章:
《相思》诗词鉴赏01-04
长相思·云一涡诗词鉴赏06-20
《长相思》的诗词原文及鉴赏08-29
谒山古诗词鉴赏07-07
长平箭头歌诗词鉴赏07-04
《东城高且长》诗词鉴赏06-14
《长干行·其一》诗词鉴赏07-12
白居易《长相思》鉴赏03-07
《望天门山》古诗词鉴赏06-09
《长相思》李白古诗鉴赏06-03
最新李煜《浪淘沙》赏析汇总 篇8
李煜的虞美人赏析
导语:李煜所抒发的是亡国之君的个人哀愁,这种个人哀愁谈不上什么社会意义,但是却有很强的感染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李煜的虞美人赏析,欢迎借鉴!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江山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②了:了结,完结。
③砌:台阶。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应犹:一作“依然”。
④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⑤君: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地更替,
回首往昔,有多少往事早已经匆匆而去。
小楼晚来又春风吹拂,望着明月依旧,
倾覆的江山却不堪回首,不忍再忆起。
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应该依然华丽,
但亡国的宫女,美丽的容颜不再美丽。
物是人非啊,我自问该有多少的哀愁,
正恰似那春来滚滚的长江,东流无语。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江山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江山却早已被灭亡。作者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透露出他内心几多凄楚和无奈! 夜深人静,倚楼远望,只见月光如水。眼前的一切更激起他对南唐江山的深深怀念。 “江山不堪回首月明中”!词人在这里发出的岂止是深沉的叹息,简直是痛彻肺腑的呼号。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江山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江山”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只是”二字,极为沉重,传达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惘。“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以上六句,作者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悲慨之情如冲出峡谷、奔向大海的滔滔江水,一发而不可收。词人满腔幽愤,对人生发出彻底的究诘:“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悲愁么?“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表现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九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九字句,五字仄声,四字平声,平仄交替,最后以两个平声字作结,读来亦如春江波涛时起时伏,连绵不尽,真是声情并茂。这最后两句也是以问答出之,加倍突出一个“愁”字,从而又使全词在语气上达到前后呼应,流走自如的地步。
作为国君,李煜无疑是失败的;作为词人,他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首《虞美人》便是一首传诵千古的名作。他突破了晚唐五代词的传统,将词由花前月下娱乐遣兴的工具,发展为歌咏人生的抒情文体。
s("content_relate");【李煜的虞美人赏析】相关文章:
1.虞美人李煜的赏析
2.李煜虞美人赏析
3.虞美人李煜赏析
4.李煜的《虞美人》赏析
5.虞美人李煜内容赏析
6.关于李煜《虞美人》赏析
7.虞美人李煜名句赏析
8.虞美人李煜意境赏析推荐
最新李煜《浪淘沙》赏析汇总 篇9
寒露的诗词推荐度:立冬的诗词推荐度:疫情的诗词推荐度:《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推荐度:《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推荐度:相关推荐陈叔宝与李煜的诗词对比
在中国近千年的历史中,涌现了很多的英雄人物和贤能之辈,他们有的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立了赫赫战功,有的则是治国之栋梁。为治理朝政和国家安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当然有贤能之人,自然有昏聩无能之辈,他们有的包藏祸心,阴谋篡国,有的则贪赃枉法,败坏朝政。但是在历史上,有这样两个奇特的皇帝,他们虽然都是亡国之君,但是却在诗词歌赋方面有突出的才能,他们就是南北朝时期陈朝的陈叔宝和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李煜。
先来看陈叔宝,他字元秀,小字黄奴,生于公元553年,父亲是陈宣帝陈顼,母亲则是皇后刘敬言,他是陈朝最后一位皇帝,因此被人们称为陈后主。陈叔宝就和历史上许多昏庸无能的皇帝一样,生活奢靡腐败,荒淫无道,整天只知和后宫妃嫔们游玩享乐,根本不理朝政。以至于隋文帝杨坚派大军攻打陈朝的时候,他自认为有长江为依靠,隋军不可能打过来。结果就是因为他的疏于防范,隋君没多久就攻破了陈朝都城建康,俘虏了陈叔宝,陈朝就此灭亡。陈叔宝这样的'骄奢淫逸之徒,却对诗词歌赋情有独钟,每当他在宫中大开宴会的时候,都会要求大臣们一起吟诗作对。因此他在这方面还算有一定的成就,主要作品为《玉树后庭花》、《三妇词十一首·其十》等。
然后是李煜。他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个儿子,一开始名字为从嘉,字重光,号为钟隐、莲峰居士,是南唐最后一位君主。李煜和陈叔宝相比,虽然比他要勤勉一点,但还算不上是一个好皇帝,他也是一个喜欢美色,崇尚奢侈之人。不过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可比陈叔宝要大得多,不管是作诗还是画画,他都是手到擒来,尤其是他的词,辞藻华丽,意境优美,感情真挚浓烈,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词人。主要作品为《浪淘沙》、《虞美人》等。
陈叔宝和李煜就是这样两个奇怪的皇帝,作为皇帝他们没有什么政绩,反而是在诗词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陈后主,是人们对于南北朝时期陈朝最后一个皇帝陈叔宝的称呼。陈叔宝于公元582年接替自己的父亲陈宣帝陈顼登基为帝。他一共在皇帝的位子上做了七年的时间。在这七年的时间里,他没有做过一件正事,也没有颁布过什么治理朝政的举措,他所做的就和历史上那些昏庸无能的皇帝一样,整天和自己的后宫妃嫔聚在一起,饮酒取乐,声色犬马。他从来都不理会朝政,也不听大臣们的劝解和上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亡国之君”。他留给后人唯一还算有用的东西是他的诗作。
陈叔宝此人虽然骄奢淫逸成性,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和另一个王亡国之君南唐后主李煜一样,对诗歌有着特殊的爱好。每当他召集群臣风大开宴会的时候,他除了让后宫的妃嫔随侍左右之外,也会和大臣们一起吟诗作对。因此久而久之他便创作了不少的诗词。代表作品有《玉树后亭花》、《东飞伯劳诗》等。在这些诗作中,最有名的应该就是《玉树后庭花》了。
《玉树后庭花》主要描述的是他的妃嫔们妖娆艳丽,可与鲜花比美竞妍的情感。全诗在艺术上主要有这几个特点:一是善于侧面描写,力求表达传神;二是结构紧凑,前后照应,人和景互相衬托,景象美不胜收。全诗曲调哀怨而悲凉,虽然之后成为了亡国之音的代称,但是在艺术上这首诗的水平还是非常高的。
如果陈后主不是一个皇帝而只是一个平民或者大臣。他在历史上的评价或许不会像现在这样糟糕,至少会是一个在诗歌上有所成就的人。
s("content_relate");【陈叔宝与李煜的诗词对比】相关文章:
黄庭坚和李煜《清平乐》 对比赏析12-16
王昌龄的诗词对比赏析11-25
南唐后主李煜的古诗词阅读12-04
黄庭坚和李煜《清平乐》的阅读答案对比赏析12-28
木兰诗陈涉世家对比阅读答案05-30
谕宝二首元稹诗词12-23
辛弃疾的《锦帐春席上和杜叔高》诗词赏析12-22
春日秦观陈与义03-12
《将进酒》李白与李贺的对比03-21
《背影》与《秋天的怀念》对比阅读答案02-26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