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生心理论文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优质4篇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2024年大学生心理论文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优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大学生心理论文【第一篇】
摘要:高校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论述培育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的重要性,分析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的表现,提出培育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的对策,即政府加大力度构建积极的就业政策环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营造全社会帮扶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就业认知。
关键词: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对策;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加大,就业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多。诸如大学生对就业的过度焦虑和紧张,由自我认识不清而产生的孤傲与怯懦,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而产生的功利与攀比心理等,这些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探寻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培育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一、培育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
培育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能够帮助大学生客观、全面地分析和认识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自身实际情况,使大学生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体制有理性的认识和正确的思考,从而能够树立切合实际、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
(二)有助于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
积极进取、公平正直、勇于挑战、意志坚定等积极正向的心理品质,能够辩证看待就业中的成与败、得与失,并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情绪,这些既是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重要表现,也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培育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养成意志坚定的心理品质,学会以积极向上的心理面对择业和就业,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更有助于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三)有助于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能够促进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就业心理素质,并使之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为大学生未来成为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培育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使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就业观念和正确的就业认知,从而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正视就业与自身的关系以及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关系,能够勇敢、坦然对待就业中所遭遇的坎坷与阻挠,形成积极乐观的就业心理素质,激发他们自身内在的正能量和优秀品质,最终促进自身未来职业的发展。
二、当前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的表现
(一)普遍的功利与攀比心理
市场经济大潮一方面给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另一方面社会急功近利的思想也使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功利的就业心理。在择业就业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理想的工作才能使自己发挥特长,愿意从事既能够体现个人社会地位又有较高经济收入的工作,而对于基层单位或非公经济组织等工作“瞧不上”。更为严重的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有“才”不如有“财”,这种功利性思想严重侵蚀了大学生正常的就业心理,使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无法做出正确的职业规划,成为未来成功就业的隐患。
所谓攀比心理,就是刻意将自己的能力、生活条件等方面与别人比较,并且表现出不服输的心理状态。大学毕业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通常将自己的工作环境、待遇等与他人比较,表现出不服气、不愿落后,同时又想超越他人。他们经常把自己所处的工作环境和工资、福利待遇等与周围同学进行盲目攀比,使他们“复制”他人就业标准。这种心理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自我就业标准的定位,往往容易错失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大学生个体的素质、能力各不相同,盲目攀比会大大降低成功就业的机率。
(二)过分求稳与求全的心理
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过分注重稳定性,安稳的工作才是他们心中最佳选择。他们不考虑工作是否能够发挥个人才华、是否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为国家建设奉献一份力量,考虑更多的是工作是否稳定,这是保守落后就业观念的突出表现。
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过分求全。他们对未来工作的环境、薪金、地点等各方面都提出较高要求:既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又要专业对口,同时又能够使自身的能力、兴趣、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既要有舒适的工作环境,又希望有较高的工资、福利待遇,同时又留恋北上广等大城市。这些学生没有根据市场需求以及自身实际情况调整就业目标,过分、刻意地追求“完美”的工作,常常使自己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位置。
(三)严重的焦虑与紧张心理
一些大学生担心毕业后不能找到理想工作、不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特长、不能适应社会环境的挑战、不能尽快地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等问题,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了对未来职业选择的过度担忧焦躁,形成焦虑的就业心理障碍[1]。对于成绩较差的大学生,这种焦虑心理尤为严重,他们因为害怕没有单位吸纳自己而感到苦恼。对于人际交往、沟通能力较差的学生,则会担心自己与同事处理不好关系,从而惴惴不安,这种心理状态无形中增加了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出现紧张、精神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思想上感到不安等症状。对于冷门专业的、先天有某种生理缺陷的、家庭贫困的学生,则会更加在意自己能否与其他毕业生一样拥有同等公平的就业机会,担心自己受到就业歧视,担心自己日后在工作中不能完成任务,担心自己不能与同事友好相处,从而导致精神过度紧张。长此以往,会使大学生心理负担加重,严重影响他们在面试中的表现。
三、培育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的对策
(一)政府加大力度构建积极的就业政策环境
政府要认识到“就业难”的现实对大学生心理产生的消极影响,出台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公平公正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秩序,为大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就业氛围,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舒缓其就业心理压力。
政府积极的就业政策有利于调动大学生参与就业的积极性,积极体验就业优惠政策给自身带来的就业支持与关注,从而能够吸引和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如增加农村偏远地区工作者的福利待遇和政策的倾斜性,并适当放宽招聘条件;积极促进私营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并给予资金上的补贴和税收优惠,适度减少企业为大学生缴纳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各种费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发掘自身的意志力、责任等积极品质。政府还应专门设立“绿色通道”,为大学生创业服务,给予大学生创业的信心与物质的鼓励。
政府应加强对就业市场秩序的监督,创造公平公正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秩序,使大学生在心理上真正体验到人人平等,从而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政府要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监管用人单位不公平的用人条件和劳动制度等行为,使大学生就业市场更加规范和有秩序,保障大学生就业主体性;还应设立特定的维权机构和保障部门来维护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合理解决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发生的劳动纠纷。政府可以设立大学生就业监察分支部门专门监管和督促企业与大学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减少招聘背后的“小动作”,减少和杜绝就业市场上的不公平现象,使大学生真正体会自我社会价值的满足与积极就业的心理情绪[2]。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有效的就业指导能减缓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促进大学生实现有效就业。高校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就业发展需求及社会实际开展就业指导,如结合专业培养大一学生的职业意识,为大二学生正确解读就业信息,结合社会正面积极的求职案例使大三学生掌握就业技巧,组织大四学生模拟求职现场招聘,在实践中发掘自己的积极潜能,体验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同时,还应注重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渗透就业指导课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把理论传授与实际案例分析结合,采取情景模拟的教学方式,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就业心理品质,提升学生的求职信心。高校还应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加强对大学生的关注与关心,同时注重发掘学生自身抗挫能力、团队意识以及责任感等积极就业心理品质,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看待就业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树立就业信心[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心理调适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帮助大学生培育责任、诚信、意志力等积极就业心理品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高校应开展以塑造正确就业价值取向、培养爱国热情的主题教育,使学生融入爱国氛围中,体验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把自己的职业理想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
(三)营造全社会帮扶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积极的舆论氛围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无形中影响和引导着大学生的就业行为。社会各新闻媒体应选取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先进典型和优秀大学生个人创业典型进行报道,向大学生传播社会正能量,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心理氛围,转变大学生就业思维,树立积极的就业取向。高校内部的新闻媒体也应起到积极作用,其宣传的大学生先进就业典型案例更加能够引起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共鸣,触动大学生竞争向上的心理,激发大学生内在的优秀潜力。
同时,社会公益组织也应该发挥社会责任,如慈善机构、民间公益组织等社会公益团体,应充分贡献自身力量,从不同方面帮助大学生就业,从多种途径为大学生开辟就业渠道,缓解其就业心理压力。社会公益团体还可以与高校合作,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为选择创业的大学生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缓解大学生因创业资金不足等问题带来的紧张心理,还可以对高校的就业指导提供就业实训基地,提供大学生实习岗位,帮助高校解决大学生实习问题,增加大学生的技能。
(四)大学生应形成积极的就业认知
大学生应该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客观认识当前就业形势,理性分析自身的能力与职业兴趣,在择业时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少走弯路。因此,大学生在求职之前,应对当前就业形势、个人的知识储备量、性格、爱好以及个人的情商等做全面分析,并结合社会实际,制定适合自身的就业目标。在择业过程中要积极主动,抓住机会,树立就业的自信心与坚强的意志,满怀信心地展示自我才能[4]。
大学生在择业遇到困难、挫折和心理冲突时,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心理调适,消除心理困扰。求职失败时要冷静,相信自己的能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加强自我激励,用锲而不舍的精神战胜恐惧自卑的心理。当求职给自己内心造成巨大压力或感到一无是处时,可以暗示自己一步一步走,脚踏实地,最终量变会促成质变。当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要学会接受现实,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并积极暗示自己,增强信心。
参考文献
[1]张丽娜.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d].辽宁:渤海大学,2014.
大学生心理论文【第二篇】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及教育模式的影响,学校管理心理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仍然局限于灌输知识、讲解理论,虽然学术味道十足,却忽略了本学科自身的性质、特点。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影响了知识传授的效果也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为了培养出具有现代化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的,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管理人才,必须对学校管理心理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与发展。
学校管理心理学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研究学校管理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本学科具有边缘性和应用性的学科性质,通过本学科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学校管理中的心理要素与心理制约机制,为学生将来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提供心理科学的依据。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及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仍然局限于灌输知识、讲解理论,虽然学术味道十足,却忽略了本学科自身的性质、特点。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影响了知识传授的效果也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更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现代化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的,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管理人才。因此,本文拟就学校管理心理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与发展,提出自己的粗浅的见解。
1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弊端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影响了创新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把学生视作被动接受的对象,放在被动和从属的地位。我们的教学模式一直是“填鸭式”的“一言堂”。教师把向学生灌输知识视为教学的基本任务,把考试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主要采用讲授的方法教学,通过讲解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是通过听、记、抄、背的形式被动的完成学习过程的。用学生们夸张的语言来描绘这样的教学是“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毕业扔笔记。”他们就象是复印机、打字机,把教师所讲的统统记下来,就算完成任务了。
学习是为了考试,对于讲的什么内容、有什么意义、能不能领会理解并不重视,因为有了笔记就能通过死记硬背去应付考试。不可否认这种方法在短时间里能帮助学生理清教材知识体系,掌握大量的书本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学生的应试需要。但是,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力性,无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未给学生参与的机会,使其长期处于被动之中,必然导致学生自觉意识淡漠,顺从依附心态明显,他们习惯于接受书本已有的结论或定论的东西,缺乏质疑、批判和创新精神。这样的教学形式单调、呆板、死气沉沉,毫无科学性与艺术性可言,只会造成学生单向、刻板、片面的知识结构,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
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不能“学以致用”学校管理心理学以往的教学大致有两种讲授方式:一是每个章节进行逐字、逐句、逐段的分析解释,撒胡椒面式的详细讲授,一是“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是把一个章节分成几大块,抽出几个问题“抓大弃小”式的教学。一般在时间充分、问题较难理解时用第一种教学方式,而在时间较紧张、内容又不太难懂的情况下用第二种方式。
但不论哪一种方式,教学内容都是局限于理论的阐述和概念的解释,不能用理论来分析学校管理的具体问题,表现出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实用的倾向,严重脱离学校管理的具体实际。而理论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树才会常青。
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作为理解学科的知识背景,学与用又不能结合起来,学生的积极性难以发挥,必使教学陷入枯燥乏味之中缺乏生机和活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也必然导致培养的学生虽然满腹经纶,却只能纸上谈兵,缺少动手实践的能力。有调查表明,我国目前大学生中95%以上人的创新力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他们在毕业后的较长一段时期难以进行各种创造发明活动。而这种只会死读书本、不能学以致用的学生,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的。因此,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行创新教育已是势在必行。
教学手段落后,缺乏现代化教学工具的运用由于教学观念相对滞后,没有充分认识到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对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也由于缺乏适应教学需要的各种资料、课件,再加上有部分教师还不能很好的掌握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的各种先进教学手段的技术,如:电视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所以,教学中仍然是采用黑板+粉笔的古老的教学方式,手段比较落后。这样的教育手段是不可能培养出适应现代教育的管理人才的。
2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为了使学校管理心理学走出困境,我们做了大胆的尝试,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
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是为学服务的,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为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把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到教学中,变过去的“一言堂”为现在的“群言堂”,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吸取知识、探索知识。彻底改变以考分和掌握知识的多少作为衡量教育质量和学习成果的标准的观念。
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
首先,我们根据学校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多基础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本学科之前已经积累了大量心理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本学科同样适用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提问式教学。每次上课前都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去理解,然后在课堂上用教师和学生互相提问的方式完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既可以采用自己提问自己回答方式来引起学生注意;也可以通过老师问,请同学来回答,给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机会;还可以鼓励学生提问,由老师或同学回答。这样的教学既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也可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勇于独立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在不断试图提出问题、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其次,对一些有争议、重要的、或者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在运用讲授法讲清基本的理论观点之后,往往采用讨论的方式让大家各抒己见,积极参与,达到互相教育,共同提高的效果。这就改变了过去灌输式教学中,学生往往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教师讲什么,学生就记什么,教师说怎么做,学生就怎么做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在这里,教师的任务就是诱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阐述问题;激发学生去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创新。所以教师只给学生提供思路,提供指导思想,具体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都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做主,所以学生自始至终必须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
而学生一旦从心理上被动学习的定位上解放出来,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参与精神就大大增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就激发起来,许多学生也就逐渐养成了平时多积累、多观察、多思考,带着问题听课的习惯,他们学习的主体积极性大大提高,由原来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第三,在讲授中注重启发,变过去只注重传授知识不注重培养能力的倾向,为注重教会学生学习,全面的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正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在这样的时代里,企图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去接受无限的知识既不可能,也无必要。俗话说“授人一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享用不尽”。
过去那种仅限于传授已有知识的“再现型”教育,已经难以应付知识经济时代瞬息万变的知识和增长的局面,学校教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全部知识教给学生,重要的是把最基本的最先进的知识教给他们,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一反三,善于探索新知识。所以,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我们把学重点放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上,变传授知识为培养能力,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掌握获得知识和创新知识的方法,即让学生学会学习。
我们不仅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教材上或老师所讲的结论能提出独到新颖的观点和方法;还注重启发学生富于想象,进行创新学习,使其在分析问题时,能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和探索,另辟蹊径,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也注意教给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方法。如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有关资料、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的思考,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行理论的创新,写出小论文。再经过交流、讨论、辩论,就可以使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最后,教师针对同学们的观点进行总结,帮助大家进一步提高认识,使其把知识真正融会贯通,进入“自奋其力、自至其知”的境界,这就完全实现了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过渡。学生从只会顺着老师和书本的思路学习,发展为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观点,甚至能发现老师讲课、书本和文献中的不妥之处,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也培养了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正如《学会生存》中所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在真理的人。”我们的教学正向此目标努力,力求让学生“学会学习知识,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归根到底是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便将来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和有利地位。
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的实用性、操作性。学校管理心理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如何将理论观点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是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为此,我们注重了对学生早期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训练。我们主要采取了三种方式来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其一,在教学中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把握理论,掌握方法;其二,让学生走出校门到学校管理中去调查访问进行社会考察,了解学校管理的实际问题,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探索规律,检验理论;其三,请专家、学者及学校管理者围绕学校管理中的热点问题报告讲学,展理论指导实践的成功经验,使学生加深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些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应用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了学生的素质结构。
另外,为了改变落后的教学手段,我们在教学中尝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和教学设备,利用计算机等各种先进的技术进行教学手段改革。
总之,我们经过了几年的教学探索,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活动后,学校管理心理学的教学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从毕业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可以看出,新的教学模式对他们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十分有效,并可操作。这说明了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成功。
参考文献:
[1]王磊,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教育研究,(7).
[2][美]吉尔福特jp著,唐小杰等译.创造力与创造性思维新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0,(4).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一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188.
[4]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20xx,(1).
大学生心理论文【第三篇】
通过上了这么多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一名大学生更要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影响因素,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原则,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而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比较正确的认知、良好的情绪情感、坚强的意志品质与健康的个性心理。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
一、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
我们都是从高中升到大学,面对新的环境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例如烦躁、压抑、苦闷等,当面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千万不要独自一人承受,更不要钻牛角尖,要积极主动调试自己的心理,知道适应环境;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困苦;要学会改变学习方式,使学习轻松愉快,然后确定一个切乎实际的目标;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而求止,知而行之。要学会从心里去接受现实中的一切,既来之,则安之,使自己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
二、人际关系的处理
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因此,我们大学生更要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要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认识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大学生心理论文【第四篇】
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体系较为成熟, 但大学心理素质评价体系仍需完善。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的难点是心理素质评价的制约因素之一。本文在心理素质研究基础上, 分析心理素质培养评价的难点, 针对评价难点提出对策, 为心理素质培养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心理素质; 评价; 难点; 对策;
近年来因心理素质水平较低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屡见不鲜, 心理素质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心理素质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 通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形成的, 在适应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的、稳定的心理品质[1]。心理素质作为一种心理品质, 是一个逐渐养成的动态过程。心理素质养成的动态性就要求我们要对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进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比, 过程性评价较难。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的难点并提出对策。
心理素质特点导致评价难
内隐性
心理素质是素质的成分之一, 具有内隐性的特点[2]。作为一种内在属性, 心理素质主要是通过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表现出来的, 不能直接地被观察到。由于其具有内隐性特点, 无法直接对心理素质进行测量, 只能通过对心理素质的外在表现进行间接测量来推测心理素质发展水平。对个体外在表现进行评估首先要考虑个体的外在表现是否由其心理素质水平决定, 个体的外在表现是否受到客观情境的影响。对个体外在表现和心理素质的相关性方面, 缺乏相关的评估体系。这些方面导致了心理素质评价难。
可塑性和养成性
心理素质的可塑性是个体通过自身努力、接受教育和外部环境作用可以提高其心理素质。由于心理素质具有可塑性特点, 个体心理素质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会发生改变。心理素质的发展受部环境的变化, 有提高和下降两个方向。
心理素质的养成性指心理素质的养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内化过程, 在个体的成长中不断变化[3]。心理素质发展的不稳定性和养成性要求我们对心理素质的评价要进行动态评价。动态评价也称过程性评价, 动态评价需要对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进行评价, 因而难度较大。
多样化的培养导致评价难
高校对心理素质培养方案在培养原则和培养目的上是一致的, 培养方式上灵活多样。从培养内容看, 既有专业知识的培养也有非专业知识的培养;从培养方式看, 既有理论培养, 也有实践培养;从培养主体看, 既有学校培养, 也有单位培养;从培养理念看, 既有意志力为核心的培养理念, 也有挫折承受力为核心的培养理念。培养方法的多样性要求心理素质评价模式多样化, 为心理素质评价带来了难度。
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心理素质评价体系已较为完善, 而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体系尚不成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周期较长, 对对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较大。高校心理素质评价体系也是参差参差不齐, 心理素质的不完善性也给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增加了难度。
心理素质各项要素所占权重模糊
心理素是由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人格特征和认知特征等构成的具有基整体性、层次性和交互性的综合心理品质[4,5]。心理素质各项要素所占权重较为模糊, 导致对心理素质的测评以综合评价为主。综合测评能够测到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水平的综合状况, 而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各个要素的测评不够清晰。模糊的心理素质各项要素所占权重加大了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的评价难度。
针对心理素质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估方式
创造条件让个体暴露其心理素质水平
由于心理素质的潜隐性, 对心理素质的测量依赖于个体的外在表现。可以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让个体充分暴露其外在表现, 通过外部表现评估其心理素质水平, 这样就降低了对心理素质进行评价的难度。
对心理素质进行动态评估
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水平受到环境和教育的交互影响, 在不同的阶段表现为不同的特点。这表明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评估应是一个动态的形成性评估和静态终极性评估的结合。
界定心理素质各项要素所占比重
心理素质是由认知、个性和人际适应等维度构成的综合体, 心理素质各项要素的权重模糊就导致了难以对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价。因此, 界定心理素质各项权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清晰的心理素质各项要素所占的权重有利于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更好的评价。
大学生心理素质评价体系的完善有利于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建立完善的心理素质评价体系, 离不开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难点及对策的研究。摸清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的难点有利于寻求解决对策。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难点和对策的相关研究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同时也应看到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难点的存在。这些难点也推动着相关研究的深入。
参考文献
[1]王韬.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 20xx:48.
[2]赵琳.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 20xx:8-10.
[4]高野.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心理素质的构成——关于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xx, 24 (10) :1837.
下一篇:班长竞选的演讲稿范文大学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