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纪委书记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课讲稿

云海 分享 时间:

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纪律意识,推动作风建设,落实责任,确保清正廉洁,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县纪委书记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课讲稿”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县纪委书记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课讲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围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一主题开展党课学习,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推动全县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也是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破题,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开启了激浊扬清的作风之变,开启了激昂奋进的时代新程。今天,我就结合全县实际,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进一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一、深刻认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义

中央八项规定是作风建设的破题之笔,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起点和有效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从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改起,以上率下、率先垂范,以"钉钉子"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邪气,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刹住了一些多年未能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一些长期未能解决的沉疴痼疾,刹住了一些多年未能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一些长期未能解决的沉疴痼疾,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作风问题的清醒认识和深刻把握,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的责任担当,体现了对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高度自觉。其核心要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风建设是党的性质宗旨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在思想理论上,也体现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上。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的重要体现,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党员干部行为中的外在表现。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正是基于对党的性质宗旨的深刻把握,体现了对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高度自觉。

(二)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全面从严治党,既要靠思想建党,也要靠制度治党,还要靠作风建设。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切入点和重要抓手。党的作风是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表现,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的重要体现。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破题,以上率下、率先垂范,以"钉钉子"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邪气,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为全面从严治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作风建设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关键所在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的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实践证明,只有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才能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

二、准确把握作风建设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强决心、空前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勇气惩治腐败,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执着纠治"四风",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作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

一是干部作风持续好转。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各项纪律要求,奢靡之风、享乐主义得到有效遏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得到有力整治,干部作风更加务实、更加担当,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加饱满。

二是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通过持续整治"四风"问题,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更加坚定。

三是政治生态持续优化。作风建设的持续深入,带动了全县政治生态的持续净化,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逐步形成,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二)作风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是"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尽管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四风"问题树倒根存、禁而未绝,反弹回潮隐患犹存。一些党员干部对作风建设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存在麻痹思想、松劲心态,作风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有所减弱。

二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依然突出。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文山会海、过度留痕、检查考核过多过频等问题,基层干部负担较重;一些干部存在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的问题,缺乏担当精神,工作推诿扯皮、敷衍塞责。

三是隐形变异问题不容忽视。随着作风建设的持续深入,一些"四风"问题改头换面、潜入地下,变得更加隐蔽。比如,违规吃喝问题从"前台"转入"后台",从豪华场所转向隐蔽场所;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从明面交易转向快递送礼、电子红包等;一些单位以培训、考察等名义搞公款旅游,以办公用品、会议费等名义虚列开支套取资金用于吃喝送礼等。

三、以钉钉子精神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我们必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化风成俗、化风成俗。

(一)强化思想引领,筑牢作风建设思想根基

思想上的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要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改进作风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是加强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思想根基。

二是加强党性修养。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要通过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牢记党的性质宗旨,牢记党的初心使命,牢记权力来自人民、权力为了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不断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三是加强纪律教育。纪律是党的生命线,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要通过常态化开展纪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觉抵制"四风"问题,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二)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整治"四风"突出问题

作风建设要取得实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靶向治疗,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一是聚焦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防止反弹回潮。要密切关注"四风"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问题,对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等顽瘴痼疾,坚持露头就打、反复敲打,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要创新监督方式,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化等手段,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让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无处遁形。

二是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要深入整治文山会海、过度留痕、检查考核过多过频等突出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要着力整治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问题,对那些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干部,要严肃问责,推动广大干部以优良作风担当作为、真抓实干。

三是聚焦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要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对贪污侵占、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要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三)坚持标本兼治,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作风建设要取得实效,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既要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也要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一是完善制度机制。要针对"四风"问题的新表现、新特点,及时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堵塞制度漏洞,形成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要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监督检查、考核评价、责任追究等制度,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地生根、发挥作用。

二是强化监督检查。要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专责监督作用,加强与组织、宣传、审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监督合力。要创新监督方式,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化等手段,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让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无处遁形。

三是严肃执纪问责。对顶风违纪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绝不姑息。要严格落实"一案双查",对"四风"问题突出的单位,不仅要点名道姓通报曝光直接责任人,还要严肃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倒逼责任落实。

四是注重源头治理。要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完善制度机制、强化监督检查等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四风"问题。要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宣传一批作风建设的先进典型,营造崇尚实干、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四)坚持以上率下,发挥"关键少数"示范作用

作风建设,关键在领导干部。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带头反对"四风",带头转变作风,形成"头雁效应"。

一是带头改进作风。领导干部要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带头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带头担当作为、真抓实干,以实际行动为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作出表率。要带头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自觉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

二是带头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要通过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症结,提出务实管用的解决办法,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三是带头转变作风。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带头担当作为,带头真抓实干,以实际行动带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改进作风、干事创业。要带头发扬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问题、较真碰硬,坚决同"四风"问题作斗争,坚决防止不良风气反弹回潮。

四、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

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事业成败。我们要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契机,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

(一)以作风建设保障中心工作落实

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作风建设保障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要聚焦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强化监督检查,推动广大干部以优良作风担当作为、真抓实干,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二)以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地方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通过加强作风建设,着力整治影响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要聚焦行政审批、政务服务、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着力整治吃拿卡要、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突出问题,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三)以作风建设凝聚发展合力

作风建设是凝聚发展合力的重要保障。要通过加强作风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优良作风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凝聚起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宣传一批作风建设的先进典型,营造崇尚实干、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同志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化风成俗、化风成俗,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69 4576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