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信息及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在基础阶段英语教学的应用精编5篇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信息及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在基础阶段英语教学的应用精编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信息及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在基础阶段英语教学的应用篇1
航海已步入网络信息化时代
来源:360论文网更新时间:2010-6-4文字:[ 大 中 小 ]
摘要加快海运业的 发展 ,提高船舶运输的安全性,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运用 计算 机对航海信息化、自动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浅谈计算机信息化在航海各要素中的影响,望计算机信息化在航海中能得到全面运用。
关键词 网络 信息化 航海 航行安全和效率 自动化 降低成本
海运业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又传统的运输行业,往往滞后于一般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但二十世纪.90年代早期,全球航运市场已开始兴起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热潮,it(信息技术)将在未来社会及商业、工业 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角作用,并将很快普及到所有行业与领域,航海业同样也正在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对海运 经济 的发展趋势,航海技术要求必将网络信息化。近些年,很大部份轮船公司又为各条船舶安装了局域网,配置网卡,不仅为船舶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数据的传递提供了方便,而且也为公司对船舶的安全与防污染管理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
当前,航海技术的信息化建设已全面展开,逐步实现 现代 化管理和 科学 化决策,大力提高 企业 运营效率、信息传递速度,解决了信息共享的障碍,为海运决策提供精确有效的信息。下面就浅谈一下航海信息化的相关细节船舶物料管理,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及其数据库,进行物料流通管理,通过输入所需物料编号、物料名称、种类后,快捷、准确的查寻。船员发送船舶物料申请单到船舶公司,经公司审核后,由公司编成 电子 文档发送给供应商询价,供应商供货后,经船舶确认审核后,自动调整物料库存,从而形成物料进、销、存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减轻复杂、繁琐的船舶物料管理现状,帮助船舶公司分析物料的供应与使用,强化管理、杜绝管理漏洞、节约成本。
船员管理 运用计算机数据库对船员信息进行管理,目前已被我国许多轮船公司、大型船舶企业,船员中介及船员管理公司等广泛使用,得到了航运业界的一致肯定。如船员基本信息录入、船员信息查找船员灵活调配船员证书的监督管理船员信息的删、录入 船员服务期满及证件过期报警提示等。使航运公司办公高效性、系统化、智能化的管理船员,大幅度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公司同时能共享信息系统的资源。
船舶动态跟踪,船舶动态是每个船东都需随时掌控的,通过网络可以便捷直观的查寻船舶动态,如船舶的船名、船舶尺度、航向、航速、经维度、船舶附近的 交通 流量、预计到达目的港时间等。而且可以在电子海图的背景上定位跟踪船舶、查看船舶资料或定制到港自动提醒等高级功能。无论您身在何处如办公室、家庭、会议、朋友聚会、茶馆,只要
能上网的场所,都将随时获知船舶确切位置。这些数据来源于我们在沿海及内河港口部署的ais信息接收基站,这些基站持续接收来自船舶上ais自动识别器设备发送的数据。如果船舶不在ais接收范围区域,还可以通过inmarsat国际海事通信等卫星通信系统获取信息数据。通过这高新的网络技术,同时还可以获取涉及全球其它海域的船舶信息数据,实时了解相关信息。
传统的静态、固定航海资料的纸质印刷海图已不适应船舶自动化和航海智能化的发展要求。从而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在近些年开发应用的基础上不断的加以完善,该系统不仅能很好地提供纸质印刷海图的有用信息,而且取代了传统的人为手工海图作业,gps、雷达、navtex等各种现代化的导航设备所获得的信息都被集合在一起,成为一种集成式的导航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具有船舶所在航区海图显示、航行线路的设计、航路监控、危险局面来临前自动报警提示、各航行数据记录、航迹显示、海图自动改正等功能,大大提高了航行安全和效率。
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它综合了航海技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图象显示技术及计算机软件技术针对航海领域的一场技术开发,它被广泛地应用于世界航海领域.,国际海事组织已经制定了关于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的相关的国际标准和严格规范, 这些标准和规范大部分是用于航海方面,对电子海图显示精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充分在船舶航行管理中的应用,信息系统必须自动的对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将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通过算法实现提示各浮标的移位、船舶意外走锚、禁止航行区和船舶搁浅、船舶避碰局面等报警功能.而且海图 电子 化 可以实时显示本船的经纬度、航向、航速、方位等信息,可以实时监控该船周围的船舶动态和查寻它船信息及所在海区海况信息,随着信息技术和航海技术的不断 发展 ,海图和雷达信息数字化之后,两者间完全实现了数据相互传输,使电子海图与雷达图像数据信息的重合显示成为现实,在电子海图上重叠显示雷达图像数据信息后,可在原航行水域海图信息的基础上提供本船、本船周围的静态目标与动态目标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提前预知本船对周围船舶的会遇态势和会遇的局面能及早掌控,从而尽快作出准确判断,达到避开航行紧迫局面,及时采取妥当的避碰措施而保障航行安全。
航海书籍资料也已快速电子数字化 航海所需的各种图书资料原始都采用纸质印刷形式。随着 计算 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航海通告、潮汐表、航标标表等都已出现了电子版和 网络 版。船舶公司海务及船舶船员可以在网上查询与下载,这不但使用方便还有利于航海图书资料中内容的迅速更新,避免了海员对复杂而烦琐的纸质图书资料的人工校改。
船舶已加速自动化,从船舶在机舱设置集中控制室到出现无人机舱值班和驾驶台对主机遥控操作及监测,船舶机舱自动化已大势所趋。计算机功能代替复杂的电子线路,发出操
舵指令,送到执行中心,自动校正控制的相关参数,代替繁琐的人工指令,使船舶舵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接受指令的自动舵。
船舶自动化还能使船舶定员大约减半,大大降低了营运成本。特别近10年来建造的新型船舶基本上都可称之为高度自动化船舶,其中一部分自动化程度高的船舶被称之为“高技术船舶”。船舶自动化从机舱自动化逐渐走向了船舶驾驶自动化。
利用网络可以发布船员的招聘信息,便利于通过网络达成运输协议还可即时查询天气状况掌握航运情况或查询海事机构的海事法规、海事政策、海运价格等等。
从上面的有关航海技术细节与网络信息化的论述中,航海的网络信息化时代已真正来临了。船舶,可通过航海信息、导航信息实现最优航线设计、最佳航速设定,提高船舶自动化管理水平,从而达到船舶安全航行、经济 航运的目的。通过船舶设备管理信息,提高船舶设备管理水平,降低备件损耗,减少因修船造成的船舶滞航期。船务公司,通过航运信息系统、船/岸通讯系统,实时掌握船舶航行的现状、各类设备的运行状况、人员及各类证书等情况,对所属船舶合理调度、航运安全,船舶的营运估算、成本控制等起到了 科学 化管理的作用。
参考 文献
[1] 李天伟,王孝通,周爱军.电子海图系统软件可靠性研究[a].1998大连国际海事技术交流会 论文 集(第一卷)[c],1998.[2] 陈金海,张杏谷,项鹭,彭国均.基于ecdis的航标监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3] 梅雄.钟成雄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简介[a].江海直达船舶驾驶与避碰论文集
[c],2006.[4] 现代 船舶信息技术的趋势及作用.[5] 航运信息相关文章.
信息及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在基础阶段英语教学的应用篇2
信息化时代高校公共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探讨
摘 要 从信息技术对公共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基础作用入手,对我国高校公共英语网络教学模式进行探讨,进而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公共英语;网络教学;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2-0170-02
公共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发展历史
伴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在世界教育信息化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标志,引起全球广泛关注。在信息技术教育急速发展的现代,已经实现了从语言实验室到学习系统的转变,也实现了由单机到网络乃至于与卫星通信等其他科技的整合发展。信息技术的这种发展,使得传统教育受到空间限制和时间限制的缺陷得以被克服,进而带来教学改革的一大飞跃。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使得计算机的网络平台教学对外语教学产生深刻的影响,凭借着计算机网络平台教学,公共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都从中获益。
从公共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发展来看,我国最早开始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并且在90年代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上海交通大学于1985年建立了est语料库,南京大学进行了ibm-pc的研制和推出等[1],这些来自高等学院的研究,为公共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近几年来,包括清华、北大一些名校在内的高等学校,都积极研究并推动公共英语网络教学的发展,如“新英语教程”光盘系统就是由清华大学研究推出的。此外,《大学英语听力》等多媒体配套教材也推动着公共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全面发展。公共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
公共英语网络教学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被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了的学习环境和固有的知识建构模式,正深刻地影响着教育发展。网络英语教学实质上就像是一种资源的整合,即把英语教学和充足的网络资源进行整合,这种整合依托整个校园网和互联网提供的多媒体,进而将现代化的网络信息和计算机技术引入英语教学课堂中去,其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和创造性思维理论。就公共英语网络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来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公共英语网络多媒体教学具有开放性 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是传统教学中纸质版教材所不能比拟的,因而其所具备的开放性也是前所未有的。网络资源的开放性表现在其资源的丰富性、动态性以及形象生动性三个方面:丰富性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教学信息,进而帮助其开拓思维;动态性能够确保学生接受到的信息是最前沿有用的;生动性则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
公共英语网络多媒体教学具有创造性 在网络英语教学中,一般都需要对学生学习的资料库进行慎重选择。通过在互联网或者校园网上选择一个特定的资料库,在选择了学习的素材即资料库之后,如何对这些学习素材加以合理的选择和利用,则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的创造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素材的选择,之后完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制作,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作品,然后通过邮箱等形式将自己的作品传送给教师,教师则可以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点评,如自己点评或者引导其他学生互相点评。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用更丰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而帮助学生深化学习。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性,避免人云亦云的学习。
公共英语网络多媒体教学具有认同性 公共英语网络多媒体教学具有认同性。相比较于传统的教学而言,网络教学实现了主体的重置,即将原本附庸于教师的学生确立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则处于主导地位。这种全员参与、彼此协作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双方的共同兴趣。尤其是在学生自主制作作品的时候,教师只是适当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使得学生自己对于这种教学有了主人翁的感觉,进而增强了对网络教学的认同性,相应地也就激发出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公共英语网络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 公共英语网络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克服了以往平面教学的不足和缺陷,而是将听力感受、视觉观看甚至于肢体触摸都融入到了一起,进而在整个教学环境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情境。在这里,学生可以自主并且真实地进行学习,进而增强学习的效果。公共英语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教育信息化程度不足 在我国当前的公共英语网络多媒体教学中,存在信息化程度不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设备问题和资源库的构建上。在设备方面,由于受资金以及教育理念的影响,存在设备不足和设备功能更新慢等问题[2]。而在资源库的建设方面,我国的公共英语网络多媒体教学的资源库相对内容比较少,给予学生的可选择空间小,难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教师教学理念转变不足 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实现了教学主体由教师向学生的转变,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变成了引导者,这种转变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是与教育理念整体发展和教学现代化手段发展相矛盾的是,很大一部分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依旧没有实现自己的教学理念转变,由此导致尽管教学的设备和水平已经满足了多媒体网络教学的要求,但是由于教师的理念转变不足,使得多媒体网络教学沦为教师教学的一种工具,依旧没有实现课堂主体的有效转变和教学形式的完全突破,进而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将教案搬到了ppt上,除此之外没有较大的改观,不利于多媒体网络教学作用的发挥。
学生缺乏自主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积极性 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要积极主动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展开自己的英语学习,如线下的听力学习以及其他内容的阅读等。但是就当前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在这一方面依旧缺乏足够的积极性,不能很好地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作用。学生在使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的时候,集中存在的问题是使用网络观看视频或者玩游戏,很少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任务上,而教师对学生线下学习情况了解不及时,也缺乏相应的了解渠道,由此导致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浪费。提升公共英语网络多媒体教学质量的建议
加强多媒体教育信息化,做好硬件准备 在今后的公共英语网络多媒体教学中,要想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必须要注重提升多媒体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进行其进一步的完善:一方面,通过对现有网络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以及相应的改进,使其与当今主流的网络教学技术相对应,保持网络教学的先进性特征,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则要从网络多媒体教学的资料库入手,资料库类似于学生学习的资源库,因此要在资源的多样性、实用性以及趣味性上多下功夫,及时更新过时的资源库,实现多媒体教育设备和资源的双重发展[3]。
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教师教学技能 公共英语网络多媒体教育中,其设备以及资源库的及时更新是为之做好硬件准备,而教师的理念与网络多媒体教学相适应,则是必须要满足的软件。在转变理念方面,可以通过教师的培训学习来促使其完成,同时要在理念转变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技能的增长,提高使用网络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资源的能力。
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为了避免学生不主动学习而浪费教育资源的现象发生,可以考虑设置学生利用网络多媒体学习的网上考核方式,如学习时间的最低标准设置,学习内容的熟练程度考核等。同时在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上尽量创新,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促使学生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徐明.网络英语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2.[2]潘妮.大学英语网络多媒体教学情况调查与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06(8):704-705,728.[3]佘秋莲.大学英语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探讨[j].铜仁学院学报,2008(2):79-81,90.
信息及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在基础阶段英语教学的应用篇3
信息化时代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初探
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成培平
211100 email:cpphappy1981@
摘要:当今是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技术正在蓬勃发展,本文就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谈了自己的看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积极探索了一种适合学生发展的新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并且以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施为例,简单地阐述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构思.关键词:生物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 , 信息化教学设计
自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就以惊人的速度进入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而当前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与蓬勃发展,正猛烈地冲击着高中各学科尤其是高中生物学的教学。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而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使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则得以实现,学生学习选择的自由度大大提高,人们向往已久的个别化教学成为可能。在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将会发展出一种有可能适应新世纪教育需求的全新教学模式。因此,需要加强对信息化时代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科学研究,探索出适应学生身心特征与时代特征的教学模式。
目前常用的教学模式: 目前大多数学科教学的所有教学活动都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教材或简单的演示课件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和现实完全隔离。按照教材的安排和课时的要求来设计所有教学活动,如果内容少就多安排些讨论,内容多就采用“满堂灌”的形式。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有时也采用一定的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但这些教学软件都是在上述思想下编制出来的,因此目前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技术仅仅是作为演示工具,即教师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其中合适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讲解中;有时也利用powerpoint,authorware或其它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来说明讲解生物的结构或生理过程,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生理过程等。当前的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把难以解释的问题,现象通过多媒体这种辅助手段让学生一目了然,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潜能的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但多媒体技术只是在课堂上用来展示生物学现象,缺乏其真实性,使人难以信服,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忽略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容易造成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不足。当然,我们这里指的多媒体技术作为演示工具并不是装样子的那一种。如果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达不到投影,幻灯,录像的教学效果,或者只是简单的代替了投影,幻灯,录像等媒体,成为教学的一种装饰或点缀,使用就毫无意义。因此,上述所说的教学活动对多媒体技术的依赖程度较小,只是必要时偶尔用一用。学生也只有听,看,没有实际操作的机会,因此,学生仍是被动地学习过程。
总体而言,现阶段的整个教学都在以“知识”为中心的指导下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组织都和传统课堂教学没有什么区别,整个教学过程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仍然是被动的反应者,知识被灌输的对象。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只是在帮助教师减轻教学工作量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而对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发展,与传统方式相比,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
生物学教学新模式的初探: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校里,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与学的整个活动,才能培养他们具备较好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以适应21世纪新时代的要求。internet未来教育就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可以自主地学习,探究式的学习。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提出了“包件”的概念,这个概念是来自“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被培训的教师通过学习,学会设计一套单元教学计划,包括:单元教学计划,学生作品范例,教师支持材料,学生作品评价量规等,构成一个可以带回学校进行课堂教学的产品的“包件”,此时教师被培训的重点已经从设计,开发课件转移到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我们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根据internet未来教育,将多
媒体网络技术手段与传统的生物学教学的精华相结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初步探索了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核心的生物学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学观念,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师极大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为中心,以学为中心,整个教学对资源是开放的,学生在学习高中生物知识时可以获得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生在占有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各种能力的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组织者。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可以说是浩如烟海,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广袤的信息海洋中快速,准确的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源,迅速的判断资源的价值并对其进行取舍,合理的将资源重新组合为己所用。用多媒体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就是要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看到百家思想。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尝试:
我根据上述这种教学模式设计了单元计划《人与生物圈》,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下面简单地阐述这种实践程序:在这个单元计划中,要求学生利用自己高中所学知识,去解释身边的生物学现象,以达到复习高中生物知识的目的。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课题任务,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展示课题研究的成果,或将研究成果用网站的形式在网上发布,与感兴趣的“同行”交流。
课题目标与成果: 1。学生会利用因特网和图书资料寻找有关的信息资料,培养自己信息综合归纳能力。2。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认识和运用科学方法,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学生能创造性地对与自己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现象用所学知识解释分析,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4。学生会利用powerpoint,frontpage制作演示文稿,网站等展示课题研究的成果,并且会将研究成果在网上发布。
大约需要的时间:5课时 学生完成课题必备的技能: 1。熟悉计算机的操作与使用,了解powerpoint,word和frontpage的使用。2。学生需具有能在internet上和图书馆查找资料的能力。3。学生需要具备资料收集,分析,综合,组织等能力。4。学生具有论文撰写的初步知识。给学生准备的学习资源和材料: 硬件: 学生计算机房多台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与因特网的连接
软件: word文字处理软件,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frontpage 网页制作软件及因特网浏览器 材料: 生物教材 因特网上的资源 图书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一课时)分组讨论,三四个同学为一组,讨论有关生物圈,生物圈ⅱ号模拟实验,生物圈的稳态,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要求每组分别能找出生活中的有关问题最少两个,并构思解释这些分析这些问题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即确定出本组这次活动具体研究的方向和小课题。在这一阶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并且能够让他们把高中的生物学知识综合起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第二阶段:(一课时)搜集素材(教科书上所介绍的应用例子,自己掌握的知识,上网查找网站资料等), 对上述素材进行整理归类。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第三阶段:(一课时)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生作品范例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或学生设计制作自己的web网站,简洁科学地阐述研究过程及成果。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创造性地制作自己的作品。第四阶段:(一课时)共享学生多媒体演示文稿及学生网站,组织学生互相交流,相互进行评价,修改。评价的依据是教师给出的评价量规,教师将给出两个评价量规:对学生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评价量规,对学生网站的评价量规。互评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进行补充。在这个阶段,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各取所长,互相补充知识,完成对高中部分知识的复习。
第五阶段:(一课时)组织学生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价(小结整个活动过程以来的经验,教训)便于进一步的完善。区别教学: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把他们和成绩好的学生分配为一组,即培养合作精神,尽量让他们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对高智力学生:应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表现,尽量独挑大梁。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去研究一些小发明小创造。
以上就是一个单元计划的设计过程,可以称之为信息化教学设计,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学生往往会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增强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如有一组同学,在本次活动中表现得非常出色,他们列举了春季水体的“水华”现象,区化工厂车间的尾气排放,秦淮河河水污染,近年来农村地区麻雀及灰喜鹊数量减少等现象,他们通过网上查寻和搜集相关的资料或报道,并认真地分析讨论,用powerpoint形式展示了本组的研究成果,通过网上下载的相关资料来进一步说明和解释他们所列举的有关问题,这一组同学的研究成果一致得到了好评,内容充实,引用的理论准确,科学。在这种新型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学生互评”中,同学之间通过相互观看其他组的作品,学到的不是一个知识点,而是多个知识的交织,即生物学中的各个方面的问题都涉及到了,并且学生通过观看印象非常深刻。经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本班一部分对生物课毫无兴趣的学生,在这次活动中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从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把身边的某些生物学现象,用高中的生物学知识解释得非常透彻,不但从中掌握了知识,而且开始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逐渐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自主地投入到生物课的学习中去,生物成绩提高得非常快。
总之,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学习是学习者个体主动的行为,教学不是从外部填入新知识,而是学习者把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是知识的处理和转化。如果有意识的将这些理论用于生物课堂教学,借助于信息技术,必将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独立进行生物学探索的能力。参考文献: [1] 刘德亮 《黎加厚博士谈教育信息化》 《中国电化教育》2002。1 [2] 谢亚清 《多媒体与教学》 《陕西教育》 2002。3 [3] 马宁,余胜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 《中国电化教育》2002。1
信息及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在基础阶段英语教学的应用篇4
信息化时代大学英语“epw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为解决教育信息化时代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方面的诸多难题,以输出驱动假设理念为指导,文章提出了“epw实践教学模式”――esp教学、实践课和微课教学,较好地结合了现代教育技术和大学英语专业化发展方向,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ewp实践教学模式;esp;实践课;微课;自主学习
一、引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大学英语教学也逐渐朝着网络智能化、多媒体化方向发展。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时代新的技术手段,服务于教学活动,并把对学生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的训练贯穿到课前、课中和课后多个环节。实践能力培养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尽快实现从“教”到“导”的功能转变,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然而,目前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如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不够系统、教学组织欠规范等。本文提出了“epw实践教学模式”,即esp教学、实践课和微课教学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二、大学英语“epw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指有计划地让学生参加特定的实践活动,从而深化他们对本专业的认识,取得符合从业要求的能力和技巧,进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大学英语实践教学的教学形式主要有情景模拟、实习等。
学习、投入和积极运用是成功外语课堂的三个基本要素。在大学英语“epw实践教学模式”中,英语语言的实践包括esp教学、实践课及微课教学,从而实现语言和其他专业的结合和应用,并利用现代化手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一)esp教学模式
ge(general english)政策制定的初衷是提高全民的英语水平,重在普及,但是在该政策的捆绑之下,学生学习的动力逐渐演变成了“拿证”(cet-
4、cef6),教师的教学驱动力也慢慢变成了提高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过关率。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语言学习与语言能力、教学与科研日渐分离。学生学了十几年英语,掌握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要求的几千个词汇,用的时候却是词不达意,连日常交流都难以实现,而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也无从提高。这样一来,“全民英语”就成了束缚英语教学的一道魔咒。
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专门用途英语”,这一教学模式的产生是社会需要的必然结果。英语越来越只是作为教学语言(以英语为专业的英语学习除外)的“去语言化”教学模式是今后大学英语教学的趋势。在该趋势的引领下,我们有必要把大学英语教学的目光转向分专业教学,即所谓“双语教学”,既讲授学科专业知识,又促进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促进其语言能力的提升。
然而,由于客观条件制约,国内许多高校在esp教学的教材、师资、教学模式等方面认识和发展均欠成熟,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与人才市场需求相脱节,近年来岗位竞争日益激烈,更有大批的英语人才过剩,而市场对专业英语方面的人才需求又得不到较好的满足。因此,esp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首先,明确esp教学目标,重视教学实践。“esp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将英语用于自身的专业实践,帮助职业发展。”更重要的一点是,esp教学实践应该看重的不仅是英语课堂上的情景教学实践,而是定期的、常规化的校企合作式实践活动,因为在后者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专业要求,然后根据实践要求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这一点更符合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也更接近市场需求。
其次,加强esp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选派优秀教师参观国内外相对成熟的esp教学,获取相关的经验;鼓励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取得实践经验,进一步指导自己的教学;邀请企业专家到高校开展讲座或进行短期教学活动,着力打造一支职业道德优良、教学能力突出、实践经验丰富、科研水平一流的“专精尖”教师队伍。
再次,基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人才市场就业需求,高校可分专业开展英语教学,从而突出专业优势,也更加务实,和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相一致。
最后,改革esp考查模式。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但是不能较大程度地评价学生的esp学习效果。对于相关成绩的评价,应该更多地侧重学生用英语进行实践的技能,高校可以推广诸如法律英语证书考试(lec)、机械工程英语资格证书考试(meec)等,为学生的职业发展谋求便利。
(二)实践课教学模式
实践课(practical english lesson)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以输出驱动假设的理念为指导,给学生设置情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自编对话,通过参与式学习,进行语言输出训练。该教学模式结合了传统英语第二课堂教学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翻转课堂模式,使学生在进行语言实践的同时,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未来的就业。
输出驱动假设(output-driven hypothesis)的概念是英语教学专家文秋芳提出来的。她认为“输出比输入对外语学习的内驱力更大”,“培?b说、写、译表达性语言技能更符合社会需求”。根据这一理念,笔者提出了在大学英语课堂外开展实践课的教学模式。
实践课教学模式的实施,具体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从形式上来说,实践课和第二课堂都比较生动,但第二课堂是在第一课堂之外的时间进行,而实践课是在课堂内进行的,属于传统课堂的一部分;第二课堂可以在教室进行,也可以在教室之外的地方如操场、家庭等场所进行,实践课的实施场所是教室,由教师和学生模拟或假设各种特定场景,开展对话和交流。这样的特点使得实践课的教学模式更加正式,也就增强了监督的有效性和效果的可评估性。
第二,首先,每次实践课前,教师需要备课,如设置场景、遴选话题、准备材料、预设问题、制定评价标准等,以保证学生语言实践的规范性。其次,学生分小组讨论,查找需要的语言材料。该环节可使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学生上网查找或是在和他人的讨论中获取,从而确保输出的流畅度。再次,教师在实践课上的角色是引导者、监督者、评判者和助推者。
第三,在评价机制上,所有学生均直接接受教师的评判,评价相对公平。教师对学生的材料搜集能力、中英语言文化理解力、思辨力、语言交流能力和自身表现力进行评分。教师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协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能力。
(三)微课教学模式
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季提出的。大学英语微课建设与应用要求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利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特点,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转变固有的教育教学观念,建立新型的教学观。这是实施微课建设的首要条件,也是本文研究的首要问题和重点问题。
高校可以在大学英语公共课程课堂外启动微课教学工作,推动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改革,加快校际间“跨校选课,学分互认”和“微课”建设应用,提升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便利性和学校综合实力。在实施大学英语微课教学中,可将其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应用于预习、个别知识点讲解、课程拓展、课外任务布置、新课预习、练习考试等过程中,使微课教学成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辅助。
首先,在新课预习阶段,提前给学生布置有关新课的话题,让学生自己提前准备材料,组织语言,设计形式,完善效果,然后以小视频的形式在新课的前几分钟呈现,一方面让学生在实际运用英语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完成对新课的预热;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体会到完成一项任务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其次,对于课本内容的引申,把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根据每单元的学习内容给每个学习小组安排相应的引申任务,请学生找出与本单元主题有关、有趣的英文短片(5分钟左右),然后在课堂的适当时机给学生播放。短片的内容可以是主题广度上的发散,也可以是深度上的挖掘,意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再次,对于课堂所学的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内容,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外任务。比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模仿或再现原文场景,录成小视频,交给教师检查评价。这样既能巩固课上的内容,节省课堂时间,又能增强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谓一举多得。
三、结论
教育技术信息化对大学英语教师意味着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在此背景下,我们对大学英语实践教学的探索不??停歇。文中提出的大学英语“epw实践教学模式”――esp教学、实践课和微课教学,较好地结合了现代教育技术和大学英语专业化发展方向,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总体要求。希望本文能给教师同行以参考,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李葛送.英语教学范式的变化与“新国标”实践的路径[j].外语研究,2017(03):54-59.
信息及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在基础阶段英语教学的应用篇5
摘要越来越深刻的感觉到现代教学媒体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只凭借教师通过口头讲述和教授的方式往往让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一本书、一块黑板和一只粉笔的“小米加步枪”的落后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更要重视多媒体运用。
关键词多媒体 网络教学 英语教学 运用 如果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充分向学生展示适当的语境,准确呈现语言信息,并且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进行合作互助学习,引导学生运用教学媒体这种知识载体反馈教学效果信息,学习自由发挥运用英语的能力,会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好的和谐高效教学过程,达成教学目标。
一、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越性
计算机及其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现实情景,帮助学生开展多种类型,富有趣味性的操练实践活动,而且它还可以完成师生交流的任务。具体说,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具有多媒体和网页两项功能:其一,它可以为学生塑造具体可感的形象,新鲜,有画面、声音的东西能使学生觉得妙趣横生,故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其二,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功能,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与联系,可以看到每个学生的电脑屏幕,控制学生的操作,也可以向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难易不同的题型。这种师生间的交互性,既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又便于教师及时收集反馈的信息,更大程度地优化了课堂教学。
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关于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认识。
㈠、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准确理解和应用英语。
多媒体能把英语应用的语境直观形象逼真地展现出来,把学生的非注意力因素集中起来,能使学生从听觉、视觉上注意教师展现的的内容,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㈡、通过多媒体教学再现语言情景,突破知识的重难点,创设情景巩固语言练习。
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在集中练习知识重难点方面也体现的很突出,而且能够结合语境很形象的加深知识联系或突出语言特征。
㈢、增强学生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操作”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表明,在适当的条件下,需要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练习,会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在一节英语兴趣特长课上,要学习几个职业名词teacher, farmer, doctor, artist, police...。通过网络链接让学生听录音动手操作一个游戏,根据录音i’m a farmer./i’m a police...让学生点击相应的图画。如果学生记错,那他的点击就会失败,计算机就会发出一种奇怪的声音提示你错了。这时,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挑战情绪,会认真跟读和记忆不会的单词。如果学生点击所有的单词都成功了,计算机会告诉你all right!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到成功之后,学习和表现的欲望会更强。
三、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创造了看的机会,让学生的眼“活”起来。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可以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把生活中的情境带入课堂,给学生创造多看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
电子教材把与课文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有序排列,大大增加了英语课堂的信息量。给学生的“看”创造了机会,使学生的眼睛活了起来。
2、创造了说的机会,让学生的嘴“活”起来。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动口说出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创造了做的机会,让学生的手“活”起来。
有了知识,并不等于有了能力。只有知识内化了,才能说知识就是力量。《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应“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听力能力、说的能力、读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4、创造了想的机会,让学生的脑“活”起来。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善于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奇思妙想”、“别出心裁”,就能给学生留下最直接、最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5、培养了学生动眼、动嘴、动手、动脑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素养。
总之,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接触英语的机会,增加了学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促进了英语应用能力的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