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勤工俭学负责人5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2024年勤工俭学负责人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勤工俭学负责人篇1
通
知
各中学、中心学校、幼儿园:
现将《保定市勤工俭学研究会关于组织2014全市优秀勤工俭学论文评比活动的通知》印发给你们。望各校积极组织教师撰写论文,并于2015年1月20日前交到校产办。
涿州市教育局校产办
2014年12月11日
保 定 市
勤工俭学研究会文件
保勤研(2014)2号
保定市勤工俭学研究会
关于组织2014全市优秀勤工俭学论文评比活动的通知
各县(市、区)校产办:
为适应新形势下勤工俭学、校办产业工作发展的需要,提高全市勤工俭学、校办产业理论研究水平,推进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工作稳步发展,经研究决定,开展2014全市优秀勤工俭学论文评比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此次参与评比的论文应是近年来广大勤工俭学、校办产业工作人员及一线教师、教育工作者撰写的,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抓好勤工俭学、校办产业工作的心得、经验、体会及其它理论文章。论文内容应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和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工作实际,围绕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勤工俭学的育人功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而展开,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特色。论文字数一般要求不少于1000字。
2、此次论文评比截稿日期为2015年1月30日。各县(市、区)校产办接此通知后应广泛动员相关人员积极申报,并负责本县(市、区)论文的收集和初审工作,于截稿日期前集中交至保定市勤工俭学研究会。
3、保定市勤工俭学研究会在收集完论文后,将组织有关专家和相关人员组成评委会对论文进行认真评审。此次论文评比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对获奖者将颁发获奖证书,对特别优秀论文将推荐到省勤工俭学研究会参与全省论文评比。
4,每篇论文需交纳评审费20元,由各县(市、区)校产办负责收缴后集中上交市勤工俭学研究会。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十日
本文地址:http:///zuowen/
勤工俭学负责人篇2
勤工俭学的思考与探索
单位:
姓名:
姜智慧
东团堡中心小学
勤工俭学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 勤工俭学 教育 思考
[摘 要] 勤工俭学也是素质教育,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勤工俭学作为教育传统,似乎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新的课程标准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属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尚未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勤工俭学制度体系,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由于教育教学条件的限制,勤工俭学的开展更加需要一些探讨和研究。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自主性、实践性和社会性,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勤工俭学就是中小学课改和学生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近几年来,学校的勤工俭学活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经济效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机构和队伍得到充实和加强,有利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健康成长。所以,勤工俭学在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可见,开展勤工俭学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受学校经济与师资、劳动技术课的设置不合理的影响,农村勤工俭学工作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对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勤工俭学没有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二是对勤工俭学服务育人和创收的辩证关系处理不当。三是一些地方勤工俭学缺乏科学规范管理。
一、勤工俭学在培养人才方面与课堂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1、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是实现上述目的的有效途径。在勤工俭学活动中学生能学到某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2、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的动手能力如何,不仅是评估学校教育质量高低和办学成败的客观标准,而且关系到学生毕业能否顶用、能否受欢迎、是否有出路的问题。开展勤工俭学,学生就有较多的实践机会,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中,学生可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实际,丰富了思想教育的内容,培养了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爱护公物、遵守纪律、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
4、开展勤工俭学有利于培养既有文化、又有一技之长的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新一代劳动者和技术人才。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教育提供大量的多门类的中初级技术人才与之相适应。
近年来,由于撤乡并镇、学校网点布局调整和农民进城务工增多,使农村寄宿制学校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虽然国家对寄宿生实行了“两免一补”,但农村贫困家庭压力仍然很大,要帮助孩子们顺利完成学业,使他们进得来,留得住,身体好,改善寄宿困难学生生活,降低学生在校生活成本,是农村教育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二.要正确处理勤工俭学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已经把勤工俭学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广大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因此,学校在组织开展活动时,必须恰当处理好勤工俭学劳动和教学的时间关系,做到文化课课时不减少,也不挤占劳动课时间;劳动课时不虚设,又不占用文化课时间。做到勤工俭学活动和课堂教学统筹安排,既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又上好劳动实践课,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勤工俭学要把保障师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就可能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与大自然打交道,随之带来了安全问题。这就要求活动安排要与学生的体能相适应,要根据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勤工俭学活动特点,合理安排,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切实做到活动开展前有规范要求和应急预案,活动中有预防措施和组织领导,活动后有安全检查和工作记录。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勤工俭学活动。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严格遵守操作过程。严禁组织学生参加有毒、有害和危险的生产作业及超过学生身体承受能力、有碍学生健康成长的劳动,坚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强化勤工俭学的育人功能。
勤工俭学具有双重功能,即育人功能和经济功能。在过去的勤工俭学工作中,强调创收功能相对多一些,造成普遍认为勤工俭学就是挣钱。而现在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正和勤工俭学以实践教育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育人宗旨相一致,也正是大力发展勤工俭学的良好时机。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重点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让他们知道勤工俭学主要是为了培养能力,认识社会,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锻炼自己的意志,体验自立,而“钱”是次要的。
勤工俭学不仅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顺利完成学业,而且使他们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自我动手能力,为将来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栋梁之才。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勤工俭学活动。
勤工俭学的开展,活动内容必须丰富多彩、新鲜有趣。只有内容科学化、形式多样化,才会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参于的积极性,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社会的肯定。
首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与家长要多联系沟通,把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优秀品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如学校通过“劳动实践课”、“家庭劳动实践室”等活动的开设,为学生搭建充足的劳动实践平台,让他们在各项有益的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在家里引导孩子主动承担必要的家务劳动,学会洗衣做饭、整理房间、打扫卫生等,家长绝不能越俎代疱。通过这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逐步达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目的,具有基本的生活能力。
其次,组织学生参加农业劳动和工业生产,开扩学生视野。我校建有实验基地,有菜地、植物园,与教本上的内容相结合,学生们亲自动手实践,明白劳动是要科学知识作为支撑的,即使将来考不上大学,当不了科学家,也要努力学好知识,当好农民和工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人。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再达到乐于学,其乐融融的和谐画面。既锻炼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又让学生从实践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增加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勤工俭学活动要求我们在培养人才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理论,更应该让理论与劳动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生活实践,从中得到体会和收获。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勤工俭学的育人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总之,勤工俭学在培育人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们要开扩思路、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充分利用当地条件,采取多种形式,把勤工俭学活动开展起来,持之以恒,并将它推向新的阶段,为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勤工俭学负责人篇3
实事求是 因地制宜
勤工俭学活动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保障,历来受到上级部门和学校的重视,但是长期以来小学勤工俭学活动尚未科学、规范化,在工作中实际开展尚未不足,我们也不禁产生了迷茫,特别规模较小的学校,建立一套科学的勤工俭学制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最近国家三部委,关于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意见,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村小学勤工俭学工作,现就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的几个实施原则略作探讨。
一、育人功能为主,双重效益并重。
勤工俭学具有双重效益,即育人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在以往的活动中,由于指导上的偏差或认识上的模糊,对于发挥勤工俭学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上出现了许多实际中的失误,要么只管盲目的搞,根据上级的要求,不切合实际,结果今天一个样,明天一个样,既无经济效益也不能发挥育人的功能,要么极力追求经济效益,怎么赚钱怎么搞,结果钱是赚了一些,但是却将育人的功能置之脑后,甚至与育人功能相悖道。比如,有的学校搞小捡拾中学生出现偷窃嫌疑,有些学校以勤工俭学为名变相收费,这样的勤工俭学得不偿失,所以我认为一定要把握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必须以育人功能为主,失去育人功能的勤工俭学不如不搞。当然,在这一前提下,尽可能增加收益,实际上这两方面也是统一的,如果我们搞勤工俭学,无有计划,没有合适的经营,一塌糊涂,总是没有经济效益,甚至是赔本,那他的育人功能也好不到哪里去。
二、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这是我们走出谜团和困境的有效途径,要通过勤工俭学尽可能增加学校收入,但不仅以收入的多少衡量勤工俭学的成绩,要积极学习借鉴兄弟学校有益经验,但不能盲目照搬,要多形式、多项目开展勤工俭学,但不能搞形式,要花架子。我们的原则是要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一要立足于本地实际,适宜搞什么,选择项目,一定要充分考察论证,二是要鉴于学生实际,我们的学生长处是什么,短处是什么,全面考虑,什么项目能充分发挥勤工俭学的双重效益,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品质,增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素质。
三、努力把劳动实践基地搞好
上级对学校的勤工俭学基地建设比较重视,我们学校不拥有政府专门划拨的基地,多年来无论是育人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发挥得不够理想,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一个原因还是认识不到位,有人认为靠种地成不了什么气候,有人认为这里的学生都来自农村,经常参加农业劳动,所以种田对他们没有多大的用处。这些认识当然都是片面的,通过多年来基地经营管理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对“意见”精神的认识配合,我觉得搞好基地建设大有文章可做。
1、立足于把育人效益放在第一位的思想,不能光看经济效益,过去曾在基地种菜,指导教师领着学生在基地实习劳动,将在课堂学习到的知识在实践中结合起来,效果相当的不错。
2、种植多种经济作物,这样既能避免单纯种植传统作物学生感觉乏味,学生可以学到许多知识和技能,又能提高经济效益。
3、发挥“主人翁”意识,培养孩子勤劳意识,节约意识,爱护校园意识、爱惜劳动成果意识、每一次的劳动实习活动,教师要做好引导,达到一定的目标。
最后一点,还要加强管理,勤工俭学基地设施要有专人负责,精心筹划,没有这一点,一切都全部落空。
相庄小学
杨涛
勤工俭学负责人篇4
在劳技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初探
一位伟人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复合人才,应是目前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劳动观念和技术素养,使学生成为“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所以,劳动与技术课教学必须要求我们,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设计”、“劳动”等内容结合起来,运用“问题情景”、“探究设计”、“自主实践”、“及时评价”等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才能达到目的。
一、转变教学观念,实施劳技创新教学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学生任何科目,绝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些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去获取知识和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的书橱,而是教学生如何思维”。传统教学重在传授,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以教代学,教给知识重结论、轻过程,缺少教与学的互动,忽视学生充分的思维过程,使教学过程难以成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传统教学还具有封闭性,只给学生“鱼”而未授予学生“渔”,缺少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教学创新所要体现的就是要变传授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封闭性教学为开放性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是学生自觉探索、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因此,教学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加强教师点拨下学生主体性的实践过程性,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取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
二、创设问题情景,挖掘学生创新潜能
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习活动的机制。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开发和利用。欧洲教育家德可利乐认为“兴趣是个水闸门,借助它,注意的水闸被打开,并规定了流向。”所以在教学中,创设实际的技术活动或技术成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加大思维训练的力度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上《水仙雕刻》这一课时,事先一个月左右,我先雕刻一些比较别致、优美的水仙造型:如一些小动物,象凤凰、孔雀、大象等。上课一开始,首先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先欣赏这些优美的造型,作
为教师,这时你可以不说任何的话,就尽情让学生欣赏。学生欣赏完毕,他们自会向老师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老师,孔雀的头是怎么雕出来的。”、“老师,大象的腿怎么这么像呀,是怎样雕出来的?”„„学生敢于提出这些问题,说明他们内心有了探究学习的欲望。这时作为老师把雕刻的基本方法、要点教给他们,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水仙球,想象设计一个造型,而不是全班固定一个模式。在学生的想象设计中,教师要注意鼓励每个学生自信,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展示个性,敢于追求成功。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学得主动、生动,自然会品尝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自然会有信心再去追求十次百次的成功,学生创新能力也会随之得到培养和提高。又如在《插花技艺》一课中,一开始让学生观摩一定数量的插花范例,也让学生去自由提问。如有学生提到:为什么在一些作品中颜色深的花总是插在下部,而颜色浅的插在上部?三角形构图与倒t形构图不同点在哪里?„„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在学生的思维中已经有了探索。提出问题是学生学习的组成部分,学生认识和发现了有价值的问题就等于确立了思维活动和主动探索的目标,它是培养发现力的前提,也是挖掘学生创新潜能的有效手段。
三、引导自主学习,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在我们提倡“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的时候,就意味着要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学习,也即把学习的自由还给了学生。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把每件事情都手把手地教学生,或者要他按照教师的规定来按部就班,我们的学生怎么可能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发现、发展的机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何从培养?当然,留给学生自由,并非放任自由,教师在努力为学生创造“自由”的同时,应正确把握教学的流向,给学生以恰当的“规范”。又如在《水仙雕刻》一课中,学生了解了雕刻、造型的基本方法以后,教师可以尽情地让学生想象。可能每个学生手中的水仙球,它的形状、大小上都有一定的出入,同学们纷纷凭着自己活跃的思维,借助于一个个水仙球,想象出了许多造型。有学生看到,在老师出示的造型中,不管主球和子球都进去行了雕刻,所以就有人问了:“老师,能不能把子球不雕刻,只雕刻主球呢?”我说:“可以呀,很好。”那个同学又对我说了他的想法:只雕刻主球,留着子球让它任意生长,长到一定时间,把叶子两边向上捆扎在一起,做篮子的提手,就成了一只美丽的花篮了。所以作为主导作用的老师,在学生的操作实践中,不能局限于老师的翻版,而翻版只能是凝固学生的思维,抑制他们的想象,也无从谈起创新精神的培养。曾经在课中,有一个同学清理完球体以后,他在球体上画上眼睛、鼻子、嘴巴什么的。我试着问他:“你准备做什么呀?”那个同学回答说:“我什么都不想雕刻,我准备做一个老寿星的头,所以回去放在水中让它长出根系当作胡须即可。”我们说同学们的这些想象、造型就是创新。如果一开始教师让学生就照老师的样子去做,那么这些新的造型就无从谈起。但是,这种学生的学习自由,要有一个前提:即不管你是怎么雕刻的,最后都要有一个优美的造型,给人以美的欣赏。
四、精编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创造素质
创造源于实践。问题的提出需要实践,问题的探索解决需要实践,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成需要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能力的土壤,技术实践活动是劳技课的生命。劳动知识与劳动方法的讲授不能脱离实践。劳动方法的掌握及技能、能力的提高,则更离不开实践。学生通过对展示的实物、观察、分析,形成观察能力,教师要在学生观察活动中做必要的启发,激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操作实践的渴望。教师口授几次不能掌握的方法,学生往往经实际操作训练很快就掌握了。而技能与技术情感的形成,就是在战胜了实践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经受了失败和考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后才逐渐形成的。例如:在《水仙雕刻》中,学生进行蟹爪水仙、花篮水仙的制作时,增加雕刻基本功的模拟训练,让学生有一定量的实践,体验中形成有一定质量的技能,从而为大胆创新打好能力基础。同时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求新求异,不以教师课堂上的讲授、举例为巢臼。即使学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走一点弯路,付出一定的代价也是有收获的。
五、开展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创造欲望
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要培养每一个同学的创新精神,就必须以正面鼓励为主。初中学生具有很强的表现欲,同时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又有较强的自尊心,生怕在提问或作答时出现差错,被同学取笑。此时教师应具有较强的驾驱课堂的组织能力,善于寻找课堂的兴奋点,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支持学生独树一帜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说创造力人人都有,我们的学生个个聪明,教师要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个小小思想火花,或用亲切的言语或用会意的微笑、赞许的目光等身体
语言,及时给予肯定。即使有些是错误的想法、回答,教师也要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感受到劳动本身的乐趣。让创新的学习气氛充满整个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的热情鼓励,无疑是一种强大有力的催化剂,可以激励学生,活跃思维,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励评价的方式,可以用口头表扬,作业加分,发奖状,评选小能手等各种形式,对学生的参与及时给予肯定;也可以经常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以及虽然有缺点但有创意的作品。如我班有个同学平时作业不怎么优秀,雕刻作品也不怎么出众,但是在一次插花的构思创意中用二枝红色的玫瑰创意了一个很好的意境,我及时表扬了他的创新精神。从此以后,他的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在几次插花竞赛中他都表现出了很新的创意,作品也很具有欣赏价值。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明白了:教师要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如果在学习的路上给他们扶一把,给他们以激励,保护他们的奇思妙想,那么,他们会对学习充满着渴望,也在渴望中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精神,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成功和喜悦。
劳技课教学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手脑并用。学生的想象是很丰富的,思维是非常独特的。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增强创造意识,投身创造实践,探索创造途径,养成创造的习惯。总之,在劳技课上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使学生通过实践,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以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
勤工俭学负责人篇5
长沙县安沙镇安沙小学 文晓年
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对学生要从小就进行劳动教育。我想,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有无必要搞勤工俭学,已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有人认为,过去搞勤工俭学,是因为物质条件差,形势逼人,现在物质条件很优越,学生们搞勤工俭学没有必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的劳动观念和勤工俭学观念日益淡薄,出现轻视体力劳动和蔑视体力劳动者的现象。由于我们所面临的学生独生子女多,家庭过分溺爱,滋长了学生的‚娇、骄‛二气,劳动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劳动教育引入教学计划,逐步做到制度化、系列化。‛《国家基础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还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臵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这是我国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大举措。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要改变以‘学科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弊端,加强教育与社会生活、儿童生活的联系。‛因此,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成为当前小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由此将勤工俭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我们值得探索的一条新时期勤工俭学之路,通过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各种有针对性勤工 1 俭学活动,让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从小养成自理、自立和动手创造的习惯,懂得劳动的价值,初步培养协作能力,以及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势在必行!
一、创设勤工俭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环境,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小学阶段一种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儿童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很难区分清是哪一门学科的,它强调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整体发展,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根本价值取向。我们学校为了真正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落到实处,将勤工俭学渗透于教育教学当中。在上期开学初,我们就对每个学生进行了民意调查:现在的小学生指使不动,越来越懒,消费却越来越高,简直看不过去。我也曾经对我们学校的学生做过一项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大致如下:
①你每天的零花钱是多少?都用在哪些方面?
②你最喜欢的干什么?爱劳动吗?今后愿意当一位农民吗? ③你是否经常自己参加家务劳动呢? ④你能自己的事自己做吗?
⑤你在家里看到父母在干农活时,你能帮父母干农活吗?…… 通过调查统计,坚持参加自理劳动不足1/4,经常参加家务劳动只有15%-20%,能经常参加简单生产劳动的只有10%左右。我发现 有一种令人担忧的趋势: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很差,几乎没人愿意当农民、好吃懒做的现象十分明显;随着年龄增大,学生劳动习惯养成更是让人担忧;农村的孩子对各类劳动参与率低,那么城市应当更令人不可思议。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开发了学校综合实践课程,同时发挥家长学校的优势,建立了家校信息联系平台,要求班主任及时把学生的想法告诉家长,争取取得家长的配合。要求家长与学校配合,教育好孩子每天必须做哪些自理劳动和家务劳动,并鼓励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农活,家长不定期给予孩子以奖励零花钱的形式让学生明白劳动的意义。这样有效地把勤工俭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育延伸到了家庭与社会,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将勤工俭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初步明白环保就在生活中。
我们教育工作者当今所面临的对象是我国第一代的独生子女,他们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在长辈的呵护声中逐渐长大,但他们当中的一部分缺乏承受挫折的意志,面对外来的冲击力他们也许会像无头苍蝇,毫无所措。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克服了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重在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并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生活。小学综合实践课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小学综合实践课 堂教学‚回归生活和社会‛,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教育灌输。如我们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小手牵大手,环保伴我行‛ 的环保活动教育,教育学生学会处理生活垃圾,初步明白共同治理社会环境的人人有责。我们学校就结合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将勤工俭学渗入其中,要求学生与家长签订参与社区的环境保护的承诺书,并发放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与孩子一同参与社区的环境和家庭环境的清理工作。并将清理的垃圾分好类,能回收的就有学生自己处理回收,这样既处理了生活垃圾,有开展勤工俭学创了收,使学生明白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有益身心,进一步是学生明白公众意识与责任才能使环境得到保护。在学生的个人生活中,要求家长尊重学生的自主权,有的放矢让学生自己尝试生活的点滴。如:要求学生自己整理房间、自己洗洗小件衣物、自己做一个摄影套餐等。并在综合实践课表演展示,学生在课堂上能跃跃欲试,侃侃而谈。那场景不能不让你感到:你在实施幸福的教育,你在享受教育的幸福。
三、将勤工俭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坚持育人为本。勤工俭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相结合,只有着眼于学生实践意识的养成,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学生才会在体验与探究自然中不断成长,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完善自己。
勤工俭学活动也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保障,历来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重视,但是长期以来小 学勤工俭学活动尚未科学、规范化,在工作中实际开展尚未不足,我们也不禁产生了迷茫,特别是农村小学,建立一套科学的勤工俭学制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勤工俭学具有双重效益,即育人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在以往的活动中,由于指导上的偏差或认识上的模糊,对于发挥勤工俭学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上出现了许多实际中的失误。我认为当今的勤工俭学只有发挥育人的功能,才能达到应有的目标。追求经济效益,怎么赚钱怎么搞那是过去的误区,结果钱是赚了一些,但是却将育人的功能臵之脑后,甚至与育人功能相悖道。比如,有的学校搞小捡拾中学生出现偷窃嫌疑,有些学校以勤工俭学为名变相收费,这样的勤工俭学得不偿失。所以今天必须以育人功能为主,失去育人功能的勤工俭学不如不搞。当然,在这一前提下,尽可能增加收益,实际上这两方面也是统一的。如我们学校在进行勤工俭学活动时,根据学校实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学校将校园内的绿化区分到班级,定位班级勤工俭学活动区,负责除草、施肥等管理,管理好班级给予奖励,这样既减少了学校劳务费的支出,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一定劳动能力。这是我们还定了班级课桌椅及公物管理区等,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责任,学生们损坏公物的现象没有了,都产生一种无形的竞争,都希望自己的责任物不受到伤害,良好的校风也自然形成。通过勤工俭学活动,发挥勤工俭学的双重效益,我们发现了更应该注重的是能培养学生品质,增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素质。
四、将勤工俭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培养孩子勤劳、朴实的品质和创新精神。
江泽民主席说:‚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要人才,而人才就要靠教育。‛因此,从新探究小学勤工俭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功能,及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小学教师如何树立创新教育观,就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培根曾经说过:‚学问并不把它们本身的用途教给我们,如何运用这些学问乃是学问以外的、学问以上的一种智慧。‛这里所说的‚智慧‛就是对科学方法的把握。达尔文也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可见方法在能力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培养小学生朴实的品质和创新能力,必须引导小学生探索创新方法。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育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亲历体会勤工俭学也可在学习、生活中得到施展。鼓励每一位小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学会关注学习过程中自身的变化;采用灵活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激发小学生的创新兴趣,掌握创新方法,使之形成创新能力。从而使小学生直接体验,就是学生亲身感受、亲自动手。通过动手、动脑操作悟出道理,达到内化主体的目的。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才会得到培养和发展。同时我们也要明白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较差,教师要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条件和帮助,尽量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他们的创新成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创新美。在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学 校每班每周、学校每月都有主题活动。如文娱活动、体育活动、手工活动等。教师及时帮学生总结活动中创新精神的点滴经验,好的经验要大力表扬、宣传,使学生逐渐树立起‚我会创新、我能创新‛的信心和勇气。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突出地把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摆到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必须把握在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及时融合各学科之间的知识相辅相成与拓展,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体现综合实践活动关注的焦点: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哪些才真正是学生的问题或我们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因此,将勤工俭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内容的选择上应立足于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并使其成为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环节。妥善处理勤工俭学与综合实践活动及各学科领域的关系,既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又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课题。
上一篇:研修活动总结精彩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