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论文精选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论文精选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论文【第一篇】

英语学科一直是大部分高中生的心病,究其原因,还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不够,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引导和有效的策略,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媒体,去调动学生的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习的兴趣点。情境教学法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有很好的效果。教师通过与教学科目相关的内容创设有趣的情境导入,帮助学生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主动运用英语表述观点,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1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对学习活动产生主动性,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这个理论强调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题。因此,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重要推动力,在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1.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跟教师在课堂上设定的“情境”联系在一起,学习者需要需要根据已有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去顺应或同化当前所学知识实现对新知识意义的掌握。也就是说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纵观现在在英语教学中实行过的教学方法的实行现状,创设情境教学法无疑是最常用而且教学效果比较显著的教学方法,而且其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然而,情境创设法教学法在被教育界大力推崇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其存在着的不足之处,总结为以下几点。2.1“导入”环节时出现漏洞:教学情境的创设主要集中在“教学导入”的环节,教师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学导入才能最大程度的将学生带入情境中。然而,部分教师常常在引出教学内容后,接下来进行的教学活动和内容却和开始的情境创设毫无联系。这样情境教学的模式就会显得生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容易失去兴趣。,而教师之前的情景创设可以说是毫无用武之地。2.2教学媒体利用程度: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过程中,必然会应用到这些多媒体、黑板等教学媒介,然而,很多教师在利用的这些教学媒体的过程中还是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有效灵活结合课程内容利用教学媒体的功能。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达不到内容和媒体的有机结合,那么展现给学生的直观的实体效果,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没有打动情景教学最终目的。2.3流于形式:部分教师虽然也在课堂上也创设了教学情境,但是由于缺乏长期的实践经验。在具体应用该教学法时,创设的情境和实际教学内容常常脱节。尽管利用了情境教学的教学模式,但是并没有达到将教学课程内容和情境的完整融合,导致实际的教学效果没有出来。因此,教师要更加注重情境教学法经验的积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能结合课堂的实际情况加以运用。

3.1以音乐做“教学导入”的环节:现在英文歌曲在中学生中十分流行,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歌曲的热爱,作为课堂教学的情境导入。大概的教学实施步骤是先利用课前的休息时间提前播放几分钟的英文歌曲,而所选的英文歌曲最好是和教师当天所教授的内容相关的,这样不仅能在课前创设一种学习英语的轻松的氛围,还有效地通过音乐告知了学生今天老师的授课内容。例如,我在讲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1《friendship》时,我选取的是的《友谊地久天长》的英文版,音乐的播放为新课的展开打下了良好基础,进而促使课程开始时同学们都能处于比较放松的状态。3.2创设生活的情境:我们的高中英语教材,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和日常生活有很大的`联系,所以教师在创设生活的情境时要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产生亲切感,教师也易于在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高中英语七年级上册三单元《traveljournal》时,我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直接讲解课程内容,而是先提出一个开放式的问题:有没有谁愿意谈谈自己在外的旅游经历?许多同学们一听到要谈谈自己的旅游经历,都十分乐于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趣事,而且我给他们的要求是在介绍自己的经历时,要尽量用英语来表述。尽管有的同学英语表达的并没有那么流畅,但是对于自己分享以后在班上引起的效果十分开心。这样的情境导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师在学生进行自我表述的过程也要耐心地给予指导,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趣味性。

4结语。

情境创设法与其他英语教学方法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略教学法的实施和作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将他们带入学习的状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法,教师能在课堂上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才能最大程度的接受知识,学习的主动性才会加强,从而积极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交流过程中。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实施能够帮助教师能在课堂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参考文献。

[1]张维琦.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景教学[j],中华日报.2011,(06).。

[2]何凌.浅析情境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报.2001,(04).。

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论文【第二篇】

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真正地掌握英语,其中词汇的学习是关键。在目前的词汇教学中,高中英语教师常常抱怨学生不努力背单词,英语成绩不理想。同时,学生也认识到了自己词汇量的不足,考试中常常会碰到许多陌生单词,记住的单词难以应付目前考试。新课程改革强调: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通过词汇贯穿语言的学习,用语言的内涵与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能力与品格,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在高中词汇教学中,许多教师仅简单地讲解词汇含义、给出例句,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就更说不上学以致用了。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缺少了一个产出过程,教师单方面地将教学中心放在输入过程,过分注重学生学得的教学,而忽视学生习得的方法。所谓学得是指无意识地进行某件事的过程,包括个人行为的监控与语言的外在规则研究,这是典型的外语教学形式。所谓习得,是指学习者将注意力放在学习过程中的有意义性,而对学习过程中的形式不深加考虑,这是对知识的无意识的无规则内化过程。高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基本上涵盖了词汇的发音、拼写、意义和用法,但还是有诸多不足之处。比如,对词汇意义的讲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诸多教师仅仅着眼于词汇的一些基本含义,没有从语言应用的角度考虑词汇本身的含义,忽视了词汇本身所具有的情感意义或联想意义。词汇的情感意义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如“amiclear?”这句话,适用于孩子不听话时,父母要求孩子乖点,带有一点责备的语气,若忽视此语句本身的感情意义,就会错误地将其运用到征求对方的意见上,与本意背道而驰,所以词汇的讲解需要深入一些。同时,许多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都缺少策略,尤其是词汇记忆策略的传授。学生能主动记忆词汇,但效果不太理想,所记单词常常会在短时间内遗忘,或者不能灵活运用,这些都是学生机械性记忆所带来的问题,学生缺少有效的词汇记忆策略。而教师传授的策略也偏向于机械记忆,如语音规则记忆、边读边写等。词汇教学没有固定的方法,大部分教师都能认识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但在使用方法时却还是有失偏颇。主要的教学方法有:

(1)话题法;

(2)运用构词法规律讲解词汇,如词汇的合成、派生、缩略和转化;

(3)以词汇为中心,将知识系统化;

(4)利用近义词或同义词来讲解词汇;

(5)词块教学法;

(6)形义结合教学法;

(7)直观教学法;

(8)联想法。

高中词汇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但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考虑是否合适,而是过分依赖于某种教学方法,所有词汇的讲解都套用此种教学方法,会使课堂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教育是将学生从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的过程。词汇教学应充分遵循教育的规律与方法,针对当前词汇教学的现状,致力于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效率,使学生不仅能在短时间内记忆单词,而且还能灵活地运用词汇进行语言交流,因此,这就需要对当前的词汇教学进行改革。1.转变词汇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并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词汇教学的改革应当先从教师入手,及时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这是改革的基础。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通常会错误地认为记忆单词是学生自己的事,殊不知词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习得”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只有“习得”的词汇才能让学生受益终身,促进学生真正地掌握英语,并熟练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深层加工理论,强调记忆的保持不在于重复时间的长短,而决定于深层加工的方式。为了使学生深层记忆词汇,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输出过程。教师在课堂上不能越俎代庖,而要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发散思维提供良好的环境,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已不能满足当前教学要求了。首先,教师应摈弃以考试为中心的观念,不要为考试而教学,这将严重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认识到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学生的发展是终身性的。其次,教师应明确教材与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教材是为教学服务的,故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不能照本宣科,唯教材是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只有适合自己班级的教学内容才是最好的,否则再好的教材也只是一堆废纸。2.调整词汇教学内容教师在更新教学观念后,要及时完善教学内容,把语言的文化使用、意义拓展与语言策略添加到教学内容之中。学生词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日常语言进行交流,从而达到交换观点的目的。如果学生没有深入理解词汇本身的文化背景与社会含义,就很难在不同的场合中使用恰当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专家曾做过调查,发现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会主动记忆单词,但6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词汇量不足,其主要原因是词汇遗忘的速度快,且词汇之间的固定搭配容易混淆。因此,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应当重视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需加强学生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的传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从而掌握语言的结构和用法。3.改变词汇教学方法教师词汇教学的方法十分重要,学生迫切希望教师传授的知识是学习方法,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同时要根据词汇本身的特点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讲解“dessert”“photograph”“cash”“goods”单词时,适合使用直观教学法;在讲解“beautiful”和“ugly”时,适合利用近义词或同义词讲解词汇;在讲解“furit”和“banana”“apple”时,可以以词汇为中心,运用知识系统化的教学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需重组教材,利用各种手段收集并选择配套的`阅读材料。高考大纲中对高中生的词汇量有明确要求,许多高中生距离这个要求差距还很大,这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教师可以用自选的配套阅读材料来填补这个鸿沟,并将初高中的英语课程衔接起来,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适应高中学习,将词汇量提高到高中适用水平。在高中词汇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该提高自身语言的精炼性与幽默性,使学生对课堂知识产生浓厚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引用格言和谚语来增强例句的文化性,增添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学习并掌握知识。如讲解定语从句时,引用“allthatglittersarenotgold.”(闪光的并非都是金子。)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讲解地点状语从句时,可以引用“wherethereisawill,thereisaway.”(有志者,事竟成。)当讲解名词做主语、表语时,可以引用“seeingisbelieving.”(眼见为实。)寓教于乐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需注意收集相关的格言、谚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其运用于书面表达和口语交流上,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词汇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但应试教育仍在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导致部分教师过分地注重知识的输入,而忽视教学的产出,在教学中为高考的需要而就词而教词,高中生也是为了考试而奋力学习。为适应时代的需要,高中英语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思想,而不是“以考试为中心”。同时,教师需完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将其呈现在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快速成长。

[1]陈锦梅.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7).

[2]董燕萍.交际法教学中词汇的直接学习与间接学习[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3(3).

[3]黄小丽.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百色学院学报,2006,19(b06).

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论文【第三篇】

词汇是构成英语句型和篇章的基础元素,是进行英语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英语学习中词汇量是评价其学习质量的重要依据。如果词汇量不足,就无法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同时也不能深入理解交际过程中对方的语言含义和意愿等。由此可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词汇量关系到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应用水平,良好的词汇储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培养其良好的语感和语言应用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探索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问题成因并制定更科学、更完善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案。

(一)词汇教学中忽视语音语法,导致音形义隔离。一些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对语音语法有所忽视,认为这些知识在初中阶段就已经掌握,所以在教学中很少进行系统性讲解。而实际上,不少高中生对国际音标、拼读规律等掌握并不牢固,在音节、重音等方面认识较为模糊。教师在词汇教学中进行范读和领读较多,但是对于语音、语法缺乏有效指导,造成音形义隔离。这一问题使不少学生在词汇记忆中依靠死记硬背而难以掌握其规律,甚至会因此感到枯燥乏味,失去英语学习兴趣。(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与语境融合。目前,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多数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首先引导学生认识词汇并带领学生朗读,对词义进行解释,给出例句要求学生记住词汇用法,拼写并记忆。这样的教学模式缺乏必要的语境支持,学生即使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对词汇进行记忆,但是遗忘速度也很快。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难以真正理解词汇与语境的融合作用,进而对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造成不利影响。(三)注重单词记忆效果,忽视词汇的应用表达功能。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通过知识灌输方式强化学生单词记忆效果,虽然表面上学生掌握了词汇的拼写,但是在应用方面还有不少问题。譬如词汇用法模糊不清、词义混淆等,进而造成学生英语词汇学习信心不足。教师对于词汇记忆求全求深,反而会造成本末倒置,将关键词汇、拓展和自学促会混为一谈,在词汇教学中,很多学生必要掌握的词汇重要性不够突出,进而导致词汇学习效率下降。在脱离应有语境的情况下,英语词汇教学重记忆而轻运用,影响学生对词汇的驾驭能力。

(一)词汇教学实现音、形、义、用相结合

英语属于拼音文字,每一个单词都具有一定的发音规律和拼读规则,因此,语音教学始终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学生的语音掌握能力对其词汇学习有着关键性影响,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相对丰富的语音知识,但是教师仍需在日常教学中加入语音知识,使学生对国际音标有清晰的认识能力和应用能力,了解读音规则,能够对音节进行划分,能够对重音进行标注等。在词汇教学中,要始终穿插发音和拼写规律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语音应用能力,并根据语音对词汇进行归类,从而形成具有独立性的词汇体系。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词汇学习水平,降低学生的词汇记忆难度。例如在“decorate”一词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这个单词分为“de-cor-rate”三个音节部分,标出重音并引导学生认识读音规则,也就是在多音节词汇中,重读音节一般在倒数第三个音节上,如果属于开音节重读,则字母e的发音为[e],如果是非重读音节则or组合发[藜]音,a在开音节中发音为[ei]。接下来根据这个规律让学生将单音节连在一起拼读,最终根据音、形、意融入相应语境,从而加强学生印象。通过语音教学可以实现读音、词形、词义的有机结合,应用这样的方法进行词汇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词汇教学分层分步进行

教师需要参透教材,结合教学大纲和新课标精神,在词汇教学中做到分层、分布,关注词汇差异并采取差异化教学。在高中英语课本中,词汇教学被分为两大层面,一是课标词汇,也就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数量掌握并灵活运用的词汇,二是认读词汇,也就是在教材中出现的辅助性词汇,学生对其有一定了解即可,不属于必须掌握范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这些词汇进行区分并进行差异化教学。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同样需要划分一定步骤,不能将词汇教学都集中在课前阶段。词汇随教学进度进行分散化教学,有利于弱化教学难点,使教学重点更加突出,而学生也能分步骤进行单词记忆,有利于减轻学习压力。

(三)优化词汇教学方法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需要掌握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充分激发学生词汇学习兴趣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教师需要通过词汇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在教学当中体现出情境特色,突出其交际性。在教学方法的改进上要体现出多样性,可以参考以下几种形式:1.直观教学法。为了增强词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关注力,教师可以在讲课过程中加入图片、实物,或者利用肢体语言增加讲解的生动性,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词汇属性,并与实物以及常规意识建立有机联系。通过形象化的词汇教学,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记忆更加深刻,同时也能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词汇学习质量将有所提升。2.语境法。通过语境创设有利于弥补英语教学中语境不足的问题,尤其是结合语篇展开词汇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建立系统性的词汇记忆。例如,在英语教材中,课文内容中涵盖单元词汇的主要内容,而教师利用情境创设能够使学生迅速认识这些新的词汇,并通过情境、语境建立起词汇和课文、语义、生活经验等方面的有机联系,也可以对生词词义展开联想,教师可以针对生词引入相应语境,进而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3.构词法。教师需要针对构词法展开详细讲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构词规律。在英语词汇中,不少词汇是由词根和词缀共同构成的,如果学生能够对单词结构有所认识,并掌握其中的规律,那么对于提高单词记忆效果将有巨大帮助。教师需要结合考试大纲划出重点词汇,并对“合成、转换、派生”这些构词方式有所了解,引入拼缀法、逆成法、缩略法讲解。这些学习技巧有利于学生词汇量的拓展,同时还能提高词汇的记忆和应用效率。

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除需要在课上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外,还需要结合课内外学习因素,为学生进行更为完善的词汇教学指导。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以及遗忘规律,为学生制定更科学的预习、复习规划,引导学生掌握英语词汇记忆当中的规律和技巧,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词汇学习中。还可以利用英语阅读竞赛、网络学习等拓展学生的词汇学习途径,激发学生主动记忆、主动应用英语词汇的积极性,为学生英语素质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1]孙山善.谈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优化[j].好家长,2016.

[2]尤慧娟.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有效词汇教学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6.

[3]刘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词汇处理问题[j].学子(理论版),2016.

[4]胡美兰.如何在阅读课中进行有效词汇教学[j].中学生英语,2015.

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论文【第四篇】

传统美术教学大部分均是以教材为教学轴心,以课堂为教学阵地,以学生为教学对象,无法还原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教学。

学生富有创造性想法、灵感正是在这种轴心中被埋没了。

现实的教学,要求教师不能一切对照教材,而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当作自己的参考书,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来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来挖掘学生内在的艺术潜能,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位置,不要好心做成坏事。

一、利用教材,创造使用。

(1)教材与重大赛事结合。

众所周知,随着国力的强大,众多顶级赛事来到了中国,这是学生们所喜欢的,从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教育。

例如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九册《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这一课时,我就结合了f1中国站世界锦标赛,要求学生观看比赛,了解赛车结构,然后用废弃物制造自己喜欢的车。

(2)教材与“地方”资源相结合。

单纯的平面观看,或者模型的观察都很抽象,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在教学《校园里的.花》一课时,我就先让学生了解花的相关知识,而后带领学生参观“花展”,回来以后再进行创作。

学习《有趣的鞋》时,则让学生在集市或者商城里认真去观察鞋的种类、样式、颜色等特点,并和自己设计的鞋进行比较。

可以说这种教育是“润物细无声”地把审美与思想教育融合了在一起,使学生的审美观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3)改变教材,调动积极性。

课改要求我们教师要更大胆、更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如在教学《运动场上》一课后,我就结合我们“小学田径运动会”让学生画出你认为比赛中最好的片段,可以是比赛开幕式的场面、运动员比赛时的情景,也可以是班级拉拉队的场面等。

学生从中可以得到更多的教育,更多的提高。

这样的教学,这样的处理教材,看似“乱”,学生没学到什么,但是却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其中也不乏灵感与火花。

二、不拘泥教材中的预设,创新使用。

(1)改变预设,让教学更经常。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教师在课前只能按自己的经验来预测学生的反应,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

课堂上学生对某个问题兴趣盎然,争论不休,不能按教学计划往下进行等。

因此,教师在课前应广泛收集材料,精心设计出一套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案,而且要在每个教学环节上有多个方案,以便应付各种各样的教学意外。

各个教学环节也要根据学生的反应、课堂的变化灵活调整,这样,一旦在课堂上遇到“意外”,也不至于束手无策。

教师要尽量少打断学生的探索活动,在设计这类活动时,不要把整个活动安排为若干个小环节,使一个整体支离破碎。

我们宁愿少安排一些活动,而有所侧重地做透、做细某些探索发现环节,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自主地去探索。

如在教学《十二生肖》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剪纸的技能,最初我设计了一步一步根据已有小羊的图案纹样,如何用刀、用剪子,完成一幅剪纸作品。

这样的教学活动变成了机械的操作活动,并且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

后来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们研讨后改为先讲讲小羊的故事,了解小羊的性格、外形特征,再观察范作,得出图案可以设计成各种几何形,花、草、小动物等,并尝试用刀、剪子进行创作。

这样,学生能举一反三地设计制作出其他新颖美观的剪纸作品。

因此,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会使学生的学习更深入、更有效。

(2)给学生展示舞台,让课堂更亮丽。

确定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倡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创设有利于激发情感生成的学习环境,通过小组合作,通过思考、讨论、对话、争辩等活动让情感生成“自然天成”。

记得一位名家说过,如果提供机会,学生的活动就会显示多种可能性。

例如“六一”儿童节这天上午的美术课《我们班级的标志》,我一进课堂学生便要求给他们布置教室。

因为下午要进行班级文艺表演,我当然欣然答应。

同学们都动起来了,有的在板画,有的在拉花,有的在吹气球,有的在挂气球,有的在“指挥”――他们都那么投入,那么快活,那么融洽,而我在板书大大的“六一”快乐,然后同学再填色,填成一个个快乐的“会说话的小人儿”。

我们正进行着一节愉快的艺术实践课。

我相信在这样似乎有些“乱”的课堂,同学们一定能感受到美术的实用与快乐,感觉到同学之间的和睦融洽的感情。

我还用相机记录下了这和谐愉快的一道亮丽景观。

三、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地位。

教师应该是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握不好自己的角色地位,好心办成坏事。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精美的邮票》一课时,教师展示的完美范作和精致的媒体画面,固然本意是好的,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拒绝了朴素的本真,压抑了学生不着边际的想象和艺术的原始冲动。

这些完美的不恰当(包括不恰当的时机和地点)出现,让学生失去了大胆尝试艺术表达的机会,失去了呈现艺术原创思维的机会,失去了在艺术实践中出错并由此积累宝贵经验的机会……这些“失去”,让我们想见,只有当学生的学习赋予了个人意义的自主建构,才能真正勃发创作的灵感,激扬个性的情愫。

我们同样可以预见:当学生在展开联想之后,进行了造型表现的尝试,并由此出现了一些手法幼稚但充满童真、童趣的作品时,此时教师再出示优秀的、学生容易受到启发的欣赏作品,并给予技法方面的指导,学生一定收获甚丰,教学效果也会水到渠成。

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论文【第五篇】

(一)学生对历史课缺乏切确的认知。

1.历史学科的性质影响。历史学科属于基础理论学科,虽有培养其人文素养、情感价值、善思明智的作用,但其特点是静态的,是潜移默化的,需要在长期的学习中才能显现出来。而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那些技能性较强的、能够立竿见影的专业课更受学生青睐,所以从思想重视度上历史课与之相比就有了一定的差距。2.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学生不免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毕业后是否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因此,把主要精力放到技能性较强,且能够有利于就业的专业课上面的会更多一些。无形中在思想上就认为学历史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即使学好了,找工作时别人也看不到,那好工作就有可能与自己失之交臂,还是学好专业课更现实一些。学生内心的不重视及功利思想的影响,直接影响其学习的动力,自然也影响高职院校历史教学的效果。3.学生自身原因的影响。五年制高职学生入学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自律性较差。再加上学生年龄及学习经历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推着”、“盯着”才能学。历史课也是一样,教师不能顾及到所有学生,这就给部分学生创造了课堂上松懈的机会。

1.教学内容不足彰显时代性、职业性。历史是与时俱进的,历史教学应该突显时代性。然而目前高职历史课所教授的大部分内容是旧知识的重复,基本没有加入新的能够让学生感兴趣且有用的新的知识点。不能把历史与时代相结合,与职业特点相结合,不能把历史学最新发展动态、史学研究最新发展成果及时运用于历史教学,更新丰富教学内容,学生将不会形成一种新的历史观,体会不到学习历史的价值、意义,历史也起不到彰显时代性、职业性的特性。2.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脱节。相对来说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历史知识较为薄弱,作为五年制高职历史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纯理论的以教材讲教材,不从教学内容上本着“简、易、少、新”的原则,不从学生的兴趣、实用入手,不考虑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进行教学,那么,对历史产生抵触的学生将会越来越多,“历史无用论”思潮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则表现得更为高涨。

(三)历史课教学方法相对落后。

1.教学方法落后。在高职院校,历史等人文社会类学科相对专业课来说重视不够,教研活动少,教学改革滞后,大部分教师缺乏工作激情,甚至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即可。因此,讲授法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有利于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就是好方法。如果教师上课尽念讲稿,稿子又都是干巴巴的“道理”,这样的政治课是不可能受到同学们欢迎的”。同样,在高职历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创新教学方法,不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只重复已经发生过的静态的历史知识,德育的培养也不贯穿其中,学生不能学到相应的知识,长期下去,历史知识将难以传播,历史的作用将难以实现,历史课堂也将会失去它本来的意义。2.学生主体性表现不明显。在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绝对不能动摇。而目前,在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历史教学中,由于学生本身知识受限及教师对教学钻研不到位,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知识,无条件认同已经确定过的所谓“正确答案”,极少能把自己的“质疑”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达到“释疑”,更无法通过社会实践考察,依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获取知识。

(四)评价体系单一,育人效果不明显。

五年制高职历史课的评价标准一般是按三、七分比例进行,即平时表现30%,期末考试70%。平时成绩30%,主要是考勤20%、作业10%,缺少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的认定。这样,只要学生能按时上课,及时完成作业,正常参加考试,就会获得一个满意的成绩。由此,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的现象就会时有发生,更不用谈让他们有学习的压力和动力了。缺少对学生真实发展关注的历史教学与考核,就永远发挥不了历史育人、史鉴的作用,更达不到在平时表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的目的。

(一)转变观念策略。

历史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小到个人修身养性,大到国家治国理政,都离不开历史。尤其是在以培养专业技能型为主要目标的职业院校,历史的教育作用更不能低估。首先,通过阅史、学史,能够启迪智慧,塑造人格;其次,在当今纷扰复杂的就业形势和社会现象中,学习历史能够能够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加受挫的心理承受力,加强社会的适应能力;第三,历史是一门综合学科,它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起到必不可少的辅助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学生通过借鉴历史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运用正确的历史观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因此,在高职院校中,上至管理者,下至老师、学生都要转变观念重视历史教学,加大历史教育在硬件和软件上的投入力度,减少大班上课的可能性,增加课时量,改革教学方法,培养新时期、新时代的新型人才。

(二)整改教学内容策略。

(三)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策略。

1.教师的主导作用。五年制高职历史课程实施的主体是高职历史教师,其主导作用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主要表现为组织、诱思、引导、点拔。首先,教师要围绕教学问题,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学经验、对材料的占有优势,协助学生建构学习思路,如学习的方向、学习的方法等,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思考,让其充分“动”起来;其次,教师要组织课堂和掌控课堂,教学活动是动态的,教师要时刻关注教学活动的进展情况,要及时组织、引导,一是让学生全部参与教学活动,二是学生的讨论不能背离教学主题;第三,当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出现迷茫时,要及时的进行点拨,而不能越俎代庖,代替其回答或去做该项事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历史教学“育人”的功能,历史教学的目的才有可能实现。2.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五年制高职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主动学习和知识建构的主人。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学习主题积极主动思考,勇于质疑,发现并提出问题;其次,要根据自己质疑在教师的引导下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围绕问题搜集资料,编辑信息,创新思维;第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主动与教师、同学沟通,勇于表达个人的见解,并在沟通交流中不断的促进个人知识的同化或顺应。

(四)评价多元化策略。

五年制高职历史教学评价应以职业院校教育新理念、新时期培养目标为依据,注重过程性评价,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重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重在学生的全体参与。[3]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五年制高职这个特殊群体积极参与历史学习的热情,达到“以情激趣”、“因趣生欲”,进而实现高职院校历史教学“借鉴历史,资政育人”的目的。首先,对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现状的评价。如参与学习的欲望、态度,对教学问题回答的质量、回答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团队协作意识的表现、受挫程度的表现以及展现出来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等综合素养。其次,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和创新性评价。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并非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在已有的社会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自己独有的认识结构,对各种事物的理解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个性。因此,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中运用的方法、表现出来的特征也是与别人不一样的。而高职历史教学教学就是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在开放且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再次,对教学学习效果的评价。由于五年制高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所以对其学习效果的考评也应有所不同。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次考核法,也就是说根据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程度,分成不同层次,分类分层考核,如采用面试考核法,也可统一组织或学生个人根据教学目标,带着问题参观历史纪念馆、历史文化遗迹等实地考察体验,写观后感或调查报告等多种具有教学实效性的考核评价标准。历史教学是五年制高职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授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人格的任务。重视历史教学并深化教学改革,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新时期职业院校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要求。随着高职教育的日益被重视,历史学科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将会更加突显。

参考文献:

[1]刘丽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云南:云南大学,.

[2]邓军.高职院校历史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宣化科技职业学院为例[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

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论文【第六篇】

目前的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方面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广大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为进一步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以便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我开展了“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现状”调查研究活动,现就调查情况作一简要分析。

本次调查选择了三至六年级60名学生和20名数学教师(教龄以上和以下各20名)做了全面细致的了解。调查主要以问卷的形式展开,教师的调查涉及基本情况、学生学习情况、教学方法与策略、教材与资源、评价、课程实施的反思、以及职业需求等7个方面的内容。学生的调查内容涉及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以及学生的课堂表现等。从统计结果很明显地暴露了数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一、教师调查问卷内容分析。

说明:本次发放“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共20份,其中包括20年教龄以上10人,20年教龄以下10人。以下是对本问卷重点内容的统计与分析:

1、学生对数学的预习,你的要求是怎样的。

选项内容。

必须经常预习。

有时要求预习。

不要求预习。

其他。

人    数。

2

12。

6

所占比例。

10%。

60%。

30%。

对“预习”有要求的占调查总数的70%,说明教师们对学生的数学预习工作是比较重视的,这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进课堂,能够更好地充当学习小主人的角色。选“不要求预习与其他”项的占调查总数的30%,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师担心学生预习后在上课时会缺乏新鲜感;另一种是学生是低年级的,缺乏预习的能力。

2、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您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是如何选择的?

选项内容。

经常为学生提供一些拓展的学习内容。

偶尔为学生提供一些拓展的学习内容。

基本不为学生提供拓展的数学学习内容。

其他。

人    数。

18。

2

所占比例。

90%。

10%。

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是要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课堂上适时地关注学生的思维状况,让学生们“跳一跳能摘到果子”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应该做的,而且是可以做到的,并要力争把它做得更好。调查显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90%的教师均能为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拓展学习内容,说明大部分教师已有了关注不同学生发展差异的意识及行为。但也不难发现“偶尔提供拓展数学学习内容”的还占到总人数的10%,这说明我们的数学教师在这方面尚需进一步努力。当然“拓展的内容”不在于知识的高深,而在于“活”即要关注知识的丰富、形式的多样及学生的思维深度。

3、你在教学中是如何使用教材的?

选项内容。

只作为一个平台经常注入其他内容。

根据教材编写思路和实际整和教材。

完全按教材上的例题和练习教学。

其他。

人    数。

5

15。

所占比例。

25%。

75%。

教师对教材的使用,要做到读懂、读通、读透这三个层面。所谓“读懂”即要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教材中有哪些基本的知识点,对学生学习能力方面有哪些要求;所谓“读通”即教师要了解教材中知识的前后联系,学生的学习起点是什么;所谓“读透”即教师要融会贯通地灵活处理教材,根据现实对教材进行重组。调查显示:有75%的教师能根据教材编写思路和实际整和教材,这部分教师认为:当前的新教材已充分体现出“新、实、活”的特点,但毕竟新教材不能充分兼顾到所有地区的现实状况,为此应当对教材进行适当重组,这样才能让所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使学生更喜欢数学,以体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的思想。

4、在新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您最希望得到下面的哪项支持和帮助?

选项内容。

提供教学配套材料。

提供新课教。

学设计范例。

教研人员的听课指导。

组织经常性的新课程教学研讨活动。

人    数。

5

4

2

9

所占比例。

25%。

20%。

10%。

45%。

有50%的教师选择了“提供新课程教学设计范例”以及“提供教学配套材料(如教学挂图、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等)”,说明教师在新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特别需要媒体的辅助,而新教材的配套资源还不够充分,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45%的教师选择“组织经常性的新课程教学研讨活动”,在新课程深入推进的今天,教师们已关注到课堂教学深层性的东西:课堂教学情境该如何创设,什么样的课才是真正的好课?……教师们通过参加新课程教学研讨活动可以适时地解决教学中的一些困惑,这是一线教师们迫切需求的。

二、学生调查问卷内容分析。

说明:本次调查,我们从我校抽取了60名学生,中年级(三、四年级)、高年级(五、六年级)各30名,(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学生的比例为2:3)从学生的问卷中也可以反映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学生的.一些心态及希望。

(一)情况分析。

1、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选项内容。

浓厚兴趣。

有兴趣。

一般。

人    数。

45。

11。

4。

所占比例。

75%。

%。

%。

2、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

选项内容。

听老师讲解。

与同伴讨论交流。

其它。

人    数。

35。

21。

4。

所占比例。

%。

35%。

%。

3、对于家庭作业的布置。

选项内容。

愿意老师统一布置。

分层布置。

自己布置。

人    数。

45。

7

8。

所占比例。

75%。

%。

%。

4、课堂表现。

选项内容。

敢于大胆的质疑问题。

有时敢。

其它。

人    数。

39。

23。

8。

所占比例。

65%。

%。

%。

(二)思考:

1、小学中年级(三、四年级)教学。

经过低年级的学习训练,中年级小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学习常规,初步学到一点学习方法。这个阶段就要逐渐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成分。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知识面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因此,不论是训练从个别到一般的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还是训练从一般到个别的运用能力、迁移能力,都还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导。不过教师主导作用的特点要有些变化,教师在讲、读、示范各方面都要略少于低年级,要适当增加提问及其难度;要适当增加学生独立学习的因素,但这种独立学习仍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所以也可称半独立学习;要适当增加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2、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教学。

高年级小学生要以学生的独立学习为主。所谓独立学习,并不是不要教师的指导,而是在教师的稍加帮助下,学生对学习内容就能自行理解。这个阶段的学生初步具备了独立学习的条件,如学生比较牢固地掌握了一般的学习常规及初步的学习方法,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逻辑思维能力有所发展,自我控制能力有所提高。在这个基础上要求学生在认识过程中通过教师稍加帮助主要靠自己去完成是完全可能的。

在这个阶段,教师主导作用的特点和中年级又有所不同。不仅表现在教师直接教的分量上、时间上的减少,而且要求教师启发、提问的深度上要加强,提高思维训练的难度;学生的独立学习,不完全在于增加自学的时间、分量,而且要求能独立思考,独立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举一反三。

总之,在整个小学教学中,教与学在向着“教是为了不教”转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认识能力的日益提高上。从形式上看教师的活动是越来越少,学生的活动是越来越多;从实质上看,学生始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始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只是主导作用的特点有所不同,主导的方式有所变化而已。

三、在小学数学施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调查显示,有60%的教师选择了学校“提供教学配套材料(如教学挂图、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等)”,说明教师在新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特别需要媒体的辅助,新教材课堂资源不够充分,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2、教材的编排上,图画与文字相结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题意,但有的图画内容多,里面提供的数学信息也很多,在接受新的知识时,受思维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学生很难选择相应的有效信息,往往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而影响了正常教学。如何帮助学生正确看图,选择有效信息。

3、教师们普遍感到对当前的新教材内容、编排意图及体系难以理解;因新教材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要求较高,预设的是一种理想的班级状态,在施教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课时任务难以完成,中下学生接受困难,再加上目前班级人数过多,难以兼顾,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授起课来很费力。

4、学生学习数学的非智力因素有待加强:尤其是农村小学,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完成作业(尤其是家庭作业)不够及时。学生学业状况参差不齐,尤其是高年级学生中后进生比例偏高,且转化困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要提优又要补差,教师们感到操作起来有难度。

四、建议。

1、要建立多元的教学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

长期以来评价存在的一大问题是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多数学校仅以学生的书面测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致使教师的一切工作围绕着考试内容转,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了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2、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拓展教师发展空间。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师资,一支业务精良的小学数学教师队伍,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利用各种机会和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师进行轮训,使教师在业务知识、教育理论、教学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提高。

同时还要加强教材培训的深度与广度。没有对教材的正确理解,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就无从谈起。要改变只热心于就课论课的课堂教学观摩,改变只热衷于对教学方法的研讨而忽视了对教材的研究等现象,教研工作要回归到对教材的钻研和学习上,加强对教材的辅导工作,规定任何教师在教学任何一个教学内容之前必须接受全册教材辅导和单元教材辅导,没经辅导的内容,不允许上课。通过教材通研使教师了解全册教材的体系,把握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前后的联系,知道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建议。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已取得了初步的进展和一定成效,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还有许多认识需要梳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去探索和完善,作为教育的行动者、思考者,应不断地思考,大胆的实践,精心演绎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努力去追寻充满诗意的课堂,尽情地享受她的快乐和美丽,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健康稳步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论文【第七篇】

入世给我国高校教学工作既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使我们面临严重的挑战.目前,由于商务英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而具有较强商务英语能力的综合型外语人才比较缺乏,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如何尽快培养出这类人才.为此,本文认真分析商务英语教学现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作者:何玉沛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刊名:内江科技英文刊名:neijiangkeji年,卷(期):28(12)分类号:h3关键词: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论文【第八篇】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同时决定,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次提高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这一系列决定,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统筹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养老保险制度的又一重大举措。

《决定》指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改革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逐步建立起独立于机关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

《决定》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待遇水平与缴费相关联,建立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统筹考虑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金调整;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确保基金安全;做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促进人员合理流动;同步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形成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建立健全养老保险筹资机制,确保待遇发放;逐步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根据改革决定,机关事业单位在基本养老保险方面,单位按工资总额的20%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8%缴费,本人缴费工资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部分不纳入缴费基数,低于平均工资60%的以60%为基数缴费,即“300%封顶、60%托底”;在职业年金方面,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

《决定》强调,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待遇,直接关系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国务院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充分认识实施这一系列改革、政策的重要意义,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改革顺利推进,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稳定和谐。

70 14450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