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心理学论文(精编4篇)
【导言】此例“小孩心理学论文(精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儿童心理学论文1
心理是人类与其它物种区别的主要标志之一。儿童只有对心理有所理解才能较好地理解日常事件。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是当展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和重要内容,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心理理论的获得也会促进儿童的同伴互动和人际交往,进而为其社会化奠定基础。关于心理理论的研究,对于揭示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促使儿童心理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幼儿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
语言技能
许多研究都表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与语言技能密切相关,语言技能中的句子成分、句法结构、语义特征等能力的发展,影响着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jenkins和astington对儿童的语言表达和接受能力进行了测量,也发现一般语言能力与错误信念的成绩有很强的正相关。我国的吴南,张丽锦的研究发现心理理论的发展和语言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张旭的研究发现在3岁和4岁两个年龄组中,语言能力超常的幼儿在错误信念上的表现均好于语言能力一般的幼儿。
假装游戏
假装游戏是影响儿童的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有助于儿童理解心理和现实的区别。leslie指出,假装是心理理论的一个部分,从此假装游戏就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有研究指出,在假装游戏中,更多参加角色扮演的儿童,或者在幻想测验上得分更高的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比其他儿童要好。
家庭因素
有研究发现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和兄弟姐妹的数量以及兄弟姐妹之间关系的类型相关。ruffman等的研究表明,家庭成员内,特别是父母与子女间的言语交流与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此外还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水平和职业阶层都可能引起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差异。
李燕燕,桑标的研究发现母亲教养方式中的“严厉惩罚”和“情感温暖理解”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有正相关。现有研究几乎都认为更多谈论情感的权威型教养方式比更多使用申斥的专制型教养方式更能促进心理理论的发展。
同伴交往
有研究发现同伴交往的频率和时间也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国外有研究发现受欢迎儿童比受拒绝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王益文等的研究发现攻击儿童与无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间接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显著高于身体攻击儿童。
此外,社会文化环境、对心理理论有关的内容的训练都会影响到心理理论的发展。
2 儿童心理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在成人的眼里,幼儿还是懵懂无知的,但是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表明这是错误的。儿童心理理论告诉我们,幼儿是有心理状态的,对周围的世界有丰富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在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把幼儿看成有着各种心理状态的个体施以教育。我们从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着手,来探讨如何在幼儿园和家庭中进行教育,提高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
语言的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要适时与幼儿进行关于心理状态的谈论,鼓励幼儿大胆讲话,注意培养幼儿对于语义特征、句法成分的理解,鼓励幼儿多与人交流。在家庭中,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开展亲子阅读。
开展假装游戏
在幼儿园中,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幼儿创设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假装游戏,并积极诱导幼儿体验游戏过程中所演角色的情感、愿望等,促使幼儿产生角色换位,体验别人的想法、情感,学会理解别人,从而提高心理理论水平。
在家庭中,假装游戏主要在幼儿与父母、兄妹之间进行。父母一般通过言语指导或提供玩具来参与儿童的假装游戏。相比之下,兄妹间的游戏则有所不同,他们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常常要求变换角色和位置,而且较少有他人的支持。父母与儿童之间也可以进行“换位游戏”,在游戏中,让幼儿扮演母亲,母亲扮演孩子,换位游戏会引起换位思考,促进幼儿心理理论发展。
开展混龄教育
我国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而兄弟姐妹的交往尤其是同哥哥姐姐的交往将大大促进幼儿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因此混龄教育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儿童之间存在着年龄的差异和由此导致的能力差异和经验差异,这就使得儿童在交往中不得不变换角色,以应付较复杂的关系环境。同时,由于混龄教育团体的动态变化,使角色随之发生诸多的变化,使得儿童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他人的感情、愿望和信念。
优化同伴关系
同伴之间的社会互动可以为其提供大量的了解他人观点和协调自己与别人的观点的机会,促进幼儿去自我中心和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进而提高幼儿心理理论水平。要优化幼儿的同伴关系,首先,教师和家长应该对幼儿的同伴关系状态有充分的了解;第二,积极组织儿童的共同活动;第三,引导儿童怎样参与到别人的游戏活动中去,怎样对同伴的友善行为做出回报,怎样对自己的过失行为表示歉意等等。
参考文献
[1]陈友庆。儿童心理理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2]jenkins,j,w.,astington,j, factors and family structure associated with theory of mind developing in young childre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6,32:233-253
[3]ruffman,t.,slade,l.,crowe, relation between children’s and mothers’ mental state language and theory-of-mind development,(3):734-751.
[4]吴南,张丽锦。心理理论和语言发展的关系。心理科学进展,(3):436-442.
[5]张旭。不同语言能力幼儿在三种错误信念任务中的表现。中国特殊教育,2004(6):21-25.
[6]李燕燕,桑标。母亲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5-9.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上面就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4篇小孩心理学论文,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儿童心理学论文的相关认知。
小孩心理学论文范文2
隔代教育的界定及现状
对于隔代教育的定义,学者们各抒己见。综合众多学者的观点,本文把隔代教育界定为:由于年轻父母忙于事业等各种原因,由祖辈(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下同)承担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努力让孩子健康成长的一种教育方式。也就是说小孩接受的不是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而是接受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
当前我国隔代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对我国城乡20083位老人的调查,照看孙辈的老人占了%;[1]有关部门对30个省市的3080个老人家庭进行抽样调查表明,有58%家庭的老人在帮助照看孙辈[2];另据对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7980名儿童家庭,全国8省11市1973名幼儿家庭和上海市1129名0~3岁婴幼儿家庭的调查发现,随儿童年龄段的降低,家庭中以祖辈为主的隔代教育的比率随之升高,小学生三代家庭中占66%,3~6岁幼儿三代家庭中占65%~87%,0~3岁婴幼儿占%。调查统计简要结论为10个家庭中就有5到6个家庭的幼儿由隔代老人抚养;[3]也就是说当前我国有近一半的小孩的早期教育是由祖辈来承担的。祖辈承担越来越多教育小孩的责任。
教育社会学功能理论的概述
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是在借鉴和吸收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众多社会科学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别是与社会学的理论关系密切。教育社会学的功能理论就是源于社会学功能理论,开始于19世纪中下叶,形成于20世纪初,发展于20世纪中期。
社会学功能理论开始于早期社会学家斯宾塞和迪尔凯姆,后来发展为两个主要功能学派:社会功能文化学派和结构主义功能学派,前者主要是以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为代表,后者主要是以社会学家帕森斯与默顿为代表。其中以斯宾塞和迪尔凯姆为代表的早期功能理论思想与以帕森斯与默顿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思想对教育社会学功能理论的影响较大。
在默顿看来,在对社会现象进行功能分析时,对其各种可观察后果可以分为显功能和潜功能。显功能是有助于系统的调整和适应的客观后果,这种调整和适应是系统中的参与者所预料所认识的;反之,潜功能是没有被预料也没有被认识的客观后果[4]。简单地说,显功能指主观目标与客观后果相一致的功能,而潜功能是指主观目标与客观后果不相一致的功能。默顿还认为,分析事物的显功能和潜功能都十分重要,两者不可偏颇。分析显功能和潜功能的作用在于:一是可以明晰一些看似不合理的社会模式;二是促进理论上最有潜力的领域的注意;三是发现隐功能意味着社会学知识的重大进步;四是避免以朴素的道德判断代替社会学的分析[5]。本文主要采用默顿的功能主义范式全面地分析隔代教育。
从教育功能论看隔代教育
(一) 隔代教育的显功能
1.祖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孙辈的身上。祖辈没有了工作压力和生活拖累,祖辈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孙辈身上,祖辈很乐意与小孩子在一起生活中获得乐趣。祖辈家长不仅照顾小孩的生活起居,还对小孩的早期家庭教育给予一定的辅导教育;祖辈家长本来就有一种“返老归真”的倾向,与小孩子一样具有喜欢玩耍的天性,加上他们具有很强的耐心,与小孩融洽地相处,有着深厚的情感,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孩子对亲情的需求,为孩子提供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
2.祖辈丰富的教育孩子的经验、生活阅历和人生感悟有利于小孩的健康成长。祖辈具有抚养孩子和教育孩子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孩子各个时间段的身心健康成长都具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对于孩子的各阶段的发展出现的问题都能及时地发现,并及时地进行很好的解决,有利于小孩的身心很好地健康成长。同时祖辈家长具有丰富社会生活阅历和人生感悟,小孩子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和优秀的品质,有利于孩子基本的社会常识、道德规范、社会角色等等的社会化,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人”。
3.隔代教育不仅对祖辈和小孩有好处,对年轻的父母的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对于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化、生活压力大和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隔代教育能够帮助年轻父母减轻亲子教育的负担,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中。这样既不影响事业的发展,又不影响小孩的早期家庭教育,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二)隔代教育的潜功能
1.祖辈采用相对滞后的传统的教育方式、自身的人生观不利于小孩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祖辈、年轻父母与孙辈毕竟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对于小孩的早期教育自然存在差异,加上当代的知识更新速度如此快,祖辈教育孩子的方式自然存在相对的片面性和滞后性,这都不利于孩子儿童期的全面发展。对小孩的早期家庭教育,祖辈们总是倾向于采用识字、背古诗、数数等比较传统的教育方式,很少能意识到早期家庭教育也应该尽可能多地采用多样的手段,特别是能激发小孩丰富的想象力的途径来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比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主张在婴幼儿时期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的方式启发儿童的智慧。对于儿童来说,最好的教育方式不是强制要求,而是善于用比较有趣的活动进行引导,使其在轻松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行为习惯。同时,祖辈惯于用自身的经验代替科学,用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主教育孩子,这样容易使小孩与“新时代、新知识”脱节,由于祖辈的疑虑心理比较重,人际交往圈比较狭窄,小孩的人际交往也仅限于祖辈的交往圈,没有更多的机会与同龄群体一起玩耍,这样小孩的交往能力比较差,不利于小孩以后在学校和社会中交际的发展。
2.祖辈溺爱孙辈的心理与“物质奖励”的教育方式使不利于小孩很好的社会化。由于祖辈经历了人生的坎坎坷坷,不愿意看到小孩受到和自己一样的苦,因此不忍心让小孩去做一些事。当小孩要去做一些他们觉得是力所能及或是有趣的事情时,祖辈总认为他们年龄太小,害怕他们做不好或是怕小孩受苦,因此总是阻止,自己代劳为妙。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婴幼儿发育的主要动力为敏感力,当敏感力产生时,婴幼儿的内心会有一股无法遏止的动力,驱使其对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内在需求。因此祖辈对小孩的“代劳或者说是全程服务”,只会让小孩错过了学习新知识和培养兴趣的大好机会。同时由于现代家庭规模越来越少,祖辈对孙辈有着过度溺爱的行为,对于小孩的任何要求,无论对与错都尽最大的努力去满足他们,有的祖辈甚至用“物质奖励”的方式教育小孩,这样不仅错失了许多教育小孩学习基本的道德规范的机会,也容易使小孩养成对物质的依赖心理,不利于以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
3.祖辈对孙辈有着“望孙成龙”的心理,对于小孩的教育容易造成重智力、轻心理的不健康的教育模式。虽然祖辈教给小孩一些基本的加减乘除,可是却无形之中把小孩培养成孤僻、内向、任性执拗的性格,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心理承受力差,交际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不合群,悲观的心理。何奕敏通过家庭样本调查,发现在隔代教育的孩子中,近60%不同程度地存在任性、自私、冷漠、逆反心理重、性格孤僻、多以自我为中心、上进心差等问题。[6]同时由于祖辈与年轻父母所处的时代不一样,对小孩的教育方式自然存在差异,他们在教育孩子时常常出现冲突,祖辈以自己的权威占得有利位置,这种冲突时常让孩子无所适从。比如有个知识分子家庭,爷爷学过俄语,奶奶学过法语,爸爸学过英语,妈妈学过日语,在教育小孩的语言上引起分歧,每个都想首先教他们自己学到的语言,最后搞得小孩再也不敢开口说话。李晶琳也认为,祖辈在抚育孙辈方面与子女存在分歧,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为孙辈充当保护伞的同时,也使得孩子无所适从,容易使孩子形成见风使舵,多重人格。[7]由此可见,在隔代教育中小孩的健康心理的培养没有得到重视,祖辈与父辈不同的教育方式容易让小孩无所适从,形成多重人格。
4.隔代教育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可以弥补刚退休下来精神的空虚。由于国情的限制,国外年轻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费用不到收入的1/10,而我国城市中的年轻父母几乎要花费两个人50%的工资抚养一个孩子。[8]隔代教育让祖辈承担属于社会职能的一部分职责,帮助家庭功能社会化,为家庭在经济上减轻负担,促进和谐;伴随着我国老人高龄化趋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人退休下来后有一段很长的闲暇时间,隔代教育可以弥补他们刚退休下来精神的空虚,切实感到还有价值的事情可做,体会到人生的价值,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
结语
我们在对隔代教育的显功能和潜功能进行分析后,应该来认识显功能――潜功能和正功能――负功能这两个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显功能――潜功能是从事物的客观后果与主观意识是否一致来划分的;正功能――负功能是从事物是产生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来划分的。为了全面地分析事物的功能,默顿认为应该对显功能――潜功能及正功能――反功能的交叉分类构成功能分析的四个最重要基本取向,即显――正功能、显――反功能、潜――正功能、潜――反功能。[9]由此可知,有些显功能属于正功能,有些显功能属于负功能的,同样地有些潜功能属于正功能,有些潜功能属于负功能的。在我们对隔代教育的显功能与潜功能分析中,属于显――正功能的有:祖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孙辈的身上;祖辈丰富的教育孩子的经验、生活阅历和人生感悟有利于小孩的健康成长;隔代教育不仅对祖辈和小孩有好处,对年轻的父母的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属于潜――反功能的有:祖辈采用相对滞后的传统的教育方式、自身的人生观不利于小孩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祖辈溺爱孙辈的心理与“物质奖励”的教育方式使不利于小孩很好的社会化;祖辈对孙辈有着“望孙成龙”的心理,对于小孩的教育容易造成重智力、轻心理的不健康的教育模式。属于潜――正功能的有:隔代教育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可以弥补刚退休下来精神的空虚。
由此可知,隔代教育成为新时期的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模式,肩负着人由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实现人社会化的重任。然而,隔代教育又是一把双刃剑,有着它存在合理性的一面,同时也给社会、家庭、父母和小孩带来负面的影响。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隔代教育的显功能――正功能、潜功能――正功能、潜功能――负功能,在发挥其正功能的影响同时要克服负功能的影响,这样才有利于小孩的身心健康成长,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打下基础,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赐平。当前隔代教育问题探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4(4):137.
[2]黄祥祥。论隔代教育与儿童心理的发展[J].吉首大学师范学院,2006(4):203.
[3]李洪增。隔代教育的利弊分析[J].山东教育,2002(33):42.
[4][9]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42.
[5]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180.
儿童心理学论文3
论文摘要:在席卷全球的教育改革浪潮中,人格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众多的人格理论中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脱颖而出受到了人们普遍的重视。本文对精神分析学派其中几位代表人物的人格理论进行梳理,并重点突出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鲜明特点。目的在于探究其深层的教育价值,挖掘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对儿童健康心理教育的启示。
精神分析学说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一经问世不仅在心理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而且也一直影响着文学、哲学、伦理学、美学、社会学等领域。如此可见,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之巨大。尽管精神分析理论自身存在缺陷,受到人们的批评和质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诞生近百年的精神分析学说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不仅与弗洛伊德本人的声望有关,更重要的是弗洛伊德的后继者—新精神分析学派,并未把弗洛伊德和他的著作当作不可怀疑的偶像和一成不变的经典。他们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既有抛弃又有继承更有发展。其
中代表人物有沙利文,霍妮等。
一、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简述
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精神分析学派虽然抛弃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有些观点,但是在他们的人格理论中或多或少的看到了弗洛伊德的影子。所以要想深刻的挖掘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的蕴含的教育价值,必须拿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这把钥匙去打开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大门。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意识是指个人此时此刻意识到的。“潜意识就是一种未被觉醒的心理历程或过程,是在一定时间内被压抑、被排挤的情绪经验活动的过程”[1]。潜意识可以被压抑,但是它们并不会被消灭,而是在不自觉的活动,以求满足。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在人的精神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也是一般人格的主宰。
弗洛伊德基于潜意识系统提出了本我概念,进而提出了自我和超我的体系。本我又称伊低,它如一大锅沸腾汹涌的兴奋,激荡不已。它完全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是快乐原则的出发点,是本能的储存器。在人格结构中,本我是最原始、最隐秘、最模糊的部分。自我是理性的,服从现实原则,“自我是人格结构中的‘行政机构’,是本我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中间环节。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作用是调节本我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对本我的非理性冲动进行控制和压抑,在理性现实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本我的欲望”。[2]超我是潜意识中最高的监督和惩罚部分,它主要根据至善原则活动。所谓超我,也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主要是习俗教育的产物。超我的主要职责,就是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伊低的冲动。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
1.沙利文的人格理论
沙利文把人格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并认为每个阶段都存在动力过程、人格化过程、和认知过程三个发展过程。
沙利文认为人格乃是一个人在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日趋完善相对持久的模式,人格从来不能够离开人生存在于其中的复杂人际关系,他特别强调人际关系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在这种模式中有两个基本的倾向。一是对满足的追求,一是对安全的追求。沙利文把这两种基本的倾向看作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沙利文用人格化来表示人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形式,人格化是个体对他们自己或他人的需要满足和焦虑中产生的情感、态度和概念的综合印象。人格化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的人格化,一种是他人的人格化。“在儿童人格化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焦虑,主要来自于婴儿期的无助情境。假如没有受到很好的养育,婴儿就会焦虑,过多的焦虑会导致儿童企图回避社会情境产生坏妈妈的人格化,反之会产生好妈妈的人格化”。[3]
沙利文把人类的所有经验都概括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未分化模式,这种经验是混乱的、无组织的、模糊的。婴儿的经验就属于这一种。第二是叫前逻辑模式,这是儿童所具有的一种主要模式。第三种是综合反应模式。这三种模式就是沙利文所指的认知过程。
2.霍妮的人格理论
霍妮对弗洛伊德学说的最大改造是在精神分析中引入了社会文化因素。认为环境是形成人格和导致神经症的根本原因。她也强调冲突和心理问题是由环境影响的,她认为由于个人的心理和性格倾向是由个体所处的环境和文化造成的。她也很认同早期经验对一个人的影响。
霍妮人格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基本焦虑,她认为一个真正得到父母的关怀和肯定的孩子就有安全感,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有充分的弹性应付和适应外在的变化。如果家庭环境不和谐,父母对待儿童不公平,或是由于父母本人的身心不健康,都会使儿童的情绪受到压抑、形成基本焦虑,结果导致病态人格。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特点
(一)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强调性本能,新派则强调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由此则在几个方面产生了不同,首先是人格动力方面,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人格的形成的动力因素。沙利文则认为人类行为的发展受满足欲和安全欲两大动力驱使。霍妮说:“人不仅被快乐原则控制,而且也被安全与满足引导。”其次是神经症的归因,弗洛伊德认为是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冲突。而霍妮认为是个人和其所处环境之间冲突的结果。
(二)弗洛伊德主张性恶论,他所谓潜意识或本我充满不可告人的欲望。新派则倾向性善论,相信人具有向上发展的自尊心,有能力克服罪恶欲望,有能力向前发展。霍妮说:“我个人认为,人不仅期望而且有能力发展自己的潜能,成为高尚的人类。”[4]
(三)新派反对把人格分裂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新派认为人格是统一的整体,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在与人的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人的人格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新精神分析强调主体性和主观性。弗洛伊德把人的行为看作是由本能欲望决定的。相对于弗洛伊德的这种本能论,新精神分析理论家们则认为“未来目标对人的拉力更强于先天本能对个人的推动作用,目标的产生基于个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发挥的主观作用,从而更强调个人在人格形成中的主体作用”。[5]
三、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早期经验的重要性
对于早期经验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引论》中有一段经典的话。他说:“我们往往由于注意祖先的经验和成人的生活经验,却完全忽视儿童期经验的重要。其实儿童期经验更有重视的必要,因为它们发生于尚未完全发展的时候,更容易产生重大的结果,正因为这个理由,也就更容易治病。”[6]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早期经验在儿童心理发展和人格发展中的重大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儿童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其潜意识力量,在自由和禁止之间寻得一条中庸之道,使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其次要用游戏等“宣泄”方法释放儿童潜意识能量,培养儿童健康人格。另一方面,利用“升华”的作用,让儿童正确的运用潜意识的能量到自我发展的正确轨道上。
(二)建立儿童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的概念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防御机制是自我应付本我的驱动﹑超我的压力和外在现实的要求的心理措施和防御手段,以解除心理紧张,求得内心平衡。”[7]此理论后经过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的扩充,变得更完善,安娜认为当内在和外在的刺激引起情绪冲动时,防御机制有摆脱不快和焦虑,控制过多的冲动,行为,情感和本能欲望的作用。因此,要帮助儿童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儿童最先接受到教育影响的地方。家庭氛围和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儿童也会形成不同的人格特点。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及通情达理父母的教养下,儿童很少动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相反,经常运用惩罚,限制的方法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则多采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三)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
从精神分析学家有关人格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培养强壮健全的自我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而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是精神分析学家对发展自我的共同看法。精神分析学家认为,当一个人经常受到贬抑或否定时,便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这是一切品德和精神败坏的根源。因而,我们要提供相应的机会让儿童体验成功、拥有自信、提高自我概念、形成健康人格。关于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我们从弗洛伊德的观点中可以看出,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性本能和儿童早期经验的重要性,从更深的层面,我们可以看出他所倡导的是对儿童的内在需要给予关注和给儿童充分的自由,这种爱是要尊重儿童的天性。总之,精神分析认为唯有爱的教育才能培养儿童健全的自我,才能使儿童拥有幸福的人生。
(四)建立儿童期和谐的人际关系
霍妮和沙利文都很重视儿童期的人际关系对儿童健康人格发展的重要性。儿童时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父母与儿童的亲子关系以及儿童间的伙伴关系,霍妮认为在童年期,神经症的性格结构萌发的根源是亲子关系的失调。沙利文也认为自我是在重要的他人的反应中确立的,在人格发展阶段中,对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三岁以前是父母,从童年末期到青春期,主要是伙伴。20世纪50年代,鲍尔贝受世界卫生组织的委托所做的相关研究说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和谐而稳定的亲子关系。西方学者斯特对有犯罪行为的人的研究表明,子女的攻击和犯罪行为与不良的亲子关系有关。所以在现实生活过程中,应该重视儿童期和谐的亲子关系和伙伴关系的建立。现在大多数父母都出去工作很多时间都疏忽了对孩子的照料。致使儿童失去安全感产生焦虑,从而埋下神经症人格的隐患,或是在儿童期就有明显的人格障碍问题。这就要求家长要多关心孩子、与孩子交流、积极疏导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另外家长也不应该过多限制儿童交往,应鼓励儿童学会交往,学会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总之,我们通过对精神分析几位代表人物人格理论的梳理,看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蕴含着对儿童健康心理教育的巨大价值。尽管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也存在局限。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独特性,却给予了我们一个认识人格的全新视角。相信在21世纪,随着精神分析理论更为深入的实证研究,对我们认识儿童人格的发展,开展有效的儿童健康人格教育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鑫辉。新编心理学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吴红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基础教育,2004(12):15.
[3]宛容,兰文杰。沙利文人格发展思想探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3):44.
[4]杨汉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现代教育的影响[j].教育研究,1998(4):63.
[5]姚芳芳。新精神分析对古典精神分析的修改与发展[j].宁夏社会科学,2000(5):59.
儿童心理学论文4
关键词儿童文学翻译;成人本位;儿童本位;主体间性
一、儿童文学及儿童观对儿童文学创作与翻译的影响
(一)儿童文学的概念及分类
作为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儿童文学是为儿童的健康成长由成人为儿童创作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Ottinen(2000,61),瑞典教育家Gote Klingberg认为,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他的概念里不包含儿童会涉及到的其他作品与图片等。而另一位瑞典儿童文学作家Lennart Hellsiing则从社会学及心理学的角度指出,儿童文学作品当包含儿童会听、读到的任何材料,包括报纸、连环画、电视、广播节目等(Ottinen 2000,62)。此外,国内外很多该领域的专家学者也对儿童文学给出了不同的概念。在本文中,鉴于我们论述的是文学作品的翻译,所以我们所指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指由成人作者专门为儿童阅读而创作的文学作品。本文探讨的,主要是针对8-11岁阶段儿童文学作品。
(二)儿童文学的特点与功能
作为文学的一个分支,在具备所有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的同时,因为其读者群体的特殊性,成功的儿童文学作品还具有其本身独特的特点与功能。其特点主要反映在语言简单易懂,内容新奇,引人入胜两个方面。而其功能,一是娱乐功能,具体而论可以分为简单的娱乐功能及儿童心智及创造力的的启发开化功能。另一方面则是对儿童的教育功能,具体而言又可分为语言教授功能,文化信息传播功能,价值观念培养功能等几个方面。
(三)儿童观的演化对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
儿童文学在文学大家庭中的地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早期因为人类对儿童这一人类成长初期阶段认识的片面性,儿童一直被看做是成年人的缩小版或不完整体。直到十八世纪之后,儿童文学才作为文学领域的一个独立分支被学者予以研究。总体而言,以十八世纪前后的文艺复兴为界,西方的儿童观经历了从“成人本位”向“儿童本位”的过度的过程。受西方思潮影响,我国的儿童观也经历了前的“成人本位”、五四后新中国成立前的“儿童本位”及新中国成立后到结束前的“儿童教育”及此后“儿童本位”的回归几个阶段。
(四)“成人本位”与“儿童本文”儿童观指导下的儿童文学翻译特点
“成人本位”儿童观影响下,儿童文学是以成人的视角和价值判断为出发点进行的翻译。试看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以下翻译:
(1) And such a luxury to him was his petting of his sorrow, that he could not bear to have any worldly cheeriness or any grating delight intrude upon it; it was to sacred for such contact.(Mark Twain,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1a) 这样抚慰自己心头的哀戚,对他不啻一种享受,因此他无法忍受任何世俗的喜悦或令人不快的乐趣搅扰这种境界。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不容侵犯。(《汤姆索亚历险记》,朱建讯、郑康译)
(1b) 他这样玩弄着他的悲伤情绪,对他简直是一种了不起的快乐,所以有什么世俗的愉快或是什么令人厌烦的欢喜来打搅他这种境界,那就叫他无法忍受;因为他这种快乐是非常圣洁的,不应该遭到那样的沾染。(《汤姆索亚历险记》,张友松译)
相对于张友松的译文,朱、郑的翻译选词偏难、句型更为复杂,具有明显的成人化语言的特点,很容易让儿童读者失去阅读兴趣。
归纳而言,“成人本位”儿童观指导下的翻译具有:(1)语言复杂、文化信息偏难;(2)译文缺乏童趣两大特点。
五四后,在新文化运动过程中以周作人和胡适为代表的一批学人的倡导下,“儿童本位”儿童观逐渐开始占据主流位置。“儿童本位”理念影响下的儿童文学翻译则儿童视角出发进行翻译。但,该理念主导下的译作主要以满足儿童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主要出发点。另一个问题是,为了满足儿童的阅读兴趣,其译文语言往往选择非常简单的语言和信息、却忽视了儿童是一个正在向着成人化的过程成长的群体,译作对儿童读者的引导和教育功能在有意无意之间流失了。概况而言,“儿童本位”理念指导下的翻译具有:(1)过度强调童趣;(2)语言与文化信息传播的过度简化或流失。
二、主体间性理论
哲学认识论中存在两对基本关系:(1)主体与客体的关系;(2)主体与主体的关系。
“主体性”一词源自拉丁文中的“Subjectivus”一词(Judy Pearsal,2001:1849)。历史上,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一批哲学家都曾探讨了认识主体的主体性问题。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认识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根据主体性理论,认识活动中只有唯一的主体“自我”(Self),认识活动中的认识对象及认识活动中的其他参与主体如“他者”(Other)都被看做客体,都是不变的、被动的、被研究的对象。根据该理论,如果以“他者”为主体,则“自我”又成了客体,也是被动的消极的。但实质上,“自我”与“他者”都是认识活动的参与主体,而非客体。主体性理论之所以会将主体客体化,是因为该理论陷入了“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困境。
主体性理论在指导自然科学领域的认识活动时是合理的科学的,因为自然科学作为认识对象是不具有主动性的。但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仍然以主体性理论的“主―客”思维模式来指导有多方主体参与的认识活动会不可避免地将其他参与主体客体化,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偏差而导致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当历史的车轮滚到今天,哲学界对主体性的认识逐渐向着主体与主体间关系的层面发展。这便出现了主体间性理论的探讨。主体间性理论是关于主体之间在客观活动过程中关系的理论,它是在克服传统“主―客”思维模式下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客体化缺陷的的过程中而发展形成的。在客服“主―客”思维模式、探索主体间关系的过程中以德国现象学派哲学家胡塞尔(Husserl)第一次提出了“他者”的主体性。此后,伽达默尔的“视界的融合”,布贝尔的“Self-You”之间的对话,及至哈贝马斯提出的主体间以对话与理解为主题的“交际行为”(Communicative Action)理论为标志,主体间性理论最终成型并成熟(Liu,2006)。
主体间性理论在承认主体的主体性的同时,侧重于主体间的关系与融合,强调主体间的交流、对话与理解。它超越了主体性理论“主―客”思维模式将主体客体化的问题,为人类对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领域做出科学有效的认识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在认识论上,主体间性理论理论的提出,将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之中分离出来,对于认识客观活动中科学合理地处理主体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方向与理论框架。
三、主体间性理论与儿童文学翻译
(一)主体间性理论之于儿童文学翻译的现实指导意义
在儿童文学的翻译过程中,涉及到的参与主体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原语作者、译者、出版方、译入语儿童读者等。在这一多主体关系网中,事关译作成败的最直接的两个参与主体是做为译者的“成人”主体与作为读者的“儿童”主体。以往“成人本位”或“儿童本位”儿童观指导下的儿童文学翻译之所以出现问题,就是因为上述儿童观指导下的儿童文学翻译犯了主体性理论主客对立思维模式指导下以“成人”自我或“儿童”他者单一主体为核心将另一主体客体化、并依此为依据选择的片面的翻译策略而造成的译文功能的偏差或缺失。
根据主体间性理论,译者“成人”主体与读者“儿童”主体在儿童文学翻译这一活动中应当是平等交流、对话、相互理解、融合的间性关系;应当是成人译者回望自身童年美好过去与儿童读者向往人生旅程的光明未来与期望了解未知世界五彩斑斓的“视界的融合”、是成人从高处回望、儿童从低处仰望的一种相遇,而在这一相望与相遇、理解与融合的过程中成人译者在走过人生的美好与坎坷后,将对生命的重新感悟与理解通过译作传授给作为未来成人的儿童读者,在保留童年美好纯真的同时,能给成长中的儿童读者带去对生活与生命的全新理解与指引。只有这样,儿童读者才能在享受成功译作带来的童年生活的纯真美好的同时,能保持对未来成人状态的期望,在了解身边本族文化的同时候,能够相对轻松的了解异域文化的五彩斑斓。而成人译者与儿童读者这两个参与主体间成功地对话与融合,恰好构成了人类生命的一个完整的过程。宛如一条生命之河,踏着童年欢快的脚步,历经青壮年的历练与成长、走向老年的坦然与不惑,也正是这一文明的传承过程,人类的文明从启蒙走向全球化时代各国文明的成长与百花齐放,最终延伸向更加灿烂的后天与未来。
(二)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的儿童文学翻译策略
基于上述原则,主体间性理论框架下的儿童文学翻译,以下几条原则值得借鉴:
1.译者必须形成“成人-儿童”间平等对话的儿童观。成人译者与儿童读者作为最主要的两个参与主体,必须以平等对话的间性关系共同影响译作的翻译策略。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平等对话的成人儿童观是必不可少的大前提。只有在同时发挥两个参与主体主体性的同时,才能实现成人译者与儿童读者的对话、理解与融合。
才能能又能吸引儿童读者,保留他们纯真天性基础上的愉快阅读与心智成长。
2.保留译作的文化信息传播功能与兴趣、心智启发功能。在第一条原则的基础上,译者作为成人主体需发挥其主体性,即在了解儿童认知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实现译文的语言、文化、价值传承功。
3.采用儿童视角以实现童趣效果。只有在成人译者回望自己的童年过去,并积极主动了解当前目标读者群的语言、认知、心智现状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才能以儿童的视角选择语言与翻译策略,才能实现吸引儿童读者,才能发挥儿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与主体性。
4.译文语言可理解基础上的适当拔高。儿童读者的语言储备有限,因此译文要简单易懂,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儿童读者处于成长反战阶段,译文必须有在可理解的基础上又适当的提高,所谓“跳一跳够得着”。只有这样,儿童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才能有所提高,也只有这样儿童主体与成人主体才能在阅读过程中“相遇”并实现“视界的融合”。
四、总结
从“成人本位”及“儿童本位”理念下的儿童文学翻译最终向“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的儿童文学翻译的过度,本质上是人类对儿童文学翻译这一活动中“成人”主体与“儿童”主体二者关系从“主―客”思维模式向主体间性关系过度的过程。随着人们对这一关系认识的更加深入与日渐科学化,在此理念指导下的儿童文学翻译也将更加合理,而译作的文明传承功能与儿童心智启发功能也能更有效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蒋风,1998,儿童文学原理 [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07页
[2] 刘卫东,2006(5),交互主体性:后现代翻译研究的出路 [J]。中国科技翻译。
下一篇:技术创新论文(汇总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