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历史论文通用4篇
【导言】此例“初中学生历史论文通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初中学生历史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兴趣;能力;巧用
一直以来,人们对历史学科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就是死记硬背,把知识点背下来就行了,学生认为中考开卷考试,也不重视。那么,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如何巧用教材――打造高效历史课堂?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善用导入,激发学生求知欲
一段段精辟的课前引言,撞击着学生的心灵,激发着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和兴趣。如在上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的时候,我就问学生“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而且是唯一一位女皇帝,你们知道她是谁吗?”有的学生说是武则天,有的说是慈禧太后。等同学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我才开始讲新课。进而,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又增长知识,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二、巧用历史文献资料,增强学生理解运用能力
现在的历史教材中往往穿插着大量的文献资料,有些是重要文献,有些是名人名言和警句,有些是民间谚语,这些是教材立论的依据。恰当运用,既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又能提高学生语言素养,增加对历史的亲近感,还能培养学生运用史料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活用历史地图,提高学生读图识史的能力
人们常说“政史地不分家”,特别是史、地两门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正确的地理空间概念,学得的历史知识是模糊的、不完整的,在历史教学中,适时利用历史地图,架构历史的空间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理解力,也有助于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可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四、妙用辅助材料,拓展学生知识面
新课标人教版历史教材的正文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的主要内容,而课文中大部分的楷体字,则是供同学们自学和阅读的内容。有的是与课文密切相关的物质文明、社会生活、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知识;有的是对历史人物的简介。利用得好,就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动机。
五、利用历史图片,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打开现行初中历史教材,可以看到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历史图片,有珍贵的文物古迹、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的历史事件、精美的艺术作品等,这些插图是历史的真实写照,教学中恰当组织学生赏析,既能形象直观地再现人类社会过去的历史,又能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应用引导,优化讨论
作为教师要应用、引导课堂讨论,使讨论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进行,以教材为依托。因而教师要适时引导讨论,有效监控、管理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行为和反应,不要让学生的讨论偏离讨论主题,课堂讨论要始终围绕实现讨论的目标来进行。
总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课堂,打造高效课堂关键在老师。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师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就让我们抱着吸纳革新的态度,将打造高效课堂的改革真正落到实处吧。
参考文献:
初中学生历史论文范文【第二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程;高效课堂;有效构建措施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205-01
就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来说,不仅是学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科目之一。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构建,不仅是课程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构建,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从历史角度出发,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通常比较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往往就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经过为主要的教学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作为历史之外的旁观者,对历史事件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和体会。一味的跟从教师的教学思路,对相关历史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新课程改革条件下,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点之外,更多强调的是对学生进行历史人文素质的教育,简言之就是"以史明智"。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转变相应的教学理念,从历史的角度对学生加以引导,将历史进行还原,让学生在观察中得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比如就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第三单元活动课"秦始皇功过的辩论",在传统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节省课时,通常会直接为学生进行相关的总结,让学生进行记录即可,但历史课堂的有效构建,就应通过这些活动课程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在展开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将之前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并同时要求学生去查阅相关资料,为自己一方的辩论提供有力的依据。在辩论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发言,但要控制好秩序和时间,让学生在这种较为自由的学习空间中掌握并巩固相关历史知识点,学会站在现在的位置,从历史的角度去审视事件的来龙去脉,得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2.多媒体资源的有效利用,丰富课堂呈现方式
除了上文中讲到的教学理念的转变之外,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构建还离不开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就历史课程本身而言,如果单从课程内容来看,有的历史事件与现在的时代相去甚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不到相应的学习热点,于是历史课程也就成为了学生眼中枯燥的代名词。针对这一现状,历史可侧很难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教师应充分利用相应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较为丰富立体的历史课堂。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在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相应的教材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不同的呈现。比如就八年级历史教材第一单元"鸦片战争"这一章节的教学,教师可以提前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收集相关的资料或视频,开展正式的教学之前,可以播放一遍让学生进行观看。在播放之前,教师应准备2~3道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避免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毫无重点。
与此同时,在初中的历史课堂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就一些较难的历史讨论题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各抒己见,最后进行小组意见的汇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同时从某种程度来说,还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对象。因此,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组织之外,教师还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为初中教育体系的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月红;;"说书"--历史课堂的表达技巧[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9年04期
初中学生历史论文范文【第三篇】
比如在课堂中给学生放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纪录片,学生的情绪就会被调动起来,就会提问:“战争这么残酷,为什么还是会有那么多的人都参与到战争里面,而且是在世界范围内引发的战争?”这些问题的提出就会要求学生去探寻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这样不需要教师专门强调这部分的知识点,学生就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这些问题意识的达到,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因此得到了提升。再比如在学习唐代历史的时候,那是一个自由强盛的朝代,因此教师此时就可以问学生“如果你生活在唐朝,你想成为怎样的人?”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激发了起来,在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就会想着“自己究竟是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要成为这样的人?”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换位思考,不仅使得学生的历史水平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使得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增加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要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使得学生的好奇心培养起来,关键就是要增加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得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缓和,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变为像朋友一样的关系的时候,学生在进行历史学习的时候就没有心理负担,将学习的过程变为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这样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就能够得到凸显,教师在课堂中要做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意识是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和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使得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从而主动积极地去找寻答案。比如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的过程中,就会发现每个王朝的建国君主都具备着过人的才能,但是到了后期整个国家又出现一种更替的局面,学生就会很疑惑,“为什么后人就不能够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最终导致王朝的灭亡?”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的积极思考进行表扬,然后要鼓励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样学生在课下的时候就会去找寻资料,去自主地找寻问题的答案。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使得学生的思维就得到了扩展,思考的范围也不仅仅局限于历史课本的束缚,而是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去考虑问题。
三、倾听学生问题,鼓励学生思考
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倾听学生的问题,即使是学生的问题比较简单,教师也要进行鼓励。中学生的想象力都比较丰富,对事物也总是有着和成人不一样的见解,因此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留下专门的时间去倾听学生的问题,这样学生才会觉得发现问题是很美妙的事情,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因此得到了提升。比如教师让学生进行“秦始皇陵兵马俑”文物图进行欣赏的时候,许多学生就会问教师“兵马俑这么严整宏伟,那说明秦始皇还是有过人之处,那为什么秦朝还是很快就灭亡?”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先对学生的认真思考进行表扬,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是不是正是因为秦始皇关注了兵马俑的建设,从而使得秦始皇要大量消耗人力物力去修建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这是不是和秦始皇的残暴执政有关?秦始皇将整个王朝治理的重心放错了位置,是不是才最终导致了王朝的灭亡?”教师通过问出这样一系列的问题,不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使得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更加的透彻。
四、结语
初中学生历史论文范文【第四篇】
关键词合作性教学 初中 历史
合作性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各个学科中被普遍应用,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可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开展合作性教学提高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合作性学习是初中生以团队的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初中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意识。实践证明,合作性学习可以提高初中的反应速度,培养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为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合作性学习的度,以不断提高合作性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一、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初中历史教师需要立足于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依据初中生的学习需要,不断创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育质量。我国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初中历史课堂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以讲授基本的历史理论为教学主要内容;学生在课堂上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主要学习任务便是死记硬背各种历史知识,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也只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忽视了初中生的心理需求,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被动的知识积累,不利于提高初中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为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进一步改进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初中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
二、合作性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首先,初中历史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历史教育理念,坚持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为合作性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现阶段新课标改革的核心理念在于坚持“以人为本”。为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努力贯彻人性化的历史教学理念,重视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加强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失误,并及时加以纠正和调整,以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目标。
其次,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合作性教学,激发培养初中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初中生的自学能力。在合作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不断提高初中生的历史学习质量。其一,为了吸引初中生积极参与到合作性学习中,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注意转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视频、音频,在课堂上营造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其二,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4―5人一组的方式进行分组,注意成员之间在学习成绩方面的差异性,以便让他们在理论学习和实践练习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一方面可以加强理论教学,帮助初中生进一步理解和记忆历史文化知识,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更加注重同学之间的合作,集体意识随之增强,提高了初中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对于“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这节课,教师可以在讲解结束之后,让学生分组针对“两极格局瓦解的利多还是弊多?”这一问题进行分组辩论,让不同的组选择是肯定的态度还是否定的态度,然后一分为二在课堂上进行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让学生集合整个小组成员的意见,以便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辩论中去,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感受到学习的成功感,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
最后,初中历史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素材,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或者辩论,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开阔学生思维。比如,教师在进行“中国古明”这节课的教学时,可以给每个小组都布置课外作业,并要求他们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寻求各种途径搜集与古明有关的素材,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不理解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这样,通过合作性教学,不仅培养了初中生的合作意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且加深了他们对所学历史内容的理解,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合作性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转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手法,在提高初中生历史学习质量的同时,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袁海军,周桂花。初中历史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探析[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8(04).
上一篇:高级职称的论文【参考4篇】
下一篇: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实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