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心得体会范文 致良知心得体会范文大全(汇总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良知心得体会【第一篇】

因为第一次看《王阳明心学》(罗智著)觉得费解,所以看到一半时找到了《知行合一》(度阴山著),本书通过清晰的描述王阳明一生经历的故事,帮助我们充分体会“知行合一”的内涵,把圣学表达的通俗易懂,非常感谢笔者的用心。“知行合一”强调的是遵循万事万物的规律,以“致良知”为准则调整自己的心态,反复练习,即可拥有做事的智慧和坦荡的行动力,修身尔后达天下。“知行合一”的秘密武器就是:简单到只要我们愿意“致良知”,就能明辨是非善恶,扫除心里恶习的蒙尘,照出朴实无华、善良的自己。

但是要从“致良知”中得到“大智慧”,就要能克己自律,一旦内心萌生不好的念头就要立刻掐掉萌芽,良知令我心能辨善恶,意识到自己“动心”了,及时修正还来得及,因为还没有得到“私欲”的利益,割舍的痛苦就不会放大,那就能快刀斩乱麻,所以“致良知”守则一:是能发现自己内在的恶,去除内在的恶;但是对于已经发生正在享受的不好的欲望,实践中克制起来很难,就像吸毒,吸毒的时候欲仙欲死,不吸毒了就百爪挠心,可是继续吸毒下去,又会加重自己的罪孽,不吸毒时又想得不得了,然后就一直在克制自己的过程中挣扎,痛苦不堪。(我想象中吸毒应该就是这样。)循序渐进“戒毒”的过程就是实现“良知”的过程,那么“致良知”守则二:是能发现自己外在的恶,去除外在的恶;可欲海无边,人的一生要面临很多私欲的挑战,我想我们尽量掌握好一个“度”,遇大事不为一己私利伤天害理,遇小事追求彼此合适,对他人宽容,也对自己公正。能做到君子坦荡荡立于天地间,就足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修心不是把自己搞得惨兮兮,而是追求情理结合,洞察自然规律,融入自然规律,用好自然规律,那也就算能自顾“知行合一”了。

良知心得体会【第二篇】

致良知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强调人应当依靠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来判断是非、善恶,并据此行事。如今,致良知的思想依然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道德有着深远的影响。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致良知的书籍,从中受益匪浅。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致良知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致良知强调的是我们应当凭借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来判断是非。我深有感触地意识到,时常受制于外在的社会压力和道德规范,我们往往会忽略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不得不承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为了权力、金钱、名利等而放弃自己的良知。然而,致良知教给我们的是要以真实和纯粹的内心为准绳,坚定地践行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

其次,致良知让我意识到再大的社会道德规范都无法替代个人内心的判断力。从小到大,我们被灌输了各种社会道德观念,不同的群体对于道德标准的要求也有所不同。然而,我们应该明白的是,只依赖外部的道德规范来作出决策是远远不够的。唯有依靠自己内心深处的致良知,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真诚和正直。

第三,致良知是我们自律的内在动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抉择和诱惑,需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在这个时候,致良知就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和导师。它不仅告诉我们何为是非善恶,更重要的是给予我们坚守初心的勇气和力量。只有用致良知作为自律的内在动力,我们才能在诱惑面前坚守真实的自己,做出真正值得自己和他人信任的行为。

第四,致良知是培养道德情操的基石。在我看来,道德情操是一个人品质的体现,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立身之本。致良知正是培养我们道德情操的基石。只有心怀良知,我们才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于他人和社会的影响。致良知从根本上教导我们做人要有责任感和担当,要关心和帮助他人。唯有培养道德情操,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最后,致良知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良知,应该虚心聆听它的声音。每个人的良知是独一无二的,它是我们内心的真实反应,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道德感。而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良知,所以我们应该相互尊重和理解彼此的道德标准。不能因为我们的良知和他人不同,就对其进行指责和否定,而应该以真诚和善意去交流和沟通。

总之,致良知是我们内心的天平,是我们行为的准绳。在这次读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致良知对于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致良知教会我们坚守真实和正直,是我们自律的内在动力,是培养道德情操的基石。我相信只有时刻倾听自己内心的良知,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的人。让我们以致良知为指导,不断追求心中真善美的理想境界,以此塑造自己和社会的美好未来。

良知心得体会【第三篇】

第一段:引言(触发思考)。

人们常说,“心有所知”,这句陈词滥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似乎已经习以为常,然而,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是否真正了解和关注良知的存在和作用呢?致良知是人们心底深处最根本的道德意识,是指引我们正确行为的良好内心力量。本文意在探究致良知的实质以及我们如何触及并引导它的内在声音。

第二段:致良知的定义与背景(解释概念)。

首先,我们来探讨致良知的含义。致良知指的是人们内心对于善恶标准的敏感和判断力。这种感知力是大自然赋予每个人的,它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属于人的天赋。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它可以指导我们分辨事物的真伪、判断行为的优劣,引导我们走向正义、真善美。良知是我们与神灵、与道德规范产生连接并产生道义行为的力量。

第三段:触及致良知(培养内在声音)。

那么,我们如何触及致良知并引导它的内在声音呢?首先,我们需要时刻保持理性和善意。理性是人类最为宝贵的品质之一,它能使我们抛弃偏见和个人主观意识,冷静客观地看待问题。善意则是我们对他人的良好感召,它使我们愿意关心他人的需要,乐于助人。通过培养良好的品质,我们能够更好地与致良知连接,从而听到它的声音。

第四段:致良知的体验与启示(归纳经验)。

在实践中触及致良知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得以体验到一种心灵的愉悦感。心灵的愉悦是指我们在做出正确行为时所感受到的快乐与满足。这种快乐与满足是一种非物质的收获,它远比物质的财富更有价值。在与致良知连接的过程中,我们能够真正品味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道理,明白道德的力量是我们心灵最美好的滋养。

第五段:进一步的思考与扩展(呼吁行动)。

致良知是我们与道德规范相连的重要力量,它与我们的内心息息相关。为了培养致良知并引导它的内在声音,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善意和理性,并时刻保持内心的平静。对于社会而言,我们也应善于引导他人触及致良知,以促进整个社会的道德觉醒。而培养良好的品质和重视道德修养,也是恢复人们对致良知的关注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才能够重拾对良知的信任并实现心灵的觉醒。

总结:致良知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最根本的道德意识,它可以引导我们正确判断和行动,实现我们心灵的契合。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和培养致良知,并引导它的内在声音。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才能够重拾对良知的信任,实现个体和社会的道德觉醒。

良知心得体会【第四篇】

致良知与心得体会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重要主题。在这个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面临诱惑和选择的困扰,只有依靠良知,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而通过对致良知与心得体会的探索和实践,我深深地认识到良知的价值和重要性。以下将从良知的定义和作用、良知与道德关系、良知的培养、良知的价值和心得体会等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良知是一个人内心最真实的判断力和道德标准。良知使人们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决定自己的言行和行为。它是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等的熏陶和影响而形成的。良知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意识形态,超越了个人的欲望和利益,关乎到整个社会和人类的福祉。

其次,良知与道德是密不可分的。道德是社会规则和价值观的准则和秩序,而良知则是个人在遵守道德之上的内心自觉和判断力。道德不能强加于人,而良知是每个人内心的声音和指引。良知是人与道德的桥梁,它使我们能够理解和认同道德规范,并在实践中充满责任感和决断力。

另外,良知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家庭教育是良知培养的起点,父母的言传身教和作为,让孩子在模仿和学习中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学校教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道德教育课程和学校文化建设,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社会价值观,从而培养和加强他们的良知能力。同时,社会环境和社会舆论对良知的塑造和发展也非常重要。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不同的意见和观点,进而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良知。

最后,良知的价值和心得体会是深刻而珍贵的。良知能够使人具有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帮助我们遵循正确的道路和坚守内心的信念。在面对困难和选择时,良知能够给予我们正确的指引和抉择,让我们做出更加明智和负责的决定。良知也可以作为我们判断他人行为和评价他人品质的标准,让我们能够更加公正和客观地看待世界和人们。

综上所述,致良知与心得体会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重要主题。良知是一个人内心最真实的判断力和道德标准,它与道德密不可分。良知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努力。良知的价值和心得体会是深刻而珍贵的,它能够给予我们正确的指引和抉择,让我们做出明智和负责的决定。在今后的成长之路上,我将继续坚持并培养良知,用它来指引自己前进的方向,成为一个有道德良知的人。

良知心得体会【第五篇】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终于读完了这本早就想阅读的书,感慨良多,但语言功底欠厚,无力点评,只能摘抄部分本人欣赏的内容:一个人生气十分钟所耗费的精力不亚于进行了一次3000米长跑,而且人在愤怒时的生理反应非常剧烈,同时会分泌出许多有毒性的物质,这些毒素甚至可以毒死一只小白鼠。也就是说,愤怒和慢性自杀只是名称不同而已。既然愤怒是我们心中固有的,当我们愤怒时该如何不失去心的本体呢?r王阳明的理论是:“只要顺其自然,不过分在意。一个基本的人性常识是:即使你的批评和指责是出于善意,但对方因为自尊受到伤害,明知道错了,也要为自己辩护,死不认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凡事都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只要在自己身上找到原因并且修正,就能让对方也改邪归正,符合自己良知的要求。面对外来评价,尤其是毁谤时,非但不要动怒心,而且还要把它当成是磨炼强大内心的机遇。“操心”的事,是愚蠢的人干的。你只要顺其自然就好。善恶在你心中,遵循天理即为善,为气所动即为恶。”不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外物,让外物按照它们自己的规律去发展。顺应万物,不要和万物对立。当我们做到不以自己的私意来衡量外物时,我们就不会受到外物的限制和支配,我们就可以支配自己,使自己的心灵得以安放,达到幸福的境界。儒家把人分为三等:只需要稍加学习就能成为圣人的人(生知安行者),通过刻苦的学习可以成为圣人的人(学知利行者),最后一种是被动的刻苦学f习才有可能成为圣人的人(困知勉行者)。

上学期间习惯了应试教育,书中找答案,是以有种错觉凡是厚重的书亦或圣人之学总应推崇备至,偶有疑惑,也会以为学艺不精亦思维跑偏。细思极恐,抱着此种心态读书,带着这种故步自封涉猎,难怪自步不前。好似读书就像在浇灌一颗树苗,每一本书都是一份养料,树苗不停的长啊长,于是眼中只有此树。

最近一年才开始真正的涉猎书籍,才发现纵是好书也有其不可取之处,劣书亦有其可取之处,不同的是阅读视野广了,才知晓一些粗浅之道,阅读让此心光明,心性更佳,少了很多洪荒之怒。起初读书是为了功利性,见多识广,直到此刻才明阅读让我视野广阔,思想开始遨游,心胸开阔,慢慢变得学会了和自己好好相处,和这世间相处。

粗读此书思维理论尚浅,无法下笔予以评论,待它日多度几遍,所有一思拙见订当下笔,此心正如之前的《金刚经》、《正念的奇迹》。此间所写本不是此书的书评,只是心中有意愈发,不免拙字几句抒发心中意气,予以给位点播,彼之拙见。

48 1937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