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文学【优秀4篇】
【导言】此例“刘备文学【优秀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刘备文学范文【第一篇】
一、教出历史“味”
历史故事性题材的课文是根据典型的、真实的历史事件或典型的人物故事进行改编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穿越”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让他们初步认识真实的历史,感受历史的原貌,做到入情入境,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对历史背景的介绍显得尤为必要。如执教《郑和远航》一课时,一定要通过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去理解课文内容,要思考问题:明代为什么要组建船队下西洋,还要七次下西洋为什么船队要由郑和率领当学生通过交流互动,在教师的引导下把这些问题都搞清楚了,就能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出语文“味”
历史故事作为课文,我们必然要挖掘其语文的教学价值,这是教学价值的主题与核心。如教学《三顾茅庐》一课时,可以从四个方面教出语文“味”。
1.言语的精妙。课文中描写刘备的词语有:“拜访”“诚心诚意”“邀请”“下马步行”“恭恭敬敬”等,这些词语充分体现出刘备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姿态,这也是课文中刘备人物性格特征的体现。此外,还有描写张飞的语句。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文中描写张飞的笔墨太少,但是仅此一句,就突显出张飞那粗鲁、莽撞的形象。
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刘备、张飞,一个为主公,一个为猛将;一个运筹帷幄深谋远虑,一个恃勇逞强头脑简单。细细品味作者对二人的描写,衬托出刘备对人才的尊重与渴求,也彰显出两个人物性格的截然迥异,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
2.景色的渲染。景色的渲染大多是抒发作者的心情,是直抒胸臆的一种写作手法。课文中“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这一段是作者在用景色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眼前的景色奇特、美丽,尤其是其中的比喻句,把山冈比喻成卧龙,隐喻着这样的美景里隐居的诸葛亮正是这个“卧龙先生”。景色之美,刘备的心情也应该很美。他们一路上欣赏美景,一路期待这次美好的会面。
3.写作的顺序。教学历史故事性这类课文应首先从整体入手,立足文章的谋篇布局,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理清文章脉络。《三顾茅庐》这篇课文很容易概括,应该放手让学生概括、讲述。
起因: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大业,但是都没有见着。
经过:刘备和关羽、张飞第三次去隆中邀请诸葛亮出山。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他们在门口一直等诸葛亮醒来。
结果:诸葛亮醒来后向刘备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邀请诸葛亮出山。
4.详略的结合。课文的标题是“三顾茅庐”,但对于刘备先后三次拜访诸葛亮,并未平均用力,前两次是略写,第三次是详写,这就是突出重点,由第三次可以推想第一、二次,否则,就会轻重不分,势必累赘了。这表现出作者运笔有方,安排巧妙,也显示出文章层次分明、详略有致的结构特点。
三、教出文化“味”
刘备文学范文【第二篇】
读完《三国演义》后,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成为一个能像诸葛亮一样博学多才,聪明能干,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且也应像英雄人物一样全心全意帮助别人,保卫国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学生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欢迎阅读!
学生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1大家都说三国演义是一部好书,可我一直不爱看,被逼无奈之下,我读了着本著作,我发现此书使我受益匪浅。《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我最敬佩的要数诸葛亮了,他是一个忠臣,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而且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可为是个奇才!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
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而他的聪明就是让我学习的最好榜样再说关羽,一个黑脸,大胡,丹凤眼,卧蚕眉的大将军,也是五虎大将之首。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关羽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而且我对他的感觉也不好,虽说是一个人才,非常聪明,且善于打仗,但有谋权篡位之心。不过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而且没有杀刘备,虽当时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并不是很坏,毕竟他还有大度。但周瑜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
还有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巧用苦肉计黄盖受罚、三江口周瑜纵火等等。《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佩服不愧是名著!
学生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2有一本书,是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有一本书,它广泛流传,魅力无穷,是文学界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一本书,伴随着我成长,它,就是我最喜欢的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在我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阅读拼音版的《三国演义》了。不过,是在妈妈的逼迫下读的,那时,我总是偷懒,只是一目十行,草草浏览,对书中的插图,我却很感兴趣,毕竟是男孩子嘛,总喜欢舞刀弄枪。书中那威武的人物图像,各样的兵器,吸引着我。就在这不经意间,我对这本书已经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
十岁那年,妈妈又给我买了一本少年版的《三国演义》,那时我已经认识很多字了,不知不觉中,我又被书中的情节所吸引,开始了刻苦的攻读,睡觉前看,上厕所看,闲暇时看……书中忠义的关羽,勇猛的赵云,雄才大略的曹操,都成为了我心中的偶像,我对《三国演义》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看的电视剧是《三国演义》、看的动画片是《三国演义》,就连玩的玩具都是有关《三国演义。》。
渐渐地,光是阅读少年版的已经不足以满足我的胃口,我开始阅读原著了,其中全是文言文,必须一句一句地啃,但是凭着满腔的热爱,我终于读完了原著。书中的许多故事,我都熟记在心。《草船借箭》这个故事让我感触多多,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他先后算鲁肃,算曹操,算天气,算环境,凭着超凡的智慧,成功借箭!
在阅读原著的时候,我对一个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是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虽然曹操足智多谋,但因寡不敌众一直处于劣势。曹操求贤若渴,收留了被袁绍赶出来的徐庶,并听从了徐庶的妙计,打了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真不愧是一代枭雄!诸葛亮的故事让我懂得智对生活,而曹操的故事又让我明白沉稳与冷静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中国有句话:平生不读三国,便称书生也枉然!《三国演义》成为了我生活中最好的“朋友”,它教给了我如何做人、做事,它是我最喜欢的古典名著!
学生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3《三国演义》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
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罗贯中写诸葛亮太多智了,所以后人评价诸葛多谋而似妖。
现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可能是因为他的儿子篡了汉。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
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
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曹操还是个实干家,曾经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讨伐董卓。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伟大之处。
刘备仁义礼智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长坂坡摔阿斗,为了自己的大将险些因阿斗被困曹营,而将阿斗摔死,但是后人评罗贯中写刘备,刘备尽善而似伪。就是太虚了啊。你想啊书中说刘备异像长臂过膝,你想啊,刘备将孩子举过头顶到放在地上以长臂过膝哪能摔得着啊。
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学生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4外面艳阳高照,阳光的气味香喷喷的,闻起来让人神清气爽。在这样的好天气中,我拿起了我最喜欢的书——《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中最让我喜爱不已的场景便是火烧赤壁了,那一把大火烧得曹操大军晕头转向,连曹操也差点丧命。但在这次的战役中,最大的功臣还是黄盖,如果不是他诈降,曹操也不会上当受骗。
读着这个故事,我的脑海中逐渐浮现出一副大火连天,一只只战船被慢慢烧掉,船上的将士仓皇逃窜的场景,也仿佛看到了曹操心急火燎的逃窜,结果被关羽抓住的情景。就连窗外的树叶也“沙沙”作响,好像在说:“我们的祖先见证了赤壁之战”。这本书让整个故事的情节活灵活现得浮现在我的脑海之中,这本书真是妙不可言!
火烧赤壁大部分是文臣的功劳,而三英战吕布则是真刀真枪的打仗了。从“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中可以看出,吕布是非常厉害的人物,吕布是豪杰,不畏生死。但是有胆量敢跟吕布对战的,也一定不会是普通人。刘关张三人敢冒着生命危险跟吕布对战,也一定是有勇有谋之人。
我坐在椅子上,仿佛感觉到了战场上穿过来的阵阵杀气。这时,我觉得,就连天也阴沉沉起来,太阳躲在云中不敢出来,仿佛被他们四人的武艺和智谋给吓坏了。就连窗外的小狗也“汪汪汪”地大叫起来,仿佛看到了什么异常危险的事情。
文臣武将,各有所长,虽然我非常羡慕武将的武艺高强,但是我还是更佩服文臣的机智聪明。诸葛亮算是我最敬佩的文臣了,他的草船借箭广为流传,面对艰巨的任务,他也能冷静思考,把曹操的箭给取到手,让周瑜自叹不如。
这时,窗户外面安静了下来,传来一阵阵淡淡的幽香,仿佛大家都对诸葛亮敬佩不已,都不敢说话了,连花儿也为诸葛亮献上了自己的花香。
外面的天渐渐地亮了起来,空气也清新了,鸟儿的清脆歌声再次响了起来。而我的心中却是对文臣武将的敬佩之情。《三国演义》,这本书真是妙不可言!
学生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5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使我意味深长。《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刻画了200多个人物形象,把许多人物写得淋漓尽致,比如说:刘备、关羽、曹操、诸葛亮等。这本书主要写魏、蜀、吴三国之间发生的斗争,这本书从东汉末年一向写到晋朝那个时代。书中有几个人物让我对他们产生了很深的感受。
首先是刘备,从一开始的桃园三结义这个故事就让我对刘备产生了很深的感受,他十分重情义,也很有爱心,也十分的顾全大局,就拿三顾茅庐这个故事来说,刘备为了统一乱世,三次才请到了诸葛亮,他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十分敬佩他。但刘备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受到打击不能控制自己,关羽、张飞被杀害后,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听诸葛亮的话,必须要攻打吴国,导致失去了一员战将,如果他当时听从诸葛亮的话,就必须能联吴抗曹。
然后是关羽,他一生获得了许多的战功,比如说: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等等,他为了与刘备会合,便不远千里来找刘备,斩颜良,诛文丑,结果鲁莽的张飞以为他背叛了刘备,准备要杀他,然后又看见他跟敌方打仗,这才明白。于是关羽和张飞准备一齐去找刘备,最后最后与刘备会合,想象着那令人激动的场面,真为他们而高兴!在书中描述关羽的一句话是: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手拿青龙偃月刀,还有赤兔马。这样搭配,简直是无人能敌!
最后是曹操,曹操是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在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说:当这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二人,刘备吓的把筷子掉在了地上,又装作害怕打雷,这才蒙混过关。他在统一魏国时,能够说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的策略,无不能够统一天下。但曹操生性多疑,在赤壁大战中,只是因为周瑜的一个小计策,而失去了蔡瑁、张允那么好的将军,也导致了他们没有好的水军将领,也没能识破庞统为他带给的连环计,结果大败而归,全军覆没。最后让司马家一统了乱世。
刘备文学【第三篇】
关键词:心理传记学;刘备;本我;超我
一、引言
刘备“雄姿杰出,有霸王之略”,是三国时期伟大的政治家。作为历史上仁义忠厚的英雄典范,其为人之道与君臣之道一直受人褒奖。在汉末群雄角逐的年代,土地兼并、瘟疫盛行、 军阀割据等社会问题异常突出,倚兵仗将、跨州连郡者不计其数。刘备集团与其他各军阀相比,实力更是相形见绌。“安身守命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但是年幼以贩履织席为业的刘备却凭借“折而不挠,败而不倒”的精神,屡次与命运抗争,摆脱命运的束缚。一次次的失败、逃离、依附,最终使他成就一番帝业。在群雄争霸中占据一席之地,刘备建立蜀汉政权,摇身成为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势力之一,皇帝梦终于实现。然而正当他走向事业的巅峰,蜀国也正强大的时候,他的谢幕表演――夷陵之战紧接着上演了。夷陵之战也被称为V亭之战,是三国时期刘备率诸军伐吴的重大战役,同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齐名,是三国中关乎蜀国政权存亡的三大战役之一,同时也是刘备一生中最大的决策失误。这场战役中刘备集团的惨败成为蜀国在三国鼎立势力中由胜到衰的转折点,同时也揭开了刘备个人以及刘备集团的悲剧命运。刘备从蜀汉皇帝到夷陵之败仅仅经历了两年时间,在位时间如此之短,在历史上也很鲜见,还没有来得及享受成功的喜悦却要品尝失败的痛苦。
那么,一个能从平民登顶皇权的“盖世英雄”, 是什么导致他的性格急剧逆转? 是什么导致蜀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急剧衰亡?从历史的角度,我们可以将刘备的失败归结于蜀国相对薄弱的军事和经济实力等客观因素。但是刘备在其势力比较薄弱的创业初期,尚且能够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成就一番事业,但为什么在已有一定成就之时却急剧走向衰亡?很显然,决定成败的主要因素不在外部,而主要在其内心。本文尝试从心理传记学这个独特的视角,用精神分析理论创始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和本能压抑理论对刘备的人生悲剧作出全新的
阐释。
二、心理传记学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心理传记学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的学术领域,作为质性研究的典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艾伦・艾尔姆斯曾说过“心理传记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方式”[1]。这是一种独特的研究方式,区别于传统的实验研究,走出了人工控制、模拟的实验环境,进入真实的生命世界。心理传记学的研究对象也不是匿名的,而是那些存在于一定历史背景下的真实的生命个体。简而言之,心理传记学就是收集传主的相关资料,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相关资料中寻找突破口,对“悬疑性问题”进行解释,进而了解传主生命发展全过程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和传统的量化研究不同,不是为了追求统计上的显著,而是更多地考虑社会文化因素,还原“人”的真实面目。同时这种研究方法的目标不是为了寻求一类人的共同性,而是探求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正是由于这种研究方法的特殊性,才使得心理传记学具有了独特的科学研究价值,为更多的研究者所接受。
精神分析与心理传记学的相遇始于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所写的 《列奥纳多・达・芬奇与他童年的一个记忆》,这篇文章堪称心理传记学的开山之作。而后埃里克森的《甘地的真理》《青年路德》推动了心理传记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精神分析理论的融入使心理传记学具有了“现代化”的特征。弗洛伊德在《本我与自我》一书中指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处于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无意识领域,是本能欲望的储存库,追求快乐原则。自我迂回于本我和超我之间,起一种调节作用,将不被社会接纳的东西压抑和储存到无意识领域,帮助本我躲开外部世界的威胁,从而促进人格的协调发展,自我奉行的是趋利避害的现实原则。超我则处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由自我理想和良心两部分组成,受道德原则支配,是一切道德的代表。它的功能是抑制本能冲动并按照社会道德规范监督自我。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对我们如何研究人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尤其对于如何建构和谐的人格观,如何使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分析一代帝王刘备,我们可以形成如下清晰的轮廓。
刘备一生的奋斗历程也表现出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者的互动,但是对刘备而言,这一互动又别具特色。夷陵之战不仅是刘备悲剧命运的转折点,也是刘备性格急剧变化的转折点。夷陵之战前,超我占据主导地位,本我被压抑,毫无表露。年幼的时候刘备便有“兴复汉室”的伟大理想,这个理想好比是超我里的自我实现。之后刘备一直以超我为准则,为实现超我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努力,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压抑本我与超我相冲突的无意识欲望。刘备早年颠沛流离,投奔多个诸侯以求时机,从坐镇徐州到依附刘表,他的军事谋略和眼光也逐渐趋向沉稳持重。虽“机权干略不逮魏武”[2],但“弘毅宽厚,知人待士”[2],谦卑有加,不骄不躁。正是这种难得的超我主导所形成的性格特征成就了他非凡的霸业。尤其是赤壁之战以后,刘备的人生达到最辉煌的时刻。他运筹帷幄,正确判断当时形势,意识到联吴抗曹的军事战略意义,善纳众谏,谨慎行事。从而下荆州、取益州、夺成都、定汉中,建立了蜀汉政权。
然而,实现超我“兴复汉室”的伟大理想后,刘备被胜利的喜悦冲昏了头脑,失去了一个王者应该具备的理智,不再如以前那样谨小慎微,对本我也不再有意识地压抑,本我冲破束缚进入意识领域,压抑已久的本我释放过度。这时本我超越自我和超我,占据主导地位,三者失衡。刘备的性格在后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拒纳众谏,一意孤行;急躁冒进;刚愎自用,恃胜而骄;与达到事业巅峰前的刘备判若两人。本我对刘备悲剧的作用集中表现为作出错误的军事决策,举倾国之兵攻打吴国,导致夷陵之战的失败。从此蜀国走向了衰落,刘备也骤然从人生的巅峰跌落最低谷,完成了他最悲情的谢幕。
三、早期:压抑的本我
本我是人生命的核心,也是人格结构中最基础、最恒久的部分,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正确地认识本我、了解本我,对构建和谐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本我是人本性的自然性或者动物性的一面”[4],不受理智和逻辑的约束,也没有道德观念、善恶的标准,所以具有非理性的特征。它的惟一目的就是发泄本能冲动,追求快乐原则,好比是一个天真任性的孩子,无拘无束,即所谓“原始”的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指出,本能处于人类各种需求的最基础位置,为人类的生存提供源动力,我们不能消除它,但可以对其进行理性控制。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比较容易冲动,有些人比较自我,有些人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不顾他人的感受,与他人发生冲突,有些人不懂得在个人需要和社会规则中作出协调。这些人的本我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设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按本我来做事,不受约束,随心所欲,这个社会将无法正常运行。正如《潜意识的意义》一书所说:“如果要在社会中与他人和平相处,就必然对本我进行束缚和压抑。”[3]“压抑是精神分析最为核心的概念”[3],是一种最重要、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压抑往往是将意识所不能接受的冲动和欲望潜藏于无意识领域。但是过分的压抑,会使个体出现心理疾病,进而引发各种神经症。同时,压抑具有暂时性,欲望并没有真正消失,而是在时机成熟时以伪装的形式再次出现。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才能,适度对本我进行压抑是
必要的。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皇权旁落,奸臣当道,百姓苦不堪言。刘备出身贫苦,少孤,与母以织席贩履为生,辛酸自知。正是这样一个落魄不堪的处境,使刘备产生了对皇权的崇拜。史载“先主少时,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2]这看似是儿童口出狂言,实际却是胸怀大志的无意识流露。“兴复汉室”是刘备一生追逐并为之不懈努力的伟大理想。
但是刘备本我与生俱来的真实、原始的性格特征并不利于超我的实现,刘备便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压抑,使其暂时潜藏于无意识领域。本我在刘备成为蜀汉皇帝之前一直毫无表露。前期,在超我的作用下,刘备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为:善纳众谏,谨慎行事;沉稳持重,镇定自若;谦卑有加,不骄不躁。刘备一无地盘,二无兵马,寄人篱下,在群雄角逐中屡战屡败,但是屡败不倒,凭借自己不服输的气势抗击天下权贵,最后建立蜀汉政权。这与其积极的性格特征是分不开的。
1.善纳众谏,谨慎行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5]足可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对一个人的成功多么重要。由于我们个人思维、能力、视野的局限,独自进行重大决策时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而且会有很多失误,所以我们要广开言路,善纳众谏。历史上的政治家由于善纳众谏而最后取得成功的例子不计其数。春秋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先后两次变法,废除奴隶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成为当时七国中最富强的国家。西汉刘彻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建议,保障了黄河流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唐朝唐太宗和唐玄宗均颇具政治眼光,善于纳谏,在他们统治的时期,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刘备也不例外,他出身卑微,势力薄弱,从黄巾起义起兵之初,便清楚地意识到,如果要实现“兴复汉室”的伟大理想,只靠一个人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他人的智慧。于是他求贤若渴,四处网罗人才,对文臣武将的建议都能仔细斟酌,虚心采纳。他不仅善于纳谏,而且不顾自己年长的身份主动求谏。“三顾茅庐”的历史佳话一直为后人称赞,刘备躬身三次请诸葛亮出山,毫无骄横之态。他的谦卑和诚心打动了诸葛亮,诸葛亮最终答应出山,此后一直献计献策,辅佐刘备。“隆中对策”指明了刘备嗣后的军事战略方向:东和孙权,北拒曹操;先取荆州,再取益州。其历史意义不可估量。古语云“得人才者得天下”,刘备在以后的军事、政治生涯中,正是得益于诸葛亮的出谋划策、鼎力相助,才奠定了他三分天下的基业。刘备素有“宽仁有度,得人死力”的美誉,对待人才一视同仁,不以貌取人,而是善于接纳,将其价值最大化。张松和法正本属刘璋麾下,刘璋昏庸无能,毫无大志,于是他们转投曹操,但曹操“不存礼松”。张松倍受屈辱,志不得酬,回到益州,劝刘璋和刘备结好。刘备礼遇张松,对其尊重有加。张松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里应外合,出谋划策,最后击败刘璋,顺利攻占益州。此时超我的理智战胜一切,所以刘备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审时度势,善纳众谏,谨慎行事。刘备将“跨有荆益”作为既定目标,也就有入蜀的打算。诸葛亮和庞统在谋划取蜀的大计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初期的行动中庞统的作用尤为突出,向刘备献出了夺取成都的计策,史称“庞统三计”。刘备采纳“中计”,一举夺下成都。刘备在定蜀之初,为了安定社会秩序,听从诸葛亮之议“刑法峻急”,采用刘巴“平诸物贾”的计策,治理当时的经济困境。此外,刘备对曾经反对过自己的人,也能不计前嫌,以德报怨,对他们的计策更是虚心接纳。黄权,作为刘璋的属下,曾坚决反对刘璋邀刘备入蜀,而且最后才投降,但是刘备不计前嫌,拜其为偏将军。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黄权随军出征,运筹帷幄,出谋划策,杀夏侯渊、占据汉中都是黄权的计策。董和、李严、许靖都是刘璋的部属,曾坚决反对刘备征蜀,但在归降刘备后都得到了重用,他们最终成为蜀汉集团的核心人物。刘备独特的用人之道,营造了一种宽松的进谏氛围,使文臣武将都能畅所预言,各抒己见,刘备也能仔细斟酌,积极采纳,谨慎行事,为以后在群雄争霸中崭露头角,建立蜀汉政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沉稳持重,镇定自若
刘备的一生坎坷无比,常常被追打得落荒而逃,自身难保。但一次次的打击磨难他都咬牙挺过来了。据不完全统计,刘备一生征战22次,其中胜利9次,失败13次。失败的次数远大于胜利的次数,所以刘备一直处于被追击的逃跑状态,但是每次都能成功脱逃,化险为夷,这正是凭借着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的良好心态。刘备一生中四失妻子。其中吕布就两次擒到刘备的妻子。公元195年,曹操攻打吕布,被打败的吕布被迫投降于刘备。公元196年,袁术攻打刘备,吕布借机投靠袁术,偷袭刘备,掳走刘备的妻子和儿子。最后刘备借助曹操的势力打败吕布,才夺回自己的妻子。公元200年,刘备参与“衣带诏”事件谋杀曹操,事情败露,曹操攻打逃到袁绍处的刘备,刘备大败,曹操虏获刘备的妻子及关羽。公元208年当阳之战,曹操在长坂追上刘备,刘备不得不抛弃妻子逃跑,这次刘备的妻子并没有被曹操俘获,赵云于乱军中救出了刘备的妻子和孩子。一次次的妻离子散,一次次的关键时刻,刘备依然能不慌不乱,冷静面对。甚至可以暂时放下亲情,以大局为重,这种镇定自若的心态无人可比。在“煮酒论英雄”的典故中,刘备的镇定自若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喝酒过程中曹操说当今天下就刘备和曹操两个英雄时,刘备以为曹操看穿了他的心思,手上的筷子掉到地上。幸好这时候打雷了,刘备于是说雷声把自己吓到了。曹操觉得会被雷声吓到的人是成不了大器的,于是对刘备放松了警惕。小不忍则乱大谋,刘备锋芒暂隐,静待转机,镇定自若,这种良好心态一次次解救刘备于危难之中,一次次使他化险为夷。为以后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谦卑有加,不骄不躁
刘备具有特殊的人才凝聚力,善于团结各类人才为其效力,而且这些人才都对刘备忠心耿耿。张飞、关羽、赵云、诸葛亮便是很好的代表。据史载,刘备麾下的人才相当稳定,一直跟随刘备,没有弃之而另投他者,这正是由于刘备的谦卑,使他们死心塌地为刘备效劳,一生追随,誓死不变。刘备起事之初,手下只有关羽和张飞。“先主与二子寝则同床,恩若兄第,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2]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同时也可以看出刘备的谦卑,与他们一同吃睡,毫无尊卑之分。日后他们之间的情谊有增无减,与袁绍、袁术之间的自相残杀形成鲜明对比。再如,关羽被曹操俘获,曹操施予重金希望关羽可以为他出谋划策,但是关羽不为所动,在时机成熟时毅然离开曹操,又去追随刘备。足以见得刘备身上所具有的独特人格魅力,使人才可以始终不渝,誓死效劳。赵云本是公孙瓒的部下,但也被刘备的谦卑所吸引,最后投靠刘备,不离不弃,始终忠于刘备。
综上所述,前期,刘备在超我的主导下所形成的性格特征,使刘备善于听从不同人的建议,遇到任何困境都临危不乱,凝聚了一批誓死追随的人才。自身的素质加上外在的帮助,使刘备的成功成为一种必然。
四、后期:失控的本我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年号章武。刘备久战沙场,最后谋得三分天下,也算是功成名就。但是当他做了君主后,却失去了一个王者应有的冷静,不能顾全大局,忿而出兵,最终酿成了晚年的灾祸,托孤白帝城。夷陵之战爆发于公元222年,是刘备企图为关羽报仇而和孙权进行的一场战争,试图通过战争夺回荆州。在战争中,刘备凭借着屡战屡捷的战斗士气、有利的地形和充足的军资原本完全可以打赢这场战争,但是刘备却败在了孙权的一个小将陆逊手中,这是为什么?作为一军统帅,刘备战遍大半个中国,戎马一生,鞍马劳顿,未必不懂军事,为何会仓促起兵?为何会在战术上犯错误?为何会不识陆逊的火攻?为何会去发动一场根本没有意义的战争?也许我们可以说是由于年龄增长导致了他的某些不明智举措,功成名就模糊了他的睿智之心,埋葬了他的沉稳心态。但这些都是外在的客观因素,根本原因在其内心:刘备不再如先前一样能很好地控制本我,致使其人格结构中压抑已久的最真实、最原始的部分浮出水面,超越超我和自我的主导地位,三者失衡。这时体现出来的才是最真实的刘备形象。“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从某种角度来说,性格对悲剧的产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决定历史事件的内在因素。
1.拒纳众谏,一意孤行
前期的刘备由于善纳众谏,积极听取不同人的意见,带来了事业的鼎盛。但此时他却一反常态,一意孤行。为了阻止这场战争的爆发,群臣纷纷进谏:诸葛亮一开始就深刻地指出:“不可,方今吴欲令我伐魏,魏欲令我伐吴,各怀诡计,间隙而乘。王上只宜按兵不动,且与关公发丧。待吴魏不和,乘时而伐之,可也。”[6]他希望刘备慎重考虑,不要贸然出兵,暂且先给关羽举办丧事,等待孙权和曹操不和的时候,趁势而攻伐。但是刘备并没有审时度势,从大局考虑,而是对诸葛亮的建议置若罔闻。接着赵云劝谏:“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7]赵云的劝谏之词虽然体现了武将的理想主义,但其主旨是很明晰的:提醒刘备要认清当前复杂的形势。此时,曹魏已横扫中原,建立了稳固的根基,汉中之战大大激化了蜀魏两国的矛盾,赤壁之战后,魏国一直将矛头指向孙吴,但刘备夺取汉中后的局势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刘备一旦东征,吴蜀联盟不仅被破坏,还会使曹魏坐收渔翁之利。赵云本来是公孙瓒的部下,投靠刘备后无论遇到何种危难困境,总是挺身而出,对刘备忠心耿耿。刘备因此盛赞赵云“子龙一生都是胆也”[7]。但此时对赵云的劝谏,刘备也不予采纳,一心只想为关羽报仇,因兄弟的小义,而不顾“兴复汉室”的大义。赵云接着劝谏:“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6]赵云希望刘备不要因为自己的私怨恩仇而耽误了统一天下的大计,要以“天下社稷为重”,如此推心置腹的劝谏,刘备还是没有采纳。和赵云一起反对东征的还有秦宓,“广汉秦宓上陈天时必无其利,先主怒,絷于理。”[8]如此的忠言并没有唤醒复仇情绪强烈的刘备,反而使他将秦宓抓进监狱。“臣死无恨,但可惜新创之业,又将颠覆耳!”[6]此时的秦宓已经预见到了战争的结局,但是刘备却深陷复仇的困境无法自拔,拒纳众谏,誓死伐吴,以致走向最后的灭亡。
2.急躁冒进
刘备一向以镇定自若著称。兵败当阳,后有曹操的追兵,一行辎重千辆,沿途又有不断投靠的百姓,包袱重,行动缓。即使在快要被追兵追上的紧迫状况下,刘备依然不慌不忙。即使在赤壁之战中,刘备都未曾急躁过。但是夷陵之战,刘备本我的急躁超越理智,急于复仇,急于出兵,根本无暇研究双方的兵力,贸然出兵,最终被陆逊所败,刘备的急躁冒进与吴将陆逊所表现出来的理智冷静形成很大的反差。陆逊成功的出发点在于紧紧抓住了刘备的焦躁、冒失、求胜心切,并以此为突破口“火烧连营”取得大胜。
3.刚愎自用,恃胜而骄
夷陵之战之初,在夺取了一系列胜利,进位汉中王,据有巴蜀之地之后,蜀汉军心士气甚锐。此时的刘备也被连续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心气十足,开始飘飘然起来,全军上下产生了一种骄傲轻敌的情绪,不再谨小慎微,而是麻痹大意,忘乎所以。陆逊的一段话就足以证明:“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部复生,犄角此寇,正在今
日。”[2]此时的刘备甚至对一向很害怕的曹操也不放在眼里了,竟然狂妄地说“曹操虽来,无能为也”。[2]如此多的胜利,使他不仅敢称王称帝,而且还让关羽攻取襄樊,对吴魏同时用兵。关羽被杀,仍然没有唤醒刘备,他依然认为自己的兵力远超吴,无需做更多的准备,无需练兵,无需进行周密的布兵、进军计划。在夷陵之战以前,刘备的谦逊和关羽的刚愎自用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是夷陵之战后,刘备却和关羽的性格一致了,自以为兵多将广,所向披靡,可以一举攻下东吴,然后伐魏。然而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兵力,过低地估计敌方的力量,只能带来失败。夷陵之战的失败在所难免。
综上所述,后期,当超我的理想实现时,刘备放松了警惕,忘乎所以,失去了王者应有的理智和冷静,不再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言行,对本我也不再适度控制。没有了外界的约束,压抑已久的本我释放过度,导致三者的失衡,最终导致了夷陵之战的失败和刘备集团的急剧衰亡。
五、一种假设:健康发展的自我
弗洛伊德指出:完整的人格结构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构成的一个能量守恒的封闭系统。这三者相互作用,相互调节,从而形成一种动态结构而不是静态组合。如果一个人的人格要得到正常的发展,形成和谐健康人格,这三者的能量要保持动态平衡,处于协调状态。如果这三者的能量不能彼此协调,厚此薄彼,就会导致人格障碍,形成畸形人格。因为整个人格系统的能量是守恒的,如果其中一者的能量增大,其他二者的能量必然减弱,三者的动态平衡也就破坏了。假如超我占主导,个体就会过于道德化、理想化,脱离实际,趋于“道德”人;若本我占主导,个体就会一味地追求快乐而不顾社会和他人的利益,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或者不道德行为,不会用理性思维审视一切问题,容易偏激,趋于“原始”人;若自我占主导,个体就会过于实际,缺乏理想与追求,趋于“现实”人。三者中任何一者的能量过高或者过低,都会造成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偏差,导致人格障碍,形成心理疾病。所以一定要维持三者的动态平衡,以形成和谐人格。
纵观刘备的一生:早期,超我占主导;后期,本我占主导。三者的能量一直处于失衡状态,不能彼此协调平衡。那么怎样才能使一个人既有伟大的理想而又不抹煞其本能欲望?弗洛伊德认为这里起关键作用的是自我。“健康的人格状态中,自我成为精神的主体,将本我的欲望适应于超我和现实的要求,一边又满足这种欲望的状态。”[9]由此可见,自我是人格结构的管理者和执行者,在人格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它好比一位“仆人”,侍奉着三位主人:本我、超我、外部世界。整个人格系统和谐的关键是看自我是否强大,如果自我足够强大,健康发展,就能很好地协调三者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满足本我、超我和外部世界的要求,协调三者的能量,使三者平衡。
由此我们可以做这样一种假设:如果刘备拥有健康发展的自我,可以很好地协调本我和超我,维持动态平衡,形成和谐人格,结局又是怎样呢?夷陵之战是刘备的一意孤行之殇,本来蜀国建立后就应该结束连年战争,修养生息,安居乐业,储存力量,以便日后兴复汉室。这原本也是诸葛亮为蜀国制定的国策,但是却被刘备破坏了。以怒兴师,犯了兵家之大忌。战争中,刘备决策失误却仍自以为是,不听劝告,最后以战败而告终。如果拥有健康发展的自我,平衡三者的力量,其后期压抑的本我也不会过度释放,也许就可以从源头上避免夷陵之战的爆发,蜀国的势力也就不会受到严重挫败,辉煌就可以持续,刘备统一中原也是有可能的。
六、总结
综上所述,从心理传记学的角度,我们对刘备悲剧的成因有了全新的认识,造成这一历史悲剧的最主要原因不是外在的客观因素,而是内在的心理因素。我们对刘备一生的奋斗历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刘备的一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早期,本我被压抑,一直没有表现出来,在超我的主导下刘备完成了由贩履织席到蜀汉皇帝的华丽转变;后期,压抑已久的本我释放过度,本我与生俱来的性格特征最终导致了夷陵之战的失败,进而造成了刘备的人生悲剧。通过早期和后期的对比,我们发现刘备的性格在超我和本我的主导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前后判若两人,我们看到两个截然不同的刘备形象。前期超我主导,后期本我主导,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力量失衡,导致刘备形成了不和谐的人格,内在的因素进而导致了刘备的悲剧,使刘备的衰落成为一种必然。
参考文献
[1] Schultz W T. 心理传记学手册[M]. 郑剑虹, 等, 译。 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1.
[2] 陈寿, 裴松之。 三国志[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7.
[3] 郭本禹。 潜意识的意义[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9: 49.
[4] 杨力。 本我 自我 超我――论张生的人格结构[J]. 名作欣赏, 2010, 17: 6.
[5] 司马光。 资治通鉴[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6] 张道葵。 夷陵之战审视[J].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 1997.
[7] 黄昕玮, 苏珂, 阳建雄。 三国志・ 蜀书・ 赵云传[J]. 作文大王: 中高年级, 2009: 16-18.
[8] 常璩。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刘备文学【第四篇】
本文是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的,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小学生阅读。细节描写是本文的重要特色。作者着力刻画了刘备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写出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另外,环境描写和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恰当使用也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课程标准》认为教师要在课堂上“尊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在教学中紧扣“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刘备诚心诚意的邀请诸葛亮”这一中心问题展开教学。采用自主探究、感悟然后交流的学习方式。带领孩子们在文本语言中穿行,让他们自己去跟作品打交道。在轻松愉悦地环境下引导他们跟文本对话、跟老师对话,指导学生完整地走一个阅读教学过程,较好地实现学生、教师和文本的对话,并适时引用故事原文,拓宽阅读角度,激发学生对古典名著的兴趣。
1.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理解刘备三请诸葛亮求贤若渴的心情,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2.品读张飞的语句,理解对比反衬的写法,了解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
3.能用“来到……,只见……”描写一处景色。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有感情地读刘备三顾茅庐时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的语句,体会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2.开放文本,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A.大声朗读课文二、三自然段,画出刘备言行的语句。
B.再一次默默地用心地读一读你画出的句子,想一想哪些词语让你体会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做上标记,想好理由。
交流一: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
(1)刘备在对谁说话?(张飞)张飞说了什么刘备这么生气?指名读张飞的话。
(2)刘备和张飞之间是什么关系?(结拜兄弟,誓死相随)那刘备为什么如此生气呢?指导朗读。
(3)刘备和张飞是结拜弟兄,现在,刘备竟然为了一个乡野书生斥责自己誓死相随、桃园结拜的兄弟,可以看出?
(4)捆只能捆来人,却捆不来人的心啊! 让我们再来读读刘备的话,感受他的赤诚之心。(生齐读刘备的话)
(5)课文描写张飞的鲁莽,是从侧面衬托了刘备的诚心诚意。(板书:侧面描写)
(1)刘备他们为何不快马加鞭,扬起一路灰尘赶马到草堂前,而那么早就下马步行呢?(怕马蹄声惊扰了诸葛亮)半里是多远呢?有250米,半里多路就比我们学校操场一圈的距离还要长。
(2)同学们可能有所不知,古人对特别有地位的人有这样的要求,叫文官落轿,武官下马,表示极大的尊敬。当时的刘备是一方诸侯,而诸葛亮不过是一介草民,但刘备却对诸葛亮行如此大礼,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意)
(3)谁能读出刘备的诚意,谁就是小刘备。
(1)从“轻轻敲门”、“轻轻地走进去”,你体会到了什么?为什么都要“轻轻地敲门”呢?
(2)“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1)刘备为何让他俩在门外等侯?
2)是啊,刘备是怎样“恭恭敬敬”地站的呢?谁来表演一下刘备“恭恭敬敬”?(弯着腰,拱手作揖)他完全可以怎样站?透过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1)看看书上刘备站了多久,一个时辰就是?两个小时,还有一个时间,半晌是多长时间?“半天”起码也得一个小时,同学们想象一下,刘备恭恭敬敬站了半晌又两个时辰……你知道他们年龄吗?一位47岁的首领,对着一位27岁的毛小伙子站了半晌,一个站一个还躺着。哎呀,这刘备可真是礼贤下士!齐读这部分。
2)这个时候,在外面等候的张飞耐不住性子了,他一看,大哥竟然还在那儿等。想一想,张飞会怎么做?
出示原文中片段:张飞大怒,谓云长曰:“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云长再三劝住。
3)张飞的心情我们能理解,一般的人有这般耐心吗?(没有)那刘备为什么就能做到呢?老师迫切地想来采访一下刘备,谁愿意来做一回小刘备?
刘皇叔,您一直站在那儿等,难道您不觉得累,不感到冷吗?、
刘皇叔,这诸葛亮不过是一介村夫,还要摆臭架子,您苦苦等候这样一个人值得吗?
刘皇叔,依我看这诸葛亮不过是徒有虚名,并无真才实学,我看他是不敢出来见您,有意躲避您啊?
刘皇叔,我看这诸葛亮分明是在装睡,他是有意戏弄您,您可千万别上他的当啊!
4) 就这样,刘备在春寒料峭的门外足足等了两三个小时,诸葛亮才悠然醒来。他这么做都是为了求得诸葛亮这个人才,对贤才如此渴求,这就叫做“求贤若渴”(板书)。
1.见面以后诸葛亮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才华?他真的很有能耐吗?值不值得刘备这样“诚心诚意”地去请呢?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这是一个比喻句,它的前后两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茅塞顿开”还可以换成哪些词?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也时有发生,比如:
当你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老师或同学的指导会让你_______。
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难题时,父母或老师的一番话会使你_________。
(3)三分天下的具体策略是什么样的?
出示: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势力较大,不能与他较量。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了三代,深得民心,可以以他为外援,不可谋取他。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但是它的主人刘表不能守住,益州有险要的关塞和广阔肥沃的土地,物产丰富,但君主昏庸,这是天助您啊!您是汉朝皇帝的后代,威信和义气闻名于天下。如果占据了荆州和益州,凭借两州险要的地势,西面与各族和好,南面安抚各族,对外跟孙权结成联盟,对内改善国家政治,那么汉朝的政权就可以复兴了。
(4)而诸葛亮的一番话,让刘备——引读(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板书:才华横溢)
2.老师真替刘备感到高兴,有句成语说得好,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有了诸葛亮,刘备如鱼得水。
出示:“诸葛亮出山后……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指名读。
(1)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在同一张床上睡觉,这样的关系可谓是(亲密无间、情同手足)。
(2)鱼和水是什么关系?在这里,谁是鱼,谁是水?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能通过读把刘备内心的兴奋之情表达出来吗?
3.刘备以他的诚心和谦恭感动了诸葛亮,从此,诸葛亮出山也诚心诚意辅佐刘备南征北战,帮助他打了很多很多胜仗,你知道哪些胜仗?(火烧赤壁、三气周瑜、空城计、草船借箭……)最后还建立了蜀汉王朝,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可见,卧龙先生不是浪得虚名,他不飞则已,一飞冲天!这样的结果书上早已有了暗示。
出示:“他们来到隆中……景色秀丽宜人。”
(1)指名读。
(2)这儿的卧龙好像是用来比喻山冈的,其实也是
用来隐喻谁?这真是贤人居雅地呀!(3)那你觉得隆中的景色美吗?美。那我们怎样才能将一处景物写美呢?
(4)谁能找找作者描写了隆中的哪些景物?难道隆中只有这些景物吗?为什么不写其他的?这些最具特点。所以我们想写好一处景物的第一个要点就是——选取几个有特色的景物。比如你来到公园,你会选取——?
(5)那么仅仅将这些景物罗列出来就可以了吗?在看看书上这些文字,哪儿吸引了你呢?你真聪明,如果你能用上一些生动的词语来形容这些景物的话,那就会吸引人了!
(6)练笔:你也用上“来到……只见……”写一段话。
认真品读《三国演义》。
最后,让我伴随着这首感慨历史而又不乏英雄气概的赞歌走出课堂,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8三顾茅庐
刘备 诚心诚意 诸葛亮
求贤若渴 才华横溢
《三顾茅庐》这篇课文已不是第一次执教了,教材已经非常熟悉。但作为互听互评课同课异构的课题,却是首次。课文的主线十分明显:刘备的诚心诚意。于是这也是我最先定下的教学思路,就围绕这个“诚心诚意”做文章。
不过我一直在琢磨的就是:如何将这堂课打造成一节学生喜欢的并且能从中激发起阅读兴趣的情趣课堂呢?如何能给这堂课寻找一个亮点呢?反复思索后我的目光落在了这篇课文的体裁上——这是一则历史故事。既然它是故事,那它本身应该就是学生所爱的,教师何不再将“故事”的特性放大一下呢?故事本该是生动曲折、扣人心弦的呀,如果课堂上也能让孩子自己读得兴趣盎然、情趣飞扬那该是件多么令人欣喜的事情。对,就从故事入手!由于课前查阅了大量资料,对故事的来龙去脉有了多方面立体的了解,“三顾茅庐”的原版故事可比课文中要跌宕起伏的多了。我就想着如果将我在查阅资料中吸引我的情节也适时地传递给孩子们是不是更能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呢?于是就有了开篇的故事导入,这样简单几句的背景介绍其实旨在给课堂增添点“玄乎”的氛围:你看,当时天下大乱,想得到诸葛亮的可不是刘备一人,他可是水镜先生最出色的弟子呀,各方想得天下的能人贤士都虎视眈眈着呢!为什么偏偏让刘备给得到了呢?课堂上在讲述这段背景时我发现学生听得很仔细,迅速进入了课堂状态,并且很快就找出原因:正是因为刘备的诚心诚意。
用故事导入的方式其实也获得了学生对我的信任,他们愿意跟着老师一起听故事、学故事、讲故事。四(3)班同学的语文素养很好,接下来刘备的言行孩子们读得好,分析得也非常到位。像“还有半里多路就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等候”等这些关键词句孩子自己交流着就能体会出刘备的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当然,在学生畅言的同时,我没有忘记补充故事:刘备在等了 “半晌”又“一个时辰”时,张飞又是什么表现呢?自然地引出了原著中对张飞语言的一段生动的记录。读完孩子们就笑了,这就是故事的魅力,张飞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时也更能让孩子们体会到刘备的不容易以及发自内心的诚意了。
本课还有一个目标,就是感受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这部分课文中描述的语句并不多,仅仅为第四自然段的两句话,而且“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比较模糊。于是这儿我补充了一段翻译成白话的诸葛亮对天下形势的分析。分析中提到了《三国演义》中不少重要的地名、人名,我想这也会激发他们产生对这部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吧!
至于课文中的一段景色描写,又一次让学生感受到故事的神奇。看似描写景色,实际上也是暗喻了人称卧龙先生的诸葛亮在等待时机腾飞嘛!在这样浓厚的兴趣下,学习景色描写似乎也轻松多了!
这堂课的实施基本完成了我的教学设想,孩子们在浓浓的故事氛围中积极地亲近文本,也能将自己的体验代入角色,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当然,由于个人能力的有限,课堂上也留下了不少缺憾:
1、《新课程标准》上要求,中年级的语文课堂要留有5至10分钟给孩子写的环节。原本我的设计是指导完景色描写直接让孩子在课堂上练写然后再全班交流的,可是发现时间不够,只好将这一项留作课后作业了。其实在上课期间我就感受到,我部分语言不够简练,重复、罗嗦的话也不少,如果将教师语言优化一下,各环节切换得再干净利索些,我想是可以留下练写的时间的。
2、没有放手让学生来演一演:在学生交流到刘备恭恭敬敬站着等的时候,其实可以叫几个孩子到前面来表演:你认为刘备是怎么站的?让孩子们来模仿、表演,相信学生的兴趣会更浓,气氛也会更热烈。
3、在课文分析与朗读的分配上还不够合理,分析得多了,课文读得就不够了。在今后的课堂我中要重视并引导好理解后的读,毕竟“读”还是语文课堂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