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理财规划精编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如何进行理财规划精编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如何进行理财规划1

姜岚

职务

交通银行北京分行私人金融业务部副高级经理

推荐理由

具有10年银行从业经验,致力于家庭理财和财务规划方法研究,建立了风险评估、理财规划、组合投资等一整套家庭理财方法和体系

全能、权威、赚钱……当理财规划师被冠以这些词汇的时候,当行业热度急速高涨的时候,理财规划师的门槛之外,有人驻足观看,有人唏嘘不已,但更多人跃跃欲试,翘首以盼。

理财规划师到底是如何工作的?作为局内人,他们是怎样看待目前的市场的?让我们紧随交通银行北京分行私人金融业务部副高级经理姜岚,揭开职业神秘面纱,解读职业内涵,从理财规划师的视角,审视理财市场的发展。

顺其自然的入行

与一位资深的理财规划师对坐,我们的谈话自然会从姜岚先生的入行经历谈起。与其他人不同的是,面前的这位理财师既没有丰富的跳槽经历,也没有夺目海外背景,而是围绕着身边的客户,踏踏实实一路风雨地走过来。“也许是客户帮我选择了这条路,”他做笑着,“我们是为客户服务的,客户的需求多、变化快、覆盖面广,你就需要不断地汲取知识,这种力量是相互的,客户认可你,你会更有动力,从服务人员到理财师,我觉得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顺其自然地就走到今天了。”

理财这个行业,经过多年酝酿,终于在2004这个被业内习惯称之为“理财元年”的历史时刻破土而出。老百姓蛰伏已久的理财需求,在尝到基金等产品带来的“甜头”之后,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对专业人士的需求也随之攀升。大卫・李嘉图的比较经济学早已告诉我们,只有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效益与效率才是最高。姜岚见证了人们经济生活的关键词由“储蓄”向“理财”蜕变的过程,而当自己所在的银行成立理财专门机构以实现市场对接的时候,姜岚的工作终于“名副其实”。

姜岚并没有过多透露在自我充电上吸收了怎样的精华与能量,却以溢于言表的满足感诠释了自己对这一行业由衷的热爱,“有挑战性”、“有意思”不经意地挂在嘴边。而10年的历练,让他业已谙熟业内经纬并形成了深厚的积淀。

发育欠佳的市场

“目前的理财规划师培训市场还不是很规范,培训机构多、名目多,良莠不齐,亟待整合。”谈笑风生的姜岚在谈到理财师培训市场的时候,轻轻地皱了一下眉,流露出一丝担忧。“目前国内有关个人理财方面的概念很多,但是诸如个人理财、理财规划、个人财务规划等概念,目前还未形成共识。致使很多金融企业、销售机构在宣传中把理财的概念狭隘化、简单化,使消费者误解。理财规划师应该是通过分析客户生活和财务现状,制定可行的理财方案,是着眼于客户的中长期生活目标而提供的综合金融服务。目前国内市场存在一个误区,把理财规划师简单理解为投资或者投机顾问。哪只股票赚钱,哪个基金收益率高,这是新客户最常问的问题,也反映出他们对理财规划师职责的曲解。理财规划师应该是一条线,由投资、保障、退休等等领域连接起来的线,所以理财师的压力很大,因为我们提供的方案是长期的,是要跟随和影响客户一生的。”姜岚如是说。

多年致力于家庭理财和财务规划的研究,姜岚列举了国外理财规划师制度中值得借鉴的地方。国外大约90%以上的理财规划师都具有其他相关领域的职业资格,也就是说除了掌握规划方面的知识之外,更多的是以会计师、证券分析师等某种具体的专业身份深入到规划中的,而理财规划师资格是建立在这些专业基础之上的。姜岚认为,目前的佣金制与理财规划师的职业特征并不匹配。“客户应该是我们的老板,我们的主要收入应该是他们支付的咨询费而不是企业给我们的工资,但目前无论是客户还是企业,都还无法接受咨询费的存在。进而,与销售挂钩的佣金制度影响了理财师的立场,也决定了其销售导向。”

理财规划师行业的规范和发展,还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的成功引导和人们理财意识的转变。比如说注册会计师,从资格的获得、社会价值的体现、在企业链中的作用、签字权的确认、工作职责等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成熟的循环,而理财规划师目前还没有独立的行业载体,没有国家认可的刚性需求。“理财规划师行业方兴未艾,目前的状况,更多的还是因为市场的发育程度欠佳,不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理财文化的普及,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对于自己这个行业的未来,他显然信心满怀。

双面“嬗变”的风格

初识姜岚,举手投足间流露着一种儒雅,却不曾想他竟有着一颗渴望冒险的心。“生活中我的投资风格是很激进的。”他这样评价自己,“我经常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中,因为对于有限的资金来讲,分散投资也就意味着将收益同时分散。当然,在任何情况下,留足生活备用金都是最基本的前提。”

在问及上述投资策略是对自己投资能力的自信还是性格使然时,姜岚想了一下说:“双重产物吧,自信让我敢于冒险,性格让我能够承受冒险带来的后果。理财规划师是一个知识面较泛的职业,我目前还无法做到对所有投资领域都面面俱到的深入了解,但对熟悉的投资品种和领域,我还是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的。”

说到工作,他的风格就来了个180度的转变。他反复强调稳健。“因为信息不对称,客户的性格、财务状况等等你一无所知,所以你首先要了解客户的家庭资产背景、风险承受能力以及理财需求等情况,分析透彻后再给客户提出合理的建议。很多时候客户自己的想法也很矛盾,一方面想要高收益,另一方面还不想承受高风险,这时往往不能太冒进,我更多地会建议他稳健一些。”

生活中,稳健当中有激进;职业中,稳健为主,攻防兼顾。当同一个人能够在两种理财风格间游刃有余地自然转身,一种职业的责任感便跃然而出。

语重心长的箴言

如何进行理财规划2

D:首先,这是个财务分析工具,客户只需回答一些基本问题,便可以了解自己的财务安排是否健康,再有针对性地去调整财务缺口,完善家庭保障计划。

譬如,通过“财务需求分析工具”中的“子女教育需求分析”功能,客户只需提供一些简单信息,例如预计子女接受大学教育的时间、教育所需年限、预估每年教育费用等,就可以很快知道未来所需的教育金额,应该如何筹划。这个测算不见得要多么精准,重要的是帮助客户梳理家庭财务状况,了解现阶段家庭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未来生活中所需的资金多少。

从我们的调查来看,内地有计划将子女送往海外求学的比例高达82%。但这样的想法如何保障,长期的财务打算必须考虑经济的起伏、通货膨胀的因素,也包括其他可变的因素。

以我自己为例。作为3个孩子的父亲(注:丁国良是香港人),我在每个孩子出生时,为他们做出了教育金规划。但计划没有变化快,第一个孩子2008年出国留学时选择了医科,学制是5年。而当初我是按照3至4年的学制来进行教育资金规划的,这对我来说就是个阶段性的缺口,这个缺口是多大?需要通过这个工具来测算,再重新规划调整。

可见,家庭理财规划不是一劳永逸的,同样一个家庭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背景和条件下,对理财的需求都会不断变化的。所以一定要不时根据变化进行财务需求测试和评估,尽早了解家庭财务需求的短板,然后有针对性地调整理财规划。

IF:通常提到保障性就是指保险,汇丰的这一家庭理财服务为何也打保障概念?

D:子女教育、医疗保健、安家置业、退休养老这些家庭生活的基本需求都属于这个保障概念,而且这是一系列的金融服务。

4月份汇丰在京、沪、广、深等9个城市对中高收入人群进行了一项调查,78%的人认为,拥有财富是为了给家庭提供安逸的生活和保障,他们最关J心的项目是子女教育、财富增长和提高生活品质。因此,中国内地居民对财富的安排大都以家庭为重。

尤其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很多人对经济起伏给家庭财富、家庭财务规划带来的影响深有感触。

IF:金融危机的确让银行的理财能力受到考验,这样的一对一的服务更像你们了解客户的一个平台。

D:这是当然。在经历金融危机之后,无论是银行还是客户都已经谨慎很多,人们除了关注财富增值,也明白了增值为的是幸福生活有长远的保障。也就是说,只有实现合理的风险管理和合适的资产配置,才能保障家庭生活的幸福。

对银行而言,也只有了解了自已的客户,才能了解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以及他们真实的风险承受能力。之前,我们接触过不少客户,都认为自己有足够的风险承受能力,事实却不然。

IF:看来,汇丰的保障性理财服务推出还是很及时的。

D:汇丰卓越理财的客户大都是事业有成人士,每天工作繁忙,少有时间打理自己的资产。但他们非常关心家庭资产的安排,也很关心目前经济状况下如何在资产安排里多一些保障,这需要有专业的考虑。所以,汇丰新业务推出后,客户的反响不错。

如何进行理财规划3

金鸡报晓,万象更新,正是开启您理财规划的好时机。这次就和大家聊聊如何通过家庭资产规划,在新的一年朝着自己的财务目标稳步向前。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财需求,大到购置房产、退休养老,小到信用卡还款、积攒旅行费用,不一而足。我们这里主要谈3个话题:风险防范、养老规划和投资理财。

一、风险防范

这可能不是最受欢迎的话题,但还是要放到第一个来讲。提前做好风险防范,是理财规划的第一步,也是基础。风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财务损失,如车辆损坏、房屋着火、财物盗抢等,这类风险可通过购买一般保险(GeneralInsurance)来保障自己的财务安全;另一类是人身伤害,如死亡、疾病、伤残等,这类风险可通过购买人身保险(PersonalLife)来补偿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一般保险比较简单明了,购买和自己财物价值匹配的保额及相对应的险种即可。

澳洲人身保险主要分为4种,即身故保险(Life)、全残险(TPD)、重疾险(Trauma)和收入保障险(IncomeProtection)。身故保险是被保人在身故时给付受益人的一笔赔偿金,可避免由此给亲人造成财务负担。全残险是被保人丧失劳动能力后给付的一笔保险金,用来支付治疗及生活费用,其常常和身故保险搭配购买。重疾险可对保单约定的疾病提供保障,例如癌症、中风等,可覆盖或减轻医疗费用负担。收入保险是在因病不能工作时,提供一定时期的收入,以保障生活费用支出;收入保险赔付的金额一般不会超过被保人原来收入的75%,保障期限不超过60岁。

这里要强调下,中国的人寿保险大多带有投资储蓄属性,如分红险、万能险等,即有保障加投资两种功能。而澳洲的保险更多的是纯保障或消费型险种,如果要投资,就去买专门的投资产品,两者大多是分开的。中国客户觉得如果没有保险事故发生,通过投资部分还可以拿回本金,甚至还有投资收益,这样才不会“亏”;而澳洲消费者觉得即使没有事故发生、保费消费掉了,我还是享受到了保险期间的祥和、踏实的心境。两者很难说孰好孰坏,只是消费偏好的差异而已。

一般来说,我们建议这4种保险都要购买。那么买多大保额合适呢?可以通过CIMER来决定。“C”代表Clean-UpFund,即清偿欠债的金额,包括信用卡、账单、葬礼费用(抱歉,澳洲人真的很直接,不忌讳这些东西)等;“I”表示Income,即赔付的金额满足家庭未来生→←活费用;“M”代表“Mortgage”,即保额要能还掉房贷;“E”即Education,还要能够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R”表示“Retirement”,要能满足退休养老的需求。这5个方面加起来,减去自己目前可变现的资产,就是保险需求缺口。

那么,怎么购买保险呢?

有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直接在年金(Superannuation)里面买。好处是保费一般来说会便宜些,因为是和年金里的其他人一块买,享受的是“批发价”。另外,保费直接从年金里面扣,从当下来看,不用自己额外掏钱出来,但会减少退休金的积累。还有,因为是团体购买,多数情况是自动通过核保,不用额外体检。不好的地方是,有些保险没办法购买,比如重疾险。而且赔付速度会慢一些,保险公司要先赔付到年金里,年金确认后,才能赔付到个人。另外一个途径就是自己直接购买,好处是保险方案更加个性化、选择更丰富、理赔速度快,缺点是保费可能贵一些。

二、养老规划

养老是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在澳洲,年金(superannuation)是最重要的养老金投资工具。从本质上看,年金就是一个基金或信托,和其他的区别在于它可以享受特殊的税收优惠,例如只需交15%的ContributionTax,大大低于平均个人所得税率。税收优惠的条件是存入的资金不能自由提取,年金投资必须以养老为目的,里面的钱必须等到退休以后或满足非常特殊的条件才能提取。

总的来说,澳洲年金系统异常复杂,且经常在变。这里我们化繁为简,将其概括为三步:交钱、投资、领钱。

交钱(Contribution)就是向年金里存钱,主要有以下几种情景。一是雇主,在澳洲,目前雇主必须为员工缴纳普通收入的%到员工年金中,这部分只需缴纳15%的税;二是员工自己,在不超过法律规定上限的前提下,自愿把工资的一部分交到年金里面去,这样可以降低个人所得应税收入,对于所得税率超过15%的人来说是合算的(SalarySacrifice);三是政府,为满足一定条件的低收入人群缴纳年金;四是可以为配偶缴纳年金,某些情况下,还可以申请抵税;五是自营业主,可以缴纳年金,也享受15%的低税率。

年金的投资和普通的信托基金大同小异,也是交由基金经理运作。这里需要提醒的是,虽然大多数人都默认了雇主提供的基金,但实际上您是可以选择自己的年金基金的。例如您觉得默认基金收益不好,或不适合自己,您可以告诉雇主转换到中意的基金。年金投资利得也可以享受15%的低税率,而且如果投资持有期超过12个月,则实际税率可以降到10%!大大低于非年金投资的税率。

年金的领取是有严格条件的,除非有严重的经济困境或特殊原因,投资者要过了保留年龄(PreservationAge)才能领取,如上页表中所示。年金领取的方式可以是一次性提取,也可以以年金(IncomeStream)的方式领取,甚至两者的结合,但是每年至少要领取最低的比例。一般来说,投资者过了60岁以后,不管是何种领取方式,都是免税的。

还有一种自管年金(SelfmanagedSuperannuationFund)在富裕家庭中十分流行。除了以上各种特征和税收优惠外,投资者可以享受更多的操控性和灵活性。例如投资种类更广泛,几乎什么都可以投资,包括实体地产、实物艺术品、产权等。但缺点是费用较高,而且责任更大,自己要负责从成立、投资到分配的所有事情,即使寻求专业人士建议,最终的法律责任仍要自己承担。所以设立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利弊得失。

个人总结:中国人养老靠房子,澳洲人养老靠年金。这种观点可能有所偏颇,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状。鉴于年金在养老规划方面独特的税收优惠,建议华人朋友充分利用、认真规划自己的年金。

三、投资理财

限于篇幅,这次只从理财规划的角度提一些建议。

一是风险收益。澳洲是个成熟市场,相对于中国等新兴市场,风险和收益更加匹配。通俗地讲,就是低风险、高收益的馅饼几乎没有,因为已经掉完了,也早被人捡走了。所以要避免快速致富的心态,赚钱只能赚自己所能承担风险的钱,赚资产配置的钱。如图1所示。

二是资产配置。未来的市场走势是不可预知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当下,做好资产配置。首先是战略性配置,这是我们长期资产布局的指导。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可以将其分为7个等级,1代表极度保守,4代表适中,7代表非常激进。风险偏好越高,高风险资产如股票、地产等的配置比重就越高,反之亦然。其次是战术性配置。在战略性配置的框架内,投资者可根据市场状况,适当调整各资产的比重,抓住市场短期机会。如在通胀、利率上升期,就可适当降低固定收益资产的比重等。合理的资产配置是以不变应万变之策,也是唯一能够穿越牛熊,最大概率实现自己投资收益的途径。如图2所示。

48 19545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