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扶贫论文【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大学扶贫论文【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大学扶贫论文范文【第一篇】

关键词:扶贫;精准扶贫;法治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4-0006-02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世界减贫的积极倡导者和最有力推动者,中国已经和正在进行的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形成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扶贫体系。当代的精准扶贫继承既有的扶贫经验,更呼唤未来的理性设计,形成法律制度,规范政府行为。

一、概念界定

中国扶贫法治化,是指在当代中国,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引领、规范扶贫开发工作,保证扶贫政策连续、保障扶贫资金运行安全、确保扶贫资金投入使用有效、固化扶贫开发成果,实现扶贫科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中国扶贫法治化包括当代中国扶贫法律制度与法律实施。扶贫法律制度主要包括:立法目的、立法依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扶贫开发对象、扶贫开发规划、扶贫投入、扶贫开发项目管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执法监督、法律责任等。中国扶贫法律制度,是一个从理念、概念、原则、制度到权力、权益、责任的完整法律制度。

扶贫和“扶贫开发”“农村扶贫”“农村扶贫开发”“反贫困”等概念在理论研究、官方文件和党政管理中,尽管指向有差异、重心有区别,但是其核心内容均为“扶贫”,更准确地说是指“农村扶贫”。本文旨在探索实践难题,不过多挖掘和刻意区别概念的内涵外延,因而在论文中将上述词语均视为同义词。本文既着眼于中国扶贫法律制度的形成,更关注中国扶贫法律制度的实施,所以题目采用“扶贫法治化”的概念来表述。

需要说明的是,2007年我国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问题做了兜底式的制度安排。因此,本文仅研究中国扶贫法治化,而排除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尽管在2007年以前的文献中将此二者共同讨论。

二、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国内外关于扶贫开发的研究非常丰富,但是关于中国扶贫法治化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其主要研究成果、理论演变和政策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研究的变迁

根据在中国知网检索的结果,国内较早提出此命题的是时任湖北省扶贫办主任的邹水清。伴随着2001年10月1日《湖北省扶持老区建设条例》的实施,邹水清在《老区建设》2001年第11期发表《把老区扶贫纳入法制轨道》,这是国内刊物公开发表中国扶贫法治化研究成果的最早雏形。

以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为分界线,在此之前的研究成果主要论证中国扶贫立法的重要意义和现实基础,勾勒中国扶贫立法的整体框架和基本内容,列举了世界各国的基本经验和主要做法。此后,研究成果多反思中国扶贫实践存在的问题、扶贫立法解决的难点、扶贫部门的法律地位、扶贫部门运行的机制、扶贫对象的标准界定、扶贫资金管理的障碍、扶贫项目的后期管理、扶贫对象的法律责任等,研究更加P注扶贫立法的具体问题和工作程序。代表性成果主要有马洪雨(2012)的《我国扶贫开发国家立法具体化研究》,张永亮(2013)的《论扶贫开发的法制建设》,高克祥、蔡庭花(2013)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政策法治化研究――以甘肃省X县Y乡Z村的调查为例》,孟勤国、黄莹(2015)的《扶贫开发基本问题的立法建议》,刘晓霞、周凯、张学(2015)的《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立法的现状与完善――基于我国10省、区、市农村扶贫开发地方立法文本的分析》。

与理论界研究关注遥相呼应的是基层实务工作者的思考,各级扶贫部门实践者较为典型的成果是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扶贫办工作人员陈代曙、冯世民、张胤、杨天中、杨焕坚(2008)的《扶贫开发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探讨》。

近年来的学位论文也关注中国扶贫法治化,如吴天铁(2013)的《“湘西地区”扶贫开发立法的思考》、王志鑫(2014)的《贵州扶贫生态移民立法研究》。

中国的扶贫成就令世界各国瞩目,扶贫的模式被一些国家仿效,世界各国对中国的经验和模式非常尊重,但是这些做法和成就多是政策的引导而非法律的规范。与之相适应的是,国外理论与政要关注中国扶贫实践而较少研究中国扶贫法治。

仅就本课题――中国扶贫法治化而言,研究数量在增加,研究成果在深化,理论界的关注程度在持续提高。在中国知网检索本领域的论文有100篇左右,有3篇以上论文的研究者只有一人。中国农业大学的左停是本领域成果最丰富的学者,但其研究重点是农村经济,仅有5篇论文涉及扶贫法治。这表明,与迫切呼唤扶贫立法的社会现实需要相比、与加快贫困地区扶贫立法的中央要求相比,法学界对扶贫法治化研究不够,表现为知名学者研究少、典型研究成果少。从整体上审视,理论研究的成果对社会现实的回应不够,对国家出台立法的理论支撑不够。跳出本文观察与本文相关的研究,如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村金融制度、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等研究成果丰硕,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理论基础。在党的十以来的中国扶贫实践中,中央与地方强力推动,形成制度保障;改革创新,推进扶贫工作提质增效;精准识别,精准扶贫。这成为本课题研究的实践基础。

(二)社会公众的期望

社会公众的意见,集中反映在中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个表达民意的窗口中。2004年全国人大代表郭海亮在“两会”的议案中建议:将《扶贫法》纳入本届人大的立法规划。2005年全国人大代表沈爱琴、刘庆宁等在议案中要求通过立法和修改法律的方式,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其内容已涵盖扶贫立法。此后每年“两会”中扶贫立法成为代表和委员讨论的内容,被新闻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广泛传播。

(三)政策决策的宣示

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第47条要求加快扶贫立法,使扶贫工作尽快走上法制化轨道。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第30条中再次要求加快扶贫开发立法。这是中央层面对扶贫立法的公开回应和整体规划。

(四)两级立法的进程

农村扶贫开发法已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国务院2014年立法工作计划。国务院扶贫办于2009年开始做扶贫立法的前期准备工作,2012年成立扶贫立法工作领导小组。2014年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审议《扶贫办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时,认为扶贫开发要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支持、自身努力、法制保障“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需要法制保障,要加快扶贫立法进程。时至今日,扶贫法草案处于人大、党委、政府内部征求意见阶段,尚未向社会公布。在专门立法出台之前,其他法律,如201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85条涉及扶贫立法。在国务院部门规章层面,1997年的《国家扶贫资金管理方法》、2000年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试行)》、2011年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调整和规范着扶贫工作。

在省(自治区)级层面,自广西1995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开发条例》始,广东、湖北、陕西、甘肃、贵州、内蒙古、黑龙江、四川、云南、湖南、江苏等省(自治区)先后颁布扶贫条例。在省级以下的自治地方,如四川省阿坝州,也通过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农村扶贫开发条例》。

中央和地方的两级立法中,就时间先后而言,地方先于中央;就立法需求而言,地方愿望更强烈。

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对于已有研究,中国扶贫法治化现状研究的价值在于以下两点。

一是提供立法论证。中国的扶贫模式具有强烈的政府主导色彩,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对中国扶贫工作进行理性设计,其直接目的是规范政府行为,保障最弱势群体权益,扶持最贫困地区发展,根本目的是建设法治国家。

二是提炼成功经验。中国扶贫的成就为世界所尊重。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潘基文在2015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说:“千年发展目标成功地帮助全世界十亿多人摆脱极端贫困,中国在此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成就占据了全球减贫的3/4。”世界银行则称之为“中国奇迹”“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模减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海伦・克拉克指出,中国使她的人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贫困中脱离了出来,“我们呼吁各国分享中国的减贫经验。”中国扶贫法治化研究努力将中国经验转化为中国法治,如果目标能够完成,不仅“各国分享中国的减贫经验”,而且“各国分享中国的减贫法治”。

四、研究难点

中国扶贫法治化的研究难点有两个方面。

一是基层经验如何转化为法律制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全国最贫困地区之一的甘肃省陇南市因电商扶贫成绩突出获2015中国消除贫困创新奖,国务院扶贫办将陇南列为全国首个电商扶贫试点市,其做法已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称为“陇南电商模式”,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协会运作、微媒助力“五位一体”。但是,审视其初期做法,政府引导是由村官、乡镇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在淘宝开网店这种方式打开局面,进而全面推广。事实上,按照中国法律规定,公务员不得从事营利性活动。中纪委重申,国家工作人员和党员干部不得做微商,不得在网购交易平台淘宝经营网店。这种基层经验与国家法律、党的纪律相冲突的现象在扶贫实践中是常见现象并具有一定规模。从法律层面寻找解决这种冲突的方法是理论工作者面临的重大挑战。

二是应急性行政行为与日常性行政行为如何衔接。目前,中央与地方集中全力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这是党的重要使命,也是党的庄严承诺。随着2020年的期限日益迫近,党政机关扶贫工作中应急性、短期增多。中国扶贫法律制度既要立足当前,更要注重长远,特别是2020年以后,要尽可能地降低短期的频率和规模,长期规划并且运用法律手段规范日常,用法律制度保障政府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左停,赵兴梅。扶贫立法:提升扶贫开发水平的有效途径[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5).

扶贫攻坚论文【第二篇】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班子成员党课培训,强化四个自信。

3月,中心值班领导认真备课,做好PPT课件,给中心全体干部职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中全会精神、2018年全国两会精神,通过上党课,干部职工系统了解其历史背景、主旨要义和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增添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进一步强化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

(二)开展党纪政纪教育,筑牢三大意识。

一是与食药监局一道,请县纪委董胜同志讲廉政课——《重整行装再出发,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学习贯彻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二是召开中心全体会议,贯彻中央纪委、省纪委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传达中央纪委公开曝光八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省纪委通报6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问题等各类通报、省纪委关于罗涛严重违纪案件的通报等、通报3起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等。三是组织学习新修订的《党章》《准则》《条例》等党内规章制度。通过学习,筑牢了干部职工的党性意识、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转变了工作作风。

(三)开展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两种能力。

一是与食药监局联合开展春节培训,请县检察院讲—《夯实两法衔接工作,推进食品安全战略》,请食药监局法规股郝泽京讲《食品行政许可规范》、检测中心讲《食品监督抽检规范》、食药局有关负责人讲《药品日常监管要点》、《网络餐饮监管》、《化妆品监管》、《如何查处医疗机构医疗器械违法行为》,通过学习,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二是开展选派四名检测骨干赴北京、上海培训气相色谱、原子吸收等大型检测仪器检测技术,组织检验检测人员连续3个月开展实验室食品药品水质农产品检测技术大练兵活动,提高检验检测能力。

(四)开展扶贫知识培训,抓好四大一攻。

与食药局一道,请县扶贫办副主任曾正兵讲《坚决打赢2018年脱贫摘帽攻坚决胜仗》,学习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三率一度、一有两不愁三保障和扶贫政策知识,同时,到扶贫联系村文化村召开精准扶贫四大一攻推进会,组织中心和县医疗中心扶贫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全域大走访、政策大宣讲、矛盾大排查、问题大整改,集中攻项目。落实危房改造开工14份,占总任务21户的67%,开发扶持完工9户,在建11户,其余12份正在落实。目前,文化村信息核准落实到户,政策宣传落实到户,矛盾排查落实到户,问题整改基本到位,走访覆盖所有贫困户和非贫困户。

(五)开展三送三帮服务,服务四大产业。

中心还把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角落。与食药局联合开展“三送三帮”进食品生产企业活动,对屈姑、泽侬、康辉、秭源等全县10多家重点食品生产企业,送法律、送技术、送服务,为企业义务培训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免费检测产品,助力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力,服务“两果两叶”四大产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学习深度不够。对政策理论掌握不够牢固,理解和融会贯通还有一定差距。二是学习效果还需进一步巩固。需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创新我们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一)深入推进常态化学习。

将理论、业务、规矩三学活动作为年年抓、经常抓的重点,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重点,将每月15日定为支部主题党日,每周五定为集中学习日,坚持自学和集中学习想结合。同时,积极参加县直机关大学习组学习、理论在线学堂学习、普法在线学习,按要求做好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和专题研讨发言稿,学习成绩力争优秀以上。通过学习,树立道德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牢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法律素质。

扶贫攻坚论文【第三篇】

>> 坚持推进重点 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县“一号工程” 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标尺 把脱贫攻坚作为“试金石” 落实2017年一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把促进“三个认同”作为参政党自身建设和履行职能的“一号工程” 把创新作为脱贫攻坚的第一动力 把脱贫攻坚作为贵州的头等大事 “一号工程”解密 “一把手”的“一号工程”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一号工程”两赢 “一号工程”实现“零”超载 塑造奥运“一号工程” “一号工程”的幕后花絮 杭州押注“一号工程” 脱贫攻坚要坚持问题导向 坚持“三心”并用,决战脱贫攻坚 让“一号文件”真正变成“一号工程” “天宫一号” 一号行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经济法律 >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作者: 张令平")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中共定西市委书记张令平在论坛上致辞。

定西是全省、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贫困地区的一个典型代表。我们7个县区都是部级扶贫开发的重点县,全被纳入六盘山特困片区,境内60%以上的土地是山和沟壑,十年九旱,灾害问题、贫困问题相互叠加,1983年定西被国家确定为“三西”农业扶贫的重点地区,首开了全国区域性开发式扶贫的先河。

中央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我们全面贯彻2013年2月视察我市时的重要指示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全面落实中央和省上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政策,制定了“1+16+5”精准扶贫方案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坚定”的目标,狠抓一个核心、两个关键和三大机制。一个核心是指以产业扶贫为核心,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我们紧紧围绕中药材、马铃薯、果菜等优势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大力实施项目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跟着企业走四跟进的产业扶贫模式,全市有1829个村组建了农民合作社7250个,我们引导了全市908家龙头企业,与5800多个合作社、849个贫困村建立了长期的绝对帮扶关系,发展动员贫困群众共30万人,目前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0%以上来自于特色产业收入。

两个关键是狠抓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大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保障,我们围绕走水泥路、用动力电、喝自来水,住安全房基础设施的重点目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市建设村的公路通常率达到100%,我们将近2000个行政村都保证通了油路。公共服务水平是提升脱贫攻坚的重要保障,我们大力实施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去年以来,共落实学费减免等教育扶贫资金6亿元,医疗救助资金3亿元,目前已实现1500人以上的村庄农家书屋,广播电视,重大疾病救助5个全覆盖。

扶贫攻坚论文【第四篇】

XX苗族自治县是一个集“民族、边疆、山区、贫困”于一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地理、战争等原因,经济相对落后。交通落后是制约XX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改善XX交通条件,1996年,XX同志利用在民革机关多年分管提案工作的经验,把等级低,路面差,贯穿XX县湾塘、白云、和平、新华4个省级扶贫攻坚乡,全长97公里的芷白公路改造工程形成材料并予上报,由省民革两次向省政协七届五次、八届一次会议提交提案。1998年4月17日,省交通厅在省民革致交通厅党组的专函上签字“同意立项”。1998年10月,交通厅分三年安排扶贫资金970万元改造经费,芷白公路改造工程正式动工,到2001年97公里全线完工。

自卫还击战结束后,铁路部门关闭了白河乡大树塘铁路、公路平交道口,以白河乡大树塘为中心的大水、桐子、团结、坡头、胜利等5个行政村的热区作物在收获季节只能依靠小竹筏从河东岸运到河西岸,再由马驮上昆河公路装车,一旦雨季提前,南溪河涨水,竹筏不能摆渡,河东岸的几万亩甘蔗、西瓜、菠萝就运不出去,损失在百万元以上。为解决这个问题,XX同志和县交通局、乡党委、乡人大、乡政府领导十余次深入村子到农户家实地调查,随后,他又奔波于XX和开远铁路局之间,经过8个月的艰苦协调,取得了开远铁路局领导的支持,终于使关闭13年的大树塘铁路、公路平交道口恢复开通,农民一年四季都可以从陆路道口运送物资,十分便利。

XX县是XX省重点林业基地县,但缺乏资源和人才的结合。为此,XX同志在县级五套班子会上首先提出诚邀西南林学院在XX建立教学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议。在中共XX县委、县政府、民革西南林学院支部的支持下,XX同志和县林业局先后11次到西南林学院商请,终于和西南林学院签订了正式协议。“西南林学院XX教学实验实习基地”的建成使用,将为XX县山区综合开发和林业发展带来最直接的经济效益,并成为XX省“县校合作”的先例。

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使生态环境建设同国民经济发展、产业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XX县委、县政府决定进一步加大农村沼气能源建设。XX及时向省民革作了反映,省民革经过认真调研后,由XX多渠道筹资4万元,在大围山部级自然保护区边缘的滴水乡村建成了45口沼气池,减少农户使用薪柴对天然林的依赖,促进了林业发展。

XX县万人中,原有万人未脱贫,有万人生存在不具备生存条件的深山、石山区。为解决这部分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异地移民开发扶贫的方针。白云乡解放村丫口寨自然村远离水源,长期饮用极不卫生的浑水,群众长期无水洗脸,而被称为“花野猫脸寨”。XX同志得知情况后,积极向省民革反映,并通过白云乡党委、政府协调努力,由农民自己投资,州扶贫办补助,把该自然村17户贫困农民搬迁到底土公路旁的轿子山。17户农户猪圈砌好后,XX同志协调资金5100元解决全部石棉瓦。在县林业局的帮助下,XX同志为17户农户81人在年底实施“一人一亩优质核桃”规划。白云乡党委、政府将该村定为“民革XX省委异地搬迁扶贫示范村”,并由省民革经济支部捐20吨水泥建成17口沼气池。

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省民革认为XX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最根本的原因是教育滞后,劳动者素质低。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办学条件,在省民革领导的支持下,XX同志亲自上昆明、跑北京,为XX教育跑项目。在省政协赵淑敏副主席和省人大副主任、省民革主委卢邦正等领导的直接关心、帮助下,省民革多渠道筹措资金61万元援建的“XX中山希望小学”于1998年9月25日建成投入使用。1998年9月,由民革省委多渠道筹措资金75万元援建的“XX宋庆龄希望小学”又成为XX省派第二所规范的希望小学。该校除招收滴水乡当地生源外,还重点解决县内100名品学兼优但家庭贫困面临失学、缀学的农村少数民族女童。

为改善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促进XX精神文明建设。1994年,民革中央经社部副部长沈学斌专程到XX,代表民革中央向滴水乡鱼嘎底自然村捐赠卫星地面接收设备一套,省民革也赠送一台彩电。XX将在2000年以前完成“211工程”(“211工程”即2米直径的天锅,1个千瓦的接收功率,方圆1公里的覆盖面),以解决本县1906平方公里土地各族群众接收电视难、看电视难的问题。经XX同志在省州多方筹措资金,在白云乡“民革XX省委异地搬迁扶贫示范村”的转田村(120户856人)、滴水乡前进村民委员会(200户1051人)投资万元,建成三座“211工程”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三个村子的各族群众称“能看中央的领导,能听清省长、县长的讲话……”

48 12742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