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的个人事迹精选10篇

好学 分享 时间:

在逆境中坚持不懈,克服身体限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展现出顽强的意志和无限的可能,值得我们深思与敬佩。这样的精神,能否激励更多人追求梦想?以下是阿拉网友分享的“残疾人的个人事迹精选10篇”,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大家吧!

残疾人的个人事迹 篇1:

残疾人xxx,男,1975年7月2日出生,汉族,农民,黑龙江省虎林市人,现虎林市虎头镇虎头村,初中文化,儿麻肢体残疾人。自强不息,残疾人自主创业典型带头人。

通过鸡西市虎林市残联近年来组织的培训班、京东基层销售代理等就业创业过程中,xxx发现他现居住的虎头镇地处相对偏远基层物流送达不便,其中存在商机,适合发展电商物流业务,把想法告诉了虎林市残联。经过残联工作人员进行行业背景调查与前景分析后联合虎林市多个快递公司商议,设立虎头镇快递驿站,20xx年驿站成立,通过自强不息的经营效益良好。

由于身为残疾人,在日常快递的收发工作中,难免遇到一些不便,虎林市残联看到这种情况后,帮助xxx联系了一些兼职工作人员,解决了快递的'收发问题,以及一些大件快递的配送问题。在一次次的物流工作中,xxx深知只有对虎头镇各个地区的地理情况甚至于每家每户的具体地址都熟记于心,才能做到第一时间将顾客的快递送到手中,让顾客满意。xxx的卧室里,总是放着一本小册子,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许多经常发件顾客的具体地址以及他们的联系方式,对于一些顾客委托代为签收的快递,xxx也会认认真真的核查快递情况,确认快递没有受到任何损害时,拍好签收视频,将其保存在店内。

正是因为在日常每一项看似普通的工作内容中都有着一丝不苟的精神,尽管在残疾人自主创业中出现了诸多困难,也都被xxx一一克服,物流“零距离”日订单到货发货近500余件,驿站门庭若市,人流不断。市电视台了解到情况后,播放了他的创业事迹。成了远近闻名的名人和残疾人自主创业的典范人物。

残疾人的个人事迹 篇2:

xx,1970年出生,肢体残疾人,县镇两级人大代表,百丈镇阳山村村民。xx虽残疾,但他却从不怨天尤人。20xx年起,他开始从事种植业,在政府的优农惠农政策扶持下,他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和灵活的`头脑,在村里种起了蓝莓。在他的精心培育和苦心经营下,蓝莓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效益越来越好。同时,他自学网络知识,在网上销售商品。

在生活中,他还乐于助人,关心帮助村里的贫困户、留守儿童以及孤寡老人等,村里有行动不便的老人生病或谁家发生纠纷矛盾,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对事业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助人为乐的品质,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残疾人的个人事迹 篇3:

创业道路是艰辛的、曲折的,它就像生活中的五味瓶,酸甜苦辣样样都有,在这条路上,只要你有恒心,认准了,用智慧和勤劳去经营你就会走向成功。

xxx,男,回族,1983年9月10日出生在平凉市崆峒区纸坊沟93号,父亲马文学和母亲丁俊芳都是普通居民,没有工作,家中有兄弟姐妹五个,他是老二,当时他是父母眼中的宝,虽然家里比较困难,但一家人的日子也过得开开心心。然而,生命的历程中,有阳光相伴,也有阴云密布,有一帆风顺,也有步履坎坷,有欢声笑语,也有以泪洗面。谁料天有不测风云。自20xx年6月开始,xxx就开始感觉到自己的脊背逐渐疼痛,他认为都是一些小毛病,也就没有太在意,直到20xx年疼痛开始严重,让他无法忍受,才再一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在西安医院查出他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经多家大小医院治疗无效,落成残疾。在生命的十字路口,xxx苦闷过,彷徨过、绝望过,但他在心里一直这样告诫自己:我是残疾人,但我不做生活的废人!他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残疾而沉沦下去,而是凭着顽强的毅力勇敢地向命运挑战,靠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以坚忍不拔的恒心与病魔抗争,走出了一条特殊的人生轨迹。

20xx年,为了养家糊口,xxx待自己的病情逐渐好转就开始继续找工作,但是生活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美,因为他肢体残疾,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于是他重操旧业,期间他卖过烧鸡,也卖过调料,小日子也过得逐渐好转起来了。他在卖调料的过程中也没有闲下来,他在自己的心里一直在琢磨生存之道:由于自己本身就是回民,他一直感觉四川的火锅料不是很好,不够清真,他一定要创立自己的清真食品品牌,这个信念逐渐在他的心里深深扎了根。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他虚心求教、丰富知识、积累经验,并且为之努力奋斗。

20xx年7月11日,黄天不负苦心人,xxx在区政府和区残联的帮扶下,他在亲朋好友和家人的支持下借用创业资金100多万,租用平凉市崆峒区甲积峪军威油脂院内一处地方1000多平方米,成立了平凉唇味缘清真调味品有限责任公司。创业初期,几乎没有生意,也遇到了不少麻烦,但他有信心,一定要将他的梦想坚持下去,他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凭着虚心求学、大胆创新的精神,后来生意渐渐好转,不但收回了所有投入成本,还略有利润,得到了回报,他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改善。尝到甜头的xxx干劲更足了,随着不停的摸索和经验的积累,将清真食品厂经营下去。在创业的同时,他不忘回报社会。从公司创立至今,他已解决了2名和他一样的残疾人就业,使他们在这里有了收入,改善了他们家庭生活困难的.面貌,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增长了他们的知识,增强了他们面向社会生活的坚强自信心,成为“身残志不残、创业不畏难”的自强模范创业的追星族。现在清真食品厂由以前的只经营清油火锅一条单线已经拓展到大盘鸡、麻辣鱼、麻婆豆腐、麻辣烫等五种产品,他不仅给平凉的六县一区大小超市供货,而且在宁夏的固原、天水的张家川也有销,而且销量也越来越好。在与社区工作人员的交谈过程中,他还说:“现在自己产品还比较单一,我准备继续拓展自己的单品,争取可以做的越来越好。”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好!只要坚持!就一定会看到雨后的彩虹!”这是他的座右铭。他坚信,创业者没有先后之序,没有大小之分,没有残全之别;他们虽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只要心中有梦,一丝不苟的去追求,就一定会成功的,就一定会创造出奇迹的。身残志不残!身体的残疾给他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他没有被这压倒,他,一个平凡的人,他要在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残月依旧照乾坤!希望他的事迹给所有身患不幸的残疾人一个启示:弱者不是残疾人的代名词,怜悯和同情不是他们的期待,创造与奉献才是他们真正的追求!

残疾人的个人事迹 篇4:

xxx是海宁市长安镇残联副理事长、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作为一名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她始终以红船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以“猛进如潮”的海宁精神作为自己的工作追求,日常工作中再小的事她都认真对待,重点工作中再难的任务她都主动担当,十一年如一日在本职工作岗位上真情奉献、倾心服务。

从“零”开始,倾情服务化身“贴心小姐姐”

20xx年刚进入残联工作时,如何作为残疾人专职委员去服务残疾人,对xxx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自己也是个残疾人,习惯了接受“照顾”,从前学的“全都用不上”,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这些都成了她急需解决的困难。为了尽快从“被服务”转变成“服务者”,她努力跟着文件资料学政策,跟着领导同事学方法,通过培训学专业技能,在点点滴滴的实践积累中,理论知识慢慢丰富了,工作方式方法也拓展了,还学了手语考了社工证,工作慢慢得心应手起来。

业务能力的提升,也为xxx打开了为残疾人服务的思路,她觉得日常工作要做实,那就要走到残疾人中间去,走进残疾人心中去。在平日里,看到年长的残疾人喊一声大伯大妈陪他们唠唠家常,遇到求职受挫的年轻残疾人她就给他们讲自己的求职经历,碰到残疾人有创业难题就跟他们一起分析利弊……这些小小的细节都是她工作中的“法宝”,有温度的服务让残疾人从心底里信任她。在很多残疾人眼里,xxx就是他们的“贴心小姐姐”。

从“1”突破,助力就业建起“阳光花房”

在基层工作中,xxx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帮助残疾人共同打造美好未来。20xx年,通过详细的.调研排摸,结合本地特色花卉产业,长安镇残联推出了由xxx负责的“阳光花房”残疾人花艺职业技能提升项目,以长安特色花卉产业为支撑来提升带动残疾人创业就业。xxx对项目倾注了心血,从鲜切花的认识,到花材的养护,再到西式、韩式、中式花束包装,苗木精修,节庆仪式礼花制作……她和老师一起备课、排课、做总结,努力提升项目质量。项目启动第一年,就实现了“1”的突破:受训的残疾人12名残疾人学员中,有1人通过培训被聘为了村里的绿化养护员,实现了就业。

这个“1”的起步,给xxx增添了信心。20xx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也给项目创造了首次提质扩容的契机,“阳光花房”从单项花艺技能培训,拓展到残疾人直播技能的培训,并以“五一”花园大会直播,在残疾人群体中引起热议。在当年的11月,xxx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职业指导竞赛,在大赛上介绍了她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的经验和方法,获分组竞赛全国第一名,被授予“职业指导模范”荣誉称号。

而现在,在长安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xxx的“阳光花房”越“建”越大:20xx年底,长安公益性残疾人职业实训基地建设开始筹备;20xx年3月,基地建设正式启动,海宁市首个残疾人就业创业党支部同步成立,xxx任支部书记,带领残疾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助力残疾人自主创业;6月,基地正式启用,命名为“xx公益甜心”,并挂牌成为海宁市残疾人职业实训基地长安分中心。而随着实体阵地的建成,“阳光花房”项目也增设了西式烘焙、茶艺、手工艺品等各类残疾人职业技能课程,更广泛地满足了残疾人不同就业能力提升需求,带领着残疾人信心十足地从“全面小康”向着“共同富裕”的美好未来奋勇前进。

从“我们”出发,积极履职发出“残联好声音”

除了本职工作,xxx还有一个特殊身份,她是政协海宁市第十三届、十四届委员。从20xx年起,她就代表残疾人群体参政议政,积极履职。从基层社会治理到乡村振兴等课题,从精准扶贫、垃圾分类到智慧养老等民生关切问题,她深入实地认真开展调研,广泛参与协商,积极建言献策。同时,作为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一名来自基层残联的残疾人委员,xxx始终紧密地与残疾人联系,在政协的平台上为残疾人群体发声。她说,我代表的是我们所有的残疾人,这是责任更是使命,在我有限的履职工作中,一定要多为残疾人事业发展贡献力量。6年来,她先后就残疾人文体、送教上门、基层队伍建设、无障碍环境、就业提升、儿童教康养等方面提出提案,为推动残疾人的全面发展和残疾人共同富裕建言献策,在政协的舞台上发出来自残联系统的好声音。

11年兢兢业业的基层残疾人工作,xxx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残疾人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先后获评“十二五”嘉兴市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嘉兴市最美残疾人工作者、浙江省阳光助残行动优秀项目专员、全国残疾人职业指导模范、“十三五”期间浙江省残疾人工作成绩突出个人等诸多荣誉。但她说让她最有成就感的,是看到残疾人的改变。很多残疾人通过她的开导解开了心结,也有残疾人在她的挖掘和推荐下参加各类残疾人文体比赛拿到了好成绩,还有残疾人在残联的培养和支持实现了创业就业,甚至有残疾人大学毕业生在她的鼓励下也加入了残疾人工作者队伍。这都更加坚定了她服务残疾人的信心和决心,也激励着她在残疾人工作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热情和勇气。

残疾人的个人事迹 篇5:

任劳任怨在平凡岗位恪尽职守

XX市XX区XX街道办事处整洁明亮的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大厅,在为残疾人设置的专职岗位上,XXX正忙着给不便出门的残疾人打电话告知相关情况。“大叔,近期我们要开展换证工作,你要整理一些材料,到时候我上门去收。”只见她熟练地通过电话指导残疾人收集相关材料——这样的工作重复且繁琐,但是XXX却乐此不疲。

今年36岁的XXX是XX街道办事处一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幼时因为疾病改变了命运,左腿永远留下了小儿麻痹症后遗症,而她的人生也被贴上了一个不一样的标签:残疾人。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鼓励下,XXX顺利完成了学业,大学毕业,她先后从事两份有关于会计专业的岗位。一路走来,其中的辛酸苦辣只有XXX自己能够体会,她始终牢记每一段旅程中对她有过帮助的人,一颗友爱的种子在她心中生根发芽。“我更能了解他们的需求,更能和他们做工作。”20xx年,本着对残疾人群体的深厚情感,XXX参考入职残疾人专职委员一职,“我希望通过我对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告诉更多残疾人朋友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长度,而是在于宽度和广度”。

自来到残疾人专职委员岗位以来,XXX积极践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她深知残疾人专职委员这项工作不是“官职”,而是一份责任和义务,更需要一份热心肠。她一心一意投身残疾人服务工作,关心关爱弱势群体利益,积极发挥街道残联和残疾户之间的“桥梁”作用,想尽办法帮助残疾人办实事,用一颗为残疾人真诚服务的火热之心帮助着每一个残疾人。

让各项惠残政策惠及残疾人是XXX的工作目标。只要有空闲时间,她都会主动走访残疾人家庭,与残疾人朋友面对面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她始终将残疾人的冷暖放在心上,特别是对一户多残和老残一体的残疾人家庭格外用心,她主动和社区工作人员上门申报救助项目,积极了解和掌握辖区内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做好生活保障、就业、维权、文化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工作,并对辖区内残疾人的康复进展、生活需求进行一一登记,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残疾人管理和宣传残疾人事业等方面的工作。

XXX所管辖的范围内,有240多名登记在册残疾人,其中有一百余名精神疾病残疾人,在为他们办理相关业务时,常会出现沟通不清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XXX始终保持谦和应之,耐心照顾办事群众的情绪,把相关的政策讲解清楚。对一些老年智力残疾人,XXX时常联合爱心组织,上门开展慰问活动,并协助其打扫居住环境。“能照顾到的,我都应该尽力让他们的生活过的好一些。”XXX说。

心存仁爱她善良友爱传递正能量

“晓君是一个很热心又很善良的专委,我们家里有什么事情她都非常上心帮我们解决。”家住博桂村委会的吴敏感激地说道。吴敏是一名肢体二级残疾人,丈夫是智力三级残疾人,两人孕有一对儿女,一家四口的生计都由吴敏打零工维持,为了帮助这一家人,XXX保持一周上门拜访一次,并根据吴敏一家的'日常生活所需,为他们申请了无障碍家庭改造,并送去洗衣机、热水器等生活用品,改善一家人的生活环境。几年来,XXX和吴敏一家像家人一样相处。“她们家不管什么需要帮助的事情,都会第一时间告诉我,把我当做一家人。”一个电话、一声问候,残疾人真正把XXX当作他们的知己,XXX也把为残疾人服务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

“只要残疾人朋友需要,我义不容辞。”XXX不仅是专职委员,还是XX区肢体残疾人协会主席,热爱羽毛球运动的她常常将这份运动的乐趣与残疾人朋友分享,为丰富肢残人的业余生活,促进交流,增进感情,加强与同伴以及外界的接触、沟通,XXX会时常组织一些肢残人交流活动,组织残疾人朋友走出家门,开阔视野,放飞心情。

过去的4年,带走的是岁月,注入的却是XXX的任劳任怨,而她的工作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和称赞,她曾在20xx年至20xx年两年间荣获优秀专职委员称号。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XXX说,她要继续努力,做微笑的使者,撬开每一扇残疾人紧锁的心门,播撒幸福的种子,做残疾人朋友零距离的服务者,让更多残疾人露出灿烂的笑脸!

残疾人的个人事迹 篇6:

小刘同志,1970年11月生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自1988年开始参加工作,先后在承德运输公司汽车六队、解放军59196部队、解放军农牧大学进行工作与学习。之后,因在部队工作中发生意外导致肢体残疾。1999年转业到丰宁档案局分管档案,20xx年3月又转到丰宁残联工作至今,从事残疾人工作五年多,五年以来,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普通的`基层残疾工作者,对于残联的工作从不推脱,一直以自己的开朗、豪放与热情感染着每一名身边的残疾朋友,又凭借着个人魅力影响着丰宁残联的每一名同志。

在丰宁残联人员少、任务重,全县“脱贫攻坚”的背景下,凭借身上有着令人仰止的军人气息,和热爱残疾人工作的一腔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所从事的残疾人事业上,把维护好残疾人的切身利益作为残疾人工作者追求和目标。认真负责的他经常走家串访,主动帮助残疾人排忧解难,多年以来和残疾人都已经成为朋友,尽管他走路不方便,依然坚持带着微笑去面对每一位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带着感情去了解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情况,并通过与残疾人本人及家属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实际困难,并借助相关政策给予解决。讲诚信“言必行、行必果”,取信于残疾人是他对待工作的原则。自强不息拼搏的精神使他甚至累到不能走路打吊瓶,也要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

微笑,是善的传递、是温馨的诠释,是一个人灵魂深处“爱”的释放。作为一名残疾工作人员,并没有因为肢体不足而丧失斗志,更没有因为残疾而意志消沉。相反的,是他最了解残疾人的情况,也最关心残疾人的疾苦。在工作中始终如一地坚守“军人本色”,用自己的爱心换取残疾朋友的舒心,用自己的责任心换取残疾友人的放心,他就是残联的隐形翅膀,真正做到为广大残疾人服务!

残疾人的个人事迹 篇7:

xxx,女,1975年7月出生,本科学历,肢体三级残疾,二级心理咨询师,20xx年担任社区残疾人专干,20xx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乌斯太镇乌兰布和社区党支部组织委员。参加社区工作十年以来,她辛勤工作、恪尽职守、竭诚奉献,为民服务的初心从未改变,以社区工作人员特有的洞察力,快捷的反应力,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本单位的各项工作做出了积极努力。

爱心服务惠民生

她以专业的能力素质、真诚的服务理念,真真切切呵护残疾人的自尊,时时刻刻都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悉心倾听残疾人的呼声,始终把协调和解决残疾人提出的各类问题放在第一位。每逢各种节庆活动及宣传活动,她都积极在辖区范围内宣传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政策,呼吁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残疾人。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时,她总是忙前忙后,为行动不方便的'残疾人安排桌椅、倒水、发放宣传资料,忙的不亦乐乎。再累再苦她从未有过任何怨言,只说了句:“看到他们行动不方便,还来参加活动,真是既心疼又感动,我能为他们做的实在太少了。”纯朴的一句肺腑之言,道出了她处处关心残疾群众,心系残疾百姓的高尚情怀。

贴心服务助脱贫

辖区居民张某是一个视力四级残疾人、夫妻二人均无正式工作,靠妻子打零工维持生活,有两个孩子,老大也有残疾,但没有残疾证,小儿子正在上学,生活十分苦难。当得知张某曾经当过兵,现在想找一份保安的工作来补贴家用时,她积极鼓励张某增强自信心,并多方协调为他找到了一份保安的工作,为张某解决了生计问题。她还积极鼓励残疾人参与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帮助他们展示风采,表白内心,让这些曾经被人忽略的弱视群体重新与常人站到了一个起跑线上,坚定他们自信、自强的生活态度,为助力脱贫攻坚做了不少工作。

用心服务不止步

为了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自身条件,xxx把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放在工作的首位。一有空,她就看书、看报,到网上搜索关于残疾人康复医疗方面的知识,争取掌握更多的医疗康复知识。在各方的支持下,社区残疾人康复室添置了专业康复器材,为残疾人就近康复提供了便利。对行动不便、家庭经济困难而又需长期康复治疗的残疾人,她积极联系各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及爱心人士,以“爱心微心愿”的形式满足了他们的对康复器材的需求。

xxx就是凭借着这份执着纯朴的品质、求真务实的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奋斗着,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尽显一个基层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

残疾人的个人事迹 篇8:

小任,锦阳路街道杨家庄村一名普通的农民,因从小患有癫痫,精神四级残疾,丈夫患有腰椎脊椎炎,腰疼行动不便,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儿子在新区一家饭店做厨师,20xx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老话说得好:“妇女能顶半边天”。不服输、不认命、敢拼搏的精神在身残志坚的小任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20xx年,小任和丈夫盖起了养猪场,刚开始由于不懂技术、缺乏科学管理,吃了不少亏。最惨痛一次,所有的猪都生病了,几年来的心血差点毁于一旦。但小任没有放弃,而是通过查找各种有关书籍资料,网上看视频学习专业养猪知识。“给猪打针、消毒、量体温……”“猪崽常见病是感冒发烧和拉肚子,发烧要放血,拉肚子要打针……”通过不懈努力,慢慢摸索经验,经过几年的发展,猪场从几头发展到现在的九十多头。

耀州区残联为提高残疾人自我发展和创业增收的能力,给小任送去了陕西省贫困残疾人阳光增收扶贫资金5000元,给她以后更好地发展养猪产业提供帮助。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小任一家叩开了致富的大门,更是用自己的这份干劲感染着周围的其他人。小任说:“现在年收入能达到近3万元,日子越过越好,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各级干部的`用心帮扶”。20xx年,小任一家脱贫。

脱贫先立志,致富靠自己。贫困是座大山,但这座大山再高,也高不过人的志气,高不过人的自强,挺起脱贫的腰板,就能看到脱贫的曙光。

残疾人的个人事迹 篇9:

小郭,1973年1月出生,两岁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父母虽然带他四处求医治疗,但最终导致左下肢瘫痪,至今只能依靠双拐行走。而从小就很懂事的他还经常帮助邻居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对家电维修有着浓厚的兴趣。身体上的残缺,也磨练了他不服输的个性。

喜欢学习,渴求知识,初中毕业后小郭被录取到临夏县职业技术学校,在家电维修专业班学习。1993年毕业后,他一边琢磨维修方法,一边给周围的乡亲们免费修理家用电器。两年后,他在东乡县县城里开了第一家家电维修店。由于维修技术好且收费合理,很快就在周边群众中赢得了良好信誉。到了1996年,在东乡县残联同志们的帮助下成立起了通彤电子技术服务中心,为周边的残疾人开展维修技能培训,目前,受他培训的30多名残疾人中,有5人开起了自己的家电维修店。期间,小郭还给300多户残疾家庭免费维修家电650台(次)。由于维修技术过硬,在20xx年全省残疾人技能竞赛中,小郭荣获了家电装配与应用三等奖。

20xx年,小郭筹集资金50万元,在县城开办了一家300多平方米的海尔专卖店,销售以海尔品牌为主的各类家用电器。由于深知残疾人、残疾家庭生活的不易,近几年,小郭给特困残疾家庭发放了洗衣机9台、电视机4台,免费安装调试“户户通”接收机600人(次),他的慷慨解囊和许多助人的行为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在销售电器过程中,小郭接触了许多农村残疾人,看到他们身体情况和自己差不多,只是苦于没有一个好的指路人和带头人,为他们做点力所能及事情的`念头开始在他的脑海中盘桓。20xx年3月,在县农牧局和残联的帮助指导下,小郭筹措资金20万元,在河滩镇韩杨村筹建东乡县通彤养殖有限责任公司,修建标准化土木结构羊舍434平方米、饲料储藏用房170平方米、500立方米青贮池一座,办公用房150平方米,同时,购置铡草机、粉碎机、农用车、微型车各一辆。同年5月,在他的牵头动员下99户(其中,有30户是残疾户)群众入社注册成立东乡县泽民生态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小郭担任理事长,注册资金379万元。以“公司+残疾农户+合作社”的生态养殖模式,与周边50多户残疾人签订养殖协议,由合作社为其提供育肉羊,分散育肥后公司统一收购。期间,还给特困残疾户低于市场价50%发放良种羊35只,免费发放消毒液、药品3500元,免费诊疗230只(次)。合作社的成立,不仅拓宽了经营渠道,还能帮扶更多的残疾家庭发家致富。目前,辐射带动周边乡镇贫困户达100多户,户均年增收6000多元,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500余人次,为贫困地区群众致富奔小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20xx年3月,合作社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再次筹措资金311万元,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8亩,新建钢架结构标准化羊舍2500平方米,活动场1100平方米,修建完善了药诊室、观察室、消毒室等办公用房,并聘用10名残疾人在公司工作。

规矩做人,踏实做事,良好的信誉必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多年来,合作社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办社原则,按照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四统一”要求,积极开展原种、一、二级良种繁育和销售工作。并统一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药品和饲料,降低了社员的生产成本。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展畜牧业法律法规、新品种、新技术的宣传推广工作,使合作社养殖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并走上了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的路子。还向周边养殖户提供养殖及牛羊肉、蛋、奶、牛羊皮等产品供求信息200多条。目前,合作社社员存栏能繁母羊800多只,年出栏肉羊1500多只,户均增收12000多元。20xx年,合作社被州上定为临夏州畜牧站“三区”人才实践基地,由州畜牧站牵头,推广基础母羊冻精腹腔镜输精技术,冻精腹腔镜输精技术推广应用,既提高了基础母羊产羔率,又改良了羊肉品质。由州县畜牧站指导,通过合作社推广羊粪发酵技术,既提高了肥效,又保护了环境。

20xx年以来,小郭又有了新的企划,合作社承担省科技厅引进良种公羊与小尾寒羊杂交人工常温授精技术实验项目,将继续推广绵羊冻精腹腔镜输精技术,让更多养殖户受益;引进良种肉羊20只,继续推广良种改良;引导社员发展家庭农场;流转闲置土地100亩,种植优质牧草;充分利用本地适宜种植玉米的契机,购置大型秸秆打包加工机械设备,建立饲草饲料加工配送中心;充分利用本地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与县上电商中心等网络销售团体合作销售“东乡贡羊”等为主的名优农产品,逐步带动合作社入户社员及周边农民扩大再生产,强化质量安全,突出地方特色,使广大农户增产增收,脱贫奔小康。同时,小郭在东乡县城开办东乡县通彤培训中心,安置残疾人4人,其中教师2人,主要针对文化程度低或无的驾考人员驾照交规理论培训和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目前驾照理论培训通过率95%,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企划,在州县残联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正积极筹备中。

由于始终坚持发扬自强不息精神,帮助带动残疾人通过参与生产劳动实现自食其力,小郭在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广大残疾人的称赞和有关部门表彰奖励。他个人被省残联授予“甘肃省优秀残疾人自强企业家”荣誉称号,并被州科协评为“20xx年度全州优秀农村科普带头人”称号,20xx年被州政府残工委评为“全州自强模范”。先后当选为临夏州残联第三、四、五、六届主席团委员,东乡县残联第五届主席团副主席和肢残人协会主席。他的公司被省残联评为“甘肃省省级残疾人扶贫基地”,被省残疾人农培中心授予“残疾人农业科技示范户”称号,获得中华农业基金会“20xx年度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农户)”荣誉称号;东乡县泽民生态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被临夏州农牧局认定为“临夏州州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被甘肃省农牧厅认定为“甘肃省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并被临夏州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州助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残疾人的个人事迹 篇10:

“我是一名残疾人,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完全离不开党和政府给我的关怀和帮助,让我通过不断努力,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成为了一名致富带头人,我愿意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带领大家都过上好日子。”袁家坝村小马不止一次这么说过,也确确实实是这么做的。小马虽身有残疾,却自强不息,多年来,凭借着一股子韧劲和不等不靠的精神,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致富之路。用真情和汗水为残疾人树立了一个好榜样,书写了一曲自强自立的无悔赞歌。

20xx年小马被鉴定为四级肢体残疾,他没有向生活抱怨,反而愈发坚定信念,一定要靠自己努力发家致富,过上富裕的日子。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和镇政府工作人员聊天中他了解到近年来,陕西省水稻主产区汉中市通过优化“三农”生产力要素配置养生态鱼,大力发展多种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养生态鱼,种绿色稻,可充分利用物种间资源互补的循环生态学机理,采用稻鱼共生、稻鱼轮作方式,养殖的鱼能为秧苗活泥增氧,田间的秸秆和稻蔸是鱼虾的天然栖息附着场所,还为鱼虾提供了丰富的食物,鱼虾的排泄物还能为稻谷的生长作肥打底,形成一个生态环保的组合,可以说是“佳偶天成”。一些县区正在通过实施稻渔综合种养项目来增加土地“吸金”能力,多渠道助农增收。听到这个信息,让正在苦寻致富路的小马瞬间找到了发展方向,联想到袁家坝村地势平坦,稻田肥沃、水资源充沛、光照时间长的特点,便萌生了在本村发展稻渔种养项目的念头。

说干就干,有着顽强拼搏精神的他,回家立即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寻求途径,并将想法告知该镇产业办负责人,在镇政府的帮助和协调下,他先后到湖北、汉中等地进行实地参观学习,所到之处,大家都被他那股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勤奋好学的精神感动了,纷纷将自己掌握的稻渔种养技术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回到村里后,小马根据这些天外出参观学习掌握的经验和方法结合本村地理优势和资源状况科学选择适合的水稻、鱼虾品种在自家承包的稻田里进行实验性种植。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小马基本掌握了稻渔种养技术和管护经验,当年种植的'稻谷和混养的鱼虾喜获丰收,一上市就卖了个好价钱,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愿望。稻田边,独特的种养新模式也吸引了周边的村民前来学习。水田旁常有三三两两的村民们聚在一起,讨论“鱼稻共生”模式的未来。

怀着对家乡一方水土的热爱,以及想干一番事业的激情,小马20xx在镇村的支持和多方争取下,创建了镇巴县四季兴乐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农作物、茶叶种植与加工销售;水产、家禽、家畜的养殖销售;发展乡村旅游服务;农产品收购、加工与销售;农业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在20xx年,聪慧、能干的小马当选为袁家坝村村支部书记。他以村经济合作社为引领,因地制宜制定农户发展计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带领群众开展袁家坝村上院子小组产业道路建设以及800米的灌溉渠道代建制项目建设,完成庞家湾组公里道路硬化,有效解决50余户群众的出行难问题;完成36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破解了因耕地面积小、不连片、无法机械化作业的难题,提高了耕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为今后土地农业集约化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市场前景考察和走访调研,结合本村资源优势,在20xx年投资40余万元,用于发展本村茶叶、大米和油料深加工产业,持续壮大公司经济,引导77户村民发展产业,做到“户户有产业、家家能造血”,群众人均收入逐年递增。其中发展种植稻花鱼有机大米300亩,带动脱贫户39户137人,实现户均增收3000余元,有效巩固脱贫成效,同时为该镇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随着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赤南绿色、生态有机大米在竞争市场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让有着“万担坪落,镇巴粮仓”的袁家坝村走出了自己的风采。

谈到未来的发展,小马信心满满:“我还要继续扩大稻渔综合种养规模,引进优质水稻品种,进行农产品深加工,通过互联网将产品销售出去,在党委政府的带领下,逐步改变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充分发挥袁家坝村区位、资源、环境等优势,发展农旅产业,打造“稻渔+休闲观光”的田园综合体,让赏稻画、抓鱼虾、品稻米成为市民休闲新选择。争取带动更多的农户走向致富之路。”

48 35677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