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范例【最新4篇】
【导言】此例“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范例【最新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第一篇】
一、激发兴趣是关键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各种能力的发展,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激发与引导。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易于唤起学生的注意,把形、情、境、理等熔于一炉,起着提示形象,陶冶感情,渲染气氛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引起学生心理和情绪上的共鸣,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若见其人”、“如闻其声”等亲身感受,来进入特定的氛围,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波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我们要常常就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反复的探索和努力。对于探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着较为特殊的现实意义,也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涉及到专业知识能否更全面的掌握。所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措施。
二、课堂讨论要做到有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确,高质量的课堂讨论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凸现学生能力、彰显学生个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使语文课堂的讨论更加有效?
1.讨论以独立学习为首要条件
任何课堂讨论都是以学生自主、独立学习为首要条件。学生只有自己先有了想法,才能有和小组成员交流和讨论的源泉。学生没有经过思考、体会和感悟,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见解和观点来讨论的结果是:课堂讨论出现要么冷场,要么东拉西扯,形同虚设,出现空热闹、假正经的现象。
因此,课前预习显得尤为重要,它使学生获得了讨论的资格。疑难要解决,心得要倾吐,必然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去讨论、去交流,从而形成讨论的内驱力。
2.确定好讨论的形式和问题
高效课堂要有别于表面热闹但学无所得、流于形式的课堂组织,这主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发掘出有价值的讨论主题,以及教师有没有成功的课堂语言来发问、调动与组织。确定讨论问题时要注意几个问题:①紧扣课文内容,体现教学重难点;②问题的难度要适度,与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相适应,难度过大,讨论也就无法深入,失去了讨论的意义;③问题的设置,由浅入深,便于引导学生挖掘文章主旨,形成观点,体会情感。
教师的议题要设计好,如果讨论的问题只是单独一个问题的时候,学生的思想考虑往往是一个点,或者比较容易确切的答案,学生可能没有与别人讨论的兴趣和需要;如果难度太大,学生无从回答问题,也就无法进行与别人讨论。如果当教师在大题目下形成基本问题和相关问题链的时候,问点增多了,学点分细了,问题涉及面广了,学生要同时处理一连串相关的信息,他与别人讨论印证搜寻、斟酌,以整合出相关答案的需求相应增大,这种情况下的讨论,自动化能力的性质就较明显了。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紧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和学生一起与文本对话,与不同的思维碰撞,在对话与碰撞中获取知识,开阔思维,提高能力。
3.讨论离不开教师的协调、指导
课堂讨论是学生合作探究成果的展现,由于学生的知识能力有差异,对问题的认识有深浅,因此在讨论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预设之外的情况,教师就要善于引导、调控,带领学生深入思考,走出误区。曾听过一节课题为《林黛玉进贾府》的公开课,课上,在讨论林黛玉的形象时,谈到她在舅舅家坐在哪里的事,以及回答祖母的问话时立即站起来等相关内容时,一位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这反映了等级森严的封建思想,然后学生立即问:等级森严究竟是好还是坏?关于这个问题,教师的处理方式是语焉不详的解答:“从我们现在看是不好的,从当时来看或许是好的。”这位教师只是想着必须有答案,没有抓住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这个问题的前提就存在缺陷,没能准确地表述问题。等级森严究竟是什么,礼仪性的尊卑有序是不是等级森严。当然这样点评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面要广,思维要敏捷。只有备课时作多方面的分析研究,课上才能应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才能把对学生思想、知识、能力和智力的开发融为一体,才能巧妙点拨,使学生的讨论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语文教学问题要做到有效性
语文教学问题的设置,是课堂上师生对话的主要形式,是思维的碰撞、心灵的交流、情感的交融,是生命的生长过程。它既具有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进行理解感悟的功能,又具有直指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的作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问题的有效设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语文教学问题设计要“趣”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在导入新课时,适当地引入直观材料或轶闻趣事或谜语来设计新颖有趣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兴
奋状态,这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并进一步主动地去探索寻求答案。
2.语文教学问题设计要“悬”
好奇心是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源泉。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认真分析教材,寻找最佳处创设悬念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对所讲内容
产生一种急于追下去的心理,因而注意力倍加集中,求知欲倍加旺盛。
3.语文教学问题设计要“巧”
现代教学的事实表明:语文教师通过提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思维,而且好的提问还可以触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因为问题问得巧妙,学生会受教师问题的激发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在对新问题的发掘和解决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以不断加强。这样,问题教学就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语文教师的教学也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语文教学问题设计要“精”
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第二篇】
评论《带着感情推进助学贷款》,以独特的角度对推进助学贷款的问题加以评论,引起民众和教育部门的关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被评为评论二等奖。这篇评论为其立论――“助学贷款”选择了一种特殊的论证方式:以“情”动人,在动情的基础上晓之以理。用“情”说理是该评论的特点。
让著名人物为评论点题
这篇评论写在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有关助学贷款的报道之后。该评论的作者从系列报道发现,被媒体报道的主角,即那位1961年的豫西贫困学生,就是现在教育部主管大学生助学贷款的副部长张保庆。张保庆此前发表的关于助学贷款使用的批评意见,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他的副部长的身份、他的贫困生的经历,加上他关于助学贷款正当使用的轰动性言论,这些新闻价值的要素都为写这篇评论奠定了写好的基础,作者及时抓住了这个很好的评论切入视角。
如同新闻一样,新闻评论也需要一定的新闻价值要素来支撑。以张保庆作为评论的由头,同时具备了几种吸引人阅读的理由:张保庆这个人物的显著性、张保庆早年贫困生的经历与现在所论话题的贴近性,以及话题本身的重要性。
目前在校大学生的贫困生比例大约在20%,特别困难的占5%,总人数将近300万。助学贷款问题关系到数百万学子命运和国家的未来,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大问题。文章以“带着感情推进助学贷款”为标题,将“感情”二字贯穿全篇,使略显乏味的主题鲜活起来。论述情理兼备,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作者本人也在写作中倾注了自己对贫困学生的感情,因而,笔触的论点显得尤为突出。
新闻价值要素加上动之以情的写作方式,是这篇评论得到好评的基本原因。
清晰的论证结构
这篇评论的立论,以一幕历史情境来启动,于是,贫困家庭、1961年和豫西三个关键词将读者带入“助学贷款”的立论中。张保庆早年的贫困生经历、他的田老师的雪中送炭,以及他对助学贷款意义的深刻认识,使得张保庆总是带着一种感情、一种责任、一种党和政府代表的身份,来力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评论借助张保庆的身体力行,以“带着感情推进助学贷款”作为标题,围绕立论架构了三个论证的方面:助学贷款是什么――为什么进行助学贷款――如何搞好助学贷款。论证层次分明,层层递进。
含情的论证方式
1961年的豫西事例,从历史的角度告诉读者,贫困生问题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已经显现,但是那时没有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性措施,只能依靠像田老师那样的普通乡村教师,以个人的微薄之力向贫困孩子伸出援手。随后,评论将助学贷款的“雪中送炭”作用,提升到社会保障机制的层面来论述,使人们在对比之下能够更为深刻地认识这种制度的重要意义。
然而,评论不是简单地用空话强调这种机制的重要性,而是通过张保庆这个人物、通过新京报组织贫困大学生回家过年的事例,回过头来强调制度的执行依然需要对人的善心和热情,“带着这种感动去有所行动”,从而昭示了一个道理:一双援手、一次资助……都有可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这使文章说理有了生动的论据,事例中的感情真实而质朴,说理融在感情之中,顺理成章。
评论文章的语言是说服力、感染力的体现。这篇评论将“情感”贯穿全文,语言平实,没有华丽的词藻堆砌,但处处体现出真挚而动人的情感。也恰恰因为语言的平凡质朴,使得文章具有了感染力。
评论的首因效应不佳
这篇评论抓住了张保庆这个人物的显著性,启动评论,结构设计本身很好。但是,文章伊始是这样一句话:“一个家徒四壁的贫困家庭中的学生。在1961年的豫西该如何继续他的学业呢?”可能作者对张保庆少年时代的报道十分清楚,但一般的读者,特别是没有看过中国青年报报道的读者,如何能明白这个一下子退回到40多年前的情境呢?文章的第一句话,必须能够让尽可能多的读者明白并且立即进入情境,如果评论的第一句话让相当多的读者莫名其妙,评论的传播效果便会大打折扣。
助学贷款制度的执行者和受惠者,评论可以有侧重,但不能完全忽略受助者这一主体。大学生由于受资助而产生的心理变化和应该如何面对、迎接和处理来自社会的帮助,同样不可小视。
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第三篇】
论文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阅读教学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关注。而把握阅读教学的要领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创设情境,二是设计任务,三是组织讨论,这是学生主体与文本客体高度融合的基本步骤。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的范围是无界可定的,但阅读的过程却大致相同。教师很大一部分责任就是教会学生认真地阅读。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阅读教学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怎样把握阅读教学的要领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
我国古人早就重视情境对人的教育和影响。庄子说:“婴儿生无硕师之而能言,与能言者处也。”孟母三迁、断织教子更是古代情境教学的典型范例。
语文阅读教学要创设情境就必须紧扣教材,使学生“入境”、“入神”、“入化”,把学生带进课文,感知教材,熟悉课文的字、词、句、篇,获得真切的、深刻的印象,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所谓“入境”,指进入课文所展示的境界,与作者的心灵相沟通,与文章的旨意相融洽,运用联想和想象,神游于文章的人事之中,体验、感悟、理解课文;“入神”,指深入课文的堂奥,发现钻石精金,采撷珠宝,领会文章构思巧妙、表现方法恰当、遣词造句的精彩;“入化”,指从课文中提炼出要点,促进学生吸收、消化,逐步转化为能力,得到学习的窍门。为此,创设情境可采用以下方法。
1.运用实物演示情境。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
2.借助图画再现情境。在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并且从图画的色彩明暗中学生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涵养美感。
3.播放音乐渲染情境。音乐,能激荡人的心灵,抚慰人的心灵,对渲染情境,营造气氛,有着独到的作用。对音乐的选择,要以课文内容为基本要求,如果能把音乐语言与文字语言联系起来,教学就真正实现了学生听觉视觉的联动,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4.扮演角色体会情境。可以指导学生带着强烈的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可以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指导学生改编课本剧,或指导学生表演,强化对教材内容的体会。
二、设计任务
教师要根据学情就学生的学习任务设计指导方案,做到读思议练有机结合,重点突出,并随时把握目标,调控阅读进程。很难想象,一堂课没有教师的任务引导,而一味地强调所谓自主研究的语文课究竟会取得什么效果。
问题是任务的主要形式,因此,提问是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语文课堂中学生智慧技能的学习与发展,与问题情境相伴而生,随着问题能力的提高而优化,并以教师的提问水平为基准条件(区培民《语文教师技术行为概论》)。根据奥苏伯尔和鲁宾逊的解决问题模式,语文提问在认知策略手段中的作用为:将学生从已知信息的认识水平提升到似是而非无以应对的认知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在能大致明了题义的情况下,还必须引导学生寻找发现策略即突破的契机,直至解决问题突破成功的过程,便是策略习得的过程,这一过程使个体的智慧技能得到补充和提高。(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此,必须讲究提问的质量。
提问要有策略性,不能满篇问,而要对估计学生易领会的地方发问;不能“满堂问”,而要抓住“课眼”,有的放矢;要有思想性,必须有一定的思维坡度,经过严谨的推理、判断才能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堂内三五秒钟就有多数人‘唰’地举起手来,这是不值得称道的”(赞可夫语);要有序列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循序渐进;要有时机性,起始时如何提问,过程中如何提问,要因时制宜。
质疑是一种特殊的提问。说它特殊,因为它与师问生答的方向正好相反,它是学生就个体所发现、所感觉、所关注的疑难,向教师(或班集体)提出问题。教师在学生质疑活动中是否就是一个被动者了呢?不是的。教师应该主动激发学生的质疑动机和精神,并通过“抛砖”等手段让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诱导学生对从文本、教师诸方面获得的信息进行深入的个性化的思索,提出自己的不解之疑或不同意见。教师要注意甄别学生质疑的价值,并采取合适的方法予以解决,有的由教者直接讲解,有的交给学生探究,有的重锤敲打,有的一带而过。
三、组织讨论。
讨论是以同座或小组为独立单位,学生根据一定的议题进行议论的一种教学对话行为。语文的知识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广泛联系,使语文课堂讨论获得了比其他人文学科更多的话题材料和谈论衍生物;语文的能力训练与学生的言语智慧的直接关系,规定了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行为以“言语”为中心,“通过对言语的操作达到对世界的把握和改造”(李海林《言语教学论》),而“言语”的主要习得方式非“发言”莫属。这就决定了语文课堂讨论的“可操作性”和“必操作性”。
1.组织设计议题。教师除了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已有水平编制议题外,更为重要的是组织来自学生的教学资源,从中筛选出议题。议题可能引发的话题和谈资,议题可能引发的多向度思考和论辩,都是组织设计论题的重要备课点。
2.指导、调控讨论。教师在讨论的展开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件事:一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巡视,督促学生倾听和发言;二要关注话题的扣题和展开情况,通过对一两个讨论单位(同座或小组)的暂留观察,掌握讨论的进度和质量,发现新的讨论素材和教学生长元素;三要适时介入,引导和矫正讨论过程,或补充信息以助讨论深入或转折。
3.作好评价。评价的重点有三:一是对学生讨论结果的评价,着眼点是认知的正确度、深度和创新度;二是对学生策略的评价,重点是学生发言中的言语策略和讨论结果中反映的认知策略;三是对学生讨论行为的评价,侧重于讨论中参与的频度、态度、习惯、方式的评价以及相关能力成长的评价。
组织讨论,要以促进思维、培养悟性、训练能力为出发点,保证实际效果,而不能只把讨论作为课堂点缀,使讨论沦为制造主体学习热烈气氛的工具,沦为公开课教师用来调整自身教学状态和讲课进程的工具。正确的做法是,控制讨论的次数,而给足每一次的讨论的时间。既然给了学生讨论的自由,就应给足他们讨论的时间(视问题难易和学情而定),对于那些真正能发散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含金量”高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十几分钟也是值得的,是无可非议的。慧海禅师云:“得意者越于浮言,悟理者超于文字。”(《五灯会元》)王国维所谓的“无我之境”指的是“不知何为我,何者为物”,与物俱化,物即我,我即物(《人间词语》)。
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第四篇】
回顾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老师教、学生听,对学生而言课堂就如同沉寂的黑夜,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而小组讨论这种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活动方式如同一把利剑划破了这沉寂的黑夜。课堂小组讨论是语文实践的重要形式,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它能有效地激发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问题的兴趣,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习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这样的教学形式既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也符合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但是当下的课堂小组讨论由于教师在具体的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导致这种学习方式应有的教学效果没有最大地发挥出来。其中不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是一个最突出的问题。
正确的做法是在讨论的问题提出之后,教师先要求学生独立静心思考几分钟,当每个学生有了自己的认识之后,再组织小组交流讨论。这样学生更便于进行充分的交流探讨,既保证了讨论的实效,也更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
在小组讨论中为什么要强调让先学生独立思考,是因为随着《新课标》的推行,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的现象大为减少,学生在课堂上充当“知识容器”的“满堂静”现象是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当下的课堂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变成“浅”思考,满堂“动”了。课堂上气氛热烈活跃,煞是热闹。主要表现在:课堂活动过于频繁、课件充斥课堂、教师主导意识太强、问题设计过多、讨论流于形式等等。严重剥夺了学生静心学习语文,沉思默想、咀嚼感悟的时间,取而代之的是对文本的草率处理,漫无目的地拓展阅读,匆匆忙忙的读写结合,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深度不够,效率低下。因为缺少思考一堂课上完,文本的“天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学生成了课堂的匆匆过客,不能走进文本、体验情感,也就没有焠冶提升。也就难以形成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语文不能靠浮浅的活跃让学生习惯肤浅,而是要凭借思维与精神的历险使学生走向博大。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我们应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差异和他们独特体验。“非宁静难以致远”,主动积极的思维,往往是在静态下进行。语文教学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充分调动他们已有的感知经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让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用心去体味、领悟作品中的的情感,获得了感知和判断生活的能力,接受语文的滋养,提升语文的素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独立静思永远是语文课堂一道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