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听课记录【精选14篇】

冠军 分享 时间:

课堂内容涵盖基础数学概念与应用,注重逻辑推理与问题解决能力,师生互动活跃,激发思维,增强理解,促进知识内化,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下面是小编给各位分享的数学听课记录,仅供参考,喜欢就支持一下啦。

数学听课记录

数学听课记录 篇1

一、练习创设情境,比较引入课题

1、看算:把答案直接写在练习纸上

58+36 43+27 120+31 150+42 160+8

27+43 42+150 88+80 36+58 90+61

2、提问:

(1)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把第一行与第二行得数相同的算式相连,写出5组等式)

58+36=36+58 43+27=27+43 120+31=90+61 150+42=42+150 160+8=88+80

(2)如果把这5道等式分成两类,可以怎么分?(板书)

120+31=90+61 58+36=36+58

160+8=88+80 43+27=27+43

150+42=42+150

为什么把这3道算式(第2组)分在一起?第1组的2道算式与这3题有什么区别?

二、师生合作探究,发现运算规律:

1、学生举类似于上面的.等式,教师板书。

(1)提问:象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举不完怎么办?想想办法用一种方式来表示这么多有同样特点的算式。(板书:a+b=b+a 加法交换律)

(2)提问:a、b可以是哪些数?(要求学生举出小数、分数加法的例子)

2、抽象概括:用自己最简单的话把加法交换律告诉别人。

师提示:算式左边有几个加数相加?到后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课件出示完整的加法交接律)

3、提问:加法有交换律,其他运算中有交换律吗?(学生用乘法算式举例)

提问:这样的乘法算式可以举几个?有什么简单的方式表示?用字母可以怎样表示?(板书:a×b=b×a)

乘法交换律怎样用语言表示?

4、多向思考:

○○○○○○○○ 加法算式:

○○○○○◎◎◎

◎◎◎◎◎◎◎◎ 乘法算式:

三、巩固应用练习,适当拓展联想:

1、根据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填空:

78+412=( )+( ) ( )×50=( )×4

280+( )=( )+( ) 3○60=60○3

2、判断下列等式是否符合加法或乘法交换律?

452+ a= a+452 ( ) 420+240=250+410( ) 3×8=6×4( ) (6+4)×52=52×(6+4)( )

3、递等式计算:

42+879+58 25×37×4 485+139+15+861

4、小结:在数学学习的什么时候遇到过(运用)这样的交换律?

四、课堂总结:除法、减法有没有交换律?(举反例)

数学听课记录 篇2

任老师第三次试讲“什么是周长”,让我对“悟”这个字有了更深的想法。

悟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它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表及里,由形象到抽象。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积累。

新课伊始任老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以美丽的树叶引入课堂,让学生动手把树叶的外形描到白纸上,对周长获得初步感知。

接下让学生说说周长的含义也只是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进行的猜想,此时学生对周长的理解是浅层的、表面的。紧接着用“小蚂蚁爬树叶”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周"和"周长"这两个词语。

任老师创设了第二个教学环节,让学生用彩笔来描一描书上45页树叶的轮廓和数学书的轮廓,并要求学生能像小蚂蚁那样用一句话描述,这样就抓住了学生的心态,使课堂气氛马上热烈起来,从而揭示了周长的`意义。这是学生对物体周长最初的感受和体验。

当描周长、说周长、摸(指)周长及量周长环节结束时,学生头脑中对周长的理解已经越来越深刻了,那积淀在头脑里的概念不是教师说教式的灌输进去的,而是在学生丰富的体验中获得的。

对概念的理解由浅入深,这就是悟。

数学听课记录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应用圆柱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实录:

一、复习圆柱知识。

师:我们学过圆柱,知道了哪些知识?

生1:它有两个相等圆,一个侧面。

生2:它的侧面展开图有可能是正方形或长方形。

生3:它还有无数条相等的高。

……

师:谁知道怎样求圆柱侧面积呢?

生:圆柱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点评:关于圆柱相关知识的回答,学生很积极有6名同学发言,教师能适时总结,及时跟进。建议教师板书学生回答的纲要。

练习1:补充条件,只列式不计算:(用小黑板出示)

一个圆柱 ,高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师:请你先补充条件,再列计算式子。

生1:底面周长5厘米,S侧=5×5。

生2:底面直径8厘米,S侧=×8×5。

生3:底面半径4厘米,S侧=2×4××5。

师:S侧=ch=∏dh=2∏rh

点评:练习1的设计很好,所需的三种情况,在一个题目中全部展现了,为学生下面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只列式不计算,提高了时效。

二、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练习2:(用小黑板出示)

一个圆柱形,底面直径6厘米,高1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厘米?

师:谁来读一下题目,在题目中你知道什么,要求什么?

生1:读题

生2:我知道底面直径6厘米,高10厘米,求表面积。

师:什么是表面积?

生:S表=S侧+2S低。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解答,谁愿意上黑板解答?

(两个学生上黑板练习,集体点评)

师:运用圆柱表面积知识,还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板书课题:圆柱表面积的应用)

点评:通过已有知识,进行练习,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了充分准备,这个环节的教学承前启后。学生读题后,列举所获得的信息,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得到了很好的练习。这种方法学生的掌握很熟练,说明教师平时注重了这些方面练习。

三:运用圆柱表面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练习3:(用小黑板出示)

做一个高6分米,底面半径2分米的无盖圆柱形铁皮水桶,大约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得数保留整数)

师:请同学们读题,看你们知道些什么?

生:已知高6分米,底面半径2分米。求需要多少铁皮?

师:你还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

生1:没有盖子,只需要求一个底面。

生2:得数保留整数,我觉得取材料保留整数要用“进一法”。

师:保留整数我们学过“四舍五入”法,“进一法”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

生2:“进一法”:就是小数点后面有数就进一。

师:好的,我们就带着这些提示开始练习,我请两个同学上黑板练习。

学生练习后,师生集体点评。

师:在生活中,我们会有很多事情需要应用圆柱表面积公式解决,但一定要灵活运用。

点评:教师通过建立的知识进行练习,问题生活化。学生关于“进一法”的说法很到位,学生的思维,随着练习坡度的增加,达到高潮。

四:运用圆柱表面积知识,解决稍复杂的生活问题。

出示练习3:出示练习六第七题:“博士帽”是用黑色卡纸做成的,上面是边长30厘米的正方形,下面是底面直径16厘米,高10厘米的无底无盖的圆柱,制作20顶这样的“博士帽”,至少需要黑色卡纸多少平方分米?

师:请同学们读题后思考,“博士帽”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求“至少需要黑色卡片多少平方分米”是求什么。

生1:博士帽有一个正方形和一个无底的圆柱组成。

生2:需要卡片多少平方分米就是求表面积。

生3:需要把单位转换,平方厘米换成平方分米。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下面请你们推荐男女各一名上黑板比赛,看谁能得到“博士帽”

生:我们推荐刘学敏和**

师生:集体点评

点评:“推荐”“慢点,”“得博士帽”等一些教学语言,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兴趣很高,教学效果很好。

五: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学会了求圆柱表面积的公式。

生2:我知道了“进一法”。

生3:我知道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的生活中的问题。

……

师:是啊!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事物,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课堂作业:练习六第8、9题。

点评:

1、教师在课堂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思维围着学生转,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由学生解答,学生要注意的问题也是学生提醒。

2、为了突破教学中,学生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这个重点和难点,教师课堂练习的设计做了充分的预判,练习的难度由简单到复杂,通过已有知识,进行练习,建立知识后再练习,再练习,呈坡度体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至高点,完成了难点和重点的学习。

3、教师在授人于“渔”方面,做了很多训练,“读题收集信息法”看似简单实际很有实效。本节课教师所有的练习都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

4、本堂课的实效性很强。学生的作业,全班六十多人只有二人有错误,知识掌握牢固;

5、关于学习态度,教师在练习中和小结处进行了很好的教育,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些话学生也于似懂非懂,但这种实时进行数学意识渗透,对学生是有益的。

建议:

1、学生的课堂作业,应该安排在课堂上完成,这样课堂作业才名副其实。

2、对学生要进行关于圆柱表面积的应用的拓展训练,让课堂的知识容量增加,呈现开放式。

3、教师语言很有活泼,但关于数学思维,定义方面的言语一定要严谨,严谨就是一数学态度,数学思想今天在师傅的带领下,我有幸听了人民路小学汤瑛老师的课,教学内容是五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自己刚好也教五年级,所以这节课对我的帮助非常大。从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之后,还有两个单元,一个是统计,还有一个是数学广角。这两个单元是比较难上的,网上的资料也不多,真的也不知道怎么来上。

听了汤老师的课(数字与编码),对这个内容有了新的认识。数学广角这个内容是比较难上的,问题在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定位,到底要让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

这节课从学生要了解编码的几个方面入手,解决了编码的作用、方法、解读、原则和来历的问题,同时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编码。课后,很多老师对这节课说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这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汤老师对于教学方法的强调。其实学生学数学就是要有方法,汤老师在要学生编码的时候一直强调要先分级再编码。教学生方法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有了方法,对于解决类似的问题就没有任何疑问了。

对于评课的汇总:

1.信息量比较充分;

2.调整练习(练习要与教学内容相对应);

3.教学目标明确性;

4.练习量还要加多,利于学生巩固;

5.前呼后应;

6.对学生的回答不要急于评价,呈现更多的学习材料;

7.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先思考再动手);

8.鼓励、激励学生,调动课堂氛围;

9.对于数学广角整体内容的梳理;

10.参与与反馈(关注全体学生)

数学听课记录 篇4

第二节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放录像(介绍第一小学的校园),然后让学生观察主

题图(课本的图)

教师提问①:“在图中你能看到什么?”(让同桌互相交流)

②:“你看到图形了吗?”

学生1:我看到了正方形的蓝色地板砖

学生2:我看到了长方形的蓝色地砖 ….(接着请好几个学生回答)

2、点明主题

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有许多的图形。其中像正方形、长方形、蓝色地砖的形状和推拉门的形状,都叫四边形。

(引出主题:四边形)

二、探究交流,学习新知识

(1)、涂一涂(教师向每位学生发一张画有许多图形卡片)

教师的问题:在卡片上找出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并把它涂上颜色。

学生都很认真地找和涂

最后老师展示两张学生的结果,在学生之间进行评价

(2)、四边形的特点

教师投影出涂好的四边形,并问;“观察一下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四边形的特点是有四条边、四个角

师生共同探究,进一步让学生发现和认识到四边形都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 举例进一步深化

请两个学生到电视前提出长方体的面是四边形

(得出结论:长方形的六个面是四边形)

教师还让学生联系周围的东西有哪些是四边形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三、动手实践,取得新知识

1、课前教师给每个小组一个信封(里有很多图形卡)

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按不同的分法把图形卡分组。

讨论后小组汇报分类结果:

(1)、按图形的相似来分

(2)、按图形的颜色来分…

点评:

利用录像引起学生的注意。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屏幕上随机出现各种图形,这加深学生对四形的认识,从而引出新课的主题(四边形)。

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够区分和正确辨认四边形,并以小礼物奖励的形式去表扬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以小组讨论形式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师生共同探究问题的教学设计由浅入深,使学生容易接受知识

教师循循善诱,使学生跟着一起动脑、动手,且让学生去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课堂气氛

2、游戏(准备工具:橡皮根、钉子板)

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围一个四边形

教师提问:①“你围成什么四边形”

学生答:①“长方形” 或 “正方形”

教师提问:②“为什么围成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为什么认为它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先让学生讨论,然后请多个学生回答

再讨论“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每组项基本原则找一至两个发言)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最后教师在屏幕上显示总结:

①长方形、正方形的角是直角

②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正方形的四边相等

2、联系实际问题引入另一游戏:

“我们镇是毛织重镇,用毛线编织出美丽的衣服”(回归生活)引出游戏,教师用彩色的橡皮根用手指编织多种四边形,这时学生自己动手编织出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

四、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本,如果有不明的地方提出,教师解答,并总结整节课。

五、板书:

四 边 形

四 条 直 的` 边

四 个 角

但教师没有说出正确的分法

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其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思维,并且让学生去总结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关注。

反馈学生掌握的知识的程度

板书简洁而明了,突出四边形的特征

总评:

这节课教师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知识点。

通过多种游戏,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并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数学听课记录 篇5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出示松鼠卡片)大家看这是谁呢?

生:小松鼠!

师:对,是小松鼠!大家都很厉害,那么谁知道小松鼠最喜欢吃什么呢?

生:松果!

师:同学们真聪明!今天小松鼠特别开心,因为今天小松鼠的生日,小松鼠跟着松鼠妈妈一起去采它最爱吃的松果,我们一起看看它们采了多少吧!(出示ppt课文情境图)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说一说图中传达的数学信息。(讲解25和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根据图中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

(1)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踩了多少松果?

(2)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松果?

(3)小松鼠和松鼠妈妈一共采了多少松果?(出示问题卡片)

3、给学生实践,让学生说一说、算一算。(出示数学卡片)

4、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

列算式解决问题,25—4=21

提问:从20里面拿掉4根,还是从5里面拿掉4根?(摆小棒计算)

4个珠子是从十位上拿走还是从个位上拿走?为什么?(拨计数器解决问题)

总结:先算个位上的5—4=1,再算20+1=21。

5、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了松果?

列算式解决问题,25—4=21

(提示:这个问题上个问题的算式和算法都一样。)

6、请学生列算式解决小松鼠和松鼠妈妈一共踩了多少松果?

25+4=29

提问:4根小棒摆在5那里还是20那里?摆小棒计算。

4个珠子拨在十位上还是拨在个位上?为什么?拨计数器解决问题。

(总结:先算个位上的5+4=9,再算20+9=29)

7、带学生做游戏(你出几我出几,我们之间相差几)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练习

四、课堂总结

把小松鼠人物化,带领学生发现小松鼠采松果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交流,不用教师刻意牵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能在自然平和的气氛集中注意力并学会知识,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数学听课记录 篇6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称”的过程,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对重量进一步的体验,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活动中,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与人分享,培养学生统计、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以多种形式的操作感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硬币、台秤、电子秤、人体秤、两袋盐、水果、奶、快餐面、沙子、大米等各种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请三名同学到前面来做背一背的游戏,谁想来?

生:(3名同学分别是胖、中、瘦)

师:请你们三个互相背一背,然后说说自己对同学的体重有什么感受?

生1:我觉得沈春鹏最重,王宇洋最轻。

生2:我觉得沈春鹏比高一民重。

生3:我觉得王宇洋很轻。

师:看来,人是有轻有重的。那我们身边的物体是不是这样呢?现在就请你任选两种不同的物体,用两只手掂一掂,互相说说你的感受。

生:(掂物体,感知轻重)

生1:一袋盐和一袋奶比,盐比较重,奶比较轻。

生2:一桶浴液比一袋方便面重。

生3:一块橡皮比一本字典轻很多。

……

师:看来我们身边的物体也是有轻有重的。以前我们学习过计量长度的单位有哪些?

生:有米、分米、厘米、毫米,还有千米。

师:那你知道在生活中有哪些计量物体重量的单位呢?

生1:我知道克、千克和吨。

生2:我还知道公斤和斤。

生3:我还知道毫克。

师:你们知道得真多,看来你们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了。在这些单位中,克、千克、毫克和吨都是国际上通用的重量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千克和克。(板书课题)

[评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安排了背一背、掂一掂、比一比三个活动,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亲身感知体验获得丰富具体的数学知识,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给学生许多自由活动并发现数学知识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在探究中感受。]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1、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1)称一称。

师:要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可以怎么办?

生:应该用秤称一称。

师:你们都认识什么秤?

生1:我认识弹簧秤。

生2:我认识台秤。

生3:我认识电子秤和天平。

师:今天我们主要要用到台秤和天平。在你们的桌上都放着规格一样的袋盐,两袋盐有多重呢?

生:1000克。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我看到袋上写着一袋盐是500克,那两袋盐就重1000克。

师:我们用秤称一称,验证一下好吗?谁会看这种台秤,说说怎么看?

生:现在什么也没放,指针指向0,如果指向1就是1千克,指向2就是千克。

师:也就是指针指向几,就是几千克。请每个小组选两名同学拿着两袋盐到前面来称一称。

生:(分别称出2袋盐的重量)正好1千克。

(2)掂一掂。

师:请同学们把2袋盐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一下这1千克的重量。

生:(操作感受)

(3)估一估。

师:同学们都感受到了1千克的重量,现在我们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请同学们借助1千克盐的重量带给我们的感受,估计一下你们小组的水果几个大约重1千克,看看哪个小组估计得最准确。

生:(用袋装水果,估计重量)

生1:我们小组估计8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

生2:我们小组估计6个桃子大约重1千克。

生3:我们小组估计11个橘子大约重1千克。

师:现在你们就来称一称吧。

生:(把小组估计的水果放在秤上称。)

生1:(8个苹果)多了一点。

生2:(6个桃子)也多了一点。

生3:(11个橘子)还是多一点。

师:那你们(生3)能不能调整一下?

生:拿下来1个橘子。

师:大家快看,这回差不多是1千克。同学们真了不起,第一次估计1千克的重量就已经很接近了。刚才,小组在活动的时候,老师发现有1个小组的做法和大家不太一样,我们听听他们是怎么做的'。

生:我们小组先是掂一掂2袋盐,再掂一掂5个桃子的重量,感觉有些轻,就又加了1个桃子,再掂一掂,差不多,才认为6个桃子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

师:你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生:这种方法很好,可以估计的更准确一些。

师:他们一边估计,一边比较,有一种严谨的学习态度,希望其他同学也能象他们小组学习。

[评析:这个活动是讨论—体验—交流—再体验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估得比较准确的方法。当学生体验完,交流后有了进一步感受后,他们产生了再次体验、探究的需要。而这时让学生再次体验,学生的感受更深刻,人人都得到成功的体验。]

(4)找一找。

师:我们知道了1千克的重量,在你们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大约重1千克的?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生:2袋挂面、4袋奶……

(5)猜一猜。

师:老师这有两样东西,(出示:一大堆棉花,一小堆铁钉)你们猜猜哪个重?

生1:棉花重。

师:为什么?

生1:因为棉花那么一大堆,比铁钉多,所以棉花重。

生2:我猜可能一样重,因为铁沉。

师:到底谁说得对?你们自己想办法验证吧。

生:(有的掂一掂,有的称一称)一样重。

师:那我想问问,刚才说棉花重的同学,你们现在有什么想法?

生:物体的轻重不能光看堆大,堆小。

师:是啊,物体的的体积大,但不一定重;体积小,不一定就轻。

[评析:设计“比一比”的游戏活动,学生很喜欢。孩子想获胜的心理促使他们在活动时积极开动脑筋。整个活动学生是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完成的。交流时,让学生感受到分享的快乐,让学生在轻松、平等的氛围里畅所欲言。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猜想—验证这一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6)拎一拎。

师:老师这还有些东西(大米:2千克,沙子:3千克,油:5千克)同学们拎一拎,感受这些物体大约重几千克?再看看下面的标签。

生:(分组拎物品,感受几千克的重量。)

(7)说一说。

师:除了这些,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重量的还有哪些?

生:青菜、面粉……人体的体重。

师:想称称自己的体重吗?好,到前面称称吧,一个人称,另一个人读数。

生1:王帅的体重是29千克。

生2:徐哲的体重是28公斤。

师:28公斤也就是28千克。

2、建立克的质量观念。

师:同学们知道了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物体的重量,我这有一枚2分硬币,我们称称它的重量。(放在台秤上)

生:太轻了,指针根本没动。

师:那这枚2分硬币还能不能用千克做单位表示它的重量呢?那应该用什么单位来表示呢?

生:用“克”做单位。

师:想知道它的重量吗?我们可以用天平称一秤。(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并称重)这枚2分硬币有多重?

生:1克。

师:用手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的重量,小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生:(动手操作,感知1克)

生1:太轻了,我好象一点感觉也没有。

生2:太轻了,手里好象什么都没有。

师:这1克的重量非常轻,看看学具盒里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大约是1克?

生:扣、2个曲别针、一个小药片……

生:3粒花生大约重1克。

师:我们称称看,3粒花生的重量是不是1克?(在天平上称超过1克,减1粒,再减1粒。)大家看,像这样的1粒花生的重量大约是1克。

师:用手掂一掂你身边的比较小的文具,估计一下它的重量。

生:一支铅笔大约20克,一块小橡皮大约1克,一张纸大约5克……

3、建立千克与克的联系。

师:老师这有一大袋和一小袋米,小组互相掂一掂,估计一下它们的重量。

[评析:学生经历感知实际重量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在一系列富有趣味的活动中,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同时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然也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情感与态度,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生1:我估计大袋大约100克。

生2:我估计大袋约重150克。

师:老师告诉大家,课前老师已经称好了它的重量,是200克。那小袋的呢?

生:大约50克。

师:对了。每组大小两袋米合起来重多少克?

生:重250克。

师:那计算一下,4组合起来呢?

生:1000克。

师:来,我们把这些大米放台秤上称一称,读出数来?

生:1千克。

师:通过实际称重,我们又知道这些大米的重量是1千克,(指板书:1千克 1000克)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千克=1000克

师:(板书结论)我们还可以用字母来表示千克和克,有谁知道?

生:千克用字母kg表示,克用字母g表示。

师:那我们还可以写成1kg=1000g

三、总结延伸: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际操作,亲身感受并了解了千克和克的实际重量。我们看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课后,请同学们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更多的实际问题。

点评:

本课教学流畅、自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色:

一、从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老师通过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又蕴涵着数学问题的活动,让学生不仅可以多次体验常见的物体的重量,逐步建立起重量单位的正确观念,而且还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一些有关的常识;通过感知,拉近了抽象的“重量”与形象的距离,使学生感到容易理解。而让学生去掂一掂物品的重量这一活动,就是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体验、理解数学知识,证明我们学习的数学是有用的数学。从这些方面,让学生切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

二、提供学生充分实践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得到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现代教学论主张:“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本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活动中自己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在活动中,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各人思维也不尽相同,思维的交流常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可以更多地满足认可与欣赏的需要,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认识数学,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互助互学,集思广益,让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养成与别人合作与交流的习惯。

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时老师采用了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探求、主动合作、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亲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数学听课记录 篇7

一、导入:

1、生活中你在哪见过圆?

对于圆我们有没有深入学习的必要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一下。

2、看见过方形的车轮吗?(课件:唐老鸭骑方形车轮的车子)

为什么笑呀?(生述原因)

3、摸一摸手中的圆片,在桌上滚一滚,感觉怎么样?(没有棱角)

我们说方形能给人以阳刚之美,那么圆形给人以曲线美,圆形是平面内一种封闭的曲线图形。

4、唐老鸭骑车时它的表情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不平稳)

学生模拟平稳着走路。

5、(课件:小强骑车)车轮安装时该把车轴安装在什么地方?(圆的中心)

(课件:小红平稳骑车)猜想为什么安在中心走起来就能平稳了?(圆点到圆边的长度一样)

板书:圆中心的一点到圆边上任意一点的线段都一样长。

6、指名指出课题中圆的圆边上、圆内、圆外。

二、新课:

下面我们来证实圆中心到圆上的线段都一样长。

1、可以怎么证明,师述方法,学生找手中圆的中心,找到后小组交流。

2、指名说是怎样找的?

谁用的是对折的方法?能找到圆中心到圆上的线段吗?能找到几条?画出来。

圆里这样的线段有无数条。

3、证明这无数条线段一样长,你有什么方法?小组讨论。

指名说方法。

4、边展示边指出定义:圆心、半径(一样长、无数条)

能解释车轴为什么安装在圆心上了吗?

5、看圆形的折痕有没有比半径更长的线段的呢?

有什么特性?自己来解决,完成“工作报告单”。

学生尝试,教师巡视。

全班对照报告单交流。(通过圆心,两个端点都在圆上,叫直径,无数条,长度相等,和半径的关系,用字母表示)

6、回顾我们学到的这些知识是怎么得到的?观察——猜想——实践——获得

提倡这种学习方法。

三、会画圆吗?自己画一画。

指名板演画圆,师问生答:每一步要做什么?

学生再画一个圆。

比较大小两个圆,为什么大小不一样?(指出: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四、练习拓展:

1、体育课上要在操场上画圆,你打算怎么办?

2、生活中随处可见圆,圆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感,欣赏课件:有关圆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一种封闭的曲线图形

圆心O 圆中心的一点

半径 r 圆中心的一点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都一样长。

直径 d 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都一样长。

直径=2*半径 半径=1/2直径

圆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 。陈老师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掌握圆的画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学生获取知识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一、从生活实际引入,并在进行新知的探究活动中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接着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课的开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学生很自然的说出是圆。接着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形的物体。然后让学生欣赏大自然中的圆形物体。让学生知道圆在一切平面图形中是最美的。课的结尾让学生讨论车轮为什么要制成圆的,车轴要装在什么地方并出示形象的动画,使学生具体的感知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了学习目的教育。

二、思维往往是从动手开始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要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本节课在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特征,教学圆的画法时,安排了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讨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 重视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学圆的认识时,老师注重给学生创设思维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体验,自己产生问题意识,自己去探究、尝试,总结,从而主动获取知识。

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

关于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半径的特征以及两者间关系的教学。

这应是本课的重点,我觉得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清晰的理解掌握概念、帮助其提升思维水平。如:在同一个圆中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它们的长度都相等吗?在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学生在圆形纸片上通过画、量、折、比等操作活动中;怎样证明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的讨论过程中。这里的教学由于时间关系还不够细致,有待改进。

数学听课记录 篇8

并让学生说说笔算的时候要主义什么?(教师板书)

二、 创设迎亚运用鲜花装扮校园的情境。

板书其中的数学信息:红花56朵,黄花18朵。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整理并提炼问题: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

三、 挑战问题并探究问题。

1、 能很快算出结果吗?(用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那么56-18怎么算?

2、 学生合作探究,借助小棒动手操作。

四、 学生展示、集体交流。

1、 拆开一捆,与个位的6合起来,再减,得到差的个位。

2、 拆开一捆,减去减数个位8,再将剩下的2根与个位原来的6合并,得到差的个位。

五、 做和算结合。联系竖式,讲解深化。

六、 比较异同,建构网络,深化认识。

师:昨天学的减法和今天学的减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适时板书课题:两位数将两位数)

师:都要注意什么?------还要注意什么?

师:如果从十位减起,方便吗?

(可增加一道类似例题的题目,让学生再互相说一说算理、算法。)

七、 练习与应用。

1、方格中填上什么数最合适。(我怕麻烦,就用横式表达吧,方格也用括号代替了。) 67-37=(3)0 45-8=(4)7 91-16=(8)5 90-70=(2)0

(括号内是板演学生的结果。中间两道题都是错误的,其原因是被减数十位退一依然用原数来减。“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得到了强化,但是十位退一后,被减数十位的变化呢?学生的大脑皮层还没有这种记忆。问题就在动手操作中对被减数十位变化的忽略或者对被减数十位变化强调得不够。

出现了问题也没有关系,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如果能利用这些错误的`资源,在评讲中让学生辩论、辨析,增强学生的印象,反而会对学生起到警示的作用。但是,老师把握得不够到位。)

2、笔算。(也只能用横式表示)

67-39= 26(×) 32-8= 20(×) 81-15= 76(×) 93-27=66(√)

(等号后面是板演学生的结果。这个环节教师太“赶”了,应了解学生整体的情况。)

3、解决问题。书上有32个桃子,摘走了17个,还剩多少个?

课堂上教师具有以下的意识:

一、重视培养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的意识。

二、重视让学生合作、交流,进行小组学习。

三、重视行知统一,关注知识建构的过程。体现在舍得花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去做,让学生参与和交流。

四、重视细节的关注。体现在解决问题的完整性方面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上。

总体来说,作为一节常态课,我觉得已经很不错。

仍要注意的问题:

一、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数学学习过程是建立在学生已知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之上的一个主动建构过程。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在现实活动中的经验积淀以及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许多朴素认识,都构成了学生进行学习的数学现实。

本节课,学生已有的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呢?仅仅是能够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吗?

在56-18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基于相同的知识基础,都需要通过摆小棒这一动手操作的形象的动作思维来辅助思考吗?没有学生会通过直觉而猜测?不论这猜想正确与否,倒是可以通过小棒来验证!

二、关注学生的反应。

1、关注练习中的错误资源。

作为计算课,练习的设计一般为基本的练习,即形如例题的练习。还有就是针对学生易错点或者教师根据以往教学或其他教师的教学中出现过的错题资源,让学生辨析,在观察与比较中知错、识错、改错。

2、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一是学困生的掌握情况;二是算法多样化的体现。在听课中发现有的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应该提倡和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思维。

随想:

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们的教材的加减法都是从高位算起的。书上还有口诀,老师还配上曲谱让我们吟唱。依稀记得加法是什么“算前位,看后位,后位满十进一加补(?)。”

因为那时我是从外地插班来的,两所学校的教材并不同,短时间要对接,觉得有些不适应。后来,居然居上了!不论是几位数的加减法,随堂批改作业时,老师第一个批改的总是我的。

我认为很好,这样反而不会漏加进位一或漏减退位的一,而且还能培养人的一种良好的思维的品质---思维的敏捷性和良好的直觉思维习惯。

数学听课记录 篇9

一、教学构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十分熟悉的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经常要求解它们的表面积,例如:计算做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鱼缸需要多少材料。虽然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由于学生缺少生活实践经验,导致计算出来的结果不符合实际要求:多加了一个上面的面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学生似懂非懂:鱼缸的外形是什么样的?长方体吗?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是否就是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鱼缸没有哪一个面,所以实际上是计算哪几个面的总面积?如何计算这些面的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和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对于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探索、发现,在认识矛盾冲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驱使下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去解决鱼缸制作的问题来开展教学。当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的过程,就学会了如何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实践,并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述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探究、发现问题和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学习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2.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里几个面的总面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学生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回忆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那么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表面积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2.联想:

(拿起一个正方体的模型,手摸着面)提问:正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指什么?正方体里每个面的面积怎样算?所以可以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3.归纳引入新课:

正方体的6个相同的正方形面的总面积就是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

4.教学例2

提问:题目条件是什么,让我们求什么?求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就是求正方体的什么?你会算吗?

(课堂实录:有同学提出可以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因为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正方体,所以可以这么做。有小部份同学同意这个观点,但是通过计算后认为方法太繁,可以用简便方法。)

(点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是否有好的开头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进行导入,先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接着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推导,从而引出新的计算方法,使得学生愉快主动地进入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新的知识进行探索。通过教学的导入,明确了教学的目标,确定了研究方向,这时再引导学生学习就事半功倍了。)

师: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所以求它的表面积只要用棱长乘棱长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再乘6。

二、鱼缸的制作问题

说明: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有时不需要计算6个面的饿总面积,只需要计算某几个面的总面积。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思考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和,并思考每一个面的面积怎样算。如例3。

1.帮助学生回忆鱼缸的形状(长方体,但是没有上面)

2.如何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要减去上面的面积)

3.教学例3

(出示长方体模型,把它看成鱼缸的模型)

(1)鱼缸缺少哪个面的玻璃?(上面)

(2)要求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要算几个面的面积和?哪几 对面有相同的两个?哪个面只有一个?如何计算每一个面的面积?(5个面,没有上面,左面=宽*高前面=长*高 底面=长*宽)

(3)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较熟悉的物体“鱼缸”启发学生如何计算制作一个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也就是计算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这个事例在生活中较普遍,再加上利用一些模具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联系实际情况进行学习。以上这一系列的活动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教学的.探究过程。)

(4)改变题目要求,使得长方体的宽和高长度相等,观察模型,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学生1: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时,它的左面和右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学生2: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时,它的前、后、上、下四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学生3:这个长方体没有上面,所以只要算5个面的面积,它的前面、后面、下面这三个面完全相同

说明:宽和高长度相等时,长方体的前面、后面、下面这三个面完全相同(鱼缸没有上面),所以只要算出一个面的面积乘以3就可以了,在加上左面和右面的面积,就是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数量。

(点评:数学是很严谨的,所以在学生叙述的时候要规范学生的语言。我在教学的时候还注重评价,运用语言和体态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第三位同学回答地最完善,所以我表扬了他在叙述数学问题时所具有的严谨性,同时要求全班同学在这方面要向他学习。)

4、练习

书P42页练习二的第一、二 题。

(点评:要计算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关键是要知道如何计算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面积,这些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巩固,而且通过指名学生口答练习,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利于以后教学的实施)

数学听课记录 篇10

同样的一节"商不变规律"课,使我有了不一样的反思、不一样的体验……

第一次行动(教学)

……

1、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里面的资料精彩吗?这天教师给大家讲个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孙悟空西天取经回来后,就迫不及待的来到花果山看它的孩儿们,它给孩儿们带来礼物桃子,分桃子时,它想和孩儿们玩一玩,孙悟空说:"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猴子吧!"下头的孩儿们连连摇头:"太少了!太少了!"孙悟空就说:"那好吧,把80个桃子平均分给20只猴子,怎样样?。"小猴们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孙悟空一拍胸脯,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貌:"那就把800个桃子平均分给200只猴子,你们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子们笑了,孙悟空也笑了。

师:同学们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

生1: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桃子的总数与猴子的总只数变了,但每只小猴子每次分到桃子的个数没有变。

生2: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因为猴王把小猴子给骗了,每只小猴子还是分的4个桃子。

……

2、探索规律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师随机板书:

8÷2=4

80÷20=4

800÷200=4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3个算式,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开始小组活动。

生1:依次扩大10倍,商还是4;

师:你是怎样观察的?

……

(接下来的汇报中有不少学生汇报并没有按照我备课的思路去回答,整个安排全部打乱,耽误了许多时间,在汇报中有的学生还发生了错误。)

反思

按照我的备课思路,自认为这一环节的'教学就应很顺畅,学生就应能够顺利完成此环节教学的,怎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这样呢?在反思与本组教师的评课过程中我逐步认识到:自我的安排看似合理,其实没有认真思考到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没有做到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由于自我提出的问题过大,导致在此处的教学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在课堂上我虽然蹲下来"扶学生,学生还是"够不着"。看来我的认识与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差距是很大的。

改善策略

不要着急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给他们一根"拐杖",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抛出的问题适当并及时地引导、点拨。因为这是一堂走出校外的观摩课,所以我根据本组教师的意见,结合自我的反思,在经过用心和独立的思考后,我对第一次的行动计划再次进行了改善,进行了第二次教学。

第二次行动(教学)

在讲了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后,提问:

师:同学们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

生1: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桃子的总数与猴子的总只数变了,但每只小猴子每次分到桃子的个数没有变。

生2: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因为猴王把小猴子给骗了,每只小猴子还是分的4个桃子。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的?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①8÷2=4

②80÷20=4

③800÷200=4

※引导学生进行有序地观察并探索出规律:二式和一式比较,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倍,商不变;三式和二式比比较,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倍,商不变;三式和一式比较,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0倍,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询问学生:还有什么发现?(从下往上看,又有什么规律呢?)此环节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完成。

整节课的反思

接下来的教学,我与孩子们之间相处得十分融洽。学生经历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这样不仅仅有利于学生认识规律,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潜力,以及学习数学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关注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做一个新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这连续两次的教学中,使我的教学品质得到了整体提升。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帮忙学生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不是"制造"他们;要学生以自我真实的感受去体验、理解;要让更多的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自始自终参与到知识构成的全过程。此刻,我深深地感到:课程改革,没有休止符;课程改革,永远是此刻进行时。

数学听课记录 篇11

一、创设情境。

大家能算出学生宿舍地板砖的周长吗?

二、解决问题。

1、 想一想

2、 算一算

3、 议一议

三、教学效果测评

做课本上的习题,老师辅导。

四、自我评价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觉得自己学得怎么样?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设情境,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理解掌握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动手能力得到了较充分的培养,很自然获得计算的方法。

板书设计 地砖的周长

⑴ 60 + 60 + 60 + 60 = 240(厘米)

⑵ 60×4 = 240(厘米)

⑶ (60 + 60)×2 = 240(厘米)

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

数学听课记录 篇12

笔者多次参加了我乡举办的数学公开课的听课和评课,感受颇深,在大力提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进行改革中,一些教师却依然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重教师“讲”知识,轻学生“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已极不适应进行改革的要求了。

一位教师在教学三年级五册数学“千米的认识”时,只是抽象的讲1千米有多远,学生学得枯燥无味,印象也不深刻。《千米的认识》这节课,目的在于结合学生的活动经验,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接触1千米,知道1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单位,学会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那里,因此,在上这节课的设计上,主要突出下列几个特点。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如果把一节课比作一首优美乐曲的话,那么情景的创设就好比是悠扬的和弦,在教学新知识时,教师要善于设置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情景,使他们在情景中快乐地学习新知识。我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新课伊始,用媒体播放“一辆大卡车和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动感画面,说:同学们,我们知道比较精确的长度一般用毫米作单位,我们课桌的长和宽用厘米作单位,教室的长和宽用米作单位。那么我们乘坐的汽车所行的路程用什么作单位呢?请大家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100千米)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个个争着回答:“千米”,这时,教师随机揭题,并说,在计量比较长的路程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千米的认识”。

二、实际操作,亲身体验

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就是指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其亲身感知体验以获得丰富的数学知识和可持续学习的发展性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正如人们所说“听过就忘记了,看过就记住了,做过就理解了”。作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尽可能给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学生生活很少接触,显得比较抽象,在教学中我们设计了让学生亲自走出教室,感受1000米的实际长度,并且记录自己走100米所用的时间,根据100米的长度和所用时间去估计1000米的长度,大约从哪到哪?在设计时,我考虑到1000米的.长度概念难以建立,于是让学生把长度和时间有机结合起来,利用10个100米是1000米,推算出10个100米所用时间即为走1000米大约用的时间,通过时间来估计1000米大约有多长,这样,不仅使抽象内容具体化,而且使学生在已有体验的基础上主动探索新知识,培养了空间相象能力。也可以根据学校周围的条件,如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50米,操场的长30米等,用推算的方法推出1千米的长度,以加深学生对千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认识。

这样,把抽象的内容放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之中,变枯燥为兴趣,变陌生为熟知,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他们学得开心,学得轻松,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的新课标的理念。

三、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

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学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获取新知。

在学生对千米有了初步的感知后,给学生创造自由学习的空间,1千米的路程究竟有多远?让学生自己闭上眼睛,深入感受1千米的距离,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再分组讨论交流:在你的周围,大约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就是1千米,这样,通过学生的交流、探索等活动,在小组交流中,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自己总结,说出收获

新课程理念提倡的教学过程重视创设学习情境和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的过程中自己体会,自己发现这节课的收获,不是教师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过去,老师总喜欢把所学的知识总结出来,让学生去背,而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概括、去总结,唯恐学生总结错了。殊不知,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学生就会越变越懒,也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事实上,学生们的潜力是很大的,只要老师合理挖掘,正确引导。在教学千米、米的简单换算时,我是这样的:①出示题目,如:2千米=( ),学生先说出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最后由他们自己归纳总结:我们知道1千米就是1000米,那么2千米是2个1000米,就是20xx米。②出示图片:

亚运会上有一项田径项目是3000米跑,引导学生说出是多少千米,并说出是怎样想的,再由学生总结算法:1000米是1千米,3000米里有3个1000米,就是3千米。

学生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而不是考试的工具,要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必要的能力。总之,在本节课中,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合作交流,自己总结等活动获取知识,体验到探索学习的乐趣。

数学听课记录 篇13

小学数学优质课听课反思x月xx日,我有幸参加了x小学举行的“威海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活动”。对参赛的几节课进行对比学习反思之余,发现这几节课的设计思路竟然有几处不谋而合。

荣成于老师的《鸡兔同笼》一课,通过向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你想拥有老师这样的本领吗?”这个问题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文登侯老师《比的基本性质》中,由于这部分内容有些枯燥,所以教师也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了手工课上剪纸的一个情境,小红剪4个时,小明剪2个。按照这样的速度,小红剪6个时,小明剪几个?小明剪6个时,小红呢?学生马上会思考出两人之间的数量关系,而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正好引领大家复习了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中分数基本性质两方面的旧知。从而迁移到比的基本性质中来。

还说《鸡兔同笼》一课,从探究课前问题开始,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一一列举”的数学方法后,过渡到买票问题中的“跳跃列举法”和假设法;最后迁移到“鸡兔同笼”问题中,自然而然地轻松解决了这道名题。《比的基本性质》一课中,通过让学生联想、猜测、观察、类比、对比、类推、验证等方法探讨“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规律。由于在推导比的基本性质时要用到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等知识,因此教学新课时对这些知识做了一些复习,引导学生回忆并运用这两条性质,为下一步的猜想和类推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事实也证明,成功的铺垫有利于新课的开展。学生通过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通过类比,很快地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这样一来节省了很多的时间,二来也让学生初步感知了新知识。

整节课无处不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无时不渗透着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不论是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语言描述,还是对化简比的方法的总结,都留下了学生成功的脚印。同时采用讲练结合、说议感悟、对比总结、质疑探索、概括归纳的方法,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愉快!

几节课的设计中都着重体现了“猜想——验证”这一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例如《鸡兔同笼》一课,在探究课前问题时,先让学生猜想5元和2元的张数。学生的猜测也不全是盲目的,至少他们知道总张数应该是8张。最后老师将学生无序的猜测有序排列起来,并逐一验证。而《比的基本性质》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基本性质来猜想比的基本性质,然后再进一步验证猜测。

我于x月x日有幸参加了本校小学数学研讨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研究》,感觉受益匪浅,特别是关于计算方面的教学,解决了我多年来心中的困惑,指明了计算方面教学的方向,深感参加这次学习重要性,下面我就迎胜小学的姜老师的《小数乘整数》这节课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整节课老师并没有直接在黑板上讲解、演示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式子,这恰恰是我讲解此类问题的惯用做法,谷老师首先出示问题“6台发电机每小时发电多少千瓦时?”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继而让学生估算,再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计算,此环节是重点,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有的用加法连加、有的'58xx6=348,=,348+=、教师的精彩点拨即36个()非常到位,学生迎刃而解,重点第三种方法,通过积的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转化成整数,运用知识的转化很轻松地将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学生掌握的轻松自如。整个过程教师没有挖苦心思、声嘶力竭去讲解,而是在指导学生的钻研过程中通过比较、探索、演示自主学会了新知识。整堂课教师引导得有序、有理、有法,学生经过思考、钻研、整理,整堂课过得轻松、和谐。

3、留给学生充分探索的空间。整堂课教师少讲,甚至不讲,都是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帮学生,学生带学生,学生掌握非常快。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

1.师生谈话,交流有关的知识。

2.引出国旗规格问题。让学生读兔博士网站的内容。

3.估计学校所挂国旗的规格。

二、新课学习

1.结合学校所挂国旗的规格写出长和宽的比。

2.化简所写的比,并交流结果。

3.由长和宽的比类推宽和长的比。

长和宽的最简比是3:2,反过来,宽和长的比就是2:3了,他们是有关联的。

4.任选两种规格的国旗,分别求出长和宽或宽和长的比值。

师:对,同学们看网站中给我们提供了五种规格的国旗,我们现在就从中任选两种,分别求出长和宽或宽和长的比值。

学生在练习本上试作。

5.观察交流计算结果,自己的发现。

6.引导学生观察写出的比和比值,找出发现的规律。

7.认识比例,通过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把两个比用等号联起来,建立比例的数学模型。

我们就可以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接,写成下面的形式如:

240:160=144:96=

8.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师: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比例的基本性质:

1.提出试一试问题,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2.交流计算结果,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它们的积就相等了。

三、结论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愉快吗?谁能你的收获是什么?

四、课堂练习

1.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7:3和21:9

(2):24和:

袋大米重16千克,5袋同样的大米重40千克。分别求出大米质量和袋数的比值,并判断它们能否组成比例。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听课点评:认识比例,知道比例的内项和外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结合不同规格的国旗长和宽的比,经历认识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体会通过隐含的数学规律,丰富关于国旗的知识,培养爱国旗、爱祖国的情感。

数学听课记录 篇14

活动目标:

1、经历按数量平均分配物品的过程,感知生活中平均分配的现象。

2、在游戏中初步感受平均分配的含义。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挂图“小动物过河”;2张小猴卡片,10张桃子图片;

2、学具准备:糖果、玩具若干。小猴、小狗、小猫、大象、桃子、骨头、小鱼、香蕉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候。走线,走成U形队形。玩线上游戏:听口令跳圈。

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听口令跳圈。游戏的玩法:场地上有四个方形,当老师说:“跳圈圈,抢圈圈,三个小朋友挤圈圈”时,小朋友们开始跳进圈,每个圈中只能允许前三名小朋友留下,如果你看到圈里已经有三个人了,就不能再跳进去了。所以动作一定要快。然后数数一共圈住了多少个小朋友。

游戏开始,反复进行三次。

第一次游戏:三个小朋友挤圈圈。游戏前强调规则。

第二次游戏:四个小朋友挤圈圈。

第三次游戏:五个小朋友挤圈圈。

游戏结束,请幼儿自选位置坐好。

二、集体活动

1、学习分配。 教师出示2只小猴、10个桃子的卡片,创设情境:猴弟弟过生日。

师:小猴皮皮有一对双胞胎弟弟,今天是它们的生日,皮皮摘回了10个弟弟们喜欢吃的桃子,怎样分才公平呢?才一样多呢?我们来帮帮它。教师将2只小猴摆在黑板上,引导幼儿用你一个我一个的方法将10个桃子依次分给2只小猴。(按图示)

教师小结:把一堆东西分成几份一样多的,叫平均分配。

2、幼儿练习分配。

师:现在宴会还没开始,皮皮请小朋友先玩玩具。小朋友分成四组,每组5人,每组15个玩具。要求每组中每个小朋友分的玩具一样多,看看怎么分?

教师启发示范平均分配的方法。(先按顺序给每个幼儿发一个玩具,直到发完小组中所有幼儿,再接着给每个幼儿发一个玩具,直至发完所有玩具)看看分完后每个幼儿分得几个玩具。

师:这个好方法就是平均分配。现在你们就用平均分配的方法来分玩具吧。

幼儿操作,练习分配。

教师小结、点评:先按顺序每人发一个,再接着用同样的方法继续发,直到发完为止,这就是平均分配的方法,用平均分配的方法就可以把东西分成一样多的几份。

3、分组活动。

师:宴会开始了,小朋友帮忙给每组客人配送不同的食物吧。

第一组:小狗吃骨头。

师:第一组客人是5只小狗,请用平均分配的方法,将20根骨头平均分给它们。

第二组:大象吃香蕉。

师:第二组客人是5只大象,请用平均分配的方法,将20根香蕉平均分给它们。

第三组:小猫吃鱼。

师:第三组客人是5只小猫,请用平均分配的方法,将20只小鱼平均分给它们。

第四组:小猴吃桃子。

师:第四组客人是5只小猴,请用平均分配的'方法,将20个桃子平均分给它们。

幼儿进行操作,教师指导。操作结束,每组请一名幼儿说说自己的分法(动物数量、食物数量、平均每个动物能分到几个)。

教师小结:平均分配的方法可以把各种物品平均分成一样多,我们平时也可以用平均分配的方法来分东西。

师:小朋友帮了小猴的忙,皮皮准备了感谢的礼物——糖果。请你们用平均分配的方法来给自己分糖果吧。看看每位小朋友能分到多少颗糖果。

4、纸面操作活动。

教师出示挂图“小动物过河”,创设情境:宴会结束了,我们送小动物们坐船回家吧!教师示范讲解操作方法,指导幼儿完成《操作册》的活动。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活动反思:

教师教态自然,思路较清晰,选材符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交待游戏规则的语言不够简练,教具的准备较充分,但给幼儿操作探索的机会较少。教学活动设计需再进行修改。

48 39284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