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德育论文【实用8篇】
大学德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社会责任感,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促进全面发展,为未来社会贡献力量。下面是小编给各位分享的大学德育论文,仅供参考,喜欢就支持一下啦。
大学德育论文 篇1
一声响亮的啼哭,宣告了我们诞生在了这个世界上。从此我们便不断的突破自己,不断地填充和吸纳我们渴求的未知事物使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成长。大学我想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蜕变的时期,犹如破茧成蝶,让我重获新生。大学是我成长的催化剂。
大学,让我空洞的思想变得充实。
都说大学是人间天堂,高中是人间炼狱,对于刚入大学时的我来说,并没有那种坠入天堂般的感觉,大学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松散。“纪律严明”,这是初入大学给我的印象。三年的在校生活,让我们在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让我们在思想教育和品德修养上有了一定的认知。从某种角度来说,对于暂未步入社会的我们来说,一切都是新的。一个人的文明养成小的时候是爸妈教的,长大一点是老师教。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染缸里,我们的思维一次次的突破,思想也在不断的蜕变。如果说追求蜕变是人类的天性,追求蜕变是发展的动力,那么追求蜕变就是极限的超越,思想的蜕变便是新生。不断的接受新的知识的洗礼,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大学生活,让我对事物的认知不断的加深。越来越感觉一个人的文明养成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周围的环境,周围的人息息相关,脱离不开。有时候你不经意的一个小事往往就能体现一个人的素质。举一个很小的例子,我和我的室友们可以说相处的相当融洽,每次出门儿我们都是集体出动,每次坐公交车我们都会给爷爷奶奶们、小朋友们让座,或许刚开始这都是一个人的行为,但是后来却演变成了一种风尚,我和我的室友们都会去这么做的一个事情。就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小事,并不是说我们思想有多么的高尚,也不是说我们有多么高的觉悟,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文明的养成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如果一个人连小事都做不好,何谈大事呢?我想我的大学还是比较注重一个人的文明养成,无论是行为文明,言语文明,还是精神文明。在学校期间,学院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堂,思想道德修养讲堂,让我们在对社会现象有一定的了解的同时,更多了对自身的反思。古之圣贤,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浩瀚的书海中有无尽的养分,读书的过程正是塑造了我们自身的品性。反思的过程让我的思想不断充实。
大学,让我从青涩走向成熟。
成长——一个人从青涩到成熟的路。它既是过程,也是最终目的地。长大是一场无须解释的蜕变,这蜕变让我们稚嫩的面孔被岁月洗礼,单一的表情变得丰富。在校三年,曾经过各种途径让自己更加的了解这个社会,认识这个社会,我开始了我蜕变的旅程。大一的时候,我经过了层层选拔,进入了院文艺部。参与了晚会活动等的策划,彩排,等一系列工作,从中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我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不会轻易的否定自己,因为我知道如果自己都对自己没有信心那谁还会对你有信心呢?!在不断提高自己自身能力的同时,我感觉自己的视野变宽了,不像以前那么狭隘了,对事情的认知和见解也比以前更加的深刻到位,看待事物的角度都有了明显的变化。最明显的转变还是在父母身上,上了大学,才渐渐懂得父母的不容易,才知道原来父母的唠叨是世界上最美的话语。这些,
以前的我并不懂得。以前的我只知道索取,并不知道在我一味的索取来满足自己的背后,父母在节衣缩食的把最好的都尽全力给我。我知道现在懂得回报并不算晚,我开始了兼职生涯。早出晚归的双休日让我知道了赚钱的不易,每个小时的那几块钱更是时时刻刻提醒着我父母供我读书是多不容易。不再乱花钱,不该买的东西不买。我想,在这个吃苦的年龄,我们不应该拿着父母的钱去享受那不属于我们的安逸。爸妈说我懂事了,知道心疼父母体贴父母,能够理解父母了,每当他们这么说的时候就感觉自己的'心很酸。这也算是一种成长吧!褪去青涩需要的代价吧。就像是那段话:
有些黑暗,只能自己穿越
有些痛苦,只能自己体验
有些孤独,只能自己品尝
但是,穿过黑暗,一定能感受到阳光的温度;
走出痛苦,一定能企及成长的高度;
告别孤独,一定能收获灵魂的深度。
大学,让我从迷茫中找到坚定
有人说:“成功=天资+勤奋+机遇”。天资是先天形成的,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唯有勤奋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我深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机会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而我时刻准备着。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个理想、一个目标,为此,我们不断努力向着标杆前进,不断的接近我们的目标。其实最初的我是迷惘的,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现在的我依旧迷茫,但是却在迷茫中找到了一丝坚定的力量,
那就是,无论做什么都要做到更好,我不求最好,只求每一次都能有新的进步,周而复始的累加起来,我也会变得很强。强大的信心源于能力和资本,所以无论做什么都要不断的提升自我的价值。别人为什么要去欣赏你,去赏识你,是因为你有那个价值,你值得别人去欣赏。所以对于大学毕业的就业问题,我并没有特别大的困扰,因为我知道总会有赏识你的人出现,总会有你一展所长的舞台为你搭建。现在我们除了等待契机的出现外,还要不断的填充自己。大学,正是在其中扮演了填充的角色,让我们在迷茫的途中找到了坚定,让我们有了追求理想的资本。
人生是需要不断的蜕变的,或许蜕变的过程会不尽人意,但是不经风雨又怎见彩虹呢?大学是我成长的催化剂,他让我从软弱变得坚强,迷茫变得坚定。我们还年轻,我们还经得起折腾,所以趁现在年轻还是我们的资本,尽情的去拼搏,哪怕是伤了,痛了,至少多年以后我们再回想起来不会留有什么遗憾。我相信,痛苦的蜕变是成长的契机。
大学德育论文 篇2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岁月如梭。回望过去,我已经走过了人生道路上的十九个春秋;展望未来,无数的日日夜夜等着我走过。
过去时光固然是美好而值得回忆的,但未来不是更加值得我们展望的么?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规划,虽然有人说未来无法把握,但做出一个计划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果没有了计划,那么,未来不是变得更加渺茫无望了么。
英国16、17世纪之际的哲学家、经验主义哲学的奠基人培根曾经说过“知识就是力量。,我们来到大学的第一要务就是进一步学习知”
识,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何况我们还年轻,是“九、十点钟的太阳”,正在升起中,必须要通过学习知识来充实自己,从而让自己更好的发光发热,在过去的一个学期中,我相信包括我在内的同学们都学习了不少本专业的专业知识,也大体了解了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在接下来的八分之七的大学时光里,我们要订立目标,继而实现目标。
说到目标,上文已经提及,每个人都必须要有,当然我也不例外,作为一名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我未来的主要目标是做一名编辑,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但是,目标不能只订立一个,正如经济学上的著名理论 “鸡蛋不能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我的另一个目标是做一”
名人民教师,所以在大学的四年里,我要尽我最大的力量攻克下教师资格证书;而大学生,无论是学习什么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取得的便是英语四、六级证书了,这证书直接关系到毕业和学位证,乃至将来
的就业问题,可以说,英语作为一门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语言,学好它是十分必要的,现实情况需要我们进行不懈的努力来通过四、六级考试,从而更加得心应手的应对以后各种挑战。
为了完成自己订立的目标,努力是必不可少的,譬如说多阅读名著,抓紧一切闲暇时间背单词,尽力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涉猎有关于自己梦想的知识,让梦想照进现实。
转眼之间一个学期过去了,除了专业方面的知识,我们同样也学习到了许多生活方面的知识,同高中相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的不同,诸如需要住宿,每天要按时熄灯,习惯学校生活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一开始,适应的过程是必须要有的,因为我们不熟悉,所以我们更要努力学习,学习怎样适应集体生活,学习怎样适应人与人的相处,学习怎样离开父母自己生活。学习适应各类的生活,对于我们将来迎接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挑战是十分有必要的。
有人说,大学就是一个浓缩了的小社会,天南海北形形色色的同学聚集于此,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纵然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但即使多么不完美的人也有其闪光点,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闪光点,从而改善自己,从他人身上发掘出自己应该学习的地方,而不是一味的抱怨他人偶尔暴露出的缺点,这世界不正是因为有了各式各样的人而变得如此美好的么?
如今的社会,日渐浮躁,众多问题暴露,我们要做的,就是洁身自好,如莲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自己做好的基础上,影响身边的人们。在浮躁的社会中,不急不燥,踏踏实实的走好自己的每一步,在仰望星空的同时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向我们的目标。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难免有磕磕绊绊,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要做的,不是在原地苦恼,不是扼腕叹息,永远要记住,哲学的发展观告诉我们“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不能因”
为一次的打击放弃未来光明的前途,无论多么曲折的道路,只要你肯走,你便会发现,其实曲折的道路走起来比笔直的道路更加有趣,到达终点的时候,也更加有成就感。
有人把大学形象的比作象牙塔,诚然,大学是我们踏向社会最后的庇护,也是我们最后一段安逸的时光,我们要紧紧的把握住这段美好的时光,在享用它的同时,一定要为自己订立的目标而努力。 我的青春谁做主?是父母么?是师长么?是同伴么?不,我的青春是由我自己做主的,我的未来不是梦,我坚信,努力是踏向成功道路上一块儿最重要的垫脚石,只要努力,我完全可以主宰自己的未来。
大学德育论文 篇3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德育已经成为了我们今天越来越多地关注的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道德高贵,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注重个人品德的塑造。今天我想分享一些身边的事情,讨论如何通过我们的行为来提高我们的道德素质,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一个月前,我遇到了一位老人在街头昏倒了。当时我正在赶路,但是我还是想到了自己的道德责任。我马上跑到附近来警察局,通知他们有一位老人昏倒在街头。警察赶来后,也立刻联络了医院派人赶来看望他。从这件事情中,我了解到了我不只是一个自私、独立的人,而是一个成为负责任的一份子。
然而,在我身边,也存在着不负责任、道德品质低下的人。在我工作的地方,有一个同事因为工作中承担的压力过大,因此开始迷恋赌博。最后,他的赌博成瘾甚至影响到了我们工作上的合作,我们不得不考虑解雇他,以维护公司的声誉和运营。这个事情告诉我们,个人的做法和道德品质对于我们和周围人之间的相处和环境的影响不能被低估。
为了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品德,我们也需要学会吸取其他人身上的优点。比如,我有一个朋友,她也是我的同事,她总是非常有爱心,即使是对于一个快速走过街边的陌生人,在看到需要帮助的`情况下,她也总是拥有为他伸出援手的勇气。她的助人精神和负责任的品质让我很动心,我也学会了积极借鉴她的思想和行为。
最后,我们也需要学习怎样为别人做出改变和影响。我们可以通过社交网络、社区和志愿工作来传递我们的积极思想和行动,确保在周围的每个人都了解和尊重道德。比如,在我们的志愿组织中,我们经常会组织一些互助活动,比如为环境提供清洁,保养一些不发达地区的学校、帮助有需要的残疾儿童等等。这些活动不仅帮助别人,也同时让我们学习到了如何与他人互动和维持正向的社会关系。
总而言之,道德素质的提高不仅关系到我们的个人品德,也关系到我们如何与他人相处和互动。为了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社区环境,我们需要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内在责任和行为准则,注重每个人的思想、言语和行动的道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人和整个社会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和谐。
大学德育论文 篇4
前言
临近毕业了,最近整天忙于工作实习还有毕业设计,每天都是一种焦虑和恐慌的心情,都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好好整理一下这四年的大学生活。得知学校要求写德育论文,正好借此机会让自己可以冷静的去回顾一下我的大学生活,也好好思考一下自己以后的人生。我想这也许也是学校要求我们写德育论文的目的所在吧。酝酿了很久,每次打开电脑还是迟迟没有下手,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写起,不是因为没有什么可写的,正好恰恰相反。转眼间六月了,在大学最后的一个月了,我想,最后,我终归是想要说点什么的。
写在最后
时间就像是指尖沙,顺着指尖的缝隙悄然的流逝,我们能感觉到手指间流失的重量,还有,流逝过后,留在皮肤纹理里的尘埃。可是,当我们想握紧它的时候,它反而流逝得更快了,最后,洒落一地。想说,时间过得真快,我的大学,四年的时光,就这样快结束了。最近总是忍不住这样感慨一下,也许只是心底的一声叹息。
走进六月的校园,感觉总是笼罩着些许伤感的气氛,弥漫着几分离别的味道。而我,一直都不习惯告别。因为想到离开的那一刻,心里总有莫名的恐惧和无端的失落,仿佛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被噩梦惊醒。可是,还有一个月,最后的一个月,我们不得不离开校园,告别这熟悉的一切。
记得以前每到这个时候,学校里都会有一群师兄师姐们纷纷告别和离开。那时的我,有点羡慕可以离开校园开始新的人生的师兄师姐们,只是偶尔会感到校园里一下子冷清了许多,好像少了点什么。而现在的我,却有点羡慕可以留在学校继续大学生活的师弟师妹们,想到自己也即将告别和离开,心里顿时空落了一片,好像丢了点什么。
这样一所校园的上空,又一次吹过初夏时节微温的风,一些伤感的调子和着远行渐行渐远的脚步再次响彻心扉。我们常常在离别的背后黯然神伤,在这样一个六月的午后,看着窗外阴沉的天空,回忆着逝去的日子。我在试图用缄默的思考和内敛的文字在时光流逝中诠释大学于我的意义。于是,离别在此刻不再是一场流泪的情绪。手指在键盘上不停的敲打出这些文字,脑子里也不断的涌现出许多记忆,可是我不知道如何把这些零零碎碎的记忆串联成一部流畅的电影可以在我脑子里放映,好让我能够清晰的观看我的大学生活。开始有这个想法的时候,突然就觉得脑子里一片混乱了,就如同今天的天气,阴沉而闷热的感觉。最后,我只能找到一些关键词开始在脑子里搜索相关的记忆片断。
大学&生活
大学时代应该是我们人生中最轻松最惬意的时光了,自由的时间,放纵的青春,随意的生活,简单的快乐,明媚的忧伤,飞扬的激情,爽朗的笑声,还有率真的朋友……而大学校园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纯净最感伤的地方了,熟悉的操场,偌大的教室,明亮的图书馆,拥挤的食堂,温暖的宿舍,长长的走廊,静静的小道,还有那飞扬的身影……
还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内心满是喜悦和激动,还有对大学生活的无限向往,因为第一次离开家这么远,这个城市真的好大,因为第一次真的一个人生活,梦寐以求的自由,因为第一次摆脱家庭学校的束缚,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当然,心里也会有些许悲伤和失落,还有对大学生活的十分迷茫,毕竟这个城市还很陌生,毕竟一个人的生活也会有许多孤单,毕竟有时候我也会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些什么。那段时间曾经怀疑过自己当初选择来北京是否正确或者值得,毕竟留在武汉也可以上一个很好的大学,不用离开家人还有朋友。但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当初的选择,因为一直都相信,有得必有失,也许这不是我最好的选择,但是,是我自己的选择。记得曾经看过一句话:做你爱做的事情,并不意味着生活过得很轻松,但绝对可以过得很精彩。
大一,过着最简单的大学生活,几乎跑遍每一栋教学楼上课自习,尝遍每一个食堂不同的饭菜,每周接到家里老妈永远唠叨的电话,收到各地朋友们的来信并且回信,偶尔参加两三个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活动,逛逛周边的商场超市买点衣物,再有时间上上网,看看书或者电影。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很平静也很悠闲的生活。现在回想,大一的我,还是很循规蹈矩很听话的学生,不知道逃课,不知道通宵,不知道空虚,不知道无聊。
到了大二,对大学的一切都已经很熟悉了,对这个城市也不再陌生了,开始想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大部分时间我都花在了社团活动上。当然,期末考试临近的'时候,也没有忘记要好好学习一下临时抱一抱佛脚。偶尔,也会和宿舍的姐妹们或者要好的朋友们一起出去玩玩,吃饭,甚至通宵。大二的我,一直处在自己大学时代的巅峰状态,学习、社团工作都做得不错,那是大学里过的忙碌而充实的一段时光。
进入大三,繁重的课程几乎将每天的课表排满而且大部分是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专业课,加上又继续留在社团做主席,每周照例很多的例会和琐碎的工作,突然觉得时间很不够用,学习几乎荒废了,只是在临近考试前会看看书,所以考试也只能勉强应付,可是,最后一门课还是被挂了,不想多说什么了,只是这件事情对我的打击简直是致命的,本来觉得大学会一帆风顺的度过,哪知突然翻船。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在不停的反省自己,也开始迷茫,不知道自己这么忙碌着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其实好像也没有做什么。大三的我,好像就一直处于低谷状态,特别是大三下的那段时间。不过现在回想起来,心里满是感激,真的很感谢我的朋友们陪我走过那段最失意的日子,也让我明白人只有再逆境中才能不断成长,更快成熟。
大四,几乎没有什么课程了,上学期忙着考研,下学期忙着找工作实习,虽然一切都不是很顺利,还有很多遗憾,也有很多郁闷的时候,但是心底总是不至于绝望,因为我一直相信,明天会更好,只要我们好好努力。
其实,大学的这四年里,有很多颓废的日子,整天窝在宿舍睡觉上网看电影,一边感叹着无聊一边虚度着光阴,曾经一度感到迷茫和困惑,很想逃离这样的生活,不想让自己这么无所事事的浪费着时光消耗着青春。可是,现在,毕业前的一个月,当我一只脚跨出校园这道门槛准备迈进社会这道大门的时候,抬头看到外面的世界,纷繁复杂,很多现实的压力突然汹涌朝我袭来的时候,突然很怀恋学校的生活,大学校园真的是一片宁静的天空,单纯的笑脸,简单的生活。可是,时间不能倒退,我也不能永远留在这里,这是必须面对的事实。写到这里,觉得莫名的伤感,一种被突然触动的感觉,其实不想这样子,但是就好象一直静静的放在角落里的钢琴突然被谁的手指不小心按动了一下,顿时响起的低沉而寂寥的音响久久回荡在整个寂静的空间。空旷而失落的感觉。
军训&宣化
我想,在大学的记忆里,每个人都不会忽略军训的这一段。这段时间之所以想拿出来单独说,也许是因为这是一段痛并快乐的日子。大一结束的那个暑假,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军训,第一次经历这么正规这么长时间的军训,记忆中有很多值得回忆的片段。两周多的军事理论课是在学校进行的,每天课表排的满满的,都是国防大学的一些军官来给我们讲课,上课的时候要坐得笔直还要不时记下笔记,更有意思的是教室里每天坐的出奇的满,没人敢逃这个课,这在平时的大学课堂是永远不可实现的梦想。这段时间给自己狂补了很多军事战略理论上的知识,记得最后还要军事理论考试,考试前几天狂背了几十页的课件,考试时写的手都酸了。完成军事理论阶段的学习,我们来到河北宣化一个炮兵营进行了两周多的军事体能训练,依稀记得当时我们军训队伍那么多的人每个人都穿着一样的迷彩服背着被子打的背包拎着沉重的行李在北京南站坐上绿皮火车的情景,实在是很壮观。在宣化军营的那两个星期,我们体验了完全军人的生活,每天不仅要早起,还要在大太阳底下重复单调乏味永无止尽的稍息立正站好,更要忍受军队食堂难以下咽一成不变的饭菜,还有即使大夏天也冰凉刺骨的自来水。那段时间应该很痛苦,每天要早起,要训练,还要晒着,吃不好更郁闷得是完全纪律性的作息时间安排。那段时间也很快乐,每天早睡早起从不失眠,至今仍感叹那段时间我们的作息时间怎么做到那么的规律,从那以后,早睡早起一直是我又一个不可实现的梦想。虽然训练很辛苦还要忍受七月强烈的阳光但是我们都坚持下来了最后发现也不过如是而已。虽然饭菜很难吃还要尽量储存足够的体力进行训练但是我们总是强忍着多吃一点最后发现我们也不是那么挑食。虽然平时教官们对我们得训练很严厉但是最后真的离开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哭红了眼睛包括可爱的教官。现在回想起来军训的那段日子已经完全没有苦涩的味道,留在脑子里还有心里都是耐人寻味的记忆。
社团&晨帆
对于晨帆,想说的,真的好多好多。因为,晨帆是我大学生活的一部分,或许,曾经,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可是,最后的最后,真的不知道要如何开头。记忆里有太多的感动和感激,也有太多的不舍和怀念。
我开始慢慢整理这三年来的关于晨帆和我的点点滴滴:每一本杂志,从黑白到彩色,从单薄到丰富;每一个朋友,从陌生到熟悉,从争执到默契。晨帆在成长,我也是。
大一末,很幸运能够留在新闻社担任企划部部长,从那时起也下定了决心,为着自己的新闻理想。能够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一本我们自己的杂志一直是我的梦想。而这一年,恰逢新闻社创刊十周年纪念,对于我们这群能够继续留在新闻社的人来说真的很幸运,我们策划和组织了晨帆新闻社创刊十周年纪念之“十年·印记”大型系列活动,忙了很久很久。回想那段时间,简直可以用没日没夜、鞠躬尽瘁来形容,每一天都过得很忙碌,开会讨论,写企划案,拉赞助,批场地,做喷绘,挂条幅,画海报,很多琐碎的事情都要自己亲历亲为,可是那段时间也是大学里最充实的一段时光,觉得自己真的做了些什么,而且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十年之后,新闻社很多人选择退出了,也有我曾经很好的搭档,除了遗憾,更多的是艰难,偌大的社团突然间所有的部门合并成一个部门,只剩下不到十个部员,有你一个人带着一帮学弟学妹们在为之奔波了,已经忘了当时寂寞的心情,只是隐隐记得自己一直在坚持和努力,更多的是欣慰。
大三,接任了社团主席,也培养了一大批新的部长,他们都是我一手带起来的学弟学妹们,杂志基本交给他们去做了,自己主要负责杂志总体的编辑整理。刚刚过去的晨帆的十年给了新闻社很大的动力和信心,这一年,我们策划了首届晨帆新闻社“文化之旅”大型系列活动。依然是忙碌的一段时间,每周要开好几次例会,从主席到部长再到部员,记事本上总是写满大大小小的会议记录或者时间安排、工作部署,尽管不用每一件事情都亲历亲为了,但是作为一个社团的领导者,那段时间心里反而感觉更累,是一种无时无刻的牵挂和责任心。
大三快结束了,某一天,忽然就意识到自己真的要离开晨帆了,心里顿时觉得空落了一片。说真的,如果有人问我,大学里最充实的是什么?我会说:晨帆。如果有人问我:大学里最难忘的什么?我还是会说:晨帆。如果有人问我:大学里最有成就的是什么?我只能说:晨帆。我相信,晨帆于我的这种感情,是每一个帆内的人都能体会的。可是,最后,我能说的只有一句:谢谢!谢谢晨帆,让我能够一直坚持到最后,也支持着我走过每一个灿烂抑或黯淡的日子。谢谢你们,我在晨帆认识的每一个朋友,谢谢你们陪我走过这三年,走到最后。
学习&考研
一直这么定义我的大学生活,简单的说可以分成三部分,学习,社团,还有感情。所以,我觉得应该对大学的学习作个简单总结。大学期间,连续两年获得北京理工大学优秀学生称号,一共获得五次人民奖学金。大三以前,我想我应该算个学习优秀的好学生吧。为什么强调大三以前呢?因为这些奖励几乎都是大一大二获得的,那个时期应该是我大学时代的巅峰时期。可惜,大三的上学期期末考试,不小心挂了一门课,可谓毁了我大学时代的“一世清白”,从那时起我的学习一落千丈。除了抱怨对那些所谓的专业课没有太多的兴趣,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不够努力,很长一段时间都处在懊恼中,情绪也跌落到了当低谷。大三下学期,开始想自己要不要考研,其实我一直都很坚定自己考研的,没有想太多所谓的利弊,只是单纯的不想自己有遗憾,不管成不成功吧。正式进入考研的状态和复习已经是大四的上学期了,十一过后,离考研只剩下三个多月的时间。忙着考研的那三个月,每天在三号楼呆着,逼着自己学习,坦白讲,那段时间是郁闷加寂寞的,郁闷的是总也找不到学习的状态,寂寞的是只有自己一个人孤军奋战。有时候真的觉得考研更像是一场心理战,之前的盲目和犹豫,过程中的浮躁和动摇,之后的等待和茫然。我想考研胜利的人,除了考试科目复习的很好外,心理承受力也是相当强的。不想对最后的结果说太多,很遗憾,差一分,没有考上。原以为自己会很伤心很绝望,但是事实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绝望。对于目前的我,考研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也不是最好的出路。开始相信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绝望的人。
经历了考研,也经历人生中第一次大的挫折,之所以说是挫折是因为从来没有因为考试失败过,但是最终却让我明白,生活并不是笔直通畅的走廊,让我们轻松自在的在其中旅行。生活是一座迷宫,我们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出路。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在死胡同里搜寻。但如果我们始终坚信不疑,有一扇门就会向我们打开,它或许不是我们曾经想到的那一扇门,但我们最终将会发现,这是一扇有益之门。
四年的时间真的转瞬即逝,已经想不起四年前刚上大学时的状态,感觉像是很遥远的事情,而四年前也不会想到四年后的现在即将离开校园告别大学时代时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和心情吧。那时的我们,只是对未来充满着单纯的想象和满怀的希望,不会预见今天现实的残酷和人生的不如意。现在的我们,不知道是该勇敢接受现实的残酷,还是好好反省自己的不够努力。其实,一直都觉得,人生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而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漫长或短暂、平坦或坎坷的过程,只有自己去轻身经历每一个阶段中的每一个过程,才能体会到人生的意义。
大学时代,对我们来说应该算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而四年的时光,应该也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我们在不断成长,不断成熟。
我渐渐相信,成长是与岁月做的一笔交易,坚持和成熟是要以天真和简单作为代价,即使成长中的过程带着残忍,我们也要学会挂着泪水微笑。我也渐渐明白,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嬉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
后记
六月的尽头,总是要无奈地说声:再见,珍重。
而我,终究还是要离开校园,告别大学时代。分别总比预想来得早。
最近,我常常在想,世上有没有幸福的离别?
没有苦涩的泪水,也没有遗憾,离去的人根本不知道那即将是一场告别。
我想,带着微笑离开,应该是最幸福的一种离别。所有的不舍,让我们留给时间的记忆。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一边微笑着告别大学时代,一边静静地离开大学校园,不要跟我说再见,不要让我感觉到这是一场告别,好吗?
让我们相信明天会更好,最后祝福所有即将毕业的同学一切顺利!
大学德育论文 篇5
一、大学德育的使命:厉行四“为”
德育使命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所承担的具有方向性和战略性的任务,是决定德育工作发展的核心指南,是国家和社会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根本任务”。大学德育使命较之中小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层次上,中小学主要以“洒扫、应对、进退”等礼仪规范为基本内容,而大学之道,则“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庸大学》);朱熹直截了当地指出了二者之区别,“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甚焉者,他在《小学辑说》中强调二者具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小学之事,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大学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由此可见,小学重视形而下的行为规范和日常操守,旨在品德的养成教育,而大学则偏向于形而上的意义生成和价值认同,以提升人的德行为鹄的。不同于中小学德育的奠基任务,大学德育应高瞻远瞩,以一种“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贲卦》)的姿态去肩挑伟大使命,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英雄气概,即引导社会建立一套以仁、义、礼等道德伦理为内核的精神价值系统;教导民众自觉选择其命运方向从而确立生活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恪守笃实的学术理想,为先贤往哲继承和弘扬中断学统;坚定为天下后世开拓太平基业的政治理想。“横渠四句”言简意宏,不仅强化内容的经度,涵盖了社会担当、生命追求、学术愿景、政治理想,还拓宽内容的纬度,递进式地涉及个人、民众、社会、国家、世界,这与“三不朽论”交相辉映,大学德育应当厉行四“为”,直面“立德、立功、立言”的社会担当,去完成亘古不变的历史使命。
二、大学德育的信念:必有四“得”
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基本特征。“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它的内在就包含了超越性。”人们在接受大学德育之前,心中往往有所期待,这种期待建立在对自身变化的前瞻预测基础之上,人们希望通过德育使现在的“实然的我”转变为将来的“应然的我”,从而实现自我超越与自我升华。《易经蒙卦》中有“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揭示了心诚则灵的道理。因此,大学生要始终抱有“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道德经第七十九章》)的信念,心中常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观念;要始终坚信“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道德经第二十三章》)的哲理,心中常怀“我欲仁,斯仁至矣”的能动性期待;要始终恪守“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的至理,心中常怀“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坚毅愿望。康德说过“,道德是配享幸福和自由的权力”。所以,“不应该把道德看成是目的的本身,而应看成是通向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德福一致的认同是人们追求道德、践行道德的重要推动力。得道,在某种意义上确实可以理解为“得到”,诚所谓“德者,得也”。孔子在《中庸》里说道:“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真正德行伟大的人必定得到高位,必定得到厚禄,必定得到名声,必定得到长寿。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德得相通”或“德福一致”的思想,无形之中增强了“道德”的亲和力与吸引力,自然也增加了人们遵守道德的心理倾向。故而,大学德育要让学生深刻理解道德不仅仅是利他的,而且是“利己”与“利人”的统一,有大德必享“四得”,这样才能让学生亲近道德,践行道德。
三、大学德育的境界:持经达变
道德是有境界的。“没有深度的教育,不会真正震撼人的'灵魂”,大学德育因其对象、目的、内容等因素的特殊性更应该追求一定的高度,正如王国维所言,“有境界者自成高格”。因此,大学德育在境界定位上要明白“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的道理,只有笃信且领悟玄妙深邃的不变之经,方能智圆行方、旁通四达。“持经达变”是《易经》的核心思想之一,其内涵为“持不变之经,达万变之易”,时代更迭,“经”字也往往用“常”、“方”、“道”等字互训,总体而言,“道”(即“经”)包括四个层次:本体论上的“道”———道者,万物之奥;秩序、规律之“道”———阴阳、刚柔、仁义;政治主张与思想体系意义上的“道”———朝闻道,夕死可矣;规范意义上的“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社会体系语境之下的“经”。社会中的“不变之经”有两套体系,一是以法律为基础的秩序法则和行为规范,我们称之为“明线”;一是以道德为基础的价值观念和伦理标准,我们称之为“暗线”,前者是确保安身立命的底线准绳,后者则是为学进道的心中标尺。谈及到境界问题,论述的重心自然放在秩序、规律之“道”上,“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中庸第一章》)说明了持续性是“道”的一大本质特征,所以孔子才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老子则从反面警示不守“道”的后果,“不知常,妄作,凶”(《道德经第十六章》)。这启示我们要从瞬息万变的纷繁事物中洞悉深埋其后的内在规律,深谙“变易的是现象,不易的是本质”的恒久之道,做到既知权达变,又权不离经;既圆通四达,又恪守底线;既八面玲珑,又曲中求直。以“处世树为模,本固任从枝叶动;立身钱作样,内方还要外边圆”为人生格言,达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愈矩”(《论语为政》)的贤达境界。
四、大学德育的目标:得“道”之人
德育目标的制定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出发,根据其认知能力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与不同我点,提出相应的、具体的培养目标。大学阶段,学生的“外在动机内化,道德理想、社会理想开始形成,理想的结构趋向完备、稳定”。因此,大学德育应当引导学生学会道德审美与精神享受,关注个体道德境界的提升,将“外适性”德育目标转化为“内生性”的德育目标,凸显一定的超越性,即便是具有少许令人激动的乌托邦色彩。“离开理想主义的指引,人类将陷入不可避免的平庸和乏味。”鲁洁教授也认为,“德育发展到最后就是信仰教育”,大学德育不能脱离具有宗教性的私德基础,“私德不同于公德的制度化和实体化,它更关注人的精神生命,强调个体自身通过体验和内化来实现价值生成和思想涅槃。”中国古代强调“自修”、“悟道”,具有一定的“僧侣气”,还在一定程度上取代着宗教的作用,但因内心的虔诚与敬畏,中国历史上涌现出成千上万的“圣贤”“、君子”,德育实效着实不差。大学德育目标应当体现出一定的终极关怀,培养“君子不器”(《论语为政》)的得“道”之人———具备“上善若水”的儒雅人格,具体包括以下七个方面:“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道德经第十六章》)。善于选择合适的地方居住,心思善于沉静,交往善于仁爱,言谈善于诚信,为政善于治理,做事善于达到既定的效果,行动善于选择合宜的时机。大学德育目标要具有前瞻性,不能仅仅局限于工具理性的眼下之思,更要登高望远,培养“周于德者邪世不乱”(《孟子尽心章句下》)的宝贵人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民族心理、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和前提。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理应做一个具有文化基因、流淌文化血液的中国人,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之上拥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学德育应有大视野,要积极主动挖掘传统道德教育资源,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探究当前德育变革的新路向和提高德育实效的新方法。
大学德育论文 篇6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荀子在《乐论》中说:“乐者圣人之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从中可以看出,音乐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美妙的音乐,奇妙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和那令人心驰神往的音响是体现人们道德和智慧的重要手段,是人们形成美好心灵和纯洁精神的来源。”由此,更验证了“音乐对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道德修养具有重要作用”。现今很多大学均已开设了音乐选秀课程,通过让学生们欣赏一些具有艺术性、思想性的作品,培养学生们的艺术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与道德品质。由此可见,了解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当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高校音乐教育”并不是以音乐专业的学生为对象开展的教学活动,而是专指以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为教学对象、以传播音乐知识与文化、提高学生们的音乐鉴赏水平而开展的相关课堂教学活动以及校园音乐文化活动。音乐不仅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在潜移默化中还可以影响人的心灵,因此,可以把音乐作为实施德育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现对于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做一阐述:
1、陶冶情操、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音乐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的,音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充分反映了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能够得到广泛传唱,并被传承下来的音乐便是音乐的精华,它不仅反映了当代的特征,同时也是当代道德情感的升华,是美的体现。通过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在优秀音乐作品的引导下,接受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洗礼,有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音乐节奏慷慨激昂,富有动力,象征着中华儿女为扞卫祖国的完整与安全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走进新时代》描写了改革开放后人民群众的喜悦与激动的心情,表达了中华民族的豪迈气概与大无畏精神;《我和你》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主题曲,整首歌旋律简单、内涵丰富、曲风温暖、具有浓浓的中国味又体现了一定的国际范,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含蓄内敛,又体现了睦邻友善的外交原则。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渗透了浓浓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这些音乐的所宣传的美好情感与积极向上的`精神,深深震撼着学生们的心灵,不仅能够让他们了解国家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对他们今天的思想与行为予以引导与教育,另一方面也激发大学生们爱家、爱校、爱党、爱国的热情,深深地陶冶着大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操,使他们感受到并逐渐的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2、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高校音乐教育不仅包括音乐欣赏与鉴赏课程,还包括音乐艺术实践活动,最常见的便是合唱比赛、乐器演奏、群体舞蹈表演等。可见,这些活动依靠个人的力量并不能完成,而是需要集体合作、相互协调来共同完成的。以合唱比赛为例,在选曲时便要选择适合集体演唱的、积极向上的歌曲,同时,每个成员都要认真的领悟作品所要表达的感情,在编排的过程中,男生与女生之间、每个声部之间都要在节奏的把握方面、情感的表达方面协调统一,要有全局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切勿抱怨搞独立。只有每个成员之间相互关爱、相互鼓励、相互配合,相互包容,相互协作,合唱的效果才能达到最好。由此可见,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集体主义精神,而这种团队意识的养成也推动了高校音乐教育的顺利开展。高校的音乐教育为德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独特的积极作用,由此很多高校还专门设立了“12?9红歌比赛”活动,鼓励学生传承中华精神、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大学生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3、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除了要扎实的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外,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创新能力也已成为重要的衡量标准。实践表明,高校音乐教育已成为了发掘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优秀的音乐作品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它本身蕴含了丰富的美的元素,有研究表明,音乐能够促使人的左右脑相互合作,提高人的学习能力与智力水平,激发创造性的思维与行动。爱因斯坦曾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中启发而得来的”。由此可见优秀的音乐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能力、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因此,当今社会上(无论是教育家、科学家还是社会学家)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即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因此,高校音乐教育可以通过教导学生们赏鉴音乐作品的方法,创造音乐鉴赏的机会,来提高学生们的洞察力,高校音乐教育也可通过鼓励学生们创作音乐作品,来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们也可以通过参加音乐创新和音乐艺术实践来培养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总之,音乐对于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4、激励大学生积极向上
当今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健康。对于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一下子挣脱了家长、教师以及沉重的学业的束缚,进入一个相对而言完全自由的环境中,由于缺少主见,没有一定的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很多学生都会对大学生活感到极度的迷茫,大部分孩子开始沉溺于游戏不能自拔,变得颓废不堪。
对于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由于学业、就业、情感压力大,又不懂得心理的调节与舒缓,导致了身心疲惫、心理抑郁等现象。优秀的音乐作品通常都传递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能够撼动人的内心。经常处身于良好的音乐氛围中,慢慢的便会产生一种激励作用。高校音乐教育通过塑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学生进行熏陶,可以对每位学生的内心产生震撼作用。通过奋发向上的音乐氛围唤醒大学生对生活、对学习、对身边的人、对校园以及对社会的热爱,激发他们走出颓废,奋发向上。
二、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途径
1、端正高校音乐教育理念
对于高校的领导而言,重视高校音乐教育,端正高校音乐教育理念,是充分发挥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重要前提。
高校音乐教育要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教育教的是一种学习方法,对于高校音乐教育而言,要教会学生基础的乐理知识,培养学生对音乐语言要素的理解及运用能力,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通过长时间的熏陶,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会逐渐摒弃低俗音乐,爱上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受到优秀作品的熏陶,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操、集体主义精神等等都会得到挖掘与提升,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达到一定的德育功能。此外,音乐是无国界的,高校在开展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也可借鉴国外优秀、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促进音乐德育功能更好的发挥。
2、提高高校音乐教师的个人素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已变得越来越重要。推行创新教育,首先要具备创新教育的引导者,即教师。对于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师而言,首先要具备创新意识,要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接受并善于运用新鲜事物,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其次,要热爱音乐、热爱教育。高校音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音乐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要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再次,要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要有完整的音乐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只有这样高素质的音乐教师才能保证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学校要尽可能的组织教师进行学习与交流,提高教师素养。
3、丰富校园音乐文化活动,营造健康的校园氛围
高校应鼓励音乐教师及校园社团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教育活动。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越过那十几平米空间的隔断、几十分钟时间的限制,还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教育活动,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比如可以组织成立本校的大学生艺术团、合唱团、舞蹈队等等,每周定期组织训练,鼓励学生们参加比赛及大型演出,将音乐的魅力让更多的人看到。同时,学校社团应积极举办歌唱比赛,如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德育洗礼、得到德育教育。学校团委也应积极组织学员的红歌合唱比赛,激发学生们的团结合作能力,激发其集体主义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学校相关社团可在音乐教师的指导下,联系音乐家,在本校定期举办音乐教育讲座。音乐教育讲座应结合大学生的特点设定不同的主题开开展,邀请在音乐方面具有造诣的人士来参加校园的音乐讲座,通过讲述自己的音乐历程、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方法、音乐对自身的等方面内容,结合不同的主题来影响、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三、小结
总之,高校音乐教育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可以陶冶情操、树立团结协作意识、传递积极向上的观念等,那么,高校的领导者要对高校音乐教育足够的重视,鼓励高校音乐教师积极提高自身素质,深入体会并挖掘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音乐文化活动,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参考文献:
[1]王玉.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刍议[J].才智,2013(01).
[2]包小兵.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渗透[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02).
[3]卞春泉.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实现的途径[J].艺术教育,2012(11).
大学德育论文 篇7
三年前的夏天,外面蝉声不绝于耳,我在家里畅想大学生活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转眼三年过去了,外面蝉声依旧不绝于耳,仿佛就是三年前那些一样,仿佛我还是那个稚嫩的高中生毕业生。但我知道我不是,三年的大学生活让我逐渐成长、成熟起来,让我许多事情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高中时,老师经常向我们说的就是清华、北大,再或者就是浙大、南大,走道楼梯间的墙壁上贴的也是这些学校的宣传画。因此,我想象中的大学应该是这样的:宁静的林荫道上,偶遇温文儒雅的教授,碰撞风采飞扬的青春,恍若与世隔绝;古雅的图书馆里,安静明亮的书面,晒满轻扬的尘土;澄静的湖水幌过眼角的阳光,美丽的女大学生白衣掠过,恋爱的回忆和幻想像水浸的味道;鸢尾花瓣泄满石板登,谁在读诗,谁在拨弄吉他弦……应该是这样如诗如画一般的生活,十分让人向往。虽然偶尔听人说大学不过如此,但我想那个说的人一定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或者在很差的学校读书。就这样怀着对大学的美好憧憬,我进入了高考考场,最终拿到了武汉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虽然不是十大名校,但也是重点大学,所以心情还是十分激动的,毕竟我们那里考上重点大学的也不多。大学,一个令我们心驰神往的地方;大学,一个象征我们成人的地方,我们喜欢这个名字,喜欢它的一切。
就这样,怀揣着录取通知书,我踏上了去学校的旅程。由于是第一次出远门,一路上紧跟着父亲,在火车上我又在想学校会是怎么样。就这样想着想着睡着了,直到父亲叫醒我要我提行李下车。出了火车站已经是下午三点了,天气阴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我环顾四周,原来这就是武汉啊。由于第二天才是正式报到时间,所以我和父亲在外面旅馆住了一晚。晚上父亲对我说要我在学校努力学习,学会做人做事等等。想到进入一个新环境,想到明天父亲就回家了,想到我一个人在陌生的环境里,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对他的话只是点头答应,默不作声,然后早早睡了。
第二天是正式报到的日子,天气也很好,进入报名处,我看到许多胸前挂着牌子的学长、学姐,我想他们应该就是学生会的成员了,看着他们热情洋溢的笑容和自信的表现,我十分羡慕。在他们的指引下,我顺利地办好了入学手续,住进入了升升公寓。安排好一切后,父亲要乘车回家了,我又一次体会到高中入学时父亲为我安排好一切然后要回家而我却又十分舍不得父亲走的那种强烈的的感觉,那时我还故意找事拖一下父亲,但这次我不会了,虽然这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虽然要半年才能回次家,我知道自己已经成人了,这些是早晚要面对的。送走父亲,坐在床上,我知道,我的大学生活开始了……
大一是最丰富多彩的。首先是军训,那时有太多太多的心绪在心里充溢,老朋友在远方,新的朋友还在萌芽,当一个人需要有人分享情感的时候,孤独感会被夸大,于是渴望友谊。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通过它逐渐互相认识,在训练中互相帮助慢慢建立新的友谊,每个人开始展露自己,凸显出自己的各种能力。我由于从小就十分内向,所以军训当中很不显眼,我知道我要慢慢改变自己,使自己更加自信,具备应有的各种能力和品质。所以我报名参加了一些协会,希望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填写特长时,我感觉自己没什么特别擅长的就觉得惭愧。我有时十分羡慕那些城里的孩子从小学习各种乐器或参加各种培训,然后懂得很多。但我知道,要对自己有信心。
平时生活也是很简单的,比如由于没买电脑,大家要上网就去网吧,虽然有人玩得比较久,但大都很有节制,我喜欢在寝室听收音机,晚上熄灯后一起听笑话和鬼故事,后还会互相讲述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仿佛一起遨游了大半个中国。那些商店的老板见到我们一眼就认出来我们是大一新生,我们问为什么,他会说这还不简单,只有大一新生才会一起逛商店,那些高年级的要么和女朋友,要么独自一人,很少像你们这样一起的。这时我才发觉谈恋爱在高中简直就是禁忌,但大学确实再普通不过的事情。
对大多数人来说大一都还延续了高中的一些习惯。我也同样是的,每天按时上课时上课,上晚自习,问老师和同学题目,互相讨论等等。大学的学习于高中最大的不同就是高中有老师监督而大学没有,虽然有的老师比较严格但绝对不会像高中老师那样成天督促我们。大学课堂是很随便,比如同学可以随意进出教室而不像老师打招呼,课堂上不想听可以睡觉或看其他书,只要不打扰其他人。至于考试,大家都还是很认真对待的,即使平时上课不认真的`同学,在考试快来时也都认真复习了,基本上没有谁作弊,因为大家都认为监考老师会像高中老师那样抓到作弊就严重处罚。
至于专业知识,由于以前很少接触计算机,可以说没什么基础,学习C++就显得很吃力,后来慢慢发现自己还是能学好的,班上有同学学得很好的,我应该向他们多学学。这样通过努力,我获得了“院三好学生”。总之,感觉大一大家都还比较单纯,有时很迷茫,虽然到了大一出现过一些不良现象,但我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的,这样进入了大二。
社团活动我也参加了一些,也让我多多少少有了些体会,比如说义务卖报活动。那么冷的天,我们拿着报纸在华师门口到处叫卖,那时我体会到父母挣钱的不容易,同时也发觉自己要是不努力奋斗,以后就别想过幸福生活,年轻时吃的苦不算苦。在与同学和老师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一些礼仪,再比如做问卷调查的表格该怎么制作,这些都是通过社团活动所学到的。
大二一开学,我就买了电脑,我想电脑买了一定就主要作学习之用,与我一样买电脑的其他同学也都是这样想的。可后来发现电脑还是没充分用在学习上,我虽然不玩游戏,但平时除了要编程外,很少用电脑学习其他的知识,多查阅写资料,而是用来聊天,听歌,看电影去了,我觉得这是意志力薄弱的表现。所以叫不断改变自己,如果这点意志力都没有,那以后还能做成什么大事。周围同学有的开始沉迷于网络,经常玩游戏到很晚,我就因为他们玩游戏太吵而换了次寝室,其实我很不想。上课出勤率也明显开始降低,那些不去上课的同学也不是不爱学习,只是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不想去听,而且我感觉有的课程也确实是开设的不合理。比如计算机体系结构,老师说本来是应该学了操作系统等课程后再来学得,但大二就开设了,完全颠倒了顺序,所以学起来很吃力。这样,到了考试的时候,就不像大一那样都认真复习了,因为有时出的题改变很小,甚至原题目直接出出来,改都不改,所以只要弄到前两届的试卷把上面的题目都做会,那就能过了。至于一些概念性的东西,有的就开始做小抄。我想自己不能这样,不然太对不起父母,于是依然认真复习,终于获得了“十大学习之星”和“校优秀学生干部”,并获得了校一等奖学金。
进入大三,课程主要是专业课了,平时照样还是去上课,但基本上是想学的就来上课,不想学的有的就放弃了,我知道他们并不是不爱学习,只是对专业不感兴趣,又不知道怎么办而很迷茫所以靠上网来打发时间。看见学风日下,班委也作出过努力,但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很多时候不像小孩子那样容易管,只能劝说,但这样收效甚微。至于考试就基本没什么意义了,不是对所学知识的真正考验,很让人痛心,所以我也不那么看重分数,而是平时到底学了多少。平时上课我最不想看到的就是老师没有激情,对现实感觉很无奈的样子。但我周围还是有很多我值得学习的榜样,学习上他们很努力,动手能力很强,经常拿奖学金,生活中热情洋溢,工作中综合素质很高。
现在,大三结束了,虽说大学还有一年,但实际大四都忙着找工作考研,大学的学习阶段算是结束了,回想这三年所学的仿佛学了很多,仿佛又什么也没学。说起编程能力有时感觉还不如外面的培训机构培训的程序员,虽然“外面的培训机构能培训出程序员但大学却连程序员都培训不出来”这句话有些道理,但我相信优秀的程序员大部分还是要靠大学来培养的,我不能缺乏自信,同时我要知道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承认自己的不足。
回望已逝的三年大学光阴,不禁感慨万千,高中时我知道我还未成年,父母还会保护我,但现在我就知道我长大了,不可能再有谁在你前面为你遮挡那些风雨,自己要做自己心灵疲惫的港湾。风雨中,父母那一双双期望的眼神是我最大的动力!总之,大学生活可以很轻松,也可以很沉重,可以很单调,也可以很丰富,可以很舒畅,也可以很痛心……他就像一坛五味醋,我从中尝出了酸甜苦辣咸甚至更多,并获得了很多感悟,这些所得将作为我人生的宝贵财富,让我以后的道路走得更加坚实有力。
通过这次基础强化训练,我学到了不少编程知识,但我感觉比这些最大的收获事张老师您对我们的教导。您说的话很有道理,比如“天道酬勤”,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自己不付出就想有所获得这是不可能的;还有对于“真”的崇尚,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能保持这份心境是很让人敬佩的。
总之,以上是我对大学生活的一些总结,可能不是很全面,但全是自己的所感所悟,希望对张老师您了解我们有所帮助,谢谢!
大学德育论文 篇8
身边的事,是指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件或故事。这些故事或事件,或许微不足道,或许极其重要,但无论大小,都可以成为引发我们思考和反思的来源。在人们生活的社会中,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以下文章中,我将讲述身边一个小小的故事,借此提醒广大青少年朋友,弘扬道德精神,塑造高尚的品格。
我有一个初中同学,叫做小李,在我看来,他是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优秀,体育运动也很出色。但是,对我而言,他最值得学习的是他的道德品质。在我们的班级里,有一个成绩较差的同学,那个同学往往缺乏自信和勇气。但是有一次,当我们正在上课时,老师正好开了心理辅导。很多同学只是敷衍了事,听完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但是,小李却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位同学的心理状态,并且在课后主动地与那同学交流了心得,鼓励他勇敢面对困难。
道德教育是培养人格素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小李本着为别人着想的态度,关注到这个同学的困境。而且,他没有简单地给予别人简单的帮助,而是真诚地与他进行沟通,倾听他的心声。正是因为小李的关心,那个同学从此走向了阳光和自信的生活,赢得了同学间和老师间的赞誉。
有时,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总是疏忽对别人的关心。但是,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了解别人的困难,倾听别人的心声,都是增进人际关系的有效方法。我们需要理解和接纳身边的每一个人,无论他们处于什么性别、年龄或经济水平,无论他们有多么独特或有怪癖,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和欣赏。
道德教育可以从我们身边小小的事情里学到。尽管小李并没有对这位同学进行过多的帮助,但他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却给予了那个同学极大的鼓励。这也说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简单的问候,微小的关心,都可以对别人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且塑造我们自己的道德品质。
在我看来,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高尚的品格,严格要求自己,尊重别人,关注别人,帮助别人。要想成为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必须具备这些品格特征,才能真正地成为自己的角色。我希望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像小李一样,关注别人的困境,严格要求自己,塑造高尚的品格,并且给予导师和学生以示范。让我们一起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并致力于推进道德教育的进步。
上一篇:我爱家乡征文【精选12篇】
下一篇:抗冰除雪保畅通简报【通用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