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范例(通用4篇)
【导言】此例“可持续发展范例(通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可持续发展【第一篇】
(一)可持续发展呼唤人的全面发展,而育人正是教育永恒而崇高的历史使命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的不是仅仅掌握了一定知识或技能的工具化了的人,而是具有求知能力和发展智慧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可持续发展的人,必定是全面发展的人。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生态文明与其说是对社会发展的挑战,倒不如说是对人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挑战。社会要持续发展,作为发展主体的人首先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从而是可持续的。人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可持续发展实践活动的核心,离开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事业就失去了起始源泉、根本动力。而生产和再生产全面发展的人力资源,正是教育的任务。自从由直接生产过程中独立出来那时起,教育就高举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大旗,肩负起了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这一崇高而神圣的历史使命。我们完全可以断言,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是且永远是教育的历史使命。既然教育的历史使命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那么,教育就应当是也必须是一项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育人,是对教育肩负的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神圣历史使命的抽象而又通俗的概括和升华。
显然,只有依靠良性发展的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出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车轮才会由于有了发展主体的强力推动而快速前行;反之,离开教育的强有力支持,离开可持续发展主体的全面发展,人类憧憬已久的可持续发展就有泡汤的危险。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离不开教育的支持
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生态文明不仅对传统的发展观提出了严峻挑战,而且将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对人类产生深刻的影响。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要求人类摒弃传统的发展理念,转而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是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无形基石。全球一浪高过一浪的可持续发展浪潮,可归功于人类久已萌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环视当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归根结底在于人们的发展理念的扭曲。
问题在于,怎样才能培育起人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使这一健康发展理念植根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呢?我认为,教育,也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全方位培育起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长期养成的,是长期教育的结果。只有依靠可持续发展取向的教育,才能使人类自身真正意识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唯一科学的发展模式;才能使可持续发展理念由人类智者的“超前”理论变成全人类的共识;才能使华丽的可持续发展辞藻转换为人类的潜意识;才能使可持续发展由外在压力迫使下的不得已选择转化成人类个体内在动力驱使下的自觉追求……才能不断造就出一代代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支撑起可持续发展的大厦。难以想象,离开教育的强有力支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会怎样播撒人间。
(三)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离不开教育的支持
一般说来,对可持续发展理论,人们比较容易接受;对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也为人们所普遍认可。但是,人类正确的发展理念却往往在扭曲的实践中被异化。每当人们——包括即使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们在进行活生生的发展实践时,却每每做出不可持续的选择。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反差成了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顽敌”。
为什么人类饮鸠止渴式的发展实践总是大行其道,而人所共知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又总是被束之高阁呢?究其原因,在于人们高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尘世中庸俗即时的功利性追求的激烈冲突,尘世的利益、即时的需求和无边的欲望总是压倒对他人和后人的关怀,极端自私的掠夺性占有和挥霍常常使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代内平等和代际平等落空。究竟是用人类在“生态极限”的悬崖边缘得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去指导实践,还是削足适履,让唯一正确的发展理论去附会庸俗而危险的千年一贯的实践。这一事关人类生死存亡的实践选择已日益突出地摆在已做出正确发展理论选择的全人类面前。
为了使可持续发展理念尽快转化为人们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必须完善由可持续发展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机制。那么,能够促成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到实践顺利转化的中介又是什么呢?既然教育能够诱导人们摒弃不可持续的发展理念,重塑、整合可持续发展理念,那么,它同时也就能够搭建由知到行、由此及彼、由理念到实践的桥梁或中介,使可持续发展由理念的此岸到达实践的彼岸。特别是我们后面将要提到的全程教育可使具有可持续趋向的教育渗透到发展主体的每一个成员、发展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发展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即可持续发展起点)、可持续发展过程和可持续发展结果(即一个可持续发展过程的终点)的统一,实践与理论的合拍。可见
,全程教育可使人类的发展理念、发展实践形成共同的目标指向,使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可持续发展实践在高起点上实现有机整合,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合力。
(四)可持续发展向度取决于教育的可持续向度
教育不但能够有力地支持可持续发展,而且,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向度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可持续向度,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发展之源,成了可持续发展第一位的推动力。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呼唤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可持续发展的人,这样,我们便可以从培养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人的角度来探讨教育自身的可持续问题。只有把教育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人,把人类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到与他所负担的新职责相适应的水平。
我们的结论显而易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主体——人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而只有依靠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人;因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向度取决于教育的可持续向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保障。只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也就是说,教育自身首先必须是可持续的,人类社会才会因为有了可靠的支持系统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五)教育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支持系统,而且教育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身就包括教育在内。如果教育本身是畸形的因而是不可持续发展的,那么,我们就不能理直气壮地说人类社会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如果说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是一辆驶身未来的专列,那么,教育就是这辆专列的火车头;而如果说教育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专列的火车头,那么,教育的可持续性就在客观上成了火车头的动力系统。离开了教育,就等于离开了可持续发展的火车头;而离开了教育的可持续性,则等于缺少了火车头的动力系统。
二、怎样建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
所谓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就是以自身无条件可持续优先发展为前提、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充分实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有机整合并具有鲜明生态趋向的教育系统。欲要建构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必须对事关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按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要求进行重新反思。这样,我们便可以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功能、教育发展、教育属性、教育观念和教育过程等方面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的建构问题。
(一)在教育思想上,确立使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如上所述,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求人类自身必须全面发展,因而,从教育思想上看,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必须能够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作为科学而可行的教育思想,其内涵相当宽泛,这里仅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是培养畸形发展的人,还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这是一个事关教育发展走向的问题。
在考虑关系教育命运从而决定人类可持续发展走向的教育思想时,我们必须从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寻找教育思想的切入点。可持续发展,与其说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挑战,倒不如说是为以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的建构提供了契机。实践证明,使受教育者畸形发展的教育思想,显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相悖,非但不支持可持续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恶动力”。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成为以支持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教养全面发展的人,是也必须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的教育思想的基本点,是也必须是贯穿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的一根红线,离开这个基本点,偏离了这根红线,由错误教育思想导引的错误教育就难以支持可持续发展。
(二)在教育内容上,必须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高度统一,一方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另一方为代价
就大的方面划分,我们可将教育内容划分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大块。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如人类社会前进的两个车轮,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必须使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高度统一。
现代知识体系就像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固然可以将它划分为各种形式,以不同学科进行教学,但不存在价值等级或孰优孰劣之分,对人的整体和谐发展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以往教学中所存在的泾渭分明的界线和迎合社会一时之需的侧重,如轻人文知识重科学知识,轻历史、情感、
思想知识重工具实用知识,都会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片面性,局限其视野,禁锢他们对客观世界的全面认识。总之,科学与人文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给可持续发展以强有力支持,因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教育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一方的发展不能以挤占另一方发展空间为代价。
(三)在教育功能上,使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实现有机整合
教育不仅具有工具理性固有的生产力功能即经济功能,而且具有价值理性内涵的人文功能价值。教育的经济功能固然重要,但涵养人文,同样是教育重要的功能价值之所在。平衡、整合教育的各项功能价值,特别是使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实现有机整合,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然而,在现实中,教育却常常被物欲驱使的人们功利化。
教育何以常常被功利化呢?1、教育自身内涵的生产力功能是教育常常被功利化的诱因。教育内涵着固有的生产力功能即经济功能。教育可孕育新生产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活性激素。在当今的反贫困战场上,教育的反贫困功能被人们普遍看好。久而久之,教育就异化为人们脱贫的工具。2、工业经济的扩张是教育常常被功利化的“温床”。与现代工业文明一起成长起来的现代教育,同工业文明一样,在给人类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并不断积累了诸如教育价值观上的科学主义与功利主义,教育目的观上的职业主义和技艺主义,教育过程中形式主义和理性主义等弊端。3、五花八门的所谓教育经济学、教育致富学、经济文化学等新学科为教育功利化提供了理论支持。舒尔茨的教育经济学理论,拉开了“向教育要金钱”的序幕。自此之后,诸如教育经济学、教育致富学和教育消费学之类的促使教育向经济倾斜的所谓新学科令人眼花缭乱,而关于教育的深层次研究中,难寻探讨教育综合价值的教育价值学的立身之地。4、轻人文而重功利的社会大环境的形成为教育披上产业面纱提供了可能的宏观基础。5、人们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为教育功利化提供了现实的微观基础。
为了支持可持续发展,教育必须尽快走出越陷越深的功利化泥潭,摆平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使二者在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下实现统一。
(四)在教育发展上,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确保教育享有无条件的优先发展权
教育固然受经济制约,但教育发展有其固有规律和相对独立性。教育适当超前于经济,为经济社会超前储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内在必然逻辑。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如果教育得不到优先发展,发展母体营养不良,那么,人类社会就只能畸形发展。
要确保教育无条件的优先发展权,就必须承认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承认教育事业的相对独立性,是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如果一味强调经济的基础性和制约性,不承认教育的相对独立性,那么,就不可能在优先发展教育问题上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五)在教育属性上,必须尽快走出教育产业化陷阱,使教育沿着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的轨道运行
正确的教育角色定位是教育可持续发展并以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支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正是从支持可持续发展等意义上,我们发现了教育的事业属性。1、教育担负的神圣使命决定了教育是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而不是即时庸俗的创收产业。教育肩负的特殊伟大的育人使命,决定了教育不是经济的“应声虫”,不能把教育“改革”为“应市(市场)教育”。综观当今世界,没有哪一个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把教育视为创收的产业,把学校当作赢利的企业,也没有哪一个学校打出招牌要像办产业一样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2、教育能够“生产”出劳动能力,将一般的简单劳动力转化为特殊的复杂劳动力,将经验型的劳动力转化为知识型的劳动力,提升劳动力的素质。就是说,教育具有生产力功能。但我们不能因此把教育混同为一般的生产力。教育在生产力大系统中有非同寻常的地位:教育是生产生产力的生产力。就是说,是元始的生产力,是生产力之母,亦即孕育生产力的母体。当我们说教育也是生产力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也仅仅是在以上意义上说的,而不是在通常的层面上说的。培养人的系统工程,又怎么能够按创办产业的思路去运作呢?教育特殊的生产力功能不仅不是诱使教育“化”为产业的理由,反而是将教育定位为崇高事业的绝好佐证。3、从表面上看,教育既有“投入”,也有“产出”,并有模糊的投入产出比。但是,如果我们作进一步的分析就不难发现,教育的投入产出机制与其他产业截然不同。教育“投入”,既有资金的投入,也有感情的投入;既有知识的投入,也有心灵的投入;既有物质的投入,也有精神的投入。教育“产出”,既有受教育者经济潜能的产出,也有人文涵养的产出;既有受教育者能力的产出,
也有其精神的产出。显然,特殊的教育投入不能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作为教育特殊产出的提高了的综合素质也不具有商品性。同时,教育投资收益具有相对滞后性。这种特殊的投入产出机制决定了教育是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而不是即时庸俗的创收产业。如果按产业的思路去办教育,其成本全部由受教育者承担,并推行所谓的教育达尔文主义,而政府作壁上观,让包括贫困地区在内的所有学校听凭市场的选择,优胜劣汰,那么,本来就十分脆弱的教育特殊的投入产出链条就有中断的危险。把神圣崇高的育人事业视为可带来即时效益的产业,就会诱使教育的动机和目的、手段和途径发生畸变,本来神圣的教育就会由此而蒙上粗俗的经济面纱,使教育顿失神圣的光环,人类文明赖以发展的基础就会因此而受到挑战。教育之所以被视为崇高圣洁的事业,除了她用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净化人的心灵、塑造人的素质外,还在于她摈弃等价交换的原则,以多付出少获取来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怀疑,教育昨天已经是、今天仍然是(或应该是)、将来永远是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而不是(或不应该是)即时庸俗的功利性产业。教育的事业属性不会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有人为了一时一地之需硬要将原本不是产业的教育当作产业去办,强行将无法产业化的教育产业化,使教育沦落为经济的附庸,那么,势必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我们已经陷入的把基础教育异化为实用教育、使普通高等教育堕落为谋职教育的误区,直接导源于将教育视为产业并试图将教育产业化的错误而危险的理念。产业化的教育,向受教育者灌输的是急功近利的实用处世哲学,而具有这样一种处世哲学的人,必然同时是不支持可持续发展的人。只有把教育定位为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人。
(六)在教育观念上,必须淡化人类中心意识和由此滋生的征服意识,塑造具有鲜明生态取向的生态教育观(或绿色教育观)
教育,就其本质来说,始终是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为基础的;就其背景来说,生态危机是其面临的大背景。教育对人类自身自然的改造及影响,是以人类对身外自然的改造活动为前提和基础的,离开人类对身外自然的改造活动,就没有人类对自身自然的改造活动,亦即没有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生态危机构成现代教育的基本背景。教育,已经历史地与生态危机联系在一起。
在全球生态危机的严峻形势下,现代教育必须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如果说生态文明条件下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将走向生态化,也就是说人类将把生态学原则及其精神贯彻到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那么,教育也必须融入生态化趋势中,进行生态化再造。道理很简单,教育的发展是与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内在一致的和历史统一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态化发展,不仅为教育的生态化发展提供了现实的社会条件及其背景,而且对教育的生态化发展提出了现实的社会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必然要适应未来社会生态化发展的需要,致力于自身的生态化改造,并通过自身的生态化为整个社会的生态化发展服务。也就是说,现代教育将呈现出生态化的发展趋势,教育的生态化时代即将来临。所谓现代教育的生态化趋势,是说伴随着生态成长起来的现代教育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开始新的历史性转折,即逐步强化自身的生态化色彩,直至最终构建起和生态文明相匹配的新型教育体系。可以预见,未来教育必须按照生态学观点及其精神从理论、观念、价值、政策、目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重构,从而承担起培养具有生态知识、生态精神、生态智慧和生态品德的文明新人。可见,教育将按照生态学观点及其精神,致力于解决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时代性矛盾,从而推动生态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教育的生态化,不仅仅是人们在劣化的生态环境面前对教育的一种主观愿望,而是当前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态化进程中对教育的客观要求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人类迫于生态危机的压力倡导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之时,教育就应当随着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历史转型进行自身的改革,即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改革教育观念、目标、内容和方法等。
(七)在教育过程上,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必须贯穿于受教育者生命的始终,树立全程教育观
所谓全程教育,就是使教育贯穿于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成长过程和每一个受教育者成长过程的始终。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全面发展,而人类的全面、持续发展呼唤全程教育,任何一个环节的教育弱化或失灵,都会诱致人类的畸形和不连续发展从而有可能导致整个可持续发展链条的中断。
人类已经(或即将)进入知识价值时代,而知识价值时代的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新知识大量增长使知识系统经常处于爆炸过程中,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等方面变化更是日新月异。据
专家统计,现代社会劳动者知识的半衰期已缩短至5-7年。这就要求人们既要不断地学习已经编码化的信息,又要具有充分利用这种信息的能力。这同时给人们提出了不断学习的任务。为了适应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趋势,劳动者终身学习成为必然趋势。学习成了知识价值时代人类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的劳动,成为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价值社会是建立在劳动者知识化和学习终身化基础上的社会。因此,“一次教育”的概念已经过时,应该大力提倡全程教育,否则即使一时光彩照人,最终难免会“江郎才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已扩展到一个人的整个一生。认为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要实现这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全程教育,使教育成为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存在。
环境可持续发展【第二篇】
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任务。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关键字: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关系
Abstract: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is a precondi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ly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n be truly effective protection, to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ensure the harmony of man and nature, the economy can be further developed, the human civilization can 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lations
中图分类号:X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2-
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任务。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一、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含二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指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限制,指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没有限制的发展,便不能持续。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目标。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倡导可持续发展模式更是迫在眉急的。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
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的。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竞相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维持较高消费水平的需要。工业生产虽然增长了几十倍,但却出现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贫困加剧和各国发展失衡的社会矛盾。可见经济要持续发展,社会能够和谐发展,保护好环境是关键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不但涉及人类未来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发展就是高消耗,高增长的消费经济模式,不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造成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应用到作为有机整体的人与自然环境系统。满足人类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中心。要求人类在尽量减少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增长,使系统内部在相互协调的情况下,物质能量的转化率达到最佳效果,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以减少自然的负荷,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状态,成为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二、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分析
我国的环境状况可以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二氧化硫)污染危害最大,并呈发展趋势。酸雨污染。由于我国迄今尚未对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采取有效措施,而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造成区域性大面积酸雨污染严重。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形成了我国西南、华南酸雨区,已成为与欧洲、北美并列的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二)水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我国的水环境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在“七五”期间曾得到较好控制,但近几年又有所恶化。我国湖泊普遍遭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例如:滇池是昆明最大的饮用水源,供水量占全市供水量的54%,由于昆明市及滇池周围地区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致使滇池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十分严重,作为饮用水源已有多项指标不合格,藻类丛生,夏秋季84%的水面被藻类覆盖。
(三)植被破坏更加严峻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求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0%。尽管建国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森林破坏更为严重,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几十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和管理不善,造成了13 亿亩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
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
1、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先决条件和重要内容
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分析,两者有着共同的目的性,那就是为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是人类普遍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两者有着高度的统一性,但也必须看到两者的差异性、互补性,特别是要看到环境保护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即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先决条件、重要内容。
2、可持续发展必将优化生态环境、提高环境效益
追求可持续发展,就是使人类的经济发展基本达到“低能耗、低排放、无污染”的水平,人类改造、利用生态、资源、环境的能力提升到极高的层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再对立,而是相互作用、互补互促,形成良性循环。
四、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1、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区别对待,利用生态环境优势是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
寻求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区情、市情乃至省情有着透彻的了解,从而做到趋利避害、发挥优势。
2、当前在优化环境与发展经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依靠推进可持续发展来解决
尽管近年来过安家采取了一系列生态保护的举措,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必须清醒地看到,生态环境建设仍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从全国情况来看,主要是污水的达标排放问题、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问题以及群众反映的饮水安全问题、有毒有害气体排放问题等,存在的这些问题,必须依靠坚定不移地推进可持续发展,才能切实加以解决。
提升生态环境,迫切需要依靠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来保障。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不断地加大投入,完善设施,而这需要经济发展作保障。否则,生态环境建设最终难以落实。
3、牢牢把握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加快发展的进程中,应当认真落实生态立国战略,把加强生态保护、发展特色产业、构建社会和谐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既注重充分利用生态环境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又要科学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保护环境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辨证统一的,相辅相成的。无论是从国际、国内发展的成功实践来看,无不印证这样一个道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良好环境为前提;要优化生态环境,必须以发展经济作保障。因此,我们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不能顾此失彼,必须统筹兼顾;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一时的经济发展,必须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优化发展环境。做到两项工作一起抓,两种成果一起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48.
环境可持续发展【第三篇】
关键词:环保;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环境危机是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的。
我们要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高度寻找环境保护的新支点。
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无论是从全球范围,还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即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从环境伦理的角度看,我们需要同时调整好三对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的关系。
一、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首先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发生于20世纪后半叶的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总体性危机,是人类沿着工业文明的轨迹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文明的价值指针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或人类沙文主义)。这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以近代的机械论世界观及(人与自然的)二元论为基础,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拥有者;自然被演绎成僵死的原料仓,毫无内在价值可言;人的使命就是去征服和占有自然,使之成为人类的奴仆。作为人类中心主义硬核的世俗人本主义,则把人完全理解为一个受其感望驱使的“奴隶”,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使这些欲望得到满足。既然文明的指向是使人的欲望的满足,那么提高人类征服和掠夺自然的能力,使人们的越来越膨胀的欲望得到满足,便成了近现代文明的基调。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代际平等”。确实,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还威胁着后代人的生存。
在人类以往的历史中,由于人口的稀少以及人们所掌握的控制与破坏自然的力量非常有限,因而他们对自然的开发离自然的承载极限还非常遥远。相对于稀少的人口及有限的开发力量而言,自然的财富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人们无须担心自己的行为会毁灭后代的生存家园;即使一个地方的局部生态环境被破坏了,人们还可迁徙到别的地方去生存。加之人们的知识非常有限,无法准确地预见其行为的遥远后果,所以,对遥远的后代的伦理关怀基本上没有进入古人的思维视野。然而,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完全改变了人类的代际图景。到了20世纪后半叶,一方面,由于人口的爆增,人均资源消耗量与废物排放量的剧增,人类对地球的开发正在接近地球的承载极限;另一方面,由于知识的增加,我们已经能够准确地预见我们的行为对于后代的生存环境的影响,因而,如何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公平地分配地球上的有限资源的问题,便跃入了当代人的思维视野。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的
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我们共同的未来》)。
这两个目标的实现都取决于当代人(具体的正在活动的一代人)的努力。当代人之间能否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制度安排,这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不能实现某种最低限度的公正,那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与个人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关键。
把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这是由于,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这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贫困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它使人作为人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国际社会的共同义务,也是实现代内平等的内在要求。
要在全球的范围内实现消除贫困、保护环境的目的,国际社会就必须采取共同的行动。在民族国家层面,政府应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鼓励企业与个人的环保行为。在国际层面,人类应建立一个更加公正而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和平,反对军备竞赛,使各国能够更多地把有限的资源用于保护我们这个“唯一的地球”,而不是用于研制“先进”的杀人武器;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经济和技术援助,增强欠发达国家保护环境的能力。同时,我们还应积极配合各种非政府组织、特别是联合国发起的保护地球的民间环保活动。
可持续发展【第四篇】
可持续发展力,是一种能力还是动力,或是能力和动力的有机复合体?一般来说,能力概念大于动力概念,动力是能力的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复合系统的持续性,是复合系统内部协同、持续的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复合系统所具有的一种潜力或状态。潜力和能力既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是自觉的。前者是自然形成的状态,后者是主观努力的结果,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可以建设和创造的。因此,对于可持续发展能力既存在评估的必要性,又存在建设的必要性。评估需要指标,建设需要方向和指导,特别是要有系统性,也需要层次性。系统性强调全面性和关联性,层次性强调渐进性和可操作性。[9]所以,“可持续发展力”的概念就出现了两个可能的方向:一是内在于复合系统内部的功能状态;二是外在于复合系统的推动力。换句话说,可持续发展是内生的还是外驱的?如果只是内生的,那么能力概念更恰当,如果是外驱的,那么力的概念更恰当。如果是内生和外驱结合,并且把复合系统对外部环境的反映视为一种“力”,那么显然单一的能力或动力概念便不是最为恰当的。从可持续发展的本来含义来看,主要强调的还是系统自身的一种状态或潜力。而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角度看,主观自觉的建设和创造活动可以产生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力量,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会产生一种可持续发展力,一种推动发展“发展”的力量。进一步推理,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否产生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一股力量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此一来,能力和力之间就具有因果联系,能力是产生力的潜在状态,力则是能力指向的现实结果。这样看来,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不能直接产生可持续发展的结果,而必须先把潜在的能力转化为一种现实的推动力,才能驱动复合系统沿持续发展方向演进。可持续发展力强调的是自觉性和主动性,更重视的是积极建设而不是中性评估。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只给出了“是什么”的现实、孤立的描述,而不能给出“怎么办”的系统调整措施。可持续发展力的概念强调的是主观能动性,其着力点在于协调各种能力之间的组成和搭配,并使之形成一种具有合理匹配关系的系统整体,从而发挥出最佳合力。切克兰德在《系统论的思想与实践》一书中认为,这种协调各种条件形成合力的中介,相对于看得见的硬件系统而言,是一种看不见的,能够协调硬件系统成为有机整体的软系统。[10]换句话说,可持续发展力是由各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或条件相互联系组合而形成的一种关系态或关系质。因此,可持续发展力相对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孤立性和片面性而言,本质上是一种综合的“关系力”,是一种由各种能力或条件合理配比,相互之间恰当的支撑和制约而形成的一种促进复合系统持续发展的驱动力或推动力。乌杰认为,系统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整体结构具有复杂性”,“认识整体不仅要认识要素,还要认识要素之间的关系”[11],实现了这种关系的把握才能真正谈得上对系统和整体的把握,而着眼于系统论视角下的这种关系把握,才是对事物或规律认识的质的飞跃或跃升。可持续发展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实、具体指向和依归,是推动复合系统朝向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作用力。由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复杂性及关联性等特点,可持续发展力也必然不是一种单一力量,而是一种力的系统。“问题复杂化,解决方案必须综合化,它要求我们在涉及城市发展问题时,再也不能孤立地就事论事,必须重视跨领域的多因子交叉作用……持续发展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12]。可持续发展力是对可持续发展能力概念的正向推进,它是包含了能力评估、能力作用和能力建设及系统关系在内的一个新概念。
二、可持续发展力的定义、特点及其系统与现实意义
(一)可持续发展力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力就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的组织(区域)通过组织协调、学习创新、资源占有等方式形成有效的统筹、控制及引导模式,从而有力推动发展稳定高效进行,最终达成可持续发展结果的一种能力及其作用过程。包括组织(区域)所具有的能力、组织对发展的持续推动力(作用力)、推动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主体(组织)与客体(可持续发展系统)之间形成的相互关系。可持续发展力是以系统状态存在的,是可持续发展系统子系统的“柔性”组成,其本质上是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子系统。图1中几根“柱子”(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子系统)间起到连接维系作用的“腰带”(可持续发展力系统)。相对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其他子系统有形和外显的特点而言,可持续发展力系统属于无形不可见的软系统。可持续发展力是由可持续发展能力(潜在的)产生的一种作用于可持续发展系统,并促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现实的)。可持续发展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挥实际作用的现实载体,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化,其作用对象为可持续发展系统。换言之,可持续发展力是承接可持续发展能力并连接可持续发展系统内各个“硬”子系统的纽带。可持续发展系统中,可持续发展力子系统与可持续发展其他子系统关系见图1(软系统与硬系统相连接交汇处便是可持续发展力系统的构成要素)。
(二)可持续发展力的特点
1.自觉性可持续发展力是一种驱动力或推动力,属于积极主动的力量,形成于主观自觉,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客观中立的状态描述不同,是积极意愿和主观预期指引和激发的结果。发展和发展的可持续不是自发,而是人类基于自身需求和社会实践之上的自觉选择。“在面对个人的欲求与共同的利益之间的矛盾时,要求人们自觉地选择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行为看起来是一件非常具有英雄气概的事情。”[13]对于个体而言,外在的是物质生活利益的需求、内在的是精神领域的追求,作为一定的组织机构或国家也存在外在的集团或国家利益和内在的组织愿景或政党的政治理想等都是触动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可持续发展力具有自觉性和主动性的特点。
2.现实性可持续发展力是在可持续发展能力基础上产生的驱动力,是对可持续发展能力所表征的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潜能的现实化和力量化表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着眼点在于系统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具备的程度以及存在的形式等问题,也就是倾向于对系统的可持续性状态做理论和数量上的统计和描述,其结果仅仅是表明了复合系统具有的可持续发展潜能和优劣势,并不能产生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直接效果,也不能直接作用于复合系统本身。因此,可持续发展能力所表明的只是可持续发展的蓝图,而非可持续发展本身,只具有潜在性而不具有现实性。可持续发展力正是在可持续发展能力描绘的蓝图上,盘活了复合系统各类资本,把资本优势转变成推动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下的潜在力量转化为直接作用于复合系统,并推动其发展的现实力量。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相较,可持续发展力具有现实性。
3.具体性无论是可持续发展还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其概念的表述和理论界对其研究的现实情况来看,其核心内容是要阐明一种与传统发展模式迥然不同的新的发展方式,因此,其重点在于从性质上划分和论证可持续与非可持续性的根本差别。不同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倾向于从内涵的角度做定性的论证,而可持续发展能力则是从定量的角度盘点复合系统所具有的各类存量资本。二者都没有跳出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宏观分析,与复合系统发展的具体性相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缺少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而系统的应对措施。可持续发展力的提出,正是要解决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应用中理论难以落地的困扰,试图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复合系统之间建立一个由具体操作系统组成的连接环节,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抽象性与复合系统内部的现实性和具体性对接起来,从而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持续发展力正是由主体、主观能力、协调机制以及各类子系统等具体载体组成的系统,与理论研究相比,可持续发展力具展开理论应用的具体性和工具性。
(三)可持续发展力系统
学术界普遍认为,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估要着重从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三个方面考察,发展是根本,协调是关键,持续是保障,因此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了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三个核心维度。“可持续发展具有三大特征,即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从系统学的观点出发,可从社会、经济和环境子系统的系统发展度、持续度及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来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14]根据这一结论,可持续发展力需要形成对协调的促成力(协调力)和对持续的保障力(持续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发展的最终推动力(发展力)。由此三种力量直接作用于“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从而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力系统要素(1)发展的主体:人或机构即组织形式,如团队、集团、政党、政府等;(2)可以持续发展的主观能力:人的综合素质在现实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正确驾驭某种活动的实际本领、能量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方式和积极力量;(3)组织机构的主观能力对实现发展对客体的作用及其过程,主要分为两类,即“人化”的人力资源、社会,“物化”的自然资源、环境、资金、技术等;(4)主观能力作用于客观物质基础的中介:观念、政策、制度、管理方式等;(5)可持续发展系统各子系统间及发展力与子系统间作用形成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涉及三方面:经济、环境和社会或者公平。从可持续发展观点,我们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必须将它们结合起来考虑”[15]。以上具体要素及其关系正是可持续发展“三力”与复合系统中经济、社会和自然相互作用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它融合了经济、社会和自然系统及其资本,也贯穿了协调力和持续力的根本要求,是一个既整合了各种理论维度,又容纳了各种现实载体的核心要素提炼,达到了既系统又具体的要求。这些系统要素的分类结合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三个重要特点:一是强调了科技力[16],即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的知识和技术能力;二是强调人和机构自身具有的和潜在的综合能力,包括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把握及迅速反应、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同时也强调体制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三是强调系统所处的自然条件、资源储备等自然系统的供给力。
2.可持续发展力子系统及其功能一般的讲,可持续发展力系统是以协调力和持续力为基础形成的发展力系统,因此可持续发展力系统内,形成了协调力系统、持续力系统和发展力系统三个核心子系统。持续力系统由系统内部所具有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潜能和优势所组成的可持续发展力的主观层面要素总和,以及系统外部可持续发展力发挥作用所依赖的(有形的)环境资源和(无形的)市场、政治环境等客观条件的总和共同构成。协调力系统的主要作用在于,整合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是协调可持续发展力系统与复合系统相互作用的协调机制,包括法规、制度、程序等。借助图1做个形象化的说明,如果沿“腰带”平面横切,我们会得到各个柱子的截面,这些截面便是软系统与硬系统相连接交汇之处,它们便是可持续发展力系统的构成要素。如果按照传统的分法,将可持续发展硬的子系统分为经济、人口、社会、资源与环境五个子系统,那么,“切面”处即连接点,按不同功能和作用可相对应命名为原动力、学习力、创新力、科技力和控制力等“五位一体”的微观系统。原动力是发展力系统的中枢神经系统,是方向控制系统,决定着发展的方向。党和国家、民族的意志,或组织、团队愿景等,包括发展观等,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式;观念的可持续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发展的可持续,促成需要与限制间的平衡;学习力是发展力系统的营养和能量补充系统,包括人才资源的培训和使用,不同领域知识的学习和对知识的运用,人力资本通过以学习力为核心的学习型组织建设的途径,建设效能型组织;创新力是发展力系统的升级优化系统,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辐射或作用于发展力系统每个功能要素之中的是一条主线,是发展力系统推动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核心,而且,创新力是核心中的核心,包括观念创新、组织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模式或方法创新等,决定发展力的强弱,决定着发展可持续的量;科技力是发展力系统中作用于“以物为中心”(资源、环境、生态)客体对象的外展功能系统,体现在后发优势、循环经济、现代新技术、信息化、高新技术产业诸方面,提升竞争力是其现实表现;控制力是发展力系统的自我维护修复系统,以控制学理论中的反馈机制为基础,体现在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执政环境的净化,社会民主的发展,监督渠道和机制的建立等。从可持续发展力系统中主体的意愿和主观能动性,外界环境和条件的基础性以及作为主体和外界条件相互作用的制度中介等内容可以发现,可持续发展力是由硬件系统(客观条件)和软件系统(主观条件)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合理的关系态。如果把汽车的驱动、方向、电路、油路等系统看做是“硬件”系统,那么驾驶员及其操作就是“软件”系统。如果没有软件系统,作为硬件系统的汽车是不能发动的(即便它具有发动的潜力和可能性);如果软件系统不发挥作用(即便它具有操作的能力或潜力),汽车也是不能发动或前进的。假使两个系统结合了,但没有形成相互之间的合理作用和相互关系,发动的汽车也不可能平稳、安全、持续地前行。也就是说,缺少了“软”“硬”双方的任何一方或双方的合理关系,就不可能有可持续发展,而这个(包含能力系统在内的)合理关系就是可持续发展力的存在之所。(四)可持续发展力的现实意义———解决资源有限性的一个视角邦格M认为,“我们只能得到系统,而不能得到世界。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实物,每一实物都与别的实物相互作用。每一实物不是系统,就是系统的成分”[17]。可以说把握了系统及其相互关系就把握了整个世界。关注关系是复杂性思维方式的标志,而关注可持续发展力就是关注复合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而关注关系则是思维和行动在现实中的跃迁。可持续发展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思维方式。因此,对可持续发展力系统的分析和构建,在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理念运用于现实世界中的意义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从当前制约可持续发展的要素来看,自然条件(包括非可再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限性必然要影响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某种程度上就变成了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问题,可持续发展力作为一种“关系态”或“关系力”的软系统,在解决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问题上才具有操作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按照前文对可持续发展力的界定和理论描述,可持续发展力的概念包含对复合系统内部硬件条件的利用方式这一重要内容。换句话说,不同的可持续发展力就内含着对自然资源使用的不同方式,也就是具有不同的资源依赖和利用程度。这样看来,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不同的可持续发展力系统就会产生对自然资源的不同利用方式和不同消耗量,从而影响自然资源可使用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可持续发展力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转折点。从发展力阶段1到发展力阶段3,是一个对自然资源消耗不断攀升的过程。在发展力阶段3中,发展总量的持续上升是以资源消耗为基础的,是一种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当资源消耗量达到某种极限时,发展总量开始大幅下降。而发展力阶段4到发展力阶段6,则是资源消耗下降的过程,但是发展总量却不减反增,这说明对资源的利用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特别是发展力阶段5以后,资源消耗与发展总量呈现出负相关的态势,资源消耗不断减小但发展总量却在攀升,发展基本脱离了单纯的资源依赖,进入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状态。图2形象地说明了不同发展力对自然资源消耗的影响。因此,有什么样的发展力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状况。可持续发展力对于理解和分析发展中的具体问题,找出解决制约发展可持续性的思路和办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推进,可持续发展力是科学发展观理念和一般理论与各领域具体工作相结合的有力抓手。
三、结语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使传统的相信技术进步能够解决人类面临问题的发展思维和不计生态成本的经济增长无限论的发展观念,受到了挑战。然而,从理论层面的研究和探讨,及从可持续发展体系整体考察和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效果,宏观而现实的针对性有效性不够强,而且体系庞杂,主客体相交织,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体的提升、警戒作用不够有力;目前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其特点是把握了发展实施主体,关注了能力(本领、潜能)的建设,而对能力主体对客观发挥作用的过程和作用方式还存在缺位现象。本文在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的基础之上尝试以可持续发展力的概念为核心,来梳理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问题,进而勾勒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及其功能和作用方式的简要轮廓,从而为理解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相关实践问题提供某种思考的路径。可持续发展力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关系态或关系力,其实质是按照系统性思维的要求从系统内部各要素合理关系的构建和调整出发,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从一种潜在的状态条件转变为一种现实的驱动力,从而实现“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及可持续性。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能力,到可持续发展力的提出,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部分到系统,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也是一个对可持续发展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上一篇:如果生活欺骗了你范例(汇总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