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状物散文代表作精编优质13篇
描绘自然景观,细致入微,情感真挚,展现人与环境的和谐,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唤起读者共鸣,感悟生活哲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优秀范文“状物散文代表作”,希望您喜欢。
状物散文代表作 篇1
陶然亭好大一个名声,它就跟武昌黄鹤楼、济南趵突泉一样。来过北京的人回家后,家里一定会问:“你到过陶然亭吗”因之在三十五年前,我到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逛陶然亭。
所谓陶然亭,并不是一个亭,是一个土丘,丘上盖了一所庙宇。不过北西南三面,都盖了一列房子,靠西的一面还有廊子,有点像水榭的形势。登这廊子一望,隐隐约约望见一抹西山,其近处就只有芦苇遍地了。据说这一带地方是饱以沧桑的,早年原不是这样,有水,有船,也有些树木。清朝康熙年间,有位工部郎中江藻,他看此地还有点野趣,就盖了此座庭院。采用了白居易的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的句子,称它作陶然亭;后来成为一些文人在重阳登高宴会之所。到了乾隆年间,这地方成了一片苇塘。乱坟本来就有,以后年年增加,就成为三十五年前我到北京来的模样了。
及士大夫游览聚会之地。同时,应科举考试的人,中国哪一省都有,到了北京,陶然亭当然去逛过。因之陶然亭的盛名,在中国就传开了。我记得作《花月痕》的魏子安,有两句诗说陶然亭,诗说:“地匝万芦吹絮乱,天空一雁比人轻”。就要说到气属三秋的时候,说陶然亭还有点像。可是这三十多年以来,陶然亭一年比一年坏。我三度来到北京,而且住的日子都很长,陶然亭虽然去过一两趟,总觉得:“地匝万芦吹絮乱”句子而外,其余一点什么都没有。真是对不住那个盛名了。
1955年听说陶然亭修得很好;1956年听说陶然亭更好,我就在6月中旬,挑了一个晴朗的日子,带着我的妻女,坐公共汽车前去。一望之间,一片绿荫,露出两三个亭角,大道宽坦,两座辉煌的牌坊,遥遥相对。还有两路小小的青山,分踞着南北。好像这就告诉人,山外还有山呢。妻说:“这就是陶然亭吗?我自小在这附近住过好多年,怎么改造得这样好,我一点都不认识了。”我指着大门边一座小青山说:“你看,这就是窑台,你还认得吗?”妻说:“哎呀!这山就窑台?这地方原是个破庙,现在是花木成林,还有石坡可上啊!”她是从童年就生长在这里的人,现在连一点都不认得了。从她吃惊的情形就可以感觉到:陶然亭和从前一比,不知好到什么地步了。
陶然亭公园里面沿湖有三条主要的大路,我就走了中间这条路,路面是非常平整的。从东到西约两里多路宽的地方,挖了很大很深的几个池塘,曲折相连。北岸有游艇出租处,有几十只游艇,停泊在水边等候出租。我走不多远,就看见两座牌坊,雕刻精美,金碧辉煌,仿佛新制的一样。其实是东西长安街的两个牌楼迁移到这里重新修起来的。这两座妨碍交通的建筑在这里总算找到了它的归宿。
走进几步,就是半岛所在,看去两旁是水,中间是花木。山脚一座凌霄花架,作为游人纳凉的地方。山上有一四方凉亭。山后就是过去香冢遗迹了。原来立的碑,尚完整存在,一诗一铭,也依然不少分毫。我看两个人在这里念诗,有一个人还是斑白胡子呢。顺着一条贫路,穿了几棵大树上前,在东角突然起一小山,有石级可以盘曲着上去。那里绿荫蓬勃,都是新栽不久的花木,都有丈把高了。这里也有一个亭子,站在这里,只觉得水木清华,尘飞不染。我点点头说:这里很不错啊!
西角便是真正陶然亭了。从前进门处是一个小院子,西边脚下,有几间踊落不堪的屋子。现在是一齐拆除,小院子成了平地,当中又栽了十几棵树,石坡也改为泥面的。登上土坛,只见两棵二百年的槐树,石坡也改为水泥面的。登上土坛,只见两棵二百年的槐树,正是枝叶葱茏。远望四围一片苍翠,仿佛是绿色屏障,再要过了几年,这周围的树,更大更密,那园外尽管车水马龙,一概不闻不见,园中清静幽雅,就成为另一世界了。我们走进门去过厅上挂了一块匾,大书“陶然”二字。那几间庙宇,可以不必谈。西南北三面房屋,门户洞开,偏西一面有一带廊子,正好远望。房屋已经过修饰,这里有服务外卖茶,并有茶点部。坐在廊下喝茶,感到非常幽静。
近处隔湖有云绘楼,水榭下面,清池一湾,有板桥通过这个半岛。我心里暗暗称赞:“这样确是不错!”我妻就问:“有一些清代小说之类,说起饮酒陶然亭,就是这里吗?”我说:“不错,就是我们坐在这里。你看这墙上嵌了许多石碑,这就是那些士大夫们留的文墨。至于好坏一层,用现在的眼光看起来,那总是好的很少吧。”
坐了一会,我们出了陶然亭,又跨过了板桥,这就上了去绘楼。这楼有三层,雕梁画栋,非常华丽。往西一拐,露出了两层游廊,游廊尽处,又是一层,题曰清音阁。阁后有石梯,可以登楼。这楼在远处觉得十分富丽雄壮,及向近处看,又曲折纤巧。打听别人,才知道原来是从中南海移建过来的。它和陶然亭隔湖相对,增加不少景色。
公园南面便是旧城脚下,现已打通了一个豁口。沿湖岸东走,处处都是绿荫,水色空蒙,回头望望,湖中倒影非常好看。又走了半里路,面前忽然开朗,有一个水泥面的月形舞场,四周柱灯林立。摆池足可以容纳得下二三百人。当夕阳西下,各人完了工,邀集二三友好,或者泛舟湖面,或者就在这里跳舞,是多好的娱乐啊!对着太平街另外一门,杨柳分外多,一面青山带绿,一面是清水澄明,阵阵轻风,扑人眉发。晚来更是清静。再取道西进,路北有小山一叠,有石级可上,山上还有一亭小巧玲珑。附近草坪又厚又软。这里的草,是河南来的,出得早,萎枯得晚,加之经营得好,就成了碧油油的一片绿毯了。
回头,我们又向西慢慢地徐行。过了儿童体育场,和清代时候盖的抱冰堂,就到了三个小山合抱的所在,这三个小山,把园内西南角掩藏了一些。如果没有这山,就直截了当地看到城墙这么一段,就没有这样妙了。
园内几个池塘,共有二百八十亩大,1952年开工,就只挖了一百七十天就完工了,挖出的土就堆成七个小山,高低参差,增加了立体的美感。
这一趟游陶然亭公园,绕着这几座山共走了约五里路,临行还有一点留恋。为个面目一机关报的陶然亭,引起我不少深思。要照从前的秽土成堆,那过了两三年就湮没了。有些知道陶然亭的人,恐怕只有在书上找它陈迹了吧?现在逛陶然亭真是其乐陶陶了。
状物散文代表作 篇2
哈尔滨的冬天,一个神奇的冰雪世界:银妆素裹的松花江,玉砌翠琢的冰雪大世界,晶莹剔透的太阳岛雪雕博览会,溢光流彩的中央大街......还有那大街小巷晃动的冰糖葫芦,一道道的靓丽风景令人神夺意摇。
在冬天,当你走在中央大街上,跳入眼帘的不仅是一排排披着瑞雪映射光芒的各种欧式造型建筑,也不是宽阔面包石街道两旁的冰雕雪塑,而是那一串串又大又红看见就流口水的冰糖葫芦。不论是穿着貂皮的阔太太,还是戴着狗皮帽子的农民工,不管职位多高,不管是那里的人,几乎每个人都有一副馋相,都想品尝一下哈尔滨冰糖葫芦的味道。爱出洋相的孩子们,把一米多长的糖葫芦扛在肩上,边走边啃,冻得通红的小脸与手中的糖葫芦相映成趣。
每年的冬天,哈尔滨人都是用这一串串红红的糖葫芦串起一个个红彤彤的日子。
哈尔滨的冰糖葫芦,酸甜适口,老少皆宜,它不仅好吃,而且还十分好看,红彤彤的山楂果按大小排列依次串在竹签子上,外面裹着晶莹透明的糖稀,出售它的.小商贩,把一只只糖葫芦插在特制的圆木棍上,像一颗结满硕果的小树,煞是诱人。
冰糖葫芦的来历,众说纷纭,老百姓传说最广的是说南宋光宗皇帝留下来的。说的是在南宋绍熙年间,宋光宗最宠爱的黄贵妃生了怪病,不几天的时间,她突然变得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都不见效。眼见黄贵妃一日日病重起来,皇帝无奈,只好张榜招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他为贵妃诊脉后说:“只要将‘棠球子’(即山楂)与红糖煎熬,每饭前吃5~10枚,半月后病准会好。”贵妃按此方服用后,果然如期病愈了。由于山植的药用功效,能够消食积、散淤血,驱绦虫,止痢疾,特别是助消化,为消食积之要药。也许是黄贵妃所食山珍海味积住了食,做下了病,小小山楂解除了病痛。宋光宗龙颜大悦,以后宫中有此病状就如法炮制。后来,这酸脆香甜的山楂蘸糖稀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用竹签串起来,就成了现在人人都喜欢吃的冰糖葫芦了。
天寒地冻,冰天雪地。天上飘着白雪,手里拿着红红的糖葫芦,“嘎巴”咬下一口,有比这更酷的,更爽的吗?这种感觉,只有你来到这里才能体会到,看了我的文字,也许你会馋馋的,那就望梅止渴吧。
我曾经在拥挤公交车上,目睹一对农村的小夫妻合吃一串冰糖葫芦情景,令我一直没有淡忘,久久温暖着心房。身体干巴巴瘦的丈夫咬去山楂外面红红的硬层糖衣,伏下身来让妻子吃着里面的山楂。众目睽睽之下,她们互相用粗壮皴裂的手推来推去互相谦让着吃,两个人毫无顾忌,舒坦坦地笑,周围的人都看得目瞪口呆。从她们的谈话中得知,妻子已经身怀六甲,正是在偏爱酸食的时候。望着小夫妻恩恩爱爱娇恬的样子,车上的人都啧啧细语,投以赞叹的目光。也许她们不会说甜言蜜语或者是海誓山盟,也许她们不懂得风花雪月和浪漫情怀,她们也未必相信前缘注定或者要来世再聚,她们却是真实地用点点滴滴的行动阐述了平常人的情和普通人的爱。我明白了,夫妻生活中酸甜滋味就在这里,爱情的甜蜜就应该这个样子。
“都说冰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裹着酸,糖葫芦好看它竹签儿穿,象征幸福和团圆,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没有愁来没有烦……”。
酸酸甜甜的冰糖葫芦出现在中华民谣中,一串串的冰糖葫芦成为了低吟浅唱甜蜜之曲。冰糖葫芦给了哈尔滨这座城市冰雪天空上涂抹了一束束火红,给萧瑟冷寂没有绿色的眼观带来了几缕温柔,冰糖葫芦涨红了孩子们的笑脸,冰糖葫芦舒展了老人们的皱纹,冰糖葫芦洋溢着哈尔滨人一颗颗火热的心。
状物散文代表作 篇3
今年的冬天和往年一样,冬雪如期而至。雨雪霏霏,小心翼翼。想到故乡的腊梅也该绽放了,想到她淡黄色的花瓣已经暗香了,想到还依依眷念着的人和事,心中是那么的欣慰,那么的惬意。
看着眼前飞舞的小雪花,我不禁泪潸潸了。美丽的校园充满想象,不风不雨,饱含馨香。繁华的世界完美精彩,迷迷离离,无限思量。我们一路奔跑着,召唤着,坚定信念,全力向前。张开梦想的翅膀,全力以赴,展翅翱翔。当我踏上征程的时候,我只需努力期待,期待理想实现,期待美好明天,期待一个个辉煌灿烂。我曾经了解过、感动过、念想过、思考过的一切都像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
走过坎坷,涉过艰险。我的勇气战胜了困难,我的天空充满了阳光。我的努力获得了自由,我的生活充满了希望。最让人惬意的是,岁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我把它们收藏起来。经过春夏秋冬的酝酿和眼前的考验,随着时间和历史的交错变幻,慢慢沉淀,变成软沙,变成轻风,变成一缕暗香。
看着,想着,泪光闪烁之中我的眼前渐渐的变的朦胧而遥远,分不清楚是以前还是眼前。年少时,我总爱和邻居家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说唱成趣,加上几分稚气,真是一副乐天派。惹得大人们都说我们像只只快乐的小鸟,朵朵晶莹的小雪花。山花烂漫,似水流年,记忆是雪花般晶莹剔透,小而白,晶而亮。年轻时,我一旦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就会独立自主的学习,从不靠他人,我坚信,我成功。我如今信步走进新时代,全心全意服务和谐社会。然而现在每每下起小雪,我总爱围着天蓝色围巾,牵着心爱的她的'手在雪地里和小朋友们合影留念。画面清澈动人,像一首小溪流的歌,悠悠岁月,令人久久难以忘怀。多么甜美的记忆,这雪里也裹着蜜;多么友善的心灵,这回忆里也全是爱。在这个理想的冬季,小雪花啊!你洁白无瑕,你锁住了冬天,你盛装了冬季,你成就了不朽的功绩。我却只能真诚的道一声:珍重,珍重。在那一声珍重里含韵我蜜甜的祝福。
一路尘埃,心中装满苦和累,我觉得很值。我望着窗外的小雪,眼前仿佛有暗香浮动。在这粉妆玉砌的天地里,我想起了一句雪莱的诗:“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春去春会来,亲情、爱情、友情,都好像这小小的雪花正阅历着生命中的暗香。
状物散文代表作 篇4
不要追溯地壳的那次失误,让我们丽姿而丰满的裸体埋入深深的地层。从此,那鲜活的生命和青春的激|情在那无人光顾的地层深处中呐喊与挣扎。
在地层深处千年的耐心等待,仍不改那火热的心肠,敞开黑色的胸怀,迎来了一群男性的家族,一种特殊的生态群体——矿工。
当我们还没读懂矿工的含义,他们管辖着“太陽”光束,玩皮的照亮了我这黑暗的世界,看到了我们裸露的体魄和光亮的群体。
是你们这群披星戴月的星族,不畏障碍重重,勇敢的跨越漆黑阴暗的地狱大门,寻找着一条可靠安全通道,用鲜血和生命领着我躲过明潮暗汐,去拥抱人间的太陽,实现我青春复活和灿烂的生命归依。
谁说我我读不懂矿工那如雨水浇身的热汗,无论我的身躯在那里化作灿烂的火焰,也不能忘记矿工用生命对我的热恋。让我积蓄万年的心愿将终于走出这黑色的宫殿,去实现燃烧自己照亮人间格言。
只要有矿工健朴的群体,谁说我这黑色的腼腆,进不了城市走不到乡间,跨不了国门到不了江南,领略不了绿色的草原目睹不了大海的慰蓝。
矿工的汗水换取积蓄,为大地的绿化荒山做出了贡献;失学的孩子得到了援助;地震灾区结下了深情;那里有洪水、那里干旱、那里有困难,那里就有矿工的捐助和支持。
矿山风景在和谐中树立美的形象,唱出美的旋律。
状物散文代表作 篇5
在我们轮番软硬兼施的劝说下,爸妈终于肯从临街的老屋搬到村西头弟弟闲置的空房子里,难度不亚于从土里刨出一颗老榆树盘根错节的根。或者说,他们的根其实还留在老屋里,他们还盘算着冬天住回来,老屋小,暖和。白天也还常常过来,收拾一下留下的衣物,农具,或者就是里里外外的转转。也许有回忆的地方才更像是家,那个更舒适的房子倒像一个旅店了。
而每次回老家,直奔那个家的念头总是拗不过走顺了的腿,不自觉地就停在了老屋前。常常就遇到了在炕头和老邻居闲聊做针线的妈妈,或在院子里不停收拾的老爸。即使他们恰好不在,我也总能熟门熟路的进去。老屋仿佛一个老人,在阳光下,在左右高大楼房的阴影里,蜷缩了身子眯着眼打盹。被岁月洗刷的斑驳的木门露出了一块块木头的纹理,残存的油漆嵌在纵横的皱纹里,每一个裂缝似乎都在开口讲话,又仿佛张了嘴无话可说,轻飘飘的,似乎稍用力就会碎成一地。门上照例松松的绑了一截花布条,象征意义大于使用价值时候,因为听到的“月黑风高夜”的故事和传言,让这个木门无数次出现在我的梦里,每次都是满心恐惧的给木门加固,除了插上门闩,还要横七竖八的缠绕着铁丝和绳索。而每次梦里的大门都在一通忙活之后却被轻易的推开,人在惊恐中醒来。
打开大门是长长的门洞,上面悬挂的绳子上往往挂了晒干的暗绿的白菜。院子里墙角有小片的`草开着零星的花,和堆放了经年的几节木头棍子在无言地对视着。老屋门左右半人高处有两个凹进去的鸡龛-------曾经垫了麦草让鸡下蛋的洞,现在则放了鞋子等杂物,钥匙就在某一只鞋子里。开门迈进老屋,就迈进熟悉的气息里,迈进了回忆里。
老屋是三间北房,穿着土坯的夹衣和青砖的外套,俗称“里生外熟”。它目睹我童年时,我看到的是它的青年,外套还新,青砖闪着年轻的光泽。在我小小的心里,和爸爸妈妈住的狭小的西屋比,那时的老屋总是阳光灿烂,宽敞无比,以至于后来总有错觉,觉得老屋是因为变老而风干的越来越轻,越来越小。几岁开始我就住在老屋里,和小姑姑以及小姑姑几个女伴一起睡在东边的一间。那时家里兄妹多,住房狭窄的孩子常常凑到住房宽敞的人家过夜。记忆里冬天炕上早早摆好一溜各种花色的被窝,昏黄的油灯下,磨得光滑的竹子炕沿边,一排露出被窝外的脑袋。她们吃吃的说笑着,不时因为我好奇的发问拍拍我的脑袋,然后莫名的一起大笑。之后那些被窝和脑袋一个个消失,最后小姑姑也嫁人走了,剩下我和爷爷奶奶。
我只目睹了奶奶一小段老年,那些记忆零碎而模糊。奶奶仿佛一个灰色的影子,总是屋里屋外的忙碌,也似乎总是和爷爷拌嘴赌气。记忆里却没有存下她的声音,更多是面对爷爷时无奈和蔑视的沉默。那一段老年在每个人的心里会有不同的印记吧,我能记得她哄我睡觉时从外屋掏摸出的半把花生,和被我磨蹭半天也不肯给的包在手绢里的五分钱本子费。记得她得癌症时,暮色里爸爸姑姑们在老屋前,围了一圈,低头默默流泪叹气,然后是每天用油炸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这个淘换来的偏方竟被我想像的异常美味。而妹妹似乎只记得那场葬礼和放的热闹的电影,妈妈目睹了奶奶整个中老年,知道更多婆媳相处的恩怨细节,但似乎没人感兴趣问,也就无从说起。
奶奶走后,老屋开始了和我们一家人的相濡以沫。它见证了爷爷由健朗到衰弱的晚年;耷拉着眼皮,背了手,一边用脚摸索路面一边咳嗽着,里里外外的转悠。再后来他常常被邻人送回家,或被孩子们到处找,最后他竟然要从老屋的墙上穿过,他坚信那有个门,通到向他招手的爸爸妈妈那里.也或许那个门存在他的记忆里吧。然后爷爷也安静的走了,他所展示的整个老年给了我很多想象,甚至让我提前看到了爸爸妈妈甚至我自己和那个里里外外摸索前进的影像重叠的样子。又因了爷爷老年的预演,每当妈妈抱怨爸爸记性越来越差,越来越糊涂时我会异常的平静,当爸爸老到出现仿佛进入另一世界的惊惧和幻觉时,我不会责怪,而是握住手陪他。
那被遮挡在简陋吊顶后的椽子和檩条,被炊烟和岁月熏的黑黄.它目睹了土炕上几代人辗转反侧的思量吧,那被摩挲得发亮的窗棱的缝隙里还残存着谁的微笑和叹息?孩子们在老屋长大离开,爸妈在操劳中衰老,我们的从童年到成年,爸妈的从壮年到暮年.仿佛两条平行线,两段时光在老屋里波澜不兴的度过,却又相依相绕.又仿佛一棵树,孩子是越来越繁茂的枝叶,爸妈则是深扎到地下的沉默供给的根。
爸妈老了,岁月带走了妈妈凌厉的目光和我针锋相对的叛逆,我们对彼此,对生存有了更加细微的热爱与耐心。老屋老了,开始不断地被修修补补,墙体开始斑驳的厉害,仿佛遍布的老年斑和疤痕,泥巴和白灰越来越无法堵住那些诉说沧桑的嘴巴,奶奶糊过无数次的窗纸已换成了围着木框的玻璃,仿佛旧衣上的新补丁。印着几代人脚印的泥巴地面铺了砖,抹上了水泥,地面平了,脚印少了,留下来的那两双进进出出的脚越来越缓慢衰弱了。
此刻,老屋静静地蹲在阳光里,仿佛陈旧的首饰盒子,打开来便能如数家珍。又仿佛一张老旧的画,让你想折叠起来收藏回味。房前走过的老邻居们也老了,仿佛要使劲擦掉时光的印记才能看清原来的样子,有些还弯了腰身的忙碌着,有些蹲在墙根晒太阳,对每一个陌生的面孔仔细端详,不时咪了眼望向远方,仿佛随时有谁来接他离开。街上仿佛突然冒出很多抱在怀里的婴儿和面孔陌生的半大小伙子,姑娘,村庄仿佛古驿道尽头的渡口,人来人往。
也许,有一天,老屋也会在村子里消失吧,但它一定会被埋在记忆里,连同它装着的满屋的记忆和故事。突然觉得父母就像老房子,衰老古旧却仍想给你屏蔽风雨,父母,老屋是你心中永远温馨的家。父母就像老房子,他们老了,需要不断的修补和呵护了。
老人,老屋,且行且珍惜。
状物散文代表作 篇6
喜欢这样细细碎碎的声音,总是那样的轻柔的小心翼翼的在心底缓缓蔓延,四月,某个午后苏醒在稀稀疏疏的雨声中,与久别的春雨乍然相遇,心中雀跃着,欢喜着,却不愿意惊扰它们,用最安静的姿态,默默观赏。
雨声,来至大自然的天籁之音,我总是这样认为的,于是,把每一个雨天,当做是上苍的恩赐,当做一次安逸的享受。
也记不清有过多少个窗下听雨的午后了,在初春,在夏末,在秋风乍起时,在还未落雪的日子里,雨儿用它们不同的情怀,洋洋洒洒,模糊了我心田与我的玻璃窗,然后留下深深的轨迹。我站在离窗最近的地方,平静着,漠然着,感受着耳畔那些无法扑捉的声响。
其实雨儿是没有声音的,只是在坠入尘世的瞬间,发出了浅浅的低咛声。于是正个小城都回荡着这样的声响。
在雨中,心是宁静的,没有声响,潜行着,摸索着,闻着湿湿的空气里,被润泽过的泥土的气息,被滋润过的枯枝的气息,我喜欢这样的气息,因为哪就是大自然的芬芳。有人说,雨之所以会落下来,是因为它把大地上一把把伞当做了盛开的莲。果然吗?回头看看巷子里,一把把移动着伞,带着各自的色彩,鲜活的存在雨的世界里,不论是不是盛开的莲,都可以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吧。于是想到了,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我不是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也不是期待遇见她的人,我却是一个,彷徨在悠长悠长的寂寥的雨巷的人。我不需要有谁来唤我无人知晓的名,或拢起,耳边浅浅湿去的发。我只是期待,邂逅一场平静的苏醒和重生。
娇柔的身子,总是经不起任何起落的瞬间。在春天里挣扎着,嚎叫着,刚刚用尽全力张开层层叠叠的花儿们。便在这场稀稀疏疏的雨中瞬间飘零了,一切的挣扎乃至于最终欢快的释然,而飘零的瞬间,却没有了任何的声响,悄无声息的完成了最迷人的谢幕。花的开放是美好的,而花的飘零也不由分说的这般感动。美好消折了,就像我的童年一样,消折了。
来年春光灿烂时,便是花儿重生日,但是我的童年却再也找寻不回了。多想独坐山间,再看看我家乡的雨,再看看它们如何润泽我的山坡,如何灌溉我的麦田,如何洗礼我的花草。如何带走我的污浊。而如今深深不惜的雨声,轻轻触摸着已经久去的美好,已经模糊的岁月。
夜近阑珊,雨声渐渐远去,把它留在心上,慢慢品味――声,可以是这般动情的生。
[高中写景状物类散文]
状物散文代表作 篇7
多问一个“为什么”是语文阅读的一把金钥匙,我们只有真正理解文章表达的意思,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明白作者为什么采用相应的写法。反过来我们可以这样说,无论作者在文章中采用了什么写法,它都是为了更加突出景物的特点,为了更加明确地表露作者的思想情感。明白了这一点,好多写景状物类文章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比如很多文章中都喜欢用一些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为什么用这些方法呢?直接明白地写出来不行吗?不行。
古人说“一切景语即物语”、“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些话的意思就是说作家因为有感于人事、景物或某种情境,于是通过叙事状物来表达心意、抒发情怀。所以,景物的特点往往同人物的主观愿望和特定心境融合在一起,心情舒畅则天高云淡,花明水净,心情郁闷则风骤雨急,雾愁云浓。如《宋庆龄故居前的樟树》一文,全文描写了樟树的外形特点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持久拒虫的高贵之处,面对樟树的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作者感到了由衷的喜爱、赞叹,由樟树具有拒虫的香气而能够永久保持的可贵内涵。
文章的最后,作者写道:“人们情关崇敬的心情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作者想到了故居的主人——宋庆龄。此时适当地补充一些相关宋庆龄的资料,增强学生对宋庆龄的感性认识,从中学生体会到宋庆龄精神蓬勃、坚强不屈、一生正气的高贵品质。感受树即是人,人即是树的生命之长青、之精神品质的万古长存。以物喻人,物与人,形成了本文一明一暗的两条线索。明线是写樟树,暗线是彰显人物的情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状物散文代表作 篇8
>海豚大家都见过吧!它也是一种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胎生的!
海豚我是亲眼见过,海豚是一种是体型较小的鲸类,分布于世界各大海。体长~米,体重23~225千克。海豚一般嘴尖,有尖细的牙齿它们主要吃的是小鱼、乌贼、虾、蟹为食,大家绝对不知道海豚的睡觉方式吧!海豚似乎永远不睡觉,四处游动,就算要睡觉一边睡觉一边游泳!海豚也是用肺呼吸的,海豚所发出的超声波可以让我们的脑袋清醒,不过也挺刺耳的!海豚的种类也很多,海豚也很聪明,你们还记得海豚乐乐吧!它会20以内的加减乘除法呢!你们知道海豚为什么游的快吧!海豚身体上,滑溜溜的皮肤并不是紧绷绷的。
在游泳时,海豚会收缩皮肤,就会出现一些小东西把水存进来,这样,在身体的周围就形成了一层水的保护层当海豚快速游动时,水的保护层包住了它的身体,这样海豚就会游得很快,海豚也是我们的好朋友,海豚也救过我们人类哟!我们可不能忘记的!
我喜欢海豚,海豚的样子特别的可爱!特别是从上次亲眼看到海豚,和海豚们握过手,就更加让我喜欢海豚!当时的情景使我念念不忘!我真想再去和海豚一起照个相呀!
状物散文代表作 篇9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应该都对散文很熟悉吧?散文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你知道写散文要注意哪些问题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桐子树状物类散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桐子树,过去在乡村是极普通到处生长着的经济树种,而今,却成了稀罕植物,难以寻觅。
我的家乡门前的一座山的山脚与一块地的连接处,仍然生长着两树高大的桐子树。每到春天婆娑的枝叶和娇艳的花朵,坦露出绮丽婀娜的姿态,摇曳着一簇生命的灿烂。只不过,苍茫的旷野中,仅有的两棵桐子树,相互依偎,砥砺并存,缺少了曾有的丛丛簇拥的热烈,看上去多少有些沉寂的况味。然而,两棵桐子树并没有把一份冷寂落寞放在心上,而是突兀地站在山脚边,用生存的执着,用向往的内蕴,用坦美的意念,展现遗世独立的静美,彰显脱世不俗的风骨。春天里,阳光明亮,桐子树的嫩绿与山上的树木联袂在一起,共同打造春天青翠的景色;雨雾中,烟雾缭绕,桐子树以深沉的绿,冲破烟雨的遮掩,将绿摇曳在细雨中;月光下,夜色朦胧,桐子树静默清亮,与月影交织着,勾起人们往事如烟的回忆。
桐子树曾是名声响亮的树种,有着很大的经济价值。桐籽榨的油在农耕时代被广泛使用。年少时,村庄对面更远的一片山岗上长满了桐子树,每到春夏季节,岭头上层层叠叠牵连的桐叶展现出桐林的芊绵,犹如天上飘落的一块厚大的绿云,把整个山头都衬得浓绿漫漶。到了深春季节,白中带丝丝浅红的桐花就从浓绿的树叶中伸出,绿白相间,别样好着。我总认为那是山村景物画中最美的一帧。面对此景,人们会不由得感激阳光雨露的慷慨:对大地上的万物,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毫不吝啬,不分彼此,养育得绿肥红艳,水灵嫩碧。那些高大挺拨、青翠幽静的桐子树的叶子更是有着不同的韵味和神采,宽大而厚实,呈现出一般的树叶无法比拟的丰腴宽宏,大口大口地吸纳天地间的雨露。我有时想,桐子树是靠着宽大的叶子吸收雨露的浇灌才长成如此茂盛的。朝阳里,露水在叶片上晶莹莹的滚动着的缓缓流向边缘,滴落在树灰白的枝上、干上,进而浸润到树的蔸下。到了秋天,桐子树的叶子凋零了,露水就顺着树光秃秃的'枝丫、皮肤渗透进它的体内。若是少了雨露,世上哪来壮硕婆娑的桐子树,又哪能结出油汁饱满的桐籽。秋将阑珊,也就到了收获桐籽的季节。人们采摘下桐子,剥去外壳,将油滑溜光的仁儿,晒上几个时日,就可以换取黄灿灿的桐油。
桐油的用途是涂刷家中木制的用具。脸盆、脚盆、水桶、尿桶、犁、耙等用具涂刷了几遍桐油,就不易腐烂,经久耐用,那些盛液体的就不会渗漏。到了农历六月,太阳最火辣的时候,人们就会将木制的用具洗净,放在太阳里曝晒,等完全干燥了,就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将桐油涂抹上去。边刷,你仿佛能听得到木料“吃”油的“吱吱”声响。如果是新置的用具,要涂刷了再晒,晒干了再涂刷,如是反复几遍,让它们吃透了桐油,方能使用。这种劳动的场景,凡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都有磨灭不了的记忆。后来,时代进步了,工厂生产的塑料用具代替了木料制作的,桐油派不上了用场,人们也就不捡拾桐子了。塑料用具的登场,意昧着漫长的农耕时代将要谢幕,一些沿袭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传统用具黯然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工业化的快速生产,带来了物资的丰富,源源不断地补充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所需,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了,变便利了,变现代了,但接下来的是工业的污染,环境的恶化,生态的退化,人们的健康受到威胁。桐油没有了使用的价值,桐子树也被人们砍伐当了柴火。从此,家乡的土地上就缺少了桐叶桐花的飘摇。等到这种植物的消失,人们才感到桐子树与众不同的浓绿多么的意韵无穷,多少的弥足珍贵。于是,钟情桐子树的乡人,带着对它眷恋,在山边边种下了两棵桐子树,让屋场前长久地飘动着桐子树的身影和朴素的桐花芬芳,缓解人们对桐子树的念想。那两棵桐子树不负乡人所望,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在岁月的磨砺中,丢弃茕茕孑立的孤单郁闷,不改变以往的秉性,依然以葳蕤葱郁,树叶婆娑,深绿如黛的昂扬姿态伫立在贫瘠的土地上,孤独中显出坚毅和执着,静穆中展现热烈和向往,深沉中坦露不屈和孤傲,以不蔓不枝的端庄形象示人。它如特立独行的物种,在自然的怀抱中张扬着生命的活力。你看,那叶子依然荦荦大方地生长着,在春天里不亢不卑地唱着昔日的歌谣,摇曳出大而质朴的深绿;那花儿依然从容自信地绽开着,吐露着幽幽芳香,展示出含蓄的秀美和不一样的别致;那青果依然密密地挂于枝头,不显半点无人问津的自卑,丰厚而沉重,自信地做着肥沃脚下土地的梦想。桐子树的热烈、执着、自信,以及漠视被遗弃的冷傲,顶风冒雨的顽强,成了这块土地上仍然留守的人们精神的象征——他们在寂静的乡村里,守望着熟悉的土地和风物,守着已往的旧梦,在冷清中没有半点怨言。
我第一次认识桐子树,是在春天家乡的那片桐树林里,它们以挺拨茂盛的模样走进我的记忆。打那时起,我就喜欢上了桐子树青秀的树形,喜欢上了它宽厚的树叶和淡雅的花朵,喜欢上了它叶片上晶莹的露珠。后来,我还喜欢那桐籽榨出的金灿灿的耐看的桐油,喜欢看大人们聚精会神往用具上涂刷桐油的悠然动作。尽管在岁月匆匆的脚步中桐子树被时代的进步淘汰了,被一些人忽视、忘却了,甚至遭到了遗弃的命运,但我却深深记得这种不事声张的树种,记得它的朴实无华,淡雅清秀;它的独特清幽,如画如灵;它的孤傲静穆,如梦如诉,记得它给人们带来的青翠、娇艳和实惠。
状物散文代表作 篇10
在靛蓝的背景下,一树梅花灿然开放,如雪花瓣瓣,如繁星点点。一时间觉得清香弥漫,清音辽远,仿佛天上人间。
这是我看到书画家侯庆福所画的一帧梅花后所获得的直接印象。在冬天的夜晚,这些梅花晶莹如玉,在我的眼前静静地开放,并缓缓释放出一种力量。
XXX的梅花不比一般的写意梅花。市面上,那些写意的梅花过多注重了干的粗壮,干的粗糙,干的虬曲,干的沧桑。并且,或花或蕾全是信手点染。如此,画面生动自然,生机盎然,加上黑的树干,红的花朵,一纸热烈,燃烧如火。这样的画好不好?真好。但好得又有点过于传统,过于大众,过于表象。梅花贵为岁寒三友。古往今来,画梅者多矣,然则,没有几树梅花能在历史深处开得精神。关键是作者笔墨能否写出不一样的精神和个性。XXX造梅,也许抵不上许多大家圣手,但仅仅因为在用纸、用色等方面稍稍与人不同,便平添一份魅力。
以我凡眼关照XXX之梅,自有许多妙处。梳理其特点,大致有四。一是用纸讲究。在用纸上,XXX偏爱深色,或黑,或靛蓝,全是冷色。犹如皎月之于夜空,繁星之于天穹。在浩渺、静谧的“背景”上,突然就飞满了雪花或流萤似的白梅。纸的冷,反衬出花的暖;纸的黑,反映出花的明。别样的花色显于别样的纸色。纸色、花色,全是灵魂的底色,需要心灵的调适和筛选。二是留白少。传统写意颇重留白。留白恰当,诗意盎然,空间悠远,引人遐思,能起到言有不尽、画外有声的艺术效果。但每幅书画中留白的多与少,全在个人把握。在候先生的梅图中,有意减少了留白,而让枝桠间疏疏落落的空隙或花影减却了些许沉闷。他总爱让细碎的梅花把画面充满。大面积的花朵给人以汹涌的生命之感,仿佛那些繁密的花瓣自作者灵魂深处急不可待地蜂拥而出,凌空疾舞,纷纷扬扬。三是在整体上,淡化枝干,着意花朵。花似精灵,四处闪烁。花瓣紧密处像聚拢的心事,花瓣稀疏处像散开的怀抱,近的如星芒耀眼,远的如蝉翼幽光。虽是写意,但细微处近乎工笔。许多梅花一半皎洁,一半晦明,极富质感和韵味。四是少了雪意,多了诗意。先是避开了“红彤彤的梅”,后是避开了形影不离的霜或雪。结果就不动声色地远离了“红梅傲霜”的陈旧套路,整个赋予自己的梅以新的、不失个性的卓然风姿。
书画乃精神艺术范畴的事。细想来,候先生的梅花之所以消了“烟火气”,多了静气、清气,还在于他历尽繁华见真淳后所获得的人生积淀和生命智慧。以一种自然的状态自由地绽放,反倒能更好地回到生命本身,反倒能更好地确定自己的生命姿态。挣脱了世俗的名缰利索,候先生越来越从容了,但从容的背后,我依然能够看到他内心里燃烧的那种东西,一种大气的、向上的、诗意的明亮正从他笔下的每一瓣梅花上,星辰般地升起。衷心地祝福他,无霜无雪的日子,一样以梅的姿态书写自己的人生。
状物散文代表作 篇11
成长,一次无法逃避的演出,演出的成功是靠辛勤的汗水换来的。
曾经我也迷茫过,在青春的十字路口迷路了,可是在偶然一次看见那一大片金黄的向日葵时,我突然想到了他――凡高。
假若当时的凡高放弃了绘画,那么是不是就少了一位天才,为历史留下难以抹灭的遗憾,假若当时凡高的弟弟没有一直的帮助他,凡高也不可能画出如此多的作品。
那么现实中我自己是怎样的人呢?
处于青春叛逆期的我,当时不断的去做一些让人觉的难以接受的事,不断去伤害自己身边的人。直到连我自己都觉的迷茫的时候。当自己醒悟过来时,身边的人都已不知何时离我而去了。
我为自己的无知而感到羞愧时,自己已不知何时被抛弃了。我做任何事,无论对与错都会被无情的嘲笑,连我自己也变得自卑起来,不敢再去做任何事,一切都开始小心翼翼起来,但我的父母却在背后一直帮助着自己。
在父母眼里我做的一切事都会被肯定,但有原则性的错误他们也会教育我而不像别人那样嘲笑。也许是父母的帮忙吧,我也开始慢慢的自信起来,虽然现在仍会有人嘲笑我但我还是想说:
“我想做一株挺直的向日葵”,永远向着光明的希望。我所谓成长,就是看到爱的最强光,那些一直守护在我身边的人,永不放弃我的人,所谓成长,就是用交织着疼痛和幸福而跳的芭蕾舞。
像向日葵一样朝着太阳成长。
状物散文代表作 篇12
读书笔记
最大的麦穗
人们常说,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说的与《最大的麦穗》中苏格拉底告诉弟-子的一样。 古希腊大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摘麦地里最大的一个麦穗,只许进不许退,弟-子们总认为机会还很多,不许过早定夺。结果,到了麦地尽头时,他们每个人都两手空空。 文章最后一句话说: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读着读着,我联想到我的表哥。 我表哥读完大学,考取了本科生。他那时二十多岁,正是志高气昂的时候,他准备以他寒窗苦读十多年学来的东西在社会上打拼出一片新天地。他积极地找工作、面试、他认为他是一个工程师,这门技巧可是很多人没有的,建筑公司抢着要呢!他总嫌人家待遇差,一连找了两年工作,面试了几十家公司,姨妈经常劝他说,找一份好一点的工作就算了,从低层开始,后来表哥终于开窍接受意见了,四年后的.今天,他的年薪已是六位之数。 做人和拾麦穗一样,机会便是其中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麦穗,就象做作业,做作业是见识试题的机会,看课外书是获得知识的机会,做家务是锻炼独立能力的机会…… 我们不能好高骛远,要懂得把握住眼前的机会,人生路的确很长,但是这是一条只进不退的路,路上的机会每个人均等,懂得珍惜机会的人才能大展鸿图。相反,那些不懂得把握时机的人只能在他没有珍惜的机会面前抱怨自己不幸运,没有机会。
散文
我一直以为以前的伤已经很深,很痛了
我一直也以为自己不可能会再有爱人的能力了
我一直更以为自己从此以后不会再相信世界上的真爱了
直到遇见你
让我明白了原来我还可以有笑容
让我知道了原来我仍可以拥抱春天
大家都说男才女貌
都羡慕我们的默契
都流传我们的故事
一直心想是一种奇迹
并坚信这个奇迹可以一直延深
于是,我对着老天道感谢
感谢他让我碰到了一个好男人
感谢他让我离开了郁闷的昨天
感谢他让我走出了人生的低谷
可是,为何会这样
原来我的痛还不止以前那样
上天跟我开了一个更大的玩笑
我已经没有了眼泪
麻木的痛和伤或许只能用无助和凄凉来形容
我甚至想告别这所有的一切
可是太多的责任让我没有了勇气
朋友跟我说活在世上就是一种幸福
为何这种幸福来得如此的辛苦
悼念成了我一天所有的功课
自我解嘲也变成了一种习惯
快乐与不快乐或许无关紧要
缘来缘去原来可以如此简单
深刻的懂得
人世间的恨
可是又能如何
因为那种恨实在是来得太过心碎
太过心碎
告诉自己忘记昨天吧
告诉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
或许爱情里面没有谁的错与对
他不爱了就是不爱了
何必给自己那么多的苦恼
这么多的痛都过了,这又算什么.
苦笑,只能是苦笑
这么真的情感他都不懂得珍惜
我又何必为难自己呢
真的到此为止了
我不能再这么消沉下去了
轻轻的告诉自己
命运虽如此,还是要做好自己
状物散文代表作 篇13
是北方常见的树木。一年四季给咱们带来不同的风采。
春天里,当春风吹拂大地时,柳树为咱们带来第一声春天的问候。柳叶在春风中慢慢的由嫩绿色变成翠绿色。分外惹人喜欢。那柔软的柳枝像姑娘的秀发在随风飘舞。
夏天中。炎炎夏日下。柳树为树下的人们撑起一把大伞,让人们免受太阳的炙烤。
秋天来了。柳树的叶子一点点的变黄了。飘落在地面上给人们铺上一层地毯。它告诉人们。秋天来了。
冬天来了。大雪飘下来了。落在柳树的周围。不要以为它不再有生机了。它只是在休养。为第二年的春天那一抹绿积累力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