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刘禹锡古诗 刘禹锡《浪淘沙九首》赏析汇总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浪淘沙刘禹锡古诗 刘禹锡《浪淘沙九首》赏析汇总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浪淘沙刘禹锡古诗【第一篇】

2016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古诗词练习试题

1、默写古诗《石灰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1)我国古代有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孔子对学与思的思考。北京小升初

(2)优秀的古诗词是我们丰富的文化营养,我们要用心品味。诵读于谦《石灰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感受到诗人的高尚情操;读着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让我感受到她强烈的爱国之情。

3、补充诗句,填写出处、作者,并选择正确答案。

①________________,不及汪伦送我情。

出自_______,作者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

②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

出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代诗人_________。

③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

出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出自________,作者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其中_____(写序号)是表达友情的;____(写序号)是表达思乡之情的。

4、古诗默写

(1)( ),一叫千门万户开。(《画鸡》唐李贺)

(2)春种一粒粟,( )。(《悯农》唐李绅)

(3)( ),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清高鼎)

(4)牧童骑黄牛,( )。(《所见》清袁枚)

(5)( ),树阴照水爱晴柔。(《小池》宋杨万里)

5、古诗默写

(1)远芳侵古道,(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2)( ),树头花落未成阴。(《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3)窗含西岭千秋雪,( )。(《绝句》唐杜甫)

(4)( ),笼盖四野。(《敕勒歌》北朝民歌)

(5)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6、古诗词填空:

1,黄河远上白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_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刘禹锡《浪淘沙》)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昌龄《出塞》)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_________________,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6,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_________________,两三点雨山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7,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白朴《天净沙·秋》)

8,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______。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元日》)

9,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_________________。(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浪淘沙刘禹锡古诗范文【第二篇】

古代文学课是中文系语文教育专业必修课。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当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通过对文学思潮、流派及作家作品的解读,把握文学发展之流变。次之,通过对经典古诗文作品的赏鉴以及对中国文学人物的品鉴,使学生思想和情感得以教化和熏习,审美意识确实得到提高,文化品格和人文素质皆得以提升。“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门基础理论课,带有一定的研究性质,但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仅仅通过知识传授和作业考查是不够的,所以,无论从教学效果还是目标达成的不同方面看,都有必要设置一定数量和合理形式的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的安排和设置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能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理解,能引发学生对文学研究的兴趣,也能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高职专院校学情分析

近几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职专院校中文系学生大致有如下几类情况:第一类是高中时成绩一般,大多数学生严重偏科,在高中阶段成绩居于中下等,因此在高中阶段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较少;第二类是一些学生高中阶段成绩较好,但由于心理素质等原因在高考中失利。这两类学生性格方面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比较内向、缺少自信等特点。因此,在高职专院校的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在沟通交流时往往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也较少和教师主动交流,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大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基本形成。虽然大学教育已经不主要承担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但是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性格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可能和社会以及家庭因素有关。大学阶段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继续再教育渗透在许多学科中,它注重潜移默化的、春风化雨式的间接的教育方式。实践证明这样的方式更乐于为学生所接受。古代文学课的教学就承担着这样一种艰巨而神圣的责任,即通过对经典古诗文作品的赏鉴以及对中国文学人物的品鉴,使学生思想和情感得以教化和熏习,审美意识得到提高,文化品格和人文素质皆得以提升。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比较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文化品格和人文素养只是采取潜移默化、自然而然的策略去引导。这样做的结果可能对少数知识底蕴较丰富并且领悟能力较强的学生是有效的,而多数同学可能一笑置之,收获甚微。

3高职专院校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内容及方法革新

基于以上情况的分析,表明专科层次上古代文学的教学不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都应该去尝试创新,以适应正在发展变化中的高校学生情况。首先,在授课中,教师可参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内容进行繁简的安排和适度的侧重,如教师可以侧重那些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和提升人文素养的内容。特别是对孔子、屈原、陈子昂、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刘禹锡、柳宗元、李商隐、苏轼、辛弃疾等作品的教授,可以适当改变一下侧重点,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去分析他们的思想及人格品质,从而去感染和教育学生。要改变传统的讲授方法即先介绍生平、思想,再总结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最后选讲一些他的重要作品的基本讲授次序。而是进行一些教学设计,突出性格与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从而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其次,教师可以在授课方法上进行创新,比如在课堂上采用讨论法对以上需要侧重的内容进行讲授。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理解,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提升人文素养。下面以对刘禹锡这位作家及作品的讲解为例来说明对古代文学教学内容及方法革新。教师在介绍刘禹锡的人生及诗歌内蕴时应重点放在学习作家傲视忧患、坚毅高洁的人格魅力上。教师可以先简要介绍一下刘禹锡的生平。但是在介绍生平时要把重点放在他参与“永贞革新”及失败被贬的遭遇以及他与柳宗元的友谊方面。

通过介绍作家生平引出第一个讨论的话题:真正的友谊是什么安史之乱后,李唐王朝经济衰落萧条、民不聊生。顺宗永贞元年,刘禹锡、柳宗元以极高的热情一起参加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贞元二十一年正月,顺宗即位,王叔文集团当政,于永贞元年实行了变革运动———“永贞革新”。刘禹锡当时任屯田员外郎,与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同为政治革新的核心人物,称为“二王刘柳”。他们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政局为之一新。因变法触犯到宦官与藩镇的利益,遭到宦官、藩镇的强烈反对。是年八月顺宗被迫退位,宪宗即位。九月,革新失败,王叔文被赐死。“永贞革新”宣告失败。刘禹锡、柳宗元开始了二十几年的贬谪生活,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后又加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加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同时贬为远州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两个人分别在朗州和永州为官十年。元和十年,柳宗元、刘禹锡等人都被重新召回京城。后因事刘禹锡再次被派到播州去做刺史。播州地方比朗州更远更偏僻,在当时还是荒凉之地,没有人愿意去那里为官。刘禹锡此行还要带着八十多岁的母亲。柳宗元得知这个消息后冒着获罪的危险,柳宗元立即“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后柳宗元客死柳州任上,刘禹锡获知好友柳宗元病故的消息,悲痛欲绝。刘禹锡花用全力整理柳宗元的遗作,并且多方筹资刊印,使柳宗元文集得以问世。保存了柳宗元许多优秀的作品,如:《江雪》《渔翁》《捕蛇者说》《三戒》《天对》《封建论》等。此处一定要重点介绍,以此引出第一个讨论的话题:真正的友谊是什么?在同学们讨论后,明确真正的友谊是由衷的信任,是永远的无私,是发自内心的理解和从不撒谎的诚实以及不求回报的奉献,是如刘禹锡与柳宗元这般,至真至挚。

浪淘沙刘禹锡古诗【第三篇】

春天的江南,处处黄莺鸣叫,绿叶中映着红花,河边村庄,山边城郭,酒旗随风摇动。南朝以来所建的许许多多座寺庙,又多少楼台笼罩在迷蒙的烟雨里。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语文古诗三首教学案例资料,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了解诗句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3.欣赏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

2.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诗句描绘的景色。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时的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浪淘沙》,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感受古诗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黄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如画。这节课我们要到黄河边上,去听听黄河的涛声,去看看黄河的气势。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刘禹锡作的诗《浪淘沙》。出示课件2(板书:浪淘沙)

二、自主学习

1.在学古诗之前,请同学来回顾一下古诗的学习方法。出示课件3

解诗题,知作者——诵古诗——抓字眼,明诗意;理解大意——品意境,悟感情。

2.出示课件4自学提纲

1.“浪淘沙”怎样理解?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

2.将古诗读正确、流利。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九曲:

②簸:

③天涯:

④直上:

4.结合重点词语说说古诗大意。

三、合作学习

1.《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是其中的一首。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刘禹锡(772年-842年),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他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2.指名朗读古诗。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九曲:弯曲,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样子。

②浪涛风簸:波浪滔天,大风颠动。

③天涯:天边。

④直上:一直到达。

4. 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

(弯弯曲曲的黄河汹涌奔腾,卷来万里泥沙,大浪翻涌,狂风怒吼,仿佛来自天涯。如今可以沿着黄河直上九天银河,一起走进牛郎织女的家。)

(适时板书: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

5.出示课件5课文配套图片 借用图片理解。

四、质疑探究

1.出示课件6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品读,深化理解。

牵牛织女:指牛郎星和织女星。神话传说中把它们说成牛郎和织女两个人。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在鹊桥上相会一次。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生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表现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

(适时板书:奋发有为的精神 豪迈浪漫的气魄)

五、小结检测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浪淘沙》,古人用他们的双脚踏遍了祖国山川河流,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写下无数千古不朽的名篇。课余请大家再收集有关的古诗读一读,去领略中华民族特有的古诗古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读懂《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体会诗人感情,感受古诗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指名背诵刘禹锡的《浪淘沙》。

2.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刘禹锡的《浪淘沙》,领略了黄河宏大的气势,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江南的景色和乡村风光。

3. 继续用学习上节课古诗的方法来学习《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板书:江南春 书湖阴先生壁)

二、学习目标

出示课件7《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自学提示:

1. 解释题目,了解作者。

2. 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古诗。

3.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重点词语。

4.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

第一部分:《江南春》

(一)合作学习

1.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2.介绍作者:杜牧(803年-852年),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3.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4.理解重点词语,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结合注释理解。

5.说一说诗句的大意:春天的江南,处处黄莺鸣叫,绿叶中映着红花,河边村庄,山边城郭,酒旗随风摇动。南朝以来所建的许许多多座寺庙,又多少楼台笼罩在迷蒙的烟雨里!

(板书:江南美景 烟雨楼台)

(二)质疑探究

1.重点词句 出示课件8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品读,深化理解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统称,均设故都于江南,是我国历史上朝代时间存在较短的时期。由于佛教迎合了当时统治阶级,方便他们统治人心,巩固江山。于是当权者大兴建设寺庙,仅集中在建康一地的南朝寺院就有几百座,是当时人民的一项极为沉重的负担。它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民田、民宅和名胜之地,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建寺造塔和雕铸佛像,还要养活十几万的和尚和尼姑,使得当时的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现在大江东去,南朝的统治已经灭亡,那些荒淫的当权者也已经不在了,只留下了当年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所以我们从后两句诗中,不仅读到了江南春雨的美,也读到了诗人慨叹南朝的灭亡,借古喻今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板书:忧国忧民之情)

第二部分 《书湖阴先生壁》

(一)合作学习

1. 解题:《书湖阴先生壁》是作者访问朋友湖阴先生,被湖阴先生的人格及家周围清新环境所吸引而写下的诗,并将它题写在湖阴先生的墙壁上。“书……壁”,即题写在墙壁上的诗。

2. 了解作者:王安石,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3.理解重点词语:

长扫:即常扫,指经常打扫。

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一水护田:指一条小河环绕田野流过。

两山排闼送青来:排,推的意思;闼,指门。这句采用拟人手法,说两座青山推开院门,送来莽莽青翠。

3. 说说诗句的大意:茅屋檐下经常打扫得干净,一畦畦的花木是主人亲手栽种的。一溪流水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破门而入送来了莽莽青翠。

(板书:院里:茅檐 花木 院外:一水 两山)

(二)质疑探究

1. 出示课件9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2. 品读:第一二句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第三四句表现了主人的高洁。

(板书:景美人更美)

三、总结拓展

1.黄河的磅礴气势,江南的美丽春色,乡村的青山绿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的祖国而骄傲。

2.描写自然风光的诗还有很多,同学们在课下可以自己找来读一读,背一背,积累下来。

板书设计:

浪淘沙

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

奋发有为的精神

豪迈浪漫的气魄

江南春

江南美景  烟雨楼台

忧国忧民之情

书湖阴先生壁

院里:茅檐 花木

院外:一水 两山

景美人更美

教学反思

《古诗三首》选编了《浪淘沙》《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三首诗歌。从内容上看,都是描写自然景色的;从形式上看,都是七言绝句。

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的,第一节课教学刘禹锡的《浪淘沙》,基本教学步骤是导入后,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释题、了解作者,熟读古诗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重点词语,说说诗句的大意。接下来,学生合作学习,按照提示逐步完成练习,教师检查指导。最后的环节是质疑探究,抓住重点句子,深入理解,从中读懂诗句蕴含的感情,进而深刻理解全诗。

第二课时,按照同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第二首和第三首诗。学生在掌握了学习方法后再来学习新课,没遇到什么障碍,可谓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我认为这一课的教学还有很多的不足,首先是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在个别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也是造成学生思维阻碍的一个原因。第二是对教材的解读能力不够。

在第一句中的“绿映红”中的“映”字,学生体会得很好,学习完第二句后,我想让学生通过对比体会前两行的江南的明朗绚丽之美,但在这一环节中,我的引导还不够巧妙,让学生体会得不够细,其实这两种美也是相互映衬的,可惜我没有点到。

浪淘沙刘禹锡古诗【第四篇】

迁谪(或谓贬谪)文学究竟始于何时,学界尚无定论(注:或以为源于《周易》、《春秋》,或以为起于《诗经·小雅·四月》,又或谓当从屈原始,严格意义上的迁谪文学当以后说为是。),但以屈原作为中国文学史上较早的最具代表性的典型迁谪诗人,则是众所公认的。屈原遭谗被逐,而始终抱穷守志,伏节死直,忠君爱国,尽心竭智,为后来的迁谪诗人树立了理想的人格范式。他那凄恻的怨愁、沉痛的忧惧和极度的愤忿,为后世的迁谪文学奠定了传统的基调。从现存的二十余篇赋看,篇篇充满着恐、悲、伤、哀、怨、愤、忿,郁邑、愁苦、伤怀、永哀、忧心、轸怀、郁结、烦冤、怛伤、惨郁等字眼,可以说忧思与怨愤是屈原迁谪之作围绕的核心与主题。他忧,忧楚国之倾危,“恐皇舆之败绩”(《离骚》);忧年岁渐老,功业无成;“恐美人迟暮”、“恐修名之不立”(《离骚》);忧小人占先,闭塞言路,“恐导言之不固”(《离骚》);忧国势削弱,哀“民生多艰”(《离骚》)。他怨,怨怀王听信馋言,不辨忠奸,“荃不察余之中情兮,所信馋而齑怒”(《离骚》)、背信弃义任性多变,“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离骚》),不察实情亲奸远贤“弗参验以考实兮,远迁臣而弗思”(《惜往日》),“与余言而不信兮,益为余而造怒”(《抽思》);怨世道不公,世风浇薄,善恶不分,嫉贤妒能,“世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世幽昧以眩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离骚》)。他愤,愤斥党人苟安偷乐,祸害国家,“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而险隘”(《离骚》);贪得无厌,嫉妒成性“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各兴心而嫉妒”(《离骚》);结党营私,残害忠良,“邑犬之群吠兮”(《怀沙》)、“谣诼谓余以善淫”(《离骚》);颠倒黑白,悖理枉法,“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离骚》);谄谀献媚,伪装作态,“外承欢之@①约兮,谌荏弱而难持”(《哀郢》)。他甚至激愤地表示心底的绝望,要弃国而去,离都出走,“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离骚》)。忧、怨、愤,既是屈原流放生活中的情感特征,也构成了屈原迁谪文学的核心内容。它们之间有着某种相倚相生的辩证关系和逻辑联系。忧而生怨,怨而生愤,怨愤之发便形成了《离骚》,形成了屈赋,形成了迁谪文学。这正如屈原在《惜诵》开篇中所说的:“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说,怨愤精神是屈赋的灵魂,是迁谪文学共同的普遍特征。尔后千年中,迁谪诗文多不出此范围。

西汉贾谊,贬为长沙太傅。长沙乃卑湿鄙俚之地,湘水乃屈原投江之所,谪住于此,自以为寿不得长,故引屈原自喻,追怀伤悼,写成了《吊屈原赋》、《fú@②鸟赋》、《惜誓》、《旱云赋》诸篇,宣泄他深沉的忧惧与怨愤:

“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③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以上《吊屈原赋》)

“黄鹄后时而寄处兮,鸱枭群而制之;神龙失水而陆居兮,为蝼蚁之所裁。”“悲仁人之尽节兮,反为小人所贼”。“非重躯以虑难兮,惜伤身之无功。”“伤诚是之不察兮,并纫茅丝以为索。”“惜余年老而日衰兮,岁忽忽而不反”(以上《惜誓》)。

“命不可说兮,孰知其极!”(《fú@②鸟赋》)

忧时忧国忧性命,怨君怨人怨命运,怒斥小人,悲愤难遏,一如屈原。不仅赋的抒情文体形式一致,而且许多语句词汇都相同。难怪从司马迁以来都并称“屈贾”。这说明,他的贬谪文学从情感内容到表现形式都是与屈原的怨愤传统一脉相承的。

魏晋六朝,世事纷乱,时局动荡,流离转徙,已成了士人的家常便饭。贬谪之苦,反而难得引起太多的关怀,因而迁谪诗文也相对显得沉寂。但人们朝不保夕的生活,加剧了诗人的恐慌心理,于是,迁谪诗文中忧惧之情加深,执著精神减弱,比之屈原,已是忧多愤少。历刘宋、南齐和萧梁三朝的诗人江淹,曾被贬官建安吴兴(今福建浦城)令三年,是个正宗的迁谪文人。他在谪中写下的《恨赋》、《别赋》、《泣赋》、《待罪江南思北归赋》等,幽怨凄楚,令人不忍卒读。如云“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陇阴,此人但闻悲风汩起,泣下沾襟,亦复含酸茹悲,销落烟沉。”(《恨赋》),其中颇有身世漂零、畏惧忧戚之感。虽然少了激愤,但忧怨的传统基调并没有改变。

如果说魏晋六朝因为时局动荡,迁播流徙与居官安位之间的反差并不很大,因而在贬谪文人心中引起的震撼相对乏力,而没有产生出典型的迁谪诗文的话,那么有唐一代就是迁谪诗文的极盛时期了。大体因为李唐开国以来,生产力发展迅猛,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很快拉大,边鄙蛮荒还停留在刀耕火种、茹毛吮血的原始时代,而中原的富庶,尤其是京都长安的经济文化却出现了高度的繁荣,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不啻有天壤之别。又由于唐代的文人们把仕宦当成人生的唯一追求,成为实现个人生命价值的唯一取向(这一点与宋、元文人不同),因而相当畏怕遭贬流放的打击。史载当过宰相的韦执谊害怕南谪,连岭南的地图也不敢看。(注:《旧唐书·韦执谊传》载:“初,执谊自卑官,常忌讳不欲人言岭南州县名。为郎官时,尝与同舍诣职方观图,每至岭南州,执谊遽令去之,闭目不视。及拜相,还所坐堂,见北壁有图,不就省,七八日,试观之,乃崖州图也,以为不祥,甚恶之,不敢出口。”韩愈《顺宗实录》卷八亦有同类记载。)著名文人上官仪、李峤、苏味道、宋之问、柳宗元、李德裕等都是经不起生活和心灵的双重磨难,在南方贬所赍志而殁的。连平日里傲骨铮铮、豪气万丈的李白,一旦长流夜郎也变成了“愿结九江流,添成万行泪”(《流放永华寺寄寻阳群官》)的低徊。至于韩愈,更是一贬而准备就死,嘱侄孙“好收吾骨瘴江边”,只是一片凄楚。早年抨击权豪最切,“惟歌生民病”的白居易,一经贬谪,便已“面上消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躲到庐山与僧人结社唱和,诗酒度日去了。可见,迁谪之于唐代文人,无异于灭顶之灾。要在如此巨大的生活落差中经受住生命和心灵的磨难,保持平衡乐观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绝大多数的唐代迁谪文学作品,仍然是以“怨愤”为基调的。大体上是凄怨的倾诉或激愤的抗争。这两个路数仍然没有突破屈原骚怨范围。张九龄以名相罢为荆州长史,便有瘴疠之叹,拘因之思,所作《感遇》诗三十九首,“托讽离鸟,寄词草树,郁然与骚人同风。”(刘禹锡《读张曲江集》诗序),柳宗元出为永州司马,于是,“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古今评论家一般都承认“柳子厚幽怨有得骚旨”(施补华《岘yōng@④说诗》见《清诗话》)。

由上我们可以看到,自屈原至中唐的千年之中,中国的迁谪诗歌大体在“怨愤”格局中发展。直至刘禹锡出,始以另外一种风貌面世。

豪健:刘禹锡对“怨愤”传统的突破

迁谪文学历经千年之后,到刘禹锡手里,有了较大的突破,他不仅以巴山楚水二十三年的时间,刷新了中国文人遭贬期限的最高记录,而且以豪迈乐观的精神,创造了迁谪诗歌豪壮劲健的崭新风貌,打破了迁谪文学沉湎于幽怨、孤愤的套数,开辟了迁谪诗歌写作的新路径。永贞遭贬对于刘禹锡的打击可谓是致命的,他有一百条理由怨恨、沉沦或遁世。因为他从小在皎然灵澈等名诗人“孺子可教”的赞扬声中长大。早年又科场得意,“贞元年中,三忝科第”(《夔州刺史谢上表》),赢得了“驰声溢四塞”(《谒枉山会禅师》)的美名。作官之后,又深得执政者的信任和重用。而正当他雄心勃勃,有所作为,以日复千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工作(注:卞孝萱《刘禹锡年谱》永贞元年附录据《云仙杂记》卷五所引《宣武盛事》云:“顺宗时,刘禹锡干预大权,门吏接尺书,日数千,禹锡一一报谢。绿珠盘中,日用面一斗为糊,以供缄封。”)的时候,却遭到了“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旧唐书·宪宗纪上》)的谪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刘禹锡内心的伤痛是如何的刻骨铭心,自然可以想见。他在《上杜司徒书》中写道:“湘沅之滨,寒暑一候,阳雁才到,华言罕闻,猿哀鸟思,啁啾异响。暮夜之后,并来愁肠,怀乡倦越吟之苦,举目多似人之喜。俯视遗体,仰安高堂,悲愁惴@⑤,常集方寸。”“受谴以还,行及半岁,当食而叹,闻弦尚惊。”但是诗人没有被击倒。他没有以泪洗面,灰心丧志,也没有隐逸江湖,傲啸林泉,更没有留连诗酒,嘲风弄月,甚至也没有停留于呼冤叫屈,倾泄激愤,而是以豪迈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有悲而不哀,有怨而无悔,绝不沉沦,绝不颓废。在贬谪的诗文里,他寄情的山水是明丽清新的。他纵目洞庭,看到的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

湖光月色,一派明净,绿水青山,相映成趣。这与张说贬在岳州时“日见孤峰水上游”(《送梁六自洞庭山》)的一片愁人秋色有着显然的不同。禹锡还有更著名的《秋词二首》,写得天朗气清,远胜春光,分明地凸现着诗人爽朗豪迈的心境,奋发向上的精神,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在异乡的山水中,他常常是“凝睇万象起,朗吟孤愤平”(《秋江早发》)。这与“有泪皆成血,无声不断肠”(《南中别蒋五岑向青州》)的张说,也是大异其趣的。他眼里的民俗多是新奇可爱的。武陵人的端午竞渡,采菱御客,阳山祭神,他都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充满着欢乐愉快的气氛;朗、夔男女的踏歌,更写得情趣盎然:“灯下妆成月下歌”、“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踏歌词》四首)。而对这些蛮风俚曲,诗人不仅没有感到“呕哑嘲哳难为听”(白居易《琵琶行》),而且以极大的兴趣参与其间,亲临其境。一个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和官吏,不是出于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憧憬是不可能置自己被贬的痛苦于度外而深深爱赏异乡风情的。

他心中的前途是光明可期的。在迁谪远州的漫长的二十三年里,他虽然也难免有过感伤和悒郁,但往往能在思索中积极振起,始终对自己的政治前途充满希望与信心。他赞美经过砥砺,重为利刃的佩刀,“故志复还,宝心再起,既赋形而终用,一蒙垢焉何耻?感利钝之有时兮,寄雄心于瞪视。”(《砥石赋》)借此表达他百折不挠的劲节与待时而起的雄心。谪居朗州五年后,他曾收到元稹赠送的一根壁州竹鞭,便写诗酬赠说:“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酬元九侍御赠壁竹鞭长句》)借咏赞竹鞭,表达自己坚贞、正直的耿介个性,寄托重返长安的迫切愿望。直至晚年,诗人依旧保持着积极进取的锐气和坚贞不渝的志节:“闻说功名事,依前惜寸阴”(《罢郡归洛阳闲居》)、“在人虽晚达,于树似冬青”(《赠乐天》)的自强不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的通脱识度;“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酬乐天咏老见示》)、“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始闻秋风》)的豪迈壮烈,无不表现出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

他献身的事业是正义可为的。刘禹锡之所以对前途充满信心,并不是指望当朝有替君换相的人事变动,而是他始终坚信自己从事的革新事业是正义的,有利国民,是没有罪的。这一点也与很多诗人遭贬之后的认识态度不同。贾谊说:“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吊屈原赋》),韩愈说:“致汝无辜由我罪,百年惭痛泪阑干。”(《去岁自刑部侍郎以罪贬潮州……过其墓留题驿梁》)“我今罪重无归望,直去长安路八千。”(《武关西逢配流吐蕃》)“而我抱重罪,孑孓万里程。”(《次邓州界》)柳宗元亦屡云:“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愚溪诗序》)“于众党人中罪状最甚。”(《寄许京兆孟容》)“罪恶显大”(《上江陵赵相公所著文启》),“罪大不可解”(《与杨京兆凭书》)。在《献平淮夷雅表》中开篇即云:“臣负罪窜伏,违尚书@⑥奏十有四年。”虽然他们未必从内心真承认自己有罪过,但至少是口头上“检讨”了的。可刘禹锡的迁谪诗文中从来没有流露过负罪感,哪怕是口头上也不大言罪。他始终认为自己是横遭诽语,为谗言所伤,“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子刘子自传》)所以,尽管他一再上书,求人振淹,却总是坚持申明“祸起飞语,刑极沦胥”(《上中书李相公(绛)启》),“飞语一发,胪言四起”,“始以飞谤生衅,终成公议抵刑。”(《上杜司徒书》)即使是在皇帝面前,他也敢于辨明这一点。他在《谢上连州刺史表》中说“臣有微才,所以嫉臣者众,竟生口语,广肆加诬。”直到他去世前所写的《子刘子传》中,还是毫不含糊地认为,当年投身的那场革新运动“其所施为,人不以为当非。”因此,在诗文中他绝没有悔罪的表示,只有对谗言飞语的反击与嘲讽: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再游玄都观》)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九首》之八)

诗人自比真金,是建立在自知无罪的心理基础上的。他相信历史终究会吹去“狂沙”般的谗言,还我真金的面貌。这种坚定信念倒是与屈原很相近。屈原也是不认为自己有罪的,“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哀郢》)。本无罪于是才敢怨、才敢愤,才能心里坦荡,豪迈爽朗。刘禹锡就是用这样的情感格调开拓了迁谪文学的新境界。

值得注意的是刘禹锡的豪放又与李白的豪放不同,李白的“豪”更多的是一种疏狂,多带一种浪漫的乐观,刘禹锡则不同,他的“豪”建立在对现实生活的理性认知基础上,有着严缜的社会生活逻辑,经得起哲理和生活的同时考问。比如,刚遭贬谪,他就在《桃源行》中借渔人的形象揭示了“桃花溪满水似镜,尘心如垢洗不去”的污浊现实与美好理想之间的尖锐矛盾,否定了桃花源避世、遁世的文化传统。总结了“直道由来黜”(《酬杨八庶子喜韩吴兴与予同迁见赠》)和“主张其时”(《何卜赋》)的历史规律,对政治斗争的必然性和长期性表现了清醒的理性认识。有了这种理论认识和思想准备,他才能“蹈道之心一,而俟时之心坚”(《何卜赋》),才能在一而再,再而三的外贬中“于铁尚铮铮”(《历阳书事七十韵》),自觉地坚持美好的理想和正义的事业。肖瑞峰先生曾把刘禹锡的豪健放在唐宋大家中进行比较,他认为“李白的豪,更多地表现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狂放;杜牧的豪更多地表现为‘十载飘然绳检外,樽前自献自为酬’的放荡;苏轼的豪更多地表现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旷达;辛弃疾的豪更多地表现为‘欲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的激愤;刘禹锡的豪……更多地表现为……豪迈……亢奋……昂扬。”(《刘禹锡诗论》),我以为此五子中与刘禹锡之风最为接近的是苏轼和辛弃疾。但他比苏轼更多一份执着,比辛弃疾又多一份通脱,所以亢奋而不狂躁,悲愤而不沉沦,洒脱而不放浪,执着而不拘泥,他是离现实人生最近的诗人。他的人生态度最少偏执,既不高蹈出尘,又不哀伤消沉;既保持积极进取的锐气、又保持着相对开朗豁达的心态。这种心理态势和人格品质是怎样形成的呢?换句话说,是什么原因使得刘禹锡能以豪健风格打破迁谪的怨愤传统呢?

个性:刘禹锡打破怨愤传统的原因

从战国至中唐,上下千余年,为什么刘禹锡独能以豪健之风打破以怨愤为核心的迁谪文学传统,与其说这是中唐时代的赋予,倒不如说是刘禹锡独特个性的产物。

首先,饱经磨难的少年生活锻炼了刘禹锡的意志和毅力。刘禹锡小时候身子虚弱,家里的人常常要抱着他四处求医问巫,服石吞药。而稍值年长,便能自读医书,琢磨处方、磨炼体质,并经过多年积累,编成《传信方》一书。这种特殊的经历,不但没有养成他的娇气,相反成为了他战胜宿命和软弱的契机,培养了他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性格。作为匈奴族的后裔,他豪爽的性格也许还有着遗传基因的先天秉赋。他在诗中屡屡说自己:“我本山东人,生平多感慨”、“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在《上杜司徒书》中也说自己“少年气粗”。少年生活赋予的这种豪犷气质、刚强秉性,使他在以后的坎坷人生中不轻易屈服于困厄与穷愁。这样的生活经验,对于他后来在《天论》中表述的世界观都应是有着深刻影响的。

其次,他在南楚蛮乡有意地学习了屈原的精神传统,“苏世独立、横而不流”、“上下求索”、“九死不悔”的刚强成为了他的精神支柱。刘禹锡贬来朗州,卜居招屈亭畔,与千年前在这里行吟的伟大诗人屈原成为近邻。同样的地理风物,同样的流贬遭遇,使得他自觉不自觉地把屈原当成了仰慕、步武的对象。他后来在《刘氏集略说》里作了如此的自叙:“及谪沅湘间,为江山风物之所荡,往往指事成歌;或读书有所感,辄立评议。穷愁著书,古儒者之大同,非高冠长剑之比耳。”“高冠长剑”即指屈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的诗句。他来到这“风巫气窳”,“华言罕闻”、沅澧横流、兰芷丛生的蛮乡瘴地,自不能不想起曾经在此仗长剑戴高冠披发行吟的屈原。在《竹枝词九首引》里他说得更为明了:“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至于今,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词》9篇,俾善歌者扬之。”实际上,屈原对他的影响远不只是民歌的采风与改写,如托物比兴的方法,哀怨悲愤的情绪等都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但是,刘禹锡继承更多的是屈原坚持正道直行、满怀美好理想的执着精神。在学屈方面,他是有异于柳宗元的。虽然他们同用比兴、同喜寓言,但柳宗元的屈骚精神更多些牢骚与怨愤、更多些忧戚与消沉,因此,他的山水文章赠答诗篇总觉出幽冷孤峭,难得有刘禹锡一样的生活热望与生命激情。

第三是刘禹锡心理调节能力强,能主动地应付逆境适应新环境。美国学者Asher  Milballer在《超越流亡》中分析说:流亡者“一方面,他背负着过去的包袱,往日的生活日夜陪伴着他;另一方面,他又必须面对现实,适应新环境。他的生存取决于他解决这种两难处境的能力。”(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转引自1994年《文学遗产》第4期53页)的确中国古代的谪臣都面临这种生活环境的巨变。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自然很难把自己的情绪和生活状态调整过来,不是忧郁生病就是愤懑而死。一般用来调节心理和生活的方法多是寄情山水,傲啸林泉;或流连诗酒,倚红偎翠;或折节读书,红袖添香;或吃斋念佛,访僧问道……这些方法,刘禹锡在遭贬乃至贬后的整个人生中都试用过,但他不偏执一端,溺于一法。而且这些都不是他最根本的调节方法。他有一个重要的与众不同的调节方法是,他能尽可能地把自己融进当地的百姓与民俗中去,努力地去感受当地人民的生活,去体验当地人民的思想感情。他在朗州写《武陵观火诗》,在连州写《插田歌》,在朗、夔写《畲田行》等都表现出他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关心。《采菱行》、《竞渡曲》、《踏歌词》、《竹枝词》等尽管以描写异地风俗为主,但同样表现出作者对百姓生活的热爱与关注。这些诗的共同特点是作者能以极高的热情、极好的兴致参与其中,尽管很多时候他只是“马上郎”的旁观者,但他的思想感情完全融入其中了。他感受了当地百姓的欢乐与苦楚,这样他内心的孤独感就被减弱或消释了。于是他在贬地尽管有屈原一样的坚贞,但很少有屈原一样“举世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所以没有去投江沉沙。他成功地调节了自己在异境与逆境中的心态与生活,所以他总比屈原、柳宗元等人显得开朗、豁达、豪健。

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刘禹锡当时已具备了和劳动人民相结合的觉悟。他的介入百姓的生活一是出于他为官的责任感,二是出于对当地风情的喜爱。在情感上的同乐同悲显然还不是自觉的有意识的追求,但是客观上他融进了百姓的喜怒哀乐,部分认同了异乡的生活环境,强化了从众的心理意识,减轻了自己的孤独忧伤。所以说这是刘禹锡能有豪气壮怀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刘禹锡能在贬谪中保持较为平衡的心理状态,还与韩愈的理解和鼓励有着密切的关系。永贞元年(公元805年)九月,刘禹锡南下去连州贬所任州刺史,路经江陵,受到时在江陵担任曹掾的韩愈的热情款待。刘禹锡在长诗《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因令属和,重以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韵》中生动描写了他们相会的情景:

故人南台旧,一别如弦矢。今朝会荆蛮,斗酒相宴喜。为余出新什,笑biàn@⑦随伸纸。晔若观五色,欢然臻四美。委曲风涛事,分明穷达旨。

他们曾是监察御史任上的老同事。尽管是在荆蛮谪地相逢,但仍很高兴,并抵掌畅谈饮酒诵诗。刘禹锡把这次受贬的故事原委都讲了出来,韩愈对刘禹锡的遭遇寄予了很大同情,认为他的被贬是“受诬”的结果。劝他不要消极沉沦,鼓励他“踣者思起”,不要“以箝口自绝为智,心甘受诬为贤”、“畏与怨,君子之所不处,子其处之哉?”(《上杜司徒书》)并用李斯被逐和邹阳被囚而后重用、大出政绩的史例来比拟开导,认为刘禹锡政治上还是有前途的。嘱他不要“畏”,也不要“怨”,当说的还得说,不能“qiǎn@⑧然自咎,求知于默”。这些话给刘禹锡的印象是极深的。以致经年之后,他在写给杜佑的信中还能原原本本地转述这些话。

韩愈在文学家中素以正儒著称,他的心性修养算是正统而且深厚的。在当时已经文名籍籍,而且又先有遭贬的类似经历。所以他的话,刘禹锡已视为不易之论了。在初经贬谪,十分沮丧的时候,朋友的理解鼓励无疑给了他极大的勇气去正面以后的生活。而且这次谈话使他想通了许多人生穷达的道理。通达的思想和执著精神在后来的《秋词》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乃至在以后被贬的漫长的二十多年里,这种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一直占据着他思想感情的主导方面,成为他诗文的主旋律。

48 31175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