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汇总5篇
【导言】此例“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汇总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第一篇】
学生需要写贫困证明,那么应该怎么写贫困证明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学生贫困证明,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学生贫困证明1兹有我乡(镇)(居委会等)___(父母亲姓名)之子(女)___(学生姓名),于__年__月考入贵校学习。由于___原因(每个家庭的。具体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希望学校、银行能为其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___乡(镇)人民政府(公章)或___居委会等(公章)
__年__月__日
学生贫困证明2证明兹证明某学生是我们县某村的学生,其家庭生活非常贫困,父母(把工资收入之类的介绍一下)如常年务农,没有固定收入,或者说下岗之类,年收入不足3000元。家里还有兄弟姐妹什么的,比如在上学,年龄小,都介绍一下。
特此证明。
单位地址
年月日
盖公章
学生贫困证明3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样本)兹有我镇(县)______(具体地址)村民(居民)___、___之子(女)___在________大学就读。该生家庭________(家庭主要成员状况),主要从事________(主要收入来源),家中经济收入__________
_________(年家庭收入状况),经济状况____(是否困难),家庭经济能力无法负担该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请有关银行和学校给予该生助学资助,扶助该生完成学业。
特此证明!
____乡(镇)人民____(或县民政局)
学生贫困证明4__-__(学校):
贵校学生__-_其家长属本地居民,家庭基本情况如下:
一、家庭人口_人,家庭成员组成:
家庭年收入约000元
二、主要收入来源:__-___-___-___(填写)
三、目前家庭主要困难:
(比如家庭成员是否有重病医疗开支是否较大,是否有残疾,收入来源是否单一,劳动力是否较少)确属贫困家庭。特此证明。
村委会(街道居委会)乡、镇(含)或县区政府民政部门或家庭联系人所在街道以上民政部门
单位盖章
年月日
学生贫困证明5尊敬的各位校领导:
我是____级__本科_班的学生,家住在农村,父母是农民,知识水平不高,我们家是村上的贫困户,重点扶助对象,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均来自那几分微薄的农田收入,平日生活拮据,家里房屋破旧,里面那仅有的`几件家具都还是父母结婚时置办的,厨房还是搭建在家里的过道上,在雨下得特别大的天气里,炉火都升不起来,更不用说要想在该吃饭的时间里吃饭了,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这些年来,我读书的费用都还是问亲戚朋友借和靠他人的帮扶,即使是现在我所穿的很多的衣服都还是同学或朋友那些不穿了的衣服送我的。
从开学到现在,由于多种原因,我不知道"饱"是什么滋味,"饱"是什么,或许它已不存在了,于我来说。物价的上涨,让我必须在那原已微薄得可怜的生活费里必须在精打细算,否则,失去的将更多,不知道的也将更多。
鉴于上述的多种原因和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特申请生活补贴金,望个位校领导能够批准。
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第二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经济困难生;认定
一、独立学院资助工作的的特殊性
独立学院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普通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比,除了具有贫困这一特点之外,还有着其自身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费高昂。独立学院自从出现起,大家对其认识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高收费就成为。根据各省物价局核准的收费标准,独立学院每年的学费在11000-17000元/为年,再加上生活费用,一学年的开销需要20000多元,而普通高校的学生的学费在4000-5000之间,加上生活费,一学年的开销为8000左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相比普通高校学生而言,独立学院一年的费用是普通高校的将近3倍。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个数字给家庭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而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而言,更是一笔天数,即使申请现在生源地助学贷款最高的金额8000元,对他们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
第二,学生贫富差距悬殊。在独立学院中,由于学费昂贵,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能选择放弃或是复读,有些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可能会咬紧牙关来入学,其他入学的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条件一般都比较好,甚至有部分学生家境十分优越,这种家庭条件的差异往往会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反差,贫富差距的悬殊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形成自卑的心态,他们害怕其他同学了解他们的情况后嘲笑他们,从而刻意去隐瞒实际的家庭情况,并刻意不去与人沟通、交流,进而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容易产生诸如人际关系障碍、自闭、焦虑等心理问题,同时也无形中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难度。
第三,获助比例小。由于社会上普遍认为独立学院是贵族学校的偏见,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学生的受助面不够广,并且极少有社会、企业资助,这就使得独立学院的资助仅限于国家的助学金层面,受助金额与受助比例与其高昂的学费不成正比。
二、独立学院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存在的问题
做好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首要前提就是对独立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格认定,如实的了解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为“公平、公开、公正”完成资助工作保驾护航,然而当前独立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存在仍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贫困认定标准不统一。受地理、历史、政治等因素影响,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居民的“低保”标准当然也不一致。同一所学校不同专业的学费不同,同一学生可能在不同阶段因为突发的灾害事故而致贫,而且在独立学院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较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难度较一般高校更高。
第二,贫困证明存在造假现象。现在高校在发放录取通知书时就告知学生可以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以获得国家资助,而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的最主要条件就是三级贫困证明,有些家庭经济状况尚可的学生为了获得资助,也填写《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而基层政府部门的经办人有些未经严格审核就在证明材料上盖章;而有的家庭经济拮据的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为对资助政策不熟悉,自尊心强不想被贴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标签等原因而放弃认定,以致未能得到认定。
第三,贫困认定程序缺乏监督体系。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要经过申请、评议、审核、公示等步骤,涉及学生较多的个人隐私及家庭信息,作为承担资助工作的主体一辅导员专干,因为独立学院人员编制少,工作任务繁重,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仔细地考察每一位申请者的真实情况,在作为群众评议的班级评议阶段,存在着“拉票”现象,申请人的人缘好能获更多评议小组成员的支持,没有严格的认定程序及监督体系从而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贫困程度的认定结果。
三、独立学院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存在的问题认定模式建构
第一,完善组织领导机制。独立学院应以院系为单位,成立以主管学工副书记为组长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领导小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由资助专干统筹,校区资助辅导员负责,班级在专职班主任的指导下,组建班级评议组,根据申请者的个人申请与诚信承诺、所在地的证明进行民主评议。
第二,创新认定模式。在确定领导机制的前提下,独立学院可以确定每年开学的第一个月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月,符合以下几个方面中的某样或多样条件的可以提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表。(1)孤残学生、烈士子女和优抚家庭子女以及城市低保职工子女;(2)父母一方亡故,或父母双方离异,经济困难的单亲学生;(3)个人患有较大疾病,需支付昂贵医疗费用的在读学生;(4)需重大经济支出家庭,家中有患重病的直系亲属,常年需要支出看病费用;(5)农村贫困家庭,兄弟姐妹中同时有两个以上在大中专院校学习;(6)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或遇意外事故家庭的子女。学生提交申请表至班主任处,班主任组织学生召开民主评议会,确定初审名单提交校区负责人,校区负责人根据初审名单通过召开临时各班生活委员会议,下班下寝、电话联系当地居委会核实初审名单,提交审核名单至学生工作办公室,依靠“班级、校区、院、”三级机构,层层严格评议、审核资助申请者的情况,最终确定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
第三,加强监督管理。在初步确定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后,学院应建立一个动态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学习、获奖、参加志愿活动等及时进行更新。对受资助的学生进行监督,对在生活中抽烟、酗酒、请客甚至违反法律和校纪等的受资助学生,及时进行处理。强调受助金额是用以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如果用于挥霍,将取消下次评选的资格。
独立学院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普通高校相比较,有着其独特之处。正是因为这种独特性的存在,独立学院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更加需要加大力度,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首要工作就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充分利用目前独立学院管理模式的优势,把院系、校区、班级等紧密联系起来,构建一个自上而下的多方参与的认定模式,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独立学院家庭经济困难资助工作向良好态势发展的重要途径,从而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雷。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探索[J].科技信息,2008(22).
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第三篇】
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兹有我村彭新组村民 吴风华(女),现龄43岁;身份证号码:***520,经枞阳县医院确诊患有结核病,由于就业受限制,不能从事多项工作,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现申请民生补助结核病贫困患者,请予办理。
特此证明。
2018年 6 月 20 日
村(居)委意见(盖章):
街(镇、)政府意见(盖章):
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第四篇】
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并惠州学院:
____是___省___市(县)____(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人,___年考入惠州学院,其家庭因(以下填写申请人家庭经济困难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力支持其完成学业,拟申请助学贷款。特此证明。
经办人:
村民(或居民)委员会(公章)年月日
上述情况属实。
经办人:
街道办事处、镇或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公章)
年月日
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第五篇】
关键词: 高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认定工作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资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作为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效益与效率,影响到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与均等。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现状
根据2007年6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解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国家招收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中,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一概念属于定性描述,标准模糊。经济困难具有相对性,地区经济的不平衡也会导致对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不统一。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根据国家和政府的文件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思路,制定了本校的认定方案,并依此认定贫困学生的身份。各高校的具体做法不尽相同,但是基本模式是“学生申请―班级评议―院系审核―学校审批”。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如实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调查表》,并持该表到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如符合条件,向学校提交《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并附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调查表》。在认定过程中,由辅导员、班主任、学生代表组成的评议小组根据以学生家庭人均收入对照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财政部门确定的认定标准,并结合学生日常消费行为,以及影响其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情况进行评议。评议的结果交由院系认定工作组审核通过,初步确定其贫困学生的身份并提交公示。在公示五日无异议之后,正式认定申请人为经济困难学生。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操作过程中,由于信息获取的不对称、不全面或人为因素等影响,时常出现假冒经济困难学生的现象发生,引发社会的关注。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面临的难题
(一)认定环境欠缺,信息本身缺乏真实性。
学生家庭基本信息的真实性是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程度的前提。目前我国收入申报制度和收入监控机制不健全,“不能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通过税收记录来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从而准确判断学生的困难程度”,[1]高校不得不把学生本人当做家庭经济信息的主要提供者。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学生提供的信息不准确,甚至故意弄虚作假,给认定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由于对开具“困难证明”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约束机制,因此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程度的佐证依据之一“困难证明”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实际操作时,因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费用与生源地关系不大,受学生家庭的社会关系和人情关系影响,一些生源地民政部门并未认真考察申请人的家庭经济情况,把关不严造成了虚假的“困难证明”材料,使得一些非经济困难学生混进了申请资助的队伍。而有些家庭情况确实困难但未能顺利开到“证明”的学生,被划为非经济困难学生,得不到资助。
(二)认定标准模糊,信息采集缺乏全面性。
目前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的描述比较模糊,导致在实践中难以操作。在实践过程中,有的高校通过调查学生家庭收入是否等于或低于当地贫困线标准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但这个标准具有地属性质,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标准,标准又具有动态性,随着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及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通过此种方式确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有很大的争议。有的班级通过对递交贫困申请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进行对比和排名,按学校给予的名额确定贫困生。这样做虽然能一解燃眉之急,但容易导致一些平均生活水平较高的班级为了避免名额浪费,默许一些家庭经济状况稍差的同学成为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此这种方式确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说服力不强,容易引发同学的不满,甚至导致同学关系的紧张。有的班级为了省时省力,满足大多数同学的利益,甚至实行“轮流享受”或者“平均主义”,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资助工作的原则。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实质是在综合分析学生家庭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是否困难及其困难程度的判断。因此,必须全面采集能够反映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有关信息。采集哪些信息,借助什么途径和方式采集,如何制定比较科学的认定指标体系,是高校普遍感到困惑的难题。高校通过多年的实践,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已形成一套相应的做法,但在认定过程中主观性较强,主要凭经验、工作人员的素质与业务能力,直接影响到认定结果的准确性。
(三)认定模式落后,信息处理缺乏科学性。
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程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平台的支撑。目前高校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普遍比较落后,没有运用相应的认定软件系统,信息的采集与加工还停留在手工操作上。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往往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实现信息的动态管理困难重重。在信息处理时,如何确定不同方面的信息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影响的程度,赋予多大的权重,用什么工具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等,都是高校实际认定工作中普遍感到棘手的问题。目前,高校如何提高采集影响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信息及加工的科学性,已经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
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的优化与重构
(一)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源地认定机制。
生源地认定应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式中最可行、最有效的一种方式。[2]2010年12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我建议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提前到高中阶段,也便于民政部门、学校实地走访查证。但实践表明,生源地认定需要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加以保障,国家应尽快出台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源地认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生源地认定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及时公开披露相关信息,定期开展检查,严厉惩罚造假的当事人,将造假行为记入个人信用数据库,以及制定相应的监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从而做到规范认证,提高家庭困难证明材料的可信度。
(二)建立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体系。
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开展调研,设计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体系,更科学地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中量化指标包括:1.反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在高校、生源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及两者之间对比关系的指标,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理想边际就是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2.反映家庭人均年收入、家庭人均年支出、家庭资产总值、家庭负债总额等家庭情况的指标,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定性指标可以包括:学生是否拥有电脑等高档数码产品,穿衣饮食是否节俭,娱乐消费水平如何,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德育等级,等等。
(三)建立动态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
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源地、家庭人员组成、职业、收入情况、收入来源、贫困证明及受助情况等内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是动态变化的,要及时进行跟踪调查与管理,及时进行信息调整与增减,全方位进行动态管理,至少每学年对经济困难学生重新申报、全面认定一次。根据学生家庭实际情况的变化调整该生的贫困层次,包括升高档次、降低档次及撤档三个方面,对于家庭经济情况明显好转的学生应该及时将其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撤档。首先,对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情况要定期了解,特别要对突发事件的影响情况进行跟踪。定期与经济困难学生家长联系,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并了解其家中情况。定期与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所在地乡镇、街道的民政部门进行电话沟通,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生活水平及变化情况。其次,通过实地走访,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家庭的真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而且可以在学生中形成强大的心理约束力,引导学生讲诚信,确保学生如实反映家庭经济状况。[3]
(四)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相关制度。
高校应尽快制定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实施细则,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完善“个人申请―班级评议―院系审核―学校审批”的认定程序。1.建立评选、审批、监督三权分离制度,即班级与学院具有评选权、学校相关部门具有审批权、师生具有监督权,并保持“三权分离”。2.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归口管理与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归口管理部门,强化职责,提高监控和约束力,对出现的问题追究责任。3.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公示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及时公示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信息,如公布受资助学生名单、性别、所在院系班级,家庭经济情况可以不公布,从而保护受资助学生的隐私,做到评选透明化,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二是在经济困难学生在获得资助后,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调查经济困难学生的消费情况。一旦发现弄虚作假现象,一经核实,就取消资助资格,收回资助资金。情节严重的,学校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将弄虚作假行为记入个人档案。
(五)转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观念。
从传统的只注重“物质资助”向“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转变,并重拓展。在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经济问题的同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不断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与心理压力,教育他们正确面对经济困难,鼓励他们树立信心、自强自立、刻苦学习,为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早日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转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模式。
实现从“无偿式资助”向“回报式资助”的拓展。“回报式资助”就是受资助的学生在享受国家资助的同时,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如义务家教、社区劳动等,从而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回报式资助”,一方面可使那些假经济困难学生因不愿承担相应的义务而自动退出,从而实现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动认定。另一方面“回报式资助”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劳动或履行一定的义务换来的,可以缓解受资助学生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受资助学生的心理健康。
(七)加大对大学生进行政策宣传与诚信教育的力度。
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宣传栏等途径,高校要加大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全体学生全面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标准、方法和程序,积极参与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与监督的工作中。通过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学生诚实守信的意识,教育学生如实提供家庭情况,及时告知家庭经济状况显著变化情况。减少非经济困难学生的申请,降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成本,提高认定效率。
参考文献:
[1]金昕。实施“双线资助”确保高校学生资助可持续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70.
上一篇: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精编3篇
下一篇:[300字]个人自传范例精选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