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赏析精编5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瓦尔登湖赏析精编5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瓦尔登湖赏析1
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
霍城是“霍尔果斯”的简称。霍尔果斯系蒙古语“粪蛋”“驼粪成堆之处”之意(引伸开来亦可作“畜牧地”解),因多牲畜粪蛋而得名。
霍城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北依天山,南濒伊犁河,西临哈萨克斯坦,东靠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伊宁。公元前 176 年,乌孙国的势力控制伊犁河北岸后,这里成为乌孙人的牧地。唐长安二年(702),设北庭都护府,双河都督府改归北庭都护府管辖。宋绍兴二年(1132),耶律大石建立西辽严正王朝,县境归其管辖。明崇祯十六年(1643),准噶尔首领巴图尔浑台吉率5万人征服中亚地区,霍城属准噶尔蒙古统治。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建成惠远城,伊犁将军衙署移驻惠远。清同治十年(1871),沙俄侵略军以“代收代守”为名,完全侵占了伊犁九城。清光绪八年(1882),金顺将军率大军正式收复伊犁,其衙署暂驻绥定城后移驻惠远新城。清光绪十四年(1888)置绥定县,为绥定县和伊犁府治所。民国后隶属伊犁道、伊犁行政区、伊犁专区。1914年6月,析置霍尔果斯县,1947年更名霍城县,现隶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温润的河谷气候使霍城成为塞外江南。维吾尔、汉、回、哈萨克和锡伯族等29个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多元文化交相辉映、延绵流长。在这里,游客可以赏花赏山赏湖,体验大自然的舒爽清新;也可以访古城、寻古迹、探遗址,感受古丝绸之路明珠厚重的历史气息。
访伊犁将军府
惠远古城位于伊犁河北岸,距霍城东南7千米。惠远系清代所建伊犁九城之一(清乾隆年间新疆统一,在伊犁相继建立惠远、绥定、宁远、塔尔奇、广仁、瞻德、熙春、惠宁、拱宸,史称“伊犁九城”),作为第一重镇的惠远有新旧二城,是清代威震西域的伊犁将军府所在地,也是当时新疆军事、政治中心。旧城建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濒伊犁河北岸,后为河水侵袭。清同治十年(1871),沙俄侵占伊犁后复遭拆毁。清光绪八年(1882)伊犁收复后,于旧城北千米处另筑新城。因清朝新疆最高军政长官伊犁将军(伊犁将军是清朝时期统管整个新疆地区的最高长官)驻此,俗称伊犁大城。惠远新城城内以钟鼓楼为中心,有4条大街分别通向4座城门。惠远钟鼓楼是一座洞门式高台,楼高米,雕梁画栋,钟鼓齐备,气宇非凡,被定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到惠远古城,从钟鼓楼沿街向东走300米,便是当年富丽堂皇的伊犁将军府。只见在土墙中间有一堵高出土墙3米多、长近60米的墙壁,想必是当年伊犁将军府的山墙;有房屋檐角建筑样式的大墙突兀着,属江浙一带的样式,砖雕嵌于其间,檐角向外翘起,墙由搀麦糠的土砖筑成,与一般民房的土墙相似,被历史的风雨冲刷洗礼得“岌岌可危”。
走过土墙,眼前出现一座凉亭,檐角翘起,红灰色的瓦上有灰白色冠顶立其上,使人联想到清代的顶戴花翎。6根红色的木柱顶立其下,黑色木匾上题写3个隶书大字“将军亭”。一对米黄色的石狮子站立北边,风格粗犷,不同于常见的石狮。过凉亭,厅堂掩映在6棵两人合抱粗的榆树中,厅堂里的西厢房门改为现代样式,上挂“团部展室”,厅檐上雕木刻,椽子服帖而有规则的排布其下。东西厢房以厅堂中央轴线左右对称,院中东侧4棵百年老榆树以硕大的树冠遮盖住东厢房。
厅堂向西为一砖铺甬道、通斗门,推门可见一大院落,正房厅檐和墙檐是木雕和砖雕,古朴之中仍显出昔日的富丽和豪华。院落又分东西厢房,建筑材料区别于正房,用掺有麦糠的土砖筑成。室内用柏木板铺成,每块长约3米,宽约20厘米,厚大约六七厘米,由于时间久远,大都中间凹陷,两头开始腐烂;房分里外套间,想必是下人居处。南厢房开有炉灶和锅灶,砌有烧火墙,看来是厨房了。顺南厢房向东紧挨东厢房就是外门。整个后院如同厅檐上的雕花一样,虽然与墙上的砖雕浑然一体,但仍遮不住衰落的凄凉。
历史上,洪亮吉、林则徐、邓廷桢、徐松等著名谪士都曾在此居留过,并留下大量珍贵笔墨。
游福寿山
大西沟座落在霍城西北的大西沟乡境内。沟内有无数涓涓细流汇成大西沟河,河流蜿蜒曲折,夹岸重峦叠嶂,生长各类野果约60余种,以野苹果、野酸梅、杏、山楂为多,野酸梅林是亚洲独有的、唯一分布在新疆霍城大西沟境内逆温带山区的罕见物种,学名樱桃李。
来到大西沟的福寿山,进出景区的游人接连不断。笔者随着川流不息的游人踏上福寿山的木栈道。栈道两旁葱茏青翠的各种野生树木、漫山遍野绿得发亮的绿色植被、山脚下湍流的河水……这一切令人感到十分舒畅,这里的绝美景观也让来此观光的游客赞不绝口。5000米长的山道完全遵照自然地形依山而建,保证了自然景色的同时也给登山者带来了不少挑战。这里的景色非常原生态,没有被破坏也没有被污染,这里春有花、夏有果、秋有叶、冬有雪,四季不同风情变幻的福寿山一年四季对外开放。
大西沟福寿山庙曾是清代新疆最大的道教活动场所,现在山庙已经不复存在,只有山上的神龛还依稀可见。福寿山庙于什么时间初建已经无法考证,据说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现有历史记载说,1221年著名道教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奉成吉思汗召唤,从内地前往西域,曾专门应福寿山道士之约,到福寿山讲道,并在此地停留数日。辽元时期,由于蒙古族的秃黑鲁铁木尔改信伊斯兰教,从那时起,福寿山的寺庙开始荒落。后来随着清政府对新疆的掌控和大量清兵的到来,清政府出资,经过五六年时间的修建,福寿山庙在此地重新兴盛起来。据史料记载,当时福寿山修建了37个佛龛,包括三清殿、三皇殿、玉帝庙,等等。那时山庙香火旺盛,大小庙依山傍水而建,庙庙相连。每年还有大西沟庙会,从农历六月二十开始,一直延续17天。庙会期间,唱戏的、耍把戏的、请香还愿的人们从新疆各地来到此处,热闹非凡。
探阿力麻里古城
远在中世纪时,伊犁就建立了一个以苹果命名的城市,这就是阿里马力城,中国史书上亦称“阿力麻里”。
阿力麻里城最早建于何时尚未确定。据史籍记载,1124年,契丹宗室耶律大石率众西迁,在中亚建立了西辽王朝,自称大汗。当时居住在伊犁等地的葛罗禄部臣服于西辽,阿力麻里城即葛罗禄部之王城。其后,蒙古崛起,西辽灭亡。葛罗禄部阿力麻里王奥扎尔率部最早归顺成吉思汗并参加西征,颇得成吉思汗的青睐。奥扎尔死后,成吉思汗命奥扎尔之子昔克纳克承袭王位,并以长子术赤之女妻之,结成姻亲。
元太祖二十年(1225),成吉思汗把他征服的欧亚大陆广袤土地分封给他的4个儿子,察合台分得东起今伊犁河谷,西南到阿姆河以东、以北,北到巴尔喀什湖和额敏河以南的地区,即察合台汗国。察合台汗国以阿力麻里城为首府。这一时期,阿力麻里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历史上著名的繁华城市,被誉为“中亚乐园”。由于位于组成蒙古大帝国的四大汗国的中央,欧洲人便称其为“中央帝国都城”。据《蒙古秘史》记述,在察合台汗的主持下,以阿力麻里城为中枢,建立了远达巴秃那里(欧洲基辅罗斯)的驿站。阿力麻里城是当时东西方交通的重镇之一。
在阿力麻里城极盛时期,不少著名人物都来过这里,如耶律楚材、马可・波罗等。由于当时的阿力麻里城处于东西交通要道,这里成为一座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汉民族与当地少数民族友好相处。耶律楚材记述,当时阿力麻里城一带“播种五谷,一如中原”。《长春真人西游记》还记述了一件有趣的事:原来当地居民多以瓶取水,载之而归,后来见到中原传来的汲器,十分高兴,认为“桃花石诸事皆巧”,“桃花石”即指汉族人。可见当时中原同阿力麻里城的文化交流是多方面的。16世纪60年代以后,信奉了伊斯兰教的察合台汗王退居于南疆绿洲地带,阿力麻里城逐渐荒废。
阿力麻里城遗址在今霍城西北的克干平原。其遗址北依克干山南麓,南至克干萨依,西至喀拉威,城内“市井皆流水交贯,多林檎园”。2015年,考古学家对古城遗址区域进行科技勘探,这座古城终于得以揭开神秘的面纱。从出土文物的工艺可以判断,阿力麻里城是一座兼容中西方和草原文化、具有较强文化特色的大都市。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地下建筑遗存会相继面世。作为丝绸之路北线必经之道的阿力麻里遗址不仅是中西方文化交流和贸易的重要城市,也是研究丝绸之路与草原文化的重要基地。
寻最美风光
“中国薰衣草之乡” 地处新疆伊犁河谷的霍城与法国的普罗旺斯、日本的北海道处于相同纬度,是世界三大薰衣草种植地之一。
薰衣草文化博物馆位于霍城清水河镇。馆内囊括了薰衣草蒸馏炉、薰衣草文化广场、卧龙岗、七彩花园、香草恋人、香帅先生、薰衣草育苗示范园、香草品种园、大风车、彩蝶双飞、紫海云天观景台、双杏双云、梅花公主等景观,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赏景。
“伊犁第一景”――果子沟 果子沟的另一个名字是“塔勒奇达坂”,是一条北上赛里木湖、南下伊犁河谷的著名峡谷孔道,全长28千米。1218年成吉思汗西征,命次子察合台率军凿石理道、刊木为桥,始成车道。该沟古时为我国通往中亚和欧洲的丝路北道的咽喉,有“铁关”之称。果子沟因野果多而得名,沟内风光秀丽,被清人祁韵士称为“奇绝仙境”。在果子沟游览,可以看到一沟之内有四季景色:山腰苍松翠绿,山坡山花烂漫,谷底蜂飞蝶舞,这是阳春的气象;山峦松塔如墨,林涛千层,这是夏天的景致;山坡上野果正热,满目橙黄灿烂,这是金秋的画面;那远山山顶的皑皑冰峰和近处的苍松白雪相映增辉,这又是北国冬季的风光,宛若童话世界。
闻名于世的果子沟大桥,全称为果子沟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果子沟大桥桥梁全长700米,桥面距谷底净高达200米,主塔高度分别为209米和米。大桥是自治区公路第一座斜拉桥,也是国内第一座公路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
璀璨的“蓝宝石”――赛里木湖 赛里木湖有着诸多称谓:因是大西洋的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所以被称作“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赛里木湖古籍亦称“天池”,也被称为“西方净海”。
瓦尔登湖赏析2
阅卷现场反馈
从2012年高考阅卷情况看,考生在文章的内容方面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滥用排比,虚张声势。部分考生以为在文章的开头连用几个排比句,能够吓唬住阅卷老师,殊不知这种滥用恰恰给人以“扔板斧”“拍砖”之嫌,虚张的声势自然是无法掩盖内容与思想的贫瘠的。
2.词不达意,不知所云。有的文章前言不搭后语,作者似乎是在说“呓语”“醉话”,让读者无从知晓所要表达的意思。
3.热衷“概述”,泛泛而谈。考前积累的诸多素材一股脑全“概述”到文章中,不能就一两件事深入地说下去,蜻蜓点水,泛泛而谈,致使内容空洞无味。
4.记叙凌乱,笔墨分散。 叙写一件事不能紧扣中心有序组织,而是东一句西一句,凌乱不堪,让人猜不透作者究竟要写什么。
失分案例
华而不实,虚张声势
作文片段
那些年,如果我出生,或许我会站在西北大荒漠的孤城上,拿着酒杯,望着逐渐西下的夕阳,对着那慢慢升起的孤烟,与岑参同赞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些年,如果我出生,或许我会在凉亭上,喝个半醉,望着对面同是白发苍苍的坡,回顾自己的一生,感叹一句“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那些年……
我真的希望我出生在那个才华横溢的年代,那个充满风流才子的年代。真希望能与太白在江上一起乘舟对饮,一起望月感叹;真希望与摩诘一起领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真谛;真希望与杜甫在一起,感受人世百味。
点评
除却将王维的诗句张冠李戴用到了岑参头上之外,这两段文字的最大缺陷就在于滥用排比句试图造成一种吓唬人的声势,但透过这种浮夸的表层,读者根本不知道作者“那些年,如果我出生”之后究竟想干什么,是去孤城赏景,在凉亭喝酒,还是要跟才子们附庸风雅?这样的文字放在文章中只能使文章内容空洞,造成“致命伤”。
泛泛而谈,不知所云
作文片段
孤独,是一种姿态——伫立山巅,却不孤单。是的,高处不胜寒,而我们宁愿以这样昂首立于山峰的姿态忘却寒冷。这样的姿态是“傲”。当我们傲然,就会静居在瓦尔登湖畔,独自思考浩大的人生;当我们傲然,就会在花下独酌邀明月,举杯浇愁尽欢歌;当我们傲然,就会爱恋撒哈拉沙漠而一生漂泊;当我们傲然,就会追寻那幸福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点评
作者说“孤独”是一种“傲然”的姿态,是可以成立的,但“傲然”了,怎么“就会静居在瓦尔登湖畔,独自思考浩大的人生”?怎么“就会在花下独酌邀明月,举杯浇愁尽欢歌”?甚至就能追寻“幸福”了?拉了一堆名人,却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要说什么。泛泛而谈,不知所云,只能使文章降一个档次。
成功案例
用例典型,析例透彻
作文片段
小事之中有道德的升华。在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面对急速坠楼的小女孩伸出了双手;在路上,“最美司机”吴斌缓缓地停下了满载的客车;在东北,两位七旬老人在被车轧碎的井盖旁竖起了警示牌;在佛山,拾荒老人陈贤妹作为第19位路人抱起了小悦悦……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没有轰轰烈烈,没有豪言壮语,但他们的“伸出”“停下”“竖起”“抱起”,却为我们冷漠的心灵加了一笔绚丽,添了几分温暖。这便是小事的力量,它凝聚人心,它让道德升华。
点评
首句是这段文字的中心,第二句概述四则典型事例,最后一句详细分析,揭示了事例的共同点,使其聚焦于中心,且能做到首尾关合,结构缜密。这样的文字用例典型,析例透彻,既充实了文章的内容,也彰显了小作者的情感价值取向,给人以真切的认同感。
笔墨集中,挖掘深刻
作文片段
心存高远,意守平常。简单与平常,表达着我们最浓重最真挚的情感。你看,不只是战死沙场、殒身不恤是英雄气概,也不只是宁死不屈、视死如归是民族大义,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让世人顿悟:原来爱国还可以如此表达。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运用智慧,将普通的充饥之物变成了一个色香味萦绕的世界。它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诉说着一个民族对这片沃土的崇敬。那是山的味道,是风的味道,是阳光的味道,是时间的味道,是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思乡念亲、勤劳坚守的信念融合在一起,承载着一个古老民族对这片土地和文化的深沉的爱。
爱,也许就是这样简单,无须豪言壮语,无须嘉言懿行。一碟小菜,一碗老汤,一捧稻谷,一杯陈酿,无不诉说着一种情感,而这些都和我们的生命彼此相融。这些最最平常、最最简单的美食,饱含着最最浓烈、最最淳厚的大爱情怀。
点评
简单与平常之中蕴藏着深沉的大爱情怀,这是小作者所要告诉我们的,但在行文之中小作者并没有试图以超大信息量的所谓“集锦”去“晃瞎”读者的眼球,而仅以中国美食为例,将笔墨集中于此,深挖其哲学意蕴,品味其文化魅力,表达自己的生命感悟,给人以多层面的美的享受。
生活场景,情有依托
作文片段
因为爱之深,所以忧之远。
昨晚和妈妈睡觉,黑暗中只有我们均匀的呼吸声,妈妈握着我的手,轻轻地摩挲着,不说一句话,我却能感受出这其中包含的所有情感,是爱,是忧,不是简单的担忧,而是一种深沉的温柔的感情。
这种含蓄的忧,在如今这直白的时代,又有几人能感受,并愿意感受呢?人们都说爱要大声说出来,爱很简单,可挂在他们嘴边脱口而出的,真正是爱吗?没有忧的爱,到底有多深呢?
作家曹文轩的作品中总萦绕着淡淡的忧,像《草房子》《红瓦黑瓦》,他说孩子们需要这种略带忧伤的陶冶,那并不等同于消极。的确,我在读完他的作品后,虽为小说中的忧哭泣不止,可擦干泪水后满心盈余的是对生活的爱,对生灵的悲悯,对生命的珍惜。
瓦尔登湖赏析3
片段赏析
他靠纱窗望出去,满天的星又密又忙,它们声息全无,而看来只觉得天上热闹。一梳月亮像形容未长成的女孩子,但见人已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刻露,渐渐可烘衬夜景。小园草地里的小虫琐琐屑屑地在夜谈。不知哪里的蛙群齐心协力地干号,像声浪给火煮得发沸。几星萤火优游来去,不像飞行,像在厚密的空气里漂浮;月光不到的阴黑处,一点萤火忽明,像夏夜的一只微绿的小眼睛。
(钱钟书《围城》)
赏析:作者用“一梳”来描述月亮,用“几星”来描述萤火虫,实在是妙不可言。而把月亮比喻成“未长成的女孩子”,把萤火虫的飞舞比喻成“在厚密的空气里漂浮”,一幅夏夜美景图便呈现在了读者眼前。而“萤火忽明”被比喻成“夏夜的一只微绿的小眼睛”,确实可爱动人。可见,在写景时,我们要善于联想,并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划桨到了那些地方,我才惊奇地发现我自己已被成亿万的小鲈鱼围住,都只五英寸长;绿水中有了华丽的铜色,它们在那里嬉戏着,经常地升到水面来,给水面一个小小的水涡,有时还留一些小小水泡在上面。在这样透明的、似乎无底的、反映了云彩的水中,我好像坐了氢气球而漂浮在空中,鲈鱼的游泳又是多么像在盘旋、飞翔,仿佛它们成了一群飞鸟,就在我所处的高度下,或左或右地飞绕;它们的鳍,像帆一样,饱满地张挂着。
(梭罗《瓦尔登湖》)
赏析:作者用细腻的笔法描绘了瓦尔登湖纯净的景色,鱼儿的雀跃衬托了湖泊的宁静。作者似乎寄身于那一片游鱼之间,它们小心翼翼地游走,作者就小心翼翼地观察,只有一个深爱着自然的人才能从景物中获得如此美的体验。
菩提树下,清凉而且寂静;蝇和蜂飞到荫下时,它们的鸣声也似乎变得分外的温柔;油绿色的青草,不杂一点金黄,鲜洁可爱,一望平铺着,全无波动;修长的花茎兀立着,也不动颤,似乎已经入了迷梦;菩提树的矮枝上面悬着无数黄花的小束,也静止着,好像已经死去。每一呼吸,芳香就沁入了肺腑,而肺腑也欣然吸入芳香。远远的地方,在河流那边,直到地平线上,一切都是灿烂辉煌;不时有微风掠过,吹皱了平野,加强着光明;一层光辉的薄雾笼罩着整个田间。鸟声寂然,在酷热的正午,鸟向来是不歌唱的;可是纺织娘的呵呵鸣声却遍于四野。听着这热烈的生之鸣奏,使得安静地坐在清幽的荫下的人们感觉着十分的愉悦;它使人们沉倦欲睡,同时,又勾引着深幻的梦想。
(屠格涅夫《前夜》)
瓦尔登湖赏析4
毕竟是两套截然不同的教科书,结构庞大,三言两语很难说清彼此的异同。有幸的是,美国和我国的语文教科书中都节选了梭罗《瓦尔登湖》中的内容。美国的这篇课文被编排在“国家的发展”部分的第六课《瓦尔登湖(节选)》,而苏教版《语文(必修一)》中“像山那样思考”专题的《神的一滴》同样节选自《瓦尔登湖》。那就让笔者从三个方面对这两篇课文的设计进行比较。
一、节选内容的比较
这两篇课文最直观的差别便是选择《瓦尔登湖》的片段不同:《瓦尔登湖(节选)》中节选了“我生活的地方和我生活的目的”以及“结论”中的片段;《神的一滴》选了一个描写瓦尔登湖景色以及其变迁的片段。两者选择的不同当然有其偶然性,而且两者也都是为各自所在的不同专题服务。但仔细思考后,这偶然性背后何尝不存在因教育价值追求的不同而产生的必然性呢?
(一)课文主题
阅读这两篇课文,可以发现两者的侧重点完全不同:《瓦尔登湖(节选)》突出的是作品的社会批评和哲学思想,而《神的一滴》突出的是作品的自然描写上的成就。《瓦尔登湖》是先验主义中最优秀的著作,这部作品就是对作者这种超验主义思想证明,证明了自己的身体力行,它是一部蕴含了深刻哲理的散文。可以说,苏教版的《神的一滴》的选段虽然有其亮点和独特的审美价值,但就对整个作品的把握还是有失偏颇的,对于没有看过《瓦尔登湖》的学生,《神的一滴》很可能使他们对整个作品产生误解。它侧重写了瓦尔登湖的美丽、坚忍与顽强和人类工业化对其的迫害,这个主题不能不说深刻。但是,毕竟这种主题已经很常见,也许很少能给学生带来新启发和思考。而《瓦尔登湖(节选)》虽然对于整个著作来说也是冰山一角,但是却牢牢把握了这部作品中最不同寻常的思想,也是最为精髓之处。比如这篇课文就突出了作者通过简化自己的需要,去体验一种生活,以此来探索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精神联系的这样一种深刻生活态度。
(二)阅读训练目标
除了对作品整体性把握的不同,这两篇课文对思维的要求也不一样。总的来说,《瓦尔登湖(节选)》的思想容量要大得多,而且理解上也更具挑战性。两者侧重点的不同是由各自的课程标准决定的,美国麻萨诸塞州的《英语语言艺术课程标准纲要》是相当于我们的课程标准的文件。该标准纲要中的10条指导原则中的第一条便是“通过互动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协同发展”,[1] 这个原则便突出了语言学习是一种训练思维的过程,有效的语言运用既需要思维又拓展思维,《瓦尔登湖(节选)》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个指导原则。
纵观我们的教材选文,很多注重的是鉴赏性和颂扬式的,这种思考性主题、反思性话题的课文却很少收入。我们课文的选择应该丰富多彩,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形成阅读的大视野,并且在反思中培养学生对国家、社会和自己人生的责任感,让学生在感性的文学阅读中融入理性思考和个性色彩。
二、课文注释的比较
这里所指的课文注释是指在选文之外的一切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补充选文内容的说明性符号,这些符号包括文字、图画甚至标记。如果缩小比对范围,只针对狭义的文字注释,《神的一滴》和《瓦尔登湖(节选)》有不少共性,但两者的差异也非常明显。
(一)作者与创作背景
两者的注释都有涉及作者以及作品的介绍。但《神的一滴》中只是两三句话的说明。
“梭罗(1817—1862),美国作家。作品有《郊游》《缅因森林》等。1845年春天,梭罗在老家康科德城的瓦尔登湖边建起一座木屋,过起自耕自食的生活,并在那里写下了《瓦尔登湖》一书。[瓦尔登湖]关于瓦尔登湖的得名和成因,有多重传说。梭罗认为它是一个人工湖,由一位古代居民挖掘围垄形成的。”
《瓦尔登湖(节选)》却用上千字介绍了亨利·大卫·梭罗的人生经历、个性特征、创作成就以及《瓦尔登湖》具体的创作过程。这些知识我们大多数由教师不厌其繁地在课堂上补充,而且更多情况下,教师讲的内容可能比这上千字的介绍要生动得多。虽然殊途同归,但这体现了中美两国语文教材编选指导思想的差异,折射出两国语文教育对学生自主学习观念的差别。
(二)文学理论
《瓦尔登湖(节选)》中还有“文学聚焦”栏目,编者说明了梭罗的创作风格和他形成这种风格的方法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比如,《瓦尔登湖(节选)》这篇课文就介绍了文学理论中的“风格”一词。
“风格指的是作家把自己的观点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方式。在《瓦尔登湖》中,梭罗的风格是与他的写作目的密切相关的,他的写作目的是鼓励人们检查自己的生活方式并进行思考。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梭罗对文章中的段落进行组织,使得所有的句子一起积蓄至一个高潮。
爱默生很赞赏梭罗的风格,与爱默生一样,大多数当代的读者和评论家都为梭罗的写作中的力量和活力感到惊讶。在他最有效的段落中,句子产生的效果可以与把钉子钉进木头里的锤子相比。”
相应的,《神的一滴》中也有类似这样的注释,如在课后提问栏目的“文本研习”中的第三题:“……文章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语言饱含诗意,富于思辨,意蕴深远……”虽然这是一个问题,但是同时也是个隐蔽的注释,它同样说明了这篇课文的写作手法和行文技巧。虽然两者性质相近,但是显而易见地,《瓦尔登湖(节选)》的这段注释详尽的说明和“风格”一词的正式提出,使教科书体现出浓厚的“文学性”,表现出语文教学、文学鉴赏教学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密切联系。而这正是我们的语文教育所忽略的部分。“如何在理论界和教育界搭建起一座桥梁,填补这道鸿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刻不容缓的问题”。[2]
(三)课文内容导读
《美国语文》教材中还有一种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旨的内容,这主要表现在“文学和生活”部分。这部分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经验和真实体验结合起来,而且通常能够把握整篇课文的主题思想并能发人深省。虽然这部分注释篇幅都不大,但它却能使学生有一种置身于读物之中的积极的阅读姿态,充分提高了阅读效率。如《瓦尔登湖(节选)》课文前的几段文字:
“在今天的世界里,我们依靠无数现代的便利事物生活——移动电话、电脑、电视。不久以前,所有这些事物还都只存在于人类的想象之中。虽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从来都不会想到这一点,但还是有些人在考虑这些科技的进步真的使生活更美好——还是只不过使生活更复杂。
谈谈你认为生活在森林中而没有任何现代的便利会是什么感觉。
梭罗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现代化带来生活的快速变化的时代。正如《瓦尔登湖》中描述的经历所揭示的一样,梭罗认为人们需要简化自己的生活,重新与自然建立联系。”
很多人对这种形式很是艳羡,但我们也不必妄自菲薄,其实我们的小学及初中语文课本中都有“预习提示”,有些提示设置也非常巧妙。至于大多数高中课本取消了这种提示,主要也是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验。这也显示出中美语文教育理念的差异,我们的教师在教授课文时会很注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他们会循循善诱,最后终于得出课文的中心思想。而看美国教科书中的这些课文,作者的创作目的以及课文的中心思想绝对不是神秘的东西,课本已经慷慨地作出了很大程度的提示,所以这种事情不用学生太伤脑筋。
(四)词语解释
最后,有一类注释是两篇课文完全不重合的,这就是中国传统语文教材的注释形式——词语解释,这种注释内容往往非常基础,但对规范学生写字用词有很大的作用。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课本,没有一本丢掉过这种注释内容,这些注释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教师学生对正字音正字形的重视。这种基础知识或者说工具型知识的扎实落实精神应该继续发扬。
三、问题设置的比较
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学语文课本的课后练习使用情况并不乐观,我们也得承认我们语文课本的课后习题设置质量不怎么高的事实。我们的问题设置往往形成了一种模式化,内容也很少有新意,而且有的问题目的性不强,纯粹只是为了问问题而问问题。因此我们急需拓展我们的设计思路,了解《美国语文》中的课文问题设置方式也许能给我们带来灵感。
先来了解《瓦尔登湖(节选)》中的问题设置体系:真正涉及这篇课文的问题,是在“问题指南”栏目下的“文学和生活”“阅读理解”“思考”“文学聚集”四个部分,而各个部分中又有具体的主题,具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这些标签体现了这些问题设计的目的性,以这个框架为纲,每个标签下都有若干问题。“文学和生活”中的问题非常开放和自由,这些问题往往不是刻意地提问,而是一种很平等的对话。比如《瓦尔登湖(节选)》中的几个问题是这样的:
“根据你的看法,独自在一个自然环境中度过两年时光的有利之处和不利之处是什么?梭罗可能对今天快节奏的社会有什么看法?你生活中的什么具体事情可能会特别让他担心?”
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走近文学,并且让他们从实际生活出发与作者产生共鸣。“阅读理解”中的问题属于细节掌握,问题答案比较固定,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基础。“思考”中,“解释”里的题目是理解基础上的进一步分析,“应用”和“扩展”中的问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避免学生的目光只是局限在课文中的内容,而是要引导学生去审视生活,让学生自觉地形成批判意识。如“应用”中的问题是这样的:
“你认为梭罗有可能在今天的社会里进行他的‘试验’吗?”
虽然只是一个问题,但是它要求的能力很广泛也很全面,比如说学生的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类比能力,最主要的是一种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如果说,“问题指南”的问题偏向于人文性,那么“文学聚焦”中的问题就很接近于工具性。“文学聚焦”针对课文的体裁设置问题,让学生认识作者根据写作目的、体裁特点如何采用适当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与正文之前的“文学聚焦”遥相呼应。这个栏目中的问题侧重于“操作性”,即问的是“how”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种方法提取形式。在掌握方法后,这些问题就会检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辨别能力,如这两个问题:
“在《瓦尔登湖》中简单的段落怎样说明了梭罗把所有句子建筑在一起以达到高潮的写作方式?找出另一个用这种方式组织的段落。
梭罗经常用讨论具体的事件或例子作为一个段落的开始,然后再把这讨论应用到一个更大范围的真理之中。找出一个这样的段落。”
美国《英语语言艺术标准》中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非常重视,而这些问题的设计也正是崇尚“批判性思维”的体现。该“标准”提出:“用这样的方式阅读文本:提出假设,探讨观察问题的视角,批评社会和政治的基本价值观或立场。批判性阅读是一种对抗性的、积极的阅读方式,把注意力集中到文本与世界两个方面。批判性读者从文本中获得经验,反过来,又借助文本形成并发展自己对个人和社会经验的批判性观点。”[3] 这些问题能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大胆地去假设、客观地去评价、勇敢地去质疑。
对于问题设计,我们可以借鉴美国语文教材的这种生活化、类型化、层次化的形式。其中,生活化本来就是语文教育的需要,但注意,这种生活化千万不可以是“伪生活化”,我们要真正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情可诉。类型化,即给一类问题添加小标签,这能让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一目了然。比如,《美国语文》将问题分类并添加标题的方式就概括出学习课文的几个能力要求,如理解能力、联想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等等,这既方便了教师也方便了学生。层次化,就是说问题编排要有条理性,成功的问题设计就要考虑这种层次性,要遵循思维的发展规律,在各阶段设置相应层次的问题,并且最好做到循序渐进。比如,《美国语文》的问题设计就把“文学与生活”安排在第一块,先指引学生联系生活;再是“阅读理解”,这是阅读的基本步骤,接下来的问题就逐渐变深、变难,从具体到抽象,这就是比较合理的问题排序方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尽管西方教育与东方教育有众多区别和差异,但不少地方可以借鉴他们的做法,包括正面的与负面的,从中获得启迪,反思我们从理念到做法上的正误得失。”[4] 上述的比较研究当然希望给我们的语文教材建设带来一些借鉴,也希望能给我们的“新课堂”有所启发,教师完全可以主动出击,把从美国语文教材中领悟到的优秀教学方式或理念用到课堂上。■
参考文献:
[1] Department of Education:Massachusetts English Language Arts Curriculum Framework[DB/OL].http:// Massachusetts, June 2001,4.
[2] 易鲜花。 美国语文教学对我国语文教育的启示[J]. 成功(教育版),2007(7):33.
《瓦尔登湖》5
内容简介
《瓦尔登湖》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散文作品。梭罗七易其稿,1854年才最终出版。本书记录了梭罗在瓦尔登湖畔两年多的隐居生活和期间的思考,展示了有人类出席的自然。以水、树木、植物、土壤和野生动物为参照,思考了人类的命运。本书以季节为结构,混合了箴言、史实和轶事,将科学性的观察融入到高度的诗意中。
本书特邀加拿大摄影家、作家昂放亲赴瓦尔登湖拍摄,湖水、树木不再只是纸上的华彩篇章。另附摄影手记,介绍梭罗的生活故事和湖畔往事。
精彩书摘
当我写如下的文字,确切地说是写这大部分文字的时候,我是一个人住着的。我住在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城。那里有一个瓦尔登湖,我的房子就在湖岸的森林里。房子是我亲手建的,方圆一英里内没有任何邻居,仅靠双手劳动养活自己。我在那住了两年零两个月。目前,我又回到文明社会里暂住。
要不是镇里的人总打听我的生活方式,我不会把这么多私事强加给读者,惹你们注意。有些人说我的生活方式粗野,可我并不以为然。那儿的生活非常自然,也非常合理。一些人问我吃什么,不感到孤独、害怕吗,以及诸如此类的问题。另一些人则好奇我的收入有多大部分用于慈善事业了。还有一些大家庭出身的人,想知道我接济了多少贫困儿童。我答应在这本书里回复这些问题,所以要请那些对我的私事并不上心的读者谅解。大多数书里不用“我”,即第一人称,这本书里保留着,“我”字用得多是它的特点。其实,每本书里都是第一人称在说话,我们常常忘了便是。如果我能做到知彼有如知己,那我就不会喋喋不休地说我自己了。不幸的是,我阅历窄浅,所以只得囿于这一主题。不过,在我看来,每一个作家不仅要能讲述他听来的别人的生活,迟早还得写出自己的生活,就像在远方给亲人写信一样简单真诚地诉说;因为倘若一个人生活得真诚,他必定生活在遥远的地方。这些文字或许尤为适合寒门学子。至于其他的读者,我想他们会取其适用的。我相信,没有人会削足适履,衣服对适合的人才有用。
我想说的不是关于中国人和桑威奇岛人的事情,而是你们,阅读我文字的人。生活在新英格兰的人们。我想说说你们的处境,尤其是你们生活的这个城镇和这个世界的外部环境。你们在怎样的状况下生活,是否有必要那么糟糕,是不是可以改善改善呢?在康科德城的时候,我到过许多地方;在商店、办公室和田野,我到处都能看到,那里的居民从事着成千种苦役,好像在为了什么赎罪一样。我听说婆罗门的教徒,要么坐在四面火焰中,眼睛盯着太阳;要么身体倒挂在烈火上;或者侧转头望着青天,“直到他们无法恢复原状,由于脖子是扭转的,除了液体,别的食物都进不到胃里”;或者用一条铁链把自己终生锁在树下;另外有像毛毛虫一样爬行的,用自己的身体丈量帝国广袤的土地;还有的独脚站在柱子顶端――然而,我每天看到的景象,比这种有意识的赎罪更让人难以置信,更骇人听闻。赫拉克勒斯做的十二种苦役,跟我邻居做的苦役简直没法比,因为那只有十二种,总会做完的;可我从没看过我的邻居杀死怪兽或者捕到怪兽,他们的苦役没个头。他们也没有依俄拉斯那样的朋友,用火红的烙铁烧九头蛇,一个头被割去了又长出两个来。 END
上一篇:莫言小说蛙精选4篇
下一篇:蟋蟀的住宅教学实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