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多娇作文(3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江山多娇作文(3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江山多娇作文1
关键词:宋代仕女画风 卢祖皋词 女性美
卢祖皋,字申之,又字次夔,号蒲江。永嘉人(今属浙江省温州市)。嘉定十一年(1218)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著作郎、将作少监。与同里赵紫芝、翁卷等为诗友,彼此唱和,然诗集不传,有《蒲江词稿》一卷。纵观卢祖皋的词,大致可分为四类:恋情词、咏物词、交游词和祝寿词。其中前两类词数量较多,关于女性的描写很多,多借描绘女性的慵懒闲愁和离散意绪来表达词人自己的感伤幽怨。而其咏物词则广泛运用拟人化手法,把花比作不同气质的美人,呈现出别样的女性美。本文将从宋代仕女画风所体现的女性审美标准的转变来分析卢祖皋词中的女性美。
一、纤弱清癯、慵懒闲愁的娇态
宋代的仕女画风格由唐代的雍容大度变为阴柔婉约,由丰满壮硕转变为羸弱纤细的清癯之美。[1]从现存的仕女画来看,宋代仕女画画风沉稳工致,线条法度严谨,人物形象娇小端丽,身材轻盈娇小。而在南宋,这种倾向更加明显,南宋苏汉臣《状靓仕女图》、南宋佚名《合乐图》、刘松年的《天女散花图》中的仕女都是身材娇小,脸部瘦削,全然没有唐代的丰腴雍容。
宋词中纤弱清癯的女性美更是词人常描绘的对象。如秦观的《生查子》云:“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与身材的娇小瘦弱相对应的是神态、情绪上的慵懒闲愁。卢祖皋少即丧父,从小寄居,身世十分坎坷,加之南宋小朝廷残山剩水的偏安局面,南宋士气的普遍低落。在内外俱伤的环境里,卢祖皋是忧郁多愁的,经常以少女般的细腻情思来展现自我,孤影自怜。[2]卢祖皋词作常借描绘女性的纤弱清癯,慵懒闲愁来表现忧郁多愁的意绪,如《更漏子》:
玉钩裁,罗袜浅。心事漫捻针线。钗半,鬓慵梳。新来消瘦无。江南路。花无数。不知何处。帘影转,暝禽西。看看眉黛低。
闺中女子百无聊赖地做着针线活,云鬓懒得打理,“弄妆梳洗迟”,看着镜子里自己的容颜慢慢消瘦,只能在闺中黯然神伤。词中女子有着纤纤细足,身材“消瘦”,神态慵懒忧郁,这也是宋代仕女画风审美标准的体现。
又如《清平乐》:
玉肌春瘦。别凤离鸾后。柳外画船看翠袖。眼艳风流依旧。杏梁语燕绸缪。可堪前梦悠悠。几度欲成花雨,断云还过南楼。
词中女子纤弱清癯,“别凤离鸾后”,流露出慵懒的淡淡的闲愁。
即使是咏物诗,把花卉比作美人,也是消瘦慵懒的。如《洞仙歌・赋茉莉》:“玉肌翠袖,较似酴瘦。”又如《渡江云・赋荷花》:“露华匀玉,日影酣红,记晚妆慵整。”
二、端庄娴静、独立清标的韵致
中国古代妇女的言行举止、社交活动都要受到封建礼教的严格管束,言谈举止多拘谨矜持,思想感情多含蓄委婉,性格气质多文雅深沉。清郑绩在《梦幻居画学简明》中提到:“‘写’美人不贵工致娇艳,贵在于淡雅清秀,望之有幽娴贞静之态……若一味细幼丽,以织锦装饰为工,亦不入赏。”仕女画对淡雅清秀、端庄娴静的内在美是十分推崇的,尤其是宋代仕女画,更是推崇这一内在美。宋代的仕女在妆饰上,已经由唐代的浓烈外显、张扬艳丽转为朴素自然、端庄淡雅。服饰由唐代的大胆外露,薄衣轻透转为拘谨保守,层层包裹,不可有一点外露。如刘宗古《瑶台步月图》中的仕女服饰严谨保守,衣角、裙边都规规矩矩,端庄娴静,独立清标。此韵致在卢祖皋的咏物词中体现得更明显,如《卜算子・水仙》:
佩解洛波遥,弦冷湘江渺。月底盈盈误不归,独立风尘表。窗绮护幽妍,瓶玉扶轻袅。别后知谁语素心,寂寞山寒峭。
水仙本来就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词人进一步渲染,把水仙比作无人相怜、知音难觅、幽然娴静、独立风标的美人。又如《洞仙歌・赋茉莉》:
玉肌翠袖,较似酴瘦。几度熏醒夜窗酒。问炎州何事,得许清凉,尘不到,一段冰壶翦就。晚来庭户悄,暗数流光,细拾芳英黯回首。念日暮江东,偏为魂销,人易老、幽韵清标似旧。正簟纹如水帐如烟,更奈向,月明露浓时候。
此词对于茉莉花之清白洁净,美丽无瑕的欣喜和其难逃粉香黯堕命运的叹息以及对于时光易逝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虽如此,词人还是给茉莉美人赋予“幽韵清标似旧”的韵致,也表明了词人自己的态度。
三、男子视角下的观赏性与病态美
仕女画的本质其实是男性的艺术,中国古代的仕女画作者大多是男性,体现的是男性的审美标准和世俗的要求,并伴随着弱化和奴化女性的过程。如宋代以纤弱娇小为美,脸部渐渐瘦削,面带忧郁愁容、盈盈粉泪,细足纤纤,这其实已经接近一种病态的审美观。在中国古代美术史籍中,记载女画家的资料很少,留下的绘画作品更少。其中的原因并不复杂:主流社会不愿意妇女从事艺术活动。[3]宋代除了少部分比较出名的女词人外,词坛几乎还是由男性霸占,男性词人在宋词中常模拟女性的口吻,来描写或诉说女性哀怨的心曲。所以,宋词中的女子大多也是男性眼中的女子,其所表现的女性美多是男性对女性审美要求的反映,对女性美的审美标准有的也是近病态的。
男性画家在画女性时多抱着观赏态度,在宋代男性画家笔下的仕女画和男性词人笔下的词中所描绘的女子的体形多是瘦削的,神态多是哀伤的,心情多是幽怨的,姿态多是慵懒闲愁的,呈现出某种病态美。着衣打扮多是为了迎合男子的审美趣味,卢祖皋的词也不例外,如他的十首《谒金门》,其中的纤弱瘦削、啼损哀容、慵懒哀怨几乎接近病态。如:
人寂寞,帘外翠阴如幄。团扇藤床花间错。雨边残梦觉。翠浅粉销香薄。临镜不梳掠。新恨悠悠无处托。棋声闲院落。
闺中女子因为情郎不在身边而寂寞慵懒,揽镜自怜,无心打扮,带着盈盈粉泪,一种忧愁哀怨、百无聊赖的神态,词人亦沉醉在这种哀怨的女性美里。
再如卢祖皋的《鹧鸪天》:
纤指轻拈小砑红。自调宫羽按歌童。寒余芍药阑边雨,香落酴架底风。闲意态,小房栊。丁宁须满玉西东。一春醉得莺花老,不似年时怨玉容。
美人纤纤玉指,拨弄着砑板唱歌,一种幽怨和难以排遣的哀愁袭来,词人以一种欣赏的姿态来观摩女子的愁怨之美。
总之,卢祖皋恋情词和咏物词有不少佳作,其词中所描绘的女性美很多无不暗合宋代仕女画风格特色。从宋代仕女画风的转变来分析卢祖皋词中的女性美,既是一个新角度阐释宋词的尝试,两者的相互印证,对于我们研究历代仕女画风也有很多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宗英。宋代仕女画风与宋代社会文化[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江山多娇作文2
都说桂林山水美如画,这话一点也不夸张。当你荡舟漓江,观赏桂林的山水时,你就好像进入人间仙境,为之陶醉。
不久前我们全家到桂林游玩。那里碧蓝的天空下一座座连绵起伏、形态各异的大山昂首挺胸。山上的树那么翠绿,那么茂盛,一棵挨着一棵,整个山野好像一片绿海。听导游说,有一座山叫九马画山,**能数出九匹马,*元帅能数出八匹马,而我只能数出五匹。大山的前面是一座座沙岛,岛上苍翠挺拔、郁郁葱葱的凤尾竹在阵阵微风的吹拂下摇曳。
漓江的水缓缓向东流淌,清澈透明、波光粼粼。一排排竹筏水中游,一艘艘游船江上行。我和爸爸妈妈在游船上,欣赏着漓江的美景,品尝着漓江的特产:鱼、菊花蟹和河虾。天气就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不一会儿下起了蒙蒙细雨。游客纷纷回到了客舱,而妈妈带我来到了甲板上。雨中的漓江更加迷人,雨水点点洒落在江面上,溅起了一个个小水泡,打在凤尾竹上发出沙沙沙的声音。
漓江的山、漓江的水让我流连忘返。“桂林山水甲天下”果真名不虚传。
江山多娇作文3
贺子珍,孤独一世情
最浪漫的事
1927年盛夏八月,18岁的贺子珍随江西永新暴动队伍来到井冈山;深秋十月,34岁的毛泽东率秋收起义余部辗转千里上井冈。在万山丛中,毛泽东第一次见到被称为“永新一枝花”的贺子珍。他愣住了,没想到井冈山上竟有如此年轻貌美的姑娘。
贺子珍1909年出生在江西永新县,17岁成为中共党员,与哥哥贺敏学、妹妹贺怡一起被称作“永新三贺”。少女时期的贺子珍,中等身材,皮肤洁白。她喜爱思考,两道漂亮的眉毛常常是微蹙着的,眉心上留下一道浅浅的小沟。她一身白衫、黑裙的学生装,梳着又粗又黑的长辫子,常常引来赞叹的目光。
毛泽东与贺子珍的浪漫往事,牢牢印在贺敏学夫人李立英的脑海里。孔东梅正是从这位“舅奶奶”那里,知道了这段爱情。她在《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中写道:“在井冈山,外公经常去看望外婆。每次他要远行的时候,就会敲敲外婆的窗户说,‘我要走了’。外婆就把窗户拉开一条小缝。她很奇怪,‘你走就走吧,为什么要对我说?’当时外婆有个心上人,叫欧阳洛,也是一个革命者,后来牺牲了。外公懂得外婆的心思,他看中外婆有文化,也有性格,一直追求她。”
通过在工作中的接触,贺子珍渐渐对毛泽东有了依赖感,遇到什么事,总喜欢找他倾诉。有一天,贺子珍轻手轻脚地走进毛泽东的房间,见毛泽东正伏案工作,便一声不响倚在门框上,深情地注视着。不知过了多久,毛泽东停笔沉思,一抬头,正遇上那双炽热的眼睛。两个人的目光仿佛撞击出晶亮的火花,贺子珍赶紧把目光移到了自己的脚尖上,不自然地揉搓着衣角。毛泽东搬过一把竹椅,让贺子珍坐下。沉默了一会儿,他温存地说:“你是个好同志,好姑娘,我很喜欢你。”
1928年5月,毛泽东和贺子珍在井冈山结婚,开始10年婚姻生活。孔东梅说,这10年,是中国革命最为艰苦的岁月,是外公政治生涯最为艰难的时候,却是外婆一生中最灿烂的年华。
“对我最好的一个女人”
1929年1月,毛泽东和贺子珍跟随部队离开井冈山。1934年,夫妻俩踏上漫漫长征路。途中,贺子珍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她遭遇了敌机扫射,身中十几弹。最惨烈的,是在云南贵州交界处的行军路上,追兵就在几十里外,贺子珍突然临盆,生下一个女儿。她只看了一眼,留下13块大洋,写了一个字条,便被扛走了。孔东梅说:“外公曾经讲过,‘贺子珍跟了我这么多年,受了很多苦,但她是对我最好的一个女人’。”
1935年10月,贺子珍随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不久来到保安县。在那里,贺子珍生下了一个女儿,就是孔东梅的母亲李敏,乳名娇娇。后来又到延安。凤凰山下的吴家窑,成为贺子珍一生中与毛泽东最后的家。1937年冬,贺子珍不顾毛泽东的挽留,离开延安,远走苏联。当时,在延安的老同志无人不知,无人不议。
采访过李敏的记者王行娟根据贺子珍晚年的回忆分析,作为一名红军女战士,贺子珍对于“夫人”身份,很不能适应。“她是一个真正有着崇高革命理想的人,在枪林弹雨中过惯了,要把重心转到做毛泽东的秘书工作,她心里不痛快。”孔东梅则认为:“外婆到了延安后,发现自己的文化水平跟不上,当时延安有很多进步女性,这让她有很深的思想包袱。外婆曾经讲,‘我也是17岁就参加革命的,思想上还是很进步的,老毛和我吵架也行,但是后来连吵都不吵,隔阂越来越大。’”
贺子珍是怀着身孕上路的,到达莫斯科时,已是1938年10月。不久,贺子珍就生下了她与毛泽东的儿子,取名柳瓦。不幸的是,小柳瓦6个月大时,因传染上流感而病死。
在苏联,张闻天的夫人刘英曾劝过贺子珍。她回忆道:“贺子珍伤心至极,天天到(柳瓦)坟上哭。毛主席又很少写信给她。收到过一封信,只有三言两语,她精神上非常苦恼。但她又很傲,不肯主动写信给毛主席。我从苏联回国的时候,说我可以帮她带信给毛主席,她说不带。”
1939年9月,刚满30岁的贺子珍突然收到了毛泽东委托周恩来转交的一封信,信中委婉地表示了要终止婚姻关系。
此时,毛泽东和杨开慧所生的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也在苏联东方大学八部学习。贺子珍悉心照顾他们的生活,每月从70卢布的生活津贴中挤出钱来为他们买东西。1941年底,毛泽东把女儿李敏送到苏联。李敏的到来,给贺子珍带来了短暂的快乐。在异国他乡,她与三个孩子相依为命,组成了一个临时的家。
苏德战争爆发后,贺子珍的苦闷情绪更加难以控制。“外婆也做出过一些过激的行为,包括打骂她唯一的女儿。但妈妈说,不是那种真的狠打,就因为一些小事情,比如回家晚了挨打。妈妈挨打就会哭喊,别人以为外婆精神出了问题,便将她送往精神病院。”
直到1947年8月,在王稼祥夫妇帮助下,贺子珍带着李敏、岸青回到中国东北(岸英已于1946年回国)。
沉默中走完人生
1950年,贺子珍接受组织的安排,离开东北,定居上海。起初住在泰安路,后来搬到徐汇区湖南路262号,期间,只有彭德怀和陈毅去看过她。
贺子珍晚年身体一直不好。1954年9月,收听完毛泽东在一届人大闭幕式上的讲话录音后,贺子珍突然发病,被送到上海华东医院。‘小时候,我不知道什么叫犯病。现在才明白,外婆是因为思念外公心切。外公-发表讲话,外婆就会晕过去。外公听到这些消息后,也多次流泪。听说外婆生病,他就写信给妈妈,说‘我知道这都是因为我’。”
1976年9月,毛泽东弥留之际,李敏赶到父亲身边。这时毛泽东已不能讲话,他向李敏做了一个手势。李敏揣摩了很长时间,猜想那手势可能是桂圆的意思,桂圆是贺子珍的小名。毛泽东逝世时,贺子珍未能去北京。
“文革”结束后,贺子珍的命运才有了改变。1979年9月,中央接贺子珍到北京。9月8日,贺子珍来到毛主席纪念堂。“我们事先一再嘱咐外婆,不要太激动,不要太伤心。她看上去还是挺平静的。有一张照片,抓拍到外婆在纪念堂门外的回眸,我看后非常震撼。”贺子珍在献给毛泽东的花圈上,落款写着“战友贺子珍”。
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在上海华东医院病逝,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孔东梅说,外婆贺子珍是一位最好的历史见证者,但是她最终选择了在沉默中走完人生。
李敏,最普通的“第一女儿”
主席家的“洋宝贝”
李敏是毛泽东和贺子珍唯一活下来的孩子。1936年冬,她出生在陕北的保安县。赶来贺喜的邓颖超看她长得又瘦又小,怜爱地说:“真是个小娇娇呀!”于是,在一旁的毛泽东当时就给孩子起了个小名“娇娇”。但几个月之后,贺子珍远赴苏联,把娇娇留在了延安。4岁时,娇 娇被送到苏联,和贺子珍团聚。
李敏曾告诉王行娟,她在俄罗斯有过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那里不仅有她的妈妈,还有她两个哥哥毛岸英和毛岸青。然而,在父母“分手”之后,她发现妈妈的脾气也越来越坏。
在苏联,有一次,娇娇患了肺炎,医生告诉贺子珍,孩子没救了,准备送往太平间副室。但贺子珍没有放弃,她硬是把娇娇带回了家,自己护理。为了每天能找到A牛奶给她喝,贺子珍四处奔波,拿自己种的土豆去换。就这样,她奇迹般地救活了女儿。
后来,贺子珍被强行送进精神病院,娇娇被留在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开始了一种孤儿般的生活。
那时的娇娇,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就是中国革命的领袖毛泽东。她曾在后来写的《我的父亲毛泽东》一书中回忆:“国际儿童院里面挂着好多国家的伟人像,哥哥指着其中一幅告诉我,这就是我们的爸爸。我不相信,认为他在骗我。”
1947年,贺子珍在精神病院待了两年之后,终于带着娇娇回到中国,住在哈尔滨。那时候,娇娇对中文半懂不懂,是个十足的“洋娃娃”。后来,毛泽东派人接娇娇回北京,她还半信半疑。娇娇用俄文给毛泽东写了一封短信:“毛主席:大家都说您是我的亲生爸爸,我是您的亲生女儿。但是,我在苏联没有见过您,也不清楚这回事……请赶快来信告诉我,这样,我才好回到您的身边。”
毛泽东接到娇娇的信,发现全是一行行歪歪扭扭的俄文。他请人翻译成中文后,哈哈大笑。当即回信写道:“娇娇:看到了你的来信很高兴。你是我的亲生女儿,我是你的亲生父亲。你去苏联十多年一直未见过面,你一定长大了长高了吧?爸爸想念你……爸爸欢迎你回来。”
1949年初夏,娇娇回到了毛泽东身边。毛泽东十分高兴,逢人就说,“我家有个会说外国话的洋宝贝”。送娇娇上学时,毛泽东给她取了一个正式的名字李敏。娇娇在陕北时,毛泽东曾化名为“李得胜”。
泪别中南海
1949年9月,江青带着李讷从苏联考察归来,家里的气氛变得不一样了。江青对娇娇的评价,从开始的“文静”“听话”逐渐变成了“倔脾气”“娇气”;而贺子珍又不愿意让娇娇叫江青妈妈,这种矛盾不断激化。娇娇夹在中间,生活中所受到的压抑,可想而知。
195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期间,李敏和北京航空学院的高才生孔令华结了婚。孔令华是炮兵副司令孔从洲的儿子,也是李敏中学时的同学,两人彼此了解,情投意合。这桩婚事得到了毛泽东的赞同。婚后,李敏和丈夫住在中南海。一年后,李敏生了个男孩,也就是孔东梅的哥哥孔继宁。毛泽东经常抱抱小外孙。江青却容不得这些,她对李敏一家冷漠、轻视,还常常寻衅滋事。李敏考虑再三,向爸爸提出搬出去住的打算。毛泽东听了也没有阻拦,只是颇有感触地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自从搬出中南海,李敏夫妇出入中南海的证件就被收回了。要进中南海得在门口先联系,通报后才能进入,有时候等了半天还进不去。1964年,李敏夫妇搬进了兵马司胡同的一所普通民居里,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平民生活。
毛泽东晚年,江青更加飞扬跋扈,李敏等人要见毛泽东一面更难。从爸爸患病到逝世,李敏总共见过他三次面。
第一次是陈毅逝世时,毛泽东出席追悼会。他见到李敏,拉着女儿的手说:“娇娇,你为什么不常来看我呢?你要常来看我啊。”李敏不便向他诉苦,只是含泪点点头。第二次是李敏接到堂弟、时任中央政治局“联络员”毛远新的电话,说主席病重,让她赶紧去。等李敏赶回来去见爸爸时,江青只许她看一眼就走:“主席抢救过来了,好多了,你走吧。”李敏不肯走:“这个时候我要守候在爸爸身旁。”江青冷硬地说:“你待在这里,主席出了问题,你负得起责任吗?”
李敏第三次见到父亲,是在父亲逝世前几天。他拉着李敏的手说:“娇娇你来看我了?你为什么不常来看我呢?”李敏无言以对,只能默默流泪。
孔东梅,时尚的“红色后代”
北京东北角大山子地区,有一片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旧工厂,而今被称为“798艺术区”,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在这片充满后现代气息的街区中,静立着一座古朴的艺术空间――“菊香书屋”。它的主人,就是毛泽东的外孙女孔东梅。
“798”里的女老板
“我们这个空间,大到整体设计理念,小到墙上的每一幅画,都是老板精心布置的。你看,这是切・格瓦拉,这是甘地,这些摄影作品非常珍贵,很多是老板从国外收藏来的。”正当工作人员介绍时,“老板”孔东梅走了进来。
她一身简洁的黑裙,长长的鲜红色围巾,红与黑的经典搭配,显出独有的高雅气质和艺术品位。毛泽东有个漂亮的外孙女,长得和他很像,下巴还有一颗和他一样的痣。
“菊香书屋”曾是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生活过十几年的地方。如今,孔东梅把它“搬”进798艺术区,又给了它新的诠释。这里的一切,都充斥着多元的融合与强烈的对比: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巴洛克乐曲回荡其间;书架上,记载着中国历史的红色经典作品,整齐地排列着;大厅里,一根立柱上密密麻麻地贴满了毛泽东画像,熠熠闪光……新与旧,中与外,理想与现实,记忆与未来,在这里交融。
“我从小喜欢写作,中学到大学都参加了学校的文学社,也是校杂志社的一员。上中学之前,读过大量17到20世纪的西方文学书籍,还经常听广播小说。我也算是个文学青年吧。”孔东梅还介绍了她所写的书籍:从《翻开我家老影集――我心中的外公毛泽东》到《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毛泽东与贺子珍》,再到《改变世界的日子――与王海容谈毛泽东外交往事》。
孔东梅说自己希望做一个在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自如穿行的女人。她也一直试图用自己的视角追寻先辈的足迹:“对于外公外婆,我心里有许多的谜团和疑问。通过写书,探访过去的一些事情,既可以更为深入地认识他们,也是对我自身心路历程的梳理,可以释放自己。”
如今,孔东梅和母亲李敏一起生活。谈到现在的日子,她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同时也很感慨:“我能有今天的生活,其实也是这么多年一点点找寻回来的,我一直在找回‘普通人的日子’。”
让“红色经典”有个性
1992年,孔东梅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美文学专业。她说自己更喜欢文学,天生对油墨纸张一类的事物感兴趣:“那时,我还幻想过开个小书店,过着读海明威的小说、喝咖啡、养一只猫的小资生活。”
大学毕业后,孔东梅进入刚刚创办的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在泰康人寿的3年,孔东梅从端茶倒水打杂干起,几乎在各个部门都干过:“随着泰康人寿变成十几万员工的大企业,我也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她渐渐发现,这并不是自己追求的最终目标,她还有很多梦想,渴望走出去,寻找更广阔的空间。
1999年是孔东梅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她想过办企业,做自己的生意,“当时公司都注册了。又碰巧遇到一个出国学习的机会。”
孔东梅坦言,她也是到了国外,才真正从不同的文化观念和角度来看待外公、认识外公。“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非常有限。特别对毛泽东这个人,尽管基本上都听说过,但毛泽东到底建立了一个怎样的国家,现代中国什么样,他们并不了解。课堂上经常因此发生辩论,碰到他们不理解的事儿,我就讲给他们听。没有人知道,我就是毛泽东的外孙女。”
回国后的孔东梅开始一边走访,一边写书。2001年,孔东梅注册成立了北京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从文化角度研究百年毛家以及中国,开始传播和推广“红色经典”。在写书的探索中,孔东梅对自己的外公、外婆、母亲以及整个家族的历史,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外公给我的最大影响就是一种执著,百折不挠的精神――坚定自己的理想,坚定自己的人生道路,不要因为一些小的挫折而放弃。”
上一篇:火柴人电影观后感参考4篇
下一篇:妈妈送伞作文优质4篇