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汇报集聚优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汇报集聚优质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汇报【第一篇】

一、建立报到登记制度。在职党员干部持《在职党员干部到居住地报到单》,及时到所居住地党组织报到。居住在城区区域外的在职党员干部也要到所居住地党组织进行报到,并主动参加居住地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规范报到登记工作,在职党员干部所在单位党组织、居住地党组织都要建立在职党员干部报到登记台账。

二、建立“双联系、双管理”制度。在职党员干部所在单位党组织和居住地党组织建立定期双向联系、日常双向管理工作机制。在职党员干部主动持报到单到居住地党组织报到登记并认领服务岗位后,居住地党组织根据党员的特长和意愿,组织在职党员干部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在职党员干部每季度至少要与居住地党组织联系两次。在职党员干部除接受单位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参加单位党组织的生活外,业余时间还要接受居住地党组织的管理,积极参与居住地党组织分配的工作。

三、建立开展机关党员干部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在职党员干部发挥自身特长,围绕服务与管理,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每名在职党员干部直接联系1户以上居民群众,认领1个以上服务岗位,每半年至少当1天志愿者或参加1次由居住地党组织组织的公益活动,利用业余时间以志愿服务的形式,踊跃参与居住地社区各项建设,努力当好居民群众的政策宣传员、文明示范员、热心服务员、矛盾调解员、民情联络员。

四、建立在职党员居住地表现定期通报反馈制度。居住地党组织定期向在职党员干部所在单位党组织通报反馈其参与活动的情况,一般每季度一次,重要情况随时反馈。每年年末,居住地党组织要根据在职党员干部在居住地的表现,按“好、较好、一般、较差”确定评价等次,并如实填写《在职党员干部居住地表现情况评价卡》,反馈给在职党员干部所在单位党组织。

五、建立目标管理制度。单位党组织在涉及在职党员干部评选先进、提拔任用、民主评议时,主动征询其居住地党组织的意见,将在职党员干部在居住地参加网格党小组活动、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等情况作为衡量在职党员干部现实表现的重要依据之一。

六、建立定期走访制度。每年年底前,在职党员干部所在单位党组织要采取不同形式到其居住地党组织进行走访,查看《在职党员干部居住地活动记录卡》,听取居住地党组织对所属党员干部参与活动的情况介绍。

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汇报【第二篇】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广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实现家、校、社的良性互动,结合我校的实际,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和优势,大力开展“在职党员教师进社区”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在职党员教师与家长、社会的联系,共同教育好未成年人,提高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效果。

一、健全组织,落实制度,形成“在职党员教师进社区”活动体系。

1、成立“在职党员教师进社区”活动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在职党员教师进社区”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工作,指导、确保家访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2、制定“在职党员教师进社区”活动方案。

(1)学校、社区与家庭通过家长座谈会、上门家访、电话等多种形式相互联系。

(2)学校、社区与家庭联系、做到经常化。

(3)学校、社区与家庭联系要有记载。

(4)社区定期来校或在职党员教师上门家访反馈信息,促进未成年人全面进步。

(5)在职党员教师利用与社区联系,经常反映学生在校的学习、思想表现等。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营造浓厚的在职党员教师进社区活动氛围。为了让更多的家长了解、理解与支持在职党员教师进社区活动,营造有利于推进在职党员教师进社区的良好教育氛围,进一步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促进在职党员在职党员教师进社区活动更上一个台阶。要求社区对制定在职党员教师进社区活动方案进行分析、改进,确保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

三、重在实践,贵在渗透,注重进社区的实效性。

1、以机制为依托,形成家、校、社教育网络机制

学校与社区分别成立社区家长学校管理网络,形成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家长学校工作网络,在这样的机制依托中,确保“在职党员教师进社区”活动的顺利开展。

2、因人而异,灵活处理,采用多样化的活动形式

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生理、心理、思想表现等的差异,我们将因人而异,采取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促使学生的不断发展。

四、建立与管理“在职党员教师进社区”活动档案资料。

为了总结经验,弘扬先进,寻找差距,更好地使进社区工作早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正轨化,我们将定期对“在职党员教师进社区”活动进行总结,并认真作好记录,建立起“在职党员教师进社区”方面的档案资料。

今后,学校、社区、在职党员教师要在不断弘扬总结经验、成绩的基础上,着眼于存在的问题,制定灵活多变的措施,争取“在职党员教师进社区”活动向更高层次、更丰富内涵、更有品位的方向发展,为弘扬教育优良传统,提高学生素质,塑造教育良好形象,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程度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汇报【第三篇】

一、是落实责任制。明确小组成员各自的职责,按照管线包片、就近划块、单位包干等原则,将社区“反邪教”工作的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同时,要求领导小组成员互相支持,通力合作,形成合力,确保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进一步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二、是实行例会制。每月坚持召开一次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上级“部门工作精神,专题分析社区“反邪教”工作现状,广泛听取群众反馈的各类信息,认真研究应对方案。每季度对“反邪教”工作进行一次小结,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通过定期议、经常讲、全面看,进一步提高工作的警惕性。

三、是坚持学习制。领导小组每月利用半天时间带头学习“反邪教”有关法律法规及指示精神,掌握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在定期组织居民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每月安排一名领导小组成员深入社区举办一次以“反邪教”为主题的讲座,帮助广大居民群众提高辨析真伪的能力,认识邪教散播的危害性,进一步提高工作的使命感。

四、是落实排查制。本着防患于未然的原则,社区每月定期开展一次“反邪教”排查工作。同时,社区居干利用每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摸的机会,对“法轮功”以及其它邪教或有害气功也进行了排查。通过经常、细致的排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社区“法轮功”以及其它邪教或有害气功的现状,进一步提高了工作的针对性。

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汇报【第四篇】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重要精神,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实现基层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要求,激活“红色细胞”,践行“党员常青”,现制定全街“千名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工作方案如下。

一、参加范围及报到安排

1.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报到安排。区直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含预备党员,下同)报到社区安排详见区委组织部具体安排(附件一)。

2.街道在职党员报到安排。按照“就近就便、注重实效”的原则,街机关、工商所、食药监所、城管执法中队报到社区与机关干部联系社区、“三在”(街道干部岗在社区、重在服务、责在连心)工作挂点社区一致;派出所在职党员报到社区以“万名警察进社区”为原则,以属地就近联系社区为补充(附件一)。

3.教育等行业系统基层站所在职党员报到安排。原则上按照单位属地报到,由教育、卫生、城管、司法、国税、地税、工商、食药监、法院等职能部门与街道社区对接协调。

二、开展服务活动

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采取“规定动作(一结对双认领)+自选动作”的形式。街道社区党组织也可结合在职党员个人特长和社区需要,创新一些简便、易行、务实的活动载体,为在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1.开展结对帮扶。各社区党组织对辖区生活困难家庭进行调查摸底,根据生活困难家庭数量和进社区党员数量进行合理安排,采取一名或多名在职党员结对联系1户居民的形式开展结对帮扶。在职党员要当好政策宣传员,重点宣传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提供政策咨询,解答联系户提出的问题;当好意见收集员,深入群众,收集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疾苦;当好矛盾调解员,引导联系户理性反映诉求、依法解决问题;当好困难帮扶员,力所能及地为联系户献爱心、解难题。在职党员认真填写《在职党员联系居民群众问题收集表》(附件六),党员个人能够解决的问题马上解决,党员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报街工委汇总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解决,对暂不具备条件解决的向居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2.认领服务岗位。在职党员主动到社区认领服务岗位,利用业余时间到社区参加服务,积极参加社区政策宣传、平安建设、困难帮扶、文化活动、文明城市建设等活动。派出所可结合民警接访日制度,宣传治安防范知识;城管执法中队可重点开展社区环境美化、城市管理政策宣传。

3.认领“微心愿”。在职党员主动到社区认领居民群众的“微心愿”,以生活困难党员群众、空巢老人、残障人士、留守儿童、下岗工人、外来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等群体为重点,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小困难”、“小问题”,实现“小心愿”、“小梦想”。

4.开展其他自选活动。围绕社区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和群众集中反映的突出问题,开展一个以上进社区服务“自选动作”。有针对性地结合实施“红色引擎工程”,参与民俗节庆、道德论坛、文明城市建设,以及关心青少年、关爱空巢老人等活动,集中组织开展“服务月”、“服务日”活动,为在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三、明确职责任务

1.单位党组织的职责任务。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是全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单位党组织要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党员集中报到,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解决居民群众困难。

2.在职党员的职责任务。在职党员要结合自身实际,重点做好:(1)到对口社区开展进社区活动,开展走访慰问,参与社区建设。(2)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安排和监督管理。(3)根据实际情况,结对联系1户居民,每年深入联系户不少于2次,当好政策宣传员、意见收集员、矛盾调解员和困难帮扶员,为联系户解决具体困难。(4)街道党员干部认真履行驻点职责,每周至少有一半时间在社区工作,主动发现问题,帮助解决问题,直接服务群众。

3.社区党组织的职责任务。社区党组织要积极为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活动、发挥作用提供便利。重点做好:(1)采取入户走访、张贴公告、发布网络信息等方式,按照“一事一提、具体实在、能够解决”的原则,收集、梳理和汇总居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体的“小梦想”、“小心愿”,建立“微心愿”超市,并通过“心愿墙”等平台定期发布。(2)接收在职党员并安排进社区项目,安排在职党员结对帮扶生活困难家庭,做好衔接、登记工作。(3)对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如实记载、跟踪管理,并定期反馈至所在单位党组织。

四、明确步骤要求

街道社区认真做好在职党员进社区的接收工作,组织开展各类服务活动。

1.思想动员。街机关及驻街各站队所要结合四月份“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以“为什么进社区,进社区干什么,到社区怎么做”为主题进行动员,宣传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群众的重要意义,引导广大党员“真联系、深联系、常联系”社区群众,在基层一线增强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

2.组织准备。街道党工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我街在职党员报到安排及各社区接收在职党员报到的相关准备工作,制定工作方案。组织联络工作具体由街党建办负责。

3.有序报到。各社区安排专人负责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联络、组织、协调工作。5月11日以前,区直机关事业单位将集中填写《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介绍信》(附件二)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信息表》(附件三),组织在职党员集中报到集中认领服务岗位和“微心愿”,明确结对帮扶对象。报到后,社区党组织在《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介绍信》回执联上盖章,街机关党员及驻街各站队所于5月19日前将回执联交街工委党建办统一存档。

4.信息反馈。各站队所要及时规范信息台帐,建立健全本单位“在职党员进XX社区服务”信息库,对未及时报到的在职党员,区分情况、分类指导、督促报到,并于5月22日前将报到情况综述及《XX(单位)“在职党员进XX社区服务”信息库》(附件四)电子版交街党建办审核、备案。各社区要及时更新《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统计表》(附件五)并报街党建办。以后各社区在每季度最后一个月(6月、9月、12月)20日前将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开展情况向街工委(党建办)反馈。11月27日前,街机关党员及驻街各站队所将《在职党员联系居民群众问题收集表》(附件六)相关问题及解决情况反馈街党建办汇总。

5.动态管理。新发展、新调入和新参加工作的党员应在3个月内持《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介绍信》到对口社区报到。社区党组织定期更新服务岗位及“微心愿”内容,并与党员及所在单位定期对接沟通,更新服务内容,督促服务落实。党员因工作变动等原因不能继续结对帮扶生活困难家庭时,由其所在党组织及时重新落实帮扶人员。

6.评议反馈。社区党组织定期对在职党员服务情况进行评议(评议时要征求群众尤其是结对帮扶对象的意见),适时与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沟通联系,以适当形式向在职党员所在单位逐一反馈在职党员进社区情况,如遇重要情况可随时反馈。

五、有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社区要把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作为深入践行“两学一做”和“党员常青”的重要实践载体,作为实施“红色引擎工程”的重要举措,加强领导,认真组织,专人负责。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到社区报到,开展“一结对双认领”和自选活动。

2.营造浓厚氛围。要发挥网络、宣传栏、电子显示屏、信息简报的作用,大力宣传在职党员进社区的重要意义,及时发现和总结在职党员进社区的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严格督促检查。街工委将加大对各科室、驻街站队所在职党员报到工作的督查和考评力度,在职党员进社区相关资料台账也将作为基层党建考核检查内容。对组织不到位的单位党组织和没有定期到社区开展服务的党员个人,一律不得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并要求责令整改,对无故不服从安排、不到社区报到的"在职党员将进行通报批评。

4.务求取得实效。坚持实事求是、务求实效,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和走过场,采取灵活多样、务实管用的服务方式,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尊重群众意愿,结合党员实际,不提过高要求,促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活动常态化和长效化。

48 453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