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邓小岚事迹及颁奖词 邓小岚感动中国度人物事迹【汇编5篇】
邓小岚事迹及颁奖词【第一篇】
3岁前,邓小岚都被寄养在马兰村附近的老乡家里。长大后,她追寻父亲的足迹回到马兰村时,已是1997年了。受母亲的影响,邓小岚自小热爱音乐,2018年她在接受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说:“小时候我妈妈就爱唱。高二那年他们给我找了老师学小提琴,到了清华我接着学,加入了清华的乐队。”
1970年从清华大学化工系毕业后,邓小岚分配到山东泰安制药厂工作,她先是教厂里的女工拉琴,后来又教她们的孩子。1995年她回到北京,4年后从北京市公安局退休。
2004年,在《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任职的邓小岚再次来到马兰村。“当时我和日报的老人在一起,想让村里的孩子给我们唱个歌儿。结果发现孩子们竟然不会唱歌,连少先队队歌也不会。有一两个孩子会唱国歌,但也唱得听不出来是国歌。”
就是这次偶然的经历,使她萌生了为马兰村孩子教授音乐的想法。在她看来,唱歌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如果一个人会唱歌,在生活中无论他高兴、难过还是受到挫折的时候,音乐会是他的一个最好的朋友。
为孩子们打开音乐的世界。
18年来,邓小岚把马兰村当成了自己的另一个家,从手风琴、竖笛到小提琴、大提琴、吉他,从“小燕子,穿花衣”到《欢乐颂》《雪绒花》,邓小岚为马兰村的孩子打开了一个音乐的世界。
2011年保阜高速开通前,邓小岚需要一早从北京坐火车到河北定州,再换乘两次汽车才能到马兰村,抵达时常常已是傍晚。
在马兰村采访的时候,记者在邓小岚的房间内能看到最多的就是乐器和乐谱,而日用器具和摆设上的装饰都有音乐元素,连屋外的栏杆都是五线谱的样式。
马兰村村委会主任李士伟介绍,马兰村作为行政村曾一度名为岔河村,邓小岚的到来使马兰村的名字被越来越多人知晓,村名也跟着变回了马兰村。在邓小岚的影响下,马兰小学有了音乐老师、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由马兰村孩子们组成的“马兰小乐队”远近驰名,多次赴北京演出。2011年,讲述马兰村故事的纪录片《马兰的歌声》揽获多个奖项,被誉为中国版的《音乐之声》。
刚开始支教不久,邓小岚就用自己和向亲友筹来的钱为马兰教学点翻修了校舍。在她的倡议下,村里为每家每户改建了屋内的冲水式厕所。村口建起了和邓拓和老乡在一起的雕像——“军民团结抗战”,介绍《晋察冀日报》史的展览室也应运而生。
邓小岚在2013年发起了马兰儿童音乐节,至2019年一共举办了四届。在第四届马兰儿童音乐节上,已有多支专业的表演团体亮相,不同肤色的艺术家共同唱响“马兰的歌声”,为小山村带来了“国际范儿”。
孜孜不倦18年,她这样解释初衷。
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父母的志向和经历深深影响着邓小岚。她曾向记者谈起自己入党的经历。入读清华大学前后,邓小岚两次递交过入党申请书。她坦言,虽然父母都是老党员,但没有给她提过什么要求,“我觉得他们都是中国共产党队伍里的战士,我也要做这支队伍的一个战士。”
特殊的历史时期曾给她的家庭造成很大冲击,但邓小岚说,她对党的信任和感情从未改变,这也是父亲和母亲自始至终对她和弟弟妹妹的叮咛和教育。
十几年如一日的奉献,邓小岚不求回报,却真真切切地改变了大山里孩子们的成长轨迹。2021年9月,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筹备期间,就是在马兰小学,马兰村所在城南庄镇的孩子用一天时间征服了北京冬奥组委,获得了登上冬奥会开幕式舞台的机会。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孩子们组成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练习合唱、学希腊语,终于在2022年2月4日的晚上惊艳了全世界。
关于自己孜孜不倦到马兰村支教的原因,邓小岚这样对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说:“父亲和母亲的青春都是在这片土地上度过的。在生活方面,那当然是他们一生中最困难最艰苦的一段日子,但在精神方面,那又是他们一生中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段时光,因为他们在那时候把生死置之度外,对党对人民作出的贡献最多。”
她还说:“我相信美妙的音乐总能让人联想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在音乐陪伴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一定能够乐观、积极地对待生活。”
邓小岚走了,但她执着的付出已经改变了很多东西。她改变了孩子们的人生,改变了马兰村,改变了阜平,留下了冬奥会开幕式最动听的天籁之音,也留给人们无尽的怀念和不舍。
邓小岚事迹及颁奖词【第二篇】
邓小岚同志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一生都是为了教育事业不懈的奋斗。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品德,铸就了一生的伟大、一生的激情和家国情怀。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深入学习邓小岚的事迹,将其精神传承下去,用邓小岚的榜样启迪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第二段:认识邓小岚。
邓小岚于1931年出生在湖南省永州市,1951年参加工作后就走上了教育战线。他于1964年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骨干教师,在他的教育生涯中,他的教学方法深受师生们的欢迎。他关注学生的个性和情感,在教学中多教育、少灌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由、平等、自主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最终成为一名有品位、有思想、有素养的人。
邓小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展了多项先进的教学实践,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要目标,激发学生的自我的需求和欲望。他始终保持高度的文化品位和严谨的思辨精神,成果显著,被国家科委评为科技创新模范教师。
第四段:邓小岚的品质与精神。
邓小岚将一生献给了教育,他身上有一种理想信仰和精神追求,并具有宽厚善良、真挚友好等优良品质。他始终不忘学生第一的宗旨,通过自己的言行或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这一道道充满爱心、奉献精神的伟大史诗里得到启示和提升,尽管如此,他的学生始终都认为邓老师太过谦虚和自谦。
第五段:邓小岚精神的启示。
邓小岚是一位堪称为国宝级的人物,他在教育上的先进理念与方法,一直是我们教育者孜孜不倦地追求的目标。邓小岚以其极高的道德情操为师生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其精神也成为我们教育从事者所瞩目的重要目标。我们要在生活、工作中不断把他那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精神内化到我们的行为里,尊重师道和学道,以邓小岚为榜样,完善自我,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育人事业添砖加瓦,激发更多优秀的人才从事教育事业。
邓小岚事迹及颁奖词【第三篇】
2022年4月8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一个被追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的名字映入我的眼帘。带着好奇,我打开了关于她的报导。
她节衣缩食,把不多的退休金和精力全都花在山区小学教学上了。她给孩子们上课,教他们唱歌、画画,细到给孩子们剪指甲,理发。还深入了解山村情况,为改善乡亲们的生活出主意想办法……邓老师真正做到了关爱学生,甚至是关心爱护身边的人。
仅仅这些还不够,邓老师还用歌声帮助孩子走出大山,从2017年到2022年,每年她们在北京和马兰之前往返十来次,一个来回就是600公里,但他们迎难而上,最终站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舞台上,孩子们的声音如同天籁,从声音发出的那一刻,他们打动了全世界。
邓老师用歌声陪伴孩子们的童年,而童年能够点亮一生,如同马兰花扎根在美丽的山村,生生不息。马兰花生生不息,教师的队伍也日益壮大,一颗水滴落入水中可以泛起涟漪,无数颗水滴凝聚力量,一定能激起千层浪。
邓小岚事迹及颁奖词【第四篇】
[导语]:“伟大母爱,至死不渝”——邓小岚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她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向她学习,更好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中,用爱心灌溉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邓小岚,广西大学附属中学的一名美术教师,因为患有癌症,无法正常工作,但她仍旧坚持每天到学校去,一直坚持教学。她无怨无悔、甘于奉献,在学生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后,她的病情恶化,学校请假期届满后,她仍然坚持回来教学,直至晕倒。她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教师这个职业的伟大与荣耀。
第二段:教师应该有的担当。
邓小岚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者。当我们进入这个行业时,我们也要明确我们的使命和担当。每一位教师,都是学生的引路人和启蒙者,正如邓小岚一样,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教学生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关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体贴。
第三段: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如此之大,要像邓小岚一样去关爱每个学生,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特长与优秀,让每一个学生都爱上学习,自觉学习。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够像邓小岚一样给予鼓励和指导,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成长。
第四段:坚持教书育人。
崇尚邓小岚精神,需要在教书育人的基础上加强领导力、管理力和沟通力等能力的提升。作为教师,应该主张“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理念,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从而在性格、学习、情感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教育。
第五段:教育的意义。
邓小岚是一个出色的教育家,教育是她的生命,也是她的荣耀。教育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教育对我们未来的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邓小岚虽已远去,但她的事迹仍然在学生心中发扬光大,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做一名教师的义务与使命。
结论:邓小岚的事迹教给我们许多,她的精神、她的爱心、她的忍耐、她的毅力、她的勇气,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模仿的。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始终以爱心、责任心和担当义务的精神投身教育事业,让学生们能够得到最好的教育和帮助。
邓小岚事迹及颁奖词【第五篇】
邓小岚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子,但她却选择了放弃优渥的生活条件,前往偏远的地方去支教。在这段经历中,她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体会,也使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信仰。这个故事鼓舞人心,让人深受感动,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下邓小岚支教事迹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适应环境。
邓小岚支教的地方是一个偏远的乡村,那里的经济和文化水平都比较低,她需要适应那里的生活环境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孩子们建立亲密的关系。在她的支教过程中,她从身边的老师和年长的同事中汲取了很多的经验和智慧,学习中文,了解当地的教育体制和传统文化,让自己真正融入到那里的生活当中。
第三段:与孩子们相处。
邓小岚在支教期间,与当地的孩子们建立了亲密的关系。通过课堂之外的活动,如带孩子们去探访一些有趣的地方、帮助孩子们解决一些个人问题等,她建立了与孩子们之间的信任关系。她深刻认识到,生活经验,不断地提升个人修养,是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关键之一。
第四段:成长与反思。
邓小岚支教的过程中,她也发现了自己身上的短处。例如,不够严谨仔细,有时会粗心大意;没有充分把握时间,一些重要的事情不能及时解决等。在构思教案的过程中,她也深刻体会到,如何把课程设计得更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并引导孩子们去自主探索学习都是支教中最基本的素质。
第五段:结语。
邓小岚的支教体验,充分体现出了她的勇气、她的博爱、她的奉献……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她的支教体验道出了一个经验教训:教育是一项无比神圣的事业,它可以发挥强大的力量,不仅帮助人们逐步成长,还可以改变整个社区、整个国家的未来格局。
上一篇:关于蹲踞式起跑微课教学设计5篇
下一篇:2024年初三开学周记大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