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德育论文【通用9篇】
大学德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与社会责任感,促进全面发展,如何更有效地落实这一目标?以下是阿拉网友分享的“大学德育论文”,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大家吧!
大学德育论文 篇1
1、道德视域下见危不救社会问题研究
2、中国公民道德建设模式探析
3、管理学人本原理视角下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研究
4、自媒体视域下我国道德教育的问题研究
5、我国道德建设实效性问题研究
6、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问题研究
7、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政治道德建设研究
8、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制度化建设研究
9、新时期官德建设问题研究
10、个人修养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价值研究
11、知行背离干扰下的健康道德情感生成机理研究
12、“沧州好人”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的价值研究
13、我国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14、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治国理政思想研究
15、华北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道德建设研究
16、社会交往中道德的力量及其作用研究
17、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时期道德建设探析
18、青海互助土族道德生活研究
19、银行柜员道德风险研究
20、中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道德社会的构建
22、不一样的英雄
23、我国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伦理探析
24、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研究
25、我国社会保险稽核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26、建国以来我国道德榜样的标准问题研究
27、我国民营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28、儒家道德文化视角下的网德培养研究
29、论社会主义商业诚信道德的建设研究
30、老子玄德思想对中国当代道德教育的意义
31、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及其当代意义
32、《解放日报》运用大众文艺形式对劳模的宣传研究
33、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研究
34、雷锋精神传承困境及对策研究
35、新闻失度对公众道德评价的影响研究
36、旅游者行为失范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37、公职人员助人行为动因研究
38、公职人员见义勇为行为动因研究
39、儒家乐教德治功能思想研究
40、新农村背景下农村道德建设研究
41、我国转型期道德失范探究
42、大庆石油工人职业价值观的.研究
43、道德榜样论
44、道德冷漠研究
45、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公德建设研究
46、公民道德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
47、我国当前公民道德人格问题研究
48、以中国梦引领公民道德建设研究
4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道德冷漠”现象研究
50、台湾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51、道德选择的困境与路径优化研究
52、仁爱道德精神的失落及完善
53、新时期雷锋精神传承常态化研究
54、道德发生的社会机制
55、传统文化视域下道德发展问题研究
56、商业银行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57、公共精神的贫困与对策
58、当代中国社会公德建设探析
59、雷锋精神与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研究
60、维吾尔族单亲家庭子女道德规范教育研究
61、良知在道德认知中的功能研究
62、党务秘书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63、当前我国社会公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
65、论德育共同体的建构及其走向
66、个体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与财务伦理气氛对会计伦理决策的影响研究
67、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68、我国旅游者道德失范问题研究
69、论市容管理中的公民道德教育
70、中日环境道德教育比较研究
71、论康有为理欲观的内涵及其现代德育价值
72、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理论研究
73、城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74、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劳模与先进工作者的敬业精神研究
75、道家美学思想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76、创新社会治理视域下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77、中国医德现状与医德教育研究
78、中国城市化背景下市民道德建设研究
79、德育视域下的道德情感功能研究
80、道德知行分裂现象的意志维度分析
81、武汉地区劳动模范群体研究(1950~1960年)
82、当代耻感培育研究
83、敬业德性的培育与践行研究
84、社区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85、手机媒体的公民道德教育功能研究
8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下的律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87、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文化多元性影响下的公共道德建设
88、公众人物在我国当前社会建设中的道德意义研究
89、学习道德模范活动常态化研究
90、黑龙江基层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价值取向研究
91、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雷锋精神的境遇与建设探究
9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市民思想道德教育调查研究
93、论法官的职业道德修养
94、土家族传统道德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95、国民公共道德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96、“安徽好人”评选机制研究
97、我国公民道德责任意识培育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
98、全民阅读对公众思想道德提升的影响研究
99、基于满意度视角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100、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公民道德素质的对策研究
10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研究
102、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融入公民道德建设路径研究
103、基层税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104、政府公信力对个人见义勇为意愿的影响研究
105、新时期道德榜样教育及其实效性研究
106、美国环境教育对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启示
107、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及其治理途径研究
108、国家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109、儒家忧乐观与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研究
110、国内网络购物热潮中的道德危机及对策研究
111、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112、公民生态安全意识培养研究
113、解释水平对社会公正事件判断的影响
114、圣人之教-先秦儒家道德教化范式及其现代价值
115、儒家五常思想及其在越南德育中的运用
116、公德与私德关系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建构
117、朱德精神研究
118、公交司机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119、企业道德实践研究
120、新闻工作者角色道德自觉研究
121、《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道德思想研究
122、存款保险制度下道德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机制研究
123、我国青年公务员道德人格培育路径研究
124、边远地区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研究
大学毕业德育论文题目四:
125、最美孝心少年的德育教育价值研究
126、美国行政权力道德标准法制化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
127、食品安全形势下的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128、道德冷漠的伦理审视
129、道德领域中的利他行为及其育成研究
130、传统媒体对公民道德教育影响研究
131、道德认同研究
132、侗族优良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研究
133、网络社会的道德失范问题研究
134、新时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及对策研究
135、当前中国网络界面中道德失范与规制研究
136、道德模范宣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37、孟子理想人格思想及其当代德育价值
138、转型期导游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139、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启示
140、我国市场经济道德建设问题的研究
141、我国社会道德缺失与重塑问题研究
14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研究
143、周恩来的勤俭节约思想与实践
144、道德教育的“情感”之维
145、团队精神比照下的集体主义教育研究
146、公务员品德修养问题研究
147、规范伦理学视域下的网络道德教育研究
148、浅论财政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
149、“沧州好人”后援会帮扶道德模范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50、农业科技专家的科学道德研究
151、历史变迁中的集体记忆
152、道德建设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作用
153、《西游记》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5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民道德建设路径研究
155、当前我国政府管理中公务员的道德建设
156、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研究
157、电商平台中商家信息展示道德失范问题研究
158、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
159、人文关怀视域下的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160、保险营销员的商业道德敏感性
161、道德冷漠社会负效应的规制研究
162、当代中国道德冷漠现象探析
163、当前医患关系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研究
大学德育论文 篇2
[摘要]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理念与学习模式,完全可以引用到大学德育中来。为了实现大学德育目标、增强德育有效性,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思路、新模式。
[关键词]德育 研究性学习 创新教育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指在教育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造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理念与学习模式,完全可以引用到大学德育中来。为了实现大学德育目标、增强德育有效性,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思路、新模式。
一、研究性学习――回归德育以人为本的出发点
要增强德育的有效性,首先要认识到德育的本质是以育人为核心,努力提高人的素质,让德育工作回归自身的出发点。德育的最终的目标是把社会实际与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亦即培养、造就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主体,它一方面反映了一定社会时代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从人的实际出发,而时代的要求则要通过个体表现出来,显然德育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而现实中的德育往往偏离这一出发点,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只管教“书”而不“育”人,缺乏针对性,不能因人、因时、因事而宜。
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提高和保证德育的有效性,德育应回归以人为本出发点,充分利用和激发学生的主体需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的。它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将这种具有自主性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注入德育过程中,学生真正被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就有了积极的内在动力,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与发展,有利于落实德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有利于德育效果的提高。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使德育回归出发点和增强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性学习――构建德育的生态环境
在德育过程中,课堂教学自然是学校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学习人类丰富知识体系的一种比较经济、有效的途径。但是,并不是任何一种课堂环境都有利于德育任务的落实和保证德育的有效性。实践证明,传统的德育课堂环境以教材为本,以教师为中心,将学生视为客体,注重德育知识的传播和规范的灌输。这种知识型、接受型的德育课堂环境,容易忽略人性,忽略人的情感需要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严重地影响大学德育的有效性。
如何优化德育课堂环境?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有效措施。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求教学诸要素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和谐状态,包括师生关系和谐、教师与学习内容和谐、学生与学习内容和谐。在这种课堂和谐中,学习成为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环境”,课堂变成教学各要素相互之间持续互动的过程。在这种课堂“生态环境”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再是教材的奴隶,课程也不再只是特定的知识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知识、探索人的身心发展的中介。
同时,德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灵接触的动态过程,建立和谐的“德育生态环境”是实现德育任务重要保证。而“德育生态环境”的关键是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种人际关系中,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切磋,共同求知。
在德育过程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模式,有利于形成师生和谐关系。由于研究性学习的新颖性、多变性和没有“唯一答案”或“标准答案”的灵活性,促使德育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得不脱掉权威的“外衣”,努力主动地指导而不是代替学生去捕捉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或命题,而是虚心地与学生一道思考与探求问题的答案。即教师始终是一个与学生平等的积极参与者、研究者。在这样和谐的“课堂生态”中,师生之间的心理和感情距离缩短。因此,教师(代表社会)所提出的道德要求(德育任务)比较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对德育的参与性与自律的能动性就会提高,这正是有效德育所期盼的局面。
三、研究性学习――落实德育创新教育的理念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德育的传承与创新是相互统一的。在社会变革时期,社会思想体系、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不能单纯地进行书本知识的灌输,而应当面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更新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模式,培养能够运用所学德育理论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的现代大学生,这正是德育创新教育的价值取向。通过德育创新教育,更能有效的实现德育任务,增强德育的时代性和有效性。
德育创新教育可以有多种模式,“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众多模式中最为有效的一种。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它是以认识和解决某问题为主要目的探究性活动。由于研究的问题多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必然会突破原有学科教育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这种开放性学习,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为学生提供更多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取得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研究性学习重视结果但更重视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的德育过程,一般是围绕现实生活中一些社会问题所展开的调查和寻求对策而组织的。这种新的德育模式能提供真实的道德体验,这些道德体验不但有助于德育知识应用,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自然地把学校学得的德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德育问题相联系,这种联系是德育教学内容创新的重要基础。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的德育过程,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展开的,它是对德育学科逻辑体系的超越。在研究性学习中,鼓励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方式。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帮助学生完善自主选择意识和能力方向,而不是代替学生选择。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的德育过程并不是放任自流,相反,它更注重活动前的精心设计,更注重发挥德育教育机制,捕捉活动中所产生的“德育创新目标”、“德育创新主题”的价值,所有的活动都是一个开创性的有机体系,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德育主体不断生成。经过“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道德水平得以提高,道德意识得到锻炼,思想品德得到完善,出现这种情况,则意味着大学德育创新教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德育过程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模式,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增强德育的有效性,这也是我们多年所期盼的效果,相信经过努力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大学德育论文 篇3
1.先进典型在高校德育中示范引领作用的调查与思考--以山东财经大学“榜样的力量”活动为例
2.大学德育与社会德育差异性比较分析
3.浅谈大学德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4.浅谈大学德育
5.大学德育中对红色资源开发的运用探索
6.大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内容和途径
7.探索“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德育工作新路径--以武进开放大学为例
8.生命叙事:让大学德育回归人的情感真实的路径
9.德育视角下的大学思政教育探究
10.德育视阈中的大学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辨析
11.浅谈大学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及改善对策
12.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学派对我国大学德育发展的启示--基于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价值澄清理论的比较性分析
13.艺术类大学生德育教育现状分析──以贵州大学艺术学院为例
14.生态道德--亟需纳入大学德育教育内容
15.关于发挥大学英语教学德育功能的思考
16.《大学》对当下高校德育教育的启示
17.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与德育培养探讨
18.大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德育思想培养对策分析
19.人文教育在大学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20.浅议传统德育与中国特色大学现代德育的传承
21.《大学》的德育思想及对现代德育的启示
22.德育视角下大学思政教育研究分析
23.武德教育在高校德育实践中的价值及其平台设计--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
24.水利特色高校德育在水利事业中的作用--以河海大学为例
25.论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26.基于文化哲学的大学德育内容体系构建
27.基于外在教育主体在实效性视域中的应用型大学德育思考
28.“大学之道”的内涵释义与价值旨归--基于德育视角的探究
29.加强理工科院系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以云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为例
30.从《平凡的世界》的热议看农村籍大学的德育工作
31.浅谈大学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德育工作
32.大学语文在中国文化背景中的德育功能探讨
33.德育与美育融合视角下高校育人途径新探索以华中农业大学原创话剧《牵挂》为例
34.《大学》的德育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35.隐性德育视阈下应用技术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36.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德育发展研究
37.大学德育教学改革初探
38.浅谈新疆汉语教学部汉语教学与德育能力培养的结合
39.对创业型大学德育宽容理念的几点思考
40.德育视阈下大学国学教育反思与路径塑建
41.浅谈大学辅导员进行德育教育的道德要求
42.简析民办大学德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43.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大学德育
44.大学德育实施中具体与抽象行为教育融合研究
45.论互联网时代下大学德育教育工作
46.大学德育与高中德育衔接问题探究
47.职业倦怠:大学德育教师的困惑与对策
48.同济大学“以学生为中心”,深入推进德育工作内涵式发展学生工作剪影
49.文化观照下大学仪式德育价值的实现:功能解析与路径重构
50.大学英语教学中构建的德育渗透
51.独立学院德育教育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以烟台大学文经学院为例
52.生活德育视域下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研究
53.德育教育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54.以美育促进高校德育的思考--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
55.时事热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功能
56.古之《大学》对今之大学德育教育的启示
57.自媒体视野下大学德育的挑战与机遇
58.大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9.基于网络社群平台的大学生活园区德育工作
60.孔子教育思想与大学德育的“生活世界”回归
61.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和改进大学德育
62.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德育功能发挥探析
63.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德育工作探析
64.道德关怀教育在大学德育中的实践与创新
65.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的德育功能与意义--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
66.大学德育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趋势的影响
67.大学德育的落差困境及理性反思
68.信息时代的大学德育工作
69.管窥大学语文课的德育功能
70.大学德育生活化改革动因及策略选择
71.耶鲁大学政治系和哲学系通识德育课的比较以及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72.基于德育生态现状的大学德育困境思考
73.大学文化视域下的学校德育创新探索
74.浅析高校官微在大学德育中的实效性--从官微与官网的区别说起
75.古典文学和大学德育中的美学思想
76.基于世界大学城的高职院校隐性德育课程资源构建
77.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的大学辅导员德育工作建构
78.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优雅的双手(Gracefulhands)为例
79.试论大学仪式的德育价值:资源环境载体与方法
80.国际化视野下的高校德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校际交流项目为例
81.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82.儒家经典《大学》的礼仁精神及德育启示
83.大学英语德育渗透对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影响--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
84.基于德育视角下的大学思政教育研究
85.论音乐艺术教育在综合性大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86.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以《现代大学英语》教材为例
87.浅谈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德育教育
88.美国哈佛大学案例教学及其对我国高校德育教学的启示
89.论大学校园时尚文化的德育功能
90.探索大学体育中的德育教育
大学德育论文 篇4
还记得20xx年那次世界瞩目的奥运会,我们怀揣着对大学的憧憬来到了西安工业大学,而四年后的今天满载着回忆与收获,我们将要离开这个充满笑声、活力与泪水的校园。
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脱离了高考的紧张与辛酸,我们就踏进了大学的殿堂。20xx年的夏天,就在开学前几天,我独自一人来到了这所即将开始我大学生涯的校园。一个人漫步校园看着身边的教学楼、图书馆跟宿舍,感受着充满幽香与书香的环境。我知道一段美好的时光即将上演。然而大学生活总是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总会在你还没发现时就出现许多让你意想不到的事情。美好的梦想就在正要高飞时毫不犹豫的幻灭了。作为一个对什么都好奇的大一学生,我也不例外,参加了许多社团,无论学习还是玩耍积极性都特高。那时,聚餐、参加各类活动好像都是空闲的大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慢慢地,开始出现迷茫与失落。那种感觉就像是掉进了大海里,已经不知道该这样去做才能幸免。那是上学以来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的命运真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已经不是做与不做的问题,而是该怎样去做!还好,大学中最开心的时光也是大一。由于我们班人比较少,所以活动什么的基本上都可以全勤。聚餐,游翠华山,包饺子,元旦晚会,军训……每个人都玩的很开心。
就这样度过了人生的第一个迷茫期,然而对于迷茫,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什么都没有做,只是让它过去了,就这样的不了了之!进入大二后课程开始多了起来,大家也都投入到忙碌的学习中。这一
年我们会经常奔走于图书馆、自习室与宿舍、食堂中。开始了大学中的学习时段。没有了清晨的跑操,熬过了炎热夏季的军训,经历了暑假的支教生活,更多的是教学楼前背诵英语的声音和自习室笔尖与纸张碰撞留下的沙沙声。这一年是奋斗的一年。偶尔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学校每周五晚上都会有电影放映。那会儿每周最期盼的就是周五,可以在贴满影讯的墙上释放一周的疲劳,寻找快乐。新的一个周末也正式拉开帷幕。下午时刻跟姐们漫步在校园,约上几个同伴同学打乒乓球,看他们打篮球很是舒心。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之际坐在教d与教a大楼前面的台阶上,天南海北的'谈论着身边的事情与感悟。也是在大二这一年我们班被评为了三好班级,加之大一我们宿舍的文明宿舍,真的很自豪,很是上进的一个集体,这两年给予了我们太多的欢乐!我们一起上自习,一起吃饭,一起晚上在六公寓前面打羽毛球。当然,每个寝室晚上的夜谈会是必不可少的,大家都敞开心扉从小学的糗事聊到未来的人生,聊到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这种彼此关心彼此信任的感觉也最是大学留给我们记忆深刻的片段了。随着大二的结束我们也告别了那个生活了两年的未央,离开了曾经获得文明宿舍的六公寓445!我们搬到了学校的本部――金花校区。着这里继续大学的最后两年。
这边的生活环境较之未央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生活,由于处在二环线上,交通十分便利。在未央那边去一次是中心就像是进城一样,学校的周边也是村子,卖的小吃很多。这边教室,图书馆等建筑物都是又旧又小,宿舍也大不能跟未央相比,周围小商贩什么的都很少。总体感觉周围环境与生活方式就像是城市与乡村的对比。进入大三后深深的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不再想着玩耍,考虑更多的是未来。学习变成了一件趣事,对知识的追求又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大三基本上学的就是专业课了,所以感觉到了知识的重要性。这边的自习室少,活动空间小,所以跟班里同学交流也就变得少了,生活轨迹完全变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模式。没事就待在宿舍学习跟上网。对事物的热情也淡了,感觉人生仿佛进入了老年期,心平气和,无欲无求。看待事情的态度与观点明显成熟了,开始关注专业与前途。心里感觉只要一闲下来就有一种犯罪感,想要不断不断的努力。这一年也是对大学拼命英语六级划上句号的一年,也是这个时候我报班学习了日语,终于做了一件另业余生活不那么单调的事。我从大一时候就开始喜欢看动漫,喜欢看火影忍者,那时经常每到周末就去网吧看,买很多火影的卡贴什么的。总算,学习日语之后越发觉得日语与火影两者之间可以共同促进,给我一种向上的力量。后来又迷上了柯南,因为不想让自己的所学荒废,一无用处,所以总是在不知不觉中给他们都强行加上一个桥梁,让所做的事情各自都能找到一种充实感。
搬过来的暑假我做了人生中第一份称得上像样的兼职,虽然是在超市做促销,可就连这个以前也愣是懒得没做过。整整做了一个月,对自己也算是一个小小的突破,因为以前看到鱼类的东西都会害怕,这次却要去抓鱼卖鱼,幸好硬是坚持着没杀鱼了!这段兼职期间,我没有抱怨没有偷懒,勤勤恳恳。比较满意的一段兼职经历。
慢慢的步入了大学的最后一个阶段。大四,一个令人轻松却伤心的时光。回首过去,才发现原来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已接近尾声。这或许是大多数人人生中最为轻松快乐的时光。饭虽然不怎么好吃,但比外面放心便宜,洗澡只要一块钱,打水只要一毛钱,上网一个月只缴20元,电费每人也就两三块,水资源完全免费,看病就花一块几毛钱,也不用担心扔的垃圾怎么处理。生活成本如此低,想学习还可以跟同学去图书馆,伤心了快乐了都有舍友愿意跟你担当分享。这样美好的生活实在不忍离去。
这一年,考研的都每天钻进自习室拼命,找工作的每天奔赴各大高校参加招聘会。上课学习已经是爱莫能助,真心想学却没时间了。回想起刚来大学时别人说的“大学的学习只要考60分过了就行,不上课也行,只要考试前复习一下就好”。想来没那么简单,应聘时人家要看你成绩单时你就拿不出手,知道什么叫做悔不当初,书到用时方恨少了!
我没有选择考研而是走上找工作的道路。刚开始时出于热情很是积极地查看招聘会,到处跑着参加宣讲会。投简历,笔试,面试。可能我的心理素质比较好,也可能是我对结果很习惯,没有意外吧。在找了一个多月的工作,经过被pass,pass后还是依然干劲十足。经过几番周折也算是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做过多的准备,与其说没准备好倒不如说是心急没怎么做准备。一般的招聘工作对我来说有三类,一种是我比较向往的大企业,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五百强类型的企业,这种公司一般都是网上投简历,笔试也很正规,都是考的公务员的题型。然而真是领悟的太晚了,之前没好好做做此类
的题型,以至于考试时总是做不完,也只好与公司无缘了。第二种就是那种几乎不会要我的那种做技术的公司,这种公司好一点的只要985院校,一般的就是要男生,女生的话要的不多,人家一般都是要做技术类的,男生的话一懂二能吃苦,所以不大要女生。第三类的就是大众化的收容所,公司有好有坏,进去都是储干类的,实习完才定岗。这种我觉得还是适合女生的。找工作这段时间也真正发现了学的东西很少,笔试题目基本都是学过的但都忘了,面试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像我就要看运气,发挥好了跟主管谈的好就好了。我的工作也是几经周折,还换了一次才定了。我周围同学都挺好的,都能找到工作,而且还能找到好几份,完全看不出就业难的现象。可能是我们专业好就业,加上我们班人少。考研的也都各有所归。看着每个人都定位了发展方向,遍布全国大江南北时才真正感觉到毕业已经来临。
毕业,就像一个大大的句号。从此,我们告别了一段纯真而又年少轻狂的岁月。或许许多年后的聚会会不经意的想起这段时光,聊起过去的点点滴滴,感慨着岁月的匆忙。这次的毕业不同于以前,这次的毕业意味着学生时代的结束,意味着我们长大成人了。或许很不舍,但最终还是很无奈,不免有些伤感。回想这四年,努力过,拼搏过,快乐过,伤心过,这四年有很多收获,我很高兴没有虚度大学。大学确实是个值得留恋的地方,在这里可以放肆的玩耍,尽情的学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四年来参加过许多活动,也组织了许多活动,认识了不同的朋友,读了许多书籍。通过做兼职可以锻炼自己,赚到一点零花钱,偶尔也打打游戏,跟舍友一起打俄罗斯方块,一起坐在一
块围着一台台式电脑看当红的电视,然后放肆的大笑。一起到ktv里几个熟悉的朋友扯着嗓子唱歌。越到后来越发现没有资本去放纵了,需要不断的努力来提高自己的价值,为了不会到后来不知所措而找准方向奋斗!
曾经的欢笑与泪水,成功与失败,这一切的一切都将成为我人生路途中那些最美的风景之一,融入我的生命留在记忆的长河中。毕业后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学,感谢在这段时间里陪伴我的每一个人,我会记住这每一张可爱的笑脸,丰富我的生活,充实我的经历,未来,需要我去不断地创造。还记得同学送给我们宿舍每一个女生的笔记本上写着的:爱梦想,做自己!
大学德育论文 篇5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然而,我们发现身边的德育问题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说身边的事德育论文,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首先,家庭德育的重要性。家庭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基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一个有品德、有纪律的家庭上下一心,家风正派,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就会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完美的品德。
其次,学校德育的必要性。学校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场所。在学校里,学生的行为和品德表现受到了严格的规范。学校要全面推进德育工作,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再次,社会德育的.现实性。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各种不良现象层出不穷。为了培养健康向上的群体,社会也要加强对公民的德育。各级政府应该注重发展社会德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的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方式推动社会德风形成。
最后,身为个体的自我德育的重要性。人都是社会的一部分,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要符合社会的基本准则。从自我做起,我们要注重自我的德育。我们要了解社会的基本法律法规、伦理道德,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只有对自己的德育进行全方位的塑造,才能做到世界的拥抱。
总之,说身边的事德育论文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体都应该在其各自的角色和责任之内,注重德育工作的加强,为一个美好的社会和谐起着重要作用。只有社会形成了良好的德风,我们的国家才能够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够健康向上发展。
大学德育论文 篇6
摘 要:研究大学德育环境建设,是增强大学德育的科学性、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人的道德需要与全面发展理论,是构建大学德育环境的理论基础.大学德育环境的构建历史性地表现出时空性、主导性、主体性、生命性等实践特质,具体体现在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画龙点睛的校训、高雅的人文环境、师生的平等互动等方面.
关键词:大学德育论文范文
一、以德育课堂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营造课堂德育氛围
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关于德育工作的要求,响应《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学校专门制定了《德育教学改革和实施方案》,把课堂建成学校德育的主战场,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设定课程改革目标。德育课堂是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品格提升的主渠道,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重要的任务,同时,还应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和企业用人单位的标准,目标界定应该紧紧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职教的新要求,解决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人”这一核心问题,为企业培养优秀的.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服务,为学生成功就业创业服务,并成就学生的幸福人生。
构建模块化内容体系。德育教学内容要以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教材为依托,以新课标规定的内容为标准,将课程按照项目主题划分模块,同时,根据教育目的适当增加选修内容和实践活动。
创新教学模式。德育只有“活”起来,才能“火起来”。德育课堂要想焕发强大的吸引力,必须坚持以生活为主线,贯彻“以学生为中心、情景为中心、活动为中心”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教师应改变传统的“灌输说教”模式,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所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确立生活主题,通过情景模拟、学生体验、教师引导的“情景教学”模式使学生获得道德体验,促使其主动建构德育修养、提升思想境界。
建立知信行结合的德育评价体系。德育评价一直是德育改革的难题。笔者在实践中,同时使用“学生德育综合水平考核”和“学业水平考核”两套考评方式,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班主任测评、操行考核参评和德育教师辅评检测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德育行为,考核德育外化;通过卷面考核知识、能力,并把两套考评综合。
二、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创新校园文化工作,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把校园优化成具有职教特色、反映时代气息、格调高雅的“准社会”,对德育工作起到了积极的助力作用。
首先,学校充分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举全校之力整体推进,先后召开班主任工作研讨会、校园文化论坛,探讨校园精神文明、校园文化等理论,制定《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意见》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把握环境建设的德育航行,用科学的理论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其次,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导向作用。学校先后投入资金,建立了德育网站、校报、“青春之声”广播站和校园电视台,画廊、班级板报等定期策划德育专题,立体化、多维度的媒介营造了和谐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在无形当中受到启发与教育。
再次,积极开展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学校一直把“突出高品位、打造品牌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总体思路,已形成“理想导航工程”、“素质拓展训练”、“阳光心理教育”、“和谐之声晚会”、“社团汇报表演”、“暑假社会实践”等精品活动,为学生健康成长搭建了平台。
最后,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学校及时关注社会热点,了解学生思想情况,针对学生思想状况实际,借助报告会和主题班会的形式,将学生思想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三、以家庭教育为纽带,挖掘家长教育潜能,构建德育合力体系
家长是家庭与学校、家庭与社会的纽带,在德育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方面,家长要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纽带。主动了解学校的德育计划,及时与老师沟通学生心理、思想等情况,以使德育做到有的放矢;提高个人生活情趣和品位,形成和谐的家庭关系,以使学生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和受到熏陶;积极参与学校家长会,主动学习子女教育方法,形成家校联动机制。
另一方面,家长要做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纽带。由于学生的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对社会的判断并未完全成熟,家长应该主动关心子女的内心世界,让孩子对社会现象形成正确的评判标准,避免受社会不良行为同化。
四、以社会环境为保障,优化社会思政环境,打造大政工新格局
众所周知,受教育者大多时间是处于社会生活环境这个大背景下,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比有意识的德育活动更多,并且社会环境德育场发挥着难以被我们控制的作用,时刻对受教育者发挥无形的作用。而解决此问题,必须树立“大政工”的观念,搞“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第一,培养学生判断社会现象的能力,提高明辨是非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的诱惑和侵袭,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增强自律性。
第二,搞好学校周围环境整治。学校周边社区、商业网点等学校生活的重要场所,要联合地方政府、公安、村委会或居委会做好环境治理,重视这一德育场的开发与创造性利用。
第三,社会传播媒介等要承担社会责任。传媒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关心支持德育活动,弘扬主旋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个体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社会的导向正确,社会氛围积极向上,才能使“生活德育”理念落到实处,才能保证受教育者真正得到道德提升。
简言之,新时期的德育工作,需要德育工作者本着“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人本主义思想,共建“课堂、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生活德育大格局,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从而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吸引力和感染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劳动者和技能人才。
大学德育论文 篇7
1.充分发挥家长在学生德育工作进程中的作用
家长要教育孩子如何为人,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首先,要正确的道德要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优秀的道德情操是应坚持倡导的。其次,在孩子的幼儿教育时期要加强家长与学校的双向协调。学校与家长们在教育过程中建立、完善信息沟通的途径,通过家长座谈会等交流方式来与家长们一同研究素质教育的方法,共同提高德育水平,加深对素质教育和德育的理解,使家长们能充分意识到德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2.规范完善校园道德环境
“高校德育环境对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大学生的情感具有熏陶和感染作用,对大学生的行为具有约束、规范作用。重视和加强高校德育环境建设,需要全面规划、精心设计,创建品位高雅的校园物质环境,为陶冶学生情操创造物质条件。”在此基础上,高校道德环境应建立在正确的德育工作的准则上,认真制定、完善教育准则,将创建优质的校园道德环境与大学生健康成长德育水平相结合,为更好地规范校园道德环境提供保障。
3.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为了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大学生全面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现状,从而坚定大学生正确的.道德品格和意志。同时,积极开展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方法和内容,加强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德育的作用和效果,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增加信心,增强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不断完善自我,更好地奉献社会。
4.加强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关注,为大学生德育营造出优质的社会环境
现代社会信息纷繁庞杂,有精华,亦有糟粕。为了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来供大学生健康成长,就需要社会各个方面来宣传和弘扬积极的社会行为,对消极的、不健康的社会现象要予以严厉的抨击,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警示世人避免再次发生。这不但可以为大学生在步入社会时起到一个良好的导向作用,同时也要求我们大学生要以身作则,起到一个模范的作用。
因此,全社会要共同努力,为大学生德育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大学是大部分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给社会输送人才的地方。如何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好学生是高校必须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问题上,要做到“育德寓教”,这不仅要得到高校管理者的重视,更要求德育工作者在工作当中要严于律己、思行合一,同时还需要大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德育结出丰硕的成果。
大学德育论文 篇8
前言
临近毕业了,最近整天忙于工作实习还有毕业设计,每天都是一种焦虑和恐慌的心情,都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好好整理一下这四年的大学生活。得知学校要求写德育论文,正好借此机会让自己可以冷静的去回顾一下我的大学生活,也好好思考一下自己以后的人生。我想这也许也是学校要求我们写德育论文的目的所在吧。酝酿了很久,每次打开电脑还是迟迟没有下手,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写起,不是因为没有什么可写的,正好恰恰相反。转眼间六月了,在大学最后的一个月了,我想,最后,我终归是想要说点什么的。
写在最后
时间就像是指尖沙,顺着指尖的缝隙悄然的流逝,我们能感觉到手指间流失的重量,还有,流逝过后,留在皮肤纹理里的尘埃。可是,当我们想握紧它的时候,它反而流逝得更快了,最后,洒落一地。想说,时间过得真快,我的大学,四年的时光,就这样快结束了。最近总是忍不住这样感慨一下,也许只是心底的一声叹息。
走进六月的校园,感觉总是笼罩着些许伤感的气氛,弥漫着几分离别的味道。而我,一直都不习惯告别。因为想到离开的那一刻,心里总有莫名的恐惧和无端的失落,仿佛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被噩梦惊醒。可是,还有一个月,最后的一个月,我们不得不离开校园,告别这熟悉的一切。
记得以前每到这个时候,学校里都会有一群师兄师姐们纷纷告别和离开。那时的我,有点羡慕可以离开校园开始新的人生的师兄师姐们,只是偶尔会感到校园里一下子冷清了许多,好像少了点什么。而现在的我,却有点羡慕可以留在学校继续大学生活的师弟师妹们,想到自己也即将告别和离开,心里顿时空落了一片,好像丢了点什么。
这样一所校园的上空,又一次吹过初夏时节微温的风,一些伤感的调子和着远行渐行渐远的脚步再次响彻心扉。我们常常在离别的背后黯然神伤,在这样一个六月的午后,看着窗外阴沉的天空,回忆着逝去的日子。我在试图用缄默的思考和内敛的文字在时光流逝中诠释大学于我的意义。于是,离别在此刻不再是一场流泪的情绪。手指在键盘上不停的敲打出这些文字,脑子里也不断的涌现出许多记忆,可是我不知道如何把这些零零碎碎的记忆串联成一部流畅的电影可以在我脑子里放映,好让我能够清晰的观看我的大学生活。开始有这个想法的时候,突然就觉得脑子里一片混乱了,就如同今天的天气,阴沉而闷热的感觉。最后,我只能找到一些关键词开始在脑子里搜索相关的记忆片断。
大学&生活
大学时代应该是我们人生中最轻松最惬意的时光了,自由的时间,放纵的青春,随意的生活,简单的快乐,明媚的忧伤,飞扬的激情,爽朗的笑声,还有率真的朋友……而大学校园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纯净最感伤的地方了,熟悉的操场,偌大的教室,明亮的图书馆,拥挤的食堂,温暖的宿舍,长长的走廊,静静的小道,还有那飞扬的身影……
还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内心满是喜悦和激动,还有对大学生活的无限向往,因为第一次离开家这么远,这个城市真的好大,因为第一次真的一个人生活,梦寐以求的自由,因为第一次摆脱家庭学校的束缚,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当然,心里也会有些许悲伤和失落,还有对大学生活的十分迷茫,毕竟这个城市还很陌生,毕竟一个人的生活也会有许多孤单,毕竟有时候我也会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些什么。那段时间曾经怀疑过自己当初选择来北京是否正确或者值得,毕竟留在武汉也可以上一个很好的大学,不用离开家人还有朋友。但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当初的选择,因为一直都相信,有得必有失,也许这不是我最好的选择,但是,是我自己的选择。记得曾经看过一句话:做你爱做的事情,并不意味着生活过得很轻松,但绝对可以过得很精彩。
大一,过着最简单的大学生活,几乎跑遍每一栋教学楼上课自习,尝遍每一个食堂不同的饭菜,每周接到家里老妈永远唠叨的电话,收到各地朋友们的来信并且回信,偶尔参加两三个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活动,逛逛周边的商场超市买点衣物,再有时间上上网,看看书或者电影。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很平静也很悠闲的生活。现在回想,大一的我,还是很循规蹈矩很听话的学生,不知道逃课,不知道通宵,不知道空虚,不知道无聊。
到了大二,对大学的一切都已经很熟悉了,对这个城市也不再陌生了,开始想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大部分时间我都花在了社团活动上。当然,期末考试临近的.时候,也没有忘记要好好学习一下临时抱一抱佛脚。偶尔,也会和宿舍的姐妹们或者要好的朋友们一起出去玩玩,吃饭,甚至通宵。大二的我,一直处在自己大学时代的巅峰状态,学习、社团工作都做得不错,那是大学里过的忙碌而充实的一段时光。
进入大三,繁重的课程几乎将每天的课表排满而且大部分是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专业课,加上又继续留在社团做主席,每周照例很多的例会和琐碎的工作,突然觉得时间很不够用,学习几乎荒废了,只是在临近考试前会看看书,所以考试也只能勉强应付,可是,最后一门课还是被挂了,不想多说什么了,只是这件事情对我的打击简直是致命的,本来觉得大学会一帆风顺的度过,哪知突然翻船。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在不停的反省自己,也开始迷茫,不知道自己这么忙碌着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其实好像也没有做什么。大三的我,好像就一直处于低谷状态,特别是大三下的那段时间。不过现在回想起来,心里满是感激,真的很感谢我的朋友们陪我走过那段最失意的日子,也让我明白人只有再逆境中才能不断成长,更快成熟。
大四,几乎没有什么课程了,上学期忙着考研,下学期忙着找工作实习,虽然一切都不是很顺利,还有很多遗憾,也有很多郁闷的时候,但是心底总是不至于绝望,因为我一直相信,明天会更好,只要我们好好努力。
其实,大学的这四年里,有很多颓废的日子,整天窝在宿舍睡觉上网看电影,一边感叹着无聊一边虚度着光阴,曾经一度感到迷茫和困惑,很想逃离这样的生活,不想让自己这么无所事事的浪费着时光消耗着青春。可是,现在,毕业前的一个月,当我一只脚跨出校园这道门槛准备迈进社会这道大门的时候,抬头看到外面的世界,纷繁复杂,很多现实的压力突然汹涌朝我袭来的时候,突然很怀恋学校的生活,大学校园真的是一片宁静的天空,单纯的笑脸,简单的生活。可是,时间不能倒退,我也不能永远留在这里,这是必须面对的事实。写到这里,觉得莫名的伤感,一种被突然触动的感觉,其实不想这样子,但是就好象一直静静的放在角落里的钢琴突然被谁的手指不小心按动了一下,顿时响起的低沉而寂寥的音响久久回荡在整个寂静的空间。空旷而失落的感觉。
军训&宣化
我想,在大学的记忆里,每个人都不会忽略军训的这一段。这段时间之所以想拿出来单独说,也许是因为这是一段痛并快乐的日子。大一结束的那个暑假,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军训,第一次经历这么正规这么长时间的军训,记忆中有很多值得回忆的片段。两周多的军事理论课是在学校进行的,每天课表排的满满的,都是国防大学的一些军官来给我们讲课,上课的时候要坐得笔直还要不时记下笔记,更有意思的是教室里每天坐的出奇的满,没人敢逃这个课,这在平时的大学课堂是永远不可实现的梦想。这段时间给自己狂补了很多军事战略理论上的知识,记得最后还要军事理论考试,考试前几天狂背了几十页的课件,考试时写的手都酸了。完成军事理论阶段的学习,我们来到河北宣化一个炮兵营进行了两周多的军事体能训练,依稀记得当时我们军训队伍那么多的人每个人都穿着一样的迷彩服背着被子打的背包拎着沉重的行李在北京南站坐上绿皮火车的情景,实在是很壮观。在宣化军营的那两个星期,我们体验了完全军人的生活,每天不仅要早起,还要在大太阳底下重复单调乏味永无止尽的稍息立正站好,更要忍受军队食堂难以下咽一成不变的饭菜,还有即使大夏天也冰凉刺骨的自来水。那段时间应该很痛苦,每天要早起,要训练,还要晒着,吃不好更郁闷得是完全纪律性的作息时间安排。那段时间也很快乐,每天早睡早起从不失眠,至今仍感叹那段时间我们的作息时间怎么做到那么的规律,从那以后,早睡早起一直是我又一个不可实现的梦想。虽然训练很辛苦还要忍受七月强烈的阳光但是我们都坚持下来了最后发现也不过如是而已。虽然饭菜很难吃还要尽量储存足够的体力进行训练但是我们总是强忍着多吃一点最后发现我们也不是那么挑食。虽然平时教官们对我们得训练很严厉但是最后真的离开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哭红了眼睛包括可爱的教官。现在回想起来军训的那段日子已经完全没有苦涩的味道,留在脑子里还有心里都是耐人寻味的记忆。
社团&晨帆
对于晨帆,想说的,真的好多好多。因为,晨帆是我大学生活的一部分,或许,曾经,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可是,最后的最后,真的不知道要如何开头。记忆里有太多的感动和感激,也有太多的不舍和怀念。
我开始慢慢整理这三年来的关于晨帆和我的点点滴滴:每一本杂志,从黑白到彩色,从单薄到丰富;每一个朋友,从陌生到熟悉,从争执到默契。晨帆在成长,我也是。
大一末,很幸运能够留在新闻社担任企划部部长,从那时起也下定了决心,为着自己的新闻理想。能够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一本我们自己的杂志一直是我的梦想。而这一年,恰逢新闻社创刊十周年纪念,对于我们这群能够继续留在新闻社的人来说真的很幸运,我们策划和组织了晨帆新闻社创刊十周年纪念之“十年·印记”大型系列活动,忙了很久很久。回想那段时间,简直可以用没日没夜、鞠躬尽瘁来形容,每一天都过得很忙碌,开会讨论,写企划案,拉赞助,批场地,做喷绘,挂条幅,画海报,很多琐碎的事情都要自己亲历亲为,可是那段时间也是大学里最充实的一段时光,觉得自己真的做了些什么,而且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十年之后,新闻社很多人选择退出了,也有我曾经很好的搭档,除了遗憾,更多的是艰难,偌大的社团突然间所有的部门合并成一个部门,只剩下不到十个部员,有你一个人带着一帮学弟学妹们在为之奔波了,已经忘了当时寂寞的心情,只是隐隐记得自己一直在坚持和努力,更多的是欣慰。
大三,接任了社团主席,也培养了一大批新的部长,他们都是我一手带起来的学弟学妹们,杂志基本交给他们去做了,自己主要负责杂志总体的编辑整理。刚刚过去的晨帆的十年给了新闻社很大的动力和信心,这一年,我们策划了首届晨帆新闻社“文化之旅”大型系列活动。依然是忙碌的一段时间,每周要开好几次例会,从主席到部长再到部员,记事本上总是写满大大小小的会议记录或者时间安排、工作部署,尽管不用每一件事情都亲历亲为了,但是作为一个社团的领导者,那段时间心里反而感觉更累,是一种无时无刻的牵挂和责任心。
大三快结束了,某一天,忽然就意识到自己真的要离开晨帆了,心里顿时觉得空落了一片。说真的,如果有人问我,大学里最充实的是什么?我会说:晨帆。如果有人问我:大学里最难忘的什么?我还是会说:晨帆。如果有人问我:大学里最有成就的是什么?我只能说:晨帆。我相信,晨帆于我的这种感情,是每一个帆内的人都能体会的。可是,最后,我能说的只有一句:谢谢!谢谢晨帆,让我能够一直坚持到最后,也支持着我走过每一个灿烂抑或黯淡的日子。谢谢你们,我在晨帆认识的每一个朋友,谢谢你们陪我走过这三年,走到最后。
学习&考研
一直这么定义我的大学生活,简单的说可以分成三部分,学习,社团,还有感情。所以,我觉得应该对大学的学习作个简单总结。大学期间,连续两年获得北京理工大学优秀学生称号,一共获得五次人民奖学金。大三以前,我想我应该算个学习优秀的好学生吧。为什么强调大三以前呢?因为这些奖励几乎都是大一大二获得的,那个时期应该是我大学时代的巅峰时期。可惜,大三的上学期期末考试,不小心挂了一门课,可谓毁了我大学时代的“一世清白”,从那时起我的学习一落千丈。除了抱怨对那些所谓的专业课没有太多的兴趣,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不够努力,很长一段时间都处在懊恼中,情绪也跌落到了当低谷。大三下学期,开始想自己要不要考研,其实我一直都很坚定自己考研的,没有想太多所谓的利弊,只是单纯的不想自己有遗憾,不管成不成功吧。正式进入考研的状态和复习已经是大四的上学期了,十一过后,离考研只剩下三个多月的时间。忙着考研的那三个月,每天在三号楼呆着,逼着自己学习,坦白讲,那段时间是郁闷加寂寞的,郁闷的是总也找不到学习的状态,寂寞的是只有自己一个人孤军奋战。有时候真的觉得考研更像是一场心理战,之前的盲目和犹豫,过程中的浮躁和动摇,之后的等待和茫然。我想考研胜利的人,除了考试科目复习的很好外,心理承受力也是相当强的。不想对最后的结果说太多,很遗憾,差一分,没有考上。原以为自己会很伤心很绝望,但是事实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绝望。对于目前的我,考研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也不是最好的出路。开始相信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绝望的人。
经历了考研,也经历人生中第一次大的挫折,之所以说是挫折是因为从来没有因为考试失败过,但是最终却让我明白,生活并不是笔直通畅的走廊,让我们轻松自在的在其中旅行。生活是一座迷宫,我们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出路。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在死胡同里搜寻。但如果我们始终坚信不疑,有一扇门就会向我们打开,它或许不是我们曾经想到的那一扇门,但我们最终将会发现,这是一扇有益之门。
四年的时间真的转瞬即逝,已经想不起四年前刚上大学时的状态,感觉像是很遥远的事情,而四年前也不会想到四年后的现在即将离开校园告别大学时代时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和心情吧。那时的我们,只是对未来充满着单纯的想象和满怀的希望,不会预见今天现实的残酷和人生的不如意。现在的我们,不知道是该勇敢接受现实的残酷,还是好好反省自己的不够努力。其实,一直都觉得,人生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而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漫长或短暂、平坦或坎坷的过程,只有自己去轻身经历每一个阶段中的每一个过程,才能体会到人生的意义。
大学时代,对我们来说应该算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而四年的时光,应该也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我们在不断成长,不断成熟。
我渐渐相信,成长是与岁月做的一笔交易,坚持和成熟是要以天真和简单作为代价,即使成长中的过程带着残忍,我们也要学会挂着泪水微笑。我也渐渐明白,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嬉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
后记
六月的尽头,总是要无奈地说声:再见,珍重。
而我,终究还是要离开校园,告别大学时代。分别总比预想来得早。
最近,我常常在想,世上有没有幸福的离别?
没有苦涩的泪水,也没有遗憾,离去的人根本不知道那即将是一场告别。
我想,带着微笑离开,应该是最幸福的一种离别。所有的不舍,让我们留给时间的记忆。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一边微笑着告别大学时代,一边静静地离开大学校园,不要跟我说再见,不要让我感觉到这是一场告别,好吗?
让我们相信明天会更好,最后祝福所有即将毕业的同学一切顺利!
大学德育论文 篇9
身边的事,是指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件或故事。这些故事或事件,或许微不足道,或许极其重要,但无论大小,都可以成为引发我们思考和反思的来源。在人们生活的社会中,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以下文章中,我将讲述身边一个小小的故事,借此提醒广大青少年朋友,弘扬道德精神,塑造高尚的品格。
我有一个初中同学,叫做小李,在我看来,他是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优秀,体育运动也很出色。但是,对我而言,他最值得学习的是他的道德品质。在我们的班级里,有一个成绩较差的同学,那个同学往往缺乏自信和勇气。但是有一次,当我们正在上课时,老师正好开了心理辅导。很多同学只是敷衍了事,听完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但是,小李却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位同学的心理状态,并且在课后主动地与那同学交流了心得,鼓励他勇敢面对困难。
道德教育是培养人格素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小李本着为别人着想的态度,关注到这个同学的困境。而且,他没有简单地给予别人简单的帮助,而是真诚地与他进行沟通,倾听他的心声。正是因为小李的关心,那个同学从此走向了阳光和自信的生活,赢得了同学间和老师间的赞誉。
有时,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总是疏忽对别人的`关心。但是,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了解别人的困难,倾听别人的心声,都是增进人际关系的有效方法。我们需要理解和接纳身边的每一个人,无论他们处于什么性别、年龄或经济水平,无论他们有多么独特或有怪癖,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和欣赏。
道德教育可以从我们身边小小的事情里学到。尽管小李并没有对这位同学进行过多的帮助,但他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却给予了那个同学极大的鼓励。这也说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简单的问候,微小的关心,都可以对别人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且塑造我们自己的道德品质。
在我看来,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高尚的品格,严格要求自己,尊重别人,关注别人,帮助别人。要想成为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必须具备这些品格特征,才能真正地成为自己的角色。我希望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像小李一样,关注别人的困境,严格要求自己,塑造高尚的品格,并且给予导师和学生以示范。让我们一起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并致力于推进道德教育的进步。
上一篇:班主任事迹材料汇总12篇
下一篇:适合墓碑的对联(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