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廉政党课:精准把握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脉络,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浩渺 分享 时间:

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作风建设,传承清正廉洁的优良传统,确保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政治本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廉政党课:精准把握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脉络,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廉政党课:精准把握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脉络,永葆共产党

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同志们: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学习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高标准高质量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切实释放出从严治党、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引导党员干部时刻以党规党纪规范自身思想与行动,始终秉持敬畏之心,严守纪律规矩,持久释放学习教育效能。按照工作安排,今天,我紧密围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目标任务,结合党的作风建设发展历程等内容,给大家讲一堂廉政教育党课。

一、切实强化历史思维,精准把握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脉络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党的作风建设贯穿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对党的发展壮大、事业兴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作风建设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与核心任务,但始终都是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赢得人民拥护与支持的关键所在。

(一)从历史纵深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和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之前,我们面对

的形势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为我们继续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同时,由于一度出现管党不力、治党不严问题,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党内存在不少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问题,存在不少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问题,有些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发生动摇,一些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屡禁不止,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较为严重,一些贪腐问题触目惊心等。当时,党内和社会上不少人对党和国家前途忧心忡忡。面对这些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开启了百年大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新征程。

(二)从战略全局看,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全面从严治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面对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该从哪儿抓起?如何解决“老虎吃天不知从哪儿下口”的问题?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抓党的建设从抓党的作风建设切入起步,抓党的作风建设从制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这个小切口开局破题,解决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从哪儿抓起、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十

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即中央八项规定,虽然短短600多字,但却内涵丰富,

从调查研究、会议活动、文件简报、出访活动、警卫工作、新闻报道、文稿发表、勤俭节约等8个方面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立下规矩,不搞四平八稳,不喊空洞口号,直面现实问题,提出具体要求。之后,党中央抓住党的作风建设这条主线,坚持以上率下、一以贯之、步步深入,坚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

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2017年10月27日,党的十九大闭幕第3天,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对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推进作风建设作出进一步规范、细化和完善。党的十九大之后,党中央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继续一以贯之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力为基层减负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2022年10月25日,党的二十大闭幕第3天,召开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重要议程之一仍然是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2025年全国两会后,党中央决定,在全

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不懈推进

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贯彻落实,驰而不息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由表及里、步步深化,管出习惯、化风成俗,进一步擦亮新时代党的建设“金色名片”。党的二十大以来,党中央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坚持不懈推进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贯彻落实,驰而不息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推动百年大党在自我革命中不断焕发蓬勃生机。

(三)从实践效果看,作风建设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

代化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的历次党内集中教育,都把作风建设相关内容纳入其中,让好作风化为自觉、深植于心。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对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党性上进行了又一次集中“补钙”和“加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出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抓好不严不实突出问题整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调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坚忍不拔的韧劲坚决予以整治,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指出党风廉政上的一些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稍不注意就会反弹回潮、前功尽弃,引导全党继承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主题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以学正风”等目标任务。纵观历次党内集中教育,作风建设不仅一以贯之,而且层层推进、有序深入,不断取得新的成效。风险越大、挑战越多、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我们必须牢记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持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优良作风把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凝聚起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

二、系统掌握制度内涵,规范执行全面从严治党纪律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吹响新时代共产党人作风建设“集结号”,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党风政风焕然一新。那么,中央八项规定具体是什么?中央八项规定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又有哪些区别?

(一)中央八项规定原文解读。其内容包括: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8个方面。

1.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

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

2.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严格控制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各类全国性会议和举行的重大活动,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会,未经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及各类论坛;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

3.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

4.要规范出访活动,从外交工作大局需要出发合理安排出访活动,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一般不安排中资机构、华侨华人、留学生代表等到机场迎送。

5.要改进警卫工作,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

6.要改进新闻报道,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

7.要严格文稿发表,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

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

8.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质是: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和奢靡之风、廉洁从政、工作作风务实等,与此相违背的,

就是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因此,“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是指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所列类型之问题的违纪行为,即“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方面的违纪行为。对广大党员而言,违反的不是中央八项规定,而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第一大类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4大类表现):1.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或者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造成严重后果。2.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严重影响高质量发展。

3.在联系服务群众中消极应付、冷硬横推、效率低下,损害群众利益,群众反映强烈。4.文山会海反弹回潮,文风会风不实不正,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给基层造成严重负担。第二大类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主要有6大类14种表现:1.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包括2种表现:

违规收送名贵特产类礼品、违规收送礼金和其他礼品)。2.违规吃喝(包括2种表现:违规公款吃喝、违规接受管理和

服务对象等宴请)。3.违规操办婚丧喜庆。4.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5.公款旅游以及违规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等旅游活动安排。6.其他(包括6种表现:违规配备和使用公车、楼堂馆所问题、提供或接受超标准接待、组织或参加用公款支付的高消费娱乐健身等活动、接受或提供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健身娱乐等活动、违规出入私人会所、领导干部住房违规)。

(二)八项规定精神的外延拓展。中央八项规定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是一回事,“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简称,不能混为一团。一是适用主体不同。中央八项规定是中央为了规范中央政治局委员作风建设所出台的八项纪律要求,是针对中央政治局委员而言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针对广大党员而言的,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二是主要内容不同。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因为其主要内容有八项,所以简称为"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包括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8个方面。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和奢靡之风、廉洁从政、工作作风务实等,与此相违背的,就是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三是处

理依据不同。中央政治局委员所犯违纪行为的处理条款依据中央政治局的八项规定,而党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应当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分则对应的具体条款。

(三)违规问题处置纪律要求。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主要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廉洁纪律的条款,也有个别适用工作纪律以及其它纪律的条款。比如,《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将党的作风建设松懈列为问责情形之一,明确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不力,“四风”问题得不到有效整治的将被问责。同时,还将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执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拖沓敷衍、推诿扯皮;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等明确为问责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规定了工作中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的处分条款,将收送可能影响公正行使公权力的礼品、礼金等财物,接受可能影响公正行使公权力的宴请、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的行为明确为职务违法行为,并设置了处分规定。此外,还有一些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需要注意,比如,《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规定了超标配置、不按照规定处置、未经批准建设、未经批准租用借用办公用房等行为的处分条款。《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处分规定》规定了违规自行新设项目或者继续发

放已经明令取消的津补贴;超标、超范围发放津补贴;违反有关公务员奖励的规定,以各种名义向职工普遍发放各类奖金;违规发放加班费、值班费和未休年休假补贴等行为的处分条款。《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规定了违规安排公务用车经费预算;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公车私用、私车公养;擅自接受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赠送车辆等行为的处分条款。《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精神一脉相承,对以各种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违反规定到风景名胜区举办会议和活动;超标准接待;赠送礼金、有价证券、纪念品和土特产品等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央八项规定,是认定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标志性节点。即发生在2012年12月以前的认定为“违反廉洁纪律行为",发生在2012年12月以后的认定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行为"。要重点把握几个时间节点,即党的十八大、2016年1月1日、党的十九大、2018年10月1日、党的二十大,因为2013年12月、2016年1月、2018年10月代表着不同版本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违纪行为处理适用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即一般情况下适用违纪行为发生时的处分条例,除非是新的处分条例处分轻或者不认为是违纪。总体上越往后执纪越严、处理越重。

三、严格遵守纪律规矩,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

本色

纪律规矩是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是党保持凝聚力与战斗力的重要保障。在党的作风建设进程中,严格遵守纪律规矩,是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政治本色的必然要求。清正廉洁绝非一句空洞口号,而是需要我们从思想认知到实际行动,全方位、深层次去践行与坚守。当下,我们唯有以纪律规矩为纲,方能在时代浪潮中站稳脚跟,不偏离正确航向。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我们只有将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抓好以德立身、以贪为戒、以纪为纲三个关键环节,才能真正成为一名清正廉洁的共产党人。

(一)以德立身,常怀廉洁之心。对于一个人来讲,讲道德、讲公德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对于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还需要讲“官德”。修官德,需要“廉”,需要“静”,需要“诚”。“廉”就是要清正廉洁,不衔私情,不谋私利。当今世界,纷繁复杂,充斥各种诱惑,个别人不重视自我约束,随着职务的升迁,手中权利越来越大,经手的事务越来越多,便渐渐忘记为官的初心,做出违法乱纪之事,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让政府的公信力也受到了不良影响。这警示我们,为政必先做人,没有一流的人品做底子,从政肯定要跌跟头。领导干部要清清白白为官,踏踏实实做事,必须堂堂正正做人,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一方面做到“慎独”,另一方面要自觉接受监督,借助外力来帮助我

们抵制诱惑,保护自己。“静”就是要保持平静的心态,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力戒浮躁,不图虚名,踏实干事,老实做人。“诚”要对党忠诚,要待人真诚,对待同志要以诚相待,开诚布公,做到胸襟开阔,虚怀若谷。

(二)以贪为戒,常照廉洁之镜。相信那些贪官,绝不会在为官之初,就树立了贪腐的目标,他们应该一开始都有着自己的理想抱负,只是他们走的太远,忘记为什么出发了。因此,党员干部要以此为鉴,崇廉尚洁,羞贪鄙腐,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锤炼,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抵制住诱惑,守得住底线。领导干部要压实工作责任,深刻把握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顽固性的特点,持续深化党纪学习教育,用近期查处的违规案例在单位内部举办警示教育大会,举办廉政讲座、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形式,实现警示教育“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切实把“不敢腐”的案例资源转化为“不想腐”的教育资源,从思想上消除贪腐之念、从源头上落实防治之策,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时刻警醒自己,存敬畏、知荣辱、守法纪、讲正气,助力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以纪为纲,永做廉洁之人。一个人的腐化变质、违法,都是从不起眼、不当回事的一些违反纪律和规矩的事情开始的。在现实中,有些同志错误地认为纪律规矩是条条

框框,束缚手脚,影响自己自由施展,事实上,纪律规范不是束缚,干事创业离不开一个秩序井然的环境。近期查处的案件警示我们,制度刚性弱化、纪律意识缺位、监督问责虚化,终将导致政治生命“触礁”,必然引发系统性廉洁风险。这实质上是理想信念“总开关”松动的外在表现,折射出个别党员干部对“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深刻内涵缺乏清醒认知。当“破窗效应”蚕食制度权威,“溃堤之险”便已悄然酝酿,踩红线者必受惩戒,越雷池者定遭反噬,此乃铁律昭昭,不可不察。我们要以此为戒,特别要注重剖析现有的招投标管理、物资采购、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制度缺失和监管漏洞,推动项目招标、干部选拔、职称聘任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以钉钉子精神推动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净化。

同志们,廉洁从政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根本、从政之基石。我们要以深入开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全方位提升拒腐防变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始终坚守廉洁底线,筑牢坚实的政治根基。以更为坚定的信念、更为务实的工作作风,全身心投入到XXX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征程之中,倾尽全力贡献出属于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谢谢大家!

67 44945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