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心理学论文范例优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网络心理学论文范例优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网络心理学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CSCL;关键理论;研究热点;研究前沿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5-0010-07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虽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却已经发展成为教育技术学与学习科学重要的分支领域。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国外CSCL研究领域理论演进的路径是什么?目前研究的前沿问题有哪些?研究的热点问题又有哪些?本文借助知识可视化理论与方法,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国内教育技术研究者更全面地把握CSCL提供参考。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在知识可视化研究领域,图书情报学科将信息可视化技术与科学计量学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当今知识可视化研究的重要分支。这方面国际上公认走在最前沿的是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陈超美教授。本研究采用陈超美开发的知识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 II,应用其绘制CSCL知识图谱,提取关键节点文献,并运用其“突现词”探测与“主题词”聚类功能分析国外CSCL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

学术期刊与国际会议论文可以视为研究领域主要的知识载体。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包括:SCI-EXPANDED,SSCI,A&HCI,CPCI-S,CPCI-SSH)为数据源,以“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OR“CSCL”为主题进行检索,学科范围限定在“EDUCATION&EDUCATIONAL RESEARCH”、“PSYCHOLOGY”、“COMPUTER SCIENCE”等相关学科,检索时间为“所有年份”,共命中以CSCL为主题的804条来源文献,18978条有效引文数据。来源文献包括:作者、标题、来源出版物、摘要、参考文献字段。

将上述数据导入Citespaee,并进行相关参数设置。在WOS数据库中检索到最早的CSCL论文为1991年,所以在Citespace分析中,我们设置“Time Slicing”为“1991-2010”,时间分区为“2”年一个分区。在语词来源“Term Source”选择“Title”、“Abstract”、“Descriptors”和“Identifiers”。在节点类型“Node Types”中选择“Cited Reference”,三个值引文数量(c)、共被引频次(CC)、共被引系数(CCV)分别设定为(2.3.15)、(3.3.20)、(513.20)。二 CSCL理论的演进

“共引网络图谱中的关键节点是图谱中连接两个以上不同聚类,且中心度和被引频次相对较高的节点。这些节点可能成为网络中由一个时段向另一个时段过渡的关键点。”在Citespace分析中,一般以“中心度”来作为节点在网络图谱中连接作用大小的度量。在文献共引网络谱图中,中心度大的节点文献往往被视为具有在领域知识发展过程中起到知识“拐点”作用的关键文献。通过梳理分析某知识领域的关键节点文献的演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该知识领域核心理论的演进路线。

Citespace可以显示聚类视图(Cluster-View)和时区视图(Time-Zone View)两种不同的视图方式。时区视图可以显示出共引网络中节点随时间变化的结构关系。依照上述设置,运行Citespace,绘制出CSCL研究领域文献共引网络图谱的时区视图(图1),提取出中心度大于的7篇关键节点文献(表1)。

综合图1与表1,按时间顺序我们可以梳理CSCL理论进的路径,大致可以分为三阶段。

酝酿期(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情境学习、社会共享认知等理论的提出为CSCL的酝酿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Herbert H.Clark和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心理学教授Susan E.Brennanl991年共同撰写的论文Grounding in Communication成为CSCL知识演进过程中出现最早的关键节点文献。Clark-Brennan作为认知心理学家,主要关注语言应用心理方面的研究。Grounding in communication是他们在上世纪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论文作者Clark等提出人们在交流中具有“共同点”(Common Ground:mutual knowldge,mutual beliefs,mutual assumptions)是成功交流的前提,而且要保证交流的持续有效,就必须使交流者的共同点不断地“升级”。作者将这种保持共同点变化升级的过程定义为“Grounding”,并将其视为人类交流合作的关键性因素。论文从交流“意图”(Purpose)和交流“媒介”(Mediumof Communication)两个方面阐述了“Grollndine”的工作机理,并提出了人们在利用媒介交往中8条“Grounding”的制约因素。(Herbert H.Clark,Susan E.Brennan,1991)“Grounding”的理论基础有很多,但社会共享认知理论(sociallv sharedcognition)是其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也正因为这,收录这篇论文的书名为《社会共享认知的视野》(Perspectives on sociallyshared cognition)。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Jean Lave和Etienne Wenger教授1991年合作的Situated Learning..Legitimate peripheralparticipation一书是CSCL知识演进过程中另一出现最早的关键节点文献。在这本书中,Lave和Wenger从社会学的视角,提出了情境学习理论。强调人类学习过程中“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实践共同体”、“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等要素,认为知识是个体和社会情境互动的产物,学习研究的重点应考察实践共同体中的社会性参与,强调参与是学习的核心成分。

网络心理学论文【第二篇】

(一)心理学课程的地位

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心理学都是师范类院校的一门必修课程,它不仅仅是对于学生入职前的一次心理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训,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对于专科师范类院校学生自身心理的调节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总体上说,心理学课程就是一门让学生掌握心理学基本知识、理论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与学习工作中能够熟练地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原理对自我进行积极心理指导的课程。

(二)心理学课程结构安排呈现出的问题

1.课程设计理念较为落后。

目前,专科师范院校的公共心理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解为核心,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边沿,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心理学本身就是一门需要交流、需要实践的学科,学生只是处于一个听众的位置,是没有办法学好心理学的。

2.课程组织形式单一。

进入新世纪以来,课程改革已经由重点中心城市逐渐深入至地、县。作为一个专业的师范类高校,课程组织形式势必也是需要进行改革的。只有学校重视心理学的课程组织问题,学生才能从内心里对心理学课程重视并认同。

3.课时安排过少。

目前,专科师范院校心理学课程课时少,中师、师专心理学课时安排只有54学时,这54学时意味着整个专科教育生涯中,进行心理学学习不足3天!一个诲人不倦的为人师表者,学习心理学知识不到3天就上岗,家长怎么能放心把孩子交给这个老师呢?学生在心理学和教育学学习中花费的时间不足十分之一,未来的教师在上岗前不学习这些知识,对今后学生的教育也达不到应该有的效果。

4.心理实验设施不完善。

理论与实践是心理学的两个重要形式,但有的学校心理学实验设施配备不齐全,实验部分只能由心理学老师在课堂上口述,虽然学生们觉得实验有趣好玩,但不能亲自动手操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深刻理解。

(三)教师在教授心理学课程时所出现的问题

1.没有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学的重要。

一些老师没有让学生知道心理学在教育教学和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生认为心理学课程不重要。还有一部分学生只是以考试为目的,认为只要考试通过就行。

2.没有激发出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

心理学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关系,好多的学生都很喜欢心理学,感觉既神秘又有趣。但是一些心理老师没有把握住学生的这份好奇心,导致学生们没有兴趣去学习。

3.没有与时代相结合。

部分老师只为完成教学内容,没有很好的结合当前的教育实际现象和问题讲解心理学知识,更谈不上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和规律分析和思考教育问题的能力。同时部分学生在学习心理学课程时以考试通过为目的,没有注重能力的养成。

(四)学生在学习心理学课程时出现的问题

1.贪玩,自制力差。

每一个人都会在一段时期内自制力比较差,只是这个时间段的出现长短、时间因人而异。

2.有畏难心理。

心理学是比较晦涩难懂的,相关的文献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读通,有时候还需要借助更加隐晦的哲学理论来进行解释与探讨,这也就使得有些学生对学习心理学感到了畏惧。

二、对当前专科院校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构想与建议

(一)心理学课程结构安排上的建议

1.关于心理学课程设计理念方面的改革。

一是构建“试学法”的新型学习模式,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师范生心理学应用能力,并建立新的成绩考核模式。二是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学习与网络相结合,学生可以自由地通过网络进行课程学习、讨论。三是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新模式,从学生生活实际和教育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入手,导入课题,提高学生对心理学理论的理解程度,有利于学生迅速形成正确的心理学观念。

2.关于心理学课程组织形式上的改革。

一是案例分析。根据学生的所见所闻和经历,从心理学角度对其进行专业性剖析。通过分析案例,也会使学生的遇事应变能力得到加强,给日后的工作奠定专业基础。二是课题讨论。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生们分小组在课堂上进行讨论。通过小组作业、分工查找资料等形式主动学习,再通过口头报告、演讲或学期论文的形式将学习成果呈现出来。三是实验演示。实验演示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四是撰写小论文。小论文应有学生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注重个体能力的发展。论文的写作实际上是对一个人综合素养的考验。

3.相应地增加心理学课程的课时安排。

合理安排心理学课程,适当增加心理学课程课时,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接触、认识心理学。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们可以知道,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巩固与记忆,对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4.完善心理实验设施。

学校应加大投入专项资金进行心理学课程实践或者实验室的建设,让学生能够全面地接触到心理学的各种实验。而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实验设施也是一种师资力量。

(二)心理学教学内容的改革

1.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是重点讨论法。教师面对社会和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进行演讲,老师给予点评。二是自我心理分析法。自知者明,知人者智。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结合现实情况,对自我性格和特征进行解析,找出能使自己进步的方法。三是活动参与法。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学知识竞赛、演讲)和学术交流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四是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科研活动。运用科研促进教学,使学生更有创造力。

2.加强教师和学生课后的学习与交流。

一是充分发挥网络学习平台、网上图书馆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网上资源,将心理学课程搬上网络,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依旧能够对不懂的知识进行温习与回顾,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其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巩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二是建立网上交流平台。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保持与学生的联系与沟通,使学生养成坚持学习的良好习惯。

3.全面、积极地评价学生。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程考核时要采取多种模块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让各方面考核在学生的成绩中占一定比例,尽量降低期末一次性闭卷考试所占比重,使课程考核评估更加客观、全面、科学和有效。

4.选择一本易懂的、在内容和形式上较为吸引人的教材。

一本好的教材能将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引上正道。说法虽夸张,但有趣味的教材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我们所用的教材内容单一、乏味,若是能够选用一本在内容编制、版面设计上更具有吸引力的教材,其效果至少比目前使用的教材要好很多。

网络心理学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 中医心理学;新兴学科;发展历程;前景

1 中医心理学的新概念

中医心理学(Psychology of TCM)是以经典中医理论为主导,在医事保健活动中,研究情志心理因素与疾病或健康之间的网络关系,并用于指导实践的一门系统的科学体系。中医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以提高疗效、养心长寿为目的,研究七情病因、心理病机、四诊辨证、因人制宜、“意疗”咨询、各科心理、“四气调神”、“神去机息”等方面属于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的属性;若研究东方背景、中医人事、“大医精诚”、阴阳思维、辨证领悟、诊治“心法”、“八正神明”等方面则属于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的属性。21年来中医心理学立足于东方文化思想背景,积极吸取现代科学,尤其是心理学(Psychology)、精神病学(Psychiatry)、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的营养,创造性地发展为具有现代科学意义上的“中医心理学”。它属于中医学与心理学这两门学科的分支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具有较大创造性中医学的分支学科和特殊性较强的心理学的分支学科[1]。

中医心理学为上世纪后期在中医学与心理学交叉发展中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至今已走过21年的风雨历程。在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脑科学研究、人类基因组学等科学研究的大背景中,中医心理学不仅显示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科学意识,更突出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如“形与神俱”)和辨证论治(如“五态人”)两大基本特点。21年来国内外中医、西医、心理学界的同仁一起,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整理、研究、探索工作,故中医心理学能像“野火”一样在中华大地上蔓延,而影响到港台、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地。尽管在“路漫漫其修远兮”中曲折发展,但21年来中医心理学在学术研讨、学会建立、、著作出版、专业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励、临床应用等方面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并走向科学前沿。

2 中医心理学的发生发展与成就

1985年在成都召开了首届中医心理学学术会议,中医心理学从中医学中“分娩”出来,成为一门新兴学科。“事之始,始于微;事之成,功于众”。21年来,中医心理学事业在坎坷曲折中不断发展。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董建华、马朋人,福建中医医院的王升龙、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苏复等老院士、老教授、老先生虽已作古,一批又一批中医心理学的开拓者也由黑发人变成了白发人。但令中医心理学事业的开拓者们欣慰的是:中医心理学的发展没有被种种困难阻挡住,而是不断被发扬光大。目前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有关领导已经开始重视中医心理学这门学科;中医心理学的论文、专著大量增加,并向纵横方向不断发展;中医药院校雨后春笋般地开设心理学专业,相关中医心理学科研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机构的资助。

自1985年中医心理学诞生至现在已经取得10项重要成果:由成都中药大学王米渠教授主编出版、方药中作序的《中医心理学》(1985)是中医心理学第一本专著;由卫生部批准并支持(85医科教技518号)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薛崇成教授的“五态性格测量”为我国原创的第一个人格心理学量表;由四川心理学会与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成功举办了全国第一个“中医心理学演讲班”;福州中医医院王升龙的《中医心理学史概论》(福建中医学会印)、成都中医学院王米渠《中医心理学纲领》(四川省心理学会印刷研讲班讲义)、福州中医学院叶锦先《中医心理学讲座》(福建省干部疗养院等印刷)等一批学术研究成果相继问世;发掘整理中医古典医籍中的中医心理学学术精华,系统研究中医医经、医籍、医案中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并已取得的初步成果有:王效道、黄成惠、杜文东、何文兵《心理思想研究》(南京中医学院,1985年),王米渠《心理学思想集注》,王米渠、曹勤《中医心理学有关论文索引》;1985年,成都中医学院研究生班在全国高校率先开设了“中医心理学”选修课程,王米渠主讲;在全国首届中医心理学学术会后,14所中医院校及研究机构组织编写了《高等中医院校试用教材 中医心理学》,王米渠、王克勤、朱文峰、张六通任主编;1985年12月福建中医学院在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一个建立了“中医心理学研究室”,并在《福建中医杂志》开辟了“中医心理学”专栏;创办“中医心理学”学术刊物――《中医心理学论丛》设有学科概论、理论基础、七情学说、心理诊断、中医心疗、养心调神等专栏;1985年12月1~4日在成都中医学院召开“首届全国中医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来自19个省市自治区的182名代表出席会议,大会宣告了“中医心理学”这门新兴学科的诞生。

以上表明:“中医心理学”这门新兴学科从组织系统、理论研究、著作论文、教学教材、调查科研、文献整理等多个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体系。它已经从极个别、零星自发的研究[2,3]走向系统研究;从地区性的自发活动(1984年成都、福建、南京等地)走向全国范围内的有组织的发展。以“首届全国中医心理学学术讨论会”为显著标志,中医心理学在中华大地上逐渐发展并成熟起来。

从1985年“首届全国中医心理学研讨会”开始,至今已在哈尔滨、济南、天津、成都、上海、北京等地召开了十一届全国或国际中医心理学研讨会。全国中医心理学研讨会每次都编辑一集《中医心理学论丛》,由新加坡医药卫生出版社公开出版。特别是2006年6月于北京召开的第十一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国际中医心理学学术大会”收集了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美国、马来西亚、泰国、英国、日本、德国、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论文,近300篇。编辑出版了大会《论文集》――《国际中医心理学论丛》。这是在过去《中医心理学论丛》付梓以来收录论文数量最大的一本论文集,其论文质量亦有明显提高,是对中医心理学21年风雨历程的一次大总结。

3 中医心理学事业的发展与新趋势

中医心理学虽然是一门刚崛起的新兴学科,但中医心理思想却源远流长,这在东汉《黄帝内经》中可见一斑。据统计,《内经》中从篇名命题到主要内容讨论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有关问题的达32篇,占全书162篇的%。在内容中涉及到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思想达159篇,占162篇的%,可见《内经》心理学思想的丰富程度。《黄帝内经》及大量中医古典医籍中丰富的中医心理学学术思想及当代心理学发展新形势,引起了各地乃至国家有关部门对中医心理学研究的关注,一些研究机构和学术组织相继成立。早在1984年秋南京召开的“中医多学科学术研讨会”上,成都、南京、湖南、山东等的中医学院共8个单位就发起了“中医心理学研究会筹备组”,1985年“首届全国中医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上得到进一步倡议。之后福建省中医心理学学会(1986年)、黑龙江中医心理学学会(1987年)、广东中医心理学组(1988年)、广西中医心理学学会(1988年)相继成立。此举得到了北京中医药学院的董建华院士、马朋人教授等专家学者的支持和关注。

1992年“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批准“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二级分会,同年在大同市召开的“第六届全国中医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并同时召开学会成立大会。学术活动得到进一步发展。

进入本世纪以来国家中医局为了突出中医特点,考虑到中医心理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于2000年 1月组织召开了“中医心理学学科的建设论证会”,委托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心理学研究室薛崇成教授、杨秋莉副研究员,组织了心理学专家(王效道、李心天、张厚灿等)和中医学家(王永炎院士等)及中医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学者(王克勤、杜文东、汪卫东等)进行讨论。会上充分论证了发展中医心理学新兴学科于我国中医学、心理学,以至中国科学的重要作用,并通过了《中医心理学学科的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草案(2001-2005)》。2004年初广安门医院副院长汪卫东教授向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教授递交了有关建立“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的建议书,并于2005年5月10日再次向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秘书处李振吉副主席兼秘书长呈交了建立“中医心理学”二级学会的申请。2006年4月18日国家民政部正式批复。2006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国际中医心理学学术大会。来自全国各地及世界上十几个国家的专家代表参加,选举产生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首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秘书长、副会长、会长。此次大会将中医心理学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潮。目前,中医心理学学科建设及学术思想研究发展主要具有五种形式:

学校教育 自2001年以来,全国中医药院校相继开设心理学系及心理学专业。目前共有11所中医院校已开设应用心理学、临床医学心理等专业,已超过整个中医药院校数目的1/3,如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学院等。

开设网站 目前已开设两个中医心理学专题网站。一个为北京的“省略中医心理学在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筹)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所医学心理学研究室承办],一个为上海的“省略中国中医心理学网”(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中医心理学会主办)。另外,北京“省略传统中医药学术交流网”;广东相关中医的一些网站上也有中医(医学)心理学的文章和信息。

开展活动 中医心理学各种学术活动踊跃。广东省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3年来,在张孝娟会长的领导下,进行了多种有成效、有影响、有新意的学术活动,如召开学术研讨会、开办课程班、心理学家讲座、音乐治疗实践等。部级继续教育项目“中医心理学”全国首期学习班在北京开班(2004年9月),有来自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32人参加。

制定规划 2005年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有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研究,为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条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前景展望将中医心理学的内容纳入其中;另外,中医心理学专业筹委员会当时编制的《中医心理学中长期发展规划》正在执行中。

科学研究 中医心理学的科研已有较大进展,最有代表性的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连续5次资助王米渠课题组,在“‘肾为先天之本’行为(心理)遗传的实验”等系列研究中,将中医心理学的科研深度推向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如造成恐惧肾虚模型的功能基因组[4];还有阴阳人格量表的修订研究也得到科技有关研究机构的大力资助。

总之,中医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以其丰富多彩的、具有特色的心理治疗方法,为心身疾病提供了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纵观中医心理学的21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与中医学的其它学科发展相比,显然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如学科发育不成熟;全国绝大多数中医院还没有建立中医心理科或心身医学科;专门从事中医心理学的专业人才还为数很少,绝大多数学者还都是中医心理学的兼职人员,这些人员中,大多数又是从事理论研究和文献整理的,特别是缺乏高层次的中医临床心理学人才匮乏;中医心理学研究队伍还比较松散,未能形成应有的合力和学术网络,研究项目和研究课题较少,特别是缺乏一些能够带动学科发展的大课题,从而制约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积极地促进中医心理学学科建设,建立比较完整的中医心理学理论、临床、科研与教育体系;培养一支既具有扎实的中医与心理学理论及临床基础,又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及现代科技知识如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综合素质的相对稳定的临床与科研学术队伍;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建立科研网络,开拓思路,多学科结合,争取能使中医心理学的科研取得新的突破。

网络心理学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 内隐学习,内隐记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整合。

分类号B842

1 引言

众所周知,心理学有着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却只有一段短暂的历史。学习和记忆的无意识研究则更是如此。

早在17世纪初,英国哲学家Locke就曾用“观念的联结”来描述学习和记忆的产生过程。其中,“理性”的联结相当于学习和记忆的意识过程,而“偶然”的联结则类似于学习和记忆的无意识过程[1]。实验室关于学习和记忆无意识过程的研究证据最初来自Ebbinghaus(1885)[2],这位著名的记忆心理学家在运用节省法测量记忆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语言难以表达的知识,并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记忆的第三大类――无意识记忆。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出于方法学上的困难,学习和记忆的无意识过程并没有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它们隐匿在“冰山”之下,变成了一种神秘的存在。

无意识过程作为心理学实验的研究对象则兴盛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Warrington和Weiskrantz(1968,1974)在对遗忘症病人的启动效应研究以及其他实验中陆续发现了无须意识参与的记忆过程[3]。此后,Graf和Shacter(1985)采用相同的方法在正常被试中也验证了这种记忆过程的存在,并称之为内隐记忆[4];与之相对,研究者将那些要求意识监督的记忆过程称为外显记忆。在内隐记忆的早期研究中,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操纵被试、注意、年龄、智力等因素)出发,致力于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分离,因而形成了心理学研究中一个新的逻辑,即“分离逻辑”[5]。分离逻辑一方面促进了内隐记忆在其实验室任务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分,另一方面也使作用于记忆的意识、无意识过程清晰地展现在实验中。

事实上,相比内隐记忆,学习的无意识研究似乎更早一些。1967年,Reber采用人工语法范式揭示了人类学习的无意识过程――内隐学习[6]。内隐学习最初的实验证据建立在它与外显学习的分离基础之上,研究者通过操纵人工材料(人工语法、序列规则、动态系统等)的难易程度[7]和学习、测验条件来分离学习的意识、无意识过程。尽管内隐学习在早期研究中表现出与外显学习截然不同的性质,但是在学习任务,特别是自然情境下的学习任务中,二者总是同时出现、相互作用,正如郭秀艳在1篇论文中指出的那样,“任何一个学习任务都可能包含了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8],这促使研究者更加深入地发掘学习过程中意识与无意识的“动态”关系[9]。

在此,《心理科学进展》特意组织了“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专栏,其中收录了“内隐学习研究40年”、“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的整合研究趋向”等7篇文章,力求从宏观上把握当今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的研究趋势,从微观上了解该领域新兴的研究方法,进而促使学习和记忆的无意识研究在未来的发展中大放异彩。

2 专辑论文介绍

自创立人工语法范式以来,内隐学习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探讨都得到了持续的深入和发展。第1篇论文“内隐学习研究40年”从研究材料、研究方法和本质特征三条线索出发,对内隐学习的研究历程进行了精炼的梳理,也为今后的研究趋势探明了方向。

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代表了人类学习和记忆的无意识过程,它们在经历了近40年泾渭分明、互不干扰的研究历程之后,逐渐走向整合。第2篇论文“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的整合研究趋势”结合二者的定义、经验类似性、理论框架和实验研究等多方面的证据,论述了它们整合的必要性以及相应途径,促使学习和记忆无意识研究的全面进行。

学习与注意的关系一直是内隐学习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第3篇论文“内隐学习与注意的关系”以序列学习范式为例,从“双注意机制理论”、“抑制表达理论”和“干扰外显学习成分理论”等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内隐学习与注意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注意的“动态”特征,为研究内隐与外显学习心理过程的相互关系提供了启示。

随着神经成像技术的不断完善,心理学研究越来越多地借助于ERP、fMRI等仪器来研究心理过程的神经生理表现。第4篇论文“从神经成像看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就是通过回顾内隐记忆的神经成像实验,发现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区分不仅表现在行为的层面上,还表现在神经生理的激活区域上,这些研究为探明记忆的意识和无意识过程提供了条件。

启动效应是内隐记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第5篇论文“内隐记忆的启动效应”通过回顾有关启动效应的认知行为研究、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和脑功能成像研究,指出了该领域研究所面临的理论困境,并在反思中提出了建立计算认知模型的迫切性。

为了探讨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的心理机制,许多研究者开始使用计算认知模型来模拟内隐学习的加工过程。第6篇论文“内隐学习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从神经网络模型模拟内隐学习的适用性出发,通过分析和论证神经网络模型的工作原理、特征和运用实例,为今后模拟内隐学习的行为实验和探讨内隐学习的底层机制提供了保证。

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相似,CLARION模型也是一种用于认知模拟的计算模型。第7篇论文“CLARION模型:内隐与外显技能学习的整合”以技能学习为例,通过设置内隐和外显加工两个层次来模拟学习记忆过程,对意识和无意识过程进行了定量的计算和分析。

3 研究展望

在学习和记忆的无意识研究过程中,不仅学习和记忆本身的心理机制得到了更多的理解,该领域的研究也为整个心理学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具体表现为多重记忆的划分、无意识研究的异军突起、研究方法的突破扩展和交叉学科的融会贯通。

(1)多重记忆的划分对记忆进行分类的思想渊源已久:信息加工学说按照记忆的储存时间将其划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Tulving按照记忆信息的类型将其分为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10]。从记忆的底层机制出发,并为多重记忆系统提供实验证据的则是内隐记忆的研究,根据记忆加工过程中意识的参与情况,记忆可划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多重记忆系统的建立促使记忆在更多方面进行分类,例如按照记忆的时间指向将其分为前瞻记忆和回溯记忆,按照记忆提取的真实程度将其分为真实记忆和错误记忆等。

(2)无意识研究的异军突起学习和记忆的无意识研究带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无意识革命,1986年,Weiskrantz报告的一例盲视病人促成了无意识研究的另一个领域――无觉察知觉;随后,美国心理学家Greenwald和Banaji提出“内隐社会认知”的概念,将无意识研究扩张到了社会认知领域。当前,无意识这一概念已迅速蔓延到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吸引着越来越的研究者参与其中。

(3)研究方法的突破扩展学习和记忆的无意识研究一方面使原有的实验室研究方法衍生出更多的变式,例如用以研究内隐学习的序列反应时(Serial Reaction Time,SRT)任务就类似于原来的选择反应时,通过被试对随机序列和固定序列的反应时差值来获得内隐学习效应[11];另一方面,学习和记忆的无意识研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实验思想和具体方法,例如用以分离不同心理加工过程的实验性分离假设:当同一自变量使不同的测验任务有不一致的结果,就可以推断完成不同测验任务的心理加工过程存在差异。分离逻辑促进了意识和无意识加工过程的区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则为建立意识和无意识加工过程的心理机制作出了贡献。通过设置、调节神经网络的相应参数,研究者就能够从网络结构的变化趋势推测学习和记忆的共同心理加工过程。

(4)交叉学科的融会贯通 学习和记忆的无意识过程建立在一定的生理基础之上,因此探讨学习记忆过程所对应的神经生理变化情况就成为研究的必然趋势。随着神经生理学的迅猛发展,研究已经能够在进行心理实验的同时,借助神经心理学和ERP(Event-based Related Potential,事件相关电位)、眼动记录仪、fMRI(功能磁共振成像)等脑成像技术准确记录被试的生理反应,为学习、记忆实验中行为指标的解释提供更有力的证据[12]。

40年来,学习和记忆的无意识研究获得了令人惊叹的进展:研究内容从实验室的人工材料扩展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对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表面特征的探讨深入到逐渐统一的底层机制;研究方法从以往的人工语法范式、序列学习范式发展到具有高度生态意义的真实材料研究范式,从借助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对意识、无意识过程的推断演变成加工分离程序对意识、无意识成分的直接计算,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无意识心理过程的直接模拟。总之,方法学上的进步和理论上的深入将促使学习和记忆的无意识研究揭示出越来越多的人类心理奥秘!

参考文献

[1]洛克 J著。 关文运译。 人类理解论。 北京: 商务印刷馆, 1983

[2]杨治良, 郭力平, 王沛等著。 记忆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22~223

[3]Warrington E K, Weiskrantz L. The effect of prior learning on subsequent retention in amnesic patients. Neuropsychologia, 1974, 12: 419~428

[4]Graf P, Schacter D L. Implicit and explicit memory for new associations in normal and amnesic subjec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985, 11(3): 501~518

[5]Reber A S. Implicit learning of artificial grammars.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 verbal behavior, 1967, 77: 317~327

[6]郭秀艳。 实验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463~469

[7]Yong-Wook Shin, Joong-Sun Lee, Oh-Su Han, Bou-Yong Rhi. The influence of complexes on implicit learning. Journa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2005, 50(2): 175

[8]郭秀艳。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关系评述。 心理科学进展, 2004, 12(2): 185~192

[9]郭秀艳, 杨治良, 周颖。 意识-无意识成分贡献的权衡现象――非文字再认条件下。 心理学报, 2003, 35(4): 441~446

[10]Tulving E, Schacter D L. Priming and human memory systems. Science, 1990, 247(4940): 301~306

[11]Nissen M J, Bullemer P. Attentional requirements of learning: Evidence from performance measures. Cognitive Psychology, 1987,19(1): 1~32

48 11800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