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两面性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科学技术的两面性精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科学技术的两面性【第一篇】

据美国研究部报道,世界上体积最小的电子计算机来自日本,这款计算机的大小大概和一粒骰子大小,而且用途特殊,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这款计算机是为外太空环境的检测和研究而研制的。而且,现阶段,日本已经投入使用了这个号称世界上体积最小的电子计算机。而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电子计算机在德国研制,每秒能够达到万亿次浮点运算。现阶段,这款运算速度最快的电子计算机有五十几台在亚洲,有将近三百台在美国,有一百多台在欧洲投入使用。所以这种计算机还是没有得到广泛运用。

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问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实践的检验中也发现了许多的问题。现阶段,计算机在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发展,这其中,包括管理、生产、经济和军事等诸多方面。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有利和不利的一面,即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两面性。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很多网络安全问题。这给计算机科学技术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挑战。

三、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生物计算机技术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研发人员利用对超微技术的发展,将其融入到计算机科学发展中,并由此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研究人员将生物工程技术运用到计算机的核心零件——芯片中,然后构成了一种名为蛋白质分子的生物分子形式的计算机。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科学家公布了这种新型生物计算机并引起了科学界,生物界的极大轰动,除此之外还公布了一种新型的运算模式。

纳米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纳米技术在计算机中的应用和发展得益于纳米技术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随着纳米技术不断完善成熟,计算机芯片在保证其稳定性的同时还大大减小了体积。在计算机纳米技术领域的研发中,美国处于领先。它在纳米计算机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和突破性的发展。

四、结束语

在当今世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了极大的便利,并且计算机科学技术正不断朝着更加人性化,更加稳定,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可以预见,在科学家和研究者的不断努力下,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的快捷和更大的惊喜。

科学技术的两面性范文【第二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本科教育;研究型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本科研究型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与研究型人才,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发展过程之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本科研究型教育均得到了较大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在进行高等教育选择时往往会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利弊。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本科研究型教育的和谐发展,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以及所学,对两者异同进行归纳总结。

1 培养目标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高等职业技术型人才以及研究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本科研究型教育两者借助于国家、地区、自身发展长期以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的优质人才。例如,根据《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表明,伴随着国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的增加,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得到了较大发展。2011年高等职业院校已经达到1276所,占高等院校的60%。与此同时,作为本科研究型教育也为各行业研究型人才需要提供了大量人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两者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与研究型人才,但是,其培养目标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例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将培养高等职业技术型人才作为目标,其主要通过培养各级各类高等职业技术型人才来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则主要注重对于理论型人才的培养。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其将教育目标定向于学术。而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将教育目标定向于应用型人才。

2 培养模式

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本科研究型教育两者培养模式来看,两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所谓“培养模式”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由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本科研究型教育两者教育目标的差异性直接导致了培养模式的差异性。例如,从专业与课程设置模式来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中,注重对专业人才的专业培养。这直接导致其专业设置注重对于学生专业应用性的设计。无论是专业设置,抑或课程内容设计均以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为主,注重对于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养。本科研究型教育则注重于对学生知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相比,虽然两者均注重于对学生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所注重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往往侧重于其专业性。而本科研究型教育则注重其广博性,注重理论研究与专业研究。从本科研究型教育之中课程设置来看,其注重“理论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则凸显“研究性”。

3 生源素质不同

科学技术的两面性范文【第三篇】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为开展两岸经贸合作搭建了桥梁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是继两岸全面实现直接双向“三通”之后,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又一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在经济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两岸经济关系从此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2010年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开幕上指出:“面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以及两岸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我们需要把握机遇,锐意进取,尽快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的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长效机制,丰富合作内容,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形式,提高合作水平,最大限度地实现两岸经济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最大可能地提升两岸经济参与国际竞争和抵御外部风险的整体实力。”贾主席的讲话得到台湾民众的普遍赞赏和认同,在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台湾经济学者刘大年用“高速公路”这一名词,来形容他心目中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他说,借助这条“高速公路”,两岸产业将可开拓更大市场,共同增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深入开展两岸经贸合作早已是人民的共识,是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景和福祉。

开展两岸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广阔空间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以及两岸农业、农村发展所共同面临的新问题,加强海峡两岸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是历史的必然。大陆农业是典型的小农分散经营模式,农民平均每户仅有公顷左右的耕地,土地所属权的不同以及耕作面积的狭小,使得农业技术引进受到较大局限,造成国外规模化经营的农业生产技术往往不能适用于大陆农业生产需要,即使有些先进技术得以引进,但是面对分散的小农户,大面积推广起来依然存在较大困难。但是,海峡两岸农业发展模式和经营类型相似,农业技术领域各有所长,特别是台湾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实用技术,非常适合祖国大陆农业发展需要,这为深入开展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合作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良好的合作基础。而且台湾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有很强的针对性,特别注重农业技术的实用性,加上推广体系完善,农业技术成果很容易传播到农民手中,应用到生产实践。因此,两岸农业科技交流越来越成为整个农业领域交流与合作的重点,通过科技交流与合作提升两岸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两岸农业界普遍的共识。在这一背景之下,海峡两岸合作硕果累累,福建永春的“芦柑生产技术综合改进计划”和漳州的“香蕉生产栽培技术综合改进计划”就是典型的合作案例。

现有大陆农民组织化和文化程度低,是两岸农技合作的一个瓶颈

由于大陆农民文化程度低,加之缺乏完善的技术传播网络,技术难以被广泛推广应用;农民接受新技术的风险和成本也很高,从而难以形成对台湾农业技术的规模化需求;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导致农户与台商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不稳定,常常出现违约行为,企业在与农户合作过程中,难以形成有效的利益共同体,从而影响企业与农户技术共享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将大量引进的农业技术惠民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综合以上情况,笔者认为要加强对农民的科普工作势在必行,也不失为一条重要的开展两岸农业合作交流,解决农技推广应用的有效途径。

2开展对农民科普工作的重要性

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过30多年的努力,生物技术发展较快,特别是在基因工程育种和核辐射诱变育种、水稻基因组研究、禽流感等动物重大传染病防治技术等方面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现代农业新兴产业具有“高科技、高关联、高品质、高质量、高效益、高附加值”的“六高”特征,主要是依托现代生物技术,以转基因、生物肥料、生物材料等高新技术,目前农业领域已形成较完善的科研体系,以及不断壮大的高素质的农业科技队伍。科普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如何行之有效地开展农业科普,将科普贯穿新农村建设的始终,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不仅关系“三农”大局,而且必将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农民科学素质,特别是提高那些在农村依靠土地生活的农民的科学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早在2006年,中国科协和财政部就启动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这些年针对的农民科普工作得到持续强化,但农民对于农业科学普及知识的需求依然非常旺盛,所以开展科普工作的任务依然艰巨。

首先,从我国国情来看,农民是我国人口中最大的、较特殊的公众群体,城乡二元结构不仅形成了巨大的城乡差距,也形成了城乡科普的巨大反差。由于我国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缺乏接受继续教育和提升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机会,使他们对科技知识的理解接受和应用能力大打折扣,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业的科技进步。因此对农民的科普具有急迫性、艰巨性、复杂性和工具性等特点。

其次,加强农民科普工作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客观要求。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共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创新不仅依赖于社会的物质保障,更需要高素养的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只有在推动科技创新的同时,大力加强科学普及,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水平和劳动技能,才能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

最后,加强农民科普是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举措。农村农业基础薄弱,经营方式落后,抵御自然灾害与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不高。因此只有切实提高农村的科技文化普及率,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铺垫坚实的科技文化基础,最终从根本上解决困扰我国多年的“三农”问题。

3开展惠农科普工作的主要途径

培养新型农民,着力打造开放有序的农民科普教育体系

没有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因此加强现代农民科普,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势在必行。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总体上呈现结构性下降。农民科普的对象主要是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农村科技人员和知识青年、农村专业户和示范户、农村转业人群、农村多种经营人员、农村弱势和边缘人员。运用科普的层次理论,应当重点抓好对核心层农民的科学技术普及。首先,应立足地域差别大、农民以多业兼营为主、教育培训需求呈多元化等实际,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远程教育培训手段的优势,以培养新型农民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和科技文化水平;以培养适应城镇化、工业化需要的产业工人为重点,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以培养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科技型”村干部为重点,通过系统培训,提高他们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和能力。

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重点建设一批县市级职教中心和乡镇级科普示范学校、村(社区)级农民科普学校。加强对外输出务工农民的转移就业培训,发展技术型、外向型劳务输出,通过实施农民科普培训工程和绿色证书工程,努力提高农民务农技能。拓展农民致富门路,着力打造农民增收体系。目前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相比,水平偏低。缩短城乡差距,消除城乡壁垒,广辟增收渠道成为农民增收的三大长效机制[6]。

利用多种渠道对农民宣讲科普知识

通过农情信息、发行科普杂志、发放技术资料、发送农技短信、举办技术技能培训班、科技班等方式及时组织农户们学习新的农业生产技术等手段来深入开展农技推广服务,提高农业技术入户率和农业生产水平。在全镇、全村范围内设立普及农业科普知识的宣传栏,普及农业科普知识。同时农业科技人员、农技指导员需要经常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采取课堂教学、放映科技影碟和现场技术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面对面传授、手把手教学,咨询、答疑相结合,指导农户进行种植,现场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突出针对性,注重时效性。目前我国很多农业专业的大学生在本科毕业之前都面临一个实习难的问题,当地政府可以鼓励他们到农村实习,与当地农民结成“一对一”的服务对子,帮助农民掌握新型的农业技术手段,了解目前国内外最新的发展趋势,到田间指导农民科学种田,传授农作物养殖新技术。这样,既有效地解决了大学毕业生毕业实习难的问题,也切实为广大农民送技术上门,扩大了农业科普工作的受众面,提高了科学普及的效率,使大学毕业生跟农民获得双赢互动。

拓宽服务手段

积极探索农技推广新途径,比如巡回授课与电视讲座相结合不停滚动播出;技术人员讲理论与典型大户介绍经验相结合的方式,为广大农民提供实用技术、农业政策、法规;组织高产大王、种养殖大户现身说法,通过让农民看到和深切体会到科技的作用,从而自觉产生对科普尤其是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激发其利用科技的积极性;建立科技图书站,解决农民想看书却没有资料的难题,也鼓励大家在图书站互相探讨、解决面对的问题。另外,目前农村基层科普网络特别是村级科普组织不够健全,很多偏远的山区甚至还尚未建立,一些地方基层科普机构或组织大多是负责人身兼数职,活动稀少,内容单调,因此要积极利用日益普及的互联网,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及时公布农业生产信息,全方位开展服务。强化科普功能,拓展科普内容,充分发挥其科技示范、科技普及、成果推广、配套服务等作用,形成以政府科普网络为纲,群众科普网络为络的网络体系。

开展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展览会

在陕西举行的一年一度的杨凌农高会不仅是展示我国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一次盛会,也为广大农民搭建了学习农业经验、农科知识的平台。在农高会期间,还举办了“中外农民创业论坛”、“百名农业专家现场咨询”等活动,让农民与科技知识“面对面”。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科普渠道和平台,应该学习、借鉴和加以推广,在成果展销会上,重点推广生态、节本、增效综合配套技术,拓展新型农业的技术手段和应用范围,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建立科技示范园

建设集农业科技人员培训、新产品试种、标准化生产推广等各项功能为主的部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在示范园大棚内,各地农户可以随时去参观考察学习种植经验。最终以科普示范区、科普示范村、科普示范基地、科普示范户四个创建为载体,推进科普工作实现新突破、新发展。

加大农民科普投入

现代科普是项高投入的事业,综观世界各国,越是现代化,科普经费投入越大。我国农业科普工作的重点在县镇两级,但是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也主要集中在这两级。目前县镇级财政非常紧张,很多是“吃饭财政”,有的甚至债台高筑,科普方面的投入非常有限。有的基层农技推广部门“有钱养兵,无钱打仗”或“忙于自身生存,无力推广农技”。即使县级财政虽然有安排,但有效利用不够。有些地方将专项科普经费用于外出考察科普工作,用于购置数码相机等办公用品,直接投入到农村、用于农民的科普经费很少。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应当保障专门用于农村科普的经费投入,并规定保证有一定经费投入用于农村科普,在本级财政预算支出中单列并及时划拨,专款专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科普经费应逐步增加,并提高利用率。

4结论

充分利用对台优势,促进闽台农业产业对接,大力引进台湾资金、技术、良种、设备,加强闽台农业科技、经营管理、人才信息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台湾现代农业的发展机制、经营模式、管理经验,全面提升闽台农业合作水平,有利于促进福建农业产业的升级。我省可以围绕着“三条产业带、三大优势产业”发展设施农业;培育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建设“多层次、差异化”的创意休闲农业,发挥我省“少地多山”、自然景观优美、文化遗产丰富等优势,以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作为两大驱动“引擎”,构建与城市文化旅游互补的创意休闲农业。以上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农民这一特殊群体,更离不开有文化有技术的农民,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该群体科普知识的宣传,竭尽所能的提供一切机会为他们服务,才能推进两岸农业合作、经贸合作,最终促进海峡两岸共同发展!

作者简介:

科学技术的两面性【第四篇】

在人类社会化大生产的进程中,当生产关系无法满足生产力的发展,一般都是由科学技术引领的生产力的进步而引起的。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科学技术的现代史上先后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历史性科技发展:第一次是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开始的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导致了以蒸汽机和自动纺织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开始了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世界从此揭开了新的一页,生产成为世界的生产,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历史成为世界的历史。第二次是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科技革命。电力的广泛应用,电机的广泛使用以及电讯业的迅速发展,使工业化与电气化结合在一起,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三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的新科技革命“。原子能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航天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在当代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不断带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如果一个国家能够准确的利用科技革命所提供的机遇,那么其生产力就会获得很大的发展;如果一个国家错过了科技革命提供的历史机遇,那么其生产力就会大大落后于时代潮流。

2科学技术发展带来了人类的生存危机

马克思哲学告诉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事物,也就是要清晰的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即使是科学技术也不例外“。科学技术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危害人类,因为造福和危害可能是同一个过程。”即便只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便利,但有时也难免会产生负面影响。由于科学和技术两面性的存在时不可避免的,所以在我们日常的科技活动中尽可能去抑制或者规避其不利因素,但不是完全消除它,因为其存在两面性,创造的同时必然存在破坏,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的利益性利用利益性利用科学技术在任何地方都无处不在,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恶果。这表现为人类外在因素的危机和内在因素的危机两个方面,外在因素是指对自然环境的危害,内在因素是指人类身的威胁。人的外在环境制造了危害,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主要体现在环境与生态的破坏、物质与资源的锐减等诸如此类的方面,人们凭着越来越发达的科学技术,对自然环境进行毫无节制地索取和消耗,最后导致一方面创造财富的同时造成自然资源的急剧枯竭;“另一方面人们不断对自然‘索取’的同时,却又向自然不停的‘污染’,现代工业化大生产大量的污染物,诸如化肥、农药等工业重金属废料。”它给人类自身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2)科技的不平衡进步科学技术的不平衡进步指的是科技在不同领域上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科技发展水平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平衡的进展。这导致的最终结果是那些利益高、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国家和地区的科学技术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开展。科技发展存在的这种机制,同时指明了这种道理和事实:那些利益性强大的群体或者民族,一般能够最高效、最快速地重视和推进科技进步,在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同时,伴随着财富的创造和社会的发展也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与此相适应的是,资本主义社会自近代科学技术发展以来一直引导着技术的发展方向,至今仍引领着技术发展的潮头,而且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亦在里面。因此,科技的不平衡进步与人类文明中群体、民族、国家或者地区的不平衡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是社会发展进程中最基本的相对关系。

(3)科技的不理性应用所谓不理性的利用,主要涵盖三个方面:第一,人们只在乎于生产劳动和经济发展中最大化、最直接的利益而使用科学技术,却忽视了长期的社会与环境的影响。第二,人们对使用新技术的社会后果缺乏明确的预期,因而即使出于善良的心里也会带来始料未及的后果。这种情况多发生于科技水平尚不发达的时期。第三,科学技术也被用于侵略的道具。人类分为不同的利益群体,比如不同的群体、民族甚至国家每一个利益群体从原则上说都是在保护和发展自己的利益,削弱和抢夺别人的利益,以至于有些利益集团时常会故意利用科学技术危害对自己不利的一方。科学技术的不理性应用导致了人类本身的危机,即技术的特异化导致人性的变化,人的主观性的沦落。人类发展科学技术的初衷如何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如何使得人类在社会化大生产中获得更大的自由和解放,从而使人获得高速发展。在人类历史上,人类利用科学技术从自然中解脱出来,确立了人类对自然的主导地位,在认知和改变自然的进程中,实现了人的改造自然的主观意愿,从而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了巨大的自由和解放。特别是现代科技的出现,使人越来越快地从体力劳动转向脑力劳动,使得为科技发展获得更大解放,人类越来越偏向于高度的自由。然而由于科技本身存在某些缺陷,缺乏对科技的全面的认知,同时加上对科学技术的不合理应用,导致科技的扭曲。在扭曲的状态下,技术不再只是一味的为人类创造利益,反而成为人类走向堕落的主观体、压迫人类不断走向灭亡,这种力量其实就是在慢慢剥夺了人类的自由,使人类服从它,最终使得人类成为了科技的奴役。

(4)科技的两面性作用科学技术发展至今的历史表明,它是具有两面性,也就是说科技在不断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同时,也愈加损害我们的生存环境。在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达的现在,它对于我们的利与弊在同时增强,因而愈加体现科学技术的矛盾性。

3如何正确看待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两面性作为它既定的特点,它不仅具有广义性,还具有狭义性,也就是说科学技术普遍存在于社会环境中,而且各个群体或者地区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科技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发挥重要的效应,与此同时必然也给社会环境带来相当程度的消极影响。我们不能否定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也不能寄希望于科学技术,过度盲目的发展,而体会不到科学技术的不利因素。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有着很大推动作用,但需要人类的欲望和社会环境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我们应该在探索和改造自然的进程中,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为我们最大化的提供服务,但对其中存在的不利因素也要提高警惕。科学技术是利弊共存的,这是事物的两面性,人类不光只看其对人类有利的一面,而且还必须了解其存在不利的因素,科学技术所带来生产力的改革是惊人,同时伴随着灾难与破坏也随之而来,我们应该正确使用科学技术,用它来改变人类的生活,改变人类的观念,使其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进程中担负起中坚力量。

4结论

科学技术本身是相对的,它既可以成为人类的福音,也可以成为人类的祸害,至于是福音还是祸害则取决于人类自身如何去看待它、如何去利用它,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想要使得科技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使得科学技术成为人类的福音,使得不再成为人类祸害的同时,就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科学技术,进行以环境为中心的生产。在使用新技术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顾及人与环境的双重需要,从而避免发展去迎合技术,避免技术对自然的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跟社会环境紧密结合,不能只是按照经济效益理论来引领科学技术,从事科学技术活动时不仅需要考虑技术上的可能性以及效益合理的情况下,还需要从社会环境是否有利的角度去考虑。技术上可能,效益上合理的科技发展也不一定具有原则性的。它不仅对人类的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还有可能对自然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破坏,最后过度盲目的相信科学技术,可能摧毁千年的人类文明,这样的科学发展就是不可取的。此外科学技术的运用还要兼顾到精神文明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文化传统,我们应该相信,自然环境已为人类所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策略就是我们的动力。我们要相信本身的智慧,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科学技术矛盾性的途径,为社会环境作出更大的贡献。

48 904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