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学指导大全【汇集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三年级数学教学指导大全【汇集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三年级数学教学指导大全【第一篇】

我是一个资深的吃货。据说真正的吃货不仅会品世间之美味,还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佳肴。

暑假到了,我终于可以磨练厨艺了。于是,我叫上手艺不错的爸爸一起去菜场里买菜。今天,我打算要做一盘美味的红烧水潺。

到了海鲜水产的摊位,我挑了一些新鲜的水潺放入了袋子,抬头问道:“老板,这一袋水潺几元钱?”叔叔二话不说就把这袋水潺放在秤上仔细称了称,笑了笑对我说道:“五两,正好半斤,8块钱。”爸爸爽快地付了钱。

这时,我突然想起了在书上的成语:半斤八两。想到这,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大问号:同样是半斤,为什么一个是五两一个是八两呢?我马上拉了拉爸爸的手,贴着他的耳朵问了这个心中的疑惑。爸爸耐心地对我说:“古代的时候中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而半斤八两这个成语现在多比喻彼此差不多,不相上下。”“那爸爸为什么古代的时候是一斤十六两,而现代社会是一斤十两呢?”“这里面还有一个典故呢!秦始皇在统一度量恒前,各个诸侯国之间的重量单位都各不相同,那时,李斯为了避免统一各个诸侯国后,在实行中会出现问题而被遭到秦始皇的罪责,就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重量单位,你来数数看,这四个字有多少笔画?”我数了数,一共16笔画!爸爸接着说:“李斯就这样规定了一斤等于十六两。”

“回家之后,你再查查现在的一斤十两的来源。”爸爸意味深长地说道。“好的,但是我还是需要葱,爸爸等等我。”我马上奔到了买葱的摊位,向阿姨要了点儿葱,我大概比划了一下,阿姨装了一袋的葱给我问:“够不够?”我用手托了托袋子,不多不少,估摸着半斤都不到,我跟阿姨说:“半斤都不到的葱,能不能送我呢?”阿姨笑着说道:“好的`,这些葱都送你了!但是你得买点其他的蔬菜,这葱就顺带送你了。”于是,我又挑了一些时令的小蔬菜搭配着,可以另制一盘菜肴。

果不其然,我烧得红烧水潺赢得了外公外婆妈妈的连连称赞。爸爸提示我还有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我赶忙查起了资料。原来现在的质量单位是1959年调整过的,即一斤等于10两,所以现在的5两和古代8两是一样的,都为半斤。

现在,我终于清楚地明白半斤八两的奥秘了!我发现生活里藏着各种各样的知识,吸引着我们探索数学更多的奥秘呢!

三年级数学教学指导大全【第二篇】

一个明朗的早晨,阳光照在我家阳台上,衣服晒着晒着就干了,阳光照在了我的书桌上,阳光照在我家正在打扫的扫地机器人上。

妈妈喊住正在一旁玩耍的我:“芊芊,我来考考你,扫地机器人打扫客厅需要多少分钟?”

我顿时来了兴致,低头思索片刻,回答道:我先算出客厅的面积再除以每分钟扫地机器人打扫客厅的时间。”

妈妈微笑地点头,接着问:“那你怎么得到客厅的面积和扫地机器人的每分钟扫地面积呢?”

我指着地上的瓷砖说:“客厅地面有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瓷砖组成,我用软尺量出瓷砖边长:边长=100厘米=1米,瓷砖的面积等于1平方米。而地上有20块瓷砖和5块半瓷砖,客厅地面面积=5×4+2+=平方米。接着,我用软尺量扫地机器人的宽度30厘米,用秒表测量机器人每移动一米需要4秒。我知道了,机器人每分钟扫地面积=60÷4×1×=平方米,所以客厅打扫时间=÷=5分钟。”我自信地说。妈妈开心地说:“芊芊你真棒,三年级下册的知识掌握的不错嘛!”

啊,我们的数学多么奇妙,多么有趣,还有很多秘密等着我们去思考,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个爱思考的大脑,就一定能在平时生活中有所发现。

三年级数学教学指导大全【第三篇】

一、导入新课:

(出示挂图)你们看,四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他们正在看《动物趣闻》呢!让我们和他们一切去了解一下动物的知识吧!

二、讲授新课。

(一)观察:

1、他们从书中了解了哪些关于动物的知识?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新授:

出示问题:1克有多重?

1、你知道1克有多重吗?联系你平时见过的东西,估计一下。(与你的同位互相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多重是1克。

(估计:一片口香糖大约是1克;一粒花生米大约1克;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3、用天平演示操作,认识1克。

(出示小博士的话: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克用“g”表示。)。

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

4、拿出自己准备的较轻的物品,自己掂一掂,估计一下它有多重,同位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最后,再称一称,验证一下。

5、如果物品比较重,我们还用克作单位吗?

出示问题:1千克有多重?

6、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先在小组内估计一下。

(估计:1暖瓶水约重1千克;两袋盐重1千克……)。

个人补充意见。

教     学     过     程。

7、认识1千克:

(出示小博士的话:表示较重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1千克又叫1公斤。千克用“kg”表示。)。

8、克与千克是什么关系呢?

1千克=1000克。

9、哪些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全班交流)。

10、你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吗?(小组内交流)。

三、巩固与应用:

1、看图说说这些物品有多重?(自主练习1)。

2、实践活动:掂一掂,称一称(自主练习3)。

四、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两个表示物品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回家后找一找,掂一掂,看看我们的生活中常用物品有多重?都有哪些物品分别用它们作单位?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个人补充意见。

练习题设计。

1、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我们今天学过的图形。

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圆。

设计板书。

认识克与千克。

克       g    。

千克     kg。

1千克=1000克。

作业布置自主练习1、2、3题。

课后反思。

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三种常用质量单位以及他们的关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吨的认识是本单元的难点。

课前小研究设计1、查资料看课本了解1吨有多重?2、吨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谁记得是什么?

2、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小练习,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3千克=(      )克     5000克=(   )千克。

(   )千克=8000克    (       )克=4千克。

4、下面的物品可能有多重?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自主练习2)。

二、新授:

1、出示:19xx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吨,它的肾重1吨。

你知道1吨有多重吗?

2、出示小博士的话:1000千克就是1吨。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用“t”表示。

1吨=1000千克。

3、感受1吨。

4、请几位学生抬一袋大米,感受一下,这袋大米重25千克,那么40袋大米大约重1吨。

5、什么物品一般用吨作单位?

个人补充意见。

教     学     过     程。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4   先看图,弄清图意再回答。

2、自主练习5   学生自己完成练习  同位互相你问我答。

3、自主练习6   指名说说图意 自己完成:这艘船能一次将货物运完吗?

全班交流。

4、自主练习7   出示图画:认识它们吗?  自己试着填一填。

说说为什么填写这样的单位  说说你对这些动物的了解。

个人补充意见。

练习题设计。

自主练习4—7题。

设计板书。

认识吨(t)。

1吨=1000千克。

作业布置。

课外小调查:调查常见物品的质量。

课后反思。

1、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三个常用质量单位的认识。

课前小研究设计自主练习10题中的前4个小题。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

二、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8。

出示挂图:认识这几种球吗?

说说它们分别是多重?哪种球最重?哪种球最轻?排球比篮球轻多少克?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自主练习9 小组竞赛,开火车。

要求:书写端正,速度快,正确率高。

3、自主练习10   自己完成,同位互相检查,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全班交流:错误出现的主要原因。

买5千克大米,你想怎么买?需要多少钱?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5、自主练习12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课外调查情况。

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个人补充意见。

教     学     过     程。

6、自主练习13  师生、生生做游戏:猜体重。

7、你知道吗? 出示小知识,自己读一读。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8、小常识:认识各种各样的秤。

学生交流: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在哪儿见过的?一般用它称什么物品?……。

三、小结。

个人补充意见。

练习题设计。

自主练习8—13题。

设计板书。

克、千克、吨的练习。

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

作业布置学习乐园。

课后反思。

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三种常用质量单位以及他们的关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吨的认识是本单元的难点。

课前小研究设计1、看教材第10页情景图回答问题。

一、导入:

看,今天我们准备了这么多东西,我们把它们整理一下,开个小超市,怎么样?

师生动手整理。

聘请超市小营业员。

二、我学会了吗?

1、小超市开业了!先请我们的营业员来介绍一下里面的商品吧!

(重点放在物品的质量)。

2、估一估,多少个香蕉大约重1千克?(估计后,可以称一下进行验证。)。

3、你喜欢的食品重多少克?

4、一个西瓜大约重5千克。10个、20个……200个呢?

5、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三、丰收园。

1、谈谈你学习这一单元的收获。

2、评价一下你的小伙伴。

个人补充意见。

教     学     过     程。

个人补充意见。

练习题设计。

学习乐园。

设计板书。

克、千克、吨的认识。

作业布置。

课小调查:调查常见物品的质量。

课后反思。

三年级数学教学指导大全【第四篇】

今天,我妈妈带我和哥哥姐姐去买东西吃,我们看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有大大的汉堡包、大筒的可比克薯片,味道鲜美的鸡翅鸡腿和虾条,还有爽口的可乐。它们的价格分别是:10元、5元、3元、2元、1元、3元。哥哥买了可乐和鸡腿,姐姐买了鸡翅和虾条,我买了汉堡包和可比克薯片。我们三个人捧着自己选来的东西来到收银台前,老板看到我很可爱,就故意问我:“小朋友,你知道这些东西一共多少钱吗?”我毫不示弱,迅速地启动了我的脑子,马上算出了结果:一共是24元。这时候,老板向我竖起了大拇指,夸我很了不起,我心里美滋滋的。

三年级数学教学指导大全【第五篇】

教材知识介绍:

1、认识年、月、日。

2、24时计时法。

3、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3、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过程与方法。

4、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5、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时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让学生通过对事件与时间关系的体验,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7、让学生通过观察钟面探索外圈和内圈的关系等。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

合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兴趣。

教学措施:

1、关注学生的对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时间。

2、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对事件与时间关系的体验,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3、为学生创设自主构建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是在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因此,要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4、在设计上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构建知识的平台。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组织探索性的学校活动。

5、让学生通过观察钟面探索外圈和内圈的关系等。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24时计时法。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教学时,应使用钟表模型等教具或学具,加强对钟面的观察操作,引导学生观察一整天时针正好走两圈,体会钟表外圈与内圈的数的关系。

7、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理解24时计时法。在教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从出发时刻开始,到到达时刻,把直观观察和路线图对应起来。

教学重点: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大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知识。

教学难点:

判断平年、闰年,记住各月的天数。

教学时间:10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年、月、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2、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记住各月的天数。

过程与方法。

3、使学生会判断大、小月。

4、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的时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探究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发现并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具准备:

各年份的年历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填空。

1时=分1分=秒。

1时=秒240分=时。

1分25秒=秒82分=时分。

2、提问:

(1)时、分、秒都是什么单位?(时间单位)。

(2)关于时间单位你还知道哪些?(年、月、日、季度、世纪等)。

(3)那么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想知道些什么?

3、导入新课。

讲述: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经过的时间就是一年,月亮绕地球运转一周经过的时间大约就是一个月,同时,地球自己也在旋转,地球自己旋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年、月、日。

(1)出示材料。

(2)观察手中的年历卡,看看这是哪一年的年历。

(3)分别找到10月1日,7月13日,看一看,各是星期几。

提问:10月1日是什么节日?申奥成功是在哪一年呢?

(4)请同学们在年历卡上找出你所知道的纪念日,爸爸、妈妈和自己的生日等,看一看,分别是星期几。

(5)合作探究。

观察: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

(6)讨论交流。

(7)质疑:你们每人手中的年历卡上31天的月份是不是都是这几个月呢?(是)对!不管哪一年,31天的月份都是这几个月。

再看一看,是不是每年的4、6、9、11月的天数都是30天。(是)。

(8)认识大月、小月。

讲述:通过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观察,我们已经知道了不管哪一年,1、3、5、7、8、10、12这7个月都是31天,4、6、9、11这4个月都是30天,它们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我们把每月天数都是31天的这几个月叫做大月,把每月的天数都是30天的这几个月叫做小月。

年份不同了,哪个月的天数有变化呢?(2月)从这里可以看出,二月的天数比大月、小月的天数要少,所以二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

三、巩固练习:

1、观察今年的年历。

(1)一、二、三月一共有()天。

(2)六一儿童节是星期()。

(3)四月份有()个星期零()天。

3、记住大月、小月。

(1)出示左拳图。

(2)讲清相应部位所表示的每个月的天数。

(3)根据图,全体一起记忆。

(4)指着自己左拳再次记忆。

(5)再介绍一首儿歌,加强记忆。

七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二月是个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

四、布置作业:

练习册同内容习题。

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教学的灵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优化学生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c、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第2课时。

教学内容:年、月、日的升华(77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让学生观察实践初步体会有关时间单位“年、月、日”在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合作交流、观察讨论、游戏活动等发挥学生尝试自主探究的能力,培。

养他们观察、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实践与活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渗透思品教育,培。

养学生爱科学,珍惜时间,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有关时间单位“年月日”的意义。

教学难点:

平年、闰年及特殊二月的区分。

教学准备:

1、日历一本。

2、每人备好年历卡,20xx年——20xx年,月天数填写表一份。

3、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幻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交流。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

生:“日历”。

师:为什么呢?谁来解释一下?

生:“因为日历每天都要撕去一张纸到了年底只剩下日历皮了”。

生:“日历有三百多页纸,每过一天就要脱衣服一件。”

师出示“一本日历”观察。

师:“日历上都记载着什么?”

生:“年、月、日”

板书课题“年、月、日”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1。

2、观察20xx年历,你想了解到什么知识?

生:一个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个月?

生: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

生: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生:四月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

(2)师:应该先研究哪个问题?

生:一个月有多少天。

师:为什么?

生:知道了一个月有多少天,就可以求出一年有多少天。

生:用一个月的天数乘上12就会知道一年有多少天了。

师:观察我们已备好的年历卡,然后把每个月的天数填写在已备好的表里。(课件出示表格,学生填写自己的表格)。

3、你发现了什么?

四人一组交流发现规律,指名发言。

生:我要发现了我们组的二月份填的天数不同有28和29天。

生:我发现了我们组除了二月份日期不同,其它的月份1、3、5、7、8、10、12月都是31天,4、6、9、11月是30天。

生:我们组发现20xx年、20xx年、20xx年这三年的月份所对应的天数相同,也就是表格填的一模一样,20xx年的二月天数与上三个年份的二月天数多了一天。

生:我们组把1月到12月的天数加起来得到了20xx年、20xx年、20xx年的一年有365天,20xx年的一年有366天。

师:同学们,大家这么爱动脑,发现的问题这么多,老师就依照顺序看谁能又对又快的回答这个问题。

师:有几个月是大月?有几个月是小月?

4、观察年历的各年份。

师:二月份的天数是否相同?(不相同)(让学生观察发现和归纳)。

5、数学游戏。

男生表示大月,女生表示小月,老师随意报一个月份是大月,男生就站起来是小月,女生要站起来。

师报二月时间:为什么男、女生都没站起来?

板书:二月二十八天。

6、回顾与总结。

总结谚语出示:一三五七八十腊(十二月)。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十一月)三十天。

唯有二月不相同。

三、巩固练习。

1、学生自己完成77页做一做。

2、课件出示几个难忘日子(调动学数学的积极性)。

20xx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xx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每年3月12日植树节。

每年6月1日儿童节。

每年9月10日教师节。

四、布置作业:

练习册同步内容。

教学反思:

教学以后要教育学生珍惜时间,日行不怕千万里,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童,“年、月、日”里有很多奥秘,需要我们不停的去学习、去探究,只要大家有一双数学眼睛就一定会收获数学学习的甜蜜果实。

第3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平年、闰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闰年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具准备:1997—20xx年的年历各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提问: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那几个月是小月?

2、请大月出生的同学举左手,请小月出生的同学举右手。

3、提问:为什么有的同学不举手?你的生日在哪月哪日?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平年、闰年。

讲述: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每年中大月、小月的月份和天数都是固定不变的,只有二月的天数,有时是8天,有时是29天。当二月是28天时,这一年就是平年,当二月是29天时,这一年就是闰年。

2、计算全年天数。

(1)出示20xx年和20xx年的年历。

(2)计算20xx年全年有多少天?看谁的算法简便。

方法一:根据原有知识,直接说出20xx年有365天。

方法二:31×7+30×4+28=365(天)。

方法三:30×12+7-2=365(天)。

(3)提问:想一想,20xx年一年有多少天,为什么?

板书:365+1=366(天)。

(4)小结: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

3、判断平年、闰年。

(2)学生考教师。

请学生在手中的年历卡考考老师,学生只要告诉老师是哪一年,老师很快就能说出它是平年还是闰年。

在学生觉得神奇而又意犹未尽时,教师向学生说明:这里,面有窍门儿,你们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共同来看一下。

(3)出示1997—20xx年各年份2月的月历。

(4)观察。

(5)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每4年中有一个闰年)闰年年份与4有什么关系呢?

(6)分组计算。

(7)交流结果。

提问:一、二、三组的计算结果有余数吗?(没有)。

这也就是说闰年的年份正好是4的倍数。所以,要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就看这一年的年份数是不是4的倍数。一般情况下,如果是4的倍数这一年就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这一年就是平年。

(8)阅读教材第79页下边的内容。

(9)明确什么是公历年份。

(10)理解“一般”和“必须”。

提问:四、五组,1900÷4有余数吗?(没有)但它不是闰年,这是一种特殊情况,所以书上用了“一般”和“必须”这两个词,通常当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时候,年分数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讲述补充资料。

(12)出示华罗庚、陈景润、毛泽东、邓小平等名人、伟人图片及出生年月,请同学们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

三、巩固练习:

1、平年1年有多少天?是多少个星期零几天?

(1)先指名学生回答:平年1年有多少天?1星期有几天?

(2)算一算,平年1年有多少个星期零几天。

(3)交流结果。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

2、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

(1)提问:小强是哪一月哪一日出生的?

(2)回答。

(3)说明理由。

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10月1日是多少周?

(1)提问。

(2)口答。

(3)质疑: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4、张华今年5月份满10岁,他是哪一年出生的?小组内一个同学的生日比国庆节晚一天,另一个同学是前天过得生日,猜一猜,每个人的生日是哪一天.

(1)分组学习。

(2)先完成第一问。

(3)猜一猜,第二问中两个同学的生日是哪一天。

(4)再根据小组中每个人提供的线索,猜一猜,他们的生日各是哪一天。

5、小结。

四:布置作业。

练习册相同内容习题。

教学反思:

平年和闰年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有的老年人也受农历计年法的影响,对闰年不了解,所以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多对年历进行观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进行探究,得出结果,掌握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闰年的判断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的能力。

第4课时。

教学内容:年、月、日的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大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历史年份的认识和制作年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历史年份的认识,是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判断平年、闰年,记住各月的天数。

三年级数学教学指导大全【第六篇】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

余数表示什么?余数表示剩下的,按要求没有分完的.。有余数的除法有两大特点:1、商乘除数加余数等于被除数。2、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第一步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第二步相乘,把除数和商相乘,算出总数里共分走了多少。第三步相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第四步相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学了有余数的除法,在生活中我们就可以算分不够的东西了,妈妈买了16个苹果,我们3个人分,每个人分了5个,还余1个。

我学会了算有余数的除法,心里很高兴,但也得感谢我的数学老师,是她教会了我们。

三年级数学教学指导大全【第七篇】

今天,我去乡下舅姥姥家里玩。舅姥姥家里有一个养鸡场。一群群黑的,白的,灰的,黄的鸡……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好奇地文舅姥姥:“有多少只呀?”舅姥姥诡异地笑了一笑,朝着鸡群说:“你自己数吧。”

我找来几个竹筐子罩住小鸡后再数,这个办法果然有效,几个筐里罩着的小鸡的只数分别是29只、18只、21只、17只、32只、23只。然后把它们加起来看看一共有多少只就可以了。我刚刚学会了用小括号来列式计算简便一点。列式:(29+21)+(18+32)+(17+23)=50+50+40=140。

我很快就完成了舅姥姥给我的数鸡任务,舅姥姥笑得直点头,连连夸我的数学学得很好呢!原来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疑问很多难题,还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三年级数学教学指导大全【第八篇】

数学——-我又爱恨,你们呢?不管怎样,我也要有“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的斗志和决心。

听老师说,画三角形的高有点难,现在又是网课学习,我能学会吗?

我带着疑惑,心里像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心心情,开始了学习画三角形的高之旅。

我把书上的例题看了一遍,接着把老师发过来的网课目不转睛地看了一遍。觉得画三角形高和老师上学期讲的画垂线一样——殊途同归。我在心里窃喜。

首先我就来回忆一下做垂线的四部曲——-一靠(用三角尺的一条直接变靠进已知直线,并直角边与已知直线完全重合)。二移(沿着已知直线的轨道移动三角板,让另外一条直角边经过一已知点。老师说过,注意不能脱轨哟!三画(经过已知点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是所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四标(标上小7,垂直的标志)

通过学习这道题我才明白,原来数学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对于学习数学,我信心满满。

我相信,只要你上课认真听讲,认真思考,一切都不是问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三年级数学教学指导大全【第九篇】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两步计算应用题之后,第二次单独编排的内容。平时的解决问题都体现在各章各节之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1、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现在解决问题强调学生应用自己的算法,能解决问题就可以了,但我们在学生碰到困难时,也要引导学生借助基本的数量关系式、线段图等手段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并使学生自己能逐步学会分析、解决。

2、注意解决问题的教学重点是分析思路。

美国《全美数学教师委员会》会刊制定的数学课标就提出来:数学课堂要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要教孩子学会解决问题。为解决问题而教,把解决问题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来教学,以前我们教应用题很关注结构和数量关系,看问题求什么?找相应的条件,结构是固定的,老师教学时有章可循。完事有序地叙述题目。

3、注意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

多样化是指学生在解题时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不同的方法要有本质上的区别,平时我们在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老师在不断的问还有什么方法?有个别老师还把分步列式与综合算式当成了两个方法,我想这就没必要了。因为根本的解决思路还是一致的。

教学中的几点温馨提醒:

现在的解决问题多数都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的,这样的呈现方式,信息量大很开放,也很迎合孩子的心理。但长此以往孩子的读信息能力就会欠缺,也使孩子在数学方面的逻辑思维的培养存在问题。我们关注到这个问题之后,在解决问题时以纯文字的形式出现,学生的读题能力就大不如前,希望这点能引起老师们的注意:在解决问题时可以逐步向文字表达过渡。

实践活动:设计校园。

学习了测量、面积,方位基础之上。

1、收集信息。了解我们的学校原来是怎么样的,看看其他学校的情况,在孩子调查的基础上为设计新校园打下基础。

2、分析信息。让学生进行讨论,我们要添些什么,教材提供两个方面:师生日常需要,来源于借鉴,从其他学校调查来的可以借鉴到本学校的。每个学校不同,可以具体安排,不要局限于教材所提供的。

3、设计新校园。注重小组之间的学习与合作。

4、欣赏、展示作品。让学生说一说。在哪个方位上设计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不要把作品粘在黑板上,大家做的都很好就完了。

三年级数学教学指导大全【第十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法学法:

讲解法、引导法。自主探索。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口算题(略)。

2、看谁都能算正确。

35+30=答案。

64+5=答案。

48+30=答案。

79+4=答案。

53+40=答案。

66+8=答案。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生: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再加上个位上的数。

学生说教师板演。

35+30=65。

师:那么右边这一组两位数加一位数,你又是怎样计算的呢?

生:我想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加整十数。

学生说教师板演。

64+5=69。

二、新知讲授。

课件出示“海宝”介绍上海世博会的资料。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观察主题图,找到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师: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指名回答。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师:如果你是每个年级的领队老师,首先要考虑什么?

预设:应该考虑要买多少张车票?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指名提问题。

2、自主探究,掌握算法。

(1)教学例1。

教师选择性地板书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汇报交流。

35+34=69。

35+34=69。

30+30=60。

5+4=9。

60+9=69。

(2)教学例2。

选择学生提出的“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的问题,针对学生列出的算式39+44=?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口算。

汇报交流。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3)观察对比。

师:刚才学习的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今天学习的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师引导:这两个算式的两个加数的十位上的数与和十位上的数比较,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也就是35+34是不进位加法,39+44是进位加法。

师: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呢?

个位相加满十,一定要向十位进1.

三、知识应用。

1、填一填(判断十位上的数)。

师:你能利用口算的方法很快填出方框里的数吗?

2、先说一说,再计算。

23+46=63+17=。

3、请你利用主题图中的信息完成下面的题目,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四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4、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我和爸爸一共要花多少钱?

四、小结。

师:大家今天一定有很多收获吧,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70 20270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