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赏析精选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瓦尔登湖赏析精选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瓦尔登湖赏析【第一篇】

阅卷现场反馈

从2012年高考阅卷情况看,考生在文章的内容方面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滥用排比,虚张声势。部分考生以为在文章的开头连用几个排比句,能够吓唬住阅卷老师,殊不知这种滥用恰恰给人以“扔板斧”“拍砖”之嫌,虚张的声势自然是无法掩盖内容与思想的贫瘠的。

2.词不达意,不知所云。有的文章前言不搭后语,作者似乎是在说“呓语”“醉话”,让读者无从知晓所要表达的意思。

3.热衷“概述”,泛泛而谈。考前积累的诸多素材一股脑全“概述”到文章中,不能就一两件事深入地说下去,蜻蜓点水,泛泛而谈,致使内容空洞无味。

4.记叙凌乱,笔墨分散。 叙写一件事不能紧扣中心有序组织,而是东一句西一句,凌乱不堪,让人猜不透作者究竟要写什么。

失分案例

华而不实,虚张声势

作文片段

那些年,如果我出生,或许我会站在西北大荒漠的孤城上,拿着酒杯,望着逐渐西下的夕阳,对着那慢慢升起的孤烟,与岑参同赞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些年,如果我出生,或许我会在凉亭上,喝个半醉,望着对面同是白发苍苍的坡,回顾自己的一生,感叹一句“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那些年……

我真的希望我出生在那个才华横溢的年代,那个充满风流才子的年代。真希望能与太白在江上一起乘舟对饮,一起望月感叹;真希望与摩诘一起领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真谛;真希望与杜甫在一起,感受人世百味。

点评

除却将王维的诗句张冠李戴用到了岑参头上之外,这两段文字的最大缺陷就在于滥用排比句试图造成一种吓唬人的声势,但透过这种浮夸的表层,读者根本不知道作者“那些年,如果我出生”之后究竟想干什么,是去孤城赏景,在凉亭喝酒,还是要跟才子们附庸风雅?这样的文字放在文章中只能使文章内容空洞,造成“致命伤”。

泛泛而谈,不知所云

作文片段

孤独,是一种姿态——伫立山巅,却不孤单。是的,高处不胜寒,而我们宁愿以这样昂首立于山峰的姿态忘却寒冷。这样的姿态是“傲”。当我们傲然,就会静居在瓦尔登湖畔,独自思考浩大的人生;当我们傲然,就会在花下独酌邀明月,举杯浇愁尽欢歌;当我们傲然,就会爱恋撒哈拉沙漠而一生漂泊;当我们傲然,就会追寻那幸福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点评

作者说“孤独”是一种“傲然”的姿态,是可以成立的,但“傲然”了,怎么“就会静居在瓦尔登湖畔,独自思考浩大的人生”?怎么“就会在花下独酌邀明月,举杯浇愁尽欢歌”?甚至就能追寻“幸福”了?拉了一堆名人,却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要说什么。泛泛而谈,不知所云,只能使文章降一个档次。

成功案例

用例典型,析例透彻

作文片段

小事之中有道德的升华。在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面对急速坠楼的小女孩伸出了双手;在路上,“最美司机”吴斌缓缓地停下了满载的客车;在东北,两位七旬老人在被车轧碎的井盖旁竖起了警示牌;在佛山,拾荒老人陈贤妹作为第19位路人抱起了小悦悦……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没有轰轰烈烈,没有豪言壮语,但他们的“伸出”“停下”“竖起”“抱起”,却为我们冷漠的心灵加了一笔绚丽,添了几分温暖。这便是小事的力量,它凝聚人心,它让道德升华。

点评

首句是这段文字的中心,第二句概述四则典型事例,最后一句详细分析,揭示了事例的共同点,使其聚焦于中心,且能做到首尾关合,结构缜密。这样的文字用例典型,析例透彻,既充实了文章的内容,也彰显了小作者的情感价值取向,给人以真切的认同感。

笔墨集中,挖掘深刻

作文片段

心存高远,意守平常。简单与平常,表达着我们最浓重最真挚的情感。你看,不只是战死沙场、殒身不恤是英雄气概,也不只是宁死不屈、视死如归是民族大义,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让世人顿悟:原来爱国还可以如此表达。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运用智慧,将普通的充饥之物变成了一个色香味萦绕的世界。它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诉说着一个民族对这片沃土的崇敬。那是山的味道,是风的味道,是阳光的味道,是时间的味道,是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思乡念亲、勤劳坚守的信念融合在一起,承载着一个古老民族对这片土地和文化的深沉的爱。

爱,也许就是这样简单,无须豪言壮语,无须嘉言懿行。一碟小菜,一碗老汤,一捧稻谷,一杯陈酿,无不诉说着一种情感,而这些都和我们的生命彼此相融。这些最最平常、最最简单的美食,饱含着最最浓烈、最最淳厚的大爱情怀。

点评

简单与平常之中蕴藏着深沉的大爱情怀,这是小作者所要告诉我们的,但在行文之中小作者并没有试图以超大信息量的所谓“集锦”去“晃瞎”读者的眼球,而仅以中国美食为例,将笔墨集中于此,深挖其哲学意蕴,品味其文化魅力,表达自己的生命感悟,给人以多层面的美的享受。

生活场景,情有依托

作文片段

因为爱之深,所以忧之远。

昨晚和妈妈睡觉,黑暗中只有我们均匀的呼吸声,妈妈握着我的手,轻轻地摩挲着,不说一句话,我却能感受出这其中包含的所有情感,是爱,是忧,不是简单的担忧,而是一种深沉的温柔的感情。

这种含蓄的忧,在如今这直白的时代,又有几人能感受,并愿意感受呢?人们都说爱要大声说出来,爱很简单,可挂在他们嘴边脱口而出的,真正是爱吗?没有忧的爱,到底有多深呢?

作家曹文轩的作品中总萦绕着淡淡的忧,像《草房子》《红瓦黑瓦》,他说孩子们需要这种略带忧伤的陶冶,那并不等同于消极。的确,我在读完他的作品后,虽为小说中的忧哭泣不止,可擦干泪水后满心盈余的是对生活的爱,对生灵的悲悯,对生命的珍惜。

瓦尔登湖赏析【第二篇】

关键词:经典文学作品;文本分析;语言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077-02

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文本分析可以给读者呈现出独具个性的艺术作品。我们通过文本分析,可以将经典作品进行具体分析,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文本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叙事性作品进行文本分析,并提出见解,对我国文化的传承以及经典文学作品的推介传播具有极大的作用,有助于升华文学理论,同时有助于读者对于作品的鉴赏。

一、对经典文学进行文本分析的具体性质以及地位

对众多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全面分析,探究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探究方式以及探究活动。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文本分析的具体性质以及地位到底是什么?文本分析的涵义是,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文学分析,是对文学进行探究的基本活动,研究对象是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对文学作品的具体创作原因以及其艺术价值的形成进行表述。此种研究活动强调自觉方法意识,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较为理性的探究,并且在对经典作品进行有效分析的过程中,不自觉的转换成对作品的审美评价[1]。对于探究人员来说,对经典作品进行文本分析和对文学鉴赏是有本质区别的。对文学作品鉴赏主要侧重面是为了自身阅读的快乐,但是,对经典文学进行文本分析的侧重点是,从文学作品的主要艺术价值的角度进行分析。

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具体是指从事这种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具体方式以及活动,因此,只有文本分析才有这样的性质以及地位,这是其他文学活动所没有的。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以文学欣赏为基本前提,专家学者对于经典文学探究方式的种类非常多,可以对文学史进行有效探究。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有效的探究是指文学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对文学作品进行的探究方式。对文学史进行探究的基本任务是,在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要对作品进行高度概括并精准描述出其艺术价值和内容发展的线索。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文本分析的基本方式是,把非常零散的众多文学现象以及相应的文学作品,依据一定的文学准则,从理性的角度,将文学作品进行排序,同时,给予文学作品一个特定的历史地位。

最初,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有效评价是进行文本分析的重要工作。对文学史进行文本分析的主要基本点是将作品的作家以及相关作品进行简要归纳和总结。例如,由易素权、王原则编撰的《俄国文学史》(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中,第二十三章“对契柯夫的介绍”文中对契柯夫的生平以及主要作品进行简要的介绍。其中契柯夫的短篇小说包括《第六病室》和《套中人》以及《草原》等[2]。在文学作品中对契柯夫的短篇小说进行总结,认为:其短篇小说是当前世界文学作品中灿烂的遗产。契柯夫的一生中,写了七百多短篇小说,塑造了六千个人物形象[3]。作家通过对这些人物进行深刻的塑造,将俄国社会的黑暗面深刻揭露,将俄国时代风貌全面展现。契柯夫短片小说的创作极致完美,其作品发展极度成熟。契柯夫的文学创作对世界文学和俄国文学做出巨大贡献。

二、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文学分析的基本路径

经典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这和探究文学经典的基本路径息息相关。同样要采用较为理性的方法进行文本分析,这是对经典文学进行研究的重要工具[4]。

研究经典文学,可以帮助我们将文学作品的个性价值进行全面探究。无论是怎样的文学理论都是对文学作品的概括和升华。经典文学作品分析大多采用的是理性文本分析法,这是有效研究文本价值的重要机制。对艺术文学作品进行有效研究的工具是文本分析方法。有效的文本分析方法有助于读者发现作品中的个性特征以及艺术特点。通常我们都是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去研究文学作品。例如,著名学者金圣叹的文本分析方法――“草蛇灰线法”是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结构进行高度形象化的概括。经典文学作品中包含了作家的主要创作技巧、创作经验以及对文学作品的创新。经典作品是作家对自身生活经验的总结以及升华,作家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作品的创作。作家在进行创作期间不会利用范畴以及概念进行作品设计。例如,法国著名叙事学家热乃特在对《叙述语言》[5]中提出:“我们不能盲目地去信任每一位作家。通常艺术家的美学思维和自身的实践能力是不相符的,此种结论得出是得于米涅瓦之鸟迟飞的现象”。

中国经典文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的经典话,这其中经历了文学和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的重重考察和洗礼。抛除不利因素,文学成为经典文学是具有一定理论依据的。

三、将经典文学进行文本分析的重要意义

文本利用分析的方法将经典文学进行有效分析,全面将叙事性体裁的作品进行深刻的分析,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在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研究特色。例如,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舞会以后》、牛僧孺《周秦行记》[6]以及巴金的《复仇》。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舞会以后》,文中有两个叙述者,一个是以“我”的角度,具体讲述了伊凡瓦西里等人和我去聚会的谈话场景,具体的谈话内容是:每个人生活的质量高低,不是因为环境造成的,这是伊凡瓦西里对于人生的见解,因为伊凡瓦西里具有特殊的人生经历,才会有这样的见解。然后伊凡瓦西里又成为另外的故事讲述者,讲述一个伊凡瓦西里自身的故事。因此,伊凡瓦西里的故事是整个作品的核心内容。

牛僧孺《周秦行记》中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进行叙述,“余真元中举进士落第,归宛叶间。……看见火明,意谓庄家。更上前驱,只见一大宅……”这其中引用的是汉代高祖妃子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汉文帝刘恒母亲薄太后的庙中。在薄太后的庙中,有许多不同朝代、不同时期的女鬼魂在此相会,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女鬼魂: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和汉元帝时期的王昭君、南北朝时期明帝萧宝卷的妃子潘贵妃和唐玄宗李隆基的爱妃杨玉环、西晋时期石崇的妃子绿珠等。大汉朝的薄太后带领四个王朝的妃子在庙里和牛僧孺见面赋诗。用薄太后的话可以说,“牛秀才邂逅逆旅来到此地,诸多娘子又偶相访,今无以尽平生欢乐。”在薄太后的庙中,牛秀才和四个王朝的妃子进行赋诗会。这篇牛僧孺《周秦行记》中,充满奇特想象,利用人鬼团聚对话的方式,将整个故事全面复述,复述的方式是采用故事中存在故事的结构,每位妃子的诗都是从第一人称的角度进行解读,这些诗是以第一人称的咏史诗,并不是怀古诗,每个妃子的诗都包含一个美丽的故事,牛僧孺《周秦行记》中的行文结构包含了不同的年代,具体包括:汉代、魏晋南北朝时代、唐代等,通过时空交汇的方式使文章充满奇特的想象,非常吸引人。

巴金的作品《复仇》中主要以我的角度来叙事,作品中共有三个叙事者。具体包括:“我”和福尔恭席太因、医生等。作品的主要核心内容是福尔恭席太因,通过利用遗书进行讲述他复仇的故事,然后,医生又讲了一个关于福尔工席太音的故事。“福尔恭席太因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复仇”,作品《复仇》中的“我”和医生朋友在乡间聚会期间,谈论的话题同样是幸福,“我”、医生以及众多老朋友在谈论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7]

四、结束语

作家对文学作品进行创作的过程,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作家在自己心境中积极发挥想象,构建作品的结构框架,将自身的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将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探究,同时,将自身好的见解以及对世界和人生的感悟融入作品。因此,灵感和天赋以及人生经验对于作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资源。作家的作品是对人生经验总结以及艺术的升华,是作家最宝贵的财富。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文本分析的重要意义是,全面对叙事性文本的作品进行高效分析,并且提出自己的意见,将文学作品进行科学化的分析和探究,对我国文化的传承以及文学作品的传承具有极大的作用,有助于对文学理论进行基础性升华。

参考文献:

[1]英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M].陈燕谷,晓未,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13.

[2][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刘俐俐。中国现代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法]罗兰・巴尔特。从作品到文本[J].杨扬,译。蒋瑞华,校。文艺理论研究,2012,12(25):112-132.

[5]钱中文。法国文艺理论流派印象谈[J].文艺理论,2013,25(24):159-163.

瓦尔登湖(节选【第三篇】

瓦尔登湖的风景是卑微的,虽然很美,却不是宏伟的。不常去游玩的人,不住在它岸边的人未必能被它吸引,但是这个湖以深邃和清澈著称,值得给予突出的描写。这是一个明亮的深绿色的湖,半英里长,周长约一又四分之三英里,面积约六十一英亩半;它是松树和橡树林中央的岁月悠久的老湖,除了雨和蒸发之外,还没有别的来龙去脉可寻。

……

瓦尔登湖是这一带最美的风景,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湖边的树木是湖的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

在9月或10月,瓦尔登湖是森林里一面十全十美的明镜,它四面用石子镶边,我看它们是珍贵而稀有的,再没有什么像这个躺卧在大地表面的湖泊这样美,这样纯洁,同时又这样大,秋水长天,它不需要一圈篱笆。人类来了,去了,都不能玷污它。这一面明镜,石子敲不碎它,它的水银永远擦不掉,它的外表的装饰,大自然经常在那里弥补。没有风暴,没有尘垢,能使它常新的表面黯淡无光――这一面镜子,如果有任何不洁之物落在它上面,马上就会沉淀。太阳的刷子常在拂拭它――这是光的拭尘布,呵气在上,也留不下形迹,成了云后就从水面飘浮到高高的空中,却又立刻把自己反映在它的胸怀中。

空中的精灵也都逃不过这一片大水。它经常从上空接受新的生命和新的动作。湖是大地和天空之间的媒介。在大地上,只有草木是摇摆如波浪的,可是水自身给风吹出了涟漪来。我可以通过一线或一片闪光,看到风从哪里吹过去。我们能俯视水波,真是了不起。也许我们还应该像这样细细地俯视那天空的表面,看看是不是有一种更精细的精灵,在它上面扫过。

……

白湖和瓦尔登湖是大地表面上的两块巨大的水晶,它们是光耀的湖,如果它们是永远冻结了的,而且小巧玲珑到可以拿取,也许它们已经给奴隶们拿了去,像宝石一样,点缀在国王的王冠上了。可是,它们的液体也很多,所以它们把自己永远留给了我们和我们的子孙,我们却抛弃了它们,去追求可希诺大钻石。它们太纯洁,不能有市场价格,它们没被污染。它们比起我们的生命来,不知美了多少;比起我们的性格来,不知透明了多少!我们从不知道它们有什么瑕疵。和农家门前鸭子游泳的池塘一比较,它们又不知秀丽了多少!清洁的野鸭到了这里,在自然界,还没有一个人间居民能够欣赏它:鸟儿连同它们的羽毛和音乐,是和花朵和谐的。可是有哪个少男或少女,是同大自然的粗犷华丽的美协调的呢?大自然极其寂寞地繁茂着,远离着我们居住的乡镇。说什么天堂,你在侮辱大地!

瓦尔登湖赏析【第四篇】

毕竟是两套截然不同的教科书,结构庞大,三言两语很难说清彼此的异同。有幸的是,美国和我国的语文教科书中都节选了梭罗《瓦尔登湖》中的内容。美国的这篇课文被编排在“国家的发展”部分的第六课《瓦尔登湖(节选)》,而苏教版《语文(必修一)》中“像山那样思考”专题的《神的一滴》同样节选自《瓦尔登湖》。那就让笔者从三个方面对这两篇课文的设计进行比较。

一、节选内容的比较

这两篇课文最直观的差别便是选择《瓦尔登湖》的片段不同:《瓦尔登湖(节选)》中节选了“我生活的地方和我生活的目的”以及“结论”中的片段;《神的一滴》选了一个描写瓦尔登湖景色以及其变迁的片段。两者选择的不同当然有其偶然性,而且两者也都是为各自所在的不同专题服务。但仔细思考后,这偶然性背后何尝不存在因教育价值追求的不同而产生的必然性呢?

(一)课文主题

阅读这两篇课文,可以发现两者的侧重点完全不同:《瓦尔登湖(节选)》突出的是作品的社会批评和哲学思想,而《神的一滴》突出的是作品的自然描写上的成就。《瓦尔登湖》是先验主义中最优秀的著作,这部作品就是对作者这种超验主义思想证明,证明了自己的身体力行,它是一部蕴含了深刻哲理的散文。可以说,苏教版的《神的一滴》的选段虽然有其亮点和独特的审美价值,但就对整个作品的把握还是有失偏颇的,对于没有看过《瓦尔登湖》的学生,《神的一滴》很可能使他们对整个作品产生误解。它侧重写了瓦尔登湖的美丽、坚忍与顽强和人类工业化对其的迫害,这个主题不能不说深刻。但是,毕竟这种主题已经很常见,也许很少能给学生带来新启发和思考。而《瓦尔登湖(节选)》虽然对于整个著作来说也是冰山一角,但是却牢牢把握了这部作品中最不同寻常的思想,也是最为精髓之处。比如这篇课文就突出了作者通过简化自己的需要,去体验一种生活,以此来探索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精神联系的这样一种深刻生活态度。

(二)阅读训练目标

除了对作品整体性把握的不同,这两篇课文对思维的要求也不一样。总的来说,《瓦尔登湖(节选)》的思想容量要大得多,而且理解上也更具挑战性。两者侧重点的不同是由各自的课程标准决定的,美国麻萨诸塞州的《英语语言艺术课程标准纲要》是相当于我们的课程标准的文件。该标准纲要中的10条指导原则中的第一条便是“通过互动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协同发展”,[1] 这个原则便突出了语言学习是一种训练思维的过程,有效的语言运用既需要思维又拓展思维,《瓦尔登湖(节选)》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个指导原则。

纵观我们的教材选文,很多注重的是鉴赏性和颂扬式的,这种思考性主题、反思性话题的课文却很少收入。我们课文的选择应该丰富多彩,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形成阅读的大视野,并且在反思中培养学生对国家、社会和自己人生的责任感,让学生在感性的文学阅读中融入理性思考和个性色彩。

二、课文注释的比较

这里所指的课文注释是指在选文之外的一切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补充选文内容的说明性符号,这些符号包括文字、图画甚至标记。如果缩小比对范围,只针对狭义的文字注释,《神的一滴》和《瓦尔登湖(节选)》有不少共性,但两者的差异也非常明显。

(一)作者与创作背景

两者的注释都有涉及作者以及作品的介绍。但《神的一滴》中只是两三句话的说明。

“梭罗(1817—1862),美国作家。作品有《郊游》《缅因森林》等。1845年春天,梭罗在老家康科德城的瓦尔登湖边建起一座木屋,过起自耕自食的生活,并在那里写下了《瓦尔登湖》一书。[瓦尔登湖]关于瓦尔登湖的得名和成因,有多重传说。梭罗认为它是一个人工湖,由一位古代居民挖掘围垄形成的。”

《瓦尔登湖(节选)》却用上千字介绍了亨利·大卫·梭罗的人生经历、个性特征、创作成就以及《瓦尔登湖》具体的创作过程。这些知识我们大多数由教师不厌其繁地在课堂上补充,而且更多情况下,教师讲的内容可能比这上千字的介绍要生动得多。虽然殊途同归,但这体现了中美两国语文教材编选指导思想的差异,折射出两国语文教育对学生自主学习观念的差别。

(二)文学理论

《瓦尔登湖(节选)》中还有“文学聚焦”栏目,编者说明了梭罗的创作风格和他形成这种风格的方法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比如,《瓦尔登湖(节选)》这篇课文就介绍了文学理论中的“风格”一词。

“风格指的是作家把自己的观点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方式。在《瓦尔登湖》中,梭罗的风格是与他的写作目的密切相关的,他的写作目的是鼓励人们检查自己的生活方式并进行思考。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梭罗对文章中的段落进行组织,使得所有的句子一起积蓄至一个高潮。

爱默生很赞赏梭罗的风格,与爱默生一样,大多数当代的读者和评论家都为梭罗的写作中的力量和活力感到惊讶。在他最有效的段落中,句子产生的效果可以与把钉子钉进木头里的锤子相比。”

相应的,《神的一滴》中也有类似这样的注释,如在课后提问栏目的“文本研习”中的第三题:“……文章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语言饱含诗意,富于思辨,意蕴深远……”虽然这是一个问题,但是同时也是个隐蔽的注释,它同样说明了这篇课文的写作手法和行文技巧。虽然两者性质相近,但是显而易见地,《瓦尔登湖(节选)》的这段注释详尽的说明和“风格”一词的正式提出,使教科书体现出浓厚的“文学性”,表现出语文教学、文学鉴赏教学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密切联系。而这正是我们的语文教育所忽略的部分。“如何在理论界和教育界搭建起一座桥梁,填补这道鸿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刻不容缓的问题”。[2]

(三)课文内容导读

《美国语文》教材中还有一种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旨的内容,这主要表现在“文学和生活”部分。这部分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经验和真实体验结合起来,而且通常能够把握整篇课文的主题思想并能发人深省。虽然这部分注释篇幅都不大,但它却能使学生有一种置身于读物之中的积极的阅读姿态,充分提高了阅读效率。如《瓦尔登湖(节选)》课文前的几段文字:

“在今天的世界里,我们依靠无数现代的便利事物生活——移动电话、电脑、电视。不久以前,所有这些事物还都只存在于人类的想象之中。虽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从来都不会想到这一点,但还是有些人在考虑这些科技的进步真的使生活更美好——还是只不过使生活更复杂。

谈谈你认为生活在森林中而没有任何现代的便利会是什么感觉。

梭罗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现代化带来生活的快速变化的时代。正如《瓦尔登湖》中描述的经历所揭示的一样,梭罗认为人们需要简化自己的生活,重新与自然建立联系。”

很多人对这种形式很是艳羡,但我们也不必妄自菲薄,其实我们的小学及初中语文课本中都有“预习提示”,有些提示设置也非常巧妙。至于大多数高中课本取消了这种提示,主要也是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验。这也显示出中美语文教育理念的差异,我们的教师在教授课文时会很注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他们会循循善诱,最后终于得出课文的中心思想。而看美国教科书中的这些课文,作者的创作目的以及课文的中心思想绝对不是神秘的东西,课本已经慷慨地作出了很大程度的提示,所以这种事情不用学生太伤脑筋。

(四)词语解释

最后,有一类注释是两篇课文完全不重合的,这就是中国传统语文教材的注释形式——词语解释,这种注释内容往往非常基础,但对规范学生写字用词有很大的作用。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课本,没有一本丢掉过这种注释内容,这些注释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教师学生对正字音正字形的重视。这种基础知识或者说工具型知识的扎实落实精神应该继续发扬。

三、问题设置的比较

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学语文课本的课后练习使用情况并不乐观,我们也得承认我们语文课本的课后习题设置质量不怎么高的事实。我们的问题设置往往形成了一种模式化,内容也很少有新意,而且有的问题目的性不强,纯粹只是为了问问题而问问题。因此我们急需拓展我们的设计思路,了解《美国语文》中的课文问题设置方式也许能给我们带来灵感。

先来了解《瓦尔登湖(节选)》中的问题设置体系:真正涉及这篇课文的问题,是在“问题指南”栏目下的“文学和生活”“阅读理解”“思考”“文学聚集”四个部分,而各个部分中又有具体的主题,具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这些标签体现了这些问题设计的目的性,以这个框架为纲,每个标签下都有若干问题。“文学和生活”中的问题非常开放和自由,这些问题往往不是刻意地提问,而是一种很平等的对话。比如《瓦尔登湖(节选)》中的几个问题是这样的:

“根据你的看法,独自在一个自然环境中度过两年时光的有利之处和不利之处是什么?梭罗可能对今天快节奏的社会有什么看法?你生活中的什么具体事情可能会特别让他担心?”

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走近文学,并且让他们从实际生活出发与作者产生共鸣。“阅读理解”中的问题属于细节掌握,问题答案比较固定,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基础。“思考”中,“解释”里的题目是理解基础上的进一步分析,“应用”和“扩展”中的问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避免学生的目光只是局限在课文中的内容,而是要引导学生去审视生活,让学生自觉地形成批判意识。如“应用”中的问题是这样的:

“你认为梭罗有可能在今天的社会里进行他的‘试验’吗?”

虽然只是一个问题,但是它要求的能力很广泛也很全面,比如说学生的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类比能力,最主要的是一种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如果说,“问题指南”的问题偏向于人文性,那么“文学聚焦”中的问题就很接近于工具性。“文学聚焦”针对课文的体裁设置问题,让学生认识作者根据写作目的、体裁特点如何采用适当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与正文之前的“文学聚焦”遥相呼应。这个栏目中的问题侧重于“操作性”,即问的是“how”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种方法提取形式。在掌握方法后,这些问题就会检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辨别能力,如这两个问题:

“在《瓦尔登湖》中简单的段落怎样说明了梭罗把所有句子建筑在一起以达到高潮的写作方式?找出另一个用这种方式组织的段落。

梭罗经常用讨论具体的事件或例子作为一个段落的开始,然后再把这讨论应用到一个更大范围的真理之中。找出一个这样的段落。”

美国《英语语言艺术标准》中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非常重视,而这些问题的设计也正是崇尚“批判性思维”的体现。该“标准”提出:“用这样的方式阅读文本:提出假设,探讨观察问题的视角,批评社会和政治的基本价值观或立场。批判性阅读是一种对抗性的、积极的阅读方式,把注意力集中到文本与世界两个方面。批判性读者从文本中获得经验,反过来,又借助文本形成并发展自己对个人和社会经验的批判性观点。”[3] 这些问题能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大胆地去假设、客观地去评价、勇敢地去质疑。

对于问题设计,我们可以借鉴美国语文教材的这种生活化、类型化、层次化的形式。其中,生活化本来就是语文教育的需要,但注意,这种生活化千万不可以是“伪生活化”,我们要真正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情可诉。类型化,即给一类问题添加小标签,这能让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一目了然。比如,《美国语文》将问题分类并添加标题的方式就概括出学习课文的几个能力要求,如理解能力、联想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等等,这既方便了教师也方便了学生。层次化,就是说问题编排要有条理性,成功的问题设计就要考虑这种层次性,要遵循思维的发展规律,在各阶段设置相应层次的问题,并且最好做到循序渐进。比如,《美国语文》的问题设计就把“文学与生活”安排在第一块,先指引学生联系生活;再是“阅读理解”,这是阅读的基本步骤,接下来的问题就逐渐变深、变难,从具体到抽象,这就是比较合理的问题排序方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尽管西方教育与东方教育有众多区别和差异,但不少地方可以借鉴他们的做法,包括正面的与负面的,从中获得启迪,反思我们从理念到做法上的正误得失。”[4] 上述的比较研究当然希望给我们的语文教材建设带来一些借鉴,也希望能给我们的“新课堂”有所启发,教师完全可以主动出击,把从美国语文教材中领悟到的优秀教学方式或理念用到课堂上。■

参考文献:

[1] Department of Education:Massachusetts English Language Arts Curriculum Framework[DB/OL].http:// Massachusetts, June 2001,4.

[2] 易鲜花。 美国语文教学对我国语文教育的启示[J]. 成功(教育版),2007(7):33.

48 6137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