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温暖的艺术范文【优质1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温暖的艺术通过色彩与情感的交融,传递出温馨与和谐,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与感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优秀范文“探索温暖的艺术”,希望您喜欢。

探索温暖的艺术

探索温暖的艺术 篇1

论文摘要:高校的实验室在高校教学体制中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它将抽象的思维知识转变为形象的思维知识,提供给学生一个可以实际操作,加深理解和认识的平台。艺术类专业计算机实验室在设计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更是已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高校艺术实验室管理在加强学生其设计专业上的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的发展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对艺术类专业学生强调计算机及其应用,在他们艺术领域的增强,视野的开拓、就业的提高上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也是艺术类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指标之一。实验室是为满足教学需要而建立的重要平台,艺术类专业计算机实验室可以为平面设计、影视动画、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等专业的教学实验服务,可以进行影视动画、图形图像处理、广告制作、cad等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和实验。由于艺术设计学科的性质,上述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和实验都要由实验室承担,实验室教学任务繁重。此外,近年来我国对设计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各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不断扩招,学生人数剧增,实验室规模不断扩大,应用软件种类繁多,安装数量庞大且更新升级频繁。又鉴于艺术类学生稍微个性自由,纪律些许散漫,文化课特别是计算机基础相对薄弱,加上所学专业的特点,为使实验教学工作顺利进行,高校艺术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就出现了一些非常现实而重要的问题。

1、实验管理人员与艺术专业教师在教学中的沟通协作。

首先,鉴于艺术类专业实验室的特殊性,它必须两位教师来协作完成其实验教学。一是艺术的专业教师,二是实验管理人员。现今,有些高校在艺术教学实验上,就因其有的特殊性,存在艺术专业教师与实验管理人员互不相识的现象。艺术专业教师自身在计算机专业方面的稍许薄弱,在教学过程中出现计算机方面的问题没法解决,学生不能正常使用机器,有些教师就让学生自带笔记本上课,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基于两位教师处于不同部门,为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有效进行,这就需要两位教师首先真正意识到两者在教学工作中的紧密协作的`关系,团结协作,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从大局出发;再次是相关部门的协调,互相支持,共同完成实验室的教学任务。

其次,艺术专业教师对教学软件和版本要求不同。即使是同一门课程,不同的任课教师对教学软件和版本的要求也各有差异。如:同样采用autocad软件进行教学,有些喜欢用autocad2007版或更高的升级版本,而有些却习惯沿用autocad2004版。又比如:ae一些稍高要求的软件,安装、注册就会相对来说繁琐一些,不同版本又会有些许的不同。如果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员不能及时得到各任课教师的相关教学要求,必然会影响教学软件的准备、安装、调试和管理,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正常运行,并给实验室管理、维护带来额外的负担。所以这就需要各专业教师在开学课前与实验管理人员的交流、沟通。在选用各软件版本上全面考虑,一是专业教师站在专业的角度提出便于操作的版本;二是站在艺术类学生的角度,提出适合操作并且适合在学校、社会上实用的版本;三是实验管理人员在介于前两方考虑的角度,加上自身的教学管理经验所得,基于该实验室硬件配置的实际情况下,安装适合该实验室的版本,从而以避免软件种类过多,各安装要求环境的不同而造成个别软件无法使用,甚至造成系统崩溃。

2、实验管理人员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目前,有些高校的艺术专业实验室存在连学生都不知道有实验教学管理这样一位教师的存在现象。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样是奋斗在教学工作的第一线,属于教辅人员,但同样肩负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重任,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担负着软硬件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工作,又承担着指导学生实验操作的任务。同时他们还管理着实验室的大量资产,因此可以说,他们的积极性有时比专业教师还重要。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对学生实验操作的质量也关系极大。这就要求计算机实验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较高的专业水准,完美品格和模范行为,可给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3、对艺术类学生在实验教学环境中的管理。

由于艺术类学生学习、生活习性的些许特殊性,特别是计算机基础相对薄弱,加上所学专业的特点,学生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里,把实验室作为生活环境,在里面吃喝等现象较多,在严格遵守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方面的自觉程度相对较差,常常给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带来麻烦。高校艺术实验室一般人员短缺严重,管理人员不仅要管理数百台计算机和其他设备,而且要指导学生实验操作,工作量很大。这也需要专业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共同协作提醒、监督、教导学生按照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来执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以保证教师和学生在干净、良好的环境里进行正常的实验教学。如何管理好这些计算机实验室,满足教学实践的要求是管理者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教学管理者需要变经验管理为科学管理,在摸索中突破、前进,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管理模式。教学是一门艺术,追求更卓越的教学效果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职业目标。管理作为一种方法,一种工作程序,其原则是科学的,其运用也是艺术的。我们也相信随着实验管理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艺术类专业实验室中的计算机将为艺术类专业的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探索温暖的艺术 篇2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回顾艺术与科学的发展历史。论证了科学领域的进步是艺术发展的重要源泉和推动力,分析了信息时代艺术与科学的紧密联系,并展望了信息时代艺术的发展趋势.倡导艺术家积极地去应对信息化浪潮的冲击,用新的观念和形式反映新的时代。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们共同谱写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历程。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以数字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和文化的进程,也强烈地冲击着艺术的各个领域,在许多方面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因而引起了许多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忧虑和思考。我们所熟知的呐喊者、曾获诺贝尔物理奖的李政道先生,就多次发起组织了“科学与艺术”研讨会,还与中国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合作举办了“清华大学科学与艺术展览会”,来探索科学与艺术的共同特征和相互影响,促进科学与艺术的交流,他指出,“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对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做出了肯定的回答;而同样是获诺贝尔奖的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却指出,现代科学呈现出越来越远离哲学和艺术的趋势,各门自然科学之间形成了严格的分类,研究范围日趋狭窄,研究方法也偏重于理性、单向的思维方式,与艺术审美的感性思维日益对立、分裂,而许多艺术家也固守在“自我表现”的精神领地里,以不变应万变,从传统中来获得一丝慰籍,不敢正视现代科技和媒介带来的挑战。那么,在跨入新世纪后,艺术的发展应该自成一统,坚守门户,还是融入信息化的大潮,与时俱进创造新的艺术?在这里我们不妨以古推今,从艺术与科学的历史发展及其本质特征中去寻找答案。

一、历史上艺术与科学密不可分。

纵观人类文明进程,艺术史上的几个辉煌时代和重大飞跃,无不与科学的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是直接的动因。在这一点上,东西方因审美理想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特点。

艺术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出现在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时代,那是一个“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处处震撼人心的时代,我们今天所说的科学连同哲学第一次在人们中间觉醒”。希腊人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开始毫无成见地探索事物的本性,在科学、哲学、艺术上都创造了辉煌的成就,成为欧洲文化的摇篮,并且奠定了崇尚科学的基础。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数学当作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本质,提出“美是和谐”的原则,对美的形式原理进行数学研究,从而发现了“黄金分割”规律,并把这些原理运用到建筑、雕刻、绘画、音乐等各门艺术中去,使希腊的艺术成为艺术史上不朽的经典,至今人们还在不断地从中获得灵感和启示。因而可以说,没有科学精神的觉醒,就没有希腊艺术的辉煌。

艺术史的第二个高峰,是在欧洲科学与艺术联姻的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文明衰落后,逐渐走入了中世纪神权统治的阴影。14至16世纪,在经历了千年禁锢后,新生的资产阶级以人文精神为武器,把人们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在古典规范和科学精神的指引下,追求艺术和文学的复兴,让艺术去表现人性而非神权,让科学为社会服务,为人而创造,于是,忠于自然的科学精神复苏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极大地震撼了封建传统,使人们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也对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艺术家为了尽可能像镜子一样去表现真实,而研究几何学、透视学、解剖学、印刷术等,最终造就了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达·芬奇就是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最卓越的代表之一,他不但是天才的艺术家,还是卓越的科学家、机械工程师和建筑师,他的研究范围涉及音乐、绘画、透视、数学、解剖学、光学、力学、植物学、地质学、工程机械、军事技术等领域,并且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和建树,这些知识也为他的艺术追求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在他的经典作品《最后的晚餐》中,严谨的透视关系,不但从视觉上延伸了修道院大堂的空间,而且还巧妙地利用透视的灭点突出了画面的核心人物;而面对《蒙娜丽莎》永恒、神秘的微笑,人们不得不惊叹达·芬奇娴熟的解剖知识和空气透视法的运用。很难想象,如果达·芬奇对自然科学没有深入的研究,也就诞生不了这些旷世杰作。文艺复兴另一巨匠米开朗基罗,描绘在西斯庭礼拜堂天顶上千变万化的人体运动,所表现出生命的活力和美感,之所以令世人为之震惊,与其充分运用解剖学、透视学的科学成果是分不开的。科学精神的回归,终于使艺术走出了千年的神权阴影。

第三次艺术上的繁荣出现在20世纪中期之后,高科技使人类社会跨入信息时代,各种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生活的面貌,计算机技术、多媒体、人工智能、人机交流、虚拟技术以及声、光、电、磁等科研成果,迅速地影响和渗透到艺术活动之中。如摄影技术从黑白、彩色到数码,电影也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有声,从蒙太奇到三维动画特技;绘画从传统的写实到综合材料、超写实主义、构成主义,动态艺术,装置和超前卫艺术等,艺术家们的创作已不仅限于颜料、纸、布,立体与平面的界限在逐渐消失。还有电视、电脑绘画、虚拟现实等,不但为艺术家提供了从未有过的传播媒介,而且已经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和种类,艺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空前的繁荣时代。

通过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回顾,不难发现,科学与艺术始终是交织在一起,共同改变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科学家们不懈地努力,用美的原则去探索、认识世界,而艺术家则借助于科学的进步,孜孜不倦地创造美的形式。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总是与科技的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古希腊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与当代社会,不但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类文化艺术繁荣的时代,艺术的发展和革新,无不是从思想的解放和科学理论的引导而开始,这种现象的历史重复,有力地证明它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肯定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科学领域的发明、发现是艺术发展的重要源泉和推动力,它为艺术家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表现方式和物质条件。“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是广泛和深刻的,除了将自然科学的成果直接应用到艺术领域外,更重要的是以科学的思维方法来促进艺术家文化心理结构的改变,从而推动艺术创作观念和方法的革新,推动艺术形态的发展。”从艺术的本质特征来讲,所有的艺术门类都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即创新性和时代性。创新性和时代性也是科学的本质特征。两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信息时代也不例外。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也是严酷的自然法则,更是艺术的生命力所在。早在三千年前中国商代的青铜器上,就刻下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铭文,来表达先民对艺术创新的重视。艺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和最高境界,千百年来人们为了营造理想中的精神乐园,与自然抗争,与宗教抗争,与统治阶级抗争,不管条件多么艰苦,艺术创新之火一直不曾熄灭,艺术家正是从这一不竭的源泉中不断汲取力量、灵感,来进行美的创造。在此过程中,艺术的创新自然而然地与科学的进步同步起来。造纸技术的的发展,对中国绘画艺术特征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油画材料和制作技术的改进,使色彩的表现极大地丰富起来;光色原理的发现以及色彩生理、心理学研究的成果,造就了印象派、现代派的艺术经典。在信息时代,除了新的思维、理论而引发的创新外,把新的表现载体,即形式,技法、工具、材料媒介等作为艺术创新的突破点,也是艺术家们通常的选择。

探索温暖的艺术 篇3

论文摘要:近年来,对于国内电视媒体庸俗化的倾向,论者蜂起,歧见纷呈,并且逐渐使这一专业性很强的论题越出了研究界,成为波及甚广的大众性的热门话题。从2004年初起,对庸俗化倾向,新闻传播界从个体仅仅是理论上的辩证、剖析过渡到集体性的旗帜鲜明地抨击、抵制。新闻界出现的包括低俗之风在内的不良倾向,是新闻业内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重点面对的实际问题。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些针对性很强的措施,以应对已经出现的不良现象。因此,我们现在需要更全面更准确地认识这一倾向。

一、重新审视关于电视庸俗化的争议。

当研究界用“庸俗化”指称当下包括电视在内的大众媒介存在的一种令人反感或者担忧的倾向时,我们面临着的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是,我们对此却往往认识与准备都不太足。具体表现为,在对关键性的概念缺乏必要的阐析与规定的前提下,就率尔操觚,仓促立论。导致的结果是,大家得出的结论疑云密布,歧见丛生,不仅意见不甚相同,有时候甚至是完全相逆相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人保持学术研究的诚意在严格的学术规范下,对一个真正的问题进行深度探讨时,大家得出了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这不是太奇怪的事情。但在媒介庸俗化探讨中出现的问题是,大家用的是相同的概念,但是各自所赋予的含义却不尽一致。也就是说名同而实不相同,有时候是由于对概念认识上的差异,有时候是由于各自强调同一概念的不同侧面。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大家对一个问题的讨论,并不是在同一个视点甚至是同一层面上展开,都在自说自话。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境下所获得的成果,不仅是比较有限的,而且还会带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效应。

当我们回顾研究界对媒体庸俗化的认识过程时,可以参看的有价值的材料为数不少,其中的标志性的事件自然不能忽略。《南方周末》于2002年4月25日刊发了1篇题为《崔永元炮轰电视庸俗化》的访谈文章,它标志着媒介的低俗化或者庸俗化已经从一个专业性的研究对象转化为公共性的热点话题。谈到庸俗化的表现,他说:“一个是造假。我们很多新闻节目造假,甚至移花接木,把这个事儿安排到那个事儿上,庸俗到极点了。有些揭露行业黑幕的节目,看起来惊心动魄,就像电视剧,其实是组织拍摄的,却自称是偷拍的。这是不尊重人。这种弊端尤其反映在娱乐节目上。他说的这些其实只是电视人缺乏专业精神的表现,而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庸俗化与低俗化的问题。

尽管如此,这篇访谈还是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应和者众,持不同意见的也不乏其人,电视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甚至就是我们家庭中的一个成员。既然如此,电视中有一些庸俗的节目,一些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更有亲和力的节目,有什么不好吗?电视台当然应该有一些严肃的、高雅的、精英化的节目,但二者并不矛盾。因为电视有不同的功能,而观众又是很复杂的群体,所以节目必须是多样化的。

低俗化是与庸俗化相近或者相关的概念,在很多的语境中二者是可以相互替换的,这一点大家都能理解和接受。电视庸俗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低文化受众层次的普遍存在,为电视的商业繁荣提供了充分条件,就像一个圈圈,有什么样的电视文化就会培养什么样的受众,有什么样的受众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制作者。在批判电视的庸俗化的时候,是站在精英文化的立场上,指斥电视文化缺乏深度,不具个性。

显而易见,这不是我们用以指称大众媒介中出现的那些令人揪心的现象的含义。如果这样的理解是庸俗与低俗的本义,那么,在探讨媒介的庸俗化与低俗化倾向时就必须明确:在这一语境中,庸俗与低俗是有特定含蕴的,它不再是中性词,包涵了具体的道德与价值判断。概而言之,它指的是一种超越受众健康心态的接受底线的品质,一般表现为无聊的搞笑、出格的表演、不健康的炒作、无忌惮的诱惑。极端的形式是对色情、暴力渲染。

二、对电视庸俗化的管理。

电视的庸俗化的倾向已经较大面积较高频率出现在国内大众传媒的娱乐作品中,这种症候的出现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密切相关。我国现在正处在深刻的转型时期,这个转型由两个深刻转变构成:一是体制的转轨,即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二是结构的转轨,即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市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新闻媒体的生存状态、目标设置等各方面都会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闻媒体除了仍旧要承担凝聚人心、鼓舞干劲、引导舆论的重任,也就是说除了一如既往地履行喉舌功能之外,其产业的性质也不断地被凸显并且被开发出来了。2004年3月29日,由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统计局等部门人员组成的文化产业统计课题组发表了第一阶段成果《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首次对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产业进行了权威性的界定。指出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和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其他娱乐服务。既然传媒属于文化产业,那么它对包括产量、产值等利益指标的追求应该是理直气壮,无须隐讳的。因而,作为经济诉求的具体表现形态,产业的建设与经营就成了各个媒体的日常要务与共同焦灼。正是在这个方向的追求上,一些媒介为了满足受众的普遍趣味而降低了言述姿态,这应该是可以接受的选择,但是这不能作为走向庸俗化的理由。因为没有充分的理由能够推定:惟有庸俗的东西才可以赢得广泛的接纳。而且,在媒介中实际上就存在着大量虽然层次不高却不失纯正、健康的媒介制品。尤其显得重要的是,媒体庸俗化表面上只关乎媒介本身的旨趣、格调,实际上它与社会的氛围的形成,特别是青少年的人格结构、生命气韵的养成不无关系。因而,必须对此保持充分的警惕并加以防范、遏制。借鉴国外的经验并总结我国已有的实践,可以考虑从以下3个层次进行管理。

第一,法律法规的制约。

日本的刑法也规定,“散布、贩卖或公然陈列淫秽文书、图书或其他物品”构成犯罪。美国联邦《刑法》规定:凡在广播中发布任何淫秽、不雅、亵渎神圣的语言,皆属犯罪。对不雅的界定有两条:一是播出内容明显违反当代社区标准,二是播出内容与社会价值毫无益处,由此可见,即使在欧美国家,庸俗化性质的物品也同样是要受到排斥的。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框架里,虽然没有专门的新闻传播法,但是,我们有一个齐备的法律体系应对新闻传播领域涉法事务。这个体系的第一层面是,第二层面是由刑事、民事、行政三方面组成的基本法律,第三层面为其他专门性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护法》,规定了特殊人群的人格保护。《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规定:以谋利为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二,政府行政管理。

在这方面,各国根据自身的体制与国情,采取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我国广播电视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是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一般是通过发放与颁布《通知》《实施细则》和《办法》的形式对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进行调控。针对现在一些节目主持人以追求时尚为由,播报时好在中文里夹杂外文,或者模仿港台腔,在装束上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广电总局便发出通告,强调节目主持人不要模仿不雅的主持风格,不能为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而迎合低级趣味,应该充分考虑全社会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审美情趣,切实做到高雅、端庄、稳重、大方。针对一段时间以来,电视广告出现的混乱泛滥的现象,广电总局颁发了《广播电视广告播放暂行办法》,要求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不得播放内容低俗、误导消费等存在导向问题的广告。

第三,行业自律与公众监督。

作为一种行业自律形式,新闻自律指新闻从业者及新闻机构对所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迄今为止,西方大众传播的各个领域,都已制定出了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与基本准则。各国新闻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中的最后一条便是:不伤风败俗,注意保护青少年。在国内,由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会通过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明确规定:新闻报道不得宣扬色情、凶杀、暴力及其他格调低劣、有害人们健康的内容。行业自律源于行业内部的自觉,因而自有其特殊的功效。

公众监督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专业研究者在报刊书籍、广播电视以及网络上发表意见,从学理的角度对庸俗化进行抨击;另一层面是普通民众以街谈巷议等口头传播形式,诉说电视庸俗化的现实危害性。公众监督虽然没有法律法规的强制性,也不具行政管理的权威性,但由于其波及广,其影响力不容低估。

参考文献:

[1]夏辰:《崔永元炮轰电视庸俗化》,《南方周末》2002年4月25日.

[2]徐蕾:《从人文角度看中国电视的庸俗化和商业化》.

[3]张永华林琳:《西方传媒的法制、管理和自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148、149页.

[4]参看黄瑚:《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252页.

探索温暖的艺术 篇4

作为幼师的教师,“打击乐教学”对于这门课程将怎样进行教学,每个教师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教学经验与想法。我在自己的打击乐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探索、研究与思考,总结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系统性和科学性原则。

科学的教育理论要求课堂教育的形式尽量活动化。演奏打击乐器正是为形式多样化服务的。打击乐教学安排要循序渐进,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进度。结合幼师学生的自身特点和现有的音乐理论知识程度,具体地安排课时、教学内容。

(二)综合性和实用性原则。

打击乐教学在选材上要针对幼儿师范的专业特点,要结合幼儿歌曲的各种不同风格、题材、体裁的作品,使学生不但从理论上掌握简易的和声配置、多声部的肢体运用,而且还要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乐曲整体表现力。

(三)基础性和趣味性原则。

打击乐教学内容与选择安排应以幼儿歌曲为主,歌曲的旋律性要强,要生动活泼,能够触动学生,以逐步提高学生对打击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打击乐教学变得轻松、愉快、富有乐趣。

(一)内容选择策略。

根据乐曲音乐选择什么样的节奏型、有哪些幼儿打击乐器、这些不同的节奏型在打击乐器中怎样来敲击、不同的打击乐器有什么样的音色特点、不同音色的打击乐器组合起来会有什么样的音响效果以及小型打击乐队怎么样来指挥等等,通过集体与小组练习,创造性地编配练习等教学手段,达到了解和掌握各种体裁的幼儿打击乐曲的整体音响效果,同时也能使学生通过乐器敲击来表达和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1.课的内容:包括幼儿歌曲常用节奏型、各种打击乐器介绍及使用、练习等。

(1)节奏型:节奏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在音乐的诸多要素中,节奏最容易被感知。在打击乐中,节奏则尤为重要。认识和掌握大量的节奏“词汇”是极为重要。如果不能准确地打出各种节奏型,也就不能整齐协调地进行演奏活动。

(2)打击乐器:介绍各种打击乐器,示范演奏各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技能。模仿是音乐学习中最基本、最简单易行的学习方法,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3)练习:从简易的儿歌入手。先让学生练习教材中(或教师)编配的打击乐谱,各个声部熟悉乐谱,相互一起合作演奏,感受乐曲整体的音响;再发挥各组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作能力,用不同乐器或节奏自由编配。而后各组进行创编展示相互观摩学习,这是打击乐活动教学中的一种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它强调的是以学生“创作”为主的创作教学活动。这种方法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演奏技能,一定的节奏感,对各乐器音色有了解的基础上。

2.选常用的幼儿歌曲体裁:打击乐活动选材,应该是一些抒情性的、活泼、欢快的、进行曲风格和舞蹈性的.幼儿歌曲。只有学生喜欢的歌曲,他们才有兴趣把活动进行下去。

(二)教学组织策略。

打击乐教学组织是学习演奏、合奏和创造的课堂教学活动。音乐教师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精心组织、安排系列的教学活动,努力探索适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打击乐教学方法颇多,可采用集体授课、小组授课相结合的形式。集体授课主要是教师集中讲授有关打击乐理论知识并示范演奏,相互观摩学习;小组授课是按照班级人数分为10—15人一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教学指导策略。

教师指导这个环节是很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要求学生创编之前,必须是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演奏技能,积累了一定的节奏语汇,对各种乐器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具有运用乐器进行联想和表达的能力。教师在各组展示的过程中一定要分别对每个组的创编做出客观性的点评,哪个组创编的音响整体效果好,为什么;创编的音响效果不理想,为什么;怎么样的乐器编配、节奏编配效果会更好等等。打击乐器没有固定的配器模式,由于它是听觉艺术,其配器原则以好听为前提。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他的脑海中加升对乐器之间的了解、对各节奏织体的灵活使用。

(一)教师要尊重学生创编:乐曲的声部配器不是唯一的,只要学生的想法合理,整体音响效果好,就可以尊重学生的创编并运用于实践。

(二)演奏中要倾听别的声部:在演奏中注意倾听自己的演奏与他人声部,在知你、知我、知他的基础上达到配合一致。体验整体音响在流动中不断变化的趣味性以及与他人协调合作的乐趣。

(三)培养看指挥演奏的习惯:教师本身示范指挥的动作必须到位、准确,洋溢着热情。通过让学生学会看别人指挥和学会自己指挥的过程来帮助学生掌握作品的整体音响结构。

打击乐教学活动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是需要积累的过程,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一节奏活动的教育价值,采取适当的教育手段,使我们的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真真体会到德、智、育的全面发展。

探索温暖的艺术 篇5

[提要]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作者对课堂激趣艺术的有益尝试:谜语激趣、以情导趣、意境呈趣、趣例生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从平淡中看到瑰丽,从困难中奋然而起,它能让学生获得探求真理与增长能力的最佳心态。大凡教育行家都十分重视激发学生兴趣,主张要努力把课上得“情趣横溢”,“每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和聪明才智,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在初中政治课课堂激趣方面的尝试及其意义。

一、谜语激趣。

猜谜语是一项高雅而有趣的游艺活动。中学生因思维敏捷、兴趣广泛,尤其喜欢参与。因此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不失时机地穿插一些自编的谜语作为课堂的“插、科、打、诨”,也算别开生面。我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三种。

第一,以班上学生的姓名作谜底拟出谜面进行猜谜活动,满足了学生渴望被赏识的心理需要,增进了师生感情。如:

现代与古代――靳西(今昔);

久旱的大地――潘宇(盼雨);

准备远航――张帆;

刘关张结拜之地――陶园(桃园);

千里沃野好风光――田丽;

刘邦项羽交锋――王战;

第二,以教材中的专用名词作谜底拟出谜面,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既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如:

枯木逢春――法律(发绿);

皇帝审案――垄断(龙断);

“”――开放(开方);

默读――心理学(打一学科名称);

最佳演员――优角(打一数学名词);

儿行千里母担忧――离子反应(打一物理名词);

促膝谈心――相对论(打一物理名词);

大河上下――流通(打一商业术语);

顿失滔滔――冻结(打一金融名词);

猜谜语活动既启发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也给学生设置了一个竞争舞台,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打破了“也无风雨也无情”的平淡,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来自

二、以情导趣。

心理学表明:中学生总是希望得到人们(主要是老师和家长)的理解。这种理解常以情感的沟通和谐为满足。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提高觉悟的活动,而且还是师生双方情感交流的过程。一般来说,学生对某一学科的老师有了稳定而浓厚的情感,就不会视学习如重负,而会乐此不疲。因为学生只有对老师感到亲切,才敢于独立思考,敢于交流,敢于无忧无虑地质疑问题,积极接受我们所讲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以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加强师生感情的培养,通过情感交流来激兴求趣。

教师课堂语言的亲切自然、情真意切是沟通师生之间情感的重要基矗教师可通过充满温情、丰富多彩的语言,营造一种爱意融融的氛围,让学生有一种充满温馨的亲情感受。从而调动师生一起学,一起想,一起爱,一起恨,在思想感情上引起共振,产生共呜,使学生在亲切有趣的气氛中接受知识,陶冶情操,升华思想,获得理性的美和美的理性的感受。介于此,在教学中,我常采用情感呼唤式的语言,使之带着暖意,带着激励,流进学生的心田,赋予其热情和毅力;或采用商讨式的语言,避免一种权威性的肯定或否定,把教师和学生摆在平等的位置上对话,从而获得一种民主的学风;或采用委婉式的语言,以机智的幽默取代简单的挖苦讽剌和粗暴的干扰逼迫,从而造成了学生愉悦的心境,使他们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自己的主张。

比如对瞌睡现象的处理。我曾经这样“表扬”过一位上课瞌睡的学生:“咱班的学生与外班的学生就是不一样,外班的学生一看书就睡觉,咱班的学生睡着觉还在看书。”听后同学们哈哈大笑,睡觉的学生也因没受到老师的批评而暗自庆幸。这是一种以风趣幽默的语言逗学生开心来驱散睡意的方式,但其中更包含着老师对这个班集体深切的爱。学生一旦体验到了这种感受,就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动力,这动力是对老师更大的信任和不懈的支持。

学生上课不带书也是不稀奇的现象。对于这类事情老师们通常的处置方法是不分清红皂白地批评一通,以期除“根”,但效果却不尽人意。应该另辟新径,以情感人:发现有学生没带书,老师就悄悄地到邻班去借书交给他们,并叮嘱以后不要再发生类似的事情。这个意外的举动,往往使学生感动倍至,你会发现这节课上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专心,都认真,并且在以后的.课堂上,他还会再接再励,以回报你的理解和关怀。正所谓:感人心者莫过于情。

三、意境呈趣。

意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语言刻意创设一种情景,把学生带入预备的或悲愤或热烈的意境之中,让他们心灵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撼而产生共呜,从而和我们所要传授的知识相呼应。为此,要求教师情随境迁,情以文异,情以理发。它表现为:时有气吞山河之慨,时有满面含春之雅,时有拔地而起之势,时有寒塘映月之静。这种意境能强烈地感染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如在讲我国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统治农民的三大手段时,很多同学对封建迷信、封建道德、封建宗族观念的罪恶残酷性并不真正理解,于是我就给大家讲鲁迅笔下祥林嫂的悲惨故事。语言含肃蕴悲,充满感情,一下子吸引了全体同学的注意力,他们被我所创设的意境所感染,屏息静听着,并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时而嘘唏长叹,时而义愤填膺。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牵动着学生们的心,她的不幸遭遇和惨死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封建礼教是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达到了情理交融,以情感人,以情明理的目的。

又如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时,就可以给学生创设如下意境:从雅片战争的烽火到甲午海战的硝烟;从公车上书之壮举到戊戌六君子暴尸街头;从谭嗣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哀惋到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告诫;从芦沟桥的炮声到渡江作战的号角……从这一幅幅悲壮激越的历史画卷讲去,一直讲到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再到近十余年改革开放的伟大业绩。让学生领悟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求中国的历史真谛,更加热爱我们的党,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从而激发他们努力学习,为祖国贡献力量的雄心壮志。

四、趣例生趣。

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通过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教育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这样,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就不能仅限于课本知识,而应该“百花齐放”,结合时代需要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以丰富的知识和新颖的观点来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培养他们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作为一名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为此,我常常把有趣的事例穿插在教材内容中,引发学生思考讨论,达到教育的目的。例如结合“责任感”教学,我给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

1.评“杞人忧天”。

2.“智者是拙者的奴仆”吗?

3.牛打嗝问题值得研究吗?

4.人能不能仅满足于丰衣足食?

问题一出,同学们就因问题的新奇而被吊起了一探究竟的胃口,在大家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我进一步总结说:“杞人忧天”并不可笑,现代天文学家们随时都在观测着宇宙万物的变化,忧虑着地球的安全,怕小行星、慧星等和地球过于亲近;牛打个嗝其成分是什么,全球有多少牛,嗝出的废气每日有多少,每月有多少,每年有多少?对于这些,我们普通人司空见惯,谁也不会去想它,更不会去研究,而科学家们却在探讨这是否会对地球大气造成污染,带来损害,当我们的经济还不够发达,当某些人为了钱还在污染大气,污染江河,侵占耕地时,科学家们却在研究牛打嗝等事关人类生存的大事了。这一节课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许久,他们还在思考着、议论着。

中学生因其年龄较小,生活阅历和知识层次都有一定的局限,但他们关心国际、国家大事,所以我们应该引导他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和才干。使他们尽早接受新颖的知识。在一次教学中,我适时地给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一条江中的鱼只在河道中心线一侧游动、生活,是否可能?如果是真的,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同学们七嘴八舌,讨论热烈,大多数同学认为不太可能,不能想象这是真的。我揭谜底说:“据《中国青年报》96年4月份1篇文章报道,原中苏界河乌苏里江中的鱼就只在河界苏方一侧来回游动,不敢在中方一侧出没,原因是我方渔民的狂捞滥捕太厉害了。”听到这些,同学们情绪有些激动,唏嘘感叹之声表明他们的思想受到了震动,对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等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讲“改革”一课时,我引用《俄皮鞋匠用卢布钉鞋后跟》一文说明全盘西化的休克疗法与我国渐进式改革的成败得失,再从卢布与美元汇率原来相差无几,到卢布今天4000多卢布兑换一美元,再谈及我国人民币与美元汇率一直稳定在8元多一点,及其在俄、越、港、韩等国家和地区的良好信誉,来阐明改革的两种情况对人民、对社会的不同影响,进一步引发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伟大成就及其艰难不易。使同学们结合自己的观察与感受,进一步坚定了对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信念,也加强了政治课的教育说服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学生不是待灌的瓶,而是待燃的火”。不管我们采取什么方法,其目的都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和兴趣,点燃他们的智慧之火,让其主动地、活泼地发展自己。

探索温暖的艺术 篇6

对儿童而言,玩泥巴是最惬意不过的游戏,天生具有探索倾向的儿童,好奇且爱玩,常为新鲜事物所吸引,玩泥巴无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让他们对自然有更本质的看法,把他们脑海中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东西,用泥塑的形式展现出来,激发他们的潜意识思维。幼儿泥塑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培养孩子对美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力,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手脑协调能力。泥塑课程的开展对幼儿的成长具有独特的价值。

一、幼儿泥塑课以及儿童心理生理特点分析。

1.幼儿接触世界是从小手的触摸开始的,幼儿在生活当中接触到的事物都是占有一定空间的、立体的。与平面上呈现的绘画方式相比,泥塑的表达方式更有利于幼儿来操作和表达。泥塑能够把现实中的事物完整地再造出来,立体的呈现方式更有利于幼儿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操作,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思想。

2.泥巴柔软多变,能更好地刺激幼儿手部的触觉感受,而且能促进他们大小肌肉的协调发展。不要小看孩子玩泥巴对于手部协调性的训练,我们大人可能都已经忘了自己的双手是怎样变得这么灵活了。小孩子就是这样一点点地锻炼双手,从1、2岁时开始撕纸,拿着笔涂鸦,这都是儿童视觉空间与手的协调性不断发展的过程。

1.激发兴趣为开端。激发幼儿参与泥塑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积极投入泥塑活动,是开展泥塑课程的第一步。引发幼儿兴趣的关键在于培养幼儿的感知力,幼儿善于观察,对生活中的艺术作品的美具有敏感性,因此泥塑课程的开始阶段,教师应该出示实物,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实物的特点,让他们说出实物的结构,从而感受实物的美,激发幼儿的审美愉悦。在幼儿充分领略了实物的美,产生了表达自身感受的愿望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创作活动,要求幼儿由“感知美”向“创作美”过渡了。

2.多元平衡的泥塑课。泥是没有固定形状的材料,用泥进行塑形对幼儿手眼配合和大小肌肉的协调具有较高的要求。相较于用画笔进行绘画,泥塑活动对幼儿手部技能的要求更高。针对泥塑活动的这一特点,在幼儿园泥塑教学活动中,撇开技术而单一地讲自由表达、撇开教师的示范指导而单一地请幼儿进行自由创作、撇开对范例的模仿而一味地要求幼儿进行大胆的创新是不切实际的。泥塑课程应在技术训练和能力发展之间、在教师示范和幼儿自由创作之间、在模仿和创新之间达成平衡。

3.体验成就感的泥塑课程。艺术活动是幼儿获得自我满足感的重要途径。泥塑课结束后,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孩子小心翼翼地捧着自己的作品,满心欢喜地向老师、同伴展示着。在泥塑课程的结束阶段,教师应善用幼儿的成就感,通过开展作品完善、作品欣赏、作品评价等延续活动,使成就感成为强化幼儿参与泥塑活动兴趣的助推器。延续活动适宜以同伴分享的方式进行,幼儿可以互相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喜悦,并得到同伴的认可和赞许。另外,由于泥塑作品本身的实用性和装饰性功能,幼儿完成的泥塑作品可以作为环境布置和区角游戏的有效材料之一。可以想像,如果在班级中随处可见自己的作品,幼儿的成就感将油然而生,这对于激发幼儿参与泥塑活动的兴趣无疑是非常有效的。

探索温暖的艺术 篇7

近些年来,我国的电视媒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打破了传统编制的束缚,用逐渐丰富的各种元素充分结合国外先进的文艺节目实现创新,与国内用户的需求和审美情趣比较吻合,从而为电视行业的深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我国电视媒介在过去的发展中过于重视传统节目编制模式,缺乏内容创新,甚至产生了大规模的跟风和效仿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文艺节目的收视率,因此,这就对电视文艺导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其策划能力,增强策划意识,这是我国电视文化产业深入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最近阶段,我国电视文艺节目发展势头正盛,这离不开诸多的优秀电视文艺导演的创新。如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等等。在欣喜于这些节目可以吸引大量粉丝并拥有较高的收视率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带有不可否认的抄袭属性,当《中国好声音》横空出世之后,有诸多的电视节目纷纷带上中国的字样,如《中国好舞蹈》、《中国好歌曲》等等,这些文艺节目过于类似,会引起用户的审美疲劳,加速了这些文艺节目平庸化的速度。

除此之外,不能否认的是当前我国电视文艺节目彼此之间的竞争日渐白热化,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各大电视媒体真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为了实现该节目在国内的垄断地位,不惜花重金购买海外版权,但是在其创新方面所下的功夫明显不足,近些年来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的文艺节目,就要数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和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将电视文艺节目导演的创新能力和优秀功底充分展示出来,但是就整个行业而言,提升文艺导演的策划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了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1.提升文艺导演的策划能力和策划意识。

对现阶段我国国内电视节目的受众进行分析,老人、孩子、女人的占比比较大,这部分人的特点是文化程度较低,而大多数的中青年观众则更加青睐于新媒体,如互联网媒体等,所以电视上的文艺节目实际上并不能真正吸引中青年观众,其关注度较低,不过如果能够保证文艺节目的质量,中青年依然会在网络媒体上进行浏览和观看。例如,通过互联网和浙江卫视同步直播的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在吸引观众方面是比较成功的,由此不难看出,只要有优秀的电视文艺节目,实际上观众来源是不需要操心的,也正因如此,对导演的策划能力和策划意识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艺导演为了使自身的策划能力有所提高、为了使自身的策划意识不断地优化就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思路,尽可能的摆脱处于残酷竞争范围内的歌舞类文艺节目的限制。例如,天津卫视的《寻找美丽乡村》就是充分结合农村题材,将我国的人为情怀和山清水秀通过农村画卷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这样的节目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对观众的吸引力自然会比较强。由此可见,电视文艺导演应该充分认识到,超强的、优质的电视节目就要打破惯性思维的束缚,另辟蹊径,充分利用百姓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来创新文艺节目,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推出激励机制鼓励导演创新。

现阶段,部分电视台的文艺节目不断改版,有的岗位设置缺乏合理性,有些导演具备专业能力却没有合适的平台供他们施展拳脚,这些问题都会增加创新的难度,此外部分电视台没有根据文艺导演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缺乏专业培训,文艺导演的综合能力势必要通过再教育来得到提升,但是很显然这一点做的还远远不够,所以站在电视台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应该将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和导演编导能力相挂钩,另一方面在电视台充分认可导演的策划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前提下,将更多的自主权赋予文艺导演,为其获得各种资源提供便利,从而为导演构想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好的构想可以产生较高的收视率,那幺文艺导演就理应得到更多的薪资鼓励,为文艺导演的自我创新提供良好的氛围。

此外,为了文艺导演的视野拓展可以制定完善的、科学的培训计划,甚至为了学习先进的文艺节目编导理念,可以将出国学习的机会提供给平时表现出色的文艺导演,从而使我国的文艺节目实现表现形式多元化,真正提高吸引力。

3.突出文艺导演的个性思维,提升策划能力。

实际上,传播的内容应该是智慧和思想的结晶,若缺失了思想内涵、文化内涵,其传播范围和传播效果势必令人堪忧,甚至这种文化传播从本质上讲就具有一定的恶劣性和低俗性。所以文艺节目应该对节目本身的.思想内涵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文艺导演对于一个节目的思想内涵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即便是文艺节目的题材相同,不同的文艺导演,其表现出来的文化属性和形式都会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强化文艺节目的吸引力势必要从文艺导演的个性化思维入手,这将会对用户产生极大的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文艺导演的个性化思维并非是独立存在的,其势必与其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现阶段的电视节目大多数以家庭单位为主,所以观赏性很关键,在电视文艺节目策划过程中,应该对节目的公益性、互动性和群众性进行综合考虑,依据观众的喜爱偏好实行针对性的甄选,这样观众对节目的认可度就会大大提升。例如,不同方言的电视节目由于其贴近本地人的实际生活,所以其在本地区的受欢迎程度会非常高,因此,文艺导演的个性化思维不能斩断其与实际生活的必然联系,只有富有个性化思维的文艺节目才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4.强化文艺导演的组织协调能力。

电视文艺导演要具备一定的协调组织能力,这在选用演员、前期策划、录制、现场协调、解决突发问题等环节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充分发挥文艺导演的协调组织能力可以将整体的各个部分有效串联起来,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节目和剧本的预期效果。

结语。

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深入发展,随着新媒体如互联网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所能接触得到的文艺节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文艺节目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粗制滥造的文艺节目显然得不到用户的青睐,只有不断地创新文艺节目,才能够赋予节目一定的生命力和活力,打破传统抄袭、复制的策划模式,充分利用具有针对性的创新模式,兼顾文艺节目的思想性和娱乐性,做到两手抓且两手都要硬。这样才能够提高文艺节目的深度和内涵,促进电视节目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的电视媒体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探索温暖的艺术 篇8

通用技术作为高中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意义重大。因此,作为老师必须要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完善学生自身认知。

高中生正值从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的关键时期,生活中的一切都等待他们的探索与尝试,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独特的自我认知,然后对自我认知进行不断的验证与改进,从而形成自我的兴趣爱好。如果学生形成的兴趣爱好与学习无关,那么他们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会越来越少,甚至会讨厌学习,最终导致学业荒废。如果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强行限制学生的自由发展,就容易引发他们的逆反心理,更不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认识到学生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并非一件坏事,如果引导得当,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所以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才能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将生动的故事、活动、竞赛等引入教学过程,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营造活泼愉悦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一开始教学技术的价值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教师可以创设如下情境:“请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照明技术,那么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照明设备?这些设备对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然后要求学生将答案写在卡片上,同桌之间互换卡片,一人提问一人回答,通过答辩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照明技术的认知。此外,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科学家的故事,还可以用生活中的实例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营造真实场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通用技术的魅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升级教学设备。

通用技术学科内容本身具有较强的时代性,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变化,所以作为通用技术学科的教师,应充分认识到通用技术学科的这一特点,对实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设备及时地进行更新换代,以免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在更新教学内容方面,要及时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如:噪音污染、全球变暖、雾霾等,可以让学生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进行探索,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树立社会责任感,认识到自己有义务探索和解决这些问题。在更新实验设备方面,要及时引入更为先进、速度更快、画面更为清晰的信息设备,还可以引入与实验更为匹配的计量、金工、木工等工具。在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三视图、透视图等),可以借助cad和仿真实验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绘制,让学生跟随时代步伐,学会运用计算机处理数据、模拟实验,化难为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此外,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创建互动平台,让学生就自己的实验成果进行交流探讨,以此实现资源共享,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鼓励学生互助合作,促使学生思考探究。

要想更好地应用情境教学法,作为通用技术教师,除了要创设相应的教学场景,还应注重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与价值性。首先,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内涵,筛选出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保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尤其在技术原理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思维,引导他们对原理内涵进行深入分析,逐渐形成学生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其次,要鼓励学生合作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促使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形成创新的火花。又如,在教学“方案的构思方法”时,教师在介绍草图法之前,先给学生出示一个台灯,让学生分组对台灯提出符合自身实际的改进方案,然后用草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小组成员通过相互研究与讨论,设计出自己理想的台灯草图。当各个小组完成之后,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看哪个小组的设计最为科学与合理,在整个过程中,课堂氛围一直都热烈高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获得了极大地提升。因此,通过互助合作,可以满足素质中等教育背景下的通用技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技术素养的要求。作为通用技术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重新解读技术的内涵,采用互助合作教学方式,从而树立学生积极的、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学生运用理性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科学运用多样化学习资源,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四、善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通用技术学科知识具有科学性、实践性等特点,如果仅仅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容易使课堂教学变得空洞乏味,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现代化技术则可以打破时间、空间、宏观与微观的限制,直接将事物及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使学生在图文并茂、声形兼备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还有助于学生通过对具体材料的感知而分散教材重点、难点,从而有的放矢、直奔中心。同时,教师可以在校园网上建立通用技术知识论坛,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例如,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建立一个通用技术专栏,将相关资源放到上面供学生查阅与参考;学生也可以利用这一论坛对老师提出问题、交流心得。通过网络论坛来增强师生交流,有利于积累学生知识,培养其综合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又如,在教学“设计图样的绘制”时,可以让学生利用word中的画图工具来绘制图形;也可以通过文档、幻灯片等工具来表达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实践证明,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但增强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通用信息课程不仅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而且强调学生对掌握的技术方法的领悟及运用,强调学生对技术中所包含的人文因素的理解与感悟,强调学生对技术学习的探究与创造,更强调学生价值观、情感态度以及综合能力的发展,为学生将来应对各种挑战,形成良好的终身学习习惯而奠定基础。

探索温暖的艺术 篇9

数码艺术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建立之前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不同时代中,其存在的含义也有所不同。追溯起来,外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到前2世纪,这个时候人们已经联系哲学、艺术和数码一起思考,我国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老子崇尚两极相通,从这个理念入手对音像编码展开思考,这些均体现了道的思想。但是由于时代的限制,当时无法形成专门的学科。现在的数码艺术哲学诞生于数码艺术理论兴起的时期,一些外国学者认为数码艺术哲学和数码艺术理论实质上是相同的。本文具体分析了数码艺术哲学的视角以及建设。

一、数码艺术哲学视角。

1、艺术世界通过数码编程得以创造。

艺术的具体形态取决于时代所有的工具,最早为人体,这也是为什最早的艺术是跳舞绘画和唱歌等,后来随着工具的增加,艺术的'形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变得更加丰富。数码艺术因为将计算机当作的创造的工具,因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这种艺术形态不仅可以将其他形态艺术进行模拟,还可以将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概念艺术进行展现。数码艺术可以随意的对现实世界进行模仿,但是又不会完全受到现实世界的束缚,它利用计算机程序来生产艺术,不同于传统创造艺术的流程现代的艺术家可以自己当程序员利用计算机加工自己头脑中的艺术构思,使其称为一个个艺术作品。

2、艺术视界利用非物质的数码文本进行展示。

艺术得以表现主要是利用材料具有的特点,就如颜料帮助绘画,声音帮助唱歌,文字帮助文学一样。传统艺术属于物质性艺术,但是数码艺术属于非物质性艺术,它借助的材料主要是计算机的信息和数据,虽然计算机内的数据知识由多个数字组成,但是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将其转变为物质性的东西,比如利用打印机可以将计算机内创造好的艺术作品打印出来。

3、艺术视界通过互联的数码媒体进行扩展。

在没有信息网络之前,艺术的传播形式主要有印刷、书面、口语、实物等,这些形式如果想要实现远程化交流,就必须依靠交通系统,局限性较大[1]。数码艺术哲学通过借助计算机,利用网络实现信息的传输和接受,不需要现实的交通工具进行传送,打破了限制。不过,它也有它的限制,如果需要相互传送的两台计算机网络不同,也无法完成传输。互联网是数码艺术的独特媒体工具,通过互联网通信的方便捷特点的发挥,将所有分散的艺术作品连接起来,形成了互联网上的一个艺术宝库。

4、艺术世界通过数码文化完成建设。

文化是艺术存在的根本,人文主义是传统艺术最有力的指引,不太信任科学主义,虽然传统艺术也存在计算成分,但是并不突出。而当前的数码艺术密切联系着科技,由此对计算机可计算性的文化价值特别重视。大部分数码艺术家认为可计算性就是可以利用计算机来完成艺术的操作,实现艺术作品的特性。实质上,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是两种指导文化建设的死刑,也是数码艺术两大不同派别。数码文化以计算机为存在的依据,称为了艺术视界突出的建设者,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可能导致信息战争和版权侵夺事件的发生。

二、建设数码艺术哲学。

有学者定义了艺术哲学,认为它是用来研究艺术性质的学科,紧密联系着美学。根据该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认为数码艺术哲学是用来研究数码艺术性质的,也可以说数码艺术哲学是在数码时代应用艺术哲学,针对数码艺术从哲学方面进行解读利用数码艺术来表现哲学的相关理念等等。虽然对数码艺术哲学的定义有多种,但是在建设数码哲学艺术过程中,要以实践为根本原则,针对理论,借助当前各类思潮来推进数码艺术哲学的建设。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数码艺术中新鲜经验的吸收。

有学者认为美学是设计和评论的哲学,而数码艺术之所以新颖,主要是由于其充分利用了计算机中的算法作为创作的理念,美学的存在奠定了设计和评论算法评论和阐释对象的基础。当前,国内外已经出版了专门研究数码艺术的著作,比如马立新著作的《数字艺术哲学》、科格本发表的《视频游戏哲学》等。

2、建设不能局限于数码艺术具体实践的眼界。

数码艺术哲学看待数码艺术强调从认识论、方法论和本体论几个方面入手。从认识论方面来看,强调数码艺术把握世界要通过仿真来完成;从方法论方面来看,计算机是制成数码艺术最重要的载体和工具;从本体论方面来看,数码艺术是一种艺术形态,主要以计算和编码为存在的基础[2]。在研究和建设数码艺术哲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以上几点。

三、结束语。

数码哲学、数码艺术以及传统哲学是数码艺术哲学思想的重要资源,数码艺术哲学要想实现自身的发展建设,必须吸取传统哲学中的积极成分,抛却其中的落后成分,以传统哲学作为基础进行反思,实现数码艺术哲学的升华和发展。艺术与各个学科都存在着紧密联系,因此数码艺术哲学必须创造出一种融合文化、科技和艺术的新方法,实现数码艺术哲学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探索温暖的艺术 篇10

灯光艺术表现,是在文艺节目表演的基础上进行灯光艺术的创作,是运用灯光艺术的审美方式去强化节目的艺术特点和内涵,并根据不同节目的艺术表现风格、方式,采用不同的灯光艺术表现手段,根据整台晚会的主旋律,确立灯光的主色调和影调,使节目更具感染力和观赏性,从而达到整体艺术品位的提升和艺术价值的体现。不同的文艺节目,有着不同的表演样式和艺术内涵,涉及的艺术表演范围也较广,有音乐的韵律、唱腔的神态、表演的形态、身体的姿态等。因此,灯光的艺术表现,要根据不同节目的表演形式和艺术风格,把握其艺术表现的规律,使灯光的艺术表现在影调上与节目的意境和情状相贴近;在色彩上与节目的寓意和情趣相符合(如深蓝代表冷漠、忧郁压抑、深沉严肃,浅蓝代表清凉、淡雅、清新、思念、遐想的情绪,黄色代表轻盈、明快、乐观、奔放、浪漫的情境,红色代表温暖、热烈、激情、吉祥、革命、战争、暴力、亢奋的情感,绿色代表着赏心悦目、舒适、温柔、宁静、大自然生命的象征);在节奏上与节目的韵律和状态相一致,使灯光的艺术表现与节目表演相吻合,适应人们的心理感受和审美习惯,满足观众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要求。灯光艺术在音乐节目中的表现音乐节目,主要以各类音乐演奏、歌曲演唱为基本构造框架,其形式很多,大致分为三类:声乐、器乐、综合音乐节目。

针对美声唱法、器乐演奏,灯光色调可以根据音乐的风格来定,色彩不要过浓,亮度控制在人物光的一半以下,否则人物脸部会有比较浓的色彩,电视观众会觉得人物面部色彩还原不真实;灯光造型以定点光为主,辅以一些静态的图案,衬托出一定的空间感。美声和器乐的灯光表现以衬托气氛为主,最好不要随意变化,否则会破坏观众的审美情趣。民歌和通俗歌曲,灯光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风格,配上适当的色彩、图案、跑灯、光束的流动变化,使得演出现场轻松、活泼,画面也有一定的动感,高潮部分可以使光束激烈频闪,进一步烘托气氛。综合音乐节目,主要由声乐和器乐联合组成,形式多样、风格迥异,给观众以多样化的美学享受。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摇滚乐队演唱。摇滚乐以布鲁斯为歌曲结构基础,简单、有力、直白,特别是强烈的节奏、起伏跌宕的旋律,与青少年追求随意、自由的心理相吻合,表演形式不拘一格。正是因为年轻人喜欢摇滚乐,随着音乐的节奏,观众也期待大量的光束移动效果、火爆激动的频闪和大面积的色彩渲染,电脑灯才得以广泛的`运用。电脑灯的使用常常是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由灯光师根据导演的意图和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把演出前编排好的通道预置、场景、序列、效果做现场调用。如果要使灯光节奏表现得更准确,最好把音频信号输入给调光台,把控制台切换到音乐控制模式,当然这种控制方式对音频电平有严格要求,太低则不受控,太高了调光台会死机。

民族舞的“载歌载舞”、国标舞的“活泼流畅、热情奔放、节奏明晰”、现代舞的“随意性”、新潮舞的“刚柔相济、随意性强,激烈时如电闪雷鸣,温柔处如和风细雨”,决定着灯光艺术创作的相同之处,应注重灯光造型,以白光柱表现凝重、力度,以色彩表现环境气氛,以欢快、热情、活泼、喜庆为主要表现依据,色彩可以浓烈一点、节奏可以根据音乐的变化而有所变化。舞蹈节目的灯光必须关注运动、时间和空间。当然,这里所说的“关注运动”,绝不是电脑灯随着舞蹈的动作而运动,舞蹈也应该和音乐一样,有通俗舞蹈和高雅舞蹈之分,像新潮舞、街舞等通俗舞蹈的动作主要表现年轻人的青春活力,电脑灯可以随着肢体的动作、节奏“跑”起来,但对于高雅舞蹈及部分民舞节目,如“天鹅舞”“雀之恋”,大部分情况则不宜运动,否则会破坏舞蹈艺术的整体美感。当然,也不能绝对化,比如“天鹅舞”里面的“四小天鹅”一小节,舞蹈动作表现了小天鹅的活泼、可爱,而且音乐也是活泼跳跃的音符,这时电脑灯的光束跑灯、流动、光圈随机或大或小,可以对小天鹅活泼可爱的性格加以衬托。对舞蹈而言,灯光的重点是要把演员从背景中塑造出来,通常使用顶光、逆光、轮廓光、侧光和追光。

除此以外,电脑灯还能以新的方式来塑造演员,比如用定点光来刻画舞蹈演员的造型,用节奏和流动来强化演员的动作,但“流动”决不是要跟随舞蹈的每一个动作而流动,用图案和棱镜的自转、光束在空中的摇动来拓展空间,用相应的色彩可以表达演员的不同情感。当舞蹈动作表现矛盾冲突时,电脑灯不妨用一些大幅度的、杂乱无章的摆动、剧烈的频闪等一些极其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人物内心的焦躁、揭示事件发生的突变性。灯光艺术在戏曲节目中的表现戏曲是我国的传统戏剧形式,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多种元素构成的综合艺术样式。电视戏曲节目,是运用电视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将我国传统戏曲艺术搬上电视屏幕或保留戏曲舞台演出的基本模式,或突破戏剧舞台的时空局限,适当采用实景及镜头组接的艺术表现,构成了电视戏曲节目。电视文艺晚会中出现的多为戏曲集萃,即:将深受观众喜爱的戏曲名家演唱的戏曲精华集中起来,展示给观众,如“唱段”、“片段”、“折子戏”等。观众对戏曲的艺术欣赏,在于对演唱的韵律和节点,以及表演的神态和姿态上。这类节目的灯光艺术表现,要以环境气氛光衬托、表现节目的喻意,采用与节目内容、情状相适应的色彩和影调对人物进行塑造,面光和侧光以及逆光、背景光应是多方位的,以光的范围控制空间层次的表现,特别是面光的多方位。电脑效果灯的色彩不能直接投射到表演区,尤其是演员的脸部,因为电视观众是通过现场多机位,也就相当于是多视角观赏节目,当镜头转换时,电视画面的光影、色调会发生变化。在节奏上,效果灯不应在演员形态表演和唱词过程中摇摆、频闪,因为这时是姿态艺术的表演、神态上有艺术的韵律,因此,在戏剧表演有型、情、神的时刻,要把握好效果灯的运用,严格控制灯光韵律点,如果控制上没有把握,则宁缺毋滥。在层次上,可用效果灯的图案功能在表演区的外围,进行空间的表现。色调上要起到衬托人物、增强艺术氛围的感染力。对于戏曲这样的传统剧,电脑灯毕竟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使用的痕迹应该越少越好,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欣赏到现代科技带来的视觉享受。

探索温暖的艺术 篇11

论文摘要:高校的实验室在高校教学体制中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它将抽象的思维知识转变为形象的思维知识,提供给学生一个可以实际操作,加深理解和认识的平台。艺术类专业计算机实验室在设计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更是已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高校艺术实验室管理在加强学生其设计专业上的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的发展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对艺术类专业学生强调计算机及其应用,在他们艺术领域的增强,视野的开拓、就业的提高上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也是艺术类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指标之一。实验室是为满足教学需要而建立的重要平台,艺术类专业计算机实验室可以为平面设计、影视动画、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等专业的教学实验服务,可以进行影视动画、图形图像处理、广告制作、cad等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和实验。由于艺术设计学科的性质,上述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和实验都要由实验室承担,实验室教学任务繁重。此外,近年来我国对设计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各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不断扩招,学生人数剧增,实验室规模不断扩大,应用软件种类繁多,安装数量庞大且更新升级频繁。又鉴于艺术类学生稍微个性自由,纪律些许散漫,文化课特别是计算机基础相对薄弱,加上所学专业的特点,为使实验教学工作顺利进行,高校艺术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就出现了一些非常现实而重要的问题。

1、实验管理人员与艺术专业教师在教学中的沟通协作。

首先,鉴于艺术类专业实验室的特殊性,它必须两位教师来协作完成其实验教学。一是艺术的专业教师,二是实验管理人员。现今,有些高校在艺术教学实验上,就因其有的特殊性,存在艺术专业教师与实验管理人员互不相识的现象。艺术专业教师自身在计算机专业方面的稍许薄弱,在教学过程中出现计算机方面的问题没法解决,学生不能正常使用机器,有些教师就让学生自带笔记本上课,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基于两位教师处于不同部门,为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有效进行,这就需要两位教师首先真正意识到两者在教学工作中的紧密协作的关系,团结协作,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从大局出发;再次是相关部门的协调,互相支持,共同完成实验室的教学任务。

其次,艺术专业教师对教学软件和版本要求不同。即使是同一门课程,不同的任课教师对教学软件和版本的要求也各有差异。如:同样采用autocad软件进行教学,有些喜欢用autocad版或更高的升级版本,而有些却习惯沿用autocad版。又比如:ae一些稍高要求的软件,安装、注册就会相对来说繁琐一些,不同版本又会有些许的不同。如果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员不能及时得到各任课教师的相关教学要求,必然会影响教学软件的准备、安装、调试和管理,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正常运行,并给实验室管理、维护带来额外的负担。所以这就需要各专业教师在开学课前与实验管理人员的交流、沟通。在选用各软件版本上全面考虑,一是专业教师站在专业的角度提出便于操作的版本;二是站在艺术类学生的角度,提出适合操作并且适合在学校、社会上实用的.版本;三是实验管理人员在介于前两方考虑的角度,加上自身的教学管理经验所得,基于该实验室硬件配置的实际情况下,安装适合该实验室的版本,从而以避免软件种类过多,各安装要求环境的不同而造成个别软件无法使用,甚至造成系统崩溃。

2、实验管理人员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目前,有些高校的艺术专业实验室存在连学生都不知道有实验教学管理这样一位教师的存在现象。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样是奋斗在教学工作的第一线,属于教辅人员,但同样肩负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重任,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担负着软硬件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工作,()又承担着指导学生实验操作的任务。同时他们还管理着实验室的大量资产,因此可以说,他们的积极性有时比专业教师还重要。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对学生实验操作的质量也关系极大。这就要求计算机实验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较高的专业水准,完美品格和模范行为,可给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3、对艺术类学生在实验教学环境中的管理。

由于艺术类学生学习、生活习性的些许特殊性,特别是计算机基础相对薄弱,加上所学专业的特点,学生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里,把实验室作为生活环境,在里面吃喝等现象较多,在严格遵守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方面的自觉程度相对较差,常常给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带来麻烦。高校艺术实验室一般人员短缺严重,管理人员不仅要管理数百台计算机和其他设备,而且要指导学生实验操作,工作量很大。这也需要专业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共同协作提醒、监督、教导学生按照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来执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以保证教师和学生在干净、良好的环境里进行正常的实验教学。如何管理好这些计算机实验室,满足教学实践的要求是管理者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教学管理者需要变经验管理为科学管理,在摸索中突破、前进,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管理模式。教学是一门艺术,追求更卓越的教学效果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职业目标。管理作为一种方法,一种工作程序,其原则是科学的,其运用也是艺术的。我们也相信随着实验管理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艺术类专业实验室中的计算机将为艺术类专业的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位和非国有单位区分开来,越来越难,该类案件也会越来越多,对此问题的不解决,司法实践中将难以操作。笔者在此建议立法机关或者司法机关尽快做出相应的立法解释或者司法解释。在没有新的司法解释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在分不清主从犯的情况下,按各自的身份分别定罪,它符合刑法“最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

2、关于共同贪污数额的认定。

在1979年刑法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明确规定:“二人以上共同贪污的,按照个人所得数额及其在犯罪中的作用,分别处罚。对贪污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贪污的总数额处罚;对其他共同贪污犯罪中的主犯,情节严重的,按照共同贪污的总数额处罚。”这里规定只有“情节严重的主犯”才按照共同贪污的总数额处罚。而新刑法383条只规定了个人贪污数额的四个数额界限,没有明确个人贪污数额在共同贪污罪中如何认定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很多法院按照行为人个人所得数额来定罪处罚,而不是按照共同贪污的总数额处罚,包括主犯。这种认定是否符合刑法的立法原意,我认为值得探讨。

新刑法在贪污罪中,删去了只有“情节严重的主犯才按照共同贪污的总数额处罚”的规定,同时在总则有关共同犯罪一章又增加规定(第二十六条第三、四款):“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这种总则的规定,不单单适用于盗窃罪、抢劫罪等其他犯罪,也应该适用于贪污犯罪。笔者认为,在贪污罪中,共同犯罪人应当对他们参与共同犯罪总额负责,理由:1、在共同犯罪中,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是作为整体行为的一部分而存在的,他们虽然分工不同,但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因而,他们的行为与共同的危害结果存在着因果关系。况且,这种危害结果不可分割。割裂共同行为人的犯罪对象,违背刑法学关于共同犯罪的原理;2、共同犯罪人对共同犯罪的总额负责符合刑法中“罪刑责相适应原则”。刑法第五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刑和承当的刑事责任相适应。”要求各共犯对参与总额负责,是从犯罪结果的角度确定共同犯罪人承当刑事责任的基础,至于各共犯的责任程度,笔者认为,必须依据他们在共同犯罪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来确定。也即是说,依据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个人所得数额等情节予以处罚。只有这样,才符合刑法学基本原理。

探索温暖的艺术 篇12

[提要]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作者对课堂激趣艺术的有益尝试:谜语激趣、以情导趣、意境呈趣、趣例生趣。[关键词]课堂教学激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从平淡中看到瑰丽,从困难中奋然而起,它能让学生获得探求真理与增长能力的.最佳心态。大凡教育行家都十分重视激发学生兴趣,主张要努力把课上得“情趣横溢”,“每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和聪明才智,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在初中政治课课堂激趣方面的尝试及其意义。

一、谜语激趣。

猜谜语是一项高雅而有趣的游艺活动。中学生因思维敏捷、兴趣广泛,尤其喜欢参与。因此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不失时机地穿插一些自编的谜语作为课堂的“插、科、打、诨”,也算别开生面。我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三种。

第一,以班上学生的姓名作谜底拟出谜面进行猜谜活动,满足了学生渴望被赏识的心理需要,增进了师生感情。如:

现代与古代――靳西(今昔);

久旱的大地――潘宇(盼雨);

准备远航――张帆;

刘关张结拜之地――陶园(桃园);

千里沃野好风光――田丽;

刘邦项羽交锋――王战;

第二,以教材中的专用名词作谜底拟出谜面,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既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如:

枯木逢春――法律(发绿);

皇帝审案――垄断(龙断);

“”――开放(开方);

默读――心理学(打一学科名称);

最佳演员――优角(打一数学名词);

[1][2][3][4]。

探索温暖的艺术 篇13

色彩构成是各高职院校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一定的比重。色彩构成课程要求学生研究色彩的物理、心理、视觉等特征,了解和把握色彩。色彩构成课程具有纽带的作用,学生如果对它掌握得不够详尽,就难以有效学习后续课程。所以,教育者对色彩构成课程进行探索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目前课程教学中的弊端。

1.生源现状方面。

现在各高职环境艺术专业中,大部分学生是自身喜欢这个专业,有些学生则是根据家长的喜好选择了这个专业。因此,学校应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因材施教,对两部分学生的思想、目前的就业形势、岗位特点进行分析,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修养。

2.讲授方法方面。

部分高职环境艺术专业色彩构成课程的讲授方法是灌输式的,一些教师一味讲授理论知识,没有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就布置作业。一些学生没有真正消化知识就盲目地完成作业,没有运用创新思维,只是把书本上的内容照搬过来。

3.表现手段方面。

高职院校色彩构成专业的部分学生在学习中采用单一的表现形式,一味追求作业外观精美,而忽略了专业本身的创新性,这样无异于舍本求末。

4.脱离了后续课程。

设计色彩构成这门课程主要是为后续的专业课打基础,让学生能够很好地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但如果教师只是将理论灌输给学生,而不细致讲解如何应用,则容易导致学生只是照抄照搬,不会实践,这样就会与后面的实践课程脱节。

二、对色彩构成课程的改革。

1.色彩构成课程内容的改革。

目前的色彩构成课程主要是研究色彩的基本原理和色彩之间的关联,单就一门基础课来看,这样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样缺少专业性内容,教师可以就其内容进行一些改动,以增加一些专业性的知识。

各高职院校要加强联系与交流,尽量减少程式化的教学内容,将一味注重理论指导改为注重实践性的探索,让学生收集相关材料,通过对色彩的实践探索,亲身感受色彩的变化和其中的奥妙。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了解到的不单单是色彩理论,他们会感受到自然界中色彩的神奇。通过实践,学生会把原来头脑中概念性的色彩转变为更有层次感的色彩,这就深化了学生对色彩构成的理解,提高了其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制作小模型,让学生收集材料进行创造,这就增强了学生的思维创造性。这样在内容上也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而更注重实践能力,从观察、收集、创作三个方面让学生了解色彩,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让学生深刻了解色彩构成课程。

2.色彩构成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色彩构成教学方法上,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高职院校艺术专业的学生个性鲜明,善于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教育者应将学生的特点、专业爱好和思维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的施教与指导。色彩构成这门课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感受,所以高职院校教师应扭转固有的教学观念,减少理论知识的灌输,多了解学生的思想,尽可能多元化地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对知识点进行细致讲解,设置对应的练习,让学生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完成作业,还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单次课程进行讨论,分析和总结对此次课程的想法,从而使学生创作出更加新颖的作品。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色彩构成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创作思维和合作能力。

三、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构成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深刻了解色彩构成的内涵与意义。相关教育者应该根据各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构成教学的结构需求与学生的特点,设置并及时更新色彩构成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讲授,结合多元化、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将对色彩的理论认识融入对色彩的感性实践,使学生对色彩单一的感觉上升到更科学、更宽广、更有创造性的色彩构成的审美境界,从而使学生能灵活运用色彩构成的知识,设计创新型的作品,也为以后的课程学习打下基础。总之,色彩构成教学还需要更进一步改革和探索,这就需要相关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变换思维、分析问题,努力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构成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48 40168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