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0字]八项规定查摆问题整改台账

云海 分享 时间:

针对八项规定,梳理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落实责任,确保整改到位,提升工作作风,增强群众满意度。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八项规定查摆问题整改台账”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学习教育查摆问题清单
填报单位(填报个人):
 
存在问题
 
具体表现
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问题在急难任务面前存在畏难情绪,有时存在“拖一拖、缓一缓”的被动心态,缺乏迎难而上的主动性。
政绩观偏差、搞“面子工程”问题存在工作重“包装”、轻实效的倾向,个别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过度重视阶段性展示、忽视后续机制建设的问题。
执行政策“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在传达落实上级政策时,存在未结合本地实际直接照搬照套的情况,容易造成基层执行困难。
文风会风不实不正、搞文山会海问题文件会议数量多、频次高,部分会议内容重复、效率不高,存在“开而不议、议而不决”的形式主义倾向。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存在差距问题仍存在以留痕代替实绩的情况,一些“痕迹资料”制作多、应用少,影响了实际工作成效。
漠视群众、脱离群众、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群众意见收集渠道不够畅通,政策制定前调研面不够广泛,难以全面回应群众关切。
违规吃喝问题能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接待规定,无超标准、无违规现象。
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严格落实廉洁纪律,节日期间未发生礼金礼品收送问题,未接受任何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馈赠。
借调研培训等名义公款旅游问题始终坚持“谁举办、谁负责、谁审批”原则,未出现借调研培训名义旅游的行为。
 
学习教育集中整治台账
填报单位:
 
突出问题整改措施整改责任
(含牵头领导、责任单位)
进展实效
担当不力、推诿拖延现象一是强化担当意识,建立任务台账推进机制,细化分工、明确节点、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责任链条,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二是推行限时办结制度,实行“任务清单化、推进项目化、销号闭环化”管理模式,对重点难点事项挂图作战、动态跟踪,确保任务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三是常态化开展作风提醒谈话,围绕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等重点内容,及时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切实引导干部提振“能为”的状态、激发“敢为”的勇气、锤炼“善为”的能力。
 
个人自查整改,组织监督落实已制定问题整改清单并纳入月度工作计划,主动认领任务,跟踪问效,推动“躺平干部”转为“实干先锋”。
政绩观错位、“造景式”落实一是树立鲜明的正确政绩导向,坚持把“实绩实效”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标准,突出日常表现、基层口碑和工作实效,防止唯指标论、唯包装论、唯表态论,真正让“干得好”的干部有位有为。
二是严控“亮点工程”频次和资源投入,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反弹回潮,推动工作从重包装、重结果向重过程、重实效转变,实现从“看起来做了”向“真正做成了”的转变。
三是积极推广“揭榜挂帅”机制,围绕重点项目、攻坚任务设榜立题、张榜认领,推动干部在难事中锤炼担当、在实干中增长才干、在一线中检验能力,形成“干成一件是一件、干好一项是一项”的鲜明导向。
 
个人自查整改,组织监督落实制定科学的绩效评估方案,推动工作“多做实功、少摆花样”,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政策执行简单化、机械化一是开展“政策再学习”行动,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政策,通过集中学习、案例解析、专题研讨等方式,深入查找政策理解不到位、执行偏差走样等问题,推动政策学深悟透、落地生根。
二是推行“下沉解题”机制,组织业务骨干深入一线开展点对点指导服务,围绕基层执行中遇到的难点堵点,提供针对性、操作性的解决方案,确保政策执行不变形、不走样。
三是清理“层层加码”事项,全面梳理本级政策执行中新增环节和附加要求,坚决纠正“上热中温下冷”的执行偏差,推动政策“精细化、精准化”落地,做到规定不走样、执行不加码。
 
个人自查整改,组织监督落实已调整两项政策的执行方案,执行更契合实际,基层反馈更加积极,满意度显著提升。
文山会海反弹、会议走过场一是开展“控文治会”专项整治,严格执行发文发会审批制度,从源头上把控发文数量和会议频次,杜绝“以文代管、以会代干”,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
二是建立“清单+计划”管理机制,对全年发文发会实行总量控制,科学统筹、分类归口,明确会议召开频次、参会范围和时长标准,推动会议“开短会、讲干货、重实效”。
三是推行“要点汇报+会后督办”机制,压缩无效发言时间,突出汇报重点、决策内容和工作要求,健全会议纪要督办闭环机制,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个人自查整改,组织监督落实公文数量同比压减40%,会务时长同比下降30%,机关运转更高效,干部普遍反映“负担轻了”。
“痕迹主义”未根除、基层减负不实一是集中整治“留痕主义”问题,全面清理无实质内容的台账资料,坚决精简重复性、形式化的记录要求,杜绝“为留痕而留痕”“为迎检而造册”,切实把基层干部从无谓事务中解脱出来。
二是推动“以事考人、以效评责”制度落地落实,把工作实绩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重点围绕任务完成情况、工作成效和群众反馈等维度开展量化考核,真正让“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
三是建立减负“回头看”长效机制,定期组织专项复盘和实地督查,紧盯整治成果巩固情况,严防“文山会海”问题反弹回潮,推动为基层减负工作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
 
个人自查整改,组织监督落实已清理压缩6项重复性填报任务,出台成果运用细则,推动“轻留痕、重实绩”成为共识。
联系群众不够、回应关切不及时一是畅通群众意见反馈通道,探索建立“线上征集+现场收集”双通道机制,通过微信公众号、意见箱、政务热线等平台,广泛听取群众诉求,拓宽民意表达渠道,做到群众声音“愿听、能听、听得见”。
二是完善调研走访机制,聚焦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推动调研从“走程序”向“解难题”转变,确保民意及时掌握、民愿有效吸收、民声迅速回应。
三是优化政策发布流程,强化“政策一出、解读同步”的工作要求,推动解读内容通俗易懂、形式多样、渠道便捷,切实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理解度、获得感和满意度。
 
个人自查整改,组织监督落实建立群众意见征集机制,已回应6项重点民声诉求,反馈时间缩短50%以上。
执行纪律到位,无违规吃喝行为一是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标准,全面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认真落实“先审批、后接待、全过程留痕”的原则,严控接待范围、标准、内容和陪同人数,做到“有规必依、违规必纠”。
二是组织开展公务接待自查互查行动,聚焦违规超标、无实质内容、接待公函不规范等问题,重点排查变相宴请、“一桌餐”等隐形变异行为,确保接待活动简约务实、合规合理。
三是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提醒、早教育、早纠正,对屡查屡犯、顶风违纪的,严肃追责问责,推动公务接待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个人日常执行,组织日常监督无违规接待情形,制度执行到位,“小饭局”隐患已有效防控。
廉洁意识牢固,无收送礼品礼金问题一是严格落实节日期间廉洁报备制度,党员干部带头报告婚丧嫁娶、节日慰问、礼品礼金等事项,做到应报尽报、凡事在前,主动接受组织监督,自觉守住节日节点“廉洁关”。
二是加强对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监督管理,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严防生活圈、朋友圈、社交圈中出现违规吃喝、收受礼品礼金等行为,涵养干部清正作风,筑牢廉洁防线。
三是推动全体党员干部签订《廉洁过节承诺书》,明确纪律要求和岗位责任,引导党员干部明责于心、履责于行,真正把“过节不忘纪律”内化为思想自觉、外化为行为规范。
个人日常执行,组织日常监督节日期间无礼金礼品收送行为,干部纪律意识持续增强,风清气正氛围稳固。
规范执行制度,无旅游挂靠调研问题一是从严控制调研计划总量,严格落实年度调研总量管控,科学统筹调研主题、对象和频次,坚决杜绝“扎堆式”“重复性”调研,确保调研工作真正做到“必须开展才开展、必须深入才出发”。
二是健全完善调研审批制度,明确调研任务须经行前严格审核、明确目标方向,调研结束后按规定开展成果评估和过程复盘,真正实现“行前有计划、途中有督导、事后有成效”。
三是强化调研经费财务监管,严把预算审批、报销审核等关键环节,确保不超支、不变通、不套现,坚决防止“借调研之名、行变通之实”,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调研环境。
 
个人日常执行,组织日常监督调研计划合规审慎,未发现任何借机旅游或挂名培训行为。
严格建设审批,无奢华装修现象一是坚持节约型机关建设导向,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强化预算刚性执行,严控一般性支出,严格落实“无预算不开支、有预算不超支”要求,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紧要处。
二是加强基建装修项目的全流程监管,从立项审批、方案设计、招标采购到验收结算,做到流程清晰、标准明确、责任到人,坚决杜绝“豪装浪费”“装点门面”等不良倾向,确保工程建设规范有序、务实节俭。
三是推动“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机制落地见效,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细化审批权限、规范操作流程,织密监督防线,严防基建、采购、装修等重点领域出现“靠权吃权”“暗箱操作”等权力寻租行为。
 
个人日常执行,组织日常监督本单位近三年无新建装修项目,始终坚持节俭务实原则,未出现违规情形。
执行规定严格,无照顾性出访调研一是严格出访计划审批管理,全面落实“项目必审、人选必评”要求,严把出访事项的必要性、合规性和代表性,重点审核行程安排、出访成果预期和参与人员结构,防止“无实质、走过场、搭便车”。
二是坚持“以实为先”原则,健全调研出访质量评估机制,将成果转化率、经验借鉴度、制度适配性等指标纳入考核重点,倒逼活动设计从“看热闹”转向“解难题”。
三是实施“考察后评估+公示反馈”机制,调研结束后须提交成果报告,明确转化路径和责任部门,并通过支部会议或单位内网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调研“有过程、更有结果”。
 
个人日常执行,组织日常监督个人无出访安排,所在单位未出现“搭车式”“陪同式”无效调研行为。

48 457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