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设置方案(通用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设置方案(通用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设置方案【第一篇】

为全面贯彻省、市、县有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文件精神,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充分保障适龄少年儿童接受公平的义务教育,我校将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新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信息技术教育、教育布局调整、教育资源优化等为工作重点,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切实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制订我校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领导小组。

xxx组长:

xxx副组长:xxx组员:

xxx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xxx评估验收前期工作的部署、安排以及统筹协调工作。任副主任,协助做好xxx档案资料的归档整理。负责分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工作。

582973030816种,共件;文科仪器种,共件;音乐器材种,共件;

1281346017美术器材种,共件,体育器材种,共件;卫生器材种,2332596共件;班级多媒体套;添置图书册。从硬件上保证教学质量的1-2提高。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加强师资培训,培养学科带头人名,鼓励教100%,30%师业务进修,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本科学历达标以上。提高了义98%,2%12务教育及水平,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辍学率控制在以内,周岁96%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以上。

通过深化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激发内在发展活力,加大布局调整力度,加快教育装备现代化进程,均衡配置公用经费、教育设施、师资力量等办学资源,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体现义务教育公平性,切实保障每一个适龄少年儿童都能接受基本相当的义务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推进我校义务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办学条件。

进一步完善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和学校内部建设规划,逐渐实现学校布局、规模满足生源变化的需求,做精、做强寄宿制小学,做优下属各教学点,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就学,缩小校际之间差距,学校办学条件生均值不断提高。

(2)师资队伍。

教职工编制符合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教师和校长的配备、调动、

管理等方面符合要求;边远薄弱学校教职工编制符合标准,教娘队伍结构基本合理;中心小学和农村初完小的教师多渠道交流,骨干教师人力资源配置均衡;教师培养培训和教育科研制度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得到加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3)经费投入。

xx,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相关规定的'各项教育经费投入认真落实。

xx,“两免一补”等各项教育经费投入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需经费,并向薄弱学校倾斜;优先落实保运转、保安全、保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等方面所需经费;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健全,使用效益好。

(4)教育管理和素质教育。

完善和落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制定和落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规划与政策措施形成有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合力。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德育放在首位,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面向全体学生,切实减轻课业负担,重视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顺利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教育评价机制要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中心小学大班额或较大班额问题切实得到解决;规范学校管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5)巩固控辍保学成果实现适龄儿童都能按时入学,残疾儿童、少年基本入学;

小学学生无辍学。

1、不断完善办学条件,大力促进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一)近年来,以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为突破口,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做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薄弱学校建设的规划,通过多方筹资,做精、做优寄宿制小学,力争常规教学设施和现代教育技术设施配备等方面达到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的标准。

(二)合理布局,科学设置学校。着力改善保留学校和教学点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撤并后的学校校产通过资产配换、资源共享,使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合理。

(三)不断改善设施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装备水平。通过统筹规划好教育基建用地、绿化用地和活动场地,加强班级教室、实验室、图书室以及艺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等重点教学活动场所的建设,实现互动式多媒体教学系统“班班通”,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

2、加强教师队伍校际交流,促进师资力量均衡配置。

加强校际联系,交流实现共赢。落实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建立教师定期交流制度,深入开展与城内校的“结对帮护”活动,搭建平台促进校际之间师生的共同成长,从而带动学校教育教学及科研工作的发展,达到了互相交流、互相启发的目的,使教师们的理论、实践水平不断得到进步,同时也转变了教学观念和优化教学行为,逐步缩短与城区兄弟学校教师间的差距。鼓励和培养骨干教师的学习和培养,逐步改变农村教师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推进中心小学和下属教学点共同发展。

3、扎实推进教育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活动,从而大而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打造特色,丰富内涵,努力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乡村资源,广泛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创建“校园特色文化”,认真组织开展艺术活动、体育活动、读书节活动等。开拓多渠道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艺术素养、健康体质和法纪意识,着力创建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积极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5、关注特殊群体,加强对单亲儿童和留守儿童的上学和教育,确保单亲儿童和留守儿童得到更好的教育;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加大对残疾学生的资助,关爱和转化品行有缺失的学生,制订帮扶制度,努力消除辍学现象确保学额巩固。

6、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重视学困生教育,确保每一名学生受到义务教育,完善师生评价制度,规范办学行为,严格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水平。

1.加强宣传,统一认识。

2.加强组织领导。领导具体抓,并将项目任务分解到个人,从组织上保证启动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有效。

3.科学制订规划。在上级各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对教育现状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制约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因,及时解决各种矛盾,确保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得到实现。

4、扎实搞好校本教研,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通过教学日志、教学反思、教学叙事、教学随笔、教学案例等方式,进行教学行动研充,提高教师施教能力和水平。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业务进修,釆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教师业务培训,促进我校教师队伍业务素质全面提高。

5、深化课堂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全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搞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范办学行为。以精细化管坦为手段,以制度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创办特色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6、认真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重视解决贫困家庭子女、农村女童、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的入学问题,依法做好防流控辍工作。

时段工作内容动员自查阶段制订方案,召开会议动员、部署工作,组织实施。组织建设阶段组织实施,建档,落实各项工作,迎接检査评估整改提高阶段整改提高,健全文档,逐渐完善评估验收阶段做好迎检工作,迎接检査评估。

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设置方案【第二篇】

xx根据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工作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进一步提高我校办学质量和水平,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和谐发展,保证我辖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制定本实施方案。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学校办学条件、总体水平和各项指标达到省办学条件标准化标准为准则,以实现我校不断缩小与先进学校的差距,积极实施“科教兴校”战略,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校,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学校成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三个专业工作组,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开展。人员组成及职责如下:

xxx组长:

xxx副组长:

:xxx成员。

使我校符合办学条件标准化要求,教育资源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班额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快速缩小与先进学校的差距,达到基本均衡。

(2023326b)。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年月日至。

制定方案,成立组织机构,召开动员大会。安排部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广泛宣传开展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努力提高广大教师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积极参与和支持创建工作。

(2023462023625b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年月日至年月)。

1xxx、建立工作机制。根据《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推进工作实施方案》,制订本校实施方案,建立工作机制,明确责任人,准备相关资料,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自查整改。对照省定标准和责任分工,学校各部门开展自查自纠工xxxx作,对照《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和《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实施细则(试行)》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逐项自查评估,使各项指标都达到规定的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各项数据与上报中央数据相符,在此基础上上报自查报告,并接受市教育局评估验收,并根据评估验收意见,认真开展查漏补缺,全面整改落实。

3、验收提高。接受国家督导组抽检。

(202392510第三阶段:迎检评估阶段年月日至月上旬)。

925主要任务:做好迎检工作各种档案资料整理和归档工作;月日前做108好迎接市教育局验收的准备工作;月日前做好迎接国家教育督导团抽检的准备工作。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学校成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分工负责,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广泛宣传,全面动员。一是召开动员大会,在全校营造创建工作的浓烈氛围。二是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对创建工作进行宣传和报道,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在学校张贴标语、挂横幅,积极宣传均衡发展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

3、争取资金,加大投入。摸清家底,找出差距,积极争取资金,按照基本标准完善各种实验装备和教学设施。

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设置方案【第三篇】

依据相关文件精神,为全面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全区初中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1.凝炼办学理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凝炼办学理念。结合学校实际,凝心聚智,沿袭沉淀,努力形成特色鲜明、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以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为主要内容的校园精神文化。力求办学理念、校园文化融入师生灵魂并在实践中不断升华。

2.完善学校章程。依据办学理念,制定学校章程,确立学校阶段发展规划。依据学校章程,规范办学行为,努力把校园建成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3.规范机构设置。依据校情,学校校委会下可酌情设立办公室、教务处(教科处)、政教处、总务处等内设职能机构及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等辅助管理组织。教研组原则上依学科整学段设立,备课组原则上依学科分年级设立。

4.明确职责分工。学校校委会负责学校的发展规划、办学目标的制定和工作总体谋划,各职能处室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办学目标及工作安排,负责制定具体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督促检查。教务处(教科处)、政教处等处室定期或不定期全面督促检查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计划实施情况。

5.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在此基础上,各校可依据《初中阶段有关课程教改实施意见》要求,将调整出的课时安排到相应薄弱学科,并强化落实,确保实效。

6.确保开齐开好地方课程。依据《初中阶段有关课程教改实施意见》要求,将地方课程并融、整合到相关课程中,并严格按照规范,落实教学常规,保证课程质量。

7.认真落实体艺“2+1”项目。全面落实体卫艺课程计划,全面强化大课间管理,保证“大家唱、大家跳、大家做”活动常态优质,因地制宜扎实开展课外体艺活动,确保“校园一小时”体育锻炼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学生体艺素质水平。

8.切实遵守作息时间规定。严禁擅自缩短或延长学生在校时间,合理安排不同年级师生自主活动时间,原则上各年级每天规定的自习时间教师不得授课、必须保证九年级师生每周规定的休息时间。

9.以学科教师标准工作量及绩效工资、聘用制等政策规定为依据,按照统筹平衡、循环上下、优胜劣汰、优质优酬的原则,均衡配置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师资。

10.按专职为主、专业优先、权重相同、质量标准一致等基本原则安排学科任课教师,保证年级之间、学科之间教师工作量的相对平衡,建立和完善全体教师对各自学科教学质量负责的良性机制。

11.教师配备以内部挖潜为主、外部调剂为辅。学校及区域间实行同学段或跨学段跨校走教、区域支教、结对帮扶,并强化目标管理,确保工作质量。

12.着力关爱一线教师,不断激励教师成长。各级各类评先、评优、晋级等确保向农村教师、一线教师、业绩突出教师、班主任教师倾斜。建立教师专业成长周期层级目标体系,构建目标达成平台及保障机制,全力激励帮助各科教师专业成长。

18.局基教科牵头,教研、师训部门配合,各初中学校参与,科学制定各校区培、校培等不同类别的学期或学年度课程培训计划,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9.局师训科牵头,基教、教研等部门配合,督促并指导各校按统一要求及培训计划,扎实开展有序高效的校本培训,为学校优质均衡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13.各年级班级编排必须遵循面向全体学生原则,严格依据学生的进口成绩实行平行编班,坚决禁止任何学校以任何形式分快慢班。

14.班级确定后,原则上保持相对稳定,以促进班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断增强,班级学生的学习激情不断提高,班级竞争的态势不断强化,学校管理的行为不断规范。

15.坚持按办学规模、生源进口、质量现状及发展要求分类下达各初中学校学业质量目标。

16.各初中学校质量目标从七年级开始下达,每学年一考核,分年级分别结账。

17.各初中学校在职在岗人员的政策奖励性绩效应重点向质量目标倾斜。九年级可量力而行,按规范程序要求,对质量目标完成较好的教师按校内奖励与区局奖励打包使用实行奖励,以最大限度发挥激励作用。

20.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稳步推进有效德育“五大体系”(目标、内容、路径、推进、评价)和六大育人项目”(行为规范育人项目、班级建设育人项目、课程融合育人项目、实践体验育人项目、全员合力育人项目、三位一体育人项目)的实施,全力培育具有爱的`情感、雅的言行、新的意识、善的品质、美的志趣的新一代中学生。

21.规范德育常规,强化工作落实。切实抓好德育课程、学科德育渗透、日常行为规范、主题德育活动、家教知识宣传等常态重点工作,大力推行有效德育模式,努力形成学校特色。按照保常态求长效的思路,强化工作过程的管理与指导,确保有效德育各项工作的扎实推进。

22.深入开展“课外访万家”工作。大力宣传家访先进经验。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扩大组成人员的代表面及对学校工作的参与面,表彰家访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增强教育合力,确保有效德育取得实效。

23.健全德育工作网络,强化德育考评机制。着力构建全员育人体系,配齐配强队伍,健全工作网络,明确责任分工,细化目标考评,严格奖惩兑现。

24.扎实抓好教学教研活动,确保课堂效率不断提高。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校内骨干教师为龙头,以校内学科教师为主体,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平台,有效开展以各学科集体备课、课堂教学方法及模式、导学案使用、教学科研等为主要内容的研究和实践,并及时总结推介。

25.精心开展“课内比教学”工作。完善制定并严格实施每学期校内各层面、各学科教师间常态听课评课计划及每学年全区性的各学科参与的教学比武活动。

26.科学课业设计,实现减负增效。严格执行每科一教一辅规定,严格规范操作程序,认真使用单元检测试卷,一辅之外鼓励学校以教研组、备课组为主体,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集中设计补充练习,供师生手抄使用。

27.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培优补差。各校培优补差方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贯通三个年级,覆盖所有班级,实行动态管理。规定学科的培优补差工作全面纳入学校及教师教学常规管理范围,严格实行质量考评。

28.优化毕业年级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工作。学校主要领导蹲点九年级,学校中层干部要蹲班挂科,全程全力优先为九年级师生排忧解难、鼓劲解压。九年级的复习备考工作要依据规律,结合生情教情,精心谋划教学准备、质量检测、分析整改等环节工作,确保师生精神状态良好、教学效果最佳。

29.强力推进小班化教学工作。根据《关于加强小班化教学工作的意见》,严格按照小班化教学质量考评细则规范教育教学工作,坚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理念,建立点、片、面联动,依托重点、共同提高的工作机制,切实显现小班化教学成果。

30.高度重视教学质量考评工作,努力探索学生、家长及第三方多元评教评校的新格局,强化学校及教师的质量责任意识,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31.扎实实施《xx区教育教学质量考评方案及细则》,局教科所负责,基教、教研室、体卫艺站密切配合,对学校课程管理和教师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全面考评,对影响教育教学的相关要素进行系统、科学、有效的监控和评价,促使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落实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

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设置方案【第四篇】

为推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做好推进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20xx]xx达标验收评估工作。根据号关于做好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会议精神,特制订我校推进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实施工作方案如下:。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主线,以实施学校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为主要措施,以办好学校,保障学生公平接受义务教育为宗旨,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为目标,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力争在两年内实现义务教育初步均衡。提高义务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年打基础,两年搞提升,三年创规范。力争在三年内把农场小学办成一所充分适应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生全面发展,师生和谐成长,教学质量优异,学校建设标准”的儿童乐园。

1、学校设置。实现学校布局基本合理,学生能就近入学。

(1)走读学生上学途中单程步行时间,单程时间达到规定要求。

(2)班数班额全部符合要求。

2、校园校舍。

校园校舍符合国家相关的.建设标准,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符合防灾避险安全要求。实现教学、办公、体育运动等不同功能合理分区。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含学生宿舍)不低于平方米。

3、装备条件。

(1)学生课桌椅。达到每生有一套符合国家设计标准课桌椅。再。

添置部分常用教学设备,以满足实际教学需要。

(2)根据学校现有规模和办学条件,按照上级有关方案,我校将。

争取在两年内,使学校的各项设施达到标准化建设的要求:配备齐各功能室和整修运动场,使生均校园面积、体育活动用地、绿化用地、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均达到省定标准。各种教育实验仪器、图书等达到省定标准,并得到有效使用。

4、师资队伍。

(1)按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深化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规定,我校按编制配齐配足各类教师,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2)按要求配齐学校领导,领导成员的年龄、专业结构合理,分。

工职责明确。

(3)所有教师都取得相应教师资格。

(4)教职工工作考核制度健全,完善教职工工作岗位责任制。

(5)保证教师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业务培训和对外交流。每学。

24年教师参加上一级业务部门组织的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学肘。

5、办学经费。

(1)教职工工资按照省有关规定能做到按月足额发放。

(2)严格执行收费规定,收费公示制度健全,无乱收费现象。

6、教育教学管理。

(1)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深化课程改革,建设学校特色文化。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组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大赛。引路课、观摩课、公开课等教学活动。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包括6自习)不超过小时。

(2)实行校长负责制,健全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制定学校章程,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实现规范管理。

(3)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的评价机制,纠正片面追求分数的倾向。建1立学区学龄前年人口及学龄人口登记制度,按照规定时间就近免试入学。

(4)健全学生辍学情况报告制度,学生达到零辍学。

(5)每个教学班配备一名任课教师做班主任,负责班级管理工作。

并建立健全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的联系制度。

(6)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在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

地进行思想、品德、纪律、法制、行为规范养成、心理健康等方面教育。落实教职工德育工作职责,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教育网络。

(7)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教学常规。按照课程计划的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教学进度适中。不占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集体上课或辅导。

(8)1按规定开展课间操、眼保健操等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

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运动会。经常开展课外艺术活动。每学年举办至少一次全校文艺活动。

(9)每学期利用当地校外教育和活动场所,依托企业、乡村和社区,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次。

(10)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学校统一组织和安排下,由班主任主持,各科任课教师参加,同时听取全体同学和家长等各方面的意见。学生学业评价工作,日常考察由任课教师负责,期中期末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

98%95%,7%。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近视眼年新发病率控制在以内。

(13)实行安全工作校长负责制,有专人负责安全工作。学校设施、消防、用电、卫生等安全管理制度健全,每学期期初、期末组织安全检查两次,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类安全隐患。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培养师生自救自护能力。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把义务教育学校达标评估验收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摆到突出位置,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成立达标验收工作领导小组。全权负责达标验收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校长亲自挂帅,其他小组成员任务分解、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化整为零、限期达标,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达标验收任务。要认真学习《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指标体系》和《义务教育学校达标情况评估验收指标说明》,明确评估具体项目、内容和要求,对照指标体系逐项进行自评,确定达标项目、未达标项目以及未完全达标项目,明确工作重点、难点和突破口,制订达标的措施和完成时限表。

2、建立机制、以评促建。要以此次达标验收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各项管理机制,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更加注重内涵发展,通过此次达标验收,推动学校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全面提高整体办学水平。

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设置方案【第五篇】

为迎接省“教育工作两项督导评估”及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评估认定,根据教育局的要求和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举全校之力,加大教育装备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学校高标准、规范化建设。

认真落实耒阳市教育局的.工作要求,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规范学校管理,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装备使用效率,确保学校高质量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评估认定工作。

成立学校迎检领导小组。

组长:

顾问:

副组长:

组员:全体行政。

参观校园,学校领导班子陪同。

(一)动员布署、组织协调:(李娜)。

(二)汇报材料:(蔡悦华)。

(三)照相摄影:(唐小军)。

(四)环境卫生:公共区:邓细善(校门及风雨走廊)、刘云(三角坪)、谢琼(内操场)、刘玺(运动场)。

教室:唐小军(综合楼)。

李兵胜、刘燎原(科教楼)。

(五)茶水接待:(伍夜华)。

(六)陪同参观:(曹伟华、匡六家)。

(七)资料陪检:

(八)各功能室接待人员:督查到位:(刘元荣)。

图书室:

美术室:

音乐室:

电脑语音室;。

多媒体室:

劳技室:

仪器室、实验室:

体育器材室:

各功能室负责老师,要确保自己的功能室干净;使用登记本要记录详实,并把它放在功能室里;都要在功能室候检。

(九)学校安全:阳小云(内操场)、李岳隆(综合楼)、刘燎原(三角坪)、阳小旭(运动场)。

(十)学生常规负责:教导处:吴素红(综合楼)、段勇(科教楼)及任课老师和班主任负责,班主任要加强巡查。

(十一)注意事项。

1、全体老师要认真按照学校的安排做好接待工作。

2、不得私自离开岗位。

3、请老师们都要微笑接待,多宣传学校的特色工作。

盒数。

内容。

负责人。

第一盒。

各级文件。

伍夜华。

第二盒:

学校简介。

吴素红。

第三盒。

普及程度——适龄情况。

李兵胜。

第四盒。

普及程度——入学情况。

第五盒。

办学条件——规模和班额。

第六盒。

办学条件——用地面积。

匡六家。

第七盒。

办学条件——体育场所。

匡六家。

第八盒。

办学条件——技术装备——理化生科。

刘元荣。

第九盒。

办学条件——技术装备——体音美器材。

第十盒。

办学条件——技术装备——计算机设备。

第十一盒。

办学条件——技术装备——多媒体设备。

第十二盒。

办学条件——图书资料。

资冬青。

第十三盒。

办学条件——教育信息化。

谢琼。

第十四盒。

队伍建设——教师配置。

刘云。

第十五盒。

队伍建设——教师培训。

唐小军。

第十六盒。

队伍建设——教师管理。

阳小旭谢琼。

第十七盒。

学校管理——计划总结。

伍夜华。

第十八盒。

学校管理——管理制度。

刘元荣刘玺。

第十九。

学校管理——德育管理。

邓数芳。

第二十盒。

学校管理——教学管理。

邓细善。

第二十一。

学校管理——体艺卫工作。

李岳隆。

第二十二。

学校管理——教师档案。

王柏成。

第二十三。

关爱学生——关爱工程。

段勇。

时间节点。

工作进度。

工作要求。

20xx年4月。

迎接省初检。

规范、达标。

20xx年5月。

资料查漏补缺。

规范资料准备工作。

20xx年6月。

校园文化建设。

打造学校特色。

20xx年7、8月。

办学条件完善。

完善六大功能室建设。

20xx年7——9月。

四改三化完善工作。

净化、美化、亮化。

20xx年10、11月。

各项工作自查。

查漏补缺。

20xx年12月。

迎接检查。

高标准通过。

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设置方案【第六篇】

为确保2019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在我省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国教督办[2015]4号)、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开展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语文、艺术学习质量监测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19]7号)精神及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2019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工作说明会等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如下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一)监测样本。

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抽样,确定我省太原市迎泽区、晋源区,长治市屯留区,晋城市泽州县,晋中市平遥县,运城市万荣县、绛县,忻州市原平市,临汾市尧都区、襄汾县、汾西县和吕梁市中阳县12个县(市、区)为2019年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语文、艺术学习质量监测样本县。每个样本县(市、区)原则上抽取12所小学、8所初中,每个样本学校原则上抽取30名样本学生。

(二)监测对象。

1.样本校2019年春季学期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不含特殊教育学校学生);

2.样本校2019年春季学期四年级和八年级班主任及语文、音乐、美术教师及校长。

(三)监测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语文、艺术学习质量,以及课程开设、条件保障、教师配备、学科教学和学校管理等相关影响因素。

语文:重点测查语文基础、文本阅读、书面表达,识别与推论、整合与解释、评价与鉴赏,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和学习习惯等。

艺术:重点测查对艺术作品表现形式、民族艺术作品特点、中外艺术作品表达主题和情感的了解、理解,对民族艺术的兴趣、喜爱,以及艺术活动的参与等。

(四)监测时间。

监测时间为2019年5月23日。

(一)加强组织领导。12个样本县要成立由政府主管教育的副县(市、区)长担任组长,教育局长担任副组长,指定一名负责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副局长担任联络员,督导、教研、基教、体卫艺、装备、电教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制度,保证监测工作领导有力、组织有序、保障经费到位。

(二)加强队伍管理。12个样本县要遴选责任心强、经验丰富、品行端正的人员参与监测工作。要扎实搞好参与监测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指导,确保其了解政策、熟悉规则、掌握方法、严明纪律、加强自律。

(三)强化监督检查。省、市将强化对样本县的监管,加大督查、巡视力度,接受投诉举报,对于失职渎职、落实不力的县(市、区),将实施严格的问责,并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责任人及主管领导的责任。

(一)省级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责。

1、组织机构。

详见附件。

2、工作职责。

(1)宣传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统筹协调国家及样本市、县(市、区)。

(2)制定省级监测实施工作方案,组织省级视导员、各样本县(市、区)相关人员参加省级培训。

(3)组织样本县(市、区)上报相关信息,并进行信息核实和汇总上报。

(4)指导各样本县(市、区)完成对监测实施工作人员的培训,做好数据采集的各项准备。

(5)组织省级视导员对样本县(市、区)适时、不定期进行视导,督促各样本县(市、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做好测试各环节工作,对样本县(市、区)的监测全过程进行监管和控制,确保本省监测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保密性。

(二)市级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责。

1、组织机构。

详见附件。

2、工作职责。

配合省级视导员对辖区内样本县(市、区)进行视导。

(三)县级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责。

1、组织机构。

各样本县(市、区)成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设组长1人,由政府主管教育的副县(市、区)长担任,统筹组织全县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所需人员、经费、装备、网络、电力等按时到位。副组长1人,由县(市、区)教育局长担任,对该县(市、区)测试数据真实性、监测工具保密性负全责,协调监测工作的总体安排分工。

县级联络员1人,由县(市、区)负责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副局长担任,负责与省级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和样本校联系沟通及本县测试工作的组织协调、责任督学、教研员的组织管理;负责接收与回邮本县的监测工具;负责对本县相关人员的培训,与省级联络员的及时请示。

报告。

测试工作的组织实施。

信息上报员1人,由县(市、区)熟悉信息技术工作的人员担任,负责本县的信息接收、报送和审核;为样本校的问卷调查系统填答、演唱测试提供技术指导与支持。

责任督学20人,每样本校1人,由样本县选派督学、教研员或教育系统相关人员担任,负责全面监督样本校测试工作。

主监测员20人,每样本校1人,由非本样本校的非语文、非艺术(音乐、美术)学科教师担任,负责组织完成学生语文、艺术测试及语文、艺术相关因素问卷填答的具体组织工作。

县级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督促样本校按规定安排校内测试工作人员,包括:监测员、演唱测试监测员、信息员、保密员、司时员、安保人员等。

2、工作职责。

(1)制定县级监测实施工作细则。

(2)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如实上报属地范围内学校、学生和教师相关信息。

(3)组织本县(市、区)测试人员的培训,确保所有测试工作人员掌握测试规范、明确自身职责,做好各项准备。

(4)组织并督促各样本校做好测试各环节的工作,确保本县(市、区)监测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5)统一为样本校配备音乐播放设备和文具物品,确保网络畅通,按要求做好本县(市、区)监测工具的使用和保管工作,对监测工具的保密性负责。

(四)样本校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责。

1、组织机构。

样本校设主监1人,由样本校校长担任,负责组织本校测试,并对本校监测数据的真实性、监测过程的规范性、监测工具的保密性负责。

样本校设副主监1人,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配合校长组织本校测试,在校长填答问卷时,具体负责本校测试组织工作。

监测员1人,由样本校非语文、非艺术(音乐、美术)学科教师担任,负责配合主监测员完成语文、艺术纸笔测试及语文、艺术相关因素问卷填答的具体组织工作。

演唱测试监测员2人,由样本校非音乐教师担任,负责演唱测试的具体组织工作。

信息上报员1人,由样本校熟悉信息技术工作的人员担任,负责上报测试年级学生、教师信息和测试准备过程材料,为学生音乐听力测试、演唱测试和校长与教师网络问卷填答等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确保测试用计算机及网络运转正常。

司时员1人,由样本校教务主任或其他相关人员担任,负责按时发出报时指令。

保密员2人,由样本校工作人员担任,负责监测工具的领取、保管和送回等工作,对测试工具的安全保密负具体责任。

安保人员2人,由样本校保安或相关人员担任,负责测试场地及周边的治安保卫。

2、工作职责。

(1)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如实上报本校师生的相关信息。

(2)组织本监测点测试人员的培训,确保所有测试工作人员掌握测试规范、明确自身职责,确保本监测点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按要求设置测试场地,做好本监测点监测工具的使用和保管工作,对监测工具的保密性负责。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行政管理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强,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必须有专项工作经费予以保障。省本级工作经费主要用于工作部署、业务培训、资料印刷。各样本县(市、区)监测期间所需的工作经费和保障经费由本级财政负担。监测期间保障经费支出标准参照《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教育厅关于调整招生考试相关经费支出标准的通知》(晋财教[2016]24号)执行。省级视导员集中培训期间的伙食费由省教育厅负责,往返交通费及不少于3次集中视导期间的住宿费、交通费由本单位按照差旅费管理规定予以报销,享受交通、伙食补助待遇。省教科院在监测期间将派出专项督导工作小组,抽查各样本县测前准备与现场测试组织情况,所需差旅费由省教科院给予保障。

(一)2月10日前确认样本县抽样结果。

(二)2月25日前审核提交各样本县属地学校信息。

(四)3月8日前提交省级实施工作。

方案。

部署省级实施工作对样本县(市、区)进行部署培训组织各样本县确认样本校名单。

(五)3月29日前督促各样本县审核提交测试年级师生信息。

(六)4月19日前组织各样本县接收演唱测试用耳机并开展演唱测试练习。

(七)5月6日前督促各样本县完成测试程序与工作规范的统一培训。

(八)5月6-10日组织各样本县开展问卷调查系统的填答练习。

(九)5月17日前检查各样本县实施工作培训完成情况。

(十)5月22日前省级视导员完成各样本县测试准备情况的核查。

(十一)5月23日监控测试过程,处置与上报应急问题与突发事件。

(十二)5月24日督促样本县工具回邮,提交省级应急事件报告表。

(十三)5月31日前组织各样本县审核提交参测学生的基本信息。

(十四)6月17日前提交监测实施工作总结。

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设置方案【第七篇】

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根据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升我校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我校决定全面启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以教育科学和谐理念为引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取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提高公民素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力争用3年时间,集中力量积极构建教育思想、教育条件、教育管理和教育水平的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组长:xxx一一负责本校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全面工作;

xxx一一负责本校优质均衡发展工作的档案材料存档管理。

成员:全体教师

成员职责:认真贯彻落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小组的决策和部署;完成组长、副组长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好本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的落实;做好教育均衡发展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报表级档案材料存档管理等工作。

(一)总体目标

1、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在教育主管部门及联校的具体指导下,力促各项工作分步实施,齐头并进,校舍建设达到标准,校园环境规范整洁,设施设备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办学水平明显提升。

2、实现学校管理规范化。通过科学规划和规范建设,促使学校规范办学、规范管理,促进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通过规范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认真实施新课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等,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二)具体目标(近三年完成)

1、资源配置

(1)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达到4人以上。

我校在校生682人,教职工49人,其中专任教师46人,高于规定学历教师38人,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达到57人。

(2)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达到1人以上。

目前,我校拥有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12人,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达到.、76%。

(3)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音乐、美术)专任教师数达到9人以上。

目前,我校拥有体育、艺术(音乐、美术)专任教师5人,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音乐、美术)专任教师数73人,不达标准。

20xx、20xx年两年内向县教育主管部门申请分配专任教师4名,使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音乐、美术)专任教师数达到9人以上。

(4)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达到平方以上。我校现有教学及辅助用房1749平方米,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平方,不达标准。

20xx年内向县教育主管部门申请新建教学及辅助用房2902平方米。

(5)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到平方以上;

20xx年将底建设完成高标准田径运动场平方米并投入使用,达到标准。

(6)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2000元以上;现教学仪器设备值元,生均元,不达标准。

20xx年内向县教育主管部门申请补充教学仪器设备,使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20000元以上。

(7)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2、3间以上。现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3、08间,达到标准。

为满足教师更好地运用信息化手段教学,20xx年将向县教育主管部门申请更换高配置教学用一体机30台、多媒体讲桌20套。

2、教育质量

(1)在校生巩固率100%;

(2)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

(3)制定章程,实现学校管理与教学信息化;

(4)按照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

(5)教师能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组织教学,设施设备利用率达到较高水平;

(6)德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达到良好以上;

(7)课程开齐开足,教学秩序规范,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

(8)无过重课业负担;

(9)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相关科目学生学业水平达到iii级以上。

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结合我校发展实际,充分考虑教育形势和学龄人口变化等因素,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统筹安排、逐年推进”的原则,使各项预定目标建设达到标准化。同时,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并重,力求做到硬件从严,符合标准,软件从优,凸现特色和亮点,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优化教育资源。通过向上级争取和鼓励在校教师进修等方式,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优化师资队伍,办学效益明显提高。

2、校舍建设。使用好现有校舍,能够满足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所必需的活动场地和基本条件。生均校园占地面积和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要基本符合规定,学生人人有标准课桌凳;有满足师生生活和教学需要的办公用房、餐厅、等生活用房;运动场地基本达标;实验室、仪器室、器材室、图书室、阅览室等活动场地和基本条件全面达标。

3、设施设备。配足配齐必要的教学仪器、实验设备、文体器材、电教设备、图书音像资料、信息技术设备等,并对易损易耗品进行逐年补充。按标准配备计算机教室,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4、队伍建设。按岗位进行教师聘任制调整。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争取新补充教师,鼓励在职教师进修。教师队伍的职称、普通话测试水平、计算机操作水平以及继续教育等方面达到有关要求。

5、学校管理。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教职工业务考核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落实教师聘任制度、校务公开制度、就近免试入学制度、学生流失报告制度和动员流失学生复学责任制度。依法办学,行为规范,严格执行各项政策。学校的各项管理,包括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德育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学籍管理等,有人员、有职责、有制度、有考核、有奖惩,做到规范有序、民主科学,有特色、有创新。

6、教育教学。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性差异,尊重学生人格,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全开齐课程,达到教学基本要求。全面实施新课改,重视体育和美育工作,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积极推进教师和学生综合评价改革。认真落实综合实践课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合理安排学生课余时间。重视班主任工作,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建立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学生入学率、毕业率、辍学率均达到或控制在规定的比例。

7、校园文化建设。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学校的校训、校歌、校徽、校标等设计能够体现学校特点和教育理念。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认真开展艺术、体育、科技活动,每学年组织体育运动会和各种形式的艺术节、科技节及读书、读报、演讲等活动。校园达到绿化、美化、净化。在校园内开辟绿化小景区、小种植园。注重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教育、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科学合理配套义务教育资源的需要;是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是进一步巩固危房改造成果,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是加快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要切实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力度,落实规划要求;要把学校标准化建设当作推进学校发展和提高全校学生素质的一项重大工程抓实抓好。

2、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是一件系统工程。要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全面运作。认真组织实施,努力达到标准化建设的各项要求,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

3、统一要求,加强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分类分期推进标准化建设;按照省定标准,校舍、场地、办学设施、课桌凳以及电化教育、教学仪器、信息技术、图书、美术、音乐、体育、卫生等设施设备,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装备或更新换代,并实行规范化管理执行统一标准,实现办学条件的基本均衡。

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设置方案【第八篇】

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xxx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前期工作的部署、安排以及统筹协调工作。xxx任副主任,协助做好档案资料的归档整理。xxx负责分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工作。

我校现有学生29人,教职工6人,其中本科学历3人,专科以上学历6人。近年来,完善添置科学仪器167种,共618件;数学仪器58种,共297件;文科仪器30种,共30件;音乐器材8种,共16件;美术器材12种,共81件,体育器材34种,共60件;卫生器材17种,共23件;班级多媒体3套;添置图书2596册。从硬件上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加强师资培训,培养学科带头人1—2名,鼓励教师业务进修,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100%,本科学历达标30%以上。提高了义务教育及水平,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12周岁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6%以上。

通过深化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激发内在发展活力,加大布局调整力度,加快教育装备现代化进程,均衡配置公用经费、教育设施、师资力量等办学资源,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体现义务教育公平性,切实保障每一个适龄少年儿童都能接受基本相当的义务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推进我校义务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办学条件。

进一步完善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和学校内部建设规划,逐渐实现学校布局、规模满足生源变化的需求,做精、做强寄宿制小学,做优下属各教学点,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就学,缩小校际之间差距,学校办学条件生均值不断提高。

(2)师资队伍。

教职工编制符合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教师和校长的配备、调动、管理等方面符合要求;边远薄弱学校教职工编制符合标准,教师队伍结构基本合理;中心小学和农村初完小的教师多渠道交流,骨干教师人力资源配置均衡;教师培养培训和教育科研制度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得到加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3)经费投入。

全面落实各项教育经费投入政策,认真落实“两免一补”等各项教育经费投入政策,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需经费,并向薄弱学校倾斜;优先落实保运转、保安全、保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等方面所需经费;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健全,使用效益好。

(4)教育管理和素质教育。

完善和落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制定和落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规划与政策措施形成有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合力。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德育放在首位,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按照课程设置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面向全体学生,切实减轻课业负担,重视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顺利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教育评价机制要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中心小学大班额或较大班额问题切实得到解决;规范学校管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5)巩固控辍保学成果实现适龄儿童都能按时入学,残疾儿童、少年基本入学;小学学生无辍学。

1、不断完善办学条件,大力促进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一)近年来,以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为突破口,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做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薄弱学校建设的规划,通过多方筹资,做精、做优寄宿制小学,力争常规教学设施和现代教育技术设施配备等方面达到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的标准。

(二)合理布局,科学设置学校。着力改善保留学校和教学点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撤并后的学校校产通过资产配换、资源共享,使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合理。

(三)不断改善设施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装备水平。通过统筹规划好教育基建用地、绿化用地和活动场地,加强班级教室、实验室、图书室以及艺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等重点教学活动场所的建设,实现互动式多媒体教学系统“班班通”,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

2、加强教师队伍校际交流,促进师资力量均衡配置。加强校际联系,交流实现共赢。落实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建立教师定期交流制度,深入开展与城内校的“结对帮护”活动,搭建平台促进校际之间师生的共同成长,从而带动学校教育教学及科研工作的发展,达到了互相交流、互相启发的目的,使教师们的理论、实践水平不断得到进步,同时也转变了教学观念和优化教学行为,逐步缩短与城区兄弟学校教师间的差距。鼓励和培养骨干教师的学习和培养,逐步改变农村教师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推进中心小学和下属教学点共同发展。

3、扎实推进教改,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推进素质教育。重视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加大对学校中层骨干教师、农村学校负责人和教师队伍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认真研究实施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增强教育科研意识,创新研讨载体,拓展交流空间,依托学校博客和教学研讨群创建有效的互动平台,促进网络教研良性发展,建立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建设网络教研、进行网上教研交流互动,逐步形成科研骨干教师队伍。规范学校内部管理,不断推动学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加强学科教学常规、质量过程监控管理,组织好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从而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打造特色,丰富内涵,努力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着力推动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乡村资源,广泛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创建“校园特色文化”,认真组织开展艺术活动、体育活动、读书节活动等。开拓多渠道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艺术素养、健康体质和法纪意识,着力创建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积极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5、关注特殊群体,加强对单亲儿童和留守儿童的上学和教育,确保单亲儿童和留守儿童得到更好的教育;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加大对残疾学生的资助,关爱和转化品行有缺失的学生,制订帮扶制度,努力消除辍学现象确保学额巩固。

6、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按照课程设置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重视学困生教育,确保每一名学生受到义务教育,完善师生评价制度,规范办学行为,严格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水平。

1、加强宣传,统一认识。

2、加强组织领导。领导具体抓,并将项目任务分解到个人,从组织上保证启动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有效。

3、科学制订规划。在上级各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对教育现状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制约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因,及时解决各种矛盾,确保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得到实现。

4、扎实搞好校本教研,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通过教学日志、教学反思、教学叙事、教学随笔、教学案例等方式,进行教学行动研充,提高教师施教能力和水平。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业务进修,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教师业务培训,促进我校教师队伍业务素质全面提高。

5、深化课改,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改,全面执行课程方案,开齐开全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搞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范办学行为。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制度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创办特色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6、认真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重视解决贫困家庭子女、农村女童、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的入学问题,依法做好防流控辍工作。

时段工作内容

动员自查阶段制订方案,召开会议动员、部署工作,组织实施。

组织建设阶段组织实施,建档,落实各项工作,迎接检查评估

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指标责任分解项目指标责任人备注

1、校舍建设各班主任配合

2、装备配置各班主任配合

3、信息技术各班主任配合

4、办学规模

5、队伍建设全体教职工配合

6、生活设施食堂工作人员、各班主任配

7、管理质量各科任教师配合

8、校园文化全体教职工配合

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设置方案【第九篇】

目前,小教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类课程设置依据的是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白皮书,确立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层次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涵不明确。信息素养教育类课程完全用计算机教育替代,将信息素养教育简单化。信息素养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传授信息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增强学生的信息能力,并通过相关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来约束学生信息行为的一种教育活动,而计算机教育是指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具有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教育。可见,信息素养教育与计算机教育在内容上有一定的重叠,但信息素养教育要比计算机教育更宽泛一些,计算机教育应该属于信息素养教育的子范畴,是信息素养教育的技术核心。

2.没有体现师范专业的特殊性。使用统一的教材,实施统一教学内容,参加统一的过级考试,以确保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均达到统一水平。但这种教学存在的弊端也是显然的:一是不利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发展,二是学校或教师为追求过级率往往采用了应试教育的办法,忽略或削弱了学生信息应用能力的培养。

3.没有贯彻“信息教育四年不断线”的原则。该类课程设置只在第二、第五学期,在三年级下学期和四年级就出现了信息教学的断层和空当,虽然有些学校开设了公共选修课“计算机应用课程”,但重理论轻应用,选择的课程在本专业学习中帮助并不大,另外信息素养类课程内容大部分局限在计算机文化基础内容的教学上,知识面较窄,缺乏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课程,学生信息利用率低下,这对于今后继续深入学习和强化工作实践是远远不够的。

4.忽略不同层次学生存在的差异。由于各地区学生入学前信息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信息技术基础教学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无疑会造成“吃不饱”、“吃不了”两极分化的局面,这对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都将产生极大的障碍。信息基础教育应该不再是“零起点”,按自然班进行教学的方式也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的要求。

5.师资队伍存在一定的问题。信息素养类课程通常是由来自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教授的,因而往往只关注了技术问题,而很少涉及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授课教师多采取比较单一的边讲边练或者是先讲后练的教学模式,没有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厌学情绪较重。

6.评价方式不尽合理。考题大部分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实践技能的考察较少,即使个别有对实践教学进行考核的题型,但其实考察的是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概念及操作步骤正确识记的能力。学生可能能够熟练掌握某种操作,但是如果强硬地以考核的形式要求学生记忆,比如某试题为:复制操作的快捷键为,会增加学习的枯燥性,引发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降低学生学习兴趣。

二、小教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类课程设置建构的原则。

1.师范性原则。强调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坚持为小学教育服务的方向,紧紧围绕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基于此,要认识到信息素养类课程既是基础性课程又是工具性课程,既是知识性课程又是方法性课程。

2.前瞻性原则。教育往往落后于技术的发展,而课程体系制定后也有一个相对的稳定期。因此在课程制定上就更应该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给未来的教学至少预留出三到五年的发展空间。要考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要重视补充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有继续学习和掌握应用新软件、新系统的基本能力。

3.实用性原则。从学和用两者关系来看,学在前,用在后。在学习信息素养类课程的过程中,强化信息技术在各学科的应用,才能真正学习好现代信息技术,才能真正感悟到计算机文化,感悟到网络文化———以应用为出发点,以应用为目的。

4.整合性原则。能与具体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不单独开设,而是采取课程整合的形式,以利于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处理具体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5.可持续发展原则。课程设置既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发展要求,又要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个体差异,提供选择的空间。同时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展(如技能比赛、制作院报等),使学生具有相当的信息文化底蕴和信息技术素质,这样学生才能有发展后劲。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学习信息素养知识的目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方法是什么?要紧密结合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同时考虑信息素养类课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小教专业的信息素养教育有着不同于一般专业的特点,一方面,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现代人必备的素养,是现代教育所培养的素质的一个部分,小教专业的信息素养教育应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学生发展成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另一方面,小教学生是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对他们进行的信息素养教育必须与教育技术技能的培养相结合,促进其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以适应新世纪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根据以上分析,小教学生的信息素养就可相应地分作两个层面,即作为信息社会的人所应具备的信息素养(公共信息素养)和作为教师所应具备的信息素养(教育技术素养)。在具体地设计课程时,可从学生不同的基础水平、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这几方面出发,本着“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宗旨,将信息技术课程分成两大模块———必修和选修。必修模块是直接与课程目标相对应的,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它的基本要求;选修模块关注技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既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又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具体方案如表3。

四、小教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类课程的实施建议。

1.实行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根源在于:一是中学it课程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了解普遍增多,从而结束了信息技术基础教育“零起点”的历史;二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导致了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差距增大。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1]。基于此,分层的措施如下。(1)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为二级:一级的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windows)、办公软件(of-fice)、internet的使用、多媒体系统等22学时;二级的教学内容包括操作系统基础、网络基础及组网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系统安全、internet的高级应用等22学时。(2)学生自愿参加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一级考试的报名,考试时间安排在第一学期结束,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一级考试的学生可获得免修资格,直接修二级教学内容,测试没通过者,修完一级再修二级。这样可以避免重复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减轻学校的教学负担都是十分有益的。当然,分级成功的检验标准是学生是否受益,要谨防学生出现“分层次”心理障碍。

2.建立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指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为核心的实验、实训及实习等教学活动的总称,是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高质量实现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活动。信息素养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信息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环节、考核方式以及管理等。如建立网络学习课程中心———通过网络学习资源,学生能浏览到教师对该课程学习方法的指导,并查看每个学习阶段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和建议阅读的内容;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浏览扩展知识以掌握更多的知识;通过互动论坛,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能随时就本课程的学习问题进行互相讨论。利用网络其他手段辅助学习,如通过学习论坛、在线qq实时指点等,来提高知识应用水平。

3.充分开展课外社团活动。

利用学生社团,开展“小先生制”,组织“电脑节”、“多媒体设计比赛”(含网页设计、课件设计)、“office大赛”(结合专业的word、excel、ppt设计)、“装机比赛”、“组网比赛”、“cg(computergraphics)比赛”等各种活动。一方面是对阶段教学成果的检验,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比赛互相交流设计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共同提高。同时狠抓学生的毕业设计,把制作课件的水平作为一项核心指标来考查。

4.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

必修课程:平时训练和期末总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内容———由任课教师评定)。选修课程:技能鉴定的形式(由专家小组评定)。活动课程:竞赛方式(学生或学生小组协作完成的实施形式、不同考试时间,不同考试内容———由专家小组评定与学生互评相结合)。从而形成一个如下图的从师技能考核“金字塔”。

五、结束语。

展望未来,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开设,小教专业的信息技术公共课程的第一层次教育《大学计算机基础》将逐步淡出,以至最终取消。信息素养类课程的教育重点在第二、三层次。所以要加强小教专业的信息素养类课程的第二层次教育研究,加强该层次的资源建设,为师生提供“因用而教,各取所需”课程资源库系统和测试评价系统以及一个不间断的学习体系。

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设置方案【第十篇】

为深入推进依法办学,进一步规范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招生秩序,促进教育公平,网友收集一份陵川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招生方案,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实施义务教育招生工作,切实保障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益,规范中小学招生制度和运行机制,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规范、持续发展。

2017年全县中小学招生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1.免试、就近、划片、分配原则。

2.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3.尊重历史、结合现状原则。

4.户房结合、唯一确定原则。

5.已撤销初中学校的东部乡镇小学毕业生指定就读原则。

6.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两为主”原则(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

2017年全县小学段和初中段招生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严格实行属地就读和指定就读。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应到户籍所在地中小学校接受相应学段义务教育。其中,已撤销初中学校的东部乡镇户籍所在地少年到指定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各乡镇教办根据辖区内学校报名情况分配到校,接受相应学段义务教育。其中,到县城公办初中上学的,由县教育局根据各校报名情况分配到校,接受相应学段义务教育。

2.严格控制班容量。小学、初中班容量分别控制在45、50人以内(含本级),超出学生不予注册学籍。全面实行阳光均衡编班。全县两轨(含本级)以上的中小学,要严格按规定班容量,采取“电脑排位,随机编班,直达班级”的方法,统一实行阳光均衡编班现场公示,并均衡配备教师。编班情况报基教股备案。

3.严格遵守入学时间及规定。小学、初中新生入学时间均为2017年9月1日—2日。《入学通知书》由各乡镇教办按往年通知书样式自行统一印制。在填写初中段入学通知书时,通知书中的第----号必须填该生小学毕业生学籍号(从小学毕业生学籍库中提取)。初中新生入学时,各初中凭《入学通知书》接收新生,并收回《入学通知书》,存入学校档案,作为新生注册备案的唯一依据。严禁接收无《入学通知书》的学生和不是本校通知书的学生。

4.严格执行招生纪律。严禁以是否上过学前班作为适龄儿童入学依据;严禁以考试成绩和学科竞赛成绩作为招生依据;严禁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严禁将不满6周岁的儿童接收到小学;严禁将满6周岁儿童接收到幼儿园;严禁违规跨学区招生;严禁在招生计划之外自行招生;严禁采用统一笔试或者任何变相形式的统一知识性考试方式选拔生源。

(一)小学段

1.招生对象

所有年满6周岁(2010年9月1日至2011年8月31日期间出生的)本县户籍儿童少年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2.招生办法

(1)以乡镇教办为主,按乡镇设立学区,每个乡、镇为一个独立学区,共设12个学区。各学区严格按照“学区服务范围”进行划片入学。

(2)各乡镇教办要将户籍在辖区内的所有满6周岁儿童少年进行统计归档,统一规划,界定范围,结合家庭住址就近安排入学,入学率达100%。新生入学使用统一格式《入学通知书》,并在2017年8月15日前完成发放。

(3)崇文教办所辖小学和实验小学的招生由崇文教办负责。具体招生办法参照初中段办法制定执行。

(二)初中段

2017年所有本县户籍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毕业生。

招生范围

(1)民办初中(三宝中学、成才学校)可在全县范围内招生。

(2)乡镇公办初中(礼义镇办中学、附城镇办中学、平城镇办中学、杨村中学、西河底中学、秦家庄中学、潞城中学)招生范围为学校所在乡镇学区范围。

(3)县城公办初中(陵川二中、陵川三中、棋源中学)招生范围为崇文镇学区范围和已撤销初中学校的东部乡镇学区范围,具体为:

陵川二中招生范围为:

b、户籍属崇文镇小召、东坡、红马背、安阳、簸箕掌、尧庄、炉家、赵漳水、南坪行政村的2017年小学毕业生。

陵川三中招生范围为:

c、户籍属夺火乡、马圪当乡的2017年小学毕业生。

棋源中学招生范围为:

c、户籍属古郊乡、六泉乡的2017年小学毕业生。

(1)民办初中(三宝中学、成才学校)按民办教育相关规定,在县教育局监督下依法依规自主招生,免试入学。

(2)乡镇公办初中(礼义镇办中学、附城镇办中学、平城镇办中学、杨村中学、西河底中学、秦家庄中学、潞城中学)统一招收户籍在所辖区域内的2017年小学毕业生。凡跨学区就读的小学毕业生,凭《小学毕业证》回户籍所在地参加小学升初中分配。各乡镇教办必须将户籍在所辖区域的小学毕业生核实清楚(含在外乡、县、市、省毕业的),以免分配中漏失影响入学。

(3)崇文学区、实验小学和已撤销初中学校的东部乡镇学区的2017年小学毕业生,由县教育局根据崇文镇教办和实验小学提供的毕业生名单(含外地毕业的崇文籍学生)和住址摸底表(含户口复印件住址),以户籍为主结合现住址按原规划区域就近分配到县城初中(陵川二中、陵川三中、棋源中学)入学。

(4)户籍属已撤销初中学校的东部乡镇学区夺火、马圪当、古郊、六泉乡在外地毕业的学生,回户籍所在地教办报名,由教办汇总上报县教育局统一安排。

(5)崇文教办所辖小学和实验小学2017年非崇文籍毕业生,回户籍地初中就读的,可享受农村初中优质高中指标到校政策;留县城初中就读的,不享受优质高中指标到校政策,由县教育局统筹分配到县城公办初中就读。

4.优质高中指标到校相关规定

依据国家教育部相关规定,完成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应在户籍所在地初中就近入学,在规定初中就读的学生,具有享受就读初中优质高中指标到校资格。初中毕业升高中时,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就读初中优质高中指标到校政策,否则不能享受。

(1)在户籍所在地初中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具有享受优质高中指标到校资格。

(2)县城初中(包括民办)2017年秋季升入初二、初三的非崇文籍学生,在2017年10月31日前返回户籍所在地初中就读的学生,可享受户籍所在地初中优质高中指标到校政策(不受异动限制)。

(3)陵川三中只有崇文镇、夺火乡、马圪当乡户籍的学生具有享受优质高中指标到校资格;棋源中学只有崇文镇、古郊乡和六泉乡户籍的学生具有享受优质高中指标到校资格;陵川二中、三宝中学、成才学校只有崇文镇户籍的学生具有享受优质高中指标到校资格。

五、佐证材料提供及审核

本实施方案要求提供的所有佐证材料是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的唯一依据,所有提供佐证材料的监护人要为所提供的材料真实性负责,并在6月30日前交毕业学校,经毕业学校审核签字盖章后统一交教育局,可安排就近就读。凡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骗取入学资格的,所产生的一切后果由材料提供者自负,一经查实即取消资格,由各学区重新统筹安排入学。

(一)在户籍所在地学区内就读的学生,其监护人须向当地教办提供的佐证材料:

1.监护人只有一处住房,且户籍登记地址与现住房地址一致的,只须提供户口薄原件。

2.监护人有一处以上住房的,由监护人自主确定一处住房作为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资格住房,并提供户口薄原件及资格住房下列佐证材料中的一项:

(1)房屋产权证或房地产管理部门备案的商品房购房协议(合同)、交款收据等。

(2)自建住房(无房产证)的宅基地使用权证、村委(社区)建房证明等。

(3)未过户二手房的买卖协议(合同)等。

未实际使用入住的住房不能作为学生入学的住房依据。

(二)在非户籍所在地学区内建房或购房需在当地中小学就读的学生,其监护人须向户籍所在地教办填写《务工子女和购房者子女在县城就读资格审查表》,并提供下列佐证材料中的一项:

1.房屋产权证或房地产管理部门备案的商品房购房协议(合同)、交款收据等。

2.自建住房(无房产证)的宅基地使用权证、村委(社区)建房证明等。

3.未过户二手房的买卖协议(合同)等。

未实际使用入住的住房不能作为学生入学的住房依据。

(三)进城(镇)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的适龄儿童少年,如需在务工地中小学就读的,须向户籍所在地教办报名登记填写《务工子女和购房者子女在县城就读资格审查表》,并提供下列佐证材料:

1.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监护人)的居民户口本、第二代《居民身份证》。

2.父母双方或法定监护人进城务工就业证。

3.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监护人)具有一年(截止2017年8月31日)以上(含)合法稳定住所的证明材料:流入地公安部门制发的《山西省流动人口居住证》或《暂住证》(持证不足一年的还需附流入地公安部门出具的首次在我县申领居住证或暂住证明)、租房合同(附出租人的房产证和房屋租赁的完税凭证)等任何一项。

4.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监护人)具有一年(截止2017年8月31日)以上(含)合法稳定职业的证明材料:属个体经营户的须提供流入地工商营业执照和纳税证明;务工的须提供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正式劳动用工合同(附工资支付证明),以及2016年用人单位为务工者本人任意一次交纳了社保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任意一项)的凭证复印件。

六、组织领导

1.成立陵川县2017年中小学招生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招生工作在领导组的统一领导下,由领导组办公室对招生工作全程参与管理、监督、指导、协调,处理招生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确保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

2.各学区要成立相应的招生工作领导组,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确保所辖区域内招生工作顺利进行。

3.各乡镇教办、中学要按照信息公开要求,建立和完善本区域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公示制度、咨询制度和社会监督制度,确保招生工作政策透明、程序公开、过程公平、结果公正。

4.各乡镇教办、中学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一把手”负总责。要充分利用媒体,大力宣传招生政策和要求,使之家喻户晓,让社会各界支持,让家长学生理解,坚决抵制招生过程中打招呼、递条子等不正之风,坚决拒绝说情请托、权学交易等“以权入学”不良行为,确保全县阳光招生。

本方案的最终解释权归陵川县2017年中小学招生工作领导组,未尽事宜以领导组议定结果为准。

70 2242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