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激励机制调查报告集聚通用8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企业激励机制调查报告集聚通用8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企业激励机制调查报告【第一篇】
加快激励机制建设是现代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事业高速度、可持续发展的必需手段。
一、目前激励机制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观念根深蒂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思想在我国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建国以后,我国生产力发展缓慢、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平均主义严重,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也使许多人在思想深处形成一种误解,似乎社会主义就是要平均,如果一部分社会成员的劳动收入比较多,出现了较大的差别,就认为是两极分化,背离社会主义。这种平均主义思想,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观点是完全不相容的。社会主义不等于平均主义,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先富与后富不等于两极分化。如果把共同富裕错误理解为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不但做不到,而且势必导致共同贫穷。搞平均主义,不敢按贡献大小拉开收入差距,只会滋长懒汉作风,打击贡献大者的积极性,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损害社会主义的形象。平均主义实际上是更大的不公平。
反对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就是要在初次分配阶段,坚持效率优先原则,将个人收入与贡献直接挂钩,拉开分配差距,体现多劳多得,允许所有生产要素都参与分配,激励人们拼命工作。在再次分配阶段,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政策的引导作用,通过建立有效的财政调节机制,构建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定科学的人力政策,缩小收入差距,缓和收入分配中的矛盾,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经营不讲效益,投资不讲回报,盈了不敢多拿,亏了不敢惩罚。企业产权不清,权责不明,不管盈了多大的利,个人一分不能多拿,多拿了就要犯错误;亏了由国家包着,个人一分也不少拿,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因为缺乏激励措施,经营者收入与企业盈亏脱节,经营者缺乏扩大生产的内在动力;因为没有约束机制,经营者没有责任心,他可能会通过膨胀企业规模来扩大权力基础,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或者通过增加不必要的开支,达到个人享用的目的。长期以来,许多企业盲目加大投入,扩大外延,在膨胀规模上做文章,却不考虑提高效益、增加内涵。更严重的是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投资决策完全靠“拍脑袋”,导致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在这方面我们的教训实在太多了。
3.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收入与贡献极不相称。根据有关部门对中央直属大型企业的调查,内地36家企业的老总平均年收入与职工收入相比,最大的6倍,最小的只有倍。而发达国家的企业经营者年收入是普通员工的60倍,有的甚至高达100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收入与贡献极不相称,必然缺少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经营业绩、促进企业发展的足够动力,其潜在能力也就不可能被充分发掘出来,不但企业效益最大化难以实现,甚至会出现短期行为、在任过度消费乃至“59岁现象”等问题。
4.工资能升不能降,机关能进不能出,考核能奖不能罚。由于我们过去在设计激励政策时,更多的是从正面鼓励考虑,加之现行管理体制的一些弊端,使人们片面认为激励就是多发钱。尤其在考核奖惩上,往往开始非常严厉,而到最后考核兑现时却光奖不罚、重奖轻罚;有的甚至平均主义、人人有份,考核奖惩变成了职工福利。奖励和约束是相对应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在建立奖励机制的同时,必须建立相应的惩戒机制。如果对失误者、落后者不给予必要的惩戒,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纵容了极少数人,就会磨灭绝大多数人的创新激情,事业也就失去了长久持续发展的活力。
二、加快激励机制建设的对策
1.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大力推行期权制。期权制度是目前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激励体系中最流行的方式,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对企业家的激励作用十分明显。一是有利于大量优秀人才进入职业企业家队伍。期权制度通过长期报酬的形式将高层管理人才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捆在一起,不但能吸引大量优秀人才进入,还能有效避免人才的流失。二是有利于企业家才能的充分发挥。企业家拥有企业一定数量的股票,企业家的利益就同股价表现即企业效益的变化紧密结合起来,企业家对个人效用追求就转化为对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三是有利于减轻企业日常支付资金的负担,降低财务成本,提高财务运作效率。四是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期权制度为矫正企业管理者的短视心理提供了有力的杠杆。在任期间,企业经营管理者就会更多地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五是有利于企业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
从国际惯例、国内外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看,期权制是解决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与贡献不相称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由“吃大锅饭”到实行岗位工资制是一种进步,由执行月薪制到实行年薪制又是一种进步,而由实行年薪制再到推行期权制则是更具深远意义的进步。
2.对领导机关工作人员——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首先,强化岗位责任,明确任务目标,严格按“三定方案”配置内设机构和工作人员,在“三定方案”框架内,科学合理地设置各个岗位职责。人在哪个岗位工作,就要承担哪个岗位的职责,就有这个岗位的权利和义务,就拿这个岗位的报酬和奖励。
其次,严格考核监督,坚决兑现奖惩。设立主要领导挂帅的考核委员会,负责考核奖惩的相关事宜。每个岗位的考核可分为两部分进行:一部分是对每个岗位职责进行打分评价;另一部分是公共部分,比如政治思想、团结协作、廉洁奉公等,可通过相互评议确定优劣。前部分是重点,后部分是补充。考核结束后,对未完成岗位任务的进行责任追究,在薪金报酬、工资待遇、干部使用等方面体现差别,干好、干不好都有明确说法。
第三,注重配套改革,提高整体效能。充分利用分配杠杆作用,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形成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对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奖能罚的机制,对不适应的进行果断调整,及时引进急需的人才;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人力资源整合,使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3.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积极探索任期目标制。邓小平同志指出,“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6页)邓小平同志这段话充满了求实精神,也进一步告诉我们,必须重视各级领导干部的激励问题,旗帜鲜明地对业绩突出、群众公认、执政能力强的干部实行重奖。在激励的载体上,实行任期目标制。
首先,在指标设置上,改变过去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福祉的GDP单一标准。借鉴和引入国家进步指标(MDP)体系,在整体指标设置上,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情况;既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重视反映经济发展指标。在评价标准上,既要看数字,又不惟数字;既要有确定性,又要形成动态管理的修订机制。
其次,在考核奖惩上,克服单一的依据职务确定干部收入的做法,一是上一级党委政府为下一级党委政府设立“任期目标奖励基金”,大张旗鼓地奖励那些在各级领导岗位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二是完善干部职务和职级相结合的制度。一个干部既可以按职务系列晋升,又可以按照职级系列晋升。这样可以激励干部一心一意干事业,而不必为“位子”问题分心,也有利于实现干部领导职务的能上能下。
第三,在监督约束上,坚决改变只能奖不能罚、只能上不能下的疲软做法。一是要建立决策追究制度,健全纠错改正机制。对重大事项的决定,从可行性论证,到方案的选定,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责任者,防止“集体决策、无人负责”现象的发生。二是依法实施质询制、问责制和罢免制。三是认真落实两个《条例》,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考核监督。四是对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由上级党委政府成立综合考核班子,实行一年一考核、任期届满算总账的考核制度,当年完不成工作目标的领导干部,上级党组织对其进行谈话;连续两年完不成的实行戒勉或进行必要的组织调整。
企业激励机制调查报告【第二篇】
一、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民营企业人才是指在民营企业人力资源中具有较高教育水平、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的群体。根据中央组织部和原国家人事部人才统计标准,在民营企业中具有中专毕业学历以上人员或具有初级职称以上人员即是人才。在甘肃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中,总体上科技水平较低,因此,具有一定技能的技术工人也应作为人才予以重视。在30多年的发展中,甘肃民营企业人才队伍逐步壮大,人才政策逐步明确,人才环境逐步改善,人才结构逐步优化,人才在民营经济发展中的贡献逐步明显。但也存在人才总量不足、人才层次不高、人才政策不够优惠、人才流动性大、高素质人才外流、人才使用不合理等问题。仅从政府部门和管理层方面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引进、留住人才的软硬环境还不够理想。人才流动的市场壁垒太高,在专业人才引进方面仍然存在障碍,难以实现人才的市场化配置。有些县(市、区)规定大学本科以上人才可以落户,重学历、看资历、轻实绩,使那些有实际经验而学历未达到本科的人才和企业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及技工被拒之门外。在一些地方,有的民企紧缺钳工、焊工、精加工等人才,国有企业拥有这类人才,并且暂时闲置,民企上门联系,国企却不同意放人。有的民企急需的紧缺人才,本人虽能真才实干,但没有学历、职称,无法引进。对没有房产和户口的外地子女入学,各地基本上都收取借读费,昂贵的费用让一般管理和技术人才难以承受。人事管理和人才流动的法规建设滞后,没有形成良好的法制环境,致使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尤其是户籍管理、档案管理等体制性壁垒,给民营企业人才引进带来难度。民营企业人才职称评定还没有纳入正常轨道,有的企业不知道找那个部门申报,而有的政府部门只管国有或直属企事业单位,不接受民企的申报。
2、鼓励“全民创业”的政策有待认真落实。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了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职人员提前停职、离职、辞职、提前退休创办企业,鼓励军转干部自主择业创业和城市退役士兵从事个体经营,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或从事个体经营,鼓励科技人员领办兴办科技型企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充分发挥这些人才创业的积极性、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但要把这些政策落实尚需做大量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3、教育机构专业设置不能适应民企的需要。调查显示,我省就业的农民工中具有专业技能等级的不足10%。低素质劳动者与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其中教育机构专业设置滞后、人才发展观念偏差是主要原因。近年来,大学一再扩招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而对毕业生供不应求的技术教育专业少、投入明显不足。专业设置脱离社会及民企需求,重学历教育、忽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造成毕业生学不能致用、毕业就“改行”或毕业就“再进修”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技能型人才供给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重要原因。
4、民企人才的教育培训尚未纳入正常渠道。民营企业人才的继续教育和发展提高问题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绝大多数企业人才表示急切需要进修或学习提高,但与机关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相比,民营企业人才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专业培训的机会少,时间无法保证,经费没有来源,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民营企业人才科技水平的提高,也导致人才稳定性差、频繁跳槽、流失现象严重,过频的人才流动不仅给企业带来损失,而且也给个人留下不良记录。
此外,在人才管理和使用上,民营企业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家族式企业人才管理模式守旧,企业内裙带关系严重,对外来人才不放心、不放权、不放手,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排斥心理,缺乏诚信,挫伤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出现人才频繁流动,导致企业人才不稳定。还有的民企在用人观上只注重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而较少考虑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发展机会,追求“拿过来就能用的人才”,忽视员工培训,不注重使用与开发并重,更不注重员工的自我发展。企业激励机制不健全,许多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结构设计不合理,员工工资薪酬缺乏灵活性、多样化,习惯一刀切、固定化,不能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而随时调整,人才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挫伤积极性。在劳动力比较富裕的“买方市场”的情况下,有的企业老板很少和员工沟通,几乎不做任何思想工作,动不动就叫“走人”,甚至把“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标语贴在厂区显眼的地方,既是警示也是威胁,难以形成劳资双方的和谐关系。这些都是导致企业留人难、人才频繁跳槽或大量外流的原因。
二、鼓励支持全民创业,创造优越的人才环境
人才是支撑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关键。创造优越的人才环境是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职责。因此,政府部门要把民企人才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选拔、评价、使用、引进、流动、保障、调整、协调和服务机制,通过多种方式宣传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全社会形成以人为本、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环境和氛围。
1、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公共服务。为民营企业创造平等宽松的人才政策和用人环境,如制定并实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县(市区)自主创业、从事自由职业和到民营企业工作的优惠政策;实行无偿人事代理服务;采取灵活、宽松的户籍管理办法;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评选各种奖励、提供深造和继续教育的机会、解决政治和生活待遇等方面要与国有企业员工一视同仁,为民营企业人才的成长创造平等竞争的机会。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允许个人委托人事代理,按灵活就业人政策以个人身份参加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凡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工商、城管等部门给予一定的优惠。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规定,健全民企人才社会保障制度,实行与人才价值和作用相匹配的社会保障政策,努力消除企业各类人才的后顾之忧。建立、完善人才市场,逐步形成以市(州)和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市场为主体、社会人才市场中介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功能、覆盖全社会的人才市场体系,实现人才资源社会化、资源配置市场化。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沟通,定期组织大型人才招聘会、小分队外出招聘、网上招聘等活动,努力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要在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积极为企业人才工作提供优质服务。涉企部门要及时掌握民营企业的人才基本情况、需求和建议,加强人才市场信息化建设,建立人才信息库,开通企业人才引进“直通车”,做到企业与人才供求信息及时传递,帮助企业与人才有效对接。适时组织行业性、专业性的民营企业人才交流会、引才引智洽谈会等,组团到经济发达地区选聘优秀人才。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协调、联系,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引进人才、成果带进人才、技术入股拉进人才。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人事代理制度,健全免费的人事代理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人才争议仲裁制度。同时,为企业人才在家属就业、子女入学、户籍转移、代办养老保险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舒心地工作。
要认真实施省委、省政府最近下发的《关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的意见》中的“人才支撑”工程,把民企优秀人才的引进工作与项目招商、资金引进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壮大和提高民企人才队伍,为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全面落实“全民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政府要责成主管部门细化、具体化“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使之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操作性。要从资金、信贷、土地、税收、项目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全民自主择业、自立创业,形成优秀人才和民营企业家脱颖而出的社会氛围。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人才创业基地,为各类人才实现创业理想提供舞台;要制定人才创业资助、人才住房等具体实施办法,发挥政策导向和保障作用。
3、完善民营企业人才培养机制。学习外地经验,建议省上和各市(州、县)设立民企人才培训基金,着力提升民企人才的综合素质。管理层要把为民企提供人才培训做为服务重点,特别要提高民营企业家的整体素质、管理实战能力,只要企业家的管理能力提高了,就能把企业带向健康发展的方向,就会对地方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管理层领导要深入企业与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需求,精心安排课程,并将聘请全国知名经济学者和省内知名企业家前来授课,由政府提供费用帮助民营企业家“补课”、“充电”,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管理层还要引导民营企业加强员工培训,保证员工培训学习的时间和经费,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4、政府主管部门要制定并实行民营经济人才战略规划。为减少民营企业人才开发和管理的盲目性、随意性,应建立民营企业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对于建立民企人才储备、流动机制,为民企大力培训适用人才,实施一视同仁的人才政策等等,均应提前作出规划和预案。同时要建立急需人才信息库,将人才需求情况,尤其是紧缺的急需人才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纳入人才信息库,指导大专院校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按规划需求进行培养和引进。
5、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民企人才管理的指导和统筹。引导民营企业家学会和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科学。人力资源管理决不是“把人管住”,而是“把心留住、把根留住”。要把科学用人列入企业文化建设,重新建立一种具有稳定性、吸附性和包容性的企业文化,发挥企业文化在凝聚人才、稳定人才和激励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民营企业家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尊重人才,平等待人,加强沟通,增进交流,广招人才,留住人才。民企要认真贯彻国家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与员工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建立公正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严格绩效考核,实行优胜劣汰、晋升和激励机制,尤其要认真对待高级人才;引导企业健全人才社会保障制度,为员工办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使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引导企业重视人才培养,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对员工实行终身教育。同时要突破局限,扩大视野,从省内外、甚至国外引进人才并赋予重任,优化企业人才队伍结构。政府部门应放松户籍的跨地域管制,消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打破人才身份、所有制等限制,尽快建立和完善人才流动过程中的一系列配套制度。
企业激励机制调查报告【第三篇】
武汉一冶建安公司于九月二十四日至九月二十八日组织了一次关于国企改制的考察活动,考察的单位是山东建工集团、北京城建集团三公司。考察小组成员由一冶建安公司董事长龙惠均、工会主席张侠明以及企业策划部、人力资源部、党委工作部和部分经济实体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并邀请了一冶建设公司劳人部的熊婉君副部长、吕桂云科长一同前往。通过实地考察,我们认为这两家企业有一个共同点:一、经营层和员工对国企的改制达到了共识;二、产权清晰,责权明确;三、建立健全了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四、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五、建立了和谐的外部环境;六、掌握了一批具有竞争实力的劳务分承包方。下面谈谈山东建工集团的基本情况和改制的具体作法:
一、抓住第一次改革机遇,实行“项目法”施工,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施工管理体制的彻底改革,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山东建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至1990年企业已陷入难以为继的亏损边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求生存、求发展,在没有任何上级部门指示和安排情况下,打破了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自觉在省内率先推行“项目法”施工改革,并且一举获得成功。从一九九一年开始企业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向前迈出一大步,不仅扭转了企业陷入亏损边缘的被动局面,而且经济效益逐年较大幅度的增长。例如:施工产值1990年仅完成2600多万元,到2001年已达到12亿元,增长了462倍;实现利润1990年亏损84万元,到2001年实现利润6255万元;竣工工程质量1990年优良品率为25%,2001年提高到%,同时加强配套改革,建立了企业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财务、劳资、材料、设备、经营和预决算的十大业务系统并组建劳务及人才、材料供应、设备租赁、资金和生活服务等五大模拟市场。并进行了用工、人事和分配制度等三项制度改革,按月度对二级单位进行跟踪考核,建立健全了企业监督检查、审计考核体系,确保了企业稳步发展,为后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住第二次改革机遇,在实行集团化经营的同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一种微观经济,涉及到企业内外部机制的各方面,主要是建立和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
1、建立健全企业法人财产制度。山东建工集团按照国家的规定,对企业资产、债权债务由国资局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资产评估、产权界定,核实企业法人财产占有量,进行国有资产登记,确定企业法人财产权。使企业资产、企业资本金的股权结构均做到了产权清晰。
2、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山东建工集团在建立有限责任的改制过程中,始终把建立新型的领导体制放在重要地位。依法建立和完善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领导管理体制。使权力机构、决策机构、审计机构和执行层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衡,并做到责权明确,各司其职,依法依规行使职权。
3、建立健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山东建工集团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了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主要是成本预测、计划、核算,企业资金管理(包括资金使用、回收、清欠)等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企业财务管理,确保了企业效益的稳步增长。
从1994年完成改制,至2001年的七年中,山东建工集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施工产值累计完成41亿元,实现利润亿元,这两项指标的完成是改制前十年完成总和的近20倍。山东建工集团发展如此之快,就是得益于项目法施工和企业股份制改造。
三、抓住第三次改革机遇,进行企业内部股份制改造,建立母子公司投资主体。
山东建工集团在企业制度上进行再创新,实施国退民进企业改造。具体作法是:
调整国有股权结构,进一步理顺国有股与企业的关系。主要是将48%的国有股,变现退出%,国有股权实际参股%。国有股所得的红利,主要用于对企业经营者的奖励。
他们把国有股变现退出的股份,全部转让给企业经营者、经营者群体和技术业务骨干。调整后的股权结构是,经营者持股120万元,经营者群体每人持股48~96万元。中层领导每人持股8~24万元。从而加大了企业骨干的经营风险,也进一步规范完善了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四、进行企业战略性调整,实施企业战略管理。
1、切实搞好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一是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调整,坚持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原则,建立适应市场环境的管理机制,突出管理机构精干高效,减少管理层次,减少扯皮,明确岗位责任目标,解决多头管理的问题。从总公司到子公司甩掉传统的直线职能式管理模式,实行扁平化的矩阵式管理模式,突出业务系统化管理。集团总公司机关共77人,设五部一室即:市场经营管理部、企业战略管理部、工程项目管理部、财务融资管理部、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办公室等部室制管理,保留党群系统。实行部室制改革,不单纯是为了精简几个机构、裁减几个冗员,而是突出精干高效、做到减机构,不减职能,不削弱职能,减人不减工作效率、不减岗位责任。做到人人有事做,人人能做事,事事有人做,责任有人负。
二是生产组织结构的调整,就是在坚持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的前提下,进一步规范改制子公司运作,突出解决机制不活、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对发展缓慢、施工任务少、产值效益差、无大发展前途的子公司,实行内部兼并、重组方式调整。扶持发展快的骨干子公司,切实建立优胜劣汰机制,提高总公司经营管理的集中度。
三是劳务分承包的调整,在过去众多的劳务承包单位中,经过严格的考核筛选确定了69家具有一定实力的劳务承包单位。每年对劳务承包单位进行考评,淘汰后5名,同时引进5家新的劳务承包单位,通过优胜劣汰保证劳务承包单位的素质。
2、实施企业五大创新,全面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一是企业制度创新。两级公司建立了经营者决策失误、造成损失责任追究制度,以提高经营决策者在进行重大事项决策时科学性,限度的减少失误。
二是企业管理创新。关键是搞好项目管理,加强项目经理部的建设。其次是强化企业基础管理,明确职能划分,突出岗位责任到位、高效服务到位和战略管理到位。
三是经营方式创新。首先是经营者、经营者群体及经营系统人员要认真学习WTO的基本规则和原则。特别要学会和运用菲迪克条款。其次要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完善投标网络,实行网上信息发布,建立标书评价、分析和统一审查制度,限度的提高中标率。三是经营方式加快向集约型转变。正确处理产值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对规模大、垫资多、取费低的工程要进行前期评估,决定是否承接。
四是科技人才创新。科技创新的重点是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升级,加大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力度。投资2000万元建设工业园研发中心,引进5名博士生,建立新型建材科研基地。加大微机开发利用,对大型新开工程全面实行微机管理和施工现场远程监控。人才创新的重点是加快培养造就一支适应入世环境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山东建工集团现在拥有博士生5名,硕士研究生20余名,大本以上学历管理人员600人。
五是企业文化创新。创建企业品牌,树立企业形象,着力建设好企业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使企业文化建设逐步向企业文化管理过渡。得益于领导集团能审时度势,正确领会和执行党的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抓住每一次机遇,不断深化企业改革。
1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我们建筑行业是属于竞争性行业,是最早进入市场的行业之一。企业的经营机制、组织结构是否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的重要一环。我们公司虽然也实行了改制,但改革的步子不大,仍残留着浓厚的计划经济痕迹。内部经营机制不活、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管理不完善等与企业改革发展和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的情况还相当严重。企业粗放经营有余,集约经营不足,产权关系不明晰,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也比较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乃至削弱了企业整体优势,阻碍了企业发展。为此,公司领导层要深入学习党的一系列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探讨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建筑市场的前景,从而认清建筑业的形势,理清企业发展思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领导班子的思想观念应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们认为领导班子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是企业改革改制的首要条件。
2必须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山东建工集团改革的成功经验已证明在进行股份制改造中,通过经营者持大股、管理业务骨干多持股,不仅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股权结构多元化,而且是建立有效制衡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前提,由于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组成人员代表不同的所有者利益,所以才能形成相互约束、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保证对企业经营决策的正确性,限度地减少决策失误。
3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机制。
实践证明,经营者持大股、技术业务骨干多持股明显优于人人持股。特别是经营者持大股是确保股份制改造成功的重要保证,只有经营者持大股才能形成较强的风险机制,才能充分发挥经营者的创造力。经营者出资越多,思想压力越大,压力越大,工作动力越大,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就越高,其智慧和潜能更能淋漓尽致的发挥。技术业务骨干多持股,能促进他们关心企业发展,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通过经营者持大股、技术业务骨干多持股,较好的把职工切身利益与企业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以资产为核心的有效激励约束机制。
4必须统一全体员工的思想认识,加强企业凝聚力。
5必须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总之,党的十五届四中和五中全会,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只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转变观念,勇于改革,以敢闯、敢试、敢干的胆略进行制度创新,就能开拓企业发展的新篇章。
企业激励机制调查报告【第四篇】
武汉一冶建安公司于九月二十四日至九月二十八日组织了一次关于国企改制的考察活动,考察的单位是山东建工集团、北京城建集团三公司。考察小组成员由一冶建安公司董事长龙惠均、工会主席张侠明以及企业策划部、人力资源部、党委工作部和部分经济实体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并邀请了一冶建设公司劳人部的熊婉君副部长、吕桂云科长一同前往。通过实地考察,我们认为这两家企业有一个共同点:一、经营层和员工对国企的改制达到了共识;二、产权清晰,责权明确;三、建立健全了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四、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五、建立了和谐的外部环境;六、掌握了一批具有竞争实力的劳务分承包方。下面谈谈山东建工集团的基本情况和改制的具体作法:
一、抓住第一次改革机遇,实行“项目法”施工,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施工管理体制的彻底改革,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山东建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至1990年企业已陷入难以为继的亏损边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求生存、求发展,在没有任何上级部门指示和安排情况下,打破了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自觉在省内率先推行“项目法”施工改革,并且一举获得成功。从一九九一年开始企业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向前迈出一大步,不仅扭转了企业陷入亏损边缘的被动局面,而且经济效益逐年较大幅度的增长。例如:施工产值1990年仅完成2600多万元,到2001年已达到12亿元,增长了462倍;实现利润1990年亏损84万元,到2001年实现利润6255万元;竣工工程质量1990年优良品率为25%,2001年提高到%,同时加强配套改革,建立了企业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财务、劳资、材料、设备、经营和预决算的十大业务系统并组建劳务及人才、材料供应、设备租赁、资金和生活服务等五大模拟市场。并进行了用工、人事和分配制度等三项制度改革,按月度对二级单位进行跟踪考核,建立健全了企业监督检查、审计考核体系,确保了企业稳步发展,为后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住第二次改革机遇,在实行集团化经营的同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一种微观经济,涉及到企业内外部机制的各方面,主要是建立和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
1、建立健全企业法人财产制度。山东建工集团按照国家的规定,对企业资产、债权债务由国资局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资产评估、产权界定,核实企业法人财产占有量,进行国有资产登记,确定企业法人财产权。使企业资产、企业资本金的股权结构均做到了产权清晰。
2、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山东建工集团在建立有限责任的改制过程中,始终把建立新型的领导体制放在重要地位。依法建立和完善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领导管理体制。使权力机构、决策机构、审计机构和执行层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衡,并做到责权明确,各司其职,依法依规行使职权。
3、建立健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山东建工集团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了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主要是成本预测、计划、核算,企业资金管理(包括资金使用、回收、清欠)等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企业财务管理,确保了企业效益的稳步增长。
从1994年完成改制,至2001年的七年中,山东建工集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施工产值累计完成41亿元,实现利润亿元,
这两项指标的完成是改制前十年完成总和的近20倍。山东建工集团发展如此之快,就是得益于项目法施工和企业股份制改造。
三、抓住第三次改革机遇,进行企业内部股份制改造,建立母子公司投资主体。
山东建工集团在企业制度上进行再创新,实施国退民进企业改造。具体作法是:
调整国有股权结构,进一步理顺国有股与企业的关系。主要是将48%的国有股,变现退出%,国有股权实际参股%。国有股所得的红利,主要用于对企业经营者的奖励。
他们把国有股变现退出的股份,全部转让给企业经营者、经营者群体和技术业务骨干。调整后的股权结构是,经营者持股120万元,经营者群体每人持股48~96万元。中层领导每人持股8~24万元。从而加大了企业骨干的经营风险,也进一步规范完善了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四、进行企业战略性调整,实施企业战略管理。
1、切实搞好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一是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调整,坚持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原则,建立适应市场环境的管理机制,突出管理机构精干高效,减少管理层次,减少扯皮,明确岗位责任目标,解决多头管理的问题。从总公司到子公司甩掉传统的直线职能式管理模式,实行扁平化的矩阵式管理模式,突出业务系统化管理。集团总公司机关共77人,设五部一室即:市场经营管理部、企业战略管理部、工程项目管理部、财务融资管理部、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办公室等部室制管理,保留党群系统。实行部室制改革,不单纯是为了精简几个机构、裁减几个冗员,而是突出精干高效、做到减机构,不减职能,不削弱职能,减人不减工作效率、不减岗位责任。做到人人有事做,人人能做事,事事有人做,责任有人负。
二是生产组织结构的调整,就是在坚持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的前提下,进一步规范改制子公司运作,突出解决机制不活、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对发展缓慢、施工任务少、产值效益差、无大发展前途的子公司,实行内部兼并、重组方式调整。扶持发展快的骨干子公司,切实建立优胜劣汰机制,提高总公司经营管理的集中度。
三是劳务分承包的调整,在过去众多的劳务承包单位中,经过严格的考核筛选确定了69家具有一定实力的劳务承包单位。每年对劳务承包单位进行考评,淘汰后5名,同时引进5家新的劳务承包单位,通过优胜劣汰保证劳务承包单位的素质。
2、实施企业五大创新,全面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一是企业制度创新。两级公司建立了经营者决策失误、造成损失责任追究制度,以提高经营决策者在进行重大事项决策时科学性,最大限度的减少失误。
二是企业管理创新。关键是搞好项目管理,加强项目经理部的建设。。其次是强化企业基础管理,明确职能划分,突出岗位责任到位、高效服务到位和战略管理到位。
三是经营方式创新。首先是经营者、经营者群体及经营系统人员要认真学习WTO的基本规则和原则。特别要学会和运用菲迪克条款。其次要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完善投标网络,实行网上信息发布,建立标书评价、分析和统一审查制度,最大限度的提高中标率。三是经营方式加快向集约型转变。正确处理产值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对规模大、垫资多、取费低的工程要进行前期评估,决定是否承接。
四是科技人才创新。科技创新的重点是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升级,加大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力度。投资2000万元建设工业园研发中心,引进5名博士生,建立新型建材科研基地。加大微机开发利用,对大型新开工程全面实行微机管理和施工现场远程监控。人才创新的重点是加快培养造就一支适应入世环境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山东建工集团现在拥有博士生5名,硕士研究生20余名,大本以上学历管理人员600人。
五是企业文化创新。创建企业品牌,树立企业形象,着力建设好企业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使企业文化建设逐步向企业文化管理过渡。得益于领导集团能审时度势,正确领会和执行党的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抓住每一次机遇,不断深化企业改革。
1、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我们建筑行业是属于竞争性行业,是最早进入市场的行业之一。企业的经营机制、组织结构是否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的重要一环。我们公司虽然也实行了改制,但改革的步子不大,仍残留着浓厚的计划经济痕迹。内部经营机制不活、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管理不完善等与企业改革发展和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的情况还相当严重。企业粗放经营有余,集约经营不足,产权关系不明晰,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也比较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乃至削弱了企业整体优势,阻碍了企业发展。为此,公司领导层要深入学习党的一系列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探讨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建筑市场的前景,从而认清建筑业的形势,理清企业发展思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领导班子的思想观念应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们认为领导班子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是企业改革改制的首要条件。
2、必须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山东建工集团改革的成功经验已证明在进行股份制改造中,通过经营者持大股、管理业务骨干多持股,不仅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股权结构多元化,而且是建立有效制衡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前提,由于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组成人员代表不同的所有者利益,所以才能形成相互约束、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保证对企业经营决策的正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失误。
3、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机制。
实践证明,经营者持大股、技术业务骨干多持股明显优于人人持股。特别是经营者持大股是确保股份制改造成功的重要保证,只有经营者持大股才能形成较强的风险机制,才能充分发挥经营者的创造力。经营者出资越多,思想压力越大,压力越大,工作动力越大,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就越高,其智慧和潜能更能淋漓尽致的发挥。技术业务骨干多持股,能促进他们关心企业发展,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通过经营者持大股、技术业务骨干多持股,较好的把职工切身利益与企业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以资产为核心的有效激励约束机制。
4、必须统一全体员工的思想认识,加强企业凝聚力。
5、必须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总之,党的十五届四中和五中全会,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只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转变观念,勇于改革,以敢闯、敢试、敢干的胆略进行制度创新,就能开拓企业发展的新篇章。
企业激励机制调查报告【第五篇】
加快激励机制建设是现代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事业高速度、可持续发展的必需手段。
一、目前激励机制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观念根深蒂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思想在我国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建国以后,我国生产力发展缓慢、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平均主义严重,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也使许多人在思想深处形成一种误解,似乎社会主义就是要平均,如果一部分社会成员的劳动收入比较多,出现了较大的差别,就认为是两极分化,背离社会主义。这种平均主义思想,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观点是完全不相容的。社会主义不等于平均主义,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先富与后富不等于两极分化。如果把共同富裕错误理解为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不但做不到,而且势必导致共同贫穷。搞平均主义,不敢按贡献大小拉开收入差距,只会滋长懒汉作风,打击贡献大者的积极性,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损害社会主义的形象。平均主义实际上是更大的不公平。
反对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就是要在初次分配阶段,坚持效率优先原则,将个人收入与贡献直接挂钩,拉开分配差距,体现多劳多得,允许所有生产要素都参与分配,激励人们拼命工作。在再次分配阶段,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政策的引导作用,通过建立有效的财政调节机制,构建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定科学的人力政策,缩小收入差距,缓和收入分配中的矛盾,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经营不讲效益,投资不讲回报,盈了不敢多拿,亏了不敢惩罚。企业产权不清,权责不明,不管盈了多大的利,个人一分不能多拿,多拿了就要犯错误;亏了由国家包着,个人一分也不少拿,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因为缺乏激励措施,经营者收入与企业盈亏脱节,经营者缺乏扩大生产的内在动力;因为没有约束机制,经营者没有责任心,他可能会通过膨胀企业规模来扩大权力基础,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或者通过增加不必要的开支,达到个人享用的目的。长期以来,许多企业盲目加大投入,扩大外延,在膨胀规模上做文章,却不考虑提高效益、增加内涵。更严重的是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投资决策完全靠“拍脑袋”,导致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在这方面我们的教训实在太多了。
3.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收入与贡献极不相称。根据有关部门对中央直属大型企业的调查,内地36家企业的老总平均年收入与职工收入相比,最大的6倍,最小的只有倍。而发达国家的企业经营者年收入是普通员工的60倍,有的甚至高达100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收入与贡献极不相称,必然缺少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经营业绩、促进企业发展的足够动力,其潜在能力也就不可能被充分发掘出来,不但企业效益最大化难以实现,甚至会出现短期行为、在任过度消费乃至“59岁现象”等问题。
4.工资能升不能降,机关能进不能出,考核能奖不能罚。由于我们过去在设计激励政策时,更多的是从正面鼓励考虑,加之现行管理体制的一些弊端,使人们片面认为激励就是多发钱。尤其在考核奖惩上,往往开始非常严厉,而到最后考核兑现时却光奖不罚、重奖轻罚;有的甚至平均主义、人人有份,考核奖惩变成了职工福利。奖励和约束是相对应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在建立奖励机制的同时,必须建立相应的惩戒机制。如果对失误者、落后者不给予必要的惩戒,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纵容了极少数人,就会磨灭绝大多数人的创新激情,事业也就失去了长久持续发展的活力。
二、加快激励机制建设的对策
1.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大力推行期权制。期权制度是目前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激励体系中最流行的方式,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对企业家的激励作用十分明显。一是有利于大量优秀人才进入职业企业家队伍。期权制度通过长期报酬的形式将高层管理人才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捆在一起,不但能吸引大量优秀人才进入,还能有效避免人才的流失。二是有利于企业家才能的充分发挥。企业家拥有企业一定数量的股票,企业家的利益就同股价表现即企业效益的变化紧密结合起来,企业家对个人效用追求就转化为对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三是有利于减轻企业日常支付资金的负担,降低财务成本,提高财务运作效率。四是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期权制度为矫正企业管理者的短视心理提供了有力的杠杆。在任期间,企业经营管理者就会更多地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五是有利于企业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
从国际惯例、国内外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看,期权制是解决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与贡献不相称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由“吃大锅饭”到实行岗位工资制是一种进步,由执行月薪制到实行年薪制又是一种进步,而由实行年薪制再到推行期权制则是更具深远意义的进步。
2.对领导机关工作人员——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首先,强化岗位责任,明确任务目标,严格按“三定方案”配置内设机构和工作人员,在“三定方案”框架内,科学合理地设置各个岗位职责。人在哪个岗位工作,就要承担哪个岗位的职责,就有这个岗位的权利和义务,就拿这个岗位的报酬和奖励。
其次,严格考核监督,坚决兑现奖惩。设立主要领导挂帅的考核委员会,负责考核奖惩的相关事宜。每个岗位的考核可分为两部分进行:一部分是对每个岗位职责进行打分评价;另一部分是公共部分,比如政治思想、团结协作、廉洁奉公等,可通过相互评议确定优劣。前部分是重点,后部分是补充。考核结束后,对未完成岗位任务的进行责任追究,在薪金报酬、工资待遇、干部使用等方面体现差别,干好、干不好都有明确说法。
第三,注重配套改革,提高整体效能。充分利用分配杠杆作用,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形成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对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奖能罚的机制,对不适应的进行果断调整,及时引进急需的人才;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人力资源整合,使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3.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积极探索任期目标制。邓小平同志指出,“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6页)邓小平同志这段话充满了求实精神,也进一步告诉我们,必须重视各级领导干部的激励问题,旗帜鲜明地对业绩突出、群众公认、执政能力强的干部实行重奖。在激励的载体上,实行任期目标制。
首先,在指标设置上,改变过去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福祉的GDP单一标准。借鉴和引入国家进步指标(MDP)体系,在整体指标设置上,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情况;既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重视反映经济发展指标。在评价标准上,既要看数字,又不惟数字;既要有确定性,又要形成动态管理的修订机制。
其次,在考核奖惩上,克服单一的依据职务确定干部收入的做法,一是上一级党委政府为下一级党委政府设立“任期目标奖励基金”,大张旗鼓地奖励那些在各级领导岗位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二是完善干部职务和职级相结合的制度。一个干部既可以按职务系列晋升,又可以按照职级系列晋升。这样可以激励干部一心一意干事业,而不必为“位子”问题分心,也有利于实现干部领导职务的能上能下。
第三,在监督约束上,坚决改变只能奖不能罚、只能上不能下的疲软做法。一是要建立决策追究制度,健全纠错改正机制。对重大事项的决定,从可行性论证,到方案的选定,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责任者,防止“集体决策、无人负责”现象的发生。二是依法实施质询制、问责制和罢免制。三是认真落实两个《条例》,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考核监督。四是对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由上级党委政府成立综合考核班子,实行一年一考核、任期届满算总账的考核制度,当年完不成工作目标的领导干部,上级党组织对其进行谈话;连续两年完不成的实行戒勉或进行必要的组织调整。
企业激励机制调查报告【第六篇】
一、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民营企业人才是指在民营企业人力资源中具有较高教育水平、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的群体。根据中央组织部和原国家人事部人才统计标准,在民营企业中具有中专毕业学历以上人员或具有初级职称以上人员即是人才。在甘肃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中,总体上科技水平较低,因此,具有一定技能的技术工人也应作为人才予以重视。在30多年的发展中,甘肃民营企业人才队伍逐步壮大,人才政策逐步明确,人才环境逐步改善,人才结构逐步优化,人才在民营经济发展中的贡献逐步明显。但也存在人才总量不足、人才层次不高、人才政策不够优惠、人才流动性大、高素质人才外流、人才使用不合理等问题。仅从政府部门和管理层方面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引进、留住人才的软硬环境还不够理想。人才流动的市场壁垒太高,在专业人才引进方面仍然存在障碍,难以实现人才的市场化配置。有些县(市、区)规定大学本科以上人才可以落户,重学历、看资历、轻实绩,使那些有实际经验而学历未达到本科的人才和企业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及技工被拒之门外。在一些地方,有的民企紧缺钳工、焊工、精加工等人才,国有企业拥有这类人才,并且暂时闲置,民企上门联系,国企却不同意放人。有的民企急需的紧缺人才,本人虽能真才实干,但没有学历、职称,无法引进。对没有房产和户口的外地子女入学,各地基本上都收取借读费,昂贵的费用让一般管理和技术人才难以承受。人事管理和人才流动的法规建设滞后,没有形成良好的法制环境,致使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尤其是户籍管理、档案管理等体制性壁垒,给民营企业人才引进带来难度。民营企业人才职称评定还没有纳入正常轨道,有的企业不知道找那个部门申报,而有的政府部门只管国有或直属企事业单位,不接受民企的申报。
2、鼓励“全民创业”的政策有待认真落实。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了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职人员提前停职、离职、辞职、提前退休创办企业,鼓励军转干部自主择业创业和城市退役士兵从事个体经营,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或从事个体经营,鼓励科技人员领办兴办科技型企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充分发挥这些人才创业的积极性、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但要把这些政策落实尚需做大量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3、教育机构专业设置不能适应民企的需要。调查显示,我省就业的农民工中具有专业技能等级的不足10%。低素质劳动者与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其中教育机构专业设置滞后、人才发展观念偏差是主要原因。近年来,大学一再扩招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而对毕业生供不应求的技术教育专业少、投入明显不足。专业设置脱离社会及民企需求,重学历教育、忽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造成毕业生学不能致用、毕业就“改行”或毕业就“再进修”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技能型人才供给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重要原因。
4、民企人才的教育培训尚未纳入正常渠道。民营企业人才的继续教育和发展提高问题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绝大多数企业人才表示急切需要进修或学习提高,但与机关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相比,民营企业人才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专业培训的机会少,时间无法保证,经费没有来源,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民营企业人才科技水平的提高,也导致人才稳定性差、频繁跳槽、流失现象严重,过频的人才流动不仅给企业带来损失,而且也给个人留下不良记录。
此外,在人才管理和使用上,民营企业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家族式企业人才管理模式守旧,企业内裙带关系严重,对外来人才不放心、不放权、不放手,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排斥心理,缺乏诚信,挫伤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出现人才频繁流动,导致企业人才不稳定。还有的民企在用人观上只注重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而较少考虑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发展机会,追求“拿过来就能用的人才”,忽视员工培训,不注重使用与开发并重,更不注重员工的自我发展。企业激励机制不健全,许多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结构设计不合理,员工工资薪酬缺乏灵活性、多样化,习惯一刀切、固定化,不能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而随时调整,人才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挫伤积极性。在劳动力比较富裕的“买方市场”的情况下,有的企业老板很少和员工沟通,几乎不做任何思想工作,动不动就叫“走人”,甚至把“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标语贴在厂区显眼的地方,既是警示也是威胁,难以形成劳资双方的和谐关系。这些都是导致企业留人难、人才频繁跳槽或大量外流的原因。
二、鼓励支持全民创业,创造优越的人才环境
人才是支撑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关键。创造优越的人才环境是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职责。因此,政府部门要把民企人才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选拔、评价、使用、引进、流动、保障、调整、协调和服务机制,通过多种方式宣传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全社会形成以人为本、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环境和氛围。
1、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公共服务。为民营企业创造平等宽松的人才政策和用人环境,如制定并实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县(市区)自主创业、从事自由职业和到民营企业工作的优惠政策;实行无偿人事代理服务;采取灵活、宽松的户籍管理办法;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评选各种奖励、提供深造和继续教育的机会、解决政治和生活待遇等方面要与国有企业员工一视同仁,为民营企业人才的成长创造平等竞争的机会。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允许个人委托人事代理,按灵活就业人政策以个人身份参加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凡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工商、城管等部门给予一定的优惠。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规定,健全民企人才社会保障制度,实行与人才价值和作用相匹配的社会保障政策,努力消除企业各类人才的后顾之忧。建立、完善人才市场,逐步形成以市(州)和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市场为主体、社会人才市场中介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功能、覆盖全社会的人才市场体系,实现人才资源社会化、资源配置市场化。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沟通,定期组织大型人才招聘会、小分队外出招聘、网上招聘等活动,努力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要在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积极为企业人才工作提供优质服务。涉企部门要及时掌握民营企业的人才基本情况、需求和建议,加强人才市场信息化建设,建立人才信息库,开通企业人才引进“直通车”,做到企业与人才供求信息及时传递,帮助企业与人才有效对接。适时组织行业性、专业性的民营企业人才交流会、引才引智洽谈会等,组团到经济发达地区选聘优秀人才。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协调、联系,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引进人才、成果带进人才、技术入股拉进人才。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人事代理制度,健全免费的人事代理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人才争议仲裁制度。同时,为企业人才在家属就业、子女入学、户籍转移、代办养老保险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舒心地工作。
要认真实施省委、省政府最近下发的《关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的意见》中的“人才支撑”工程,把民企优秀人才的引进工作与项目招商、资金引进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壮大和提高民企人才队伍,为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全面落实“全民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政府要责成主管部门细化、具体化“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使之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操作性。要从资金、信贷、土地、税收、项目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全民自主择业、自立创业,形成优秀人才和民营企业家脱颖而出的社会氛围。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人才创业基地,为各类人才实现创业理想提供舞台;要制定人才创业资助、人才住房等具体实施办法,发挥政策导向和保障作用。
3、完善民营企业人才培养机制。学习外地经验,建议省上和各市(州、县)设立民企人才培训基金,着力提升民企人才的综合素质。管理层要把为民企提供人才培训做为服务重点,特别要提高民营企业家的整体素质、管理实战能力,只要企业家的管理能力提高了,就能把企业带向健康发展的方向,就会对地方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管理层领导要深入企业与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需求,精心安排课程,并将聘请全国知名经济学者和省内知名企业家前来授课,由政府提供费用帮助民营企业家“补课”、“充电”,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管理层还要引导民营企业加强员工培训,保证员工培训学习的时间和经费,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4、政府主管部门要制定并实行民营经济人才战略规划。为减少民营企业人才开发和管理的盲目性、随意性,应建立民营企业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对于建立民企人才储备、流动机制,为民企大力培训适用人才,实施一视同仁的人才政策等等,均应提前作出规划和预案。同时要建立急需人才信息库,将人才需求情况,尤其是紧缺的急需人才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纳入人才信息库,指导大专院校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按规划需求进行培养和引进。
5、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民企人才管理的指导和统筹。引导民营企业家学会和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科学。人力资源管理决不是“把人管住”,而是“把心留住、把根留住”。要把科学用人列入企业文化建设,重新建立一种具有稳定性、吸附性和包容性的企业文化,发挥企业文化在凝聚人才、稳定人才和激励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民营企业家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尊重人才,平等待人,加强沟通,增进交流,广招人才,留住人才。民企要认真贯彻国家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与员工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建立公正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严格绩效考核,实行优胜劣汰、晋升和激励机制,尤其要认真对待高级人才;引导企业健全人才社会保障制度,为员工办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使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引导企业重视人才培养,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对员工实行终身教育。同时要突破局限,扩大视野,从省内外、甚至国外引进人才并赋予重任,优化企业人才队伍结构。政府部门应放松户籍的跨地域管制,消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打破人才身份、所有制等限制,尽快建立和完善人才流动过程中的一系列配套制度。
企业激励机制调查报告【第七篇】
摘要良好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鼓舞员工的士气,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是企业人员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一味地激励则会引起相反的结果,因此,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需将激励手段与约束手段共同应用。基于此,本文就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优化策略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希望能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约束机制
激励和约束機制是企业常用的管理手段。如何恰到好处地发挥这两种手段的作用,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
一、企业激励机制的优化
(一)绩效体系
绩效是员工普遍关心的问题,科学的绩效激励应包含以下方面:
一是科学的薪酬机制。企业要按照工作性质、工作责任设立不同的岗位,把同一岗位划分为不同的岗级,对不同的岗位、岗级设计不同的薪酬标准;薪酬设计应降低固定部分比例,上调浮动部分比例。
二是科学的奖金管理机制。奖金的发放应做到隐性收入显性化、实物分配货币化,形成总收入概念。与此同时,企业要不断丰富奖金的发放形式,可采取股权激励的方式,使员工分红与企业经营业绩挂钩,进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例如,华为企业早在1990年就提出了员工持股的概念。华为员工的薪酬由工资、奖金和股票分红组成,这三部分数量几乎相当,极大地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稳定了员工队伍。
(二)人格尊重
在现代社会,个体尊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对员工人格的尊重是运用激励机制的前提。企业要为所有员工提供无偏见的工作环境,使每个人在企业中都有明确的个人前途,给予每个人中肯的反馈。在每个季度,主管都应与员工进行单独面谈,通过正式渠道解决面谈中发现的问题。员工可以通过业绩报告会、总经理座谈会、企业网页等途径反映个人问题,通过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投诉与企业管理层进行沟通。企业管理层也应及时处理员工反映的事务,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员工切身感受到自己的声音得到了重视,进而对企业产生归属感。
(三)发展机会
个人发展前景是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考虑的重要问题。一个员工如果数十年如一日地从事相同的工作,必然会产生倦怠之心。首先,企业要为员工提供培训途径,提升和发展员工的专业能力,让员工感受到自己在企业中并非一个简单的“螺丝钉”,而是有培养价值的潜在升职群体。这一方面可以增强员工的自信,一方面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其次,企业要为员工提供上升的渠道,在员工达到一定工作年限或做出一定业绩时对其进行新的任命,使员工形成“有功必赏”的意识,进而为了获取更高的岗位而努力奋斗。
(四)信任机制
信任是人们沟通的真正桥梁,要想给予员工信任,应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无须事事过问。很多时候,基层员工比企业领导更了解实际情况,也更有权做出决定,这时领导可以放手让员工去做决定,让员工觉得自己也有责任关注事情的进展,从而激发员工的责任心。其次,表现出对员工的信任。员工在获得信任后,就会对给予自己信任的人产生好感,增加员工的使命感和工作动力,从而能够促进企业业绩的稳步增长。
二、企业约束机制的优化
有激励就必须有约束,激励和约束是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在约束方面,企业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制度约束
在制度约束方面,企业应在日常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拟定以“竞争上岗、下岗分流”为核心的制度,形成人力资源管理约束机制,达到“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目的。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把竞争上岗、下岗分流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常抓不懈,推动人员管理的市场化。这包括人员进出市场化、劳动合同管理市场化、人员档案管理市场化、社会保障市场化。其次,要本着增强员工内部凝聚力、吸引外部人才、提升员工素质的原则,建立以求才、育才、用才为主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最后,企业各项制度的规定要规范、详细、明确,在执行时要对事不对人,坚决依据制度行事,无论是部门领导还是普通员工,都要一视同仁地对待,让员工感受到制度的权威性,自觉遵守制度。
(二)合同约束
对于企业中的各项规定,员工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享有的权利,应在合同中予以详细说明。在劳动法规定的框架内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使员工明白哪些事项是不可逾越的“雷池”,技术专利、商业机密保护等均应在合同中体现出来,建立完整的合同约束条目,让无德之人不敢做有害企业利益的事。
(三)激励中的约束
激励是让员工与企业都获益的管理行为,但一味的激励是不可取的,也容易使员工产生骄纵的情绪。一旦企业哪次给予的奖励不够丰厚,就有可能引起员工的不满情绪,其后果甚至坏于不激励。对此,企业必须对激励机制做出一定的约束,让员工在看到实际利益的同时也看到达成激励的条件,保持冷静的头脑。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是增加时间约束。例如,企业给予员工的期权、年终奖,可以规定在3~5年后方可拿到。其次是条件约束。企业给予员工的奖励,要在员工达成一定的业绩之后才可发放,这样激励就成了员工奋斗的目标。
三、结语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者应不断学习和完善员工激励与约束的方法,在尊重员工、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发挥员工的作用,形成良好的企业氛围,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为九江诺贝尔陶瓷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海燕.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探讨[J].人才资源开发,201910:87-88.
[2]刘雅婷.华为员工激励对优化国有企业员工激励体制的启示[J].现代商业,20193:104-105.
企业激励机制调查报告【第八篇】
企业老总们都想通过自己的激励措施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来为他们工作,但实际的激励效果却不那么明显。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像在于,管理者们往往单凭经验或感觉行事,常常步入无效激励的胡同。主要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1、士气低落才激励。很多管理者都认为激励是常规性的工作,无须花太多的精力。其结果呢,至到公司内部人员频繁跳槽,才认识到激励的重要性,但已为时过晚。激励应保持连贯性,才能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留住人才。
2、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失偏重,形式单一。现实中,一些企业老板并不总是考虑员工的内心需要,即马斯洛的高级需要。在激励时不分层次,不分形象,不分时期,都给予物质激励,形式单一,造成激励的边际效应逐年递减。造成企业费事费财,激励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因此,认在激励时必须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进行有机的结合,必须在形式上多样化,这样才能保证实现激励效应的最大化。在激励前,一定要搞清楚员工最需要什么,而且想方设法满足他,并且形式灵活,才能有利于激励效果。
3、轮流坐庄搞平衡,挫伤了先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激励过程中往往难以做到拿真正标准来衡量,评先评优轮流坐庄,今年你当,明年我当,年年如此,年年走过场,先进不再带头,后进保持着落后,激励成为可有可无的工具。
4、缺乏考核依据。激励成为无源之水一些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工作标准,难以对员工进行合理的业绩考核。企业效益好时,领导一拍脑袋,就发奖金,多少研究一下就敲定。大多的企业比较流行的做法是,“当官”的多拿一些,员工少拿一些。奖金成了“大锅饭”,发了白发。激励下属应当有依据,这个依据就是对工作业绩的考核。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激励机制,要让员工明确工作目标,并且清楚实现目标后能得到什么回报,这才能调动大家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发展。
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很多企业都存在,特别是中小企业,企业人少规模小,管理方面老板一竿子插到底,等发现问题时候再去补牢,往往会给企业带来损失。除了对激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在企业咨询中还发现,有就是许多企业中存在激励的误区,主要是管理的观念落后造成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重视度不够。有的企业,尤其是我国的一些中小企业,对人才根本不重视,认为有无激励一个样。这些企业就需要革新自己的陈旧观点,把人才当作一种资本来看,挖掘人的潜力,重视激励,否则,必然会遭淘汰。还有的企业,口头上重视人才,行动上却还是以往的一套。这些企业管理思想落后,在这些企业里的员工很难有高的积极性。
2、部分企业中存在盲目激励现象。不少企业看到别的企业有激励措施,自己便“依葫芦画瓢”,合理的借鉴是必须的,但很多企业只是照搬,难免出现盲目激励情况。激励的有效性在于需要,只有立足本企业员工的需要,激励才会有积极意义。所以,要消除盲目激励的现象,必须对员工需要做科学的调查分析,针对这些需要来制定本企业的激励措施。
3、激励措施的无差别化。
许多企业实施激励措施时,并没有对员工的需要进行分析,“一刀切”地对所有的人采用同样的激励手段,结果适得其反!这也没有认识到激励的基础是需要。同样的激励手段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需要。
另外,企业要注重对核心员工的激励。在企业中,核心技术人员、高级管理者、营销骨干等都属于核心员工,他们有着高于一般员工的能力。加强对他们,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对核心员工的激励更要使用长期激励的手段,如股票期权、目标激励。
4、激励就是奖励。这是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激励的根本作用就是激起员工的工作状态,使其有更高的积极性。企业的一项奖励措施往往会使员工产生各种行为方式,其中的部分并不是企业所希望的。因此,必要的束缚措施和惩罚措施就很必要。但是,使用惩罚措施时要注意,惩罚力度不能过大。多用奖励,辅以惩罚。
5、激励过程中缺乏沟通。企业往往重视命令的传达,而不注重反馈的过程。这样对激励是很没有好处的。缺乏必要的沟通,员工就好像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不会有高积极性的。所以在激励过程中,首先要对员工所做成绩进行肯定。所有的员工都希望能得到公司的赏识,但结果却往往令他们失望。很多员工总是抱怨,领导只有在自己出错的时候才会注意他们的存在。管理者注意对员工的正面反馈是很重要的。告诉员工企业感谢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对员工进行肯定,拉近与员工的距离,这才是对员工的极大激励。其次是透明化管理,让下属了解公司的发展方向,了解公司的现实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创造一种透明的环境,为员工提供相应的信息,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6、重激励轻约束。在中国的企业界,有这么一个奇怪现象,国有企业不重激励重约束,留不住人才;民营企业重激励不重约束,也留不住人才。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仍然是体制问题,国有企业不珍惜人才所以只靠约束留人,民营企业实力不够怕把人才约束走了。所以,这只是企业对激励的重视还是不够,没有制度约束的激励行为,很难取得较大的成功。激励正确的事、约束错误的行为才是正确的激励之道。
7、过度激励。有人认为激励的强度越大约好。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凡事物极必反,激励也是这样。过度的激励就会给员工过度的压力,当这个压力超过员工承受力的时候,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只有适当的激励,才会有积极的意义,只有科学的激励设计,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激励的作用。
上一篇:关于邀请专家的邀请函集聚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