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最新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任务型教学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最新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任务型教学法【第一篇】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教学方法;调酒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388-01
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学科,特点不同,教学方法也不同。调酒教学作为一门重视实践的课程,很多时候都会运用到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是以任务来组织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最初是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在逐渐成熟后被其他学科的教学所应用。任务型教学法是在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的前提下而形成的,它和其它的教学法并不排斥,如果能和其他教学法合理的配合,将还会产生更大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任务型教学法是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资源,在实践中感知,采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做学一体”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实践、总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证明,任务型教学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任务型教学法在调酒教学中的必要性
餐饮行业,离不开技能操作。因此,这门课的教学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主线”来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对高二年级的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到他们对于酒水知识、鸡尾酒的感性认识还是比较多的,但用专业的知识来进行具体操作才刚刚接触,而且操作中涉及到的专业细节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操作是否流畅,是否准确。如果只是单纯的讲解,是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也没有办法让学生真正领悟到学习的意义。因此这节课通过设定任务来进行教学,以任务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自己想要操作的欲望。通过对学生操作过程中的不足与错误的归纳以及教师的讲解示范,使学生明确调酒的关键。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调酒教学中的应用
1、引入任务
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入任务这一环节时,我使用了情景创设的方式引入。在此可以设立这样一个情景:比如在讲授“摇和法”的时候,可以在导入部分设定一个客人点酒场景的模拟,为客人调制一杯“青龙”,老师一边进行要领示范一边讲解配方以及摇和法的操作要领。并可以顺势抛出任务――运用摇和法调制一杯鸡尾酒,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调制“青龙”或者是其他用摇和法调制的鸡尾酒。学生接到任务,“我们怎样通过摇和法来调制一杯鸡尾酒呢?”设置这样的情景,既可以很快的将学生的情绪和注意力都引入课堂,让学生产生动手操作的欲望,同时又将教学任务很好的传达给了学生。
2、解决任务
这一阶段是本节课的核心环节,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最大程度的挖掘学生的潜力,我将班级分成6个小组开展教学,在任务型教学法的基础上加上互助学习的配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小组间的比赛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3、交流方案
各小组介绍各自的任务完成步骤,各个小组在听取了其他小组的方法后,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再对自己的方案进行修改,以此达到取长补短的作用。
4、任务实施
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来证明自己设计的方案是否科学,体现出的是做中学、做中教,教师在这里要做好巡视指导协调工作,并且要强调注意事项:第一、动作规范,面带微笑,身体平直;第二,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操作卫生,工作台的干净整齐,商标朝向等;第三、操作要流畅。在学生的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向学生传达细节,从而培养学生养成注意细节、学习细节、运用细节的良好习惯。
5、任务总结
任务总结包括:自评、他评、教师评价、教师总结。
(1)自评:学生自己品尝自己调制的酒,进行评价。
(2)学生将作品进行展示,不同组之间相互品尝,并进行评价。
(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4)教师对这堂课进行总结,主要是针对学生实施任务的整个过程的评价以及对用到的知识点总结。
6、作业部分
作业是对这堂课的教学的回顾也是一种拓展,我安排学生完成一份任务书:其中应该包含任务目的、任务内容、任务完成要求、任务分解、任务成果等方面。
三、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调酒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任务型教学法【第二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便提倡在教学中要“设计某些以完成任务为目的的语言活动”。随后,在2000年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又进一步明确规定了“在教学中要多展开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此外,在教育部2000年初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运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随后,2001年7月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根据这个文件,教育部为全日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制定了英语课程标准,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写入了实施建议。从最初的提倡在教学中“设计某些以完成任务为目的的语言活动”到最后的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写入了实施建议,从最初地高等教育的英语教学改革到基础教育的《英语课程》教改,我们不难看出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已经全面取代翻译教学法(Grammar-Translation)成为我国英语课堂的主导教学法。然而,就在我们全力火速推进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课堂地实施时,我不禁要问一下我们到底对任务型教学法到底有多了解?我们不能为了实施某种教学法而去实施,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实施这种教学法所能为学生和老师还有课堂带来得有利改变。因此,本文将着重探讨什么是任务型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中的“任务“。
二、任务型教学
顾名思义,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就是以任务为首而展开的语言教学。起源于20实际50年代,任务型教学强调“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式,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不同于传统的语言教学,学生逐一学习各个语言项目,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强化语法知识,任务型教学法在设计语言教学大纲时就是通过设计一系列的任(tasks)使学生完成各种各样的交际任务。它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生活,学习,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任务,使课堂任务尽可能地模仿现实生活,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说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运用发展自己所学语言,做到“用语言做事”。
关于任务教学法的主要特征,Nunan归纳为下列五点:(1)强调通过用目标语进行交互作用活动来学习交际;(2)将真实语篇引入学习环境;(3)为学习者提供机会,让他们把注意力不仅仅集中于语言,而同时集中于过程本身;(4)增强学习者个人的经历,把这些经历看做课堂学习任务的重要贡献成分;(5)试图将课堂语言学习与课外语言的激活联系起来。
Wills对任务教学法可以为学习者所带来的好处,做了如下归纳:(1)它能够使学习者尝试他们所掌握的语言;(2)让学习者有真实交流的体验;(3)可以使学习者有机会去观察其他同伴在表达相同意思时是如何表达自己;(4)使学习者有目的得使用语言;(5)使学习者跟同伴商讨轮流发言的机会;(6)使学习者参与完整的交流活动而不是单独的表达一个没有语境句子;(7)给予学习者机会尝试其他的交流策略;(8)培养学习者完成语言交际任务的自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任务教学法区别于其他教学法的根本在于它把学习者的体验和真实感受放在首位,强调运用语言过程本身,并且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以完成“任务“来开展,完成交际任务的过程就是语言习得的过程。
三、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以学习者为中心”。其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得知识的过程,而知识的短暂的、发展的和非客观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经过内心构建而获得的,是体验、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学习者正是通过实施和参与真实自然的教学任务,促进了信信息与自身知识的”重组“与”构建“,而一旦感受到了新知识构建的成功,学习者会将其内化为语言学习的动力,加速语言学习的进程”。
四、“任务”的概念界定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一种基于任务或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途径。从不同语言学家对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界定和对其教学特征的描述,我们不难发现,任务(tasks)对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重要性。那么,究竟什么是“任务”?
定义一:学者Breen,W认为“任务指有助于达到语言学体目标的所有课堂活动,包括简短的语法练习和具体翔实的课堂集体活动。“
定义二:Long,M认为“任务是我们在工作、生活和娱乐中为自身或他们有偿或无偿所做的各种各样的事情,比如填写表格、预订机票、收发邮件、商店购物等。外语教学中的任务指以语意为主旨的教学活动。”
定义三:Nunan,D认为“任务是指教学活动中学习者理解、处理、输出目的语或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各种学习活动。”
定义四:Richard,P定义“任务”为“学习者在领悟、处理和输出语言的基础上完成的各种活动。”
从上述定义可以得出,定义一把课堂所有有助于达到语言学体目标的活动都界定为任务,其中包括语法练习。对此Skehan持有不同意见。Skehan认为不是所有的课堂活动都能成为任务。例如,单一,重复的言语训练和与你的好友交谈,这些都不能算是任务。定义二对于“任务”的定义相对来说比较广泛。把任务与人们日常工作中或娱乐中所从事的活动等同起来。根据这个定义,课堂中设计的任务应该跟现实生活的任务有相似性。定义三和四对于任务的界定都比较一致,认为课堂中的任务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把所接收到到的信息(也就是输入)通过自己的消化,理解,领悟,然后用目的语输出出来。
结合Long,Nunan等人的观点,Skehan(1998:95)较为客观得提出了“任务“的五个特征:(1)意思是首要的;(2)有某个交际问题要解决;(3)与真实世界中类似的活动有一定的联系;(4)完成任务是首要的考虑;(5)根据任务的结果评估任务的试行情况。
根据上述的定义,笔者认为“任务”是一座输入和输出之间的桥梁。学习者通过一定的材料输入,对输入的材料经过透彻理解、消化、思维加工,最后用目的语输出的活动。此外,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活动,任务型教学法中的“任务”的聚焦点在于意思的表达而非形式。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时的关注点在于如何完成任务,而不是学会某种语言形式。
如何选取合适的任务对于任务型教学法是十分关键的。任务的选取不能单凭老师的兴趣为出发点,要考虑多重的因素。只有选择合适的任务,才能对课堂互动起到良好的推动重要。
根据任务的性质,Brown把任务分为静态认为(statictask)、动态任务(dynamic task)和抽象任务(abstract task)三种。其中第一种任务最适合初学者,因为任务相对较简单,而后两种则适合基础较好的学生,因为任务交复杂。Nunan根据任务的相似的程度把任务分为“目标任务”(target tasks)和“教学任务”(pedagogical tasks),前者被认为是课外完成的真实语言活动,指在生活中有原型,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学习者有能力完成真实生活中的类似任务;后者被认为是课堂活动的中心,这些任务未必会在真实生活中遇到,是为了教学目的而设计出来的任务。
在设计任务时,除了要考虑任务的难度和性质,Nunan建议也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1.目的。在任务型教学里的每一个任务都有一个目标。也就是说,在设计任务的时候,我们要问下自己为什么要设计这个任务。并且,这些任务的目的要越明确越好。
2.输入。输入的形式包括口头或者是非口头,比如,听一段录音,读一段文章,看一幅画等等。这些材料最好是客观的,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的。
3.活动。活动指的是为了完成任务学习者要做的事情。可以是一个简单的活动,也可以是一系列的活动。
4.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老师和学生在任务教学法里所扮演的角色与传统教学法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传统教学法里,老师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是被接受者。而在任务教学法里,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和领导者;老师的首要角色是课堂教学交流活动的推动者,其次是参与者,最后则是观察者和学习者。
5.环境。环境指的是为了完成任务,任务中规定或隐藏的对于教室的安排。例如,这个活动应该是室内还是室外开展,这个活动适合应该集体完成还是分成小组完成。
根据Nunan的任务分析框架,目的就是学习者的学习目标,所有的任务都是基于这个学习目标展开的。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学习者应有适当的材料输入,比如图片、视频或者文章等形式, 根据材料的输入和目标,相应的课堂活动将被设计,最后这些活动将由老师和学生在不同的课堂环境中完成。这一系列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成的任务型教学的过程。
五、具体“任务”具体分析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已经对任务型教学和任务有了较深的认识。现在笔者来审视一下教学课堂上常开展的一下“活动”,这些活动能算是任务吗?
笔者在某高校担任《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任务。中国的传统英语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长期被惯有“高分低能”的称号,因此教育部2000年初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问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有效地运用英语交流做准备。教学目标的转变肯定就意味着教学方法要相应发生变化。根据Wills和Skehan,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具体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任务前(pre-task)的准备活动,任务中(during-task)的活动和任务后(past-task)的反思活动。根据这个模式,笔者来审视一下自己教学课堂开展的活动。
以精读课为例,通常一个新的单元会以Warming-up(热身问题)开始。在这个环节里面,一些有关于本单元主题的问题会罗列出来,让大家围绕着这些问题进行一个小范围的讨论,然后再请同学组合大家的意见口汇报出来。这个环节结束之后,就进入到了词汇,语法和课文的学习。通常这个部分占用的时间会比较多。并且这个部分通常不会有活动的产生。最后,课文学习结束后,会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对刚才所学的文章做一个总结。一般,一个单元的循环就是这样的。
任务型教学法【第三篇】
一、利用合作型任务,引导学生开展英语语法学习
合作型任务是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进行应用的重要任务类型。教师利用学习任务的制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在小组内就英语语法学习进行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一起解决英语语法学习中的问题。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时,教师要考虑到每一位学生在英语语法学习方面的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语法学习能力差异等等。教师要为学生设置具有合作性的英语语法学习任务,让学生建立起合作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在合作中高效地进行英语语法的学习。
比如在学习有关于被动语态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被动语态这一语法相关知识的学 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变主动为被动的比赛。教师准备多个陈述句,每小组出一学生将其转换为被动语态,回答正确记一分,回答错误不计分。在这一任务的引导下,学生会在比赛前深入学习被动语态的形式以及具体的转换方法,在交流中对错误认识进行纠正,在沟通中加深对被动语态的认识。合作型任务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法学习中,促进学生英语语法能力的提高。
二、利用情景型任务,引导学生开展英语语法学习
学科的知识全部来自于实践,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对于学生学科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英语语法知识也是一样,一味地让学生对英语语法进行记忆,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法水平。将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与英语的应用进行结合,可以让学生不自觉地参与到英语学习活动中来,促进学生英语语法学习参与度的提高。利用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们说英语,用英语,自然会应用到英语语法知识。教师在进行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时,可以利用情境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利用英语,对语法知识进行掌握。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条件状语从句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开口说英语。教师可以就图画内容让学生对其进行描述,也可以让学生以图画为情景开展小组对话,利用教师所指定的英语语法知识。比如教师展示一组医生与病人的图片,图片中的病人在看牙齿。学生就可以用原因条件状语从句对图片内容进行描述,“Thepatientgotoseethedoctorbecausehehasthetoothache.”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利用一些语法知识对所见与所想进行表达。另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两人一组,一个表演医生,一个表演患者,利用对话对条件状语从句进行应用。
三、结语
任务型教学法【第四篇】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教师角色 活动组织形式
一、引言
任务型教学法是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教学的。它源于语言习得的研究成果。二语习得研究表明在有意义的语言任务环境下,学习者的交互活动对意义的沟通至关重要,而这恰恰促进了语言的习得。同时社会互动理论认为语言学习的最佳途径是通过互动(Pica 1993:1)[转引]。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有助于语言学习,特别是当学生遇到不明确或不熟悉的输入,或是从教师那里得到对他们中介语的形式和内容的反馈时,他们就需要双方的信息达成共识,而师生在达成共识后,就可以通过好的组织形式去愉快地实现语言学习目标。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
任务型教学法把语言运用的基本原理转化为具有实际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围绕特定的教学目的和语言项目,提出任务,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这些语言活动完成语言学习任务,最终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任务的实施对语言的运用和发展非常重要。Skehan(1996)[转引]提出任务实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任务前活动、任务中活动和任务后活动。活动的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目标。影响任务实施的因素很多:任务难度、注意力的控制(时间压力、不同的语式、提供帮助和意外的信息)。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水平加以调整和控制,学生则在与教师就双方的信息达成共识后,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完成每一个任务。
三、在任务型教学法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
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完成某一语言学习任务的表演者,而教师就是这些演员的总导演。
1、教师应起的作用
(1)中介者。在任务型教学法中,教师首先是中介者。教师通过对任务的选择、组织和实施激发学生对学习语言的兴趣,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帮助他们不断进步,因此起到很好的中介作用。
(2)设计者。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有相当大的自由度来设计整个教学过程,而并非完全照搬课程教学计划。教师在任务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如PEP教材Go for it 九年级(上册)Unit 1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可以把activity 1c提前在activity 1b之前上。因为在呈现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 I study by memorizing words.之后,直接让学生做activity 1c , 即通过pair—work 操练这些句型,让学生对他们有一个整体印象,然后再完成activity 1b中的Listening task。在任务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
2、 教师对学习过程的控制
在任务教学中,学生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教师是这些活动的提供者和组织者。在实施任务过程中,教师可以是参与者、观察员或是指导者。因此教师把握着学习过程,但并非“操纵”。他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技能以及发展所需的策略,帮助他们自主学习。学生被要求自己控制学习,并尽可能不在教师的直接帮助下完成任务。如PEP教材Go for it九年级(上册)Unit 1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中activity 1c 的pair—work 教师先与某个学生做个示范,T: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 S1:I study by reading the textbook.然后让学生模仿操练,教师可以在教室巡视,注意学生的表达方式、读法对及By+V—ing 的运用情况。
3、师生间的互动模式
任务型教学是一个高度的交互性过程,在很多情况下需用师生的交互以及学生之间的交互。师生的交互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法中的交互模式。传统的模式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评价”。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对交互的控制减少,学生在交互中非常活跃,并且是自发性启动,他们控制了整个交互过程以及交互内容。教师在交互中通常配合学生,在他们提出信息时支援他们,提供机会让他们获取必要的语言技巧。当学生能够更加独立地完成任务时,教师便逐渐减少支援。
四、任务型教学的组织形式
目前大多数学校实行大班教学,总人数多,要面向全体学生,真正实现“任务型教学”,达到动而不乱、活而不杂、学而有序的理想境界实属不易。要达到这处境界的关键在于把握好“任务型”活动的几种形式。
1、 差异搭配,合作达标。任务型教学活动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形式。合作小组以双人小组和四人小组为宜,因为需要的时候很容易在组内进行一对一的活动。每组将优生和差生适当搭配,以利活动的开展,同时发挥优生对差生的辅导帮助作用,弥补大班授课时教师精力的不足,从而提高达标效率。合作小组同时强调个人负责和小组集体负责两种责任制。每个小组接受任务后首先进行分工。每个小组成员独立完成自己负责的一段,成为这一部分的专家。然后回到小组,跟大家分享自己得到的信息,介绍自己的成果。如PEP教材Go for it 九年级(上册)Unit 1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中activity 3a and 3b,让学生模仿activity 3a的短文内容做activity 3b的pair—work。让成绩好的某一学生充当活动组织者,充当activity 3b的采访者,他可以提问其他组员,而其他组员只作相应的回答就可以了。
S1:I am doing a survey about leaning English .Can I ask you some questions ?
S2:Sure.
S1:Great ! What is your name ?
S2:Wei Ming .
S1:And how do you lean English, Ming ?
S2:I learn English by watching English—language videos.
S1:What about you ?
S3:I learn by making vocabulary lists.
S4:……
然后让这个成绩好的采访者向班级作报告。
S1:I learn by working with friends . S2 learns by watching English—language videos. S3 learns by making vocabulary lists.
2、团结协作,参与竞争。在一个传统的课堂上,学生处于竞争机制中。“优等”成绩是“劣等”成绩相比之下而存在的。一个学生的成功需要其他学生的失� 美国的一些心理学家把这种情况叫Negative(具有负面意义的相互依赖)。很明显,这种竞争机制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使用合作小组活动的方式学习英语,则可以避免这种不利因素。因为在合作小组中,每一个学生的进步都是对小组的贡献。再者,一个小组能得到什么样的成绩取决于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有助于引导学生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和优势互补。在课堂上化“竞争”为“合作”,为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相互支持和相互帮助。
五、小结
在任务型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中介者、组织、引导者,是一种桥梁、媒介,不仅要搞好与学生的互动关系,准确地向学生输入信息;而且要灵活运用好活动组织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感受合作学习带来的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Skehan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M]
上一篇:医学专业英语论文【实用5篇】
下一篇:高考英语作文【参考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