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涵义及特征概述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企业文化的涵义及特征概述8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企业文化【第一篇】

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学习,我深受感动,倍受鼓舞。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体现了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和凝聚力。因此,一个企业只要存在一天,企业文化就同时存在。

新凤祥公司的企业文化核心是“诚信、敬业、尊重、创新、共赢”。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要用先进的观念管理企业,使员工的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再先进的技术,如果没有掌握再训练有素而对工作充满热情的员工手上,也难以发挥作用。真正先进科学的企业文化,使能高让每一位员工认同企业目标并为之奋斗的文化。

企业文化的树立,不仅仅是一种公司的宣传手段,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其落实下去,让公司里面的每一名员工都能深刻的体会到企业文化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只有当员工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符合企业文化要求的,处处以企业文化来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企业文化才能真正的发挥其最终的效果。企业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也就为企业打造了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而这支优秀企业文化武装起来的员工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功能是鼓舞士气,陶冶情操,塑造知识型职工,培育奉献精神,为提高基层的凝聚力,战斗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要实现这一功能,就必须不断增强企业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是因为,文化的功能是能否发挥的程序最好,最终取决于文化是否能够吸引人和感召人,能否为广大职工所接受并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

增强企业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必须解决好文化建设以人为本、为职工服务的问题。我们发展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要为广大职工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不断满足干部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企业文化建设,只有紧紧围绕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真正把他们凝聚到先进文化建设上来。新凤祥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诚信、敬业、尊重、创新、共赢”更是对成长中新凤祥公司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通过学习《新凤祥核心理念》,使我清楚了什么是价值观?企业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对企业核心价值观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现代的企业价值观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提供了衡量内聚力的尺度,没有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无异于一盘散沙,没有正确价值观的企业就像大海中失去了航向的船只。它为企业在树立品牌、创建商誉、建立声望中起着主导作用。我们要做强大新凤祥企业,就应该确定有自己特色的企业价值观,用不变的企业价值观来迎接瞬息万变的市场挑战。

面对广大市场,我们要树立能够指导企业集体行为的独特的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作用的最集中的体现便是当企业或者企业个人在企业运营过程中面临矛盾,处于两难选择时应当如何做的时候,这样做可以,那样做也可以,但必须有个决定,支持这个决定的便是核心价值观。我们的价值观“人为本、和为贵、效为先”,并非是指成就,而是一种精神,一种动力,一种工作伦理。它掌握着一个人或一家企业的生命和灵魂,使之走向成功,使企业的一切工作都以卓越的成效完成,真正做到“更上一层楼”。总之,企业的建设,最终经营的是人的思想,最终的落脚点是武装人,塑造人,鼓舞人,通过新凤祥公司的企业核心来体现企业的价值,实现企业和谐,促进企业发展。

以上是我一些个人的心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用新凤祥公司的企业价值观来提醒自己、激励自己,把企业价值观溶入到工作中,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企业文化的饯行者。

企业文化具体包括哪六个方面【第二篇】

1、企业哲学

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方法论原则。它是指导企业行为的基础。

2、价值观念

是人们基于某种功利性或道义性的追求而对人们(个人、组织)本身的存在、行为和行为结果进行评价的基本观点。

3、企业精神

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

4、企业道德

是指调整本企业与其它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内部职工

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以善与恶、公与私、荣与

辱、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范畴为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企业。

5、团体意识

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的集体观念。团体意识是企业内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

6、企业形象

是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

同的企业文化企业 总体印象。

7、企业制度

是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的行为带有强制性,并能

保障一定权力的各种规定。

8、企业文化

结构是指企业文化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时空顺序, 主次地位与结合

方式,企业文化结构就是企业文化的构成、形式、层次、内容、类型等的比例关系

和位置关系。

企业文化包括哪些方面【第三篇】

1、经营哲学

经营哲学也称企业哲学,源于社会人文经济心理学的创新运用,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方法论原则。它是指导企业行为的基础。

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面临着各种矛盾和多种选择,要求企业有一个科学的方法论来指导,有一套逻辑思维的程序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经营哲学。

2、价值观念

所谓价值观念,是人们基于某种功利性或道义性的追求而对人们(个人、组织)本身的存在、行为和行为结果进行评价的基本观点。可以说,人生就是为了价值的追求,价值观念决定着人生追求行为。

价值观不是人们在一时一事上的体现,而是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关于价值的观念体系。企业的价值观,是指企业职工对企业存在的意义、经营目的、经营宗旨的价值评价和为之追求的整体化、个异化的群体意识,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准则。

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第四篇】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成功的首要因素,知识管理成为企业创新的动力来源。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是对知识进行管理和运用知识进行管理,是通过知识共享和运用集体指挥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企业要实施有效的知识管理,不仅要具备必要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还要求企业将企业知识的培育和管理作为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建立有利于企业知识共享和增值的新型企业文化。这种新型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与他人分享自己拥有的知识,并促使员工将知识转化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生产力。企业的知识共享包括内部知识共享和外部知识共享。内部知识共享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出发点和最重要的内容。

一、建立有利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知识共享是指企业在不损坏专有知识秘密,保证经营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公开内部的信息和知识,使每一个员工都能接触和使用,使组织内的知识能够得到充分全面的利用,以提高知识的生产率。知识共享过程可以分为五个环节:个人知识、知识的阐明、知识的交流、知识的理解和组织知识创新。在知识共享体系中,强调的是组织层次的知识创造,强调合作精神,组织知识创新体现了知识共享体系的终极目标。组织通过营造知识共享的空间,采用信息技术,建立知识共享文化。实施知识共享有利于促进企业员工更新知识,创新知识,有利于企业节约培训和技术改造成本,减少研发费用,有利于企业加快新产品开发和产品改造,增加竞争力。

二、新型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困难

1.公司与个人知识价值观的差异。对于个人来说,个人拥有的独特技能能使其改进工作效率,增加相同投入下的产出,提高个人的收入,提高个人在团体中的地位。共享之后的知识不再为个人独有。对于公司来说,知识价值应该通过最大程度的共享,发挥知识的外部性,才能达到最大。因此,企业和个人的知识共享的愿望和努力是不一致的。

2.组织认同和奖励制度不配套。长期以来,企业推崇和鼓励拥有独特技能的人才,实行专家主义,对贡献知识的员工缺乏有效的激励,忽视集体知识对公司运作和发展的意义。

3.知识垄断使知识难以自动实现共享。知识所有者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要付出一定的金钱和精力。之所以花费成本去获取别人尚未掌握的知识,一是借此巩固自己的地位,二可获得高额利润,三可获取精神上的满足。当开发者无法通过正常利润补偿成本时,他们往往限制知识的传播,提高知识的价格,以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知识的垄断性越强,知识所有者得到的补偿就越高,自发的共享很难产生。

4.企业知识共享活动要求投入大量的金钱和劳动力。包括:知识获得、知识的编选、组合和整理、知识的分类、知识共享途径的建立、就知识创造、分离和利用对雇员的教育和补偿等。

5.企业组成机构设置影响知识共享。现行企业的机构设置方式多数延续工业经济时代的由上至下的层级管理结构。企业内部各机构互相独立,相互制衡。在这种情况下,员工的知识共享活动多数只是通过企业的内部刊物、通知、通告或计算机信息系统完成,面对面交流特别是第一线员工与最高领导的互动交流很难进行,隐性知识共享困难。同时,员工长期处于一个固定的小圈子里,交流对象有限,知识较难发展,公司的知识共享长期处在较低层面上。

三、建立有利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的几点措施

1.健全制度文化,由上至下推动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的推动早期主要通过行政命令、利益诱导的形式。这时必须依赖制度文化的配合,通过改变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最终使员工形成自愿的共享观念。

(1)从领导层开始。领导要身先士卒,通过表率管理,使企业的价值观从观念形态转变为可以感觉的现实。

(2)促使企业结构扁平化、简单化,形成平等畅通的互动渠道。知识共享要求弱化参与者的等级观念,简单的层次结构可以使员工较平等地传播和反馈知识,形成开放性的、学习性的、成长型的知识共享机制。实施弹性的组织方式,鼓励员工建议和批评,增加员工互动对象的流动性,使知识共享保持活力。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组织应该是一种学习型的组织,这种具有网状的、扁平的、富有弹性的结构的组织将有利于员工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和沟通,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企业知识更新,有利于企业适应环境变化。

(3)改善企业管理制度,特别是用人和奖惩制度,建立激励知识共享机制。知识共享很难自然而然地产生,只有当人们意识到和感受到贡献自己的才能所得比知识囤积和隐藏所得来得多时,知识共享才能较顺利地进行。

2.完善内部知识网络,营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环境。

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知识网络应该使员工能够轻松地进入知识数据库,自由地利用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栏、电子论坛和技术图书馆,获取对业务活动有价值的信息,及时提供自己的感想和经验体会,并与其他人员自如交流。知识共享不仅需要企业拥有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出版企业内部刊物、定期公布企业内重大信息、定时召开通报会、公布企业经营情况、建立企业系统知识平台等,为知识共享提供技术支持,还要求企业以个人为基础,重视以人为本的观念,建立和鼓励建立各种文化团体或非正式组织。

3.培植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形成自然而然的共享行为

(1)培育共享的价值观和团队精神。传统上认为共享是一种损己利人的事情,实际上共享可以实现交流者的共赢,包括员工和公司。实际上,人具有创造知识的无穷能力,而知识不同于传统的资产,它只有在共享时,才会不断地增长,知识被越多的'人共享,知识的拥有者就能获得越大的收益。在知识交流中,如果员工为了保证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而隐瞒知识,或者企业为保密而设置的各种安全措施给知识共享造成了障碍,对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2)观念的转变要循序渐进。传统企业文化崇尚个人成就,漠视和逃避合作,视个人对知识的掌握为个人资本。要求员工进行知识共享,无异于让他们承认自己在某些领域逊色于人或将自己引以为傲的资本拱手让人,抵触情绪的产生是很自然的。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不可能一下改变。文化的变革应该渐进,突然的变化得到的结果可能是消极应付。困难是可以想象的,因此在变革过程中要有高涨的积极性和坚韧的精神。

(3)不断强化共享意识,使知识共享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不断鼓励员工进行共享活动,摒弃信息利己主义,形成有利于员工进行合作的文化氛围。

知识经济下企业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技术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实质上是学习能力的竞争。企业必须建立有利于企业知识共享和增值的新型企业文化,将知识视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支持组织和员工有效地获取、创造、共享和利用知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一种学习型组织,适应竞争的需要。

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第五篇】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团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的建立是与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企业自身的特点相适应的,且与的发展目标和企业发展战略一致的,也是与企业自身条件相吻合的,是理性化的,绝不能掺杂着个人的感表成分,企业文化是不一成不变的,它应该及时的得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显现出它的生机,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么,企业文化最重的价值观体现在那里呢?以笔者看,企业文化最重要的价值观应该体现在七个方面:

一、效率第一的原则

效率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业绩。因此,在一个企业的内部,对员工的业绩考核应是第一位的,并且在考核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公开性的原则,通过这一原则的建立,企业会很自然地把它在市场上的竞争压力传递到每个员工身上,并且使员工心甘情愿的接受。我们提倡这样一种原则(不只是我们提倡),你对企业的贡献度(业绩)越大,企业就会越多地为你考虑和着想,也就是说,你的身价越高(相对于本企业和其他人),你就会得到越高的重视。相反,如果你的工作业绩平平,相对于本企业又不是必须的人力资源,那么,企业是不会舍得在你身上付出的,或许有人对这一做法感到不理解,甚至会认为企业失去人情味,但如果我们仔细考虑,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答案:企业毕竟就是企业,尤其是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不是什么慈善机构,它的本质是获取更多更大的利润,以便扩大再生产,企业更多地为它内部的人力资本(技术创新者和职业经理人)及那些业绩突出的员工着想,是为了让他们从日常生活锁事中抽出身,从而把更多地时间和精力用于工作中,以便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至于那些确实存在生活或其它方面困难的职工,可以通过社会保障机构或其它途径解决,不是企业对职工无情而是市场对企业太残酷,试想,中国已加入WTO,也就是说,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的国企同世界上具有几百年发展历史的资本主义企业同台竞争,谁优谁劣,这不是太清楚太明了吗?更何况,市场经济运作的规律本来就是优胜劣汰,市场上没有怜悯、没有同情,有的只是刀光剑影,你死我活。

通过以上不难看出,在个企业内部,效率第一应该是色对而不是相对的,它没有任何的附加条件,如果有谁不理解或不适应这样一种运行机制,那么他将会被及时优化到 的运行机构之外,即公司管理外,因为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赢下一场战争”,就必须把制约企业发展的所有隐性的负担变成显性的负担,从而最终解除这一没必要的负担。

二、承认人的能力差别

我们都知道,人的能力是有差别的,有的甚至会有质的差别,例如教育背景相同的人,有的有辉煌的一生,有的却一事无成;在同一个部门里的相同的工作,有的人做的很轻松,有的很吃力,甚至有的做不了,所以不承认人的能力有差别是不对的,最起码人的能力有不同的专长,有的人综合素质好一些,有的就不行。 人的综合素质是由差别的,企业就是由这些综合素质有差别的人组成的一个组织,在这样一组织中,由于“能力”的差别就决定了每个人的权利的差别,也是责任的差别,那么,报酬的具体分配的方式和数量也是不同的(人力资本的回报是分红、期权或股份,而人力资源的回报就只是薪水),由此最终决定了各人的收入是有差别甚至是巨大的差距。

综合素质高低的体现是以效率为考评的第一要素,能力的大小也是以效率的高低为标准来衡量的,那么,毫无疑问,效率和能力是分不开的,效率证明能力,能力体现效率。企业所有的人力资源经过努力,最终成为人力资本,这是我们所期望的,但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人的能力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变化和提高的,我们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待一个人的发展,我们应该鼓励和激励员工学习提高,发掘潜力,创造性、创新性的发挥自己的能力,要知道,成功的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公平地,只是努力的程度不同,只要努力,同样会有可能走上“金字塔的顶类”。

三、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责、权、利三者的有效统一是企业建立科学管理体系的基础。企业应如何用责任来约束人们的权力?又如何用权力和利益来激励其责任付出呢?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不负责任的权力,也不存在只负责任而不享有权力的事情。二者是相辅相承的,享有权力是为了更好地承担责任,有多大责任的付出,就必然有多少利益的回报,这是一点也不含糊的问题,任何孤立或偏重责任与权利关系的做法都是错误的。企业之中每一个岗位都是责、权、利的统一体,例如,要使磨子工对磨粉机的正常运转负责,那么就必须授予他操作磨子的权力,同样,他也相应地获得磨子工岗位的薪酬,这三者有一方出现问题,就会引起整个体系失街,进而引发管理上的混乱,因此,为保证责、权、利三者的有效统一,使企业管理更具有科学性,我们要求各部门在工作过程中重新核定各岗位的岗位描述,使与这一原则不相符的得到及时修改。通过以上阐述,使大家清楚了这样一个道理--只有承担更多的责任,才能获得更大的权力和利益,岗位赋予你的权力是为了你更好的开展工作,而不是提高你的身价,更不是让你搞损公肥私的,权力的运用最终是以承担相应责任为代价的。

四、建立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相一致的理念

在市场经济下企业经营是带有风险的,也就是说企业的经营业绩并不是理想化支线上升的,而是有波折的。既然这样,职工收益也将随着企业经营业绩的变化而变化。譬如,不管你工作热情多高涨,努力多大,只要是企业的业绩下降,那么员工的收入也必将会是降低的,试想如果没有效率做支撑,企业靠什么来增加员工的薪酬呢?因此,对于平时人们常提的“厂兴我荣,厂衰我耻”、“我与企业共兴衰”的说法也就不难理解了--“荣”就是为自身劳动得到市场承认而荣;“耻”就是因企业衰败,员工付出的劳动没有被市场承认而耻。所以最终给我们的工作绩效定性的是市场而不是企业。 我们知道,市场经济下唯一不变的东西那就是“变化”,适应这一规律,我们必须全身心地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使我们的付出得到市场的肯定,从而使个人与企业共同进步和发展,这才是我们最需要做到的。

五、管理者能力的提高与被管理者素质的提高相适应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提升一个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必须有这个企业各管理层和操作层总体素质的提高来支持,它是影响企业发展的软性因素。素质是什么?简单地理解就是除了岗位对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以外的要求,譬如“诚信”就是很多岗位极其重要的素质指标要求,为适应素质考核的要求,人力资源部将分别对各种素质指标进行充分的研究,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素质能力考核标准,以便于在公司内建立起一个适于招聘的操作平台,使具有不同能力的`人处于相应的能级(岗位)中,以实现对人才的各尽其用,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能动作用。这一平台的建立,使人力资源的配置更规范、更合理,从而要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素质相适应的提高,这样才具有现实的意义,因为依据能力和素质这两者的考核结果,用人部门就完全可以做出录用或拒收、辞退的决定,使公司对各部门的业绩考核也变得顺理成章又更具有说服力了。

六、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企业中的任何一个岗位都存在着与社会接触的接口,工作中难免会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倡导职业道德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都知道,世上不存在不受约束的权力,行使权力是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而不是用于搞玩忽职守,损公肥私的,我们强调处事要讲原则、讲公平,这是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对企业中的主管、管理层来说,各自都不同程度地掌握着一定的权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权力的运用是要对企业、对领导、对同事、对客户负责的,诚实是对他们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另外,对企业生产经营及其它方面的信息及时传递,不隐瞒,也是其就遵循的一条至为重要的道德行为准则。 企业对员工的职业道德要求高于对工作纪律的要求,我们倡导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普法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激励员工争做优秀员工,相反,对违背职业道德要求的员工,我们将毫不留情地将其辞退,这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因为我们企业职业道德的建立除了依靠企业内部文化规范外,另外还必须从提高违反职业道德的风险程度上进行约束。 良好的职业道德能映射出一个人的能力和这个人的社会价值,我们深信,没有过硬的技能作支撑,职业道德就会的失去它生存的空间。试想,和一个“江湖郎中”谈医德有现实意义吗?因此,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必须先打好你的“根基”。

七、要逐步推行合约化管理

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我们奉行“人本管理”的原则,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即在人员配置上遵循部门与员工双方平等,相互选择的原则,也就是说,在我们企业,只要有能力,谁都有机会;很显然,如果没能力,你将会失去机会。从而从制度上改变传统管理方法片面的下级对上级绝对服从的观点。 总之,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秩序渐进、逐步升级的过程。只有基础做好了,才能一步步向前推,我们不能期望一夜之间就能达到一个让人满意的理想境界,但我们坚信,只要选准了方向,加上我们追求的执著,企业文化理念在周围人们脑少深处会很快由开始的模糊不清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48 463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