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武装方面精选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理论武装方面精选4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理论武装方面【第一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励精图治、奋发进取,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随着实践的不断开拓,理论也在不断创新。十八大以来丰富多样的理论创新成果,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一笔新的宝贵财富。

党的理论创新,蕴含着许多光彩夺目的新思想、新论断、新概括。十八大以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断书写新的理论篇章。关于改革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改革目标模式设定、变迁路径选择和改革过程控制等顶层设计问题的思考日渐清晰,形成了体大思精的改革理论;关于党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改进作风、群众路线、反腐倡廉、选人用人等多个层次进行了大量深刻的阐述,显著推进了党建制度化、科学化的进程;关于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书记适时提出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为处在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构筑更为坚固的安全屏障……

党的理论创新继往开来,进入了新的活跃期和旺盛期。一个民族要站在时代的顶峰,就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政党,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创新。回顾我们党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的风雨历程,一部党史就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党的理论创新在继承中发展,在开拓中创新。当下,新的时代呼唤新的理论,一系列波澜壮阔的改革创新,亟需与时俱进地推进理论创新。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立意高远、涵盖广泛、意蕴深厚,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精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遵循了理论创新的规律,为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奋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上的中国人民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

党的理论创新需要求真务实、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党的理论创新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是针对和解决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而进行的;同时,党的理论创新,惟有真正地转化为改革发展的实践,才能发挥其生命力和指导力,才能掷地有声、落地生根。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之初就庄重地向人民承诺,“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要“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他还提出,要攻坚克难,要敢涉险滩,要啃硬骨头,体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意识。同时,他强调干部要有担当意识,“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他亲自担任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担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等一些重要小组的组长,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地狠抓落实。

理论惟有“常新”,才能“常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就,照耀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必将激励着中国人民不断创造新的辉煌,一个宏阔的、开放的、包容的、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在“中国道路”上高高飘扬。

理论武装方面【第二篇】

青年是影响当前、决定未来的力量。作为青年中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大学生,其思想道德素养如何,与其能否健康成长密切相关,并且与整个社会和民族未来的发展紧密相关。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前沿阵地,责任重大。但是,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上是单纯的理论教学,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教学方法单一,以理论说教、灌输为主,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脱离社会和学生实际,缺乏应有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很多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大大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本文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策性的思考,从而更加切实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导航作用。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不完善,教材内容重复、陈旧、缺乏时代感。当前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门必修课。这些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极为丰富,范围非常广泛,知识点众多,内容体系庞大。但相对来说,这些课程更倾向于对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培养,对德育素质和职业素质方面却涉及较少。另外,现在使用的教材版本陈旧,缺乏时代感,很少与当代世界形势充分结合,所选材料、事例等很多与社会现实脱节,缺乏时代特色,给人一种大而空的感觉,缺乏说服力、趣味性和启迪性。而且,通过教学实践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重复较多。据统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材与中学政治课有近1/4的课程是简单重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各门课程之间等都有内容交叉、重复的现象,这不仅浪费了教学时间,而且使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致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下降。

2.专业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环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整体素质总的来说还是较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师资力量薄弱。有些高校一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师一般都要上3~5个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这个数字仅仅代表的是公共班,专业班还不含在内,也就是说,师生比例一般是1/120左右,有的甚至达到了“1/436”,还有部分教师平时不重视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理论功底不扎实,专业素养不高,授课时主要采取课堂灌输的形式,教学方法单一,照本宣科,内容空洞枯燥,缺乏理论教学应有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导致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感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教学效果不理想。此外,有些专业,比如历史、地理都有专门的社会实践经费供师生出外考察、参观。但是,同样非常需要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却只有很少甚至没有专门的经费做教学实践用。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一般都是理论教学,这种单调、乏味的讲授使理论没有说服力,举例不生动,不贴切,与现实相脱节;学生学习无积极性,无法从社会的大课堂中吸收营养;学生缺乏对现实社会的真实了解,毕业后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较弱;对学生的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

3.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高校大学生对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普遍是敬而远之。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假、大、空”,是空洞的说教。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这种实用性不强的学科,毫无意义,还不如把时间用来背单词,甚至是聊天、看小说。大多数学生的态度不是“我要学”,而是“要我学”。因为所有政治课都是必修课,考试不及格不能获得文凭。伟*导师列宁同志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正是思想政治理论无实用性这种心理,使得学生学习、接受思想政治理论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教育所能得到的效果也微乎其微。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对策

1.高校应重新定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地位和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促进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增强政治敏锐性、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职责。当前,面对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和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高校应从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必要性。首先,要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创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氛围。这里所说的环境氛围不仅仅只是单一地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课的氛围,而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整个学校的大环境氛围。如形成民主自由的学习,研究气氛,让学生敢于发表政治见解,敢于暴露思想情绪,这样才有正确引导、疏通的可能性。也可以通过有效激励机制,保护和促进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成果,全面推进创新风气的形成。其次,要建立规范的教学机制。第一,学校应该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与专业课同等对待,不设两套标准,包括课堂人数、教师工作量等。因为只有做到同等对待,才不会使教师仅安于把课上完不出纰漏的现状,而缺乏改革的自觉动力,才有利于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达到教育的目的。第二,革新考试制度。考试只是作为一种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手段,但并不是的手段。现在考试一般采用四六分(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占60%)。对于这种方法,其实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效果。因为现在很多学生学习都呈现出一种“怪象”,即“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而这样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根本就没有起到教育、引导的作用。因此,对于现在的考试方式要进行革新,即是多种考核方式同时运用,降低期末成绩的比例,相应增加平时成绩的比例,而平时成绩的考核就从出勤率,回答问题的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来综合考察。

2.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不单只是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也有助于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提升与培养;而其他方面素质的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等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对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作用。2004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把“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确定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这是我们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领域更深入的认识。正是基于此认识,我认为在继续高度关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改革与建设的同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中还应增设礼仪修养方面的课程内容。礼仪是一种社会规范,是调整社会生活成员在社会中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主要包括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习俗、共同生活准则等。它是从社会生活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一种自觉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反映了人们在共同生活、彼此交往中最一般的道德关系,是保证交往活动顺利进行和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重要因素。礼仪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的学科。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礼仪知识,让学生明确地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并指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按照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质的现代文明人。

在教材方面,应进一步加以完善。目前各高校使用的教材尚未统一,层次不同,良莠不齐。有关方面应组织力量,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知识水平、信息接受能力以及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开设情况,编撰一批质量较高的教材,供全国各高校选用。对于那些与中学政治课有重复的地方,要注意突出重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各学科之间的交叉重复内容也要作好处理工作。而且理论要体现世界意识、时代意识和国情意识,必须要多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而非仅从理论到理论,空洞而没有说服力,教学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贴近热点问题。

此外,在整合教学内容时,要做到“精”和“新”。“精”――内容体系要精,就是落实邓小平同志所说“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在教学中应当理清基本脉络,抓住精神实质,精选教学内容,课程主体突出,重点明确,层次分明;“新”――引据事例要新,就是教学要具有较强说理性,论据引用要富有新意,应当紧密结合当代社会的实践,紧密结合当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而避免引用那些较为守旧的、枯燥乏味的、说理性不强的例子。

3.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要打破赫尔巴特三中心论(课堂、教师、课本)。“学习不能像过去那样强迫受训,那种方法要改变,那个效果不好。”“要变牧羊策略为师生双向交流,变你打我通为思想沟通,变思想凿洞式刚性教育为开启心扉式柔性教育,变板脸式教育为微笑教育,变共性划一教育为个性舒展教育。”在教学环节中,教师要从自身出发,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积极的政治态度,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理论武装方面【第三篇】

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找准原因,明确今后的整改方向,以便更好地发挥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下面就自身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产生的根源做一深刻剖析。不详、不深、不实之处,请同志们予以指正。

一、存在的问题,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

1、政治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不强,运用理论去指导实际工作不够。

具体表现为:一是自觉主动抽时间学习不够。除参加学校组织学习外,平时自己很少能自觉主动地抽出时间学习政治理论方面的书籍。二是学习的深度不足。没有在理论研究上下功夫,学习中集中通读文章、看报纸和电视新闻较多,认真坐下来研究原著少,虽然在学习中有时也写一些心得笔记,但是真正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写体会心得笔记不多。

三是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去指导工作上有差距,缺乏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理论和“****”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去指导、分析、解决面临的实际工作问题的具体能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应用脱钩,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使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

所以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善于从政治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缺少一种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危机感。认识事物只停留在表面,未看本质,对事物的理解不深刻、不全面。有时候认识事物带有盲目性。如在看待一些社会现象时,只是在看的时候激动、愤慨,看完后,所有的激动也就灰飞烟灭了,没有一种切肤之痛的感觉。四是由于政治理论学习不够,表现在理想信念上,虽然也有坚定的信念和信心,但是只限于口头上,缺乏一种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的具体行动意识。

2、专业业务知识掌握得不深不全,工作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具体表现为:一是虽然有时候也学习点业务专业知识,但有些实用主义的思想,急用先学,存在时紧时松的现象,造成学习的内容不系统,不全面,不广泛,不深刻。二是在业务知识方面,对理论学习的深度不够精。三是在工作中缺乏新思维,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够准确,把握不住发展的必然规律。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有时把握不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不住问题的实质和根本。

3、敬业精神尚可,但工作主动性不足。

具体表现为:一是过去我在工作中的开拓创新的意识和专研好胜的精神,在现在的工作中少了一些,多了些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习性。也多了一些自己感觉到是事倍功半的东西。二是实际工作只限于听领导的安排,而在具体工作中如何结合实际进行开拓创新,搞出特色上,没有自己的工作创新思路。

二、整改措施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通过教育学习,要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努力克服自己存在的不足,要按照要求来审视自己,规范自己,严格要求自己。

一是要树立刻苦学习的精神,努力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判断是非的具体标准。就能在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于一个普通党员来说,就是要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坚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任何时候都不动摇,并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努力实践。

具体到实际工作上,就要把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的总体安排部署上,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局、学校党委制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具体的工作决策,立足本职岗位,为陈袁滩教育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要切实地把理论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学习理论,要与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克服“两张皮”的现象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与发展,做到理论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的真正统一,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

二是要不断掌握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特别是要掌握教需要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不断改进工作手段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质量。要积极钻研业务知识,不断增强新形势下做好工作的实际能力,尤其是要加强自己的业务修养,不断学习,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努力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切实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真正成为学生满意,家长认可,学校称赞的学习型教师。

理论武装方面【第四篇】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顺利开启,同时我们在前进道路上仍面临着许多难关和挑战。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证明,越是事业发展,越要高举旗帜;越是攻坚克难,越要凝心聚力;越是风高浪急,越要导航定向;越是自我革命,越要理论坚定;越是放眼未来,越要培根铸魂。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刻骨铭心进头脑,就是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不断引向深入,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铭刻脑海、扎根心田、融入血脉、终身铭记,成为广大党员、干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从解决“三个认同”入手,打开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刻骨铭心进头脑的思想通道

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刻骨铭心进头脑,首先要解决的是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问题(以下简称“三个认同”)。立场、感情,是走进理论学习的通道,这条通道不打开,看多少书、记多少笔记,都容易做样子、走形式,难以真正走心入脑。只有坚定地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深深地热爱党、热爱党的事业、热爱党的领袖,由衷地赞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才能产生理论学习的强大内生动力,由“真信”而真学真懂真用。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科学理论的历史传承中增强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三个认同”。马克思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源头。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一座巍然矗立的思想高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世界如何变化,马克思主义始终充溢着科学思想的伟力,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不断追求真理的道路。100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刻苦钻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努力掌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道理学理哲理,才能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从党和国家的苦难辉煌中增强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三个认同”。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是同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深入学习党的历史以及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回望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可以了解和认识我们党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和光荣传统;可以从中体会,党的创新理论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不懈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的100年奋斗中得来的,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苦难与辉煌,寄托着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光荣与梦想,从而坚信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自觉学习、深刻领会、奋力践行这一理论。

讲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故事,用领袖的人格魅力增强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三个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是在革命家庭的熏陶下,在艰苦生活和基层一线的磨砺中,在各个层级的工作实践中,在同人民群众休戚与共的紧密联系中成长起来的人民领袖,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在梁家河、在正定、在厦门、在宁德、在福州、在福建、在浙江、在上海,都留下很多感人的故事。讲好这些故事,追溯习近平总书记非凡的成长轨迹,充分领略习近平总书记以身许党许国的担当精神、坚定鲜明的人民立场、殚精竭虑的家国情怀、平易近人的亲和力量,充分领略习近平总书记的政治远见、政治勇气、政治智慧、政治担当和政治定力,增强拥戴核心、忠诚核心、维护核心的政治自觉、思想意识和情感依归,进而生成并强化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念。

用好红色资源,在坚定入党初心中增强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三个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流淌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血液。全国党性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影响大、功能强、辐射面宽,各地各部门开发的红色教育基地(教学点)特色突出,方便灵活,应充分发挥其作用。把红色故事搬上舞台、银幕;组织党员、干部讲革命故事、诵红色家书;开展“重走一程长征路”体验式教学及主题党日活动,等等,使党员、干部受到感染、触动心灵,唤醒和筑牢入党初心,增进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血脉亲情。

加强新时代英模事迹的学习宣传,用榜样的力量增强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三个认同”。近年来,中央和中央有关部门先后表彰树立了廖俊波、黄大年、李保国、郑德荣、王继才、张富清、黄文秀等一批优秀党员、干部。这些英雄模范的思想品质和精神境界,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他们身上的最大共同点,就是崇敬党的领袖,笃信党的理论,刻苦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这一思想的模范践行者。近年来,各种“最美人物”的故事迅速传播,感动了亿万中国人民,传递了强大的正能量。这些平凡岗位上、群众身边的先进人物,是在党的创新理论的阳光雨露滋润下成长起来的,是理论的力量在千千万万普通党员、干部身上的生动体现,为党员、干部“真信”提供了鲜活的教材。

二、乘势而上,在全党大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理论武装的历史。当前,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继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后乘势而上,进一步在全党大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增强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政治自觉。

拧紧思想认识的螺丝钉,保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的紧迫感。世界第一大党带领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必定是一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创新性实践过程。中国共产党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党的创新理论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必须及时跟进,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始终保持先进分子的特质。所有党员、干部都要常怀本领恐慌的紧迫感和不进则退、小进亦退的危机感,以坚定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把学习进行到底。

坚持以上率下,发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学、带学的导向作用。党员领导干部应高度重视理论学习。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要成为理论学习的“示范组”。在这次党史学习教育中,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坚持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坚持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党委(党组)书记要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书记抓班子、上级带下级,层层推进,带动起全党的大学习。

充分激发内生动力,把党内生活变成理论学习的大课堂。各级党组织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应充分运用理论学习会、组织生活会、集中培训、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开展理论学习,把理论学习覆盖到每一名党员、干部。通过交流研讨、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有奖竞答等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形成“人人处于学习之中,时时体现学习之风”的浓厚学习氛围。

营造理论学习的大环境,抢占新兴媒体的“最前沿”。理论武装和新闻宣传都应向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发力,营造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高频率的学习教育氛围。把理论学习和宣传工作贯注到报纸、广播、刊物、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扩大在理论学习和宣传中的传播力、渗透力、影响力。在5G实用化进程中,大力开发理论学习、宣传教育的平台和作品,抢占最强大宣传载体的先机,让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辐射到党内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最强音。

三、坚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抓好党员、干部经常性理论学习

让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刻骨铭心进头脑,非一日之功,必须以“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的坚强毅力,长期坚持,久久为功。

强化灌输。思想的田野,真理不去占领,就会杂草丛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言,理论灌输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新时代的理论灌输,就是用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来浇水施肥,耕耘心田,播种信念。要实施精准“滴灌”,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需求进行系统分析,针对党员、干部的差异化需求,开展精准化、菜单式培训。要实现全员覆盖,培养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理论宣讲队伍,着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校园。要坚持系统“浇灌”,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教育培训。坚持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扎实推进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贯彻。

坚持自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真正掌握其精髓、要义,必须坚持自学,潜心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理论学习要有韧劲,长期坚持,方得始终。这种坚持,来自兴趣的培养,来自习惯的养成,更来自政治定力,只有把学习当作神圣职责,带着信念学,带着使命学,满怀忠诚学,理论学习才会有持久的动力和强韧的毅力。

长期浸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要求干部把马列的书装在干粮袋里,有空就看看,“七看八看就看出味道来了”,他还讲自己读《共产党宣言》不下100遍。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必须反反复复学习,仔仔细细品味,深入咀嚼,持续钻研重点难点问题。朝夕如是,日浸月润,逐渐加深,让真理的“甜味”,点点滴滴浸入心田。

深刻领悟。理论学习是一个“阅读—思考—领悟”不断深化、不断升华的过程。悟,是思想飞跃,是理论学习的关键一环。一要悟理,既要知道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要举措是什么,又要搞清楚其为什么和怎么办,努力实现从零散到系统、从表象到实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跃升。二要悟己,紧密联系自身实际,省悟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是什么、差距和不足有哪些,从而进一步牢记初心使命,明确努力方向。三要悟事,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认清使命任务,明确干什么和怎么干,从而增强责任担当,做到学而知之、思而行之、知行合一。

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运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推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改造

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党员、干部学习贯彻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指导和推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改造,让理论落实落地,结出丰硕成果。

把学习收获转化为坚定的政治立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到对党对核心绝对忠诚。我们进行理论学习,归根结底要落实到讲政治上、落实到“两个维护”上。“两个维护”是个重大原则问题,在政治上一寸也不能让步,在思想上一刻也不能放松。“两个维护”的政治底蕴、思想底色,是对党忠诚。共产党员必须忠诚于党和人民。有了这种忠诚,才能真正做到“两个维护”,才能自觉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才能时时刻刻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才能名利面前放得下、是非面前站得稳、困难面前敢担当、关键时刻靠得住。这就是理论的学、思、悟,要用在根本。

把学习收获转化为在重大关头、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英勇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什么时候,该做的事,知重负重、攻坚克难,顶着压力也要干;该负的责,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冒着风险也要担”。重大灾害、重大疫情、重大风险,就是对党员、干部的“大考”。此时此刻,所有的学习成效,都要凝结在这七个字上:“我是党员,我先上!”冲上火线,是共产党员血液里的誓言。越是危急关头,越是要发扬冲锋在前、敢打硬仗的勇敢精神,越是要保持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越是要展现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英雄气概。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这是责任、是义务,也是接受党和人民检验的考场。这就是理论的学、思、悟,要用在关键。

把学习收获转化为在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工作中敢于担当、奋发有为。要努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紧紧围绕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贯彻实施“十四五”规划,立足本职岗位,以同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进的强烈使命担当,紧盯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以钉钉子精神,干一项、成一项、巩固一项,脚踏实地“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这就是理论的学、思、悟,要用在经常。

把学习收获转化为持之以恒加强党性修养、筑牢理想信念。理论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主观世界的改造。党性修养的核心问题是理想信念问题。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对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对照党章党规,以自我革命精神深刻检视自己,进行党性分析,掸去思想上的灰尘,不断增强党性、坚定理想信念。这就是理论的学、思、悟,要通向灵魂深处的自我革命。

五、突出重点,着力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

理论武装的重点对象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引向深入,首先要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学习引向深入。

提升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是理论学习的“排头兵”。要铸造中心组学习的政治灵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中心组学习第一位要求,把忠诚可靠作为检验中心组成员理论学习成果第一位标准。在学习中对照党的纪律和规矩,找政治差距,补思想短板,真正做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于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每次中心组学习、每次常委会会议都要及时传达学习,使中心组始终站在理论学习的最前沿。

提高领导干部学习能力。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养成自觉的学习习惯,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信仰者、刻苦学习者、系统掌握者、深刻理解者、自觉践行者。坚持以读促学、以思促学、以写促学、以讲促学、以研促学。带着问题调研,写出高质量研究报告,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全面系统掌握理论体系。解决部分领导干部学得散、学得浅的问题,必须在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上下功夫。应从这一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入手,掌握这一理论体系的总抓手,掌握这一理论体系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全面系统学习,才能得其要义、精髓;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才能深刻理解和准确运用。

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习运用贯穿于党的创新理论之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过程,是理论指导实践、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过程。要努力转化为政治忠诚,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对党、对核心的绝对忠诚融入灵魂,体现在一言一行上;转化为坚定信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转化为践行宗旨,牢牢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一辈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转化为辩证思维,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见微知著、未雨绸缪、能谋善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转化为科学方法,充分运用传统和现代方式方法,既讲勇于担当,冲得上火线,又讲善于担当,打得赢硬仗;转化为创新实践,始终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不断地解放思想,不断地探索创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往无前地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

六、着眼未来,抓好年轻干部和大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

年轻干部和大学生党员信不信马克思主义、举不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关乎党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是百年大计。必须着眼未来,抓好年轻干部和大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

引导年轻干部、大学生党员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也是当代青年的思想旗帜。认认真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将科学理论内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找准人生的坐标。组织年轻干部、大学生党员认真学习党史,不忘来时的路,走好脚下的路,认准未来的路,增强历史担当。要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为鲜活教材,引导年轻干部、大学生党员进行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比,认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独特优势,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进一步增强爱党之心、报国之志,进一步打牢政治根基、坚定理想信念。

针对年轻干部和大学生党员的特点开展理论学习,增强理论的感染力、说服力。创新手段方式,让理论课堂活起来;利用新媒体开展互动式理论学习;构建“个人自学+主题领学+专题研讨+辅导报告”的理论学习体系;综合运用读书讲座、主题报告、专题党课、诵读红色家书、讲述英烈故事、开展学习标兵评比等活动载体,激发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思政课程的淙淙灌输与课程思政的涓涓浸润中,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注入心田。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避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离,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门专业课、通识课之中,实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体推进。充分认识各门专业课、通识课的时代性和必须承担的主流价值引领责任,在知识性中传播思想性、理论性,在涓涓细流、润物无声中铸魂育人,实现知识体系教育与党的创新理论教育的有机统一。

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对于年轻干部和大学生党员,应突出党内生活锻炼,在严肃认真经常的党内政治生活中,在党的创新理论熏陶下,坚定政治信念、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汲取和积累政治经验;突出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和错误观点,能够嗅得出“异味”、分得清是非、辨得明方向,敢于亮剑发声、予以回击;突出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不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突出发扬斗争精神,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工作实践中,要做到压力面前不低头,挑战面前不退缩,磨练斗争意志,提高斗争本领,始终保持斗争的锐气和韧劲,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深化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贯彻,让年轻干部和大学生党员勇担使命、砥砺前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69 13239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