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精编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实用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精编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第一篇】

九年级化学原子结构教学设计已经为大家准备好啦,老师们,大家可以参考以下是教学设计模板,整理自己的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

1.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一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54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能量低的离核较近,能量高的离核较远。通常把电子运动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称为电子层。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方便地表示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①已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

②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③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时不超过2个)。

3.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小圆圈和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质子数;

②弧线表示电子层;

③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如:这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讨论交流

1.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何特点?

2.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及结构是否稳定?

温馨点拨

1.①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个。

②若第一层为最外层,则为2个。

③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

说明:稳定结构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若第一

名师归纳

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化学性质是否相同除了看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否相等外,还要看它们是不是属于同一种结构。

反馈练习

1.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金属原子的是(a)

2.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d)

a.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b.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

c.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

3.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b)

4.根据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是(a)

5.下面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用序号填空:

(1)电子层排布相同的是bc;

(2)属于同种元素的是ab;

(3)表示阳离子的是c;

(4)属于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是ad。

学习内容二 相对原子质量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56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它的单位是1。

2.跟质子、中子相比,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我国科学家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讨论交流

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的质量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温馨点拨

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的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名师归纳

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它的单位是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第二篇】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钢铁锈蚀的条件。

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过程与方法

课前组织有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活动与探究”内容,让学生记录实验情况以及探究结果,并从中应道学生如何由实验来分析铁生锈的条件、防锈的方法。

关于金属资源保护的教学,可以利用电教手段,使学生强烈感受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以及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并结合“调查与研究”,使学生了解废旧金属回收的意义,并积极主动去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认识到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对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的介绍,让学生产生金属资源的危机意识,以便于让学生懂得要保护金属资源。

[重点难点]

重点:有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活动与探究”

难点:对铁的锈蚀防护的 “活动与探究”的结论的辨析归纳从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防锈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powerpoint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本课题内容;提前一星期设计准备“铁钉锈蚀”实验,观察并记录铁钉锈蚀情况。分享的“实用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精编8篇】”,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据估计每年全世界因生锈而损失的铁就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所以防止金属腐蚀已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的重大问题。

[学生]提前一星期设计准备铁的锈蚀条件的 “活动与探究”,完成实验报告。在课堂上回顾实验步骤,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与学生探讨设计的目的并对学生的设计给予评价。

汇总实验如下――取5枚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放入5支试管中进行下面实验:

在试管1中加入稀硫酸溶液,浸没铁钉后,倒去溶液。

在试管2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溶液,使铁钉一半浸没在溶液里。

在试管3中把铁钉放在一团湿棉球上。

在试管4中注满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塞紧橡皮塞。

在试管5中加入少量干燥剂(碱石灰),再放一团干棉球,把铁钉放在干棉球上,塞紧橡皮塞。

(注意)试管5需要事先用酒精灯进行加热。

[教师]提问:通过探究小结使铁制品发生锈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小结:1.导致铁制品锈蚀的因素是:水和氧气同时存在;2.加速铁制品锈蚀的因素是:酸或者氯化钠。

[教师]了解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才能知道如何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因为如果破坏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就能防止铁制品的锈蚀。

[学生]讨论得出防止铁制品锈蚀的建议:保持干燥,隔绝氧气。

[教师]引导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分析:自行车的构件如支架、链条、钢圈等,分别采取什么防锈措施?

[教师]简单介绍一些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

1.“穿外衣”――加一层保护膜。

如:刷漆、涂油、电镀、烤蓝

2.“增强体质”――改变其自身的内部 结构(合金)。

如:不锈钢、不锈铁

3.改变腐蚀环境 通过具体数字,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分析结束后进行小结,有利于学生把握实验的关键,培养学生实验中认真、细致、严谨的实验态度。

防锈方法的确定,可以结合第七单元学过的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运用知识的思路:了解反应的条件――促进或破坏反应的条件――达到某一目的。

(二)金属资源保护

[教师]金属的防腐可以有效保护金属资源。

[学生]讨论:既然金属资源丰富,为什么还要保护金属资源呢?

[教师]课件展示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和我国金属资源概况。

[学生]阅读课本总结:有效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防止金属的腐蚀;

金属的回收利用;

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

寻找金属的代替品。

[教师]让学生汇报自己分享的“实用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精编8篇】”,如废金属回收、电子垃圾的回收、废电池回收等等。

[学生]汇报交流,积极探讨金属的回收利用。 让学生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待金属资源:丰富与有限。提高学生的资源意识。同时利用金属资源的回收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金属回收的活动中去。

[板书设计]

二、金属资源的保护

(一)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1.实验报告:

2.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水和氧气

3.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保持干燥,隔绝氧气

(二)金属资源保护

有效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1.防止金属的腐蚀;

2.金属的回收利用;

3.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

4.寻找金属的代替品;

1.三下第八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2.第八次教学设计

3.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

4.九年级化学溶液教学设计

5.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的通性 ph教学设计

6.九年级化学原子结构教学设计

7.现代文阅读单元教学设计

8.百分数单元教学设计

9.平面向量单元教学设计

10.鸽巢问题单元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第三篇】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教学设计

中考动向分析:

中考对这一节的要求较之以前有较大的降低,只要求了解溶解度的定义和固体溶解度曲 线的含义;同时要求知道温度、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本节已由中考的重头戏降至次要地位,溶解度的计算已不作要求,在考试中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出现.在试题中更加 测重与日常生活实际的联系,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实例的分析去加深对溶液组成、溶解度的理解。

复习目标要求:

1、溶解度的概念的理解

2、有关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3、气体溶解度与固体溶解度的区别

知识要点梳理:

溶解度

1.物质的溶解性

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跟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不相同,不同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相同.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 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不里的溶解度.例如,nacl在20℃的溶解度为36g;表示的意义就是:在20℃时,100克水中溶解36克氯化钠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或者说,在20℃时,100克水最多能溶解36克氯化钠.

(2)在理解固体溶解度概念时,要抓住的四个要点:

①“在一定温度下”:因为每种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有一个对应的值,或者说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所以给出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标明温度。

②“在100克溶剂里”:溶解度的概念中,规定溶剂的质量为100克.

③“饱和状态”: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温度下,在100克溶剂里,溶质的溶解量的最大值.

④“所溶解的克数”:表明溶解度的单位是“克”.

(3)溶解性粗略地、定性地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而溶解度精确地、定量地衡量溶解性的大小.如20℃时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见下表(s表示溶解度)

溶解度 s>10g 10g>s>1g 1g>s> s<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不溶)

(4)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①溶质的性质;②溶剂的性质(见溶解性部分)③温度

在溶质和溶剂一定的情况下,温度是影响固体溶解度的重要因素.一般规律如下: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第四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溶解现象,从微观的角度了解溶液形成的两种变化过程和吸热、放热现象。

⑵、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及其关系,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溶剂。

⑶、了解乳浊液的形成,知道几种常见的乳化现象,并能简单地区分“溶液”和“乳浊液”、“溶解”和“乳化”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实验介绍和思考,学会对实验进行简单的描述,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⑵、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与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认识到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及其关系。

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溶解现象及其和“乳化”的区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叙述同学们喝过糖水吗?尝过盐水吗?他们有什么味道?为什么他们和清水的味道不一样呢?因为糖水和盐水中溶解了糖和盐。今天我们来学习“溶液的形成”。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溶液的形成

活动一:认识生活中糖水的形成

回忆思考生活中大家都喝过糖水,糖水是怎么形成的?你能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这个过程吗?

总结交流师生共同总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教材中的实验,教师可以简单的介绍这些实验。)

活动二: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讨论交流生活、生产中你见过哪些有关溶液的用途?(化学实验中在溶液中反应可以加快反应;植物的无土栽培技术;医疗过程中的注射现象;鱼池中的鱼较多时用喷泉的形式增加含氧量等。)

2、乳浊液的形成

活动三:认识生活中乳化现象

讨论交流结合教材中的实验,回忆生活中使用洗涤剂的过程,讨论乳浊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

总结交流共同总结乳浊液的概念,了解生活中的乳化现象。(用洗涤剂清洗油污)

活动四:区分“溶液”和“乳浊液”、“溶解”和“乳化”现象

讨论交流根据教材的介绍和自己的理解,讨论“溶液”和“乳浊液”、“溶解”和“乳化”有什么区别?

师生总结“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扩散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当中所形成的混合物,而“乳浊液”则是一种液体被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并不聚成较大的油珠而存在于水中所形成的一种混合物。“溶解”与“乳化”是一种过程,具体区别如上。

3、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

活动五:探究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实验设计学生根据教材第30页“活动与探究”内容,设计实验。

阅读教材学生阅读教材中第31页的内容,了解溶解过程中的“扩散”和“水合”过程。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思考练习完成教材第33页中的“习题”内容:第1、2、3、5题。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总结反思学完本节课,我们知识了哪些内容?

拓展资料教材第31页的“资料”内容。

五、布置作业

1、教材第33页“习题”第4题。

2、教材第32页的“家庭小实验”。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第五篇】

教学目标:

知道常用化肥的种类、作用、保存及施用时注意事项。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通过对化肥实物的搜集、化肥知识的调查和课堂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

认识化肥及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培养学生重视农业、关心农村、确保农业持续发展的真实情感。

重点和难点:

重点: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准备:

①仪器:试管、试管架、试管夹、研钵、酒精灯、火柴、烧杯。

②实物:缺氮肥的包心菜叶片(实物)、缺磷的小麦植株(高、矮各式各1株)、缺钾的大豆叶片(实物)。

③常见化肥样品。

④实验改进:把一块铁片分成两块,一块正方形烧氮肥,另一块长方形烧钾肥,避免氮、钾肥互相干扰。

⑤电脑及投影仪。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认识常见的化肥

课前准备:

学生各自搜集常见化肥的样品。

创设情境:

1、讲述:1958~1960年,由于自然灾害,不少人饿死的事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突飞猛进,基本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的事实,指出化肥在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上所起的作用。

2、投影:播放养分充足或缺某种养分的植物生长图片。指出:“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说明肥料与农业生产、人们吃饭有着密切的关系。点明学习主题。

学生活动:

1、展示学生各自搜集的常见化肥的样品,由各组代表上讲台展示样品,做简要介绍(教师适当点评)。

2、阅读课文:整理资料,填写下表:

常用化肥的名称、化学式及作用

类别

氮肥

磷肥

钾肥

复合肥

名称

化学式

主要作用

植物缺少时的症状

(重点,用时稍长些,教师巡回检查、指导、发现问题)

3、讨论交流:交流信息资料,互查上述表格所填内容。(教师深入小组,了解讨论情况,适时指导)

4、展示图表:各小组代表争相走上讲台,展示图表,简要说明。

归纳整理:

投影1:展示完整的图表。

投影2:常用化肥包装袋商标图示及说明书。

再创情景:

由学生讲述案例:

①细心的农民问我:夏天雷雨过后,田里的庄稼长得特别旺盛。听说你在学校里学过,你能告诉我其中的秘密吗?

②一位老大爷给我讲:70年代刚使用化肥时,生产队里种黄豆,为确保增产,施用了大量尿素。夏天时,黄豆苗生长非常旺盛,农民很高兴。结果,到了秋天,黄豆的结实率很低。相反,漏掉施尿素的地方,黄豆结实却较丰厚,令人哭笑不得。

教师点拨:

1、教师介绍案例①中的秘密。

2、案例②说明了什么?(让学生讨论、交流对案例分析的体会。让学生知道:种田也必须学习科学知识,否则就要付出代价,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

学生活动:

1、阅读课文:第79页第二、三两段。

2、讨论交流: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在化肥使用方面,你应当给父母做哪些宣传?

教师小结:

我们知道了化肥的作用及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为保护我们的家园而努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活动:

1、小结: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归纳、巩固知识,同桌、同学互查)

2、学生主持:用卡片展示问题(常见化肥的名称、化学式、用途等),小组抢答(或板书)。

教师总结:

1、简要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评价学生学习情况。

2、课后活动:怎样识别区分常见的化肥:尿素、碳酸氢铵、过磷酸钙、硫酸钾?(为下一课时做准备)。

第二课时 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

设置情景:

(贴在黑板上)农作物生长时需要大量的氮、磷、钾肥,如果缺少这些营养元素,农作物就会得“病”:

实物1:发黄的菜叶与正常的.菜叶比较。(缺?)

实物2:矮小的小麦植株与正常的小麦植株比较。(缺?)

实物3:叶片边缘发黄的大豆叶与正常的大豆叶比较。(缺?)

提出问题:

1、这三种不正常的植物,各缺乏什么养分?

2、如何区分常用的氮、磷、钾肥呢?

3、怎样科学施肥?

学生活动:

1、观察实物、填写下表:

氮肥

磷肥

钾肥

碳酸氢铵

氯化铵

磷矿粉

过磷酸钙

硫酸钾

氯化钾

状态

气味

溶解性

2、组内交流:交流观察结果。

3、展示观察成果:学生走上讲台,展示自己观察的结果(其他同学补充)。

4、学生小结:从外观上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教师点评)。

5、交流实验结果:学生下位,自由交流;小组代表汇报交流(教师指导,给予点评)。

6、归纳小结:区分氮肥和钾肥的方法。

学习评价: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统计能正确区分氮肥、钾肥的`方法及人数)

问题拓展:

黑板上的三种不正常的植物,各缺乏什么养分?急需施肥。但是,买回来的化肥包装袋因磨损,字迹模糊不清,无法辨认。

现取化肥样品分别装入1、2、3号小瓶,放在实验台上。请你帮助辨认,指导施肥。

看哪个组最先完成任务,把小瓶标号写在黑板上对应的“生病”植物的下方。

教师小结:

你们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是满意,基本满意,还是不满意?

课后活动:

1、整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同学互相交流,查漏补缺。

2、调查你的父母在贮存、使用化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他们提出合理的建议。

3、社会调查:化肥使用的利弊与对策。

课后反思:

化学肥料是农村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类物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关于“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国家一直相当重视。农村中学的学生,将有一部分要回到农村,要做一个现代化的农民,就必须懂得科学种田。

教学过程抓住三个要点:

一是,十分注意从学生身边事物出发,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对教学素材进行了重新组织,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感到化学就在身边,学得轻松,有机地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二是,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新理念,课堂具有“动感”。社会调查、收集样品,课外“动”;讨论交流、实验探究、展示成果,课内“动”;眼、口、手、脑,多种感官“动”;让每个学生都“动”。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新理念下的课题教学效果。

三是,十分注意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环境、关注生活、关注“三农”的真实情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学生如果要做一个农民,就要做一个现代化的农民。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第六篇】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铁的物理性质;

2、掌握铁的化学性质(跟氧气的氧化反应,跟盐酸、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的置换反应)。能够分析比较铁与镁、锌、铜等金属的活动性大小,能够判断铁分别与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变化。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初步知道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的主要原因及防锈的主要方法;

4、进一步学会对比、比较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和假设验证探究的思维方式,辩证的认识外因条件对化学变化的影响;

5、参与试验探究认识铁的化学性质活动,观察铁生锈的过程,体会动手试验自己获得铁的性质的知识的成功愉悦,保持学习的兴趣;

6、初步知道钢铁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运用和我国钢铁生产的发展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铁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对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理解;

2.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的认识。

教学模式:边讲边实验。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式。

教学过程:

引入:

展示课件1:《钢铁的广泛应用》

钢(steel)并不等于铁(iron),人体里也含有铁元素,组成血红蛋白、细胞色素,人体含铁元素约%。

一、铁的物理性质

展示实物:电磁铁中的铁心、铁片、铁丝、铁块、弯曲铁丝,磁铁吸引铁片。

学生观察回答: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良好延展性、铁能被磁铁吸引。

阅读教材p120: 密度/cm3、熔点()1535℃、沸点()2750℃、电和热的导体。

二、铁的化学性质

回忆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演示实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回答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3fe + 2o2 fe3o4

板书:1.铁跟氧气的反应

分析:3fe + 2o2 fe3o4 氧化反应

讨论: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气中剧烈燃烧。

设问:铁在空气中能否发生反应呢?(同学们经常可以看到铁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为什么?)

展示课件2:

先假设: ①常温下,铁钉与氧气发生反应生锈。

②常温下,铁钉与水发生反应生锈。

③常温下,铁钉与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应生锈。

演示探索实验:

学生汇报观察现象:

验证:(1)试管铁钉5天仍未见生锈 假设①不成立。

(2)试管铁钉5天仍未见明显变化 假设②不成立。

1.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的通性 ph教学设计

2.九年级化学原子结构教学设计

3.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

4.化学优秀教学设计

5.化学教学设计优质版:《金属的化学性质》

6.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之空气

7.《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8.九年级变色龙教学设计

9.初中化学的教学设计反思

10.六年级下册顶碗少年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第七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

(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3)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4)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 录。分析实验现象。

(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发展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建立溶液的概念。

(2)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

(1)从微观上认识溶液。

(2)理解溶质、溶剂的辩证关系。

教学工具

教师用具:投影仪、烧杯、玻璃片、玻璃棒、五试管溶液(品红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高锰酸钾溶液、氯化钾溶液)、硝酸铵固体。学生用具:仪器:小烧杯、玻璃棒、小试管 、药匙、滴管、酒精灯、火柴、温度计; 药品:食盐、蔗糖、碘、高锰酸钾、汽油、水、乙醇、植物油、洗涤剂、洗衣粉、纯碱、硝酸铵、氢氧化钠

教学过程

学习情境

展示五种液体:红色(晶红溶液),蓝色(硫酸铜溶液),黄色(氯化铁溶液),紫色(高锰酸钾溶液),无色(氯化钾溶液)。

[设问]看到这五种液体,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发言]如:

1.想知道这它们各自的味道。

2.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形成的。

3.想到它们可能是不同颜料与水混合而成的。

4.它们颜色各不相同,可能是混合物。

[引入]通过大家的发言,可以看出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探究化学奥秘的愿望很强。同学们都知道海水又苦又咸,它同这五种液体一样,都属于溶液,学完了本节课后你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第九单元 溶 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引导]同学们桌子上都摆有食盐、蔗糖及别的用品,下面就按“活动与探究一”的内容进行实验。

[投影]活动与探究一:几种固体物质溶于水

试验用品:食盐、蔗糖、水、烧杯、玻璃棒、药匙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交流实验现象]请一组同学上台解释他们的实验过程及现象,其他同学提出异议。

[现象]蔗糖、食盐都消失在了水中。

[结论]蔗糖、食盐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提问]如何从微观上理解这一现象?

[学生讨论、总结]蔗糖微粒、食盐微粒运动扩散到水分子中去了。(教师指出:物质在水中以什么形态存在,将在以后的章节中学到)。

[引导提问]我们刚才得到的液体,都是混合物拿出开课时的五种液体,让学生观察:1.每种液体各部分一样吗?

2.放置了这么长时间,你有没有看到哪种液体析出沉淀?

[学生回答]

1.各部分完全相同。 2.没有析出沉淀。

[教师总结]像这样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就叫做溶液。

[提问]根据刚才的实验及分析总结溶液的概念。

[讨论、总结,并互相交流]

一、溶液

[投影]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提问]水具有什么作用?

[回答]分解其他物质的作用。

[投影]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例如:水。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讨论]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

[交流结果]在蔗糖溶液中,溶质是蔗糖,溶剂是水;在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

[教师指出]开课的五种液体中:红色的是品红溶液,蓝色的是硫酸铜的水溶液,黄色的是氯化铁的水溶液,紫色的是高锰酸钾的水溶液,五色的是氯化钾的水溶液。

[设问]你还能否再举出一些溶液?并指出溶质、溶剂。

[学生发育]

1.糖水中溶质是糖,溶剂是水。

2.白酒中酒精是溶质,水是溶剂。

[教师指出]除了水可以作溶剂外,汽油,酒精等也可作溶剂。例:碘酒: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

[过渡]大家应该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当衣服上沾上油滴时,用水洗很难洗去,怎么办呢?

[学生发言]

1、可以用肥皂水洗。

2.用洗衣粉洗。

(教师给予鼓励)

[引导]完成下面的“活动与探究二”之后,你就会明白洗去的道理。

[投影]活动与探究二:

实验用品:碘、高锰酸钾、水、汽油、药药匙、试管、胶头滴管

步骤: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第八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含义。

2.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

3.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实验,认识饱和和不饱和溶液的含义及转化,

2.通过蒸发溶剂和降低温度获得晶体,认识结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和交流的方式,认识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及析出晶体的方法,体验实验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饱和溶液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结晶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蔗糖、氯化钠、硝酸钾、水、药匙、玻璃棒、50ml烧杯、水槽、酒精灯、火柴

五、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3分钟

小明的弟弟要喝糖水,小明在一杯水中加了一勺糖,可是弟弟说不甜,小明让弟弟自己加糖,弟弟一直加到糖不溶解了,喝了一口水,很甜。弟弟还想让糖水更甜点,于是又加了一勺糖,可是糖水没有变得更甜,这是怎么回事?这个过程说明了什么?怎么让没有溶解的糖溶解呢?

学生聆听、思考,并且发表自己的见解。

预习过的学生会回答:糖水饱和了,不能继续溶解蔗糖了。

这个过程说明了物质不能无限制在水中溶解。

继续向糖水中加水,能使没有溶解的蔗糖溶解。

创设情境,从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同时也能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新课讲授25分钟

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让学生利用实验台上所给的器材,完成下面实验:

1.分别向3个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食盐、蔗糖、硝酸钾,直至有固体剩余。

2.设计方案让未溶解的固体溶解。

3.固体溶解之后继续加入这种物质,观察是否溶解,若溶解继续加入使溶液再次达到饱和。

4.向得到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其它的固体,观察是否溶解。

学生实验时教师巡视、指导和学生交流。

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总结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

学生小组内分工合作,进行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交流。

实验结束后,总结出以下结论:

1.物质在水中不能无限制的溶解。

2.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不同。

3.加水或者升高温度可以使未溶解的物质溶解。

4.加水越多,溶解的物质越多。 温度越高,溶解的物质越多。温度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

5.饱和溶液能溶解其他的溶质。

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在实验中发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在交流中共同提高。

讲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强调“一定温度”和“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实验总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得出如下关系。

学生聆听、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讨论交流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不饱和溶液通过加溶质、降温可以转化成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可以通过加水或者升高温度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培养学生从实验得出结论,从而树立严谨的科学意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实验5.将三个烧杯放入盛有冷水的水槽中,观察现象。老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与学生交流。

讲解结晶的方法之一——冷却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引导学生分析冷却接近饱和的溶液,析出晶体的过程中溶液的状态。

实验后学生回答观察到有晶体析出,而且蔗糖和硝酸钾析出的晶体较多。

解释原因:饱和溶液温度降低了,原来溶解的溶质不能再溶解了,所以就会析出晶体。

有晶体析出,说明溶液已经达到饱和,说明冷却不饱和溶液可以使溶液达到饱和。

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并通过交流能解释这些现象,从而完善化学知识。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思考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得到晶体。

讲解结晶方法之二——蒸发结晶。引导学生分析海水晒盐过程中溶液的状态。

引导学生总结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其他方法,并板书到黑板上。

根据海水晒盐、被汗水浸湿的衬衣晾干后,衣服上会有“云彩”出现等生活常识,可以得知蒸发溶剂可以得到晶体。

海水晒盐中,不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继续蒸发水分,有晶体析出。

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并完善知识,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课堂小结2分钟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含义,强调“温度”和“一定量溶剂”。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3.结晶的方法有冷却热饱和溶液和蒸发结晶。

48 15376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