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走进小岗村4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实用走进小岗村4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走进小岗村篇1
理学院赴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暑期社会实践团
走进小岗
理学院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践调研报告
理学院 光科1303王怡然
13272060
2015/1/29
2014年8月2日,一个水气淋漓的清晨,淡淡的薄雾氤氲于未睡醒的凤阳县,我们踏出憋闷已久的火车厢,沁人的新鲜空气扑鼻,就是这方柔情湿润的水土滋养了这方朴实的小岗人,却又磨不掉大包干的热血情怀。在这里考察了三天两夜,我们踏上了那方先辈们挥洒血泪的热土,倾听了村子里低声吟唱的史诗,我们共同抬头瞻仰,那刻满小岗精神的壮丽天空。
一、序言——最美的初见
小岗村隶属于安徽省凤阳县,位于滁州市凤阳县东部25公里处,距宁洛高速(g36)凤阳出口15公里。是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沈浩精神诞生地,全国十大名村之一,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安徽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你现辖23个村民组,940户、3970人,村域面积万亩,其中可耕土地面积万亩。
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按下鲜红手印,实施了“大包干”。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自强不息的小岗人创造出了“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的小岗精神。小岗村也由普普通通的小村庄一跃而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2004年,时代先锋,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沈浩同志到小岗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带领全体党员、民众进行新的创业,小岗村又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
2008年9月30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到小岗村视察。景点有“大包干纪念馆”等。
我们此行主要有三个目的:
1.了解小岗村大包干的历史,领略大包干的精神;
2.调查小岗的发展情况,跟随沈浩书记的脚步,学习无私奉献精神;
3.考察小岗的现状,并为小岗的发展与未来规划提出可行意见。
为了达到我们的实践目的,我们做了如下的安排规划:参观大包干与沈浩书记纪念馆,参观金小岗产业园、glg产业园、小岗葡萄园等产业园,并对多组居民进行入户实地调研,各个活动均达到了预期效果,我们了解了很多也学会了很多,下面我将从历史、发展、未来、畅想四个部分来讲述我们的收获。
二、历史——走进大包干
走进历史,大包干的激情依然映红了今天的小岗村,小岗不会忘记,每个按下红手印的名字上烙印着怎样的心酸与果敢,谁可以想象,3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的序幕,是于安徽省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村庄悄然拉开的?
这就是敢想敢干的大包干,这就是敢为天下先的小岗村。
我们的启蒙之行定于第一天的早上,实践团来到了位于小岗中心的大包干纪念馆,经过讲解员细细的讲解,我们跟随馆藏的老旧物件与详实的记录描写,追溯到了小岗的以前,了解了村子以溯源、抉择、巨变、崛起、关爱为主题的成长历程,与大包干思想孕育,发展的故事。
1978年冬,18位村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鲜红的手印。所谓大包干,就是包干到户,一般以农户为单位,在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组织和经营下,根据统一计划,承包一季或全年以至更长时间的生产任务。(释义来源于百度百科)于那个危险又疯狂的年代,文化大革命尚有余温,这无疑是冒险赌上身家性命的行为,在所有人举着小红本循规蹈矩的时候,小岗人第一个提出了改变。他们改进了大锅饭的模式,人人承包了自己的土地,从根本上改变了思想上的运作方式,提高了积极性。于是理所当然地,小岗富了起来,并开启了中国改革的新纪元。
那么什么是大包干的小岗精神?敢做敢干,敢为天下先,这是最佳的答案。他们以一颗果敢坚忍的心驻守于自己与亲人所熟稔的土地,无从畏惧且勇于改变,以一种破釜沉舟的方式为自己的生计闯出了光明,为中国的农村改革杀出一条元气淋漓的道路。这固然是农民们为生活所做的被逼无奈之举,但从更深层面上说上说,小岗精神体现了中国人的血性,在那个思想被奴役人云亦云的时代,这种勇气是多么的难能可贵。第一次的改变,让我们从还没在盲目崇拜中醒来的中国人中发现了觉醒的影子,新生的力量与开放的星星之火。
1978年9月,滁县地委召开全区四级干部会议。此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没有召开,极左路线和思想还没得到清算。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已经进行了几个月,两个“凡是”的观点正在受到质疑,各级干部群众的思想正在活跃起来。会上,许多公社书记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我国农业长期上不去,原因究竟在那里?一个公社上不去,两个公社上不去,为什么全区240多个公社都上不去?难道我们这些公社书记都是笨蛋吗?他们强烈要求地委解放思想,放手让下面干。干上去了不求表扬,干不上去自动下台。分组讨论中,来安县和天长县一些公社介绍了他们试行的包产到组、以产计工、小宗作物田间管理责任到人、超产奖励的责任制以及对基层干部按工作实绩进行奖励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引起了与会干部的极大兴趣。但这些办法在当时还属“禁区”,被称为“秘密武器”,只能暗中实行。会后,地委一方面把情况向省委第一书记万里作了汇报,一方面组织人员到这些社队进行调查。
早在1977年春,地委曾从抓年终分配入手,在全区推行了“一组四定”责任制,即“划分作业组,实行定任务、定时间、定质量、定工分”。这种责任制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不联产,不能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农民并不满意。不久,来安县烟陈公社魏郢生产队采取包产到组、以产计工、超产奖励、减产赔偿的办法,增产效果十分显著。1978年全公社许多生产队因大旱粮食减产,这个生产队却增产30%。天长县新街公社在抗旱中实行棉花管理责任到人、超产奖励的责任制,单产提高%。联产计酬责任制的出现和成功使地委的思想大大解放了一步,在万里的支持下,地委以文件的形式将几个典型调查报告印发全区,要求各县先在一个大队或一个公社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但是,文件下达后,各县纷纷要求扩大试点范围,许多社队干部群众上门争当试点。随后,一些不是试点的生产队也自发地干起来了。到3月底,全地区实行包产到组、包干到组、联产计酬的生产队已占生产队总数的%。
改变,是一个多么美丽又震撼人心的词语,我认为,就是这种渴望改变的念想,与敢为天下先的气魄骨肉融合,才促成了小岗今天的契机。大包干,是小岗精神的精髓,也是小岗人的精神食粮,支撑着老一代的人们度过了艰难的岁月,支撑着新一代的人们开眼看世界。
我们的实践团深深为之震撼,从纪念馆出来的时候没有人说话,我们都在想在这种极具影响力的精神支撑下,代代传承的人们会把今天的小岗发展成什么辉煌的样子,会又一次的,创造出怎样的奇迹。头顶是小岗的天,身边是小岗的脉脉流水,吃过了小岗的饭,认识了许许多多的小岗人,我们定会把这土生土长的小岗精神记于心间,大包干精神永驻于斯。
是大包干的思想解放了小岗,成就了小岗人。大包干,就是小岗的精神食粮。一位朴实的农民如是说。
三、发展——走进沈浩
大包干的热血从未冷却,时代的变迁却超乎了所有人的步伐 于是年轻的沈浩书记就成为了改变命运的契机与领军人物 一肩挑起发展的重任,一手撑起小岗的今天 走近沈浩,他的英魂一定从未离去,村民们再次摁下的红手印,颗颗都是他的碑文
2005年8月获“中国十大名村”荣誉称号。
2005年11月村党支部获“中国当代经济建设模范集体”称号 2006年10月获“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荣誉称号 2009年10月评为“中国百佳村庄网站”荣誉称号
这是沈浩书记在任时小岗所获得的荣誉,在沈书记逝世后小岗的荣誉称号更为铺天盖地。沈书记半辈子的辛苦劳作,为小岗的发展打了一个坚实的底子。在第二天的行程中,我们走进沈浩同志纪念馆,庄严肃穆的气氛瞬间席卷了每个人的心,我们都低下头来静静悼念我们亲爱的书记,沈浩同志。
沈浩,男,(),安徽萧县人,毕业于铜陵学院。198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省财政厅参加工作。2004年2月,作为优秀年轻党员干部,他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等职务。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1964年出生于安徽省萧县圣泉乡孙秦庄行政村。铜陵学院(原铜陵财专)1986届会计专业毕业,为安徽省财政厅派驻小岗村的选派干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在小岗村村民中享有很高的声誉。2004年到小岗村工作以来一直为小岗村的发展兢兢业业,先后为村里修了公路、为散居的二十六户村民集中盖了住宅楼并在村里成立了大包干纪念馆。
沈浩在小岗村住下来了,一住就是几年。处处为村里谋规划、办实事,大年三十还泡在村里,几年来一直租住在村民家中。
2004年,沈浩依托已建成的80亩葡萄示范园,通过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培育壮大葡萄特色产业,办起葡萄文化旅游节。现在,小岗村优质葡萄发展到600多亩,亩均纯收入3000多元,葡萄已成为小岗村村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人均增收2000元。2006年年初,沈浩从安徽科技学院首批引进3名大学生到小岗村创业,发展双孢菇生产,先后成立蘑菇、葡萄等产销合作社,不仅给村民们带去先进理念,推广种养技术,也解决了销售难题。同年,沈浩在村民大会上提出了酝酿已久的发展思路: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发展合作社”为龙头,整合资源搞适度规模经营。全村1800亩耕地,扣除前些年办的400亩葡萄园,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成立合作社。
2006年底,沈浩在小岗村任职三年届满,村民强烈要求把沈浩留下来,起草了一份言辞诚恳的挽留信,应用按下红手印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愿望。98颗鲜红的手印,感动了组织,也感动了沈浩。村民们派了十个代表,按下手印送到安徽省组织部、财政厅要求沈浩留在小岗村,再带领他们干三年。
办工业、兴商贸、科学种田,以市场经济的头脑发展种植、养殖和高效农业……六年来,沈浩为带领着小岗村做了太多的事。农家乐生态游促进小岗村振兴发展,“大包干”纪念馆每年接待各地游客万余人次……
2006年,小岗村跻身2005年度“全国十大名村”,2007年初,小岗村被授予“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一个美丽、和谐、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小岗重新向世人展示着它独有的魅力。
2007年,沈浩争取来资金,全村每户发两万元加盖2层楼房,修复自来水和广播电视等设施,兴建党员活动室、卫生服务中心和档案室。当年,3个居民小区200多户村民入住新居。2008年6月,小岗村快速通道正式通车。
2009年11月6日,江河含悲、小岗村动容。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年仅46岁。
“沈浩同志离我们很近,又很远。近,是因为他和我们很多人一样,有着相同的成长环境、内心情感;远,是因为他的境界与追求如此崇高。”《第一书记》的导演陈国星先生如是评价。在我们采访的居民中,均提到了沈书记的感人事迹,如今,沈书记的英魂一定还留在这里笑看小岗的万家灯火,我们都这么认为着,他的精神永远元气淋漓,存在于小岗的历史里,刻在每个人的心上。
四、未来——走进科技
沈浩书记倾其所有,为小岗塑下了发展的模子,但要打磨出一个光鲜的小岗,还需要科技的支持与力量,在高效与技术的比拼中,小岗人不会服输,走进科技,试验田悉心照料的苗子就如同小岗的未来式,生机勃勃势不可挡。
如果说大包干历史沸腾了我们的热血,那么这次的参观就是对于小岗未来的展望。
小岗的一早精神饱满,我们来到了金小岗产业园,现代化的设备与整饬的田地让人眼前一亮。经过讲解员姐姐热情细致的讲解,我们见识了小岗的骄傲——蓝莓、树莓与大樱桃的种植,先进的排风扇控制的温度冷热适宜,大棚的覆膜挫平了阳光的棱角,尽管不是丰收的季节,但我们从农民噙笑的脸上与油亮肥硕的叶间,看到了沉甸甸的希望。
凤阳县金小岗农业农林科技产业园是凤阳县引进的一家大型现代农业科技企业,该产业园是集科技、研发中心、工厂化育苗中心、标准化果树生产基地、旅游观光农业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计划总投资亿元,目前已投入亿元,完成了园区的整体规划、基础设施及苗木种植工作,建成中国大樱桃、蓝莓国家级研发中心和良种繁育基地300多亩,中国大樱桃、蓝莓、树莓标准化种植基地共2000多亩,万米葫芦观光长廊、香稻产业、薰衣草旅游产业等项目建设已初具规模。金小岗农业农林科技产业园区的建成对小岗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推进小岗村“美好乡村示范村”建设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走出棚外,一亩亩花田给以实干为基础的小岗村添上了浓墨重彩的浪漫,薰衣草、马鞭草、莲花池、波斯菊,我们陶醉在铺天盖地的熏香中,无法自拔。这便是小岗的观光农业发展的伟大成果。我们甚至看到了植物组织培养,这个出现在高中课本上的新鲜词汇对于现在的小岗来说已经不再陌生,科技,让始终缅怀过去的小岗鲜活起来,由传统农业到与时俱进的转变,告诉我们小岗的未来会有多么的光明,小岗的前景会有多么的鸟语花香。科技与实干经验相结合,创意与现有产业相结合,小岗已经脱离了单为生产而生产的模子,在沈浩书记的指引下,已经走上了多元化,经济化的道路。
这条大路定会越走越宽阔,越走越敞亮,我们在微微摇晃的花丛中,如是想。
五、畅想——走进小岗
老人们眼中闪着星光般的希望,说起小岗的过去,谈到小岗的将来,他们的眉梢眼角噙着笑意,仿佛在谈论着亲手带大的孩子。
我们利用中午晚上的空闲时间,对村子的老人进行了走访。我们紧紧围绕村子的历史、建设、规划等话题展开讨论,老人们十分热情,结合亲身经历,为我们具体讲述了大包干时期的艰辛历程,小岗村发展时期的突飞猛进,和村子的现状等等。
我们发现,尽管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的思想很理性很前卫,落实起来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小岗村民趋于老龄化,年轻人大多外出闯荡,走在小岗村的主干道上,路过的车辆及其稀疏,基本上只有游览车匆匆驶过,在我们下榻的酒店里,同样人影稀疏,尽管是淡季,但游客基本都是来社会实践的大学生。这就暴露了小岗村的一个重要问题,外表光鲜人气不足。同样的,我们就餐的餐馆、饭店基本是村里的老人在开,年轻人几乎不见踪影。外面的诱惑极大,闯荡的年轻人大多在繁华的城市安家落户,难以参与小岗村的城市建设,也就难以为小岗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所以我们在想,如何才能给小岗村留住青年吸引人才呢?首先是宣传力度的问题,小岗村的名号已经打响,中国发展第一村的金字招牌已经赤裸裸的摆在人们面前,同时我们应该制定一些优待政策与优化条件,并广泛宣传,通过现代化的手段来夺取大众的眼球,以此来吸引企业或青年知识分子与劳动力的入驻。其次,我们需要加强村子的基本设施与制度保障的建设,为人才的引入消除后顾之忧。
基本设施与制度保障的建设,这就是另外一个小岗村亟需解决的问题。教育、卫生、饮食、交通、住宿、医疗、娱乐,这是现代人生活殷实和美的必要条件,就像在没有wifi的地方久住我们会坐立难安一样,小岗需要解决硬件设施方面的问题,才会有发展高度的提升。我们的建议是,加速发展产业,把一部分拨款用来发展小岗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同时大力提高村子的民生建设,创造富强美丽文明和谐的模范村庄。
在小岗转了若干遭,尽管很多突出矛盾亟待解决,我们还是对小岗村充满了信心,就像老人们,在说起小岗村的未来时亮起了面孔,腾起了希望。
那些老人留守在这里,坐观小岗村的成长与起起落落,他们从未想过离开,他们的血脉已融入这片土地,他们生活在这里,也在这里微笑着满足地,慢慢老去。
六、结语——我们不会忘记
当过两天三夜的小岗人,依然不会说安徽话的我们却把这里当成了家园,历史铭刻着光阴,成长催人快步前行,我们的小岗定会把红色的精神贯穿于发展的脉络,细细雕琢,走进小岗,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一片铭记着过去的天,和这些勤劳勇敢的人们。
本文地址:http:///zuowen/
走进小岗村篇2
“走进青少年”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大唐阜新能源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陆君黛
为了进一步了解基层,贴近青年,更好地推动公司的共青团工作,大唐阜新能源化工工程有限公司团委按照团市委《关于深入开展“走进青少年”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并对青年员工的思想状况、关注的热点问题等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大唐阜新能源化工工程有限公司团委于2010年4月27日得到阜新团市委批复,正式成立。并于当年5月14日召开了共青团大唐阜新能源化工工程有限公司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公司团委。下设公司本部团支部、多伦分公司团支部和克什克腾项目部团支部。现有35岁以下青年84名,其中团员66名,团员青年已成为公司发展的骨干力量。
二、调研形式及方法 公司团委以“深入了解全公司共青团工作的现状,全面把握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脉搏,提高共青团组织对企业发展规模和发展力度的适应性”为目的,坚持每季召开一次团委会,各团支部每月召开一次支部团员大会,研究、分析、部署团青工作。同时团委书记、委员不定期地深入到青年当中,以座谈会、现场交谈等形式了解青年员工思想动态,掌握基层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预见性,使今后的工作更能贴近团员青年的想法和要求。
三、当前青年思想状况
从与青年员工的交谈中来看,公司青年思想的总体状况良好,呈现出务实争先的思想脉络和健康向上的整体趋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公司发展 广大团员青年从根本上认识到没有企业的发展就没有个人的发展,个人的发展与企业的腾飞紧密相连。他们非常珍惜公司当前来之不易的发展局面,也非常热爱、拥护我们的企业,愿意为公司献计出力。虽然公司现在还在发展中,但是所有青年员工积极面对每天的工作,以最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做到了不怕苦不怕累,甘于奉献。他们相信公司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自己的上升空间也很大,个人成功的机会很多,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团员青年敢想、敢干、敢闯的拼搏精神。
2、关心自我价值
公司为广大青年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青年员工们也急切地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抱负。他们迫切要求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渴望能继续学习、不断深造,渴望实现人生价值。在工作中,青年员工做到认真向师傅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积极的工作态度,认真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奉献青春和力量。
3、积极参加团组织各项活动
大多数团员青年能够响应团委号召,积极参加团委及团支部组织的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新创效活动以及各种培训教育、文体活动,紧紧围绕在团委这个青年大家庭中。
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公司团委成立时间较短,基础管理工作较薄弱。为促进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团委从“三个加强”入手,注重对工作的过程管理,使共青团工作日益规范。
(1)加强制度建设。团委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青年工作的制度体系,牢抓基础工作水平和规范性。团委成立以来共制定和完善了《团支部工作条例》、《团课制度》、《青年突击队工作条例》等11项共青团工作制度,使工作做到了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2)加强动态考核机制。公司各团支部成立时间短,团干部人员新,工作经验不足,按照能化公司《团支部标准化建设“样板间”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了《团支部工作季度考核办法》,对团支部工作的组织建设、基础工作、宣传教育、日常工作等4个方面进行考核。考虑到公司本部与各团支部的距离较远,不便于对团支部基础台帐的检查,团委编写了《团支部工作手册》,通过团支部每季填写并上报手册来检查团支部工作。同时,每季度召开专题会议,对团支部考核情况予以点评,并给予团支部相应奖惩,激励了团支部工作的规范化运作。
(3)加强人员培训。公司各级团干部大都是从未从事过团青工作的青年同志,为进一步引导团干部扎实开展团青工作,不断提升团干部的业务能力和个人修养,团委加强了对团干部的业务知识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培、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针对共青团工作实务,共开展培训指导工作8次,对团干部提高工作水平、增强工作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2、青年员工多理论,少经验。我公司呈现领域新、岗位新、人员新、青年多的特点,团员青年在公司发展的特殊时期被赋予了更重的担子、更多的锻炼机会、更快的成才期望,但年轻人虽然勇气可嘉,信心有余,但在经验、阅历上还是有所欠缺,更需要在实践中继续历练,进行传帮带,方能担当重任。针对这种情况,公司深入推进了“拜师学技,岗位成才”师带徒青蓝工程,并卓有成效。该活动启动于2010年7月下旬,公司82名员工参加了拜师仪式,师徒结对41对,签订师徒协议164份。在去年启动仪式的基础上,今年我们注重了活动的深化和过程控制。通过召开总结表彰会,表彰师徒,典型经验交流,征集师徒心得,开展技术比武、技能鉴定等活动对青蓝工程进行深化,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
果。管理岗位学徒已经熟悉岗位业务,能够独立完成本岗位工作,基本达到岗位要求。在检维护一线的技能鉴定中,26名青年员工已具备了中级工水平,比例占到了参加鉴定青年的55%。同时,“拜师学技,岗位成才”师带徒青蓝工程相关消息在中国共青团网刊登,宣传报道了公司在青工成才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及取得的成效。
3、团员青年存在流失现象。我公司点多、面广、线长,检修维护一线都在内蒙高寒地区,且生产生活条件较差。青年员工一是认为工作条件艰苦,与上学时优越的物质人文环境比较相去甚远;二是有的新分学员认为专业不对口,发挥不了作用,想到适合自己的单位去发展;三是有的因个人婚恋问题难以解决而不得不离开公司。针对这种实际情况,公司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帮助青年员工树立信心,踏实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快乐成才”。
(1)深化形势任务教育,增强青年使命感。青年员工思想活跃,求知欲强,需要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展形势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可以不断加强团员青年的爱岗敬业精神,引导青年职工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团委组织了观看“红色电影”、读“红色经典读物”、“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教育等一系列活动,公司广大团员青年通过参与各项活动,在寓教于乐中体会到了作为团员青年的责任感和带头作用,增强了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公司
还坚持每季开展团课教育,大力宣传公司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教育和引导团员青年树立信心,使青年们加深了解了公司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明确了青年人的发展方向、奋斗目标。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团委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强大动力,以庆祝 “五四青年节”为契机,带领青年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引导青年员工创先争优活动,岗位成才。“争当青年先锋,岗位快乐成才”倡议签名、“团旗飘起来,团歌唱起来”、观看红色电影《我的1919》等活动的相继开展,激励了公司全体团员青年投身检维修和工程施工的斗志,焕发了青年生力军的蓬勃朝气。
(2)大力选树青年“典型”,发挥模范带动作用。团委立足公司实际,充分发挥先进青年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在“五四”前夕,召开了“五四”表彰大会暨师带徒青蓝工程总结表彰会,表彰了优秀团员、青年岗位技术能手、青蓝工程优秀师徒,在青年中形成了影响力。并利用公司三大媒体宣传优秀青年事迹,在展示青年风采的同时,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在团员青年中自觉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先成才的氛围。
(3)以特色的企业文化培育员工。2010年4月和10月,我公司先后完成了企业文化视觉、理念、行为三大识别系统的科学定位。为使企业文化在全体员工中入脑入心,达到文化育人、文化聚力、文化塑形的目的,公司用新举措传播,浓氛围熏陶,使员工从“知”到“行”,实现文化入位。一是用“物化”的理念,营造“文化”的环境。为了
使公司宗旨、使命、愿景、企业精神等11条企业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公司在员工工作、生活中经常看见、接触的建筑或用品上做文章,用“物化”的理念营造文化环境。最具特色的是公司将企业文化理念配上一些精美的图片,以屏保的形式在办公电脑上展示,让员工在工作间隙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做到常看、常想、常励。这种生动形象、富有现代气息的宣传小平台,令人耳目一新,收到了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教育效果。二是人手一册《企业文化简明读本》联系生产经营和员工队伍实际,将理念、行为两大识别系统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予以解读、拓展,出版了《企业文化简明读本》,并颁发到每一名员工手中,在员工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培训宣讲活动,真正形成了员工的可读物、必读物、爱读物。同时,该读本还作为入职培训的首要教材,对新入职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加快了企业文化传播。三是优化形象,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大力推广落实《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s手册》,优化外在环境,营造和谐统一的氛围。今年投入资金50余万元,优化统一了各基层单位、代管单位的视觉形象,大到企业标识、形象柱、司旗,小至宣传栏、厂区路牌、建筑设备标牌等,形成了统一的、规范的、浓厚的文化环境,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增强了员工的自豪感、归宿感,培养了员工的企业主人翁意识。
(4)丰富青年业余生活,开展青年员工喜闻乐见的活动。为培育青年员工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增强青年员工对公司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激发青年立足岗位、勤奋学习、建功立业的热情,开展了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五小”活动,青年员工共提出“五小”项目共20项,切实激发了青年员工在工作中思考的积极性。针对各基层项目大部分处于内蒙高原地区,常年气候冬长夏短,开展活动有效时间短的特点,充分利用7-9月份天气较好的有利时机,由公司工会和团委共同组织开展了富有自身特色的“今天我们是主角”暑期系列活
动。其中,团委组织开展的“三标”体系认证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诗文朗诵会等大型活动进一步丰富、活跃了基层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
走进小岗村篇3
布尔津县“走进青年”工作调研报告
为确保自治区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进一步推动形成“全团抓研究、抓改革、抓落实”的氛围,根据团中央、自治区团委有关要求,今年在全县各乡镇团组织继续开展“走进青年、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大调研、大宣传活动。8月27日至31日,布尔津团县委书记库力曼、副书记王立丽、帕提古丽分别到四乡两镇向乡镇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宣讲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坚定信心。先将工作调研报告如下:
一、共青团基本情况及数据
布尔津县辖4乡2镇63个行政村,总人口万。全县共有6个团委、个团支部,名团员。
二、共青团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布尔津团县委在地区团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党委的关怀支持下,在各乡镇团委的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各族青年讲文明、树新风。
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继续加强民族团结,保持彼此之间深厚的友谊,引导广大青年爱国家,加强民族团结。开展现代文化与青年同行主题活动。一是开展“迎五四”篮球赛、农牧民运动会等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全乡人民群众的生活,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基础。二是在三月八日来临之际,各团支部通过不同文艺活动庆祝三八妇女节。三是成功的开展了民族团结演讲比赛。四是在法规宣传月联合统战,举办一次“宗教基本知识和政策法规”大宣讲活动。五是在雷锋月活动开始雷锋活动。六是扎实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广泛开展融情结对,深入推进融情实践,打造融情文化。七是开展共青杯乒乓球比赛。八是开支共青杯足球赛。九是开展爱心一元捐活动等等。
贯彻执行助力行动,团县委积极整合资源,协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结合“万名农牧民党员能力建设”工程等,广泛开展团员青年的培训工作,促进团员青年就业创业。共计开展汽车维修、中式烹饪、工艺编结、装饰装布等培训班40余场次,培训劳动力千人,转移劳动力千人次。
高度重视牵手行动,布尔津团县委高度重视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牵手行动”工作,成立以布尔津县人大副主任、综治委副主任康振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结合这项工作内容制定了《布尔津县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牵手行动”实施方案》,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工作,成立摸底排查工作组,以村为单位,利用年初的时间对全县4类重点青少年进行排查。继续完善这项工作。以“活力攻坚年”为重点,“一月一活动,一人一技能”及时开展,信息录入及时准确,建设好农村青年之家、社区志愿者工作站并发挥作用,确保基层团组织有阵地、有活动、有作用。进一步突出了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结合团统工作,对团员青年数量进行一次梳理和摸排,每年都新发展了各村新团员。
团干部定期走访入户,开展了青年思想状况调研并记录。入户调查团员和青年对基层工作的满意率并统计。坚持走进青年,转变作风,进一步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以优良作风促进各项工作得到扎实有效的落实。
三、贯彻团中央十七届四中全会
共青团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后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共青团深化改革工作。县团委应当做好桥梁作用,就是既要把党的主张转化为青年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又要把青年的呼声集中有序地反映给党和政府。团要管团,就是要进一步管好各村的团组织,多搞活动,激发他们的活力;进一步管好团的干部,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和作风建设,推动团干部经常化、制度化下沉基层,真正成为青年的朋友,成为青年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进一步管好团员队伍,着力提高团员先进性和光荣感,充分发挥团员的模范作用和对青年的凝聚作用。同时,要以党建带团建,把团支部的整顿和建设作为各地党支部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统一安排、统一落实。要结合党建层层抓点,层层示范。采取多种培训及自学等方法加强对团支部成员的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思想、开阔视野、明确任务、掌握最新工作方法,使他们尽快成为共青团工作的行家里手。
四、推进重点工作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及意见建议
(一)团员青年对共青团组织的诉求
1、组织青年进行技能培训。
2、帮助青年就业或者就业辅导。
3、给予资金上的帮扶。
4、组织青年进行交流活动。
(二)基层团组织对共青团改革创新的意见建议
围绕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共青团的改革应因地制宜,特别是对基层共青团组织开展经常性的调研、对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进行弥补和解决。
(三)基层团组织在推进重点工作过程中好的经验做法 团县委联合其他部门一同开展重点工作。在文化活动中联系县直机关、额和社区等一同组织青年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在开展牵手行动等活动时,联合司法、公安、民政、妇联等站所一同开展。整合资源、合理分工,共同开展工作。团县委和乡镇团委及各支部紧密联系,将团的工作纳入到团县委的整体工作中去,做好青年各项工作。
(四)基层团组织在推进重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在推进重点工作中,存在农村青年人数明显减少,年轻人都被劳动力转移出去,去外面打工,村里仅剩的少数青年因为任务重也无法积极的参与各类活动中去,导致乡镇团组织工作不好干。
2、部分乡镇重视力度不高,团委书记、副书记或不熟悉本职工作,或简直其他工作而无法及时完成团内工作。
3、村团支部书记不熟悉工作,缺乏相关知识,对村内团员数、35周岁以下青年信息不了解,大部分村团支部会议未能及时召开,工作中没有将党建带团建列入纲要,没有专项经费。
4、每个乡拨出的1万元经费,各乡镇团委没有利用好,外加有些乡镇不支持乡团工作,从而导致工作开展困难。
综上,针对现工作存在的问题,各级团委应当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引导,以适合目标群体的活动为纽带凝聚青年。加强各级团组织的工作交流,深入基层考察,走进团优观摩,高度指引,实抓基层。
五、围绕四维工作格局、体现新疆特色,下一步做好团员青年教育引导和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团要管团”的四维工作格局来谋划和推进深化改革工作。凝聚青年,就是要突出思想政治引领这一灵魂,突出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这一生命线,突出青年社会组织这一伙伴,突出新兴领域青年群体这一关键,引导最广大的青年凝聚在党的旗臶下。服务大局,就是要带领广大青年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做强擦亮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等团的工作品牌,突出服务青年创新创业创优,当前特别要下大气力开展好网上工作,把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延伸到网络空间。当好桥梁,就是既要把党的主张转化为青年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又要把青年的呼声集中有序地反映给党和政府。团要管团,就是要进一步管好团的组织,改革创新组织设臵,加快新领域新阶层组织建设,激发基层组织活力;进一步管好团的干部,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和作风建设,推动团干部经常化、制度化下沉基层,真正成为青年的朋友,成为青年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进一步管好团员队伍,着力提高团员先进性和光荣感,充分发挥团员的模范作用和对青年的凝聚作用。
(一)在凝聚青年方面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以思想引导为核心,加强对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年,以富有创造力的青年文化凝聚青年,以生动鲜活的实践体验激励青年,打造牢固的“密切团青关系”的思想引领纽带,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凝聚青年。
一是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广泛开展理论学习宣讲活动。充分整合各类媒体宣传资源。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积极拓展与各类媒体的合作,主动发挥团属宣传舆论阵地的作用,通过开设专栏、微信互动、评论引导等多种形式,着力抓好各类活动宣传。
二是广泛开展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实践体验是引导广大青少年接受教育、增进认知、获取感悟最直观、最有效的方式。着力打造实践育人的项目载体。积极推进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在实践中养成正直、善良、诚实、有爱心等基本道德品格,在实践活动中凝聚青年之间的关系。
三是进一步发挥青少年文化引领的功能。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教育引导青少年的重要载体。大力弘扬公益文化。深入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推动青年创意文化的蓬勃发展。
(二)在服务大局方面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要着眼于农村发展的实际,将服务青年与服务大局更好地结合起来,将满足青年诉求与推动农村发展更好地协调起来,进一步提升共青团服务青年和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
要在服务青年上提供切实有效帮助。更加鲜明地树立服务意识,更加坚决地加大服务力度,从青年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入手,把服务青年工作做实做深。着力服务和改善青年民生。积极筹措资金物资,整合教育培训、文化体育、休闲娱乐等资源,为工作推进提供物质保障。实施青年就业创业支持计划,重点打造青年创业服务链,推进扶持失业青年就业计划,为青年就业提供有效支持。
(三)在团要管团方面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一是进一步加大基层团建的推进力度。不断扩大团的组织覆盖。
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工作的支持力度。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努力形成高度重视、有效指导和大力支持基层工作的良好氛围。加大基层工作资源保障力度。积极争取党政支持,有效吸纳社会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和调动资源,努力搭建和形成基层团组织资源共享的平台。
三是进一步扩大基层团内民主建设。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牢正确政治方向,按照《团章》的有关规定进行系统的制度设计。基层团内民主建设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作,要建立在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和团组织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确定工作思路,合理把握工作步骤和工作目标,注重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加大民主建设力度,提升广大团员青年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
布尔津团县委 2015年9月
走进小岗村篇4
姓名: 陆 宁
学院:
专业:
学号:
摘要:纵观中国农村改革的起源和发展进程,我们都无法不提到小岗村。正是这个地处安徽凤阳县的一个普通村庄,以一种极其悲壮的形式揭开了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序幕。
关键词:小岗村
农村经济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沈浩精神
改革和发展
引言:十一月三日,在学校的组织下以及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与同学一道来到了坐落于安徽凤阳县的并被誉为中国改革第一村的小岗村。此次参观让我感受到了小岗村与我想象中的不同这种巨大落差的失落感,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强大的小岗精神,更让我们了解了小岗村从过去到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也让我从中学会了思考和发现问题。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的第一站就是位于小岗村村头的沈浩纪念馆。首先我们观看了关于沈浩的事迹,了解了那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勤奋,勤勉出成绩的沈浩精神。红手印,中国农民意志最真实、最朴素、最坚决的表达。在小岗村,一共发生过四次村民按红手印的事件。第一次是闻名天下大包干,另外三次都与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沈浩。2006年底,9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挽留他们的好书记-省财政厅选派干部沈浩同志。省委及省委组织部遵从群众的意愿,把沈浩同志又留下来,沈浩成为全省唯一一个连任的选派干部;2009年9月22日,在沈浩即将结束他第二个任期的时候,小岗村的128名村民又按下了红手印挽留沈浩,请他能在小岗再奋斗三年,沈浩表示:不走了,永远留在小岗;2009年11月7日,小岗的村民再次按下手印,请求沈浩书记的遗骨能安葬在小岗。
沈浩兑现了他的诺言,在小岗村最东边的那片土地上,沈浩静静地守望着他奉献6年多的土地,坚守着心中的那份信念与执着。沈浩走了,沈浩又永远地留下来了,我们都在思考:沈浩,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小岗村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村庄。从村口走过去,一条友谊大道贯穿东西,两边是独门独院的二层白楼。顺着友谊大道一直往前走,我发现村子里的各种设施一应俱全,无论是幼儿园、小学等基础教育设施,还有健身于民设施也很健全。再往前,就是大包干纪念馆;路的尽头,则是小岗村近几年的“新气象”——蘑菇实验基地。友谊大道,无论是村民的出入,还是蘑菇甘蔗的蔬菜水果的外运供销,都少不了的一条康庄大道。这一切的一切,一个一个又一个的新气象,纪念馆中的一张又一张记录小岗村成长的照片,都象征着一个事实——那就是小岗村的不断发展与成功!
小岗村为什么会这么成功?
我觉得首要的,是三十年前那按下十八个红手印的那些村民大无畏的敢打敢拼的精神奠定了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在农村的普及。在大包干纪念馆的时候,一进门就看到了那张放大的按着十八个鲜红手印的分田和包产到户的契约,心情就莫名的激动起来。当十八个农民被生计逼急的时候,需要多大的勇气去抗争命运,对抗当时政策的不公平!当他们偷偷却又毅然决然的在纸上按上手印的时候,他们不会想到三十年后,他们的抉择为小岗村乃至为中国所有农村带来了什么。可能,他们只考虑到要吃饱肚子,让妻儿老小的生命有了保障。可能,也仅仅是为了一个“可能”而已,但他们的可能成功了。那个可能,或许只有1%的成功率,却因为他们的敢想敢干变成了100%。其次,是三十年来小岗村村民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的刻苦努力以及不断发展的创新精神。三十年来,小岗村的成绩一幕幕白在人们面前:从一九七八年的“大包干”、“分田到户”,小岗人从此过上“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日子,鉴于当时的政治气候把“包干到户”巧妙地称为“大包干”。小岗村因此成了中国改革第一村。而78年12月党也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但尚未打破极左的路线中央仍不许“分田单干”。经过激烈的争论渐渐地党发现这是适合农民生产的方法路线开始官方的推广“大包干”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调整了生产关系改变了原有的分配方式推动了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普遍关注的“土地流转”;从最初的八十亩葡萄园到村东头成片的双孢菇大棚……虽然因为卖粮难、“三提五统”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小岗土地出现“抛荒”现象,发展的脚步停留在“吃饱穿暖”的阶段,而被外界尖刻的评为“一年越过温饱线,二十年没过富裕坎”。但小岗人并没有放弃,在经过短暂停滞的发展后,三十年后的今天,敢为人先的小岗人再次摸索了一条新路,重新在黄土地上做文章,搞试验,让昔日分到各户的田部分进行整合“土地流转”。第一步,发展现代农业。
土地合并以后,租给大公司办合作化农场,将建起特色农业科技园、优质有机猪标准化连锁养殖小区基地和高效饲用原料实验农场。
2001年,江苏张家港长江村帮助小岗村建起80亩示范葡萄园,原来一亩地收入不到500元,种植葡萄后收入可以过千元。从那时候开始,小岗村的葡萄园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到2007年,已经有500多亩葡萄园,占全村土地面积的近1/3。现在使用沼气、牲畜等产生出的有机肥,村里开展无公害葡萄生产,打造无公害葡萄品牌,力争使葡萄收入每年为小岗村人均收入贡献2500元。第二步,开发旅游业,打旅游牌。
2005年6月19日,占地30亩,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的“大包干纪念馆”正式在小岗建成开放,并已列入安徽省的“红色旅游”线路,开馆后已接待了2万多人次。由此带动小岗村的农业生态游和农家游等旅游业开发也已经在规划中。“第三步”是招商引资办工厂,发展特色产业。
双孢菇作为小岗村的特色产业已经逐步发展起来。2006年,3名大学生到村里创业,搞起双孢菇大棚,尝试种植双孢菇,县里对此给予了肯定和扶持,无偿补贴6500元,并对每个棚给予1万元的贴息贷款。双孢菇种植效益不错,一个棚子纯利润上万元。凤阳县小岗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上门收购,加工成罐头食品销售到美国、韩国和日本。后来不少大学生、本地村民和外来人员也跟着种植双孢菇,2006年,一共建了35个棚子、占地28亩,到2007年,老棚加新棚179个、占地150亩,发展速度很快。由于市场和价格的因素,2007年大棚效益不是太好,2006年最高卖到4元钱1斤,2007年保护价也只有元一斤。农业产业调整风险比较大,但是小岗人也想出了应对的办法:拉长产业链,办粗加工厂。对收下的蘑菇进行简单加工并储存,价格好的时候抛出去,价格不好的时候储存起来,增强经营户抗风险能力。
然而,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我们需要看到的也是最为重要的,那就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以及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和扶持。1978年分田之后,半年之内,大包干经验在滁州地区乃至整个安徽全面推开。1998年10月14日,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同时抓紧制定确保农村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法律法规,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再次被确定为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重要方针之一。近年来,国家更是通过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和红头文件三农问题成为了及发展大城市之后,最为迫切解决的问题。九月三十日的胡锦涛总书记的小岗之行,对小岗“土地流转”的肯定,为小岗困惑多年的农业生产、发展问题明确方向,为农村的发展送来“金钥匙”,为农民的“创新农业”注入“定心丸”。今后,小岗还将继续探索土地流转形式和各种作物品种的选择,使土地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而十七届三中全会也进一步将小岗村的“土地流转”制度提到了桌面上,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引起社会各界广泛而热烈的讨论。这一切,都深刻的说明着,党和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可以说,没有党和国家的这一系列建设新农村的政策的出台、帮助和扶持,小岗村决不可能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发展的有声有色,也不可能在更远的未来繁荣昌盛!小岗村今天的成就,凝聚着小岗人几代人的心血。三十年来,小岗村的农民在党的指导下,不断发扬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引进大学生来此创业,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新型农业种子……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小岗村就只能在优胜劣汰的社会中逐渐隐没于历史的发展舞台!
小岗村是一个拥有新生力量的村子。在三十年前的大包干之后,小岗村确实因为一系列问题而得不到发展,也就一直停留在“温饱”水平上。作为引发中国变革的发轫之地,小岗村20年里“江山依旧,旧貌犹存”。但是,只要“大包干”的拼搏创新精神还在,小岗村就不会永远落与人后。“土地流转”,还只是一个起点,小岗村的“友谊大道”还会很宽很长!
参考文献
1王晓秋,王顺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3三农中国网站整理刊发,《小岗村的教训》 4百度文库,2012 年
5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