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美(优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和谐美(优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和谐美范文【第一篇】

和谐拥有七彩的阳光,一个社会,永远被这样灿烂的阳光照耀着,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谁也不愿意让战争爆发,让温馨的生活充满恐怖的气息,让悲伤和痛苦围绕着我们。

其实生活中,和谐处处充满着,但却没有多少人去赞美,去发扬着美好的一举一动。

和谐不是停滞,也不是凝固的,而是一种积极的前进的状态。在一个地方,今天和谐了,明天又会被新的矛盾所打破;我们又要做新的努力去争取达到新的更高的和谐。

和谐之美绝不容忍名利所缚,只有淡泊名利才可以称为和谐之美。在和谐的空间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个卖烧饼的老爷爷。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家门前突然多了个卖烧饼的老爷爷。他总是在我呼呼大睡的时候,用沙哑的嗓门喊道:“卖烧饼了!”把睡梦中的我给吵醒了,因此,我非常讨厌这位老爷爷。

有一天,凭着我的好奇心,我决定下楼去看看那位老爷爷到底是何方神圣。于是,第二天一早,我早早的起了床,吃完早饭,等老爷爷的叫卖声一想起,就立刻拿了几元钱,换上鞋子,蹭蹭蹭跑下楼去。一看,呵!人里里外了好大一圈,看来生意非同一般的火啊!这更激发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费了好大劲儿才挤进去,看到了这位老爷爷。我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他其貌不扬,黝黑黝黑的皮肤,脸上布满了皱纹,一双干瘪的手一直在不停地劳动着。表面很和善。

和谐美【第二篇】

关键词构建、音乐课堂、和谐美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养成习惯、以及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愉快式教学”有机地融入到课堂中,注重潜移默化地把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相结合,突出师生共同感受、体验、表现、创造、评价音乐的载体作用,注重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利用音乐艺术所具有的特殊的和谐美来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人格。

“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社会需要和谐、家庭需要和谐,音乐课的艺术教育同样需要和谐。一首乐曲的优美取决于它音色、音调、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和谐与统一。那么,一堂成功、优秀的音乐课也离不开多方面的和谐。

一、把握教学,注重音乐课堂上视觉和谐的环境美

人们常说:环境育人。环境美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美的环境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不仅精神上感到愉快,思想上也处于健康、积极向上的状态。因此,创建优美、整洁的音乐教学环境对陶冶学生美的情操有着重要的意义。

1.整洁的卫生是优质教学的前提

在音乐课教学中,许多老师往往会忽略教室里的卫生,孰不知,教室里整洁的卫生却是优质教学的前提。试想,一个废纸、杂物满课堂的教室,学生会静下心来聆听美妙的音乐和放声歌唱吗?长期的教育教学经历,笔者发现一条规律:教室的整洁度与课堂纪律的好坏几乎成正比。学生坐在干净的教室里,上课的注意力也会增强,课堂的纪律自然而然也就会大大提高。常年的音乐教学中,我发现整洁的教室环境有助于稳定学生的情绪,它可以保证课堂音乐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精心布置,实现环境美和音乐美共鸣

教师可以根据季节的不同,在教室里放置一些花卉和盆景,使学生身处美的环境,感受到美的存在。还可以在教室里布置一些音乐家的肖像图片、名人名言和乐器图片介绍,以音乐家的故事感染人,以音乐家的名言激励人,以此来营造学习的氛围。比如:我在教授《京剧大师梅兰芳》一课时,在墙壁的四周布置了一些通过学生制作和购买的各式京剧脸谱,通过梅兰芳先生的名言——“我是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为导入,让学生置身于特殊美的环境中,以艺术家高尚的艺德感染学生,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更快地进入学习意境,从而实现在优美环境中,把握和拓展音乐美的内涵。

二、注重情感,创设音乐课堂听觉和谐的声音美

音乐是情感的极佳载体,借声传情是音乐艺术的特殊手段。音乐作为一种审美形式,其重要的特质就是情感审美。情感的抒发、交流、激发,始终蕴含在音乐的审美活动中。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随着音乐的发展产生共鸣与起伏,并从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心灵的陶冶也正是在多次这样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的。

高中的音乐课堂基本上分为以音乐欣赏为主和以歌唱为辅的两大教学板块,在音乐欣赏过程中,音响感知是整个音乐欣赏的重要环节。音乐欣赏中一切感情体验与形象联想都要以音响感知为基础。当我们聆听一首乐曲的时候,不仅受到音乐要素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播放媒体音效的影响。音乐太响,学生听了会感到烦躁,音乐太轻,学生听起来会感到费力,造成一定的听力障碍,影响学生欣赏音乐的注意力。现在的媒体一般都有音响设置,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尽量把音响功能设置为环绕立体声。在播放音乐时,教师一定要把握好音量的控制和功能的设定,为学生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听觉环境。

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教师在歌唱教学中,应注意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教会学生使用科学的方法歌唱,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古人云:“唱曲之法,不但声之宜讲,而得曲之情为尤重。”人们唱歌,就是为了抒发情感,作为群众性和校园文化中的实践活动,教师还应积极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用和谐统一的歌声来表现美和创造美。

比如拿到一首歌曲,教师首先要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总体情绪,然后分析这首歌曲各个段落之间情绪有什么变化,它的高潮部分在哪里,哪些段落或句子之间形成对比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歌曲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到心中有数。设计采用不同的音色、音量、力度、速度、吐字、气息等方法来表现它。使我们演唱的歌曲有高潮、有铺垫、有对比、有层次,最终达到歌声和情感的和谐统一。

三、尊重对方,培养音乐课堂中师生和谐关系的心理美

教育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构成的双边活动的过程,必然形成并依赖于一定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和谐一致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心理学家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师生配合默契、心理相容了,教学效果也就提高了。

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尊重”,“尊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的润滑剂。我们提倡尊重学生,具体说,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爱好、尊重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创造、尊重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幼稚、尊重学生音乐能力上的客观差异。

教学中,需要教师创设一种开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动”。首先,教师必须放宽自己的心态、要放下架子,弱化指导者的身份,真正融入到学生当中去,以民主的态度,用自己的热情激励带动学生,让他们真正自由的驰骋于音乐中。其次,不同的学生由于他们的生活经历不同,他们对音乐的理解、感受就会不同,加上音乐本身是非语言信息,没有整齐划一的标准答案,它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和宽泛性,在课堂上教师不要轻易否认学生的看法,要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对学生流露出期待、信任的态度,师生形成默契。教师用一个鼓励的眼神和表情,或说一句赞扬的话,学生就会以更高的热情去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对音乐的体验也会随之丰富和深刻起来。此外,音乐教师还可以利用平时的课外活动、学校内的文艺演出、兴趣小组活动等和学生形成互动,改善和培养师生的和谐关系。

因此,用和谐的方法培养学生,培养和谐发展的学生,培养善于和别人和谐相处的学生,是现代音乐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

四、交流互动,构建音乐课堂上主客体协调的和谐美

音乐是“动”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他们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当中,一同分享掌握知识的无穷乐趣。

1.教师的“动”

教师不仅是活动的操作者,指导者,更重要的是活动的参与者,是学生的合作伙伴。由于教师的音乐技能比较全面,或某一方面比较强,音乐教学时教师可在简介作品后先由自己范奏或范唱,然后带动全班同学进行合作性的学习。这种面对面的教法能激起学生的审美兴趣、审美想象和审美情感上的共鸣,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2.学生的“动”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因此,音乐教学中要积极提倡学生参与教学的方式。调动学生的“耳”、“眼”、“脑”、“手”、“嘴”来参与教学。

用美妙的音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受音乐的韵律美;用直观、形象的教学工具,达到视听相结合、相统一,感染学生并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发挥其主体作用;训练学生对所听音乐,有所感悟并产生审美判别,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把唱游活动、律动、舞蹈、乐器演奏引入音乐课堂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表演、表现等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所谓“动嘴”即以开发学生想象力和智力为主,达到唱、听结合,以此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和谐美范文【第三篇】

关键词和谐和治和顺和美学校文化品味

真正的教育必须根植于广阔的社会生活,必须立足于时展的背景。“四和”理念即和谐文化,是以正文化为主体的、健康而又多样的文化整合。和治是以和谐为基础达到和而不同。和顺文化体系以“做事求和,以和求顺”为精髓,以“人和、利和、物和、心和”为主要内容。“和美”就是把和谐而美、美而和谐的教育思想,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优化育人环境,造就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四和”教育的基本使命就是围绕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这三者关系,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氛围中让学生快乐成长。力求学校师生与自然社会的联系是浑然天成和谐和美的;师生与社会各界和家长的相互回应是和谐和美的;学校领导与全体教职员工的关系是和谐和美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是充满情趣和谐和美的。

2006年4月《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明确指出,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由此可见打造学校文化品味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师生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建设的需要。

我们认为可以将“四和”校园文化建设与国家构建和谐社会与教育部提出的课程改革等时代要求相结合,实践和研究出一种符合和谐社会标准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四和校园文化”。为了进一步挖掘“四和”教育理念的内涵,使“四和”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让“四和”教育理念落实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品质,我们提出了“四和理念下的学校文化建设”这一理念。我们通过深入思考、总结、酝酿、提炼学校文化品味,从而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一般来说,学校文化包含了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

一、“和谐”是学校的精神文化

如何尽快形成学校的团队精神,这是学校能不能发展的关键所在。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极力推崇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了“学校管理以教师为本,教育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确认学校管理的目标是“发展人、完善人、塑造人”,坚持运用“规范管理为重点,人际和谐为关键,以人为本为核心,平安校园为基础”的机制实施学校管理,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发挥工会组织的职能,积极营造宽松和谐、愉快合作、奋发向上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做到班子有志气、队伍有士气、工作有生气、集体有正气。建立一种使每一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机制,营造一种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充分发挥作用而充满成就感、幸福感的氛围。

我们深感人格魅力与党性对于学校的重要性,努力实践“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向管理要质量”, 努力积淀管理理论。经常勉励自己:登高望远,先学先行,学无止境。要全面、系统地学习学校管理理论,平时,经常阅读教学理论和教育管理方面的书籍,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待人处事突出“真诚”二字,遇喜不亢,临危不惧,处变不惊,中和为贵。任何时候都顺事理,该理智的时候理智,该动情的时候动情。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在管理中。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时时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努力为教师营造了和谐的内在环境,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对教师真心呵护、诚心关怀、耐心扶助、细心体察,做到思想工作倾注情,物质激励富于情,精神鼓励满含情,困难慰问表真情。

二、“和治”是学校的制度文化

学校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因为管理的核心是人,主体是教职工,所以在学校管理的链条网络中,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思想,遵循人效原理,结合学校实际,始终坚持以发挥师生效能为手段,以塑造新人为目的,拓展学校工作新局面。

现在,农村学校随着生源的减少,普遍出现了教师富余现象。为进一步强化学校的管理职能,有效缓解学校逐步出现的人事超编现象和教职工专业结构失衡问题,我们通过教代会推进并完善教职工绩效工资制,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学校教学工作和服务工作的优化组合。实践证明,教职工绩效工资制不仅是形势所趋,更是学校科学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教师管理的目的,不仅仅是完成某项任务,更重要的是培养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而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一定会推进学校工作的前进。在教职工绩效工资制下,我们需要有这种自我效能感强的教师为学校服务。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来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一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二是培养教师积极的工作情感、意志和态度。为此,我们推行了《学校绩效考核办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重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每学年下发《教师素质发展手册》,以此为平台,建立教师档案,促进教师的不断发展,从而促进教师整体效能的发挥。

现在,学校上下同心,干群一体,实现了“和治”的局面。

三、“和顺”是学校的行为文化

学校要生存就要发展,要发展就要竞争,竞争要靠实力,实力是干出来的。用文化管理学校,就要致力于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的本质,不是口号,不是建筑,不是制度,而是“心理契约”,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的心理契约。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努力推动学校向前发展。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走入课堂,倾听师生的声音和需求;带着“眼睛”进课堂,观察教学中的种种现象;带着“头脑”进课堂,思考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只有善于倾听、善于调研、善于思考、善于分析,才能获得真实的教学信息,才能作出科学实效的教学决策。只有这样,才真正拥有教学领导力。

“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摇篮,也是校长必须关注的焦点。”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应该以课堂教学为原点,在变革“课堂”的同时,变革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促进师生的协同发展。我们深知:“课堂生活是校长履行使命和推动学校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是校长个体成功与师生群体进步相协调的最佳生长点,也是提高办学品位、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经脉所在。”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带领教师深入课堂、研究课堂,走出了一条“减负提质”的内涵发展之路。联系政教处,努力锻造“红、蓝、绿”三位一体德育教育模式(“红色”德育、“蓝色”德育、“绿色”德育),引导全体学生塑造多姿多彩的人生;扎实开展“富脑工程”,引领教师全面提升德育教育水平;沉心采取“全位教育”, 为每位学生健康成长提速。

面对我校所处城郊结合部的地理位置,导致部分生源的流失,我们立足本地,从源头抓起,开展教师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来稳住生源、吸引生源。每学期都对学科进行质量监测,召开学科教师专题研讨会,与大家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平时与教务处一起,加强教学的常规管理、质量调研的力度,分析教学现状,指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想办法挤出资金作为教师教学奖励和学生奖学金,给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提供经费保障。这样,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和美”是学校物质文化

以校训校歌为切入点,不断加强学校内部环境建设,构建学校精神文化。我们争取机会,筹措资金,建起了校园宣传长廊,学生的绘画作品装裱后,挂在教学楼每间教室的墙壁上。在学校精神文化环境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注重环境建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热爱集体、关心他人、责任感和自律精神在成长,师生的主体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也能够逐渐发展起来。学校一草一木的设置,一花一景的搭配,都使整个校园体现着浓厚的人文氛围,美好的环境不仅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更能于无声处发挥其规范学生言行,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让优美的环境成为育人的无声老师。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研究制定了学校外部环境的绿化美化方案,从功能和美化两方面入手,以较少的花费达到较好的效果,基本原则是适用、经济、美观。去年下半年,我们在校园种植了一大批桂花树,这样一来,校园内的花木做到了花期交错衔接,色彩搭配合理,高低错落有致;乔木、灌木、草坪有机结合,构成了学校绿化美化建设的三个梯度,使整个校园的环境繁简有序、错落有致,一年四季都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整个校园掩映于花团锦簇、树木丛生之中,环境文化浸润感染人。

我们学校自建校以来,通过深化素质教育,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为开发学生的禀赋潜能和思想智慧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一直以来,我们把“爱与责任”镌刻在自己的人生词典中,坚持把“四和”的文化管理模式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让爱的阳光洒满校园每个角落,岁月轮回,时代变迁,多年的追寻与积淀逐渐使学校彰显出属于我们自身特色的学校文化。一位称职的校长,不是仅仅靠制度去管理人,约束人,而是要以文化去熏染人,成就人。

在“四和”理念的指引下,构建“和谐”的精神文化,创建“和治”的制度文化,打造“和顺”的行为文化,营造“和美”的物质文化,拓展师生多元发展的时间与空间,优化育人环境,陶冶情操,孕育优质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人文校园、温馨家园、幸福心园、品牌名校。同时,建构具有深远内涵的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行为文化、校园环境文化,以打造学校文化品味为契机,以民主思想管理学校,以文化增强学校竞争实力,提升学校文化层次,使学校成为一个和谐、和治、和顺、和美的集体,是现代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赵中建主编。 学校文化[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 谢翌,马云鹏。 重建学校文化:优质学校建构的主要任务 [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 (01)

和谐美【第四篇】

1高中物理学中所蕴含的美

高中物理学中的和谐美

物理理论揭示出了自然界物质的运动、转化、存在以及构成等规律整体上的一个和谐性,基于和谐性所产生的美感就叫做物理学和谐美,比如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规律就揭示出了行星运动的轨道为椭圆,圆被人们认为是最和谐与最美的,而相对于圆,椭圆自身所具备的奇异性更加具有美感。

高中物理学中的简洁美

爱因斯坦曾认为物理自身的美就在于其简单。物理学中的简洁美表现为:从公式出发,利用相关的逻辑理论来概述尽可能多的相关真理与经验事实。比如,麦克斯韦方程组就将电磁场复杂的规律进行了统一的归纳,将其变得更为简洁,更加便于人们对其的认识。同时物理学的思维方式以及研究方式也在不同程度上显示出了物理学的简洁美,比如在物理学研究中经常可见的电荷、质点和刚体等理想化模型,其思维方式为基于多维具体形象,将一些主要且本质的因素抓住,舍弃非本质的次要因素,由此简化物理问题。

高中物理学中的统一美

除了上述这些美以外,在物理学中还体现了一个重要的美感,即多样统一美,比如狄拉克相对论量子学就是将塞曼效应、康普顿散射、电子磁矩和电子自旋等相关公式统一起来;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则是将引力理论和经典力学统一起来,并指明了物理学现展的趋势就是统一。

2美育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不仅可为研究物理学以及其自身的发展指明方向,同时还便于物理教学目标的实现,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便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物理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构成、运动以及其物质之间互相作用的学科,很多的物理概念与物理模型是基于抽象思维方式所建立的,这对于学生理解知识内容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但是若从物理理论的和谐、对称、统一和简洁等形式美来进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认识,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慢慢地将物理知识学习看成为是对美的追求以及享受。第二,推动学生智力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同时便于学生智能的开发,陶冶其心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高中物理教学实施美育教育的相关措施

充分挖掘物理学所存在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纵观物理学科发展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物理学家在研究和探索物理学规律的过程中,一方面体现了其对科学知识的不懈追求,另外一方面也体现了这些物理学家的一种精神美德。比如,托勒密和哥白尼的地心说,正是因为这两位物理学家有着执著追求美的精神,在当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哥白尼研究分析地心说近三十多年,从未放弃过,最终构建了日心说这一概念,推动了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其次,自然界自身就是统一和谐的,而物理学家们所提出的这些系统的思想所呈现出来的和谐美和统一美,加深了人们对于物理学美的认识。比如在麦克斯韦和法拉第理论中就蕴含了电和磁的统一,在广义相对论中蕴含了物质、引力与空间之间的统一,这些理论知识均会让我们感受到物理学的和谐美以及统一美。此外,无论是从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至开普勒第二定律所体现出来的角动量守恒,还是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均满足守恒的形式美感以及审美标准。从物质外界自然属性来进行分析,物理学的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物理学中的“色”,比如在光的干涉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均匀分布彩色条纹;在光衍射实验过程中,在其中间宽以及两边窄的位置出现的彩色条纹。第二,“形”,物理学中的形体主要是由点线面所构成的,其中被人们称为最美线条的是“蛇行线”,如简谐振动图像中的正弦图像就是蛇行线的一个最好表现。第三,“声”,在物理现象中,“闻其声不见其人”这一句话就形象地说明了光波和声波在传播时候的奇异性,即由于声波的波长比较长,容易出现衍射现象,而光波的波长比较短,不容易产生衍射现象。

掌握教材中物理学史自身的延展性,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在高中物理教材中,蕴含着很多丰富的物理学史内容,而其真正的价值以及其功能不仅仅局限在于这些内容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教材中这些物理学史实进行充分地挖掘,在教学课堂中巧妙地应用这些内容,这样不仅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其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便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比如在学习开普勒行星三大运动规律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对开普勒生平事迹的介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体会到开普勒持之以恒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让其受到心灵震撼以及精神的感召。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引导学生对其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引领学生体验人格美与科学美。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利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入美育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很多的物理现象用肉眼是难以观察到的,若只是依靠教师的语言来进行描述,很难使学生对其有一个正确的理解,难以在学生的心中引起共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很多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模拟,创设一个良好的审美情境,经过现代化音响画面之间动态的结合,为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创设一个逼真的学习环境,从感性到理性,再从理性到感性来进行其物理教学,以此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促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心理活动一直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对于刺激学生的感情色彩具有很显著的作用。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类比法教学,将物理学中有关联的理论知识进行比较,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与体验这二者之间的差异、相同点。比如在学习库仑定律理论的时候,教师可将库仑定律公式和万有引力定律公式进行类比,通过这些相关知识的类比,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4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首先要认识物理学自身所存在的美,将美育教育中的相关理论应用到教学中去,使其物理教学充满艺术,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学习物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自身的思想感情,陶冶其高尚情操。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其物理教学的质量,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李冬俊工作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第二中学

第2篇

1物理学中蕴含的美

美的本质是合乎规律性与合乎目的性的统一.物理学中蕴含美的本质,本质要通过形式来反映,物理学中蕴含的形式美包括:对称美、简洁美、和谐美和多样统一美.

1.1对称美

由于物理学揭示了自然界的存在、构成、运动及其转化等规律的对称性而产生的美感,称为物理学的对称美.主要表现为时空对称、数学对称和抽象对称.例如:杠杆的平衡、平面镜的成像、电荷的正负、磁场的两极属于空间对称,周期、频率表示时间对称,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同时具备时间和空间对称;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表达式具备数学对称;平衡态的气体分子热运动在三维空间各个自由度上几率相等体现了物理内容的抽象对称美.

1.2简洁美

由于物理学揭示了自然界的存在、构成、运动及其转化等规律的简单性而产生的美感,称为物理学的简洁美.主要表现为物理学理论的简洁美和物理方法的简洁美.例如:牛顿定律F=ma揭示了宏观低速条件下动力学的基本规律,体现了物理学理论整体的简洁美;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体现了物理概念的简洁美;物理学中的理想化的方法体现了物理方法的简洁之美.

1.3和谐美

物理学的和谐美,主要是指物理理论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的存在、构成、运动及转化等规律整体上和谐性而产生的美感.主要表现为自洽和谐美、对应和谐美、互补和谐美.例如:物理学各分支理论、概念、规律互不矛盾体现了自洽和谐美;相对论理论中,速度v与光速可以比较时必须用相对论原理、而vc时相对论则还原为牛顿力学就体现了对应和谐美;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体现了互补和谐美.

1.4多样统一美

由于物理学揭示了自然界的存在、构成、运动及其转化等规律的多样统一性而产生的美感,称为物理学的多样统一美.例如: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是各种各样的,牛顿力学却把地上的和天体的运动规律统一起来;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把引力、时间、空间、物质统一起来,都体现了多样统一的美感.

2物理美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学中蕴涵着丰富的美,物理美在物理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引领学生体会物理美推动物理学的发展

物理美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纵观物理学的发展史,物理科学家在探索物质世界奥秘的同时,都基于对美的狂热追求,使他们在科学探索中运用美学思维做出了许多发明和发现.如伽利略从物理规律具有简洁美出发探究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爱因斯坦坚信物理规律具有多样统一美创立了相对论;法拉第坚持电磁现象具有对称性这一科学美的原理,经历了多年的努力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2.2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美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个审美创造过程,美育的功能和作用广泛,只有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把理性寓于情感中,把概念寓于形象中,才能把课讲得生动、活泼、有趣,使枯燥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把知识学习寓于美的享受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理解深刻,记忆牢固,求美导真.

2.3促进学生掌握美学思维方法

物理美可以促进学生掌握美学思维方法.在向学生展示美学思维方法的同时,可以使学生学会利用美学思维方法来分析和处理问题,掌握美学思维方法,从而学会创造美.例如,物理美促进学生掌握臻美法,既能使学生明确物理学发展方向,又能学会应用臻美法欣赏物理美、创造美.

3高中物理教学中美育教育的实施策略

实施美育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想像和认识物理科学之美,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将对美的认识,转化为追求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自觉行动.高中物理教学中美育教育的策略有:

3.1引导学生发现物理科学美

物理学不仅具有具体的形象美,还具有高度抽象美,如物理学中的理想模型(质点、点电荷)是抓住了物质的本质特征而建立兼备形象美和抽象美的物理概念.在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展示物理知识的美学特征,激发学生爱美的天性,应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科学之美是揭示自然界真谛的道理,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和欣赏物理的形象美,如雨过天晴的彩虹,五彩的肥皂泡等,使他们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激发他们去探索自然科学奥秘.

3.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纵观物理学科的发展历程,物理学家探索物理科学之美的动力源首先是物理科学美带来的震撼人心的愉悦,而愉悦的强弱与审美能力正相关.物理科学之美需要靠美的学生心智去体验,教师在展示物理科学美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在教学中,一方面要不断地向学生揭示蕴涵在物理知识中的科学美的属性,使学生接受科学美的熏陶,不断的积累审美素材.另一方面,只有让每一个学生作为参与者、创作者,引导学生像科学家的探索一样去学习,去探究蕴藏在美的深处的本质的东西,使他们享受到物理美的意识和审美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3展示美学思维方法

美学思维方法是非常规、创造性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把对美的追求放在思维的首位,对不完美的对象、规律进行加工、修改以至重构.物理学家在追求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的把不完美变为完美,积累了许多美学思维方法,有助于完善和促进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像能力、记忆能力和操作能力,尤其对培养学生具有发散性思维的想像能力促进作用更显著.而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艺术的想像力会刺激科学的想像力,这些都是对美的追求的表现,能够产生灵感,推动物理学发展.

3.4引导学生追求创造美

高中物理美育教育的目的为了引导学生追求创造美.创造美是科学和艺术的共同灵魂,美感和科学发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认识物理的形式美、结构美、内容美,另一方面,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揭示科学家的不懈追求、以苦为乐、勇敢探索、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之美,以美感人、以美育人,让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精神,把追求真、善、美作为生命的理想,将对美的认识,转化为对美的追求,去主动追求创造美.

48 6114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