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机关党支部书记党建集训关于落实组织生活制度提高党内生活质量的辅导授课
【参考材料】以下精品资料“市直机关党支部书记党建集训关于落实组织生活制度提高党内生活质量的辅导授课”由阿拉网友分享发布,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是党的组织和党员在党内的各种活动中必须共同遵守的组织规程,是党的领导机关根据党的建设需要和实际情况科学总结和规定下来的规范。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是健全党的生活,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措施,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一项组织保证,是基层党组织的一项带根本性、长远性的建设。因此,党支部要采取有力措施,严格组织生活管理,切实提高组织生活质量。下面,围绕这个问题,与大家做个汇报交流。
一、组织生活的功能
任何组织,都是一个多重矛盾的统一体,这是组织最基本的本质特征。要把组织中每个成员的智慧发挥出来,力量凝聚起来,形成统一意识、统一行动的合力,必须有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就是组织活动或者说组织生活。通过落实党的组织生活,通常可以达到以下四个功能。
(一)政治功能。组织生活的政治功能是由党的性质和政治任务所决定的。我们党在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体党员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这是一个重要原因。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组织生活制度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生活制度把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细化到党支部工作的具体制度中,使这一根本原则具体化,确保了这一根本原则落实到基层,体现在日常工作中。从组织生活制度看,它的七项制度项项都贯穿着党的领导这个魂。会议要研究贯彻党的决议指示,党日要用于党的活动,党课要进行党的教育,报告工作要检查执行党的政策纪律情况,民主生活会要检讨是否始终与党保持一致,汇报思想要把与党的先进性不相符合、不相适应的问题查找出来并进行整改,民主评议党员要对党员的言行是否符合党的要求进行监督,这些规定使党的领导不是停留在抽象的原则性要求上,而是体现到了党支部工作的具体程序、行为规范和制度建设上,使之成为针对性强、可具操作的党内行为准则。发挥好组织生活的政治功能,要注意密切联系党的基本路线和本单位职能任务,充分体现党团结凝聚群众的作用,保证本单位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教育功能。组织生活的教育功能是由党内主要矛盾的性质决定的。党内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思想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毛泽东强调指出“先进的思想意识不会自发地在工人和群众中产生,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因此,它要求组织生活必须把思想教育作为首要任务,把解决思想入党作为根本任务,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保持党员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本色作为基本要求。同时,从党员教育的方法途径来看,组织生活是最基本的途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它的经常性和系统性是其他方法和途径无法比拟的。一次集中的专题教育,只能解决一两个突出问题。一次专门的整风运动,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一时保持先进性容易,长时期很难;一个人保持先进性容易,集体很难。组织生活通过经常性的活动熏陶和系统性的学习灌输,可以使每个党员全面地了解做一个共产党员的起码知识,共产党是什么,做一个党员的资格、责任和权利义务,党的组织原则,党的纪律等等,进而了解党的理论,党纲党章;通过积极的党内思想斗争,广泛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可以使每个党员时时检讨自身存在的差距,不断校正努力方向,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党员通过组织生活,能够加强世界观改造、加强党性修养、加强道德文化修养、加强党员意识培养。这“四个加强”,是组织生活教育功能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发挥好组织生活教育功能的着力点。
(三)管理功能。组织生活的管理功能是由党的组织性决定的。组织生活是党员管理的一种基本形式,是增强党的团结和战斗力的一个基本环节。党管党员、党管干部,不是人管人、人看人,而是组织管、制度管。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作为一种党内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它为党组织规范党内生活提供了准则,也为衡量党员的行为提供了确定的尺度,为克服党员管理中的随意性、盲目性提供了保证。同时,通过党的组织制度,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可以不断协调党内个人与组织、少数与多数、党员与党员等等在内的各种关系,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巩固党的组织。另外,由于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是党的组织和党员都必须执行的,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而这种约束力,又是建立在自觉基础上并用党的纪律来保障的。因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把遵守制度作为全体党员必须执行的纪律。积极主动地参加党内生活,自觉置身于党组织的严格管理之下,既是党章对每个党员规定的义务,是合格党员的起码要求,又是促使党员自觉进行党性锻炼和修养的组织保证。
(四)监督功能。组织生活的监督功能是由党内自我监督的需要决定的。党章明确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党内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由于每个党员都要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党组织对于党员的思想、工作、作风和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情况最了解、最熟悉,所以,党组织对党员的监督比其他管理形式更有效更有力量。党支部每半年或者按工作阶段的工作报告、每半年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进行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每两个月一次的思想汇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的民主评议党员等,一起形成了自我监督、互相监督、群众监督的监督网络,涵盖了思想、学习、工作、作风、生活的方方面面,确保了每个党员时时、处处在监督之中,所以,通过组织生活进行监督是党组织对党员最直接、最有效的监督。每个党员都要强化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监督不是监视,不是对党员不信任,而是保证党内生活正常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在党内监督面前,党员人人平等,人人既是监督者,同时也是被监督的对象,人人有监督的权力,也有被监督的义务。党内没有不受监督的特殊党员。作为支部,要严格落实好组织生活制度,切实发挥好组织生活的监督功能;作为党员,要积极地参加组织生活,自觉地接受监督。
二、组织生活的基本制度
《党支部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党支部应当坚持下列七项组织生活制度:
(一)会议制度。指按规定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的制度。会议制度是健全党的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加强支部集体领导,对党员进行管理和监督的重要保证。支部党员大会是党支部的最高权力机关,党支部每季度不少于一次。支部委员会在支部党员大会闭会期间,负责处理党支部经常工作的领导机关,它贯彻执行支部党员大会的决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也可根据需要召开。党小组是党支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对党员的管理,具体组织和指导党员的日常活动。其内容包括:组织党员学习、讨论;研究如何贯彻执行支部的决议,团结带领群众完成各项任务;党员进行思想和工作汇报,检查贯彻执行支部决议和党小组所分配工作的完成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讨论有关党务方面的工作,如改选小组长,酝酿支委候选人和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候选人,研究发展对象,推荐优秀党员,讨论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等;分析群众的思想情况,研究如何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安排一次,必要时可随时召开。当前,在会议制度的落实上,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议题过多,议而不透。有的单位召开支委会,议题多达七八个,为了抢时间、赶进度,有些议题不经讨论就直接表决,有些重要工作则直接由支部书记进行部署。二是程序简化,议而不决。对一些重要工作事先不征求意见,临时动议,导致“冷场”;对一些敏感问题不进行个别酝酿,搞突然袭击,要么议不下去,要么就是简单地“少数服从多数”。解决这两个问题,根本的就是要严格落实《党支部工作条例》中明确的步骤原则,每个步骤都走到,每条原则都落实,不能怕麻烦、图省事,怎么简单怎么来。
(二)党日制度。党日制度对于保证党的生活正常化、制度化具有重要作用。党日是党组织和党员进行党的活动的专门时间,基本是每月固定一天。党日的主要活动内容包括:召开党的会议,进行党的教育,开展组织活动,处理党务事项。落实这一制度,应当按步骤逐环节抓好。首先是制定计划,做好准备。党支部应根据上级党组织和政治机关的要求,结合本支部的实际情况,制定《党日活动计划表》,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形式和参加人员、组织实施者。书记和委员应以此为依据,按照分工做好准备。其次是加强组织,抓好落实。过党日前,党支部应及时通知党员本人,无特殊需要,不要在党日活动时间安排党员做其他工作,做到时间、内容、人员、登记四落实。活动内容一经确定,不允许随意变更,遇有特殊情况被占用,事后必须补上。党员一般不许请假。再次是突出重点,讲求实效。一次党日活动内容宜精不宜多,形式可以灵活一些,把严肃性和生动性结合起来,切实克服内容单调、方法呆板等现象,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三)党课制度。党课制度,是党组织采取集中讲授辅以讨论的方法,对党员进行特殊教育的一种制度,一般每季度开展一次。党课教育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政策水平、党性素养和活动能力。党课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党的基本理论、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和党风党纪教育。党课教育作为党支部组织生活的一项基本制度,应使之规范化、系统化。从当前情况看,落实党课制度,关键还是要提高质量和效果。一是在党课教育的组织上,要注意层次性。克服不管是老党员,还是新党员,同听一堂课,年年都上“一年级的”的现象。二是在党课教育的内容上,要注意针对性。要结合个人的思想实际,精心收集具体事例,充实到教案中,用鲜活的身边人、身边事,深入浅出地讲明道理,防止泛泛而谈,无的放矢。三是在党课教育的形式上,要注意多样性。在继承传统做法的基础上,积极吸收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手段,坚持专题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封闭式教育与开放式教育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对比教育相结合,灌输式教育与形象化教育相结合等,让教育形式更富有时代气息,更好地为内容服务,从而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效果。
(四)报告工作制度。是指党支部定期(每半年或按工作阶段)向支部党员大会报告履行职责、自身建设情况和其他重要事项的一种制度。落实报告工作制度,对于坚持党支部的集体领导,发扬党内民主,调动全体党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支部党员大会对支委会的领导、监督职能,具有重要作用,必须认真抓好落实。报告工作前,应认真做好准备。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支部书记或指定其他支委起草工作报告;尔后,召开支委会集体研究讨论和修改,发扬民主,统一思想,确保报告紧贴单位实际,言之有物。报告工作时,要认真开好支部党员大会,报告人通常由支部书记担任。报告工作后,要组织党员认真讨论和审议,充分听取党员的批评、建议和补充意见,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由支部党员大会表决通过,形成相应的决议。
(五)民主生活制度。党支部民主生活制度,是指定期专门召开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党员大会,进行交心通气,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强团结,改进工作,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制度,可以采取支委民主生活会和支部党员民主生活会两种形式,每半年一次。其主要内容为:检查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重要指示的情况;检查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支部集体领导和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的情况;检查集体领导作用发挥的情况;检查支部“班子”加强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支部民主生活制度是健全和维护民主集中制,加强党内监督,提高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措施,必须作为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的关键来抓。确定会议主题时,要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切实从实际情况出发,突出重点,一次民主生活会重点解决一两个带有普遍性或比较突出的问题,并应提前“安民告示”,让大家做好充分准备。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坚持战斗性与讲究方式方法的关系。一方面,要积极地开展思想交锋,大胆地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委员对正副书记,不能只“建议”不批评;正副书记对委员,不能只“希望”不讲评;委员之间,不能只“注意”不较真,不搞“一团和气”。另一方面,要坚持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注意分层次、讲分寸、看场合、重方法,避免说过激话、过头话,人为地造成不团结。分层次,就是原则性问题坚决不含糊,一般性问题重提醒。讲分寸,既指出问题又肯定长处,既分析原因又提出建议。看场合,能会下解决的不在会上解决,能平时解决的不搞“秋后算帐”。重方法,讲究批评艺术,事前多谈心,事后征求意见,及时消除因批评有出入可能带来的误会。
(六)党员汇报制度。党员汇报制度,是党员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以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密切党组织与党员的联系,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和监督的一项制度。党员应当每季度向组织汇报一次思想和工作情况。遇有重要情况和问题应随时汇报。党员汇报的主要内容是:本人贯彻执行党支部决议和完成党组织交给任务的情况;近期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了解到的好人好事和不良倾向,以及群众的情绪和要求;对党组织或任何党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等。党员汇报可以采取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在党的组织生活会上或向党小组长、支部书记及其他委员个别进行汇报,外出时间超过三个月时,必须作书面汇报。全体党员,应当对党组织襟怀坦荡,讲真话、讲心里话。尤其是书记、副书记,要过好双重组织生活,带头向党小组汇报思想,为全体党员作出榜样。对党员的汇报,党支部要认真听取和对待,及时、妥善处理重要情况和问题。
(七)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是党组织依据党员标准,通过党内民主生活和征求党外群众意见的方式对党员进行评价和鉴定,促使党员特别是干部党员自觉接受党内民主监督的一项制度。民主评议党员的根本目的在于强化民主监督,激励、鞭策党员践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求,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对党员特别是干部党员的思想、工作、作风、能力和模范作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评议。评议的具体内容和重点,党支部可以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分解细化,逐一明确。民主评议党员通常相对集中时间进行,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以党支部为单位,采取党内外结合的方式,按照学习教育、自我总结、民主测评和组织讲评等方法和程序组织实施。评议中应当贯彻整风精神,突出思想教育,注重实效,防止图形式,走过场。从工作实践来看,不同阶段需把握不同重点,评议前要讲清目的意义,消除思想顾虑;评议中要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实际效果;评议后要做好思想工作,调动积极因素。这样,才能真正评出标准、评出士气、评出干劲。
三、在解决问题中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
组织生活制度是党支部工作的“载体”,支部工作既靠组织生活制度来运行,也要靠它来规范。因此,抓支部建设,应当十分重视制度建设,这也是项基础性工作。落实组织生活制度核心的是质量问题。从面上的情况看,当前基层落实组织生活制度质量不高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是内容不全。整体看,会议制度、报告工作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坚持得好一些,党课制度、党日制度、党员汇报制度落实得比较差。二是名实不符。形式上过的是组织生活,实际上过的是“行政生活”,特别是党的一些会议,与行政会议分不清楚,该议的问题议不透,不该议的议起来没完,削弱了党的会议应有的作用。三是不解决问题。一方面就制度抓制度,造成制度实际“空转”。另一方面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不起来,党管党员、党管干部不得力。这种状况要下决心改变。
(一)注重系统性,在坚持经常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党支部工作条例》对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实施作出了十分具体的规定,各项制度之间既有其相对独特、不可替代的功能作用,又有着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内在联系,它是党组织对党员个人、支部委员之间、党员之间,以及群众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的综合体系。没有党课的经常性教育,就不可能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汇报思想就必然会“遮遮掩掩”;没有思想汇报,其他同志就掌握不了真实想法,批评就没有“准头”;没有工作报告,群众就不了解工作情况,民主评议就会“似是而非”。七项组织生活制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只有系统抓,其功能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零打碎敲、时断时续、挑着抓落实等现象必须坚决克服。系统抓好组织生活的落实,重点在计划的科学性和落实的严肃性。党支部必须每月对党日活动作出具体安排,并严格按计划落实,坚决防止计划没有变化快。当然,我们工作十分繁重,工作计划临时性调整在所难免,但这绝对不能成为不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的理由。因此,在制定计划过程中,既要根据工作任务的变化,妥善处理好党日活动与其它工作的矛盾,又要采取灵活的方法抓好落实。如果遇到突击任务,党日被挤占时,事后应及时补上,做到可串不可占,合并不取消,保证党日制度的落实。如支委会、党员大会、小组会,可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见缝插针,挤时间落实。当支委不超过半数时,召开支委会可改为召开支部大会,或事先让在外支委留下意见,写信征求意见,保证会议制度的落实。对探亲休假、出差学习或单独执行任务的“三外”党员,可建立登记考勤制度,及时组织补课,确保组织生活的时间、内容、人员和效果落实。
(二)维护严肃性,在严格要求规范程序上下功夫。组织生活制度中的每道程序,是经过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规范性。哪一道程序都有它特定的意义和作用,决不是可有可无、可增可减的。坚持组织生活程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好比工厂的生产流程,缺少其中哪一道工序,都会直接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转和产品的质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基层党支部及其成员把组织生活制度的内容、步骤仅仅当作一般性要求,一般性方法,没有上升到法规制度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不完善、不全面,偷工减料,图省事的现象,结果使一些正确的意见得不到采纳,原则性的问题变形走调,班子软弱无力,单位建设蒙受损失。治党要从严,就必须有严格的组织生活制度作保证。依据《条例》落实组织生活,要抓的环节很多,也涉及方方面面。但从维护其严肃性来看,规范内容和程序是当前基层党支部建设的突出问题,抓住了这两个关键环节,其他环节、其他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依据条例落实组织生活也就有了应有之义,解决问题也就落到了实处。从内容上讲,每一项组织生活《条例》都有严格要求。比如,党日活动时间只能用于党的活动,而不能用于其它活动;党课不能与政治教育混为一谈等。党支部书记要熟悉每项制度的具体内容,严格按照规定内容抓好落实,坚决防止党政不分、大小不分,否则,势必弱化功能。从程序上讲,各个步骤都有着其特定的含义和各自的功能,抓落实必须逐个步骤实施,逐个环节相扣,不可偷工减料,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把落实程序步骤搞成“变形金刚”。比如,召开支委会,如果事先不定好议题,拿出预案,不出“安民告示”,仓促召开,必然是无题可议或无所不议;会中不实行民主表决,就可能出现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或个人说了算的现象。还有发展党员工作,就是要严格遵循团支部推荐、党小组提名、支委会讨论、支部大会通过、上级党委审批的工作程序,不能随意裁减、简单省事。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抵制党员发展中的不正之风,而且能够保证党员质量。
(三)注意灵活性,在创新形式改进方法上下功夫。组织生活制度的严肃性和方式方法的灵活性是不矛盾的。这几年,我们采取重温入党誓词、典型事迹报告、群众性辨析讨论、到监狱听取服刑人员忏悔等10余种配合活动,虽然方法灵活多样,但整个教育活动严肃认真,效果十分明显。可见,维护组织生活的严肃性,与增强组织生活特别是党内教育的直观性、感染力并不矛盾,是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党内生活的质量。当前,一些党支部过组织生活,形式呆板、内容空洞,缺乏针对性、吸引力。有的研究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轮流念文件”,不研究、不分析,不结合本单位实际;有的党课教育,满足于照本宣科,既不会利用资源,也不会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不讲效果,为上党课而上党课;民主评议党员,经常是“上下都用一张测评表”,大而化之。为什么部分同志对过组织生活不感兴趣?“你念文件我看报纸”、“上面大会下面小会”,有时候不能简单地把原因归咎于党员缺乏参加组织生活的意识和觉悟,同时与组织生活的形式陷入“模式的惯性”直接相关。组织生活既是一项组织原则,必须严肃认真,但同时也是一门学问,要注意讲究方式方法。组织党员的经常性学习,既要通过灌输式,把党的现行方针、政策和上级文件规定及时准确地向每一个党员进行传达,组织党员学习有关报刊文章,把道理讲明析透;也要采取引导式,组织大家讨论、交流学习体会,把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来,让大家共同研究探讨,以便深化学习内容。还可以采取典型示范、问题解答、报告演讲、参观见学等活动,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党员的经常性学习教育活动更具吸引力和感官性。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说得好不如做得好”。事实上,很多直观形象的教育,有时候更能入心入脑、打下烙印。比如,抓廉政警示教育,到监狱听服刑人员忏悔,有时比在课堂内讲半天道理,印象更深,警示更大;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时候辅以实地参观见学,方式更活泼,效果更直观。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丰富内容。组织生活的内容一旦确定,党支部就要动脑筋思考组织生活的形式,想一想哪种形式更能使组织生活的效果更好。只有形式新颖了,组织生活才会更有吸引力,组织生活的质量才会有提高。
(四)坚持战斗性,在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上下功夫。组织生活的战斗性,重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否则,就起不到管理和监督党员的作用,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坚持组织生活的战斗性,当前,要着力克服“四种倾向”:一是克服“只谈工作不谈思想”的倾向,坚决纠正把民主生活会开成工作总结会、工作研究会的现象,以及“一个单位,天天都见面,交流思想没必要”的认识偏差,切实增强组织生活的思想性。二是克服“只说小事不说大事”的倾向,坚决纠正把思想汇报搞成一般性的工作情况汇报,泛泛检查一些枝节问题,过分纠缠鸡毛蒜皮的琐事的现象,切实增强组织生活的政治性。三是克服“只表扬不批评”的倾向,敢于袒露问题“开窗子”,发现问题苗头“拉袖子”,有了思想疙瘩“解扣子”,开展批评帮助“剥面子”,增强组织生活的原则性。四是克服“只务虚不务实”的倾向,坚决克服把组织生活过成一般的“恳谈会”,“坐而论道”,空话连篇,不注意研究解决问题的现象,切实增强组织生活的实效性。只要具备了思想性、政治性、原则性、实效性,组织生活的战斗性才会大大增强。
下一篇:关于党建品牌创新创优论坛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