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好东西是聪明人花笨功夫做出来的》有感
翻阅《小学语文教学》这本杂志,作为卷首语的张学青老师的《好东西是聪明人花笨功夫做出来的》一文仅因标题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好东西”是什么?聪明人为什么要花笨功夫做事?拜读完该作品之后,我深以为意。
原来此篇文章巧妙而坚定地回答了许多学校教导处制定备课要求时的哈姆雷特式的经典之问:手写,还是电子?同时也警醒了像我这样的年轻老师:有时候,古老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笨拙的精神就是最好的精神。
曾经,我一度以为“手写教案”对于我们青年教师来说就是一种酷刑,一种折磨。我曾为应付教案检查挑灯夜战,手写至快要断裂,甚至心里不禁咒骂:这该死的教案,1篇篇怎么这么长,简直是浪费时间!殊不知像“手写教案”这样的“好东西”是一代代前辈教师、专家的心血。我也丝毫没有考虑过这些“聪明人”花的“笨功夫”有多深。还好,有幸拜读到了张老师此文,我的愚昧思想得以化解,作为教师的愧疚感开始产生,由此,我也开始改变,逐渐成长,甚至激励我的学生变成更好的自己。
那么,此文究竟给予了我哪些启示,又让我有了怎样的改变呢?我想用四个词来概括:学习、定心、发现、影响。
学习
张老师在文中用了非常形象的比喻“网络上把教案复制粘贴下来,是坐飞机看乡村公路;而手写教案,相当于徒步跋涉”。很显然,“步行”能让我们更深入了解“乡村公路”。作为青年教师,在备课上,我们的确需要“步行”,因为我们缺乏经验,太需要学习了。我开始转变心态,当我抱着学习的心态去手写教案时,教案中的每一个字就像精灵一样跳入我的大脑,内化成我的思想,我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了,教学的底气更足了。最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更大了。
定心
的确,手写教案需要大量的时间,当你把它当成任务,堆积在一起去完成,你只会厌倦。我虽不是聪明人,但我相信张老师所说的“聪明人”的“笨办法”。在我实施“笨办法”的过程中,我很享受一心一意做一件事情的感觉,我的心得到了安定。一个书桌,一支笔,一颗坚定的心。我想,如果作为教师的你也坚持手写教案,你会收获一个好习惯,你的心也会得到沉淀。
发现
德国现代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说过“坐在飞机上的人,只能看到路是怎样穿过原野伸向天边的,而徒步跋涉的人则能体会到距离的长短,景致的千变万化……”“步行”无疑让你了解“乡村公路”的过程变得更加有趣,更加有意义。“手写备课”的过程,是我学习前辈老师教学经验的过程,更是拓展我思维的过程,我会主动去发现前辈老师教学思路的异同,会对比不同的教学智慧,会在众多教学参考书中挑选最适合自己的……
影响
“手写教案”需要下“笨功夫”,培养毅力。在这样的日积月累中,我也成为了一个有毅力的人。“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我也用自己的经历去鼓励我的学生,做一个肯下苦功夫的人。当学生听着我的故事,看着我的“手写教案”时,我知道,在他们心中,也有一个个关于“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正在发生……
下一篇:大学辩论赛的重要性与技巧精编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