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通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通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范文【第一篇】

随着湖南卫视大型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热播,活泼可爱而又纯真的王诗龄、Kimi、天天、石头和田雨橙以及他们的爸爸走进更多观众的视野,五位爸爸不同的育儿方式也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父母议论的焦点。郭涛对儿子石头“男子汉式”严格管教的传统教育方式,张亮与儿子天天父子间朋友式的相处方式,林志颖对儿子Kimi的循循善诱、耐心引导,以及田亮和王岳伦对女儿无微不至的呵护和体贴都一一留在人们的脑海中。关于父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也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一、父亲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1. 父亲是孩子的玩伴,是孩子走向外面精彩世界的引领者

在心理学上,父亲通常被看作是孩子挣脱母亲怀抱的关键动因,是引导孩子走向外部世界的桥梁。与母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生活照料和抚养相比,父亲更多地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与孩子玩耍和游戏上。在游戏过程中父亲不仅带给儿童快乐和满足,还会让儿童从中获得对外界、社会和他人的信任和自信,获得对人容忍和宽容的动力及应付环境的能力,帮助儿童成为心理功能完备的人。儿童与父亲的游戏还会使儿童逐渐脱离母亲,降低儿童与母亲的紧密程度,诱发儿童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使儿童获得更多直面外部世界的机会,提高面对陌生环境的勇气,提高社会胜任能力和技能。父亲作为家庭与外界联系的纽带,还会将外面世界精彩的信息不断带给孩子,与孩子一起分享交流,激发孩子对外面的世界的关注和期待,并为融入外面的世界而不断地塑造、修正自身。

另外,心理学家赫瑟林顿等学者认为,父亲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其自我认同具有重要的作用,父亲可以帮助孩子从心理上与母亲分离,教他们控制自己的冲动,学习各种规范和规则。这些都是孩子以后顺利走向外面世界、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

2. 父亲是开启孩子智慧大门的钥匙,是孩子自信心的源泉

美国耶鲁大学曾连续12年进行了一项研究,结果发现从小由爸爸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更聪明,且精力旺盛,交际能力强。心理学家麦克·闵尼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一天中与父亲接触不少于两小时的孩子,比那些一星期之内接触不到六小时的孩子智商更高。Carlsmith认为父亲对男孩智力发展的影响要比女孩大。男孩早期失去父亲会使他们智商低、认知模式女性化,这些不足在他们进入大学后还能观察到。

还有学者研究发现,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的女孩具有较高的教育期望,并且在自然科学、数学、语文和历史等标准化成就测验中比那些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女孩获得更高的分数。原因可能是孩子从母亲和父亲处得到的认知上的收获是不完全相同的。德国哲学家弗洛姆认为,父亲虽不能代表自然界,却代表着人类存在的另一极,那就是思想境界的世界、科学技术的世界、法律秩序的世界、阅历和冒险的世界等。从母亲那儿,孩子可以更多地学到语言、日常生活知识、物体用途、玩具的一般使用方法等;但从父亲那儿,则可以学到更丰富、广阔的知识,如更广泛地接触和认识自然与社会,并通过操作和探索变换多样的活动,逐步培养起动手操作能力、探索精神等。父亲较多地参与到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的认知技能、成就动机和操作能力的发展都能起到较好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3. 父亲是孩子最初性别角色的启蒙者和模仿者

弗洛伊德曾经指出,孩子眼中的父亲是集纪律、约束力、威严、权力于一身的超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父亲的权威和影响力,不知不觉对父亲产生既敬又怕的心理。因此,与母亲相比,父亲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发展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男孩往往把父亲看作未来发展的榜样和模型而去模仿父亲,认同和强化自己的性别角色;女孩则往往从父亲身上的男性品质上找到未来生活的参照,青春期的女孩甚至会把父亲看作未来丈夫的模型。美国父亲角色研究的专家罗斯·派克认为:如果父亲在家中是果断的、具有支配性,男孩往往表现出高度的男性化;如果父亲在家里是软弱而母亲具有支配性,男孩会表现出更多的女性化特征,缺少父亲抚养的男孩相比其他男孩更缺乏男子汉气概。一个男孩没有了父亲,就没有了方向,就没有人带他走过从儿童到成人的陌生地带,而缺少父亲抚养的女孩则很难与男性相处。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在一个父亲缺习的家庭中,男孩往往胆小懦弱,阴柔气质较重,女孩则不太懂得如何与男性相处。

4.父亲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守

护者

在文学作品中,父亲常被比作大山,是家庭的脊梁。生活中也确实如此,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男性角色天生的性别特点,父亲往往被看作家庭中养家糊口、遮风挡雨的重要人物。因此幼儿心理学家格塞尔指出:失去父爱是人类感情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父爱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需要,它为每个健全的心灵和良好性格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又可以让人滋生出爱的力量和能力。父亲缺失会使儿童生活的家庭环境不完整,儿童缺少来自父亲的影响,很有可能会造成其心理发展的缺陷。一份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最新研究发现,如果父亲在儿童期很好地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那么子女在16 岁时犯罪率最低,并且子女的心理也更健康。对男性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儿子与父亲的亲密感情和父亲对儿子感情的理解之间有密切的相关关系。若尔和密勒(Roll and Millen)研究发现,当男性大学生和父亲交流时,父亲会对他们作出及时反应;相反,当儿子无法和父亲交流自己的困难时,他们会感觉到被拒绝和被抛弃。在克兰珀(Krampe)的研究中,那些和自己父亲关系亲密的女大学生把父亲视为激励的来源,当父亲关心她的时候她总是很高兴。事实上,所有的女孩,无论与父亲的关系亲密或者疏远,都希望和父亲有更多的交流。

二、父亲如何加强与孩子情感上的联系

1.父亲要学会将自己的爱明明白白传递给孩子

人们喜欢用“大山”和“海水”来形容父爱,因为在大多数人眼中父亲常常是严肃而隐忍的,对爱的表达是深沉内敛而又波澜不惊的。但这样的爱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较复杂且难以理解。年幼孩子对情感的表达是直白简单的,喜怒哀乐都挂在小脸上,他们对成人情感的理解也是直接、简单的,本能地用眼睛捕捉着他们能看到的一切。《爸爸去哪儿》节目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村长与孩子们进行的一次秘密谈话。当石头被问到爸爸爱不爱他时,石头严肃而又认真地回答:爸爸有时爱自己有时不爱;当爸爸对自己凶,不理睬自己时,自己感觉不到爸爸的爱。秘室外的郭爸爸一脸内疚和自责。

像郭爸爸一样持有 “严父慈母”观的人不在少数,为了保持严父的形象,他们喜欢板着脸,用规则和纪律来要求孩子,当孩子不小心犯错时他们会毫不留情地指责和批评孩子,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是为孩子好,能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但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对情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父亲的不苟言笑或训斥会让孩子觉得害怕或不舒服,也会觉得这是因为自己各方面表现不好,是父亲讨厌自己、不爱自己的表现。

因此作为父亲,尤其是性格相对内敛、严肃而又拙于表达的父亲,要尝试着去改变自己与孩子相处互动的行为模式,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大人的心思孩子都会懂。要学会用细腻、温和的语言,将自己的关心和爱明明白白传递给孩子,让孩子觉得父亲是温暖的、可以接近的。如田亮对女儿的爱的表达方式,就值得一些父亲学习和借鉴。洗脚时田亮对女儿的一段深情告白:“你的小臭脚丫永远会在爸爸的掌心上”;滑沙时,女儿一个人独自执着滑下,田亮在后面默默守护,这一高大形象定格在人们的记忆瞬间。田爸爸对女儿的爱表达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女儿内心充满欢喜和依赖。还有小志爸爸,无论kimi做什么事情,自己喜欢或不喜欢,愿意或不愿意,他总是耐心地引导、鼓励或支持,从不用家长的威严强迫命令儿子去完成该完成的任务。所以,原本胆小、柔弱而又离不开爸爸的小kimi,与父亲相处一段时间后,很快成长为一个开朗、乐观而又独立的小男子汉。因为他与父亲之间成功建立了一种安全的依恋关系。

还有郭爸爸,儿子石头在秘室里发自内心的那段话带给他很大的触动,在后来与儿子的互动过程中,他的行为也变得温暖了许多。尤其是最后他给石头写的一封信,真诚地表达了对儿子发自内心的关爱和赞赏之情,同时也对自己不恰当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和检讨,并向孩子表达了强烈的歉疚和悔恨之情。

父亲采用积极温暖的方式将自己的爱明明白地传递给孩子,不仅在情感上会拉近亲子间的关系,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心理安全感和勇于尝试的信心;还会给孩子提供一个积极模仿的榜样,让孩子知道怎样向他人适时表达自己的爱和关心等积极的情感,为孩子以后顺利建立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2.父亲与孩子沟通时可采用丰富的肢体表情

有许多父亲想当然地认为父爱应该是深沉而内敛的,应该是板着脸训斥甚至是打骂孩子,他们内心苦痛却不心慈手软,羞于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表达对孩子的爱。事实上,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语词表达出来的情感只有7%,50%以上的情感是通过身势语表达出来的,其余的30%~40%的情感是通过话语的语调、声调和强弱的变化表达出来的。丰富的肢体表情和身体上的亲密接触最有效、最能让孩子容易感受到爱,可以帮助孩子及时排解消极情绪,恢复正常的情绪状态。

父子间的身体互动展示了父子间情感的深层表达。有学者研究认为,父子之间的身体关系不同于母子之间的身体联系,前者更有活力,由不可预知的动作激发孩子。父亲的触摸也不同于母亲的触摸,父亲的触摸是令人安慰的(比如,坐在父亲的膝盖上或者由父亲抱着)和支持的(坐在父亲的肩上)。

为了改变父子(女)间情感疏远的状态,密切父子(女)关系,父亲可以尝试用一些肢体语言去表达对孩子的爱,如上学前,给孩子整整衣服、摸摸孩子的小脑袋;激烈的父子对战游戏后一个奖励的亲吻;伤心难过时,父亲一个有力温暖的拥抱,都会给孩子带来无尽的快乐和美好。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我很高兴地看到五位爸爸都会用不同的肢体语言如亲吻、抚摸等来表达对孩子的爱,就连严父郭涛在后来与儿子的互动中,也学会了频频地与儿子亲吻、拥抱等亲密的肢体语言,他与儿子的关系也愈来愈亲密和谐。

3.在家庭中父亲要保持积极愉悦的情绪与孩子交往

事实上与父母爱孩子相比,儿童对父母的爱丝毫不亚于父母爱他们。儿童的爱中,成人是他们的最爱,儿童爱父母并想服从父母,儿童爱父母胜过其他的一切。他们愿意看父母说话、微笑、做事、逗乐,也喜欢父母陪着他们吃饭、睡觉、玩耍,他们舍不得父母在他们的视野中离开。他们对父母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都是那么敏感,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印刻在他们的脑海中,引发他们不同的情绪

反应。

一旦进入到家庭中,父亲一定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不要把职场上的不快和烦闷带到家中,要尽可能多地给孩子展现一个愉快的笑容,让孩子觉得爸爸见到自己是开心的,是喜欢自己的。否则,爸爸阴沉的脸会让孩子有压力,敏感一点的会认为那是父亲不认可、不喜欢自己的表现。其次,父亲在和孩子沟通交流时,一定要尽量关注孩子,选择孩子所喜欢或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孩子才愿意积极主动地与父亲沟通。当然,这就需要做父亲的多花点时间在孩子身上,看看孩子每天都在做什么、玩什么,什么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此外,父亲还要注意,在与孩子聊天时,一定要目光专注地看着孩子,不能心不在焉,边做事情边和孩子聊,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尊重,从而不愿意将谈话进行下去。

最后,心理分析学者理查德·阿特金斯(Richard Atkins)认为,父母亲共同塑造了孩子看待和理解父亲的方式,母亲的身体语言可能促进或者淡化孩子和父亲之间的早期情感联结,以及孩子对父亲的精神感知。母亲作为“婚姻守门人”,是父亲与子女之间联系的一个重要桥梁。如果母亲能够爱父亲、尊重父亲,孩子就能够很自由地接近和爱戴父亲。母亲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父亲参与到教育子女的活动中来,并给父亲教育子女的能力和信心。这不仅会有效地提高父亲的参与度,还能使整个家庭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

氛围。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范文【第二篇】

涛涛本该上高二了,但中考后,在重点高中读了一个月后,他怎么也不想上学了。不管母亲如何苦口婆心,他就是不肯再到学校去。每天呆在家里,上午睡觉,下午抱着吉他外出与几个哥们搞发烧歌会,似乎这样的生活成了他的正业。

涛涛为什么不爱上学?涛涛原来乖巧聪明、好学,学习成绩一向优秀,父母疼爱他,老师同学也很喜欢他。但从初三开始,原本温馨平静的家庭因为父亲的外遇而被破坏了――父母之间的“战火”蔓延。刚开始父母还避开涛涛,但随着“战争”的不断升级,他们已经顾不上涛涛是否在场了。他们越吵越激烈,有时甚至厮打……

父母吵架,涛涛开始时还尝试劝说他们,但后来他看到父母天天吵架,劝说已无济于事。每次父母吵架,他就躲进自己的房间里。他心里非常恐慌、害怕……上课时,他不由自主地会想起父母之间的“战争”。

幸好,他原来学习基础好,中考时还是考上了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中。但是,当别的孩子上重点高中全家一起庆祝时,他的父母婚姻走到了尽头。

父母离异后,涛涛内心充满了忧伤与痛苦,他思念父亲,但父亲再也没有回到这个家来看望过他。他感到一种莫名的自卑,勉强在学校读了一两个月,就再也读不下去了,不管母亲如何劝说,他就是不上学。最后,无奈的母亲只好帮他办理了休学手续。

A:这是一例典型的因为父母离异而引发的孩子综合症。父母离异,受伤最深的是孩子。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往往不理解或忽视了自己离异对孩子造成的创伤。不少父母以为,自己离异后,对子女的爱还如从前,孩子照样有吃有住,受伤的是自己。其实,父母离异,孩子受到的心理创伤很深很重,尤其是现代这些娇生惯养、原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子女。父母的离异对他们来说甚至是一种毁灭性的破坏,这种伤害仅次于亲人死亡,这是一些家长难以明白的。

父母离异孩子受到的伤害是多方面的:从时间长度来看,从父母最初争吵到最终离异的整个过程,孩子的心都伴随着恐惧、悲伤与痛苦。面对与自己最亲密的父母的撕扯,孩子往往无所适从。

从受伤影响来看,是多方位的,尤其体现在心理、学习层面。心理影响主要表现在孩子个性的改变和内心的幸福感与快乐感降低。如,原来开朗的孩子变得内向、自信的孩子变得自卑不安,对人有敌意,易与他人产生冲突,生活情趣降低,有被迫分离的恐惧,看不到前途,甚至有些孩子还会产生自责等。

学习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胡思乱想,甚至出现记忆力衰退,对学习丧失兴趣,学习成绩下降等情况。有些离异父母,为了再婚方便,都不想要孩子,互相推卸应尽的责任,这样的孩子受伤会更严重。如果父母能够和平分手,离异后能够共同关注孩子成长,孩子受到的创伤程度会降低。

年幼的孩子,大都不善于言辞,家长难以知道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而年长的孩子会把伤痛包裹得很深,装作若无其事。因此家长若没有用心观察往往会忽略自己的行为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案例中的涛涛就是因为父母离异,提早体会悲欢离合,内心痛苦,从而对学习丧失兴趣。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先天的血浓于水的关系,不应因父母聚散而受影响。但父母离异如果处理不当,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影响孩子的未来择偶观念和幸福生活。

提醒父母

“爱”不因分开改变

正视孩子在父母离异中受到的心灵创伤。离异前后家长的心思大都在自己痛苦的情绪中,忽略了孩子情绪的变化。尤其不少家长在离异前后还一直在孩子面前数落对方的不是,这些都会加重对孩子的心灵创伤。作为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到底发生了什么,要正视因为自己的离异带给孩子的创伤,并及时捕捉孩子的情绪变化。

离异父母要慎重处理两人的关系。不要因为两人的冲突与矛盾影响孩子的心理挫败感,更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责对方的种种不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离异的父母最好还是能心平气和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孩子成长的问题。

离异父母要大声告诉孩子“我们是爱你的”。由于中国父母不擅长表达爱。加上离异后心情大都不好,往往会给孩子一个错觉:父母不再爱他(她)了,有种被遗弃的感觉。因此父母要告诉孩子:对你的爱不会因为父母的分开而改变和缺失。

帮助孩子接受父母离异的现状,并帮助孩子适应新的家庭情况。家长离婚后,要告知孩子大人由于不再相爱,所以要分开一段时间,这并不是孩子的过错。

若遇到孩子学习问题,要及时摸清情况,父母齐上阵,帮助孩子迎头赶上,并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提升自信心,鼓励孩子多与同学朋友交往。

父母都要注意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尤其不与孩子住的一方,更要多与孩子沟通、接触,了解孩子在学校和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探明孩子的困惑,及时引导和帮助他们成长。

对于因父母离异受伤深重的孩子,家长若自己无力处理可以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做家庭治疗进行帮助。

建议孩子

学会独立“走路”

接受父母离异这个事实。无法接受现实,就难以在挫折中获得成长。当你觉得自己无法走出父母离异的阴影时,要善于寻求帮助,而直面现实是心理调节的很重要一步。

走出父母离异的自卑情结。父母离异是大人之间的事,与孩子无关,父母离异并不影响别人对孩子的评判,没有必要为此自卑。

学会独立走路,为自己成长负责。面对父母离异,生活在单亲家庭中,要开始学会独立走路,要自觉管理好自己,为自己的成长负责。

保持不变的事情。当爸妈离婚后,你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发生了改变,也有一些没有任何改变。对没有发生任何改变的事情列举清单,对发生改变的事列举清单,写下你怎样能够帮助自己并让自己有一种安全感,同时这也会帮你改变糟糕的心情。

培养广泛兴趣,走出父母离异的阴影。父母离异,确实给孩子带来深切的痛。但只有通过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将注意力转移到各种兴趣中,让时间冲淡父母离异带来的悲伤与痛苦。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范文【第三篇】

事件回放

“父母皆祸害”,是一个拥有近7000名成员网络讨论小组的名字,“祸害”,80后子女以此形容50后父母。加入该网络讨论小组之前,28岁的方馨已经向父母“宣战”了14年。“战斗”的手段包括:考上一所远离家乡的大学,不看新闻联播,不看春晚,不按时吃饭。据组内调查,该小组成员的普遍身世背景为:生于1984年之后,从小便开始接触网络,没有什么不可接受的观点,也没有什么不容置疑的权威。而他们的父母多为小学教师,最爱看CCTV。

50后没意识到

自己曾经缺失的爱

50后生存的空间,是一个自我教育缺失的年代。在那个年代里面,因为国家建设的需要,50后拧成一团,以相对牺牲自我为代价,成就了很多奇迹,但是相对而言,也较少有自我的空间。

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心理咨询师考评员廖丽娟表示,从心理学的角度,尤其是精神分析的实践发现,父母对孩子的爱,并不是永恒存在的。“我们总以为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生而就有的,其实不然。要给予孩子爱,就要求父母本身有爱。父母本身有爱,只有在下面两种情况下才有可能,第一,父母在自己童年的时候享受过父母给予的爱,第二,虽然没有享受过,但能够在今后的个人生活历程中意识到这种缺失。” 具体到50后父母身上,就可以发现,由于他们所经历的时代,使得他们在童年的时候可能是缺失父母之爱的,加上成年以后相对来说自我空间缺失,使得他们也没有机会意识到自身这种爱的缺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会给予孩子怎样的爱呢?

廖丽娟分析说,父母给孩子的爱和成年人之间的爱不同。首先,父母要肩负教育义务;其次,父母必须限制自己对孩子的占有欲。“沿着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会清楚看到,由于50后父母对待孩子的爱有先天的缺陷,由于这种缺陷,使得他们会较少限制对孩子的占有欲。”

在成年人之间的爱,任何一方的占有欲都会被牵制,因为两个都是成年人,他们都有能力接受或拒绝这种情况。但是,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通过占有而联系起来,那将会造成灾难。因为父母和孩子之间是不平等的――孩子不得不很长时间依赖父母,包括物质性的、社会性的、心理性的。如果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以所有者自居,那么孩子就只有两种选择,要么附属于父母,放弃自己所有的愿望,这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意味着完全失去自己的生活;要么试图反抗父母,但这种反抗,可能以孩子身心俱损为代价。

80后反抗父母

只为摆脱“被占有”

“父母皆祸害”这是个听起来令人惊讶的词汇。在50后父母爱的大旗之下,一些80后孩子选择了如此强烈的方式来反抗。

曾有个母亲在找知音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孙嘉仪做咨询前做了充分的功课,将她发现的孩子的所有毛病和缺点罗列了出来,写满了一张A4纸。孙嘉仪问她,你发现过孩子身上的优点吗?她愣了一下说:“还真没发现。”这位母亲和孩子的关系很差,她的孩子不愿见她。孩子告诉孙嘉仪:“无论我做什么事情,妈妈总能找到不满的地方,我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妈妈的标准,干脆什么都不做了。”

而在有关这场80后孩子与50后父母对峙的报道中,有一位找上门去希望与“父母皆祸害”讨论小组的成员们交流的母亲,她和自己的女儿关系冷淡,交流不畅。在这个讨论小组中,她遭到了拒绝。孙嘉仪分析说:“很多前来咨询的青少年,内心深处根本不相信父母会改变对他们的教育观念。有的父母打着沟通的名义,强迫孩子必须与他们交流。其实成长中的孩子特别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隐秘空间,假如父母太喜欢窥视孩子的秘密,那么孩子自然会有自己的方法来捍卫自己的空间。他们需要和别人拉开一段距离,因为和任何人紧密地黏结在一起都会阻碍他们成为他们自己。”

80后们以如此激烈的方式与自己的父母对峙,一方面说明了这种教育的负面影响,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的无奈。这样的对峙,无益于年轻的80后们在将来成长为健康的父母,也无益于眼下的家庭模式的改变。

其实,在父母与孩子之间适度的占有感是有益处的。父母对孩子的一定程度的占有感,意识到孩子是他们的孩子,他们就是这个孩子的父母,能帮助父母更安定更积极地当好父母。孩子对父母一定程度的占有感,意识到他们是自己的父母,能帮助孩子确信自己拥有的独一无二的身份,也能给孩子安全感。只是其中度的把握需要父母健康的爱和教育方式来调整。

在健康积极的教育中去爱孩子

父母要明白爱意味着什么。爱孩子,实际上是持久地给予孩子教导、爱、帮助和温暖,爱孩子不是为了把孩子留在身边,而是为了能渐行渐远,最终拥有坚强独立的双翼,飞离父母的小窝,而飞到更广阔的社会空间。世界上所有的爱当中,只有父母的爱致力于失去孩子,其他所有的爱都是致力于留住对方。所以,父母需要从这种自愿失去中找到某种补偿,这种补偿就是生命的延续和孩子的不断成长。

父母之于孩子,健康积极的教育是爱的具体形式。帮助孩子发现他是谁,喜欢什么,帮助孩子发展自己的潜力,塑造自己的生命和个性。这里说的教育是帮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去认识到自己,帮助孩子在社会规则下为理想构筑搭桥,这所有的过程中,父母始终陪伴着孩子,而不是作为自己的占有物进行严格控制。

父母对孩子的爱范文【第四篇】

爱孩子,可以说是每一个家长都共同拥有的天性,哪一个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呢?从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做父母的心里就充满无限的爱,全家老小,上上下下,无不为孩子的到来而感到欢欣鼓舞,激动异常。孩子是我们的心头肉,为孩子付出我们全部的爱,每个家长都无怨无悔。可是,我们会爱吗?为什么有的时候我们的爱让孩子得到的不是温暖而是伤害?我们付出的爱得到的不是回报而是伤心和失望?

豆瓣网上有这样一个讨论小组,小组的名称叫“父母皆祸害”。一看这标题就使人震惊,给了我们做父母的当头一棒。这个讨论小组08年成立以后,以火星撞地球般的速度和威猛在发展,小组成员都把自己称作没人爱的“小白菜”。里面大多是被家长忽视或伤害过的孩子,或者是与父母关系不好的年轻人。讨论组的宣言是:“我们不是不尽孝道,我们只想生活得更好。在孝敬的前提下,抵制腐朽、无知、无理取闹的父母的束缚和戕害。这一点需要技巧,我们共同探讨。”这些小白菜们在讨论组里自由发言,说得最多的是在父母那里遭遇的心理伤害和对父母教育方法的批判,教人如何与父母对峙等内容。

有的父母觉得自己很爱孩子,为孩子付出了很大代价和心血,但孩子很少或很难体验到父母的爱。许多家长就想:“我给他吃好的、穿好的、养育他,呵护他,家务什么都不让他做,我教他学好、教他做人,省吃俭用给他报补习班,期待并努力帮助他成才,我管制他、打他、骂他也是为了他好,我为他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怎么还说家长不懂爱孩子呢?”可你是否懂得,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

要让孩子更多地体验到父母的爱,不是停留在父母的自身感受上,也不是凭你所愿预先铺设一条成长的轨道强迫孩子走。命令和管制,代替和包办,抱怨和指责,甚至打骂和惩罚,这些被冠以“爱”的名义的行为,往往会伤害孩子的心。

爱孩子,重要的是建立孩子与父母之间和谐、亲密、愉快的情感交流。所有父母的爱都是以尊重孩子的意愿为前提的,要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懂得怎么爱才是孩子最需要的,才不会走入家庭教育的误区。

一、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无条件地接纳孩子

有的家长说:“孩子表现优秀,我自然会爱他,可他现在这个不争气的样,我怎么爱得起来?”

爱孩子是无条件的,不能带有功利性,爱孩子要有耐心和细心,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肯定,面对孩子的错误,家长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善待孩子,帮助孩子找到原因,引导孩子改正错误,而不是把孩子的错误当做自己情绪的发泄口。如果对孩子说泄气话,就像轮胎被拔掉了气门芯放气了,怎么还能前进。

比如,某些家长在对孩子不满时都喜欢对孩子说:“笨蛋,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一看你就没出息的样,将来就是捡破烂的命!”“都是一样的孩子,你怎么就不如别人,没用的东西!”“成绩这么差,没给我挣一点气,摊上你这么个孩子算我倒霉!”“我这一生最大的失败就是生了你这个不长进的儿子!”等等。这些伤害孩子的话,以后千万别说,而应该多给孩子鼓励和肯定。

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潜藏着优秀的DNA和密码,每一个孩子内心都有一扇心门,我们要用爱心和智慧,找到进入孩子内心的那把钥匙和通道。

二、爱不能泛滥,更不能成为孩子的负担和束缚

中国家长有一种不健康的心结: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长不大,永远需要呵护。有些家长凡事都替孩子包办,担心孩子吃苦受累,对孩子百依百顺,对待孩子的错误行为也采取投降、依从、迁就政策,家长以为这就是爱,爱是无私的。实际上,溺爱是一种慢性毒药,会造成孩子的“精神侏儒症”,同时,这种泛滥的爱会造成孩子性格上的缺陷,也会给孩子增加无形的压力。

孩子长期在家庭中享受特殊待遇,会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养成唯我独尊、讲究物质享受、不体贴他人、缺乏忍耐和吃苦精神的坏性格;长期的包办代替,也会让家长失去一个勤劳、善良、能干、上进、有责任感的孩子;一方教育孩子,另一方当面袒护,会让孩子觉得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是不仅孩子性格扭曲,而且会造成家庭不和睦。

父母的爱付出越多,对孩子的期望值也越高。孩子还没有出生,有的父母就在为孩子描绘一幅光辉灿烂的前景,并为此按自己的意愿给孩子铺设一条成长的大道,逼着孩子走,还口口声声地对孩子说:“我们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这种在爱的名义下的强权教育,实际上成为孩子的一种负担和束缚,甚至造成恶果。

三、接受孩子的爱,让孩子学会感恩

感恩,是一个人接受爱、感知爱进而传递爱的能力。现在的孩子被爱层层包围,以至于透不过气来,但又普遍感情麻木,甚至对父母、亲人感情冷漠,更谈不上有感恩之心了。

有的父母甚至慷慨地说,父母之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是无私的,做父母的不需要回报,所以做孩子的也认为父母爱自己是心甘情愿、天经地义的,孩子并没有从父母的“厚爱”之中学会要用同样的爱和孝心对待父母,不懂得爱和感恩,把别人对自己的爱当做一种习惯。

本来,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们默默的付出、父母之间的相互关心和爱慕、对长辈的孝敬,等等,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对他人的情感,孩子也会潜移默化地学会关心他人,愿意为父母付出。明智的父母应该自然地接受孩子的爱和付出,用这种方式让孩子懂得父母也是需要关心和尊重的,不要剥夺父母理应享受的东西,这样才会强化孩子爱的行为。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爱的源泉,真正爱孩子的父母,要给孩子爱他人的机会,应该引导孩子播撒爱,而不是主动拒绝孩子为他们做的好事,以至于孩子最初爱的情感被扼杀。孩子大了以后,你再用千言万语的大道理去教育、唤醒他们,就难上加难了。

48 17092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