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研究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基础教育研究精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基础教育研究【第一篇】

关键词西方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改革 改革阻抗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各国相继认识到教育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它们相继多次进行基础教育改革。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阻抗力量不可避免地随之而出现,如何消解这些阻抗保障的改革顺利进行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问题。

一、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问题研究之分析

随着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改革出现了阻抗问题。此时,受改革理论研究问题领域的影响,教育理论工作者也开始关注和思考有关教育改革的阻抗问题。

从字面上解释,“阻抗”即“阻止”和“抵抗”。阻止和抵抗这个词,所表明的是人们对某事所采取的一种反对策略,即以各种方式和手段,使某事不能发生;或者即使无法使之不能发生,也要使其不能顺利地进行以阻止行事者达到其目的。[1]

西方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所存在的阻抗因素,在不同国家是有所不同的,但不管各国存在什么样的阻抗,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着共同之处。学者们所总结各国阻抗之因素,可以阐述为如下阻抗因素:权力阻抗、心理阻抗、价值阻抗以及社会阻抗。

1.权力阻抗

改革会涉及人们经济、政治等利益的再分配、再调整,这就出现各种复杂情况,产生了权力阻抗。西方研究者指出,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最大的阻抗来自于教育改革中的利益集团之相互对立,即所谓权力阻抗。各级利益集团(如领导者、教育行政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家长等)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施加种种影响,抑制或阻挠改革的推进,影响进程和结果。

西方基础教育改革时,教育者的利益与社会其他利益集团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利益有时是不一致的。非教育的利益集团在教育领域中都存在自己的权益,他们争夺有限的教育资源,其自身利益会影响到基础教育改革实行的效果。而在教育者集团内部,教师与教育行政管理者之间的利益也不尽一致。行政管理者往往缩小教师的自主性空间,削弱教师的专业特性,导致教师与其对立,相互指责对方不能理解自己的问题。另外,学校内部斗争也经常涉及收入等经济问题。由此,当某些教育改革的实施损害或危及相关利益集团时,它们通常会表现出消极或反对的态度,甚至会给执行工作设置种种障碍,严重影响其实现。

尤其要指出的是,任何西方基础教育改革的措施,不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最终都要落实到或作用于学生身上,而家长是学生利益的直接代言人,是重要的利益群体。因基础教育改革很少真正能全部放在学生利益之上,教育改革也还需要考虑其他人的利益。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学生及其家长为了自身利益而形成了利益集团,以便为他们的利益而斗争。这也是权力阻抗的一方面。[2]

2.心理阻抗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改革的阻抗心理是客观存在的,其产生也是极其复杂的。易法建先生在改革心理阻抗研究中指出,个人对改革的心理阻抗,具体表现为个人对基础教育改革缺乏了解或错误理解,存在思维定势,有某种失衡感和不安全感,担心地位,恐惧未来和依赖心理等因素,使其产生阻抗;因经济利益受损或失业,社会群体及历史文化等方面也可能产生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组织对改革的心理阻抗方面,也有组织领导、组织结构、组织资源、经济效益、团体规范和人际关系等影响,这些方面极有可能引起心理阻抗。[3] 基础教育改革的所有参与者在面对改革时,总会或多或少地面临心理上的压力。其过程中,主要有认知偏差、习惯心理和不安全感等。[4] 总之,基础教育改革引起参与者心理上的失衡和行为上的抵制,他们担心害怕、不稳定,感到不适应、不习惯,心理无法承受,这就在心理上产生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心理阻抗。

3.价值阻抗

价值阻抗存在于个人和群体的不同思想意识、基本信仰等方面。改革就是打破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的传统价值观念,而人们的价值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并不是容易改变的,他们不一定适应或认同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些举措,他们甚至有着与改革相反的价值观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改革产生了价值阻抗。

4.社会阻抗

基础教育改革是一种复杂的想象,是理念、政策和体制结构、历史和文化的大融合。基础教育改革本身与社会环境、社会条件等社会大背景息息相关。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社会方面涉及公平和社会凝聚力的问题,也涉及在阶级或种族基础之上建立学校和社区,而且也要考虑人口、社会风俗习惯、劳动力市场、人权观和能力观、法律和性别角色的变化问题,改变教育环境意味着对以上问题的改变。况且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出现了收入和贫困差距扩大的现象,经济上的松绑和结构重组孕育出更大的社会不稳定性以及社会生活的日益原子化。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基础教育改革很容易出现社会阻抗状况。

二、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研究之消解策略

多重阻抗因素对基础教育改革起到了消极的作用,克服这些阻抗问题,是基础教育改革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西方一些学者研究了阻抗消解问题,如格罗斯就提出了克服改革阻抗的模式概念,它强调改革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清楚地意识到改革引入前的各种抗拒,对于成功的基础教育改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5] 又如库尔特·列温提出了“力场分析法”,他认为,任何改革都会有两种力即支持改革的动力与反对改革的阻力起作用。“力场分析法”就是对所有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进行分析,比较每一因素的强度,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逐步减少并消除其阻抗。针对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阻抗因素,为了克服其阻力,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并取得更好效果,一般可采取以下消解策略。

1.消解权力阻抗之策略

领导—阻抗指导模式是这一阻抗消解的策略。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动、组织实施和组织化或拒绝阶段这三个连续的阶段里,政府应考虑各利益集团,加大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投入,消解因经费不足和失衡给改革带来的阻抗;在充分利用市场手段筹集改革经费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建设具有科学、民主、服务型的教育行政体系,来化解利益集团给基础教育改革带来的阻力;设立领导和决策咨询机构,利用集体的智慧作出正确的决策;开放信息公开、传播渠道,保证决策的民主、合理、科学;下放领导和决策权力,赋予学校、教师更大的自;以学生的利益为重,考虑学生和家长的要求,使这些阻抗因素减少或消除。

2.消解心理阻抗之策略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人们会对未来的工作内容、经济收入、能否适应等表示担心,由恐惧发展成为反对改革。要消解心理阻抗,就要改革消极的观念、习惯、传统并建立起新的观念和社会心理定势;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兴趣和心理情绪,不失时机地进行心理调适,从而使人们欢迎改革,支持改革,积极参与改革;鼓励人们参与并制定一系列的鼓励政策,运用政策导向作用来鼓励其参与改革,吸引他们对教育改革的关注与支持;让人们对改革方案进行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将其合理成分吸收到方案中,使改革成为他们自己的事情,而不是领导从外部强加给他们的任务,从而使他们关心改革、支持改革,消解心理阻抗因素。

3.消解价值阻抗之策略

价值阻抗存在于个人和群体两方面,应利用“群体动力学”原则来推动组织的改革,也就是说,利用群体来改变个体或群体本身的行为,这是消除改革阻力的一种可行的办法。群体动力学的研究表明,一个群体越具备凝聚力,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认同感越强,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就越大。因此,要努力使小群体的目标与改革方向达成一致,做好小群体的工作,发挥小群体的凝聚力,使因人们价值观念的不同而产生的阻抗得到消解;要对有关教职工进行各种各样的培训,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改变观念,提高素质,使他们有信心、有能力适应改革的新要求,以此来消解价值因素所带来的阻抗。

4.消解社会阻抗之策略

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社会阻抗涉及许多方面,社会背景环境、社会风俗习惯的不同都可能产生阻抗作用。为了消解这些社会阻抗,应尽可能地考虑到基础教育改革涉及的公平和社会凝聚力,考虑在阶级或种族基础之上建立的学校和社区,加大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和薄弱学校等,并尽可能保持社会的稳定,使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为其提供保障。同时大力宣传新的思想、观念,让社会了解目前基础教育存在问题的严重性,教育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迫切性;宣传教育改革的目标、措施、方法等,让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明确改什么、为什么改、怎么改,从而消除社会大环境所产生的社会阻抗因素。

三、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研究之启示

基础教育改革并不能使人人都能够受益或同等程度地受益,有些人甚至会受到损失或暂时受到损失。正因为如此,那些受到损失或没有受益或受益较少的人就会这样那样、或多或少地具有抵制或反对改革的动机,形成对改革的阻力。借鉴各国学者对阻抗问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使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更有效地推进。

1.基础教育改革阻抗是改革中所不可避免的因素

我们必须认识到改革阻抗是任何改革中所不可避免的因素,基础教育改革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抗,而教育改革的过程也是不断消解阻抗的过程。阻抗的存在,必然会影响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以及其目标的实现。但我们不能只看到改革阻抗的消极作用,也应该看到改革阻抗在一定意义上也具有积极的价值,它可以提供一定的信息来帮助改革者选择好改革的策略,使改革得以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应正确认识并接受改革阻力存在的客观性。

2.教育改革阻抗的形式与性质不同,其消解策略也应有所不同

在西方基础教育改革进行的过程中,遇到了较多阻抗。从中可以得出对权力阻抗、心理阻抗、价值阻抗、社会阻抗等不同的改革阻抗,消解策略是不同的。而这些改革阻抗产生的原因不同,其性质也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在以后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可借鉴西方的经验,针对不同的阻抗因素,根据其原因、性质、特征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策略来消解基础教育改革阻抗。

3.必须认真研究基础教育改革阻抗因素并努力克服之

基础教育改革阻抗问题是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中非常重要并且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不能够有效地克服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阻抗,那么改革最终的目的就很难达到。所以我们应认真研究基础教育改革阻抗,正确认识它们的性质,分析不同的阻抗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个别的阻抗提炼出一般阻抗之因素,从中概括出共性,审慎地理性地对待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阻抗,从而更好地解决基础教育改革中所出现的各种阻抗问题。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

参考文献:

[1][4]周兴国,朱家存,李宜江.基础教育改革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55-66.

[2]周小虎,孙启林.试析利益集团对美国教育政策的影响[j].比较教育研究,2006(11):19-22,39.

[3]易法建.组织改革心理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230.

基础教育研究【第二篇】

现如今我国很多高校在语言类专业缺乏一些师资力量,师资力量薄弱使得高校学生不能够及时的学习到外界的先进知识,更不能够感受到外界的社会需求,所以笔者建议现如今高校的有关领导在对语言类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社会上对于人才的需。因为当今的大学所承担的责任是向社会输送更多有价值有才华的学生,这项任务非常的艰巨,也十分的重要。学校只有配备精锐的师资力量才会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未来发展问题。很多高校存在教缺乏师、年轻教师少等问题,因为语言类学科是一门要求较高的学科,所以现在很多高校在这一岗位上都是年龄偏大的教师,而一些年轻的教师则很多会选择这一专业,年龄偏大一些的教师虽然在教学经验上较为丰富,但是在对于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上还是相对较差,所以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及时的补充高校语言类专业的师资力量。

2、学生对于语言类学科的未来发展前景没有足够的认识

现在很多语言类专业的学生对于自身的未来发展前景存在着一定的迷茫性,因为语言类学科在学校期间所接触的都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一些内容,学生缺乏一定的实践性,学生在学校期间很多会接触一些稿件的出版以及文章的撰写等内容,更多的时候都是教师在帮助学生去理解和接受一些语言类知识。教师的这种引导式教学最终将会造成学生对于自己未来从事行业的迷茫,没有足够的能动性等问题。为了语言类学生能够有着更好的发展前景,笔者建议高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一定要适应教育改革,不能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去教育学生,与此同时要采用更多的实践性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据调查结果显示,现在很多语言类专业的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没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为了更好的为当今高校的学生未来发展着想,只能够从当前就严格的要求学生并且培养学生去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前景。

3、教师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师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当前很多高校语言类专业的教师是一些年龄偏大的教师,虽然有着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对于接受先进的理念却是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年龄大的教师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弱,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不能够及时的接受到最新的教学理念,从而导致思维方式较为落后,不能够跟上时代的教育改革。在当今学分制主流下,学生选课自主性增强,专业必修课程减少,课时量也大大减少。在这种教学环境下,怎么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学习到具有完整的语言类知识系统是非常重要。但是在这种较为自由的学习环境当中,要想要学生能够学会完整的知识体系,学校的有关部门就应当对学生的管理方式加大重视力度,采取正确的管理方式来管理学生,让其在学习和体会语言类知识当中更加的有保障性。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看清楚当前教育的模式,教师还可以深入到高中的教学一线当中去,这样可以更多的访问和调查到语文教学中常见的语言常识错误,另一方面教师也应了解汉语作为我国母语的重要性。通过对语言类学科内容的整合和分析,从而建立准确的语言学知识系统,加强学生的汉语言教学的应用能力。在两岸三地的语文教育指导思想中,不难发现,我国每一个地区对于语言类文学教育都有着不一样的教学重点和教学方式。在所有地区当中普遍对于书法以及应用文写作加以重视,很多高校的教师认为对学生这一方面加强重视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身语文素养,在语言类学科的教学当中值得一提的是应用文写作,应用文写作即是对于写作研究领域的认识,也是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先行军。除此之外,古代汉语言课程也可以通过文言文写作来实现对于语文教学的认识。在我国的古代当中,语言类的内容会以文言文的方式记录下来,在当代如果可以培养学生理解并且体会文言文这一语文知识,将会更有利于学生去学习和接触我国的古文化。很多的时候不得不承认,大学教育在教学方法改革上真的落后于基础教育,当今的大学教育在教学方式上基本是依靠教师的口述为主,学生完全的听从教师的指挥,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失去了自主性,失去自主性的学生并不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对于语言类学生来说将会形成非常大的学习阻碍。教学方法的转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在教学当中,很多教师对于现如今的基础教育改革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到位,很多时候教师认为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才是重中之重,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教育都在不断的进行着改革和创新。目前学校当中的大学生将会成为未来社会上的主要力量,所以高校在培养学生自身素质和实践技能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对于教学方法的重视。

4、结语

基础教育研究【第三篇】

完善现代教育体系是当前中国教育发展的大局,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是这个大局的关键要素。中国教育系统可用三种假设模型分析:效率型教育系统模型、均衡型教育系统模型和活力型教育系统模型。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应该合理发展三种教育系统模型的功能。陶研服务中国基础教育大局着力点在教育过程公平,也就是发展活力型教育系统。当前陶研界有一些发展活力型教育系统的实践或实验,陶研未来是生活教育的当代化,生活教育当代化关键在于推进活力型教育系统建设。

关键词:

陶研;教育过程公平;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系统模型

2015年是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建会三十周年。对陶研界来说,中国教育事业是其立身之本,陶研的发展需要紧紧围绕服务中国教育的大局。如何看待中国教育发展的大局,决定陶研事业发展的未来。

一、完善现代教育体系是当前中国教育发展的大局

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段话指出了完善现代教育体系是当前中国教育发展的大局,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是这个大局的关键要素。从实际情况看,高考之所以难改革,也是被教育公平这个大局所决定;教育发展之所以不平衡,也是因为要用有限的教育资源最大化教育质量。如今,从教育改革的困难来看,我们过去对教育公平和质量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有必要进一步认识这个大局,才能找到完善现代教育体系的出路。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权利的对待。教育公平有三个方面:一是教育结果公平,二是教育起点(机会)公平,三是教育过程公平。中国基础教育公平正进入过程公平阶段。教育过程公平是通过提供给受教育者相对平等的受教育过程来实现的。这里强调“相对平等”,意即并不是给所有学生无差别的教育教学,相反的,教育过程公平首先强调从人格上平等对待学生,为学生发展提供内部动力;其次强调差别对待学生,旨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学生的差异性得到优化发展。当前提出发展教育质量应该是以公平为前提的教育质量提升,教育质量的评价着力点应该是关注三类公平的发展成效。教育质量应是衡量教育公平的发展成效。

二、推进教育公平和质量的三种教育系统假设模型

从教育公平的三个方面,可以发现,不同的公平,教育系统的功能将发生变化,因此我们依据公平形式,提出三种教育系统假设模型。

(一)结果公平:效率型教育系统

在教育公平发展中,最容易关注的就是结果公平,尤其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体制下,对集体中的个体而言,不患寡而患不公,这公平首先就关注在结果上。而教育公平也最先追求结果公平。为了追求结果的效率,一种效率型教育系统就逐渐形成。本质上说效率型教育系统是由于追求结果效率的“差等统一体制”造成的。“差等”是内部实施等级分配原则。学校分重点和一般,分城市和乡村,班级分重点和一般,这种差别也使教育资源分配存在差等。“统一”是教育体制具有统一性,即全国的教育体制具有类似统一性,全国一盘棋,教育内容、学制、考试等具有统一性。差别化,造就效率,统一化,使得效率得到了实现。当前有许多这种追求效率的教育系统,比如非常出名的衡水中学。因此可以用效率型教育系统来解释。

(二)起点公平:均衡型教育系统

近年来中国基础教育正在开展均衡型教育系统建设的改革。这场改革,是促进教育起点公平的改革。我们常说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教育体制应该从将效率优先发展转为均衡优先,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教育的不要结果,不重视效率。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到了“加快基本公共教育均衡发展”的丰富内容,其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均衡措施。如,“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向中西部和民族边远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科学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优化教育布局,努力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基本实现县域校际资源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到95%。”“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通过政府购买岗位等方式,解决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教师短缺问题。”“改善乡村教学环境。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加强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到85%”等等,这些都反映了党和国家对教育均衡的重视。因此打造教育系统的均衡,存在均衡型教育系统。

(三)过程公平:活力型教育系统

活的教育思想,是陶行知在20世纪初提出来的教育办学思想,它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念,培养学生做“人中人”,做“真善美的活人”,它发展民主教育和创新教育,对中国的基础教育至今仍有非常重大的影响,是基础教育改革学派中重要的一股力量。2016年国家的“十三五规划”也提出了“增强教育改革发展活力”的重要内容,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和教育教学改革。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改善教师待遇。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依法保障教育投入”。“实行管办评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教育督导,加强社会监督。”“建立分类管理、差异化扶持的政策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等等。但陶行知教育实验学派是侧重个体层面的活力改革,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育主体的活力;二是教育内容的活力;三是教育方法的活力。以教育主体的活力为例,它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活力,效率型教育系统也能短暂或某种狭隘区域区间激发教育主体的活力,如考试期间、检查期间、重大政策实施期间等等。而活力型教育系统则能长期保持教育主体的活力,使教育主体处于良好的活力状态。

三、三类教育系统模型之间的关系及完善现代教育体系

国家通过推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来完善现代教育体系。那么将造就怎样的现代教育体系?不同的公平阶段,造就不同的教育系统,不同的教育系统,将塑造不同的教育体系。

(一)三类教育系统模型之间的比较

一是系统的功能不同。效率型系统是针对结果公平,均衡型系统是侧重起点公平,活力型系统是重在解决过程公平。二是系统中主体力量不同。效率型系统是共的层面,是在全国的层面进行推进,是一个统一性、共性的教育系统,推动这个主体的是中央政府或国家教育部;均衡型教育系统,一般限于经济发展的实力,是在区域进行推进,是地方层面的,推动主体是地方政府或地方教育部门;对活力型教育系统来说,它的主体绝对不能是全国层面,也不能是区域层面,它是个体层面,是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教室,一个教师和一个学生这种微观的具体的层面,因此活力型教育改革的权限应该下放到学校甚至班级。三是系统的依靠基础不同。效率型教育系统的发展逻辑深深地体现了权力运作的效率性,依赖权力。均衡型教育系统非常依赖经济基础。活力型教育系统以文化和教育思想为根基。四是系统的价值追求不同。效率型教育系统,追求效率价值,分数为王,崇尚胜者为王,而极有可能不顾教育规律,不顾个体实际,人们陷入困境中。均衡型教育系统,追求均衡,由于是地方政府层面的推进,极有可能只关注硬件层面的均衡,物质条件的均衡,而无法深入到课程、教学方法的软实力的均衡。活力型教育系统,追求平等,是个体层面,但由于个体的差异性,这种过程公平的推进,极有可能十分不平衡。五是系统的微观运作不同。效率型教育系统,专注学科课程,以考试为准,考什么教什么;均衡教育系统,在学科课程上增加出活动课程,以能力培养为准,提倡探究学习、教学合一。在活力型教育系统中,发展出生活课程,提倡教学做合一,在生活中,在困难中学习,改进生活,改进教育,唯有加入生活课程才能解决过程公平。

(二)完善现代教育体系

本文假设任何一个教育系统是由以上三个模型组成的,就好比原子是电子、质子、中子组成的,数量或比例变化,原子的种类也就不同。本文假设一个好的教育系统,是这样的教育系统:对得起结果公平,能够应对考试评价。在结果上,我们培养的学生,有能力,有水平通过考试,获得一个较好的学业成绩;对得起素质教育,在起点均衡上,要使得教育资源配置上有利于人的素质发展,近来已经制定的核心素养,进一步明确了中国教育要发展学生怎样的素养,而这些素养要能够发展,应该首先在起点上给予合理、充足的教育资源,做到教育资源的均衡;对得起过程公平,教育应该关注开展生活教育,应该促进教育有利于个体生活的改进、过程的快乐、个体的自由、个体权利平等、个体的活力发展。据此假设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应该基于上述三种系统模型互相融合。应该在实践中充分合理地发展三个教育系统。因此,首先应重视效率型和均衡型系统建设,这是公共教育的基本属性决定的,是其依靠基础、主体力量、发展阶段决定的,也是因为这两个系统的建设最容易达成。其次要重视过程公平的活力型教育系统,但这是政府和经济力量无法深入解决的问题,因此政府应该大力贯彻国家教育规划中出现的新举措。如,要大力依靠社会组织,以教育家办学来提升教育活力,构建活力型教育系统。

四、陶研与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关系及其发展方向

对陶研界来说,它无法深度参与中国基础教育结果公平的工作,也无法深度参与中国基础教育的起点公平的工作,这制约了陶研界发挥作用。陶研界能够深度参与的主要是过程公平的工作,当前教育正在从公共层面转型到微观个体层面,教育过程公平正在深入到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日常生活,生活即教育的过程公平正在来临,因此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教育理论,从生活改进出发,在效率和均衡的基础上,构建活力型教育系统,对促进中国基础教育第三阶段的发展非常重要。

(一)陶研与中国基础教育的关系

改革开放后过去的30多年,中国陶研与中国基础教育的关系历经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陶行知教育思想独立探索、实验,在部分区域甚至有引领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中国陶研在尽力服务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这个阶段,陶行知教育思想得到恢复,中国基础教育酝酿社会主义教育改革之路。陶研界希望生活教育成为社会主义教育改革的主要教育理论来源。第二阶段,中国基础教育开展体制改革和课程改革,中国教育进入全面公共层面的改革,陶研逐渐变成了支流。这个阶段,由于陶研界的社会组织特征,它虽为支流,但是却不忘主流,服务主流,逐渐开始了生活教育复兴与新发展。一些陶研界专家学者,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解读和创新,生活教育新路初具雏形。如今,开始进入第三个阶段。随着中国基础教育逐渐完成效率和均衡两个公共层面教育系统内核的构建,中国基础教育进入微观发展领域,它要求教育必须侧重按照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师必须具备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有自己的教育教学主张,它要求教育微观要素具有活力。而这个时候,教育家思想尤其显得有用,倡导教育家办学,激活教育活力成为这个阶段的热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作为本土的教育思想,又非常契合中国教育过程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第三阶段改革,那么,陶研界应该大力步入第三阶段,服务中国基础教育活力型教育系统建设和发展。陶研界当前由陶研组织推行实验校建设的多是效率型(依靠行政)策略,但也有像阳光教育实验、新教育实验、自育自学教育实验等实践,它们都是活力型教育系统建设,这些都是我们进一步能服务中国基础教育大局的良好基础。

(二)陶研的未来在于生活教育当代化

陶研的未来在于生活教育当代化。陶研界要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确定自己在第三个阶段推进中国教育发展的价值和地位,要用生活教育宏大的教育思想,用陶行知先生博大的教育胸怀,用先生伟大的教育精神来构建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第三方教育平台。而要促成这个平台,就必须推进生活教育当代化,与时俱进,与各大教育学派对接、融合,甚至引导和深化,真正有效参与具有活力的现代学校建设,参与完善现代教育体系,携手不同教育学派、社会教育力量共同服务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大局。认识到生活教育当代化的目标在哪里是陶研界当下必须明白的问题。首先生活教育当代化必须要解决好组织的问题。一个好的组织,是有理论的组织,有方法的组织。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强调思想立会,我们的思想是什么?是生活教育的组织即力量,我们的组织是建立在会员上的,可是我们的会员是散的,我们的组织就没有真正的生命力,我们的宣传就失去了真正的对象,我们就是在为假想对象服务,所以,必须要明确到服务的对象,没有这么扎实的会员,就解决不了人的问题。其次生活教育当代化也需解决理论问题,一是梳理生活教育原有理论的制约与困境;二是开拓生活教育理论应用范围和深度;三是发展生活教育的理论原理。唯有新(动词)生活教育理论才能更好融合和促进当前教育理论的丰富性。最后,生活教育当代化还需解决实践问题。没有师生、学校、社会对生活教育的广泛实践,就难有生活教育的真正当代化,这种实践最终将与新的生活教育理论相辅相成。

(三)生活教育当代化在于建设活力型教育系统

陶研的未来在于生活教育当代化,而生活教育当代化可以聚焦于活力型教育系统建设。脱离活力型教育系统建设,生活教育当代化就失去了重要方向。建设活力型教育系统,政府公共层面也有许多可以作为的,如学业评价、管办评分离、改革教师职称、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教育投入、扩大学校自主办学权等等。这些政府的公共政策,都将有利于生活教育新路的发展,它能解放和激活个体,让个体减少起点不公平的焦虑和减少结果不公平恐惧,从而能专注现实,立足现实,进行过程公平的努力,生活教育的新路,就是作为第三方力量促进现代教育关注过程公平,创造过程公平。陶行知先生在较早就关注教育过程,他倡导学校应该制定生活历,来代替校历,生活历是过程历,它要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也不违背学生成长规律,这样的过程历,是过程公平的表现。生活教育要求教育者自动自觉,也是激活过程公平,如果在教育过程中大部分受教育者,因为各种原因丧失了教育兴趣、害怕教育、放弃教育,在教育中享受不到平等的对待和合理的发展规划,这样的教育就谈不上过程公平。

(四)新生活教育探索与活力型教育系统的建设

生活教育新发展是一个宏大的命题,组织、宣传、学术、实践、榜样等各方面都能有新发展。在这个新生活教育探索的共同体中,陶研界已经有专注活力型教育系统建设的教育思想或教育实验,比如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小蔓倡导的情感教育、常务副会长周洪宇倡导的阳光教育实验、原副会长朱永新倡导的新教育、原副秘书长何炳章倡导的自育自学教育实验。此外,还有一支学术和实践小团队———新生活教育(网络)共同体。他们开展新生活教育探索,他们旨在解放公共教育的公共生活对个体生活的压抑,侧重强调师生要开展自我生活教育和大自我生活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在劳力上劳心。强调过好学校教育生活,过好各种生活教育,以生活为中心,教材、教师等教育资源做工具,培植生活力,培养生活教育者。真正关注儿童的自我教育,培养儿童的理性(批判精神、批判能力),培养儿童的生活力,培养儿童做一个完整的人。活力型教育系统建设理论不仅仅只有生活教育理论。这是因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不会是一家的理论,我们看到了新课程改革理念,是凝聚了西方较为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也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因此,迎接未来的课程改革、中国基础教育改革,陶研界应该加强把陶行知教育思想与这些理论及其实体进行对接与融合,推进生活教育当代化。

基础教育研究范文【第四篇】

自1980年开始,我国大学课程逐渐出现了计算机课程,计算机基础教育开始正式实施,发展到现在已经有30年的时间了。经过30年的成长,计算机基础教育不仅与理工专业有所关联,也逐渐渗透到农林、艺术、文科、体育、医学等学科,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计算机基础教育系统从一开始陌生的接触,到如今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体系,也涌现了大批高质量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大学生在接受大学计算机教育之后,能够更好的融入工作中去,进一步使得我国各个领域的计算机应用迅速成长。这件事极其具有价值性。目前,怎样才能更好推动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相关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多元化的研究角度,结合大家的意见,共同讨论其结果,发现问题。作者同时也根据自己的看法,发表一些经验,供大家交流。

一、计算机教育的基础研究

计算机公共课程的开展传统的基础学科有共同性,需要同学进行课程谈论与教学来的研究,由于计算机课程对于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具有很大的价值性,等同于其他基础学科的课程。学者可以立足计算思维本质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大学知识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探究,分析各个领域的学者应用计算机课程的程度,基于计算机的应用而设计课程,符合计算机公共课程体系的设计,计算机课程在与其他课程相融合的过程中,必然要针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建设、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进行探究,以研究出其教育方法,供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研究、教学资源建设作为基础研究。计算机专业人才与相关教育专业人才共同组成了计算机教育的基础研究团队,其中研究者需要对计算机以外的领域有所涉足,并且掌握其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分析不同课程的教育目的与内部结构,并且要深入计算机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根据其专业所需的人才条件实现新型的人才定制,以开设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与选修课培养方案。

二、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计算机受到的重视不够

现如今各个高校的院系都开设了计算机公共课,其经过教务部门与计算机中心进行统一课程开设,结合计算机公共课团队与计算机专业院系,并且根据其专业背景对其计算机公共课进行合理的教学阶段划分。面对大学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展,相关计算机公共课的任教教师指出高校对于计算机公共课程没有做到足够的重视,并且计算机基础教学论文在整个科研论文业绩评估与职称中处于劣势。

(二)计算机教育水平较低

1990年开始,我国的各大高校都在推进计算机公共课程,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教师的经验已经积累得足够丰富。教师在工作岗位上的付出与对学生的奉献,但是其教育事业的发展仍需要很多问题,现如今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程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程度仍存很大的差距。

(三)计算机教学研究工作不到位

分析现代计算机教育与课程教学,继而得出一系列结论与经验,即使已经获得一些教学效果,然而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系统化,优化教育学理论以支持课程内容组织、教学模式设计的研究。针对其观念与方法两个角度出发:第一是由于观念的认识度不到位,也涉及到教育个人的看法与政策导向问题,政策导向问题站在主导问题,比较科研与教学研究的经费投入与激励机制已然非常明显,第二是缺乏教育学理论以支持其研究,无法实现跨学科合作。

三、途径

(一)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探究研究方法是极具价值性的问题。教育科学是人文性质,计算机教育属于自然性质,进行人才培养必然要经过科学化培养,所以结合多元化科研方式的特征,创造出高质量的计算机教育研究方法。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学等学科研究方法已经能够互相结合。比如,针对学习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研究、挖掘,探究教学模式、教学方案、课程内容、学生基础、学习效果、学习行为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过去没有接触到的规律与现象。基于课程的特点实现教学研究,能够更好的把握其研究方法,从而针对研究方法进行选择、评估以及论证,在选择研究方法过程中需要注意其理论依据与实践意义。研究方法进行时必然要保证严谨的态度,并且探究其问题寻找根源。若是分析出传统方法所存在的缺陷,则必然要进行再次评估、选择与优化研究方法。

(二)落实和推广研究成果

研究都是为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计算机教育研究结果需要实现全社会共享,想要实现其价值性需要将其投放到教育中。成果能够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案、课程体系等模式进行表现,主要的表达方式以课程为主,能够促进应用与宣传,可以实现罗列课程、资源、大纲等,同时也涉及到具体实施方案、详细论证与课程的全部教学课程、教学效果分析、能够推广应用的配套教学资源;教材能够体现其研究成果,同时还包含教材的相关内容、课程教学方案、可共享的教学资源、教学理念以及示范课程,在技术宣传方面应该推广到各个学校与教学机构,应有具体实施的计划;成果体现在论文、分析评估报告,能够供给教学改革进行经验讨论,以及带动教育研究热潮。

结语:

48 15099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