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观看央视春晚观后感(通用10篇)
春晚节目丰富多彩,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结合,传递了团圆与奋进的美好情感,令人心潮澎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优秀范文“2025观看央视春晚观后感”,希望您喜欢。
2025观看央视春晚观后感 篇1
文化传承之光
——2025 年央视春晚观后感
除夕的夜晚,央视春晚舞台上的华光异彩,照亮了无数家庭的团圆时刻。2025 年央视春晚,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耀眼光芒。
从开场的热闹氛围起,便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戏曲节目《声动梨园》宛如一场戏曲文化的大观园,将京剧、婺剧等多种剧种汇聚一堂。演员们一招一式尽显功底,那细腻的表演、悠扬的唱腔,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领略到戏曲艺术从历史深处走来的独特韵味。这不仅是一场表演,更是对戏曲文化传承的有力推动,让年轻一代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一传统艺术瑰宝,感受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与审美情趣 。
语言类节目也巧妙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小品中对传统礼仪、道德观念的展现,以幽默诙谐的方式传递着尊老爱幼、诚信友善等传统美德,在欢声笑语中,让观众深刻领悟到传统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深远影响。这些节目就像生活的一面镜子,映照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延续与传承。
舞蹈节目同样不遗余力地展现传统文化之美。《太平有象》以古典舞的形式,将传统祥瑞元素与优美舞姿相结合,舞者们的轻盈跳跃、灵动旋转,生动地诠释了传统文化中对吉祥如意的美好祈愿。通过舞蹈,观众仿佛看到了古代文化中那些寓意深远的符号,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春晚也面临着挑战。部分传统文化元素在节目中的呈现方式较为单一,未能充分挖掘其背后的深层内涵,导致一些观众对其理解不够深入。此外,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让传统文化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更好地与国际文化交流融合,也是春晚需要思考的问题。
2025 年央视春晚在文化传承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希望未来的春晚能够继续深挖传统文化宝藏,创新呈现形式,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坚固桥梁。
2025观看央视春晚观后感 篇2
“巳巳如意,生生不息”,2025年的春晚在这美好的主题中拉开了帷幕,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也让我在欢笑与感动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除夕夜。
今年春晚的开场视觉秀《迎福》瞬间点燃了全场的热情,绚丽的灯光和精彩的表演,仿佛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祥瑞与喜庆的世界,寓意着新的一年福气满满。
传统文化类节目是今年春晚的一大亮点。舞蹈《喜上枝头》以宋画为背景,舞者们在如画的舞台上翩翩起舞,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的美好画卷之中,感受着古典美学的独特魅力。而《借伞》这个节目更是别出心裁,以《白蛇传》经典桥段为引,串联起京剧、粤剧、川剧、越剧四大剧种,在精彩的“误会”情节中传递了“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寓意,同时也展现了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
语言类节目同样精彩非凡。沈腾、马丽主演的小品《金龟婿》以“提灯定损”等社会热点为切入点,用幽默诙谐的方式讽刺了不良现象,让我们在欢笑中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它提醒着我们要关注身边的问题,传递正能量,共同营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还有《花架子》《点点关注》等小品,也都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生活中的点滴,有欢笑,有感动,让我们看到了普通人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在今年春晚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张艺谋执导的创意舞蹈《秧bot》将传统扭秧歌与机器人舞蹈相结合,传统的秧歌舞步与现代科技元素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展示了中国科技与文化的交融,寓意着传统文化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不断创新发展。甄子丹的武术表演《笔走龙蛇》以刚柔并济的动作设计,重新诠释了“武”与“舞”的边界,让我们感受到了武术这一传统文化瑰宝的独特魅力与现代活力。
此外,今年春晚的分会场设置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湖北武汉分会场的《星汉耀江城》展现了楚文化的深厚底蕴;江苏无锡分会场通过评弹与江南景致的结合,传递出浓浓的“家国情”;西藏拉萨分会场的《格桑花开》则呈现出了独特的高原风情,让我们领略到了中华大地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
2025年的春晚不仅是一场晚会,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它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在新的一年里,我也要像春晚所传达的“生生不息”的精神那样,努力学习,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5观看央视春晚观后感 篇3
情感共鸣的纽带
——2025春晚观后感
除夕之夜,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晚,是许多中国人的过年习俗。2025 年央视春晚,用一个个精彩的节目,编织起一条情感共鸣的纽带,将全国人民的心紧紧相连。
歌曲《难忘今宵》作为春晚的经典保留曲目,今年由新生代歌手重新演绎。熟悉的旋律响起,瞬间勾起了观众们多年来观看春晚的美好回忆。不同年龄段的观众,虽然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但在这一刻,都因这首歌曲而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它不仅是春晚的结束曲,更是连接几代人情感的桥梁,承载着人们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
语言类节目也通过对生活细节的刻画,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小品聚焦于家庭生活、邻里关系等日常场景,将普通人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展现得淋漓尽致。观众在欣赏节目时,仿佛看到了自己生活的影子,从而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这些节目不仅带来了欢乐,更让人们在欢笑与感动中,体会到亲情、友情的珍贵,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与美好。
《常回家看看》的翻唱版本,引入残障艺术家的表演,将歌曲中对家庭的眷恋之情升华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残障艺术家们用他们的真诚和努力,传递出坚韧与温暖的力量,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人性的美好。这一节目引发了全社会对关爱弱势群体的关注与思考,让人们在情感共鸣中,更加懂得珍惜身边的一切,积极传递爱与温暖。
不过,在追求情感共鸣的过程中,春晚也存在一些不足。部分节目对情感的表达过于直白,缺乏深度和层次感,难以让观众产生持久的情感触动。此外,如何满足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情感需求,也是春晚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2025 年央视春晚在引发情感共鸣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凝聚全国人民情感的重要平台。希望未来的春晚能够继续深入挖掘人们内心的情感世界,用更加细腻、真挚的节目,传递更多的温暖与力量,让这条情感共鸣的纽带更加坚固、更加紧密。
2025观看央视春晚观后感 篇4
于春晚盛景中,品时代新章
——2025春晚观后感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春节,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文化传承与情感寄托,是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而春晚,作为除夕夜的文化盛宴,宛如一面镜子,映射出时代的发展变迁,凝聚着全国人民的情感共鸣。2025年春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为我们带来了一场传统与创新交织、文化与情感共融的视听盛宴。
舞台设计是春晚给人的第一印象,2025年春晚的舞台堪称一绝。以“如意”为形,通过虚拟现实、裸眼3D等前沿技术,构建出如梦如幻的“如意幻境”。主会场与重庆、武汉、拉萨、无锡四个分会场通过5G技术紧密相连,打破了地域限制。重庆分会场的新能源汽车智控灯阵与无人机光影联动,展现出科技与工业之美;武汉分会场融合新派戏曲、杂技与楚乐,尽显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拉萨分会场的民族风情表演,展示了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无锡分会场的江南水乡韵味,勾勒出诗意的中国画卷。这些分会场的展示,让我们领略到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多元包容,也彰显了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团结。
节目内容更是精彩纷呈,涵盖了歌曲、舞蹈、相声、小品、戏曲、武术、魔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每一个节目都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开场视觉秀《迎福》,108组打铁花与40余种剪纸交相辉映,将各地的年味民俗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瞬间点燃了新年的氛围,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强大生命力。创意舞蹈《秧BOT》将传统秧歌与现代科技相结合,100台机器人与100名舞者共舞,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展现出创新的魅力,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无限可能。戏曲节目《声动梨园》汇聚10个剧种,50余位老中青少戏曲名家登台献艺,他们用精彩的唱段和精湛的表演,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戏曲文化,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春晚舞台上焕发出新的光彩。
语言类节目聚焦社会热点,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引发观众的共鸣与思考。小品《金龟婿》讽刺了现实生活中的利益至上现象,让人们在欢笑中反思价值观;《花架子》批判了形式主义,提醒大家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骗”“假”不留》通过生动的表演,向观众科普反诈知识,增强了人们的防范意识。这些小品情节紧凑,包袱不断,演员们的精彩演绎更是让角色栩栩如生,使我们在欢笑中对社会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歌舞节目同样精彩纷呈。王菲的《世界赠予我的》,她空灵的嗓音宛如天籁,将歌曲中的温暖与希望传递给每一位听众,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馈赠。陈奕迅携手奥运冠军演唱的《孤勇者》,激昂的旋律和他们充满力量的歌声,点燃了现场气氛,也让我们体会到拼搏与坚持的意义,激励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勇敢追求梦想,不惧困难。
2025年春晚,是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是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它不仅为我们带来了欢乐和感动,更让我们在欣赏节目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应如春晚所展现的那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勇于创新,脚踏实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025观看央视春晚观后感 篇5
春晚: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在阖家团圆的除夕之夜,春晚的舞台总是能将全国人民的心紧紧相连。2025年春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在辞旧迎新之际,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既承载传统,又拥抱创新的视听盛宴。
开场视觉秀《迎福》率先点燃了节日的气氛。打铁花在夜空中炸裂,迸射出的金色火花犹如繁星坠落人间,每一朵都仿佛在诉说着新春的祝福。剪纸艺术以灵动的光影形式巧妙呈现,十二生肖、连年有余等传统图案栩栩如生,不仅展示了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更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得淋漓尽致。李子柒、赵一博等嘉宾的加入,让古老的民俗文化与现代生活碰撞出奇妙的火花,让我不禁想起儿时和家人一起贴春联、剪窗花的温馨场景,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并非遥不可及,它就流淌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创意舞蹈《秧BOT》则将晚会推向了高潮。100台机器人与100名舞者携手共舞,场面震撼而新奇。机器人整齐划一的动作,精准流畅,尽显科技的力量与秩序;舞者们活力四射,手中红绸飞扬,洋溢着传统秧歌的欢快与热情。当机器人和舞者配合默契地变换各种队形,传统与现代的界限被打破,两者相互交融,绽放出令人惊叹的光芒。这不仅是一场舞蹈表演,更是一次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大胆探索,让我看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无限可能。
语言类节目向来是春晚的重头戏,今年也不例外。小品《金龟婿》中,沈腾、马丽等演员以精湛的演技,将现实生活中功利的婚恋观演绎得入木三分。那些夸张的表演和诙谐的台词,让我笑得前仰后合,可在欢笑过后,我也不禁陷入沉思: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我们是否真的应该被物质所左右?真正的幸福究竟该如何衡量?《花架子》则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讽刺了形式主义,让我明白,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需要脚踏实地,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真抓实干,才能收获真正的成果。
王菲的《世界赠予我的》,她空灵的嗓音如潺潺溪流,淌进我的心里,让我沉浸在生活的美好与馈赠之中;陈奕迅携手奥运冠军演唱的《孤勇者》,激昂的旋律点燃了我的热血,激励着我在新的一年里勇敢追梦,不惧困难。
2025年春晚,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它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让我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新的一年,我将带着春晚给予我的力量,在传承文化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在追求梦想的征程中勇于创新,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
2025观看央视春晚观后感 篇6
科技与艺术共绽
——2025春晚观后感
2025 年央视春晚,是一场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的视觉盛宴,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观看体验,也让我们看到了科技赋能艺术发展的无限可能。
舞台上,科技的力量无处不在。AR 技术、多媒体舞台和舞美设计的巧妙运用,让春晚的舞台成为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秧 BOT》节目中,机器人与舞者共舞,传统秧歌与现代科技碰撞出奇妙的火花。通过 AR 技术,虚拟的场景与现实的表演无缝对接,为观众呈现出虚实相生的独特画面,让传统秧歌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在科技的加持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魔术节目《画蛇添福》更是将科技与魔术表演完美结合。全息投影技术的运用,营造出神秘奇幻的氛围,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魔力的世界。科技不仅增强了魔术的视觉效果,还为魔术表演增添了更多的创意和想象空间,使传统魔术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实现了创新发展。
音乐节目也借助科技手段,提升了听觉体验。通过先进的音频技术,歌手的声音更加清晰、立体,观众仿佛能够感受到歌手就在身边演唱。同时,舞台上的灯光设计与音乐节奏紧密配合,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灯光的精准变幻,为音乐表演营造出更加震撼的氛围。
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并非一帆风顺。在一些节目中,过于注重科技的展示,而忽视了艺术本身的内涵,导致节目缺乏深度和感染力。此外,科技的应用也需要考虑到观众的接受程度和实际观看体验,避免因技术过于复杂而让观众产生距离感。
2025 年央视春晚在科技与艺术融合方面的探索值得肯定,它为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未来,希望春晚能够在科技与艺术之间找到更加完美的平衡,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艺术,创作出更多既具有科技感又富有艺术内涵的优秀节目。
2025观看央视春晚观后感 篇7
于春晚舞台,看传统与创新共绽华光
——2025春晚观后感
除夕夜晚,暖黄的灯光洒在客厅,一家人围坐,共享2025年春晚这场视听盛宴。窗外,烟花时不时绽放;屋内,欢声笑语不断。春晚,不仅是一场晚会,更是春节的独特仪式,承载着阖家团圆的温暖与对新年的期许。
开场大秀《迎福》,瞬间将我拉进浓浓的年味里。打铁花在夜空中绚烂炸开,宛如繁星坠落人间,又似金花漫天飞舞,每一朵都绽满了新春的喜悦。剪纸艺术以灵动光影形式呈现,十二生肖、连年有余等图案活灵活现,展示着民间智慧与美好祈愿。李子柒、赵一博等嘉宾的加入,让古老民俗与现代生活奇妙交融,我不禁想起小时候跟着长辈剪窗花、贴春联的场景,传统民俗的魅力在这一刻被无限放大,原来传承就在生活的点滴之中。
创意舞蹈《秧BOT》绝对是全场焦点。100台机器人和100名舞者携手共舞,场面震撼又新奇。机器人整齐划一,动作精准流畅,像训练有素的士兵;舞者们活力四射,手中红绸飞扬,洋溢着传统秧歌的欢快。当机器人和舞者配合默契地变换队形,我被深深震撼: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碰撞,竟能擦出如此耀眼的火花,这让我看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有无限可能。
语言类节目贴近生活,让人欢笑中深思。《金龟婿》里,沈腾、马丽等演员将现实中功利的婚恋观演绎得入木三分,那些夸张的表演和诙谐的台词逗得我哈哈大笑,可笑过之后,我不禁思考: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我们真的能被物质左右吗?真正的幸福到底该用什么衡量?《花架子》则讽刺了形式主义,让我明白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要脚踏实地,来不得半点虚假。
王菲的《世界赠予我的》,空灵嗓音如潺潺溪流,淌进我心里,让我沉浸在生活的美好与馈赠中;陈奕迅携手奥运冠军演唱《孤勇者》,激昂旋律点燃了我的热血,激励我新的一年勇敢追梦,不惧困难。
2025年春晚,是传统与创新的完美交融。它让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让我看到科技为艺术带来的无限可能。新的一年,我要带着春晚给予的力量,在学习中传承文化,在生活里勇于创新,向着梦想大步迈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
2025观看央视春晚观后感 篇8
文化盛宴,心灵触动
——2025春晚观后感
爆竹声声辞旧岁,烟花纷纷迎新春。在这阖家团圆的除夕夜,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满怀期待地等待着2025年春晚的开场。每年的春晚都是一场万众瞩目的盛会,它不仅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与回顾,更是对新一年的憧憬与展望,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欢乐与梦想。随着欢快的音乐响起,舞台上灯光璀璨,主持人热情洋溢地登场,2025年春晚正式拉开了帷幕,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就此呈现在我们眼前。
开场歌舞《巳巳如意》以其欢快的节奏和喜庆的氛围,瞬间将我带入了新年的喜悦之中。演员们身着华美的服饰,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用热情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传递着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和满满的祝福。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新的一年正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和希望。
在众多节目中,小品《小明一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以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琐事为蓝本,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喜怒哀乐。从日常的争吵到相互理解,从面对困难时的手足无措到齐心协力共同克服,每一个情节都那么真实,那么贴近生活。让我明白了家庭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一家人团结一心,就能战胜一切。同时,也让我意识到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要多花时间陪伴家人,珍惜与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刻。
而丁禹兮带来的歌曲《斗柄指东天下春》,则让我领略到了古代智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舞台上,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营造出了奇幻的场景,仿佛将我带入了一个神秘的时空隧道,让我在欣赏美妙歌声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现代科技的无穷魅力。它让我明白,传统文化并非是陈旧的、过时的,而是可以通过现代科技的包装,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吸引更多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去关注和传承。
周深与秘鲁国宝级男高音胡安·迭戈·弗洛雷兹合作演唱的《山鹰和兰花花》,则是一场跨越国界的音乐盛宴。两种不同风格的声音相互交织,相互辉映,仿佛在诉说着两个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这让我感受到了音乐是无国界的,它能够打破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将世界各地的人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传递着爱与和平的美好愿望。
2025年春晚,不仅仅是一场晚会,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次情感的共鸣与交流。它用丰富多彩的节目形式,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时代精神的蓬勃向上。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自己能像春晚所展现的那样,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在面对困难时,像家庭成员之间那样,团结互助,勇往直前;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够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一样,开放包容,友好共处。我相信,这场春晚将会成为我心中一段美好的回忆,激励着我在新的一年里不断成长,追逐梦想。
2025观看央视春晚观后感 篇9
传承与创新共舞,文化与情感交融
——2025春晚观后感
在除夕的温馨夜晚,阖家围坐,观看央视春晚已然成为中国人过年的重要仪式。2025 年央视春晚在延续传统的同时,也积极创新,以 “巳巳如意,生生不息” 为主题,将春节申遗成功的文化背景融入其中,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极具文化价值的视听盛宴。
传承文化,是春晚一直以来的重要使命。在 2025 年春晚中,传统文化的呈现无处不在。戏曲节目《声动梨园》打破剧种界限,让京剧、婺剧等经典剧种同台竞技,展现了戏曲文化的多元性与独特魅力,让古老的戏曲艺术在春晚舞台上重焕生机,勾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意。《栋梁》以建筑创演秀的形式,将传统榫卯结构与电子音乐相结合,凤凰传奇充满活力的演唱赋予古老工艺潮流生命力,让观众领略到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巧与智慧,这些节目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传承文化的生动载体。
创新则是春晚发展的动力源泉。2025 年春晚在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上大胆创新,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AR 技术、多媒体舞台与舞美设计的完美结合,让《秧 BOT》这类创意舞蹈实现了机器人动作与传统秧歌的虚实交融,营造出充满科技感与未来感的舞台效果,给传统艺术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幽兰》《太平有象》等舞蹈节目,运用现代芭蕾语言重构古典意象,在保留传统神韵的同时,融入当代审美,让古老的舞蹈艺术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观众面前,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春晚不仅是文化的展示平台,更是情感共鸣的纽带。《难忘今宵》由新生代歌手重新演绎,在保留经典旋律的基础上融入流行编曲,试图拉近与年轻观众的距离,让这首陪伴国人多年的歌曲焕发出新的活力,勾起不同年龄段观众对春晚的共同记忆。《常回家看看》的翻唱版本引入残障艺术家表演,将个人对家庭的情感升华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引发了全社会对关爱他 人、传递温暖的共鸣,体现了春晚对社会情感的深度挖掘与积极引导。
在创新的道路上,春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部分节目过度依赖技术,而忽视了艺术本身的内涵,如魔术《画蛇添福》,虽然借助全息投影增强了奇幻感,但表演内核显得单薄,让观众感觉 “炫技大于内容”。在追求国际化与年轻化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节目与春晚本土化基调不符的情况,如美国乐队 OneRepublic 演出的《Counting Stars》,虽然展现了国际化视野,但与春晚的传统氛围略显格格不入。这提醒我们,在创新的同时,要把握好尺度,坚守文化的根基。
2025 年央视春晚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虽有不足,但依然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惊喜与感动。它通过丰富多彩的节目形式,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了创新的魅力,也引发了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春晚作为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宴,其价值不仅在于娱乐大众,更在于它承载着文化传承的重任,连接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情感。希望未来的春晚能够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更加完美的平衡点,继续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文化滋养与心灵触动,成为传承中华文化、凝聚民族情感的永恒舞台。
2025观看央视春晚观后感 篇10
岁末荧屏盛宴,新春希望启航
——2025春晚观后感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2025年央视春晚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这台陪伴着无数家庭辞旧迎新的晚会,如同一场盛大的文化庆典,不仅为我们带来了欢乐与感动,更承载着时代的记忆与未来的期许。在这个温馨的除夕夜,我与家人一同沉浸在这场视听盛宴中,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心中也涌起了许多别样的感受。
开场歌舞《巳巳如意》就以其欢快的节奏和绚丽的舞台效果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演员们身着色彩斑斓的服饰,载歌载舞,传递出满满的新春祝福,也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新年的喜庆与热闹。那一张张洋溢着笑容的脸庞,仿佛在诉说着过去一年的收获与成长,同时也对新的一年充满了美好的憧憬。这一刻,我深刻地体会到,春晚不仅仅是一场文艺演出,更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和追求的体现。
语言类节目向来是春晚的重头戏,今年也不例外。小品《借伞》将许仙与白娘子的经典故事进行了创新演绎,赵雅芝、叶童等演员的精彩表演,让这个充满浪漫色彩的爱情故事在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他们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和夸张的表演手法,逗得观众们捧腹大笑。在欢笑之余,我也被其中所蕴含的深情厚谊所打动。这个节目不仅让我们重温了经典,更通过现代的视角,传递出了珍惜眼前人、勇敢追求爱情的美好寓意,让我对爱情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另一个小品《小明一家》则以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琐事为切入点,真实地反映了当代社会的种种现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从家庭成员之间的日常争吵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再到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每一个情节都让我感同身受。这个小品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家庭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风雨飘摇,只要一家人能够相互关爱、相互包容,就没有什么困难能够打倒我们。同时,它也让我明白了亲情的珍贵和重要性,提醒我在今后的生活中要更加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多关心、多陪伴他们。
除了语言类节目,歌舞类节目同样精彩纷呈。《潮起舞英歌》将潮汕地区的传统英歌舞与现代舞蹈元素相结合,刚劲有力的舞蹈动作、激昂澎湃的音乐节奏,展现出了中华民族勇敢无畏、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舞台上,演员们身着鲜艳的服饰,手持英歌槌,尽情地舞动着,那震撼人心的场面让我不禁为之动容。这个节目让我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我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而创意节目《栋梁》则给我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节目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榫卯、斗拱等元素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通过虚拟与现实的完美融合,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和魅力。凤凰传奇的演唱更是为这个节目增色不少,他们富有感染力的歌声与精彩的表演相得益彰,让我在欣赏节目的同时,也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个节目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不仅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加精彩的艺术体验,更能够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2025年春晚,不仅是一场娱乐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次情感的交流与共鸣。它通过丰富多彩的节目形式,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发展成就,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正能量。在这个特殊的夜晚,春晚陪伴着我们度过了一个欢乐、温馨的除夕夜,也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充满了希望和力量。
展望未来,我相信,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如同春晚所展现的那样,怀揣着梦想和希望,勇敢地迎接生活中的挑战,不断追求进步和成长。同时,我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关注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它们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创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