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杜甫传读后感(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杜甫传读后感【第一篇】

杜甫,诗圣,英名千古流转,却是一生颠沛流离,纵使茅屋为秋风所破,也不忘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的诗句离我们很近,可诗人的经历与内心,却从没真正展现于世人。洪业,著立此书,蓬门今始为君开。

洪业本人钟情于杜甫其人其诗,故于杜甫的相关研究用力颇深。在哈佛大学二十年间,于1952年的“tufu:china’sgreatestpoet”(《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迄今为止仍被公认是英语世界中关于杜甫的最重要著述。

这本书是由英文再翻译回中文,而且中国古籍出版社的原版已无法买到,入手了一册影印本,也算显得我心诚意笃了。

杜甫一生官运不畅,又遇安史之乱,算不得什么成功人士。但他上不忘爱国情深,下不忘爱民意切,对朋友敦厚良善,对家人关爱赤诚,不弯不折,不气不馁,临风潇潇如翠竹苍松。

你读他“复何时会于王镐之京,载饮我浊酒,载呼我为兄?”,你读他“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这样的好友是暖心的。你读他““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你读他“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这样的夫父兄长是体贴可靠的。

书中说,“终其一生,杜甫始终在两个相互矛盾的愿望中徘徊:退隐山林间,或是置身庙堂上。贫穷和家庭责任感始终是妨碍第一个愿望的主要因素。不良的健康状况和忠诚直谏的责任感则是第二个愿望的阻碍因素。”这大概也是千古文人宿命的真实写照,也是杜甫伟大之处。

洪业对杜甫的评价是“温柔敦厚,旭日春风”,所谓至情至深,我们喜爱杜甫千年,喜爱杜甫诗文千年,也正是因为了这一份真与情。

结语引用作者原文:

“我不敢轻言自己完全懂得了作为诗人的杜甫。我相信我对于作为个人的杜甫已经有了相当准确的了解。他是孝子,是慈父,是慷慨的兄长,是忠诚的丈夫,是可信的朋友,是守职的官员,是心系家邦的国民。他不但秉性善良,而且心存智慧。他对文学和历史有着深入的研习,得以理解人类本性的力量和脆弱,领会政治的正大光明与肮脏龌龊。他所观察到的八世纪大唐帝国的某些情形仍然存在于现代中国;而且,也存在于其他的国度。”

杜甫传读后感【第二篇】

总觉得自己了不起也不行,君不见,即使你是个帅哥,但干的职业是捡破烂的,也不见那个美女相惜闻香而来,只得到掩鼻而过,匆匆而逃的下场;君不见,只要你腰缠万贯,即使是暮年老矣,也招用年轻漂亮的女子入怀,引世人艳羡不已,是谁,咱也不多说了,全世界都知道就得了。言归正传,说说咱身边的事。

最近我读了《巴菲特传》,结合实际,颇有感触。“现在永远是最难做出投资决定的时刻”。连续几天的暴跌行情让投资者的信心受到很大的打击和考验。其中他的经验,在当下的市场中尤其容易引起共鸣和我们的借鉴。投资者在失败时体会的痛苦比挣钱是体会的幸福要多得多,因为下跌带来焦虑,人天生容易被感情所左右,焦虑进一步造成投资者作出坏的决策,投资于是变成了一项精神折磨。每到这样的时刻,一定要放松心态,将自己与好多纷至沓来的信息隔绝开来,静静的思考,以得出正确的判断。

事实上,暴跌之后,整体估值下降,风险得到一定的释放,此时进场肯定比3000点以上更有优势。这就是巴菲特所说的“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是我贪婪”。这真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但他却做到了。巴菲特就像美国很多经典传说中描写的那样,以正义和品德打败了大都市的尔虞我诈,以执著不变应对这瞬息万变的现代化节奏。

巴菲特说:做一个好的分析者其实并不需要接受正式的培训,也不需要高智商,最关键的是具备几项素质:有活力、讲原则、有悟性。不是说现在进场是最好的时机,但机会总是比那些时候要大些。这就要看我们自己的审时度势了。我相信,在经济总体向好的时代,坏也不会坏到哪里去,这就要我们一定得坚持自己的理念,风雨过后见彩虹,共勉之。

杜甫传读后感【第三篇】

杜甫,唐代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唐朝有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人们称为诗史,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

翻开《杜甫传》,随着杜甫的视角看看那由盛转衰的大唐,看看那世道的昏庸与无常,人心的诡秘莫测。他是一个诗人,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而自中晚唐开始,唐由安史之乱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读杜甫的一生,是读一个伟人的传记,是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亦是一场文化之旅。

杜甫的一生是苦难的的,又是漂泊不定的,但并不否认杜甫的乐观与坚强。开元时,杜甫二十多岁正年轻时,他几乎游遍祖国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渴望名利,多次应试,在长安考了十年,却又无功而返。

这时已经是盛唐之末,爆发了安史之乱,诗人也被卷入其中,不幸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被叛军所俘,因他不肯为叛军卖命,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从牢中逃了出来,他几乎是历尽艰辛,才逃到凤翔。

安史之乱结束后,杜甫的苦难并无结束,反倒是更加痛苦,这时正值唐肃宗期间,杜甫是给唐肃宗进谏的官员,杜甫因语言气势过盛惹得肃宗勃然大怒,将杜甫贬至四川他前往四川依附节度使严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个破旧的草堂里,曾经一度在严武的幕下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杜工部。

在四川的这段时间,他长期沉沦于下层,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亲身体验了安史之乱之时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杜甫最为著名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品,便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三吏”、“三别”,包含着他一身的苦难与期盼。

终于,历经世上事事,在公元770年,杜甫在一叶孤独的扁舟上逝世,59岁的杜甫就这样孤独的飘离人间。

杜甫传读后感【第四篇】

很诚实地先说一句,实际上这篇文章我并没有认真地听讲,但我能很清晰地感受语文老师在谈论《伯夷列传》这篇课文时的慷慨激昂的心情,我对此印象很深,特别是对于"好人不长命"、"恶人富贵延年"的社会现象的不公,伯夷列传读后感。下课之后,我有重新浏览过这篇著作,暂且不谈文章与司马迁本人的联系,我以下的看法全部围绕文章的内容本身,而不深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就文章中所提出的几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最佳当的答案,因而我不牵强附会,但我认为作者司马迁提出的这几个问题是相辅相成的,甚至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的升华,而我就其中几点谈谈自己的微薄看法。

就我看来,这个社会上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机遇,于是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公正的待遇,作为一个圣人,他应该不必在乎自己的声名是否能够流芳百世,而这对于许由、务光等人来说,或许能不能美名外扬不是最重要的,我可以理解作者司马迁自己想要扬名立万的心情,同时他也确实如此,但我绝不赞同他对于成名的看法。这个世界上总是存在着许多有道德的人,他们并不说辞,也没有像以前的圣人一样游学讲法,道德和圣人的存在方式有很多种:一些人退隐田园是为了自身心情的宁静,为了获得一种灵魂上的解脱,很难讲他们的品德究竟高尚到什么程度,但又是否有人像司马迁一样撰写类似《伯夷列传》这样的文章来歌颂他们呢?事实可能是没有的,即便有也并非这些隐士的意愿,更有一句话叫做"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意思是有能力的人希望依赖周围的环境忘却世事,沉湎于桃源世外,这是指小隐真正有能力的人却是匿于市井之中,那里才是藏龙卧虎之地,这是指中隐。

只有顶尖的人才会隐身于朝野之中,他们虽处于喧嚣的时政,却能大智若愚、淡然处之,这才是真正的隐者。而我认为,历史本身就有不完全真实的特性,加上人为的篡改和时间的淡化,许多历史真相已经湮没在了浩瀚无边的时间长流里,就像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闪他们闪发光的人,他们智慧、优雅、从容或者淡泊名利,但他们并未被记载光辉荣耀的史册上面,这是为什么呢?是那些拿了俸禄的史官不没有办实事么?亦或者是因为历史的记录并不真实?都不是,是因为有一些特殊的因素,历史不能让他们过于瞩目地出现在后人的眼里,这样可能会毁了他们,因为"某些人"不允许,因为他们与这个庸俗的时代不太协调,就像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一样,他们的品行即便高尚,但只能是"可念不可说"的向往。也许有人会说,"这样子难道公平么?","公平",我人为这跟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是需要自己去争取的,如果你本身并不想为了某些方面的"公平"而去努力地抗争些什么,那么你就没必要为了不抗争所带来的后果(即便是不好的),这就像隐退者本身已不在乎世俗人的看法一样,什么流言蜚语什么是不是能够流芳百世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况且——历史虽然没有让他们声名鹊起,但也没有无情地抛弃他们,或者我们可以这么说:他们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时代;他们被包含于历史的一角,又超脱于历史之外永远活在他们应有的光辉里。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是不是真理呢?我想也许这只是一种人类自我安慰的措辞而已。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句话在对人的善念的塑造和维持以及恶念的扼杀和遏制,还有在维护社会和平这一方面,确实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第四、五段的言论呼应了前两段的论述。贤人在后世之人中的声名取决于什么呢?什么样的人才算是贤人呢?作者认为,贤人这个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凡那些道德操守合乎自己的意念和追求时,在这些人眼中他们就被称之为贤人。一般情况下,这些人占据所有人的大多数时,此贤人才能被认可,或者他们是被当时在思想上很有影响力的人所推崇。关于他们声誉是否会在后世传扬以及影响力度的大小,则首先取决于他们的不害他的行为和一定的学识或地位。其次,就主要取决于他们被何人认可了,以及那个人的号召力。司马迁在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所发的感概:"可悲啊!普通人想要磨练自己的品行,立下功名,不依附于德高望重的人,怎么能把自己的名声传播到后世呢?"真实得让人难受。

古人语:"信道笃而自知明也".

保持自己的本心,不为他人的只言片语所动,也不被执权者的威严所撼,坚定智慧的理性,这样一个人的思想才有实际上的价值。

至于那些亦真亦假可真可假的所谓正史稗史,所谓正统思想,所谓诡辩,一切皆不要陷入空想的泥潭——"存在就是合理,合理的也都要存在。",黑格尔如是说。

注:《伯夷列传》出自《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第一》,作者司马迁。该篇是伯夷和叔齐的合传,冠《史记》列传之首。在这篇列传中,作者以"考信于六艺,折衷于孔子"的史料处理原则,于大量论赞之中,夹叙了伯夷、叔齐的简短事迹。他们先是拒绝接受王位,让国出逃;武王伐纣的时候,又以仁义叩马而谏;等到天下宗周之后,又耻食周粟,采薇而食,作歌明志,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上。作者极力颂扬他们积仁洁行、清风高节的崇高品格,抒发了作者的诸多感慨。《伯夷列传》实开史家之先河,亦为本纪、世家、列传之仅有。

杜甫传读后感【第五篇】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是洪先生引用杜甫给李白的诗,用来说明杜甫的一生。

很惭愧,我了解的杜甫只在于以前读过的零零散散的诗:比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等等,读过这几首诗,感觉那未必是李太白的: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的豪迈可比的。而杜甫那幅有名的愁容满面的画像更加增加了我对杜甫是个loser的印象。

我在看洪先生的这本书之前,查阅过新唐书文艺传内的杜甫传记:什么少贫不自振,困,流落等等词不断,可见诗人的一生是坎坷的,然而短短的几百字的传记,却显得杜甫毫无建树,除了忠君和诗歌为人称道。

看过洪先生的这本书,我却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杜甫,洪先生以时间为横轴,杜甫的足迹为纵轴,以杜诗为z轴,给我呈现了一个立体化的杜甫,他已经不再是那个画里愁容满面,营养不良的诗人,而是一个忧国忧民,内心充满对普罗大众的怜爱之心的圣人,诗人只是这个圣人的一个外在的形式。

杜甫的诗,不像李白的诗,给人浪漫的想象,而是对社会的反映极尽写实,举个例子:早在安史之乱前的盛唐时期,杜甫并不是去歌颂盛唐的辉煌,他已经看到,唐朝的对外战争造成的悲剧,比如兵车行这首诗:边廷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诗人不是看到朝廷开疆拓土的胜利,而是关注着民生的艰难。又比如,在贫病交加的时刻,他由自己的困苦而推己及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不是仁者爱人的嘛。

诚然,在中国的编纂史书的人眼中,唯一值得记载的是明君和贤相,这也就意味着新唐书里那些肤浅的记载不足以表明诗人的伟大。

叔本华曾经说过:一个人越属于他的后世,亦即属于整个人类大众,那他就越不为自己的时代所了解,因为他的贡献对象不仅是他的时代,他为之奉献的是整个人类。

杜甫:千秋万岁名身后不寂寞。作者:杨保保。

48 15722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